中药代表方及其君药详解

合集下载

图文:中药“君臣佐使”与80种中药药性一览表

图文:中药“君臣佐使”与80种中药药性一览表

图文:中药“君臣佐使”与80种中药药性一览表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配伍组成的具有一定功效和主治范围,并按照规定的制备工艺加工而成的一定剂型的商品药。

中药“君、臣、佐、使”都代表什么意思?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作用的药物。

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往往也较大。

臣药有两种作用。

一是辅佐君药,来加强君药对主病的治疗效果;二是针对主病外的兼有病症起到治疗作用。

佐药有三种作用。

一是加强君臣两类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二是消除或减缓君臣两药的毒性和烈性;三是有的佐类药物虽然与君药药性相反,但却能在治疗中对君药起到辅助的作用。

使药在治疗中能起到信使的作用。

使药不仅能引药入经,而且能调和诸药。

在每个方剂中,君药是必备的“群龙之首”,但臣药、佐药、使药却不一定都有。

有时一味药在方剂中也不只担任一个角色。

君臣佐使组成一个方剂,不是把药物进行简单的堆砌,也不是单纯将药效相加而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组合而成的。

这种组方原则,前人称为“君、臣、佐、使”。

君药:是针对病因或主证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是协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个意义。

1. 治疗兼证或次证候的药物; 2. 用于因主药有毒,或药性峻烈须加以制约者; 3. 反佐作用,用于因病势拒药须加以从治者,如温热剂中加入少量寒凉药,或于寒凉剂中加入少量温热药,以消除寒热相拒,药不能进的现象。

使药:即引经药,或调和药性的药物。

综上所述,决定方剂中的药物的君、臣、佐、使,主要是根据药物在方中所起作用的主次、药量的多寡、药力的大小来区分的。

80种中药药用一览表,涨知识了!。

常用中药方解

常用中药方解

常用中药方解1.麻黄汤:【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实证。

辛温发汗解表的代表方,又是止咳平喘的基础方2.桂枝汤:【组成】桂枝(去皮)三钱(9克)芍药三钱(9克)生姜(9克)三钱大枣(切)十二枚(3枚)甘草二钱(炙,6克)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可建功。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

治疗外感风爷,营卫不和的常用方。

3.桑菊饮:【组成】桑叶(7.5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2.5克)桔梗(6克)甘草(2.5克)芦根(6克)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饮轻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外感风热表证。

用于风温初起。

4.银翘散:【组成】连翘一两(30克)银花一两(30克)苦桔梗六钱(18克)薄荷六钱(18克)竹叶四钱(12克)生甘草五钱(15克)荆芥穗四钱(12克)淡豆豉五钱(15克)牛蒡子六钱(18克)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本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为辛凉平剂,治疗温热表证。

5.白虎汤;【组成】白虎汤中用石膏,知甘粳米四般熬,津伤口渴与烦热,气弱加参力更饶。

清热生津。

阳明经热证或肺胃气分热证。

用于外感寒爷入里化热,或温爷传入气分所致的实热证。

6.强汤:【组成】强汤是鞠通方,爷热入心营血伤,犀角丹玄连地脉,银翘竹叶服之康。

强解毒透热养阴。

爷热出入营分证。

为治疗瘟病爷热入营的代表方。

7.黄连解毒汤:【组成】黄连解毒柏栀芩,火胜三焦是病因,火热烦扰兼错语,吐衄发班此方钦。

泻火解毒。

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

是泻火解毒的代表方。

8.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可排。

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肝胆实火上炎。

9.白头翁汤:【组成】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若加阿胶与甘草,产后虚痢称良剂。

中药方详解,君臣佐使

中药方详解,君臣佐使

中药方详解,君臣佐使
六神曲15益智12炮姜炭9补骨脂15白芍15黄芩12防风12茯苓15山楂15砂仁3党参15白术12木香9苍术12
这个方子的基础方是香砂养胃丸,主治脾胃不和,胃寒不思饮食,口不知味,痞闷不舒。

香砂养胃丸: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实(炒)、豆蔻(去壳)、厚朴(姜制)、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

温中和胃。

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脾胃寒,加炮姜炭;肉食不化,加山楂;米粉、面食不化,加六神曲;伤食胃口痛,加木香、益智;伤食泄泻,加白术;温脾止泻加补骨脂,胜湿止痛加防风,清热燥湿加黄芩.
方中木香解气调中止痛为君药;砂仁、苍术温中化湿,调和肝脾,芳香和胃;党参、白术补气健肝,既有助于扶正,又避免药性过燥而损伤中焦元气.
君:
消食化积:六神曲山楂砂仁木香
臣:
健脾利湿:茯苓党参白术苍术
佐:
温里散寒:益智炮姜炭补骨脂
敛阴柔肝:白芍
清热解表:黄芩防风。

方剂君臣佐使分类详表

方剂君臣佐使分类详表

脉浮数。
10.解表剂:辛凉解表剂 伤寒论 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汤)
4 味麻杏石甘汤 麻石:杏:甘 组成:(君)麻黄 9、石膏 18
(臣)杏仁 9 (佐使)炙甘草 6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病机: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 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 数者。
(臣)干姜 6、细辛 6 (佐)芍药 9、半夏 9、五味子 6 (佐使)炙甘草 6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 病机:外感风寒,寒饮内停。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 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 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2.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伤寒论
8. 解表剂:辛凉解表剂 温病条辨 1. 银翘散 10 味银翘散 银翘:薄豉荆牛:桔芦竹:甘 组成:(君)连翘 30、银花 30
(臣)薄荷 18、牛蒡子 18、荆芥穗 12、淡豆豉 15 (佐)竹叶 12、苦桔梗 18、鲜芦根汤 (佐使)生甘草 15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辛凉平剂 病机:温病初起,邪在肺卫。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 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用法强 调"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体现了吴氏"治上焦如羽,非 轻莫举"的用药原则
1
9. 解表剂:辛凉解表剂 温病条辨
2. 桑菊饮 8 味桑菊饮 桑菊:薄杏桔:连苇:草
附: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组成:(君)桑叶 7.5、菊花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组成:前胡、荆芥、防风、柴胡、茯苓、桔梗、川芎、羌活、

常用中药配伍及其君臣佐使的比例

常用中药配伍及其君臣佐使的比例

常用中药配伍及其君臣佐使的比例一、常用中药配伍麻黄+桂枝:麻黄开腠发表,强行打开汗孔;桂枝解肌发表,松动肌肉,透邪外达。

麻黄+杏仁:麻黄宣肺平喘,杏仁降肺气。

苍耳子+辛夷:统鼻窍,用于鼻塞症状。

比如鼻炎,外感风寒鼻塞流涕。

生姜+大枣:在表调和营卫,在内调和脾胃和气血。

比如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加姜枣、石膏,组方是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桑白皮+苏子:桑皮性微寒,长于去肺热平喘,苏子性温,化痰,止咳平喘。

两温寒相制,用于止咳平喘化痰。

陈皮+茯苓:陈皮行气理气,茯苓健脾渗湿,两药合用行气化湿。

主要用于中焦,治疗生痰之源。

桂枝+生姜+甘草,辛甘化阳;芍药+大枣+甘草,酸甘化阴。

桂枝+芍药:桂枝得芍药,散中有收,汗出有源,芍药得桂枝,滋而能化,补不敛邪。

注意在桂枝汤中,芍药+桂枝是等量的。

桂枝+甘草:作用是温通心阳。

芍药+甘草:《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主要功效是柔肝、舒筋、缓急、止痛。

防风+苍术:防风走十二经,风中润剂。

苍术常用于实证,表里兼顾,运脾燥湿。

细辛+白芷+川芎:主要是止痛功效。

祛风散寒,宣痹止痛,活血。

生地+黄芩:生地擅长清泄里热,生津润燥,黄芩用于里热初起,主要是少阳胆经之热,两药组合作用是清泄里热,防燥伤津。

羌活:擅长散风寒,祛湿止痛;葛根:擅长生发清阳,可以舒筋,(升举津液可以舒筋),清阳明之热(阳明主肌肉,也就是清解肌),清阳明可以生津液。

香附:香附行气开郁,上行胸膈,外达肌肤苏叶:大于9克,作用是发散表寒,6—9克作用是理气,疏松,小于6克,作用是内伤解郁。

常用行气药作用部位,厚朴(走胸腕),柴胡(半表半里),大腹皮(往下走)枳壳(胸腕部)枳实(胃脘到下部,可以导滞)干姜+细辛+五味子:一温一散一敛,功效是温肺化寒饮。

射干:痰气互结多用射干。

桔梗+白前:桔梗开宣肺气,白前降肺气。

合起来作用是宣降肺气。

连翘+银花:解表力量稍微弱,长于清热解毒,还有芳香避秽的作用。

十大中医药经典名方

十大中医药经典名方

十大中医药经典名方1. 四物汤(补血安胎方)四物汤是一种补血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补血安胎。

其功效是补血调经,益气安胎,对于久咳不止,面色苍白,心悸怔忡,手足发凉,月经不调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配方:当归12克、川芎9克、熟地9克、白芍12克。

2. 四神丸(镇痛止血方)四神丸是一种镇痛止血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经闭、痛经等症状。

其功效是活血化瘀,镇痛止血,对于老年人或身体虚弱的人痛经以及月经过多、经期不调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配方:川芎、桂枝、红花各等分、茯苓6克。

3. 逍遥丸(活血化瘀方)逍遥丸是一种中药活血化瘀方剂,主要用于女性月经过多、改善子宫寒凉、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症状。

其功效是活血化瘀,调和气血,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配方:桃仁15克、红花10克、香附10克、益母草20克、川芎10克、玄参10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甘草10克。

5. 眉毛膏(消肿散结方)眉毛膏是一种消肿散结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甲状腺结节、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其功效是消肿散结,抗炎利咽,对于甲状腺肿瘤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配方:黄芩10克、金银花10克、香薷10克、地黄9克、甘草5克、白茅根5克。

6. 安神补脑丸(安神益智方)安神补脑丸是一种安神益智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改善失眠、多梦、健忘、头晕乏力等症状。

其功效是安神益智,补充精神,改善记忆力等症状。

配方:当归10克、白芍10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0克、龙眼肉10克、熟地10克、茯苓10克、党参10克、甘草5克。

8. 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方)清热解毒口服液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解热、解毒、清热等症状。

其功效是清热解毒,对于感冒、发热、口腔溃疡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配方: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荆芥10克、薄荷10克、黄芩10克、芦根10克。

10. 五子衍宗丸(健脾消食方)五子衍宗丸是一种健脾消食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改善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方剂君臣佐使分类详表

方剂君臣佐使分类详表

1.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伤寒论1. 麻黄汤 4味麻黄汤 麻:桂:杏:甘组成:(君)麻黄9(臣)桂枝6 - 透营达卫(佐)杏仁6 - 降利肺气(佐使)炙甘草3 辛温发汗之峻剂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实证。

病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4.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4. 香苏散 4味香苏散 紫:香:皮:甘组成:(君)紫苏叶120(臣)香附子120(佐)陈皮 60(佐使)炙甘草30功用: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病机:外感风寒,内兼气滞。

主治: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附: 大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12g、桂枝6g 、炙甘草6g、杏仁6g、石膏12g、生姜9g、大枣3g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脉浮紧。

大青龙汤系由麻黄汤重用麻黄,再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

5.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伤寒论5. 小青龙汤 8味小青龙汤 桂麻:姜细辛:味芍半:草组成:(君)麻黄9、桂枝9(臣)干姜6、细辛6(佐)芍药9、半夏9、五味子6(佐使)炙甘草6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外寒里饮证病机:外感风寒,寒饮内停。

主治: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2.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伤寒论2. 桂枝汤 5味桂枝汤 桂:芍:枣姜:草组成:(君)桂枝9(臣)芍药9 辛温解表之和剂(佐)生姜9、大枣3枚(佐使)炙甘草6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病机: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6.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医学心悟6. 止嗽散 7味止嗽散 百紫:梗白前:芥皮:草组成:(君)紫菀、百部 各1kg(臣)桔梗、白前 各1kg(佐)荆芥 1kg、陈皮 500(佐使)甘草 375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中医十大经典名方(附方解)

中医十大经典名方(附方解)

中医十大经典名方(附方解)一、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解表涤饮方剂。

内有水饮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则咳痰清稀,喘息胸满,甚则喘息不得平卧,当内饮外邪得解,里饮得化。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

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

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

干姜、细辛温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归于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以杜其生痰之源;半夏燥温化痰,治已成之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之弊,以上均为佐药。

甘草调合诸药,以缓和麻、桂、姜辛温刚烈之性。

诸药合用,共凑解表涤痰、止咳平喘之功。

临床运用:1.本方为温化痰饮、宣肺平喘之代表方剂。

凡咳嗽、痰白清稀有泡沫、口不渴、舌苔白润者,无论有无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均可加减运用。

如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恶风自汗者,重用桂芍,或加姜枣以调和营卫;外寒已解而咳嗽未除者,去麻桂,改用蜜炙麻黄,加杏仁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功;若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卧者,重用细辛、半夏、干姜以温化降逆寒痰。

2.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

用于本方证兼有热象者。

3.本方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均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为治咳喘痰饮之要药。

若肺寒停饮偏重,五味子用量宜少于干姜、细辛;若寒饮之咳肺虚者,则五味子用量宜酌加大。

二、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9克、黄芩9克、制半夏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党参6克用法:水煎服。

功能:和解表里,扶正祛邪。

主治: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口苦咽干、耳聋目弦、舌苔薄白、脉弦而数者。

中医基础:临证用药之君、臣、佐、使、七方

中医基础:临证用药之君、臣、佐、使、七方

中医基础:临证用药之君、臣、佐、使、七方想要成为一名好中医,对中药知识的了解,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方剂的记忆与运用,也是令很多人感觉头疼的事情,所为何?方剂众多,记不住呀!其实,要想临证用药轻松自如,掌握方药的基本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小编今天就分享一篇方药基本知识,好好看哟~01、君臣佐使多种药物配成的处方,称做方剂。

方剂的组成有一定的法度,称做方制。

所以,方剂是用单味药物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它的特点是:具有综合作用,治疗范围较广,并能调和药物的毒性,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

方剂的组成,分君、臣、佐、使四项。

一般处方用药多在四种以上,均按这四项配伍,即使少于四种药或多至几十种,也不能离此法则。

否别漫无纪律,方向不明,前人所用有药无方。

1.君:君是一方的主药,针对一病的主因、主症能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即《内经》所说:主病之谓君。

君药不一定一方只有一个,也不一定猛烈的药才能当君药,主要是看具体情况和需要来决定的。

李东垣曾说:假如治风,则用防风为君;治寒,则用附子为君;治湿,则用防己为君;清上焦,则用黄连为君;清中焦,则用黄芩为君。

依此类推,即使是比较性味薄弱的药物,如桑叶、菊花、陈皮、竹茹等,都有作为君药的资格。

2.臣:《内经》上说:佐君之谓臣。

臣是指协助和加强君药效能的药物,如麻黄汤中的桂枝就是帮助麻黄发汗解表的,所以它在麻黄汤中是臣药。

臣药在一个方剂内,不限定只有一味,一种君药可以有几种臣药;如果一方中有两个君药,还能用较多的臣药来配伍。

3.佐:臣之下称做佐,佐药就是接近于臣药的一种配伍药。

除了与臣药一样协助君药的作用,还能协助君药解除某些次要症状。

例如,麻黄汤用杏仁为佐,其作用就是宣肺、平咳,帮助君药解除麻黄汤证的次要症状。

另一方面,假使君药有毒性或者药性太偏,也可利用佐药来调和。

4.使:从“使”字的意义来看,使药是一方内比较最次要的药物。

《内经》说:应臣之为使。

可知使药是臣药的一种辅助药。

在临证上一般把使药理解为引经药,引经药的意思是将药力引到发病场所,所以也叫引药,俗称药引子。

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1、四逆散方歌: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药物: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2、小柴胡汤方歌: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药物: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功用:和解少阳主治:伤寒少阳证,妇人热血室。

3、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药物: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4、止嗽散方歌: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药物: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

5、银翘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药物: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穗、牛蒡子、豆豉、薄荷、生甘草、桔梗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6、清胃散方歌: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

药物: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

升麻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

7、理中丸方歌: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 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药物: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

8、四君子汤方歌:四君补气基本方,食少无力大便溏, 人参白术茯苓草,益气健脾功效强。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气滞使。

药物: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9、玉屏风散方歌: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药虽相畏效相成。

药物:生黄芪、白术、防风功用: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10、小承气汤药物:大黄、厚朴、枳实功用: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11、四物汤方歌:四物补血基本方,营血虚滞急煎尝, 熟地当归白芍芎,补血调经功效强。

【中医考研】方剂君药大总结(附分类归纳小tip)

【中医考研】方剂君药大总结(附分类归纳小tip)

【中医考研】方剂君药大总结(附分类归纳小tip)解表剂麻黄汤:麻黄桂枝汤:桂枝小青龙汤:桂枝麻黄九味羌活汤:羌活银翘散:银花连翘桑菊饮:桑叶菊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石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第七版);麻黄——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五版)香苏散:紫苏叶败毒散:羌活独活再造散:桂枝羌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黄芪人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五版)加减葳蕤汤:葳蕤薄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葳蕤——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五版)泻下剂大承气汤:大黄(厚朴重用亦为君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大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五版)大陷胸汤:甘遂大黄牡丹汤:大黄桃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大黄牡丹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七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五版)温脾汤:附子大黄十枣汤:大戟甘遂芫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五版);甘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七版)济川煎:肉苁蓉黄龙汤:大黄新加黄龙汤(不详)和解剂小柴胡汤:柴胡蒿芩清胆汤:青蒿脑(青蒿新发之嫩芽)、青子芩(黄芩)达原饮:槟榔四逆散:柴胡逍遥散:柴胡半夏泻心汤:半夏清热剂白虎汤:石膏竹叶石膏汤:石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石膏竹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七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五版)清营汤:犀角犀角地黄汤:犀角凉膈散:连翘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连仙方活命饮:金银花龙胆泻肝汤:龙胆草左金丸:黄连泻白散:桑白皮清胃散:黄连玉女煎:生石膏芍药汤:黄芩、黄连白头翁汤:白头翁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祛暑剂新加香薷饮:香薷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西瓜翠衣、西洋参温里剂理中丸:干姜小建中汤:饴糖四逆汤:附子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七版);当归——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阳和汤:熟地黄、鹿角胶表里双解剂大柴胡汤:柴胡、黄芩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补益剂四君子汤:人参参苓白术散:人参、白茯苓、白术完带汤:白术山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白术山药人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五版)补中益气汤:黄芪玉屏风散:黄芪生脉散:人参四物汤:熟地黄归脾汤:黄芪、龙眼肉当归补血汤:黄芪炙甘草汤:生地黄六味地黄丸:熟地黄一贯煎:生地黄肾气丸:干地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桂枝、附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七版)地黄饮子:熟地黄、山茱萸、肉苁蓉、巴戟天安神剂朱砂安神丸:朱砂酸枣仁汤:酸枣仁天王补心丹:生地黄固涩剂牡蛎散:煅牡蛎九仙散:罂粟壳真人养脏汤:罂粟壳四神丸:补骨脂桑螵蛸散:桑螵蛸固冲汤:白术黄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山萸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七版);理气剂柴胡舒肝散:柴胡半夏厚朴汤:半夏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实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实、薤白天台乌药散:天台乌药暖肝煎:小茴香、肉桂枳实消痞丸(失笑丸):枳实苏子降气汤:紫苏子定喘汤:白果、麻黄旋覆代赭汤:旋覆花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理血剂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复元活血汤:柴胡、大黄温经汤:吴茱萸、桂枝生化汤:全当归补阳还五汤:黄芪小蓟饮子:小蓟槐花散:槐花咳血方:山栀子、青黛黄土汤:灶心黄土治风剂大秦艽汤:秦艽川芎茶调散:川芎羚角钩藤汤:羚羊角、钩藤镇肝熄风汤:怀牛膝大定风珠:鸡子黄、阿胶治燥剂杏苏散:杏仁、紫苏叶清燥救肺汤:霜桑叶养阴清肺汤:生地黄麦门冬汤:麦门冬百合固金汤:生地黄熟地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五版);生地黄熟地黄百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七版)祛湿剂平胃散:苍术藿香正气散:藿香三仁汤:滑石茵陈蒿汤:茵陈二妙散:黄柏连朴饮:芦根八正散:木通、滑石五苓散:泽泻猪苓汤:猪苓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真武汤:炮附子苓桂术甘汤:茯苓实脾散:炮干姜、炮附子祛痰剂二陈汤:半夏温胆汤:半夏贝母瓜蒌散:贝母清气化痰丸:胆南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五版);胆南星瓜蒌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七版)小陷胸汤:瓜蒌实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天麻消食剂保和丸:山楂枳术丸:白术健脾丸:人参、茯苓、白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白术茯苓——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驱虫剂乌梅丸:乌梅研研之前还为大家整理了“方名中含有君药”、“容易被误导的君药”、“君药比较特殊的方剂”分类归纳版的总结,大家可以对照记忆哦~。

临证治病君药大全特效药

临证治病君药大全特效药

临证治病君药大全特效药临证治病,是指临床医学中根据患者疾病的特征、症状、体征等表现,对症施治的方法。

君药,则是指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使用到的一些具有特效功效的药物。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一些常用的临证治病君药。

一、四逆散四逆散,是中医方剂中的一种,具有温中散寒,敦伏降逆的作用。

主要适用于寒凝元气、内闭不通所致的心悸气短、胸闷腹痛、呕吐泄泻等病症。

四逆散方剂中主药为干姜、附子、甘草、大枣,按照特定的比例配制而成。

二、膏方膏方是中草药中的一种药物处理方式。

它将药物制成膏剂,接着涂抹在患者身体部位。

它可以直接渗透药品到皮下或肌肉中,从而达到效果。

膏方有着方便使用、效果显著等优点。

临床上常用的膏方有乌梅膏、皂荚膏、三七膏等。

三、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是中医方剂中的一种,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附子、生姜等多味药物组成。

它可以温中益气、健脾胃、调理身体机能,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虚体弱等病症。

补中益气汤是临床上的一种常用药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四、虎骨酒虎骨酒,是中成药中的一种,由虎骨、鹿茸、桂枝等数十种药物组成,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功效。

虎骨酒适用于风湿骨病、损伤后遗症等疾病。

因其方便使用、疗效显著,成为临床上广受欢迎的一种药物。

五、通络化瘀汤通络化瘀汤是一种中医方剂,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甘草等多味药物组成。

其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通络化瘀汤适用于治疗中风、头痛、胸痛、腰腿疼痛等疾病。

六、清肺化痰汤清肺化痰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鱼腥草、桔梗、杏仁、白芥子、甘草、炙草等多味药物组成。

其主要功效是清肺润燥、化痰止咳。

清肺化痰汤适用于治疗肺炎、哮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临证治病君药是中医临床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适用于不同疾病的不同治疗过程。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是独特的,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临证治病君药,才是最合适的。

同时,尽管君药具有特效功效,但使用时还需谨慎,以免发生药物副作用而加重病情。

经典名方君臣佐使配伍科学内涵研究

经典名方君臣佐使配伍科学内涵研究

经典名方君臣佐使配伍科学内涵研究一、经典名方1. 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安神宁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

2. 五苓散:由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桔梗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尿频、腹泻等症状。

3.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莪术、牡丹皮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补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遗精、月经不调等症状。

4. 三黄片:由黄连、黄芩、黄柏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口腔溃疡、湿疹等症状。

5. 十全大补丸:由人参、黄精、当归、川芎、白术、茯苓、党参、熟地黄、山药、枸杞子组成,具有补气养血、益精补肾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脾胃虚弱、面色苍白等症状。

二、君臣佐使1. 君臣佐使是中医药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药物配伍关系。

君药是主要药物,具有主治作用;臣药是辅助药物,增强或调节主药的作用;佐药是协同药物,增强或加强主药的作用;使药是调节药物,调整配伍中的不良反应或不适应症。

2. 君药常用于治疗疾病的核心症状,具有特定的药理作用和疗效,是治疗方剂中的主要成分。

3. 臣药常用于增强君药的作用,或调节君药的药性,提高方剂的疗效。

4. 佐药常用于协同君药,增强其疗效,提高方剂的整体效果。

5. 使药常用于调节方剂的药性,减轻不良反应或不适应症,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三、配伍科学内涵1. 配伍科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以合理配伍药物,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

2. 配伍科学包括药物的功效、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药理特点等方面的研究。

3. 合理的药物配伍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4. 配伍科学的研究涉及到药物的成分、药物的性质、药物的剂量等方面的内容,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5. 配伍科学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药物配伍方案。

中药君臣佐使一览表(400味中药功效归类速记)

中药君臣佐使一览表(400味中药功效归类速记)

中药君臣佐使一览表(400味中药功效归类速记)•最佳回答•中医喜欢比喻,简单说,中药里面的“君臣佐使”其实就取自中国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国不可一日无君,君药当然就是一个方子中最主要的药,臣药自然就是辅佐君药.君药:治疗主证的药物臣药:1、直接加强君药治疗主证的作用 2、治疗兼证佐药:1、佐助药:加强君臣药的治疗作用 2、佐制药:制约君臣药的偏性使药:调和作用或.1、君药:即在处方中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组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2、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中药方剂中的君臣佐使是中药方剂配伍的一种形式,是根据单味中药在方剂中的作用而确认的,君是主的意思,君在方剂中常常是一味起主导治疗作用的中药。

如四君子汤.君臣佐使是中药方剂配伍的一种形式,并不是单纯的是指中药。

中药方剂中的君臣佐使,是根据单味中药在方剂中的作用而确认的,君臣佐使只是一条中医医家的用药规.“君臣佐使”是一个词组,也可以视为是方剂学术语,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

下面从这两个方面详细述说了具体的内容及内部。

解释: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这君臣佐使是中医方剂的组方骨架,但方中到底指哪味药的归属就不一定了。

要看证候缓急须要,定为主药的为君(药量偏大),其它的为臣为佐,四物汤中,川芎通络活.简明说,就是治疗一种病,有一种主药,为了使疗效更好,需要加以辅助,所以辅药为臣!根据病情在辩证的基础百上选择合适的药物,遵循君臣佐使原则。

君药是针对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

臣药是辅助或加强君药治疗主病的作用。

佐药是助度药,配合君、臣药.中医药方中的君臣佐使如何分辩?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党参20 黄芪白术当归白芷补古脂陈皮香附茯苓山药防风羌活独活白芍。

茯苓改用茯神,加强安神之力,同时加用酸枣仁20g,如没有四肢关节疼痛(风湿),去羌独活看剂量,其次看性味。

中医十大名经方详解

中医十大名经方详解

中医十大名经方详解中医经方历来被视为宝贵的传统医药文化遗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经方以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应用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讲解中医十大名经方,包括其来源、组方原则以及治疗应用等方面。

第一名:《黄帝内经》千金方《黄帝内经》千金方是中医经典之一,它收录了大量关于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知识,并且包含多种经方。

这些经方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二名:《伤寒杂病论》桂枝汤《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另一部重要经典,其中最有名的经方之一就是桂枝汤。

桂枝汤能够温经散寒、解表利水,对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非常有效。

第三名:《本草纲目》四君子汤《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一部极其重要的药物学著作,其中收录了许多经方。

其中四君子汤是一种补益气血、调理脾胃的经方,常用于治疗虚弱、乏力等症状。

第四名:《神农本草经》麻黄汤《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其中麻黄汤是其中一种著名的经方。

麻黄汤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症状,具有温通遣邪的作用。

第五名:《外台秘要》牛黄解毒丸《外台秘要》是明代医学家王肯堂所著的一本名医传记,其中收录了大量名方,牛黄解毒丸即为其中之一。

牛黄解毒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病毒感染或炎症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第六名:《本经逢原》逢原散《本经逢原》是医学家徐祖作于明代的一部中医经方著作,其中收录了逢原散,是抗病毒、抗菌作用非常强的经方之一。

逢原散常用于治疗感冒、喉咙痛、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第七名:《千金方》四物汤《千金方》是中医急救学的经典之作,收录了多种经方。

其中四物汤是一种补血养颜、调理月经的经方,对于妇女贫血、月经不调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第八名:《证治准绳》小柴胡汤《证治准绳》是我国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重要医学著作,其中小柴胡汤是其中一种经典的解表剂。

小柴胡汤常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咽喉痛等风寒感冒症状。

古代名医药方大全

古代名医药方大全

古代名医药方大全古代名医药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代名医药方:1.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医家严用和创立的。

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是补气健脾的代表方。

2.六味地黄丸出自《金匮要略》,是东汉医家张仲景所创,原本是治疗肾阴虚的方剂。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

3.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是元代医家朱震亨所创,原本是治疗肝火犯胃的方剂。

左金丸:由黄连、吴茱萸两味药组成,是清泻肝火的代表方。

4.八珍丸出自《瑞竹堂经验方》,是宋代医家钱乙所创,原本是治疗气血两虚的方剂。

八珍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八味药组成,是补气养血的代表方。

5.七味白术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是宋代医家钱乙所创,原本是治疗脾胃虚弱、津伤口渴的方剂。

七味白术散: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藿香、葛根、木香七味药组成,是健脾止泻的代表方。

6.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是明代医家张介宾所创,原本是治疗脾胃虚弱、胸痞胀满的方剂。

香砂六君子汤:由四君子汤加香附、砂仁而成,是健脾和胃的代表方。

7.金匮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是东汉医家张仲景所创,原本是治疗肾虚水肿、腰膝酸软的方剂。

金匮肾气丸:由六味地黄丸加桂枝、附子而成,是补肾助阳的代表方。

8.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医家严用和创立的,原本是治疗肝郁脾虚、胸胁胀痛、食欲不振的方剂。

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组成,是疏肝理气的代表方。

9.龙胆泻肝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医家严用和创立的,原本是治疗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的方剂。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组成,是清泻肝胆实火的代表方。

10.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是清代医家吴谦所创,原本是治疗各种疔毒、痈疮的方剂。

五味消毒饮: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组成,是清热解毒的代表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中医代表方及其君药
大医“药虫”--蔡志军
中医治疗在药物运用主要体现在方剂学中。

方剂学是在中医辨证审因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合而成。

方剂学的形成是在单味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认识到几味药配合起来治疗的效果更好,才逐渐形成了方剂,也就是复方。

中医方剂学是历代医药学家广泛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的,经典方是经过反复验证,并与中医理论结合才形成的,并逐渐认识到药物的配合运用,出现中医的“君臣佐使”的用药特点。

其中君药是指针对主病或主证起到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中的核心。

宋代著名的方书《圣济总录》收载了中医方近二万,而《太平圣惠方》收录了处方1.6万余首。

现代,一般从根据处方的治法、功能将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祛暑、温里、补益、安神、开窍、固涩、理气、理血、止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导化积、驱虫、涌吐、痈疡等21类。

在这21类方剂中又有很多代表性方,分述如下:
一、解表剂:用于发汗、解肌、透疹。

主要分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1.辛温解表代表方:麻黄汤;君药:麻黄。

2.辛凉解表代表方:桑菊饮;君药:桑叶、菊花。

3.扶正解表代表方:败毒散;君药:羌活、独活。

二、泻下剂:用于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

主要分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五类
1.寒下代表方:大承气汤;君药:大黄。

2.温下代表方:大黄附子汤;君药:大黄。

3.润下代表方:麻子仁丸;君药:麻子仁
4.逐水代表方:十枣汤;君药:芫花。

5.攻补兼施代表方:新加黄龙汤;君药:大黄、芒硝。

三、和解剂:用于解除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调整肝脾功能失调、上下寒热互结等。

主要分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三类。

1.和解少阳代表方:小柴胡汤;君药:柴胡。

2.调和肝脾代表方:四逆散;君药:柴胡。

3.调和肠胃代表方:半夏泻心汤;君药:半夏。

四、清热剂主要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虚热六类。

1.清气分热代表方:白虎汤;君药:石膏。

2.清营凉血代表方:清营汤;君药:犀角(现多用水牛角代替)、生地。

3.清热解毒代表方:黄连解毒汤;君药:黄连。

4.气血两清代表方:清瘟败毒饮;君药:石膏、犀角。

5.清脏腑热代表方:导赤散;君药:生地黄
6.清虚热代表方:青蒿鳖甲汤;君药:青蒿。

五、祛暑剂:主要用于祛除暑邪,治疗暑病。

主要分为祛暑清热、祛暑解表、祛暑利湿、清暑益气四类。

1.祛暑清热代表方:清络饮;君药:新鲜金银花。

2.祛暑解表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君药:香薷。

3.祛暑利湿代表方:六一散;君药:滑石。

4.清暑益气代表方:清暑益气汤;君药:西洋参、西瓜翠衣。

六、温里剂:主要用于温里助阳、散寒通脉,治疗阴寒在里。

主要分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三类。

1.温中祛寒代表方:理中丸;君药:干姜。

2.回阳救逆代表方:四逆汤;君药:附子。

3.温经散寒代表方:当归四逆汤;君药:当归、干姜。

七、表里双解剂:主要是解表药配合泻下药、清热药、温里药等组成,具有表里同治作用,可用于治疗表里同病的症状。

主要分为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三类。

1.解表攻里代表方:大柴胡汤;君药:柴胡。

2.解表清里代表方:葛根芩连汤;君药:葛根。

3.解表温里代表方:五积散;君药:麻黄、白芷。

八、补益剂:具有补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用以治疗各种虚证。

主要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五类。

1.补气代表方:四君子汤;君药:人参。

2.补血代表方:四物汤;君药:当归。

3.气血双补代表方:八珍汤;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合方。

4.补阴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君药:熟地黄。

5.补阳代表方:肾气丸君药:干地黄。

九、安神剂:具有安神作用,也可用于治疗神志不宁等疾病。

主要分为重镇安神和滋养安神两类。

1.重镇安神代表方:朱砂安神丸;君药:朱砂。

2.滋养安神代表方:酸枣仁汤;君药:酸枣仁。

十、开窍剂:用于治疗神志不清昏迷等症。

主要分为凉开、温开二种
1.凉开代表方:安宫牛黄丸;君药:牛黄。

2.温开苏合香丸;君药:苏合香。

十一、固涩剂: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咳嗽,腹泻、遗精、白带量多等症。

主要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五类。

1.固表止汗代表方:玉屏风散;君药:黄芪、白术。

2.敛肺止咳代表方:九仙散;君药:罂粟壳、人参。

3.涩肠固脱代表方:真人养脏汤;君药:罂粟壳、肉桂。

4.涩精止遗代表方:金锁固精丸;君药:沙苑蒺藜。

5.固崩止带代表方:完带汤;君药:人参、白术、山药。

十二、理气剂:主要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可用于治疗气滞、气逆等气机不畅的症状。

主要分为行气、降气两类。

1.行气代表方:越鞠丸;君药:香附。

2.降气代表方:苏子降气汤;君药:紫苏子。

十三、理血剂:用于治疗血瘀、出血异常等血液病。

主要分为活血化瘀和止血两类。

1.活血化瘀代表方:桃仁承气汤;君药:桃仁、大黄。

2.止血代表方:四生丸;君药:侧柏叶。

十四、治风剂:主要是运用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的药物为主的药物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灭内风作用。

可用于治疗眩晕、震颤、抽搐半身不遂等症。

主要分为疏散外风、平熄内风两类。

1.疏散外风代表方:大秦艽汤;君药:秦艽。

2.平熄内风代表方:羚解钩藤汤;君药:羚头角、钩藤。

十五、治燥剂: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润燥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身热头痛、心烦口渴、口干咽痛、干咳无痰等症。

主要分为轻宣润燥、滋阴润燥两类。

1.轻宣润燥代表方:杏苏散;君药:苏叶、前胡。

2.滋阴润燥代表方:养阴清肺汤;君药:生地。

十六、祛湿剂:以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为主,治疗水湿病证的一类方剂。

主要用于治疗脘腹痞满、嗳气吞酸,呕吐泄泻,食少体倦等证。

主要分为燥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五类。

1.燥湿和胃代表方:平胃散;君药:苍术。

2.清热祛湿代表方:茵陈蒿汤;君药:茵陈。

3.利水渗湿代表方:五苓散;君药:泽泻。

4.温化水湿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君药:茯苓。

5.祛风胜湿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君药:羌活,独活。

十七、祛痰剂: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饮作用,治疗各种痰病。

常见用于治疗咳嗽喘促,眩晕呕吐、癫狂惊痫及痰核瘰疬等症。

主要分为燥湿祛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治风痰药五类。

1.燥湿祛痰代表方:二陈汤;君药:半夏、橘红。

2.清热化痰代表方:清气化痰丸;君药:胆南星。

3.润燥化痰代表方:贝母瓜蒌散;君药:贝母、瓜蒌皮。

4.温化寒痰代表方:苓甘五味姜辛汤;君药:干姜、细辛。

5.治风痰药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君药:半夏、天麻。

十八、消导化积剂:以消导药为主,有消食化积,消积聚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胸脘痞闷,嗳腐吞酸,恶食呕逆、腹痛泄泻等症。

主要分为消食导滞和消痞化积两类。

1.消食导滞代表方:保和丸;君药:山楂。

2.消痞化积代表方:枳实消痞丸;君药:枳实。

十九、驱虫药:用于治疗人体寄生虫。

代表方:乌梅丸;君药:乌梅
二十、涌吐剂:具有涌吐痰涎、宿食、毒物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痰厥、食积、食物中毒等症。

代表方:瓜蒂散;君药:瓜蒂。

二十一、痈疡剂:用于治疗痈疽疮疡等,这类方主要具有解毒消肿、托里排脓、生股敛疮作用。

常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和内在的痈疽。

代表方:仙方活命饮;君药:金银花。

中医学辨证论治方法的优势,主要是在没有获取病理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司外揣内的功能观察、整体动态的诊察内容和简便、经济的诊疗方法。

中药处方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等优势,其单味药及复方的药理作用具有多效性,同时存在
多个有效成分或部位,而通过辨证论治原则组成的复方,其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又具有新物质及新功能,使得复方形成比单味药更优越的整体调节功能,从而更有力地纠正机体的各种不平衡状态,为有效地治疗复杂疾病奠定了基础。

中医中药发挥着整体功能综合调节和协助人体康复的作用,强调因人施用、辨证施用,注重医患双方的互动性和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