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
小学生学习动机研究报告
小学生学习动机研究报告学习动机是指一个人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决心,是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他们的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研究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学习动机。
一、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外在的奖励激励:小学生经常通过外在的奖励激励来增强学习动机,比如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获得奖励物品等。
2. 个人兴趣驱动:小学生对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动力。
3. 短期目标导向:小学生更倾向于追求即时的满足和成功,更关注短期目标的实现。
4. 合作学习动机:小学生在团队合作学习中能够互相激励和支持,提高学习动机。
二、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小学生学习动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期望和态度等对小学生学习动机产生重要影响。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3. 自我效能感: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评价和对成功的信心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
4. 同伴关系:同伴间的合作和竞争关系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5. 学科性别偏见:学科上的性别偏见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
6. 奖励措施:外部的奖励措施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但若使用不当会产生副作用。
三、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营造开放、包容、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提供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3. 培养自我效能感:通过鼓励、表扬和支持,帮助小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对学习能力的信心。
4. 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鼓励小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和学习动机。
高年级小学生学习动机研究
添加标题
探讨如何提高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 如激励机制、教学方式等
研究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动机特 点,为教育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 学策略
汇报人:
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 学习压力过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分心、拖延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习动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了解学习动机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全面发展:了解学习动机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教育改革:为教育改革提供依据,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 学,激发学生兴趣
同伴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 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 果
创设情境: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问题引导: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互动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好奇心。
学习动机的理论基础
学习动机的定 义:指激发和 维持学生进行 学习活动的内
部动力
学习动机的分 类:分为内部 动机和外部动
机
内部动机:指 学生因对学习 内容本身感兴 趣而产生的学
习动机
外部动机:指 学生因外部奖 励或压力而产 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影响 因素:包括个人 因素、家庭因素、 学校因素和社会
认知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认知 过程和认知结构
探索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提高学习兴趣的辅导策略
探索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提高学习兴趣的辅导策略学习动机对于小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往往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我们需要探索一些有效的辅导策略来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动机和兴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指的是孩子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乐趣,而外在动机则是外界因素对他们学习行为的影响。
为了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动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调查和观察。
首先,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小学生们了解他们对不同学科的兴趣程度以及学习的动机来源。
其次,可以观察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通过观察和记录他们的学习行为,来判断他们的学习动机类型。
最后,可以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对学习的想法和感受。
二、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辅导策略1. 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首先要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要舒适、安全,充满活力和激情。
可以通过布置课堂环境、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来提高学习环境的积极性和吸引力。
2. 培养合理的学习目标小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明确而合理的,不过高也不过低。
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们进行目标制定和反馈的互动,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意义和目的,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3. 引入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活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
我们可以利用游戏、互动小组讨论、实践体验等方式,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入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图表、实物模型等,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 赋予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小学生需要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应该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发现学习的实际意义,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报告
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都对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相关性。
二、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的影响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任务和目标的关注、积极性和支配力。
研究发现,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有着显著的影响。
当学习动机较高时,学生更愿意采用主动的学习策略,如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寻求帮助等。
相反,当学习动机较低时,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被动的学习策略,如机械地重复记忆、消极应付。
三、学习策略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选择和使用的认知和元认知过程。
研究表明,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当学习策略选择合理、使用得当时,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例如,采用分步骤的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相互作用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学习动机能够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同时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也会影响学习动机的发展。
正确认识这种相互作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五、培养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建议1. 激发小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2. 提供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可以向学生明确目标,并适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根据目标调整学习策略。
3. 培养学习策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发展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的效果。
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动机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动机的培养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教育界与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学习动机对于小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培养学习动机的方法。
一、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指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整体上呈现出不稳定、低下的特点。
首先,小学生学习动机普遍存在着波动性。
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发生变化,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稳定。
比如,小学生在学习一些感兴趣的内容时,学习动机会比较高;而在学习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时,学习动机则会相对低下。
其次,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普遍偏低。
研究发现,小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有时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
这种现象可能部分归因于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复杂性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也可能与环境的压力和家庭教育方式等因素有关。
二、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指个体内在的特点和需求,如个体的兴趣、学习目标、自我效能感等。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与其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有些小学生对某些学科或主题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动机相对较高;而有些小学生则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动机相对较低。
外部因素是指来自于社会环境、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的教育氛围、教师的教育方式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此外,家庭教育方式和家长的期望也是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培养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小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愉快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家庭可以提供有利于学习的家庭氛围和资源,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学习。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学习是每个小学生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而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对于他们的学习成就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个积极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渴望。
小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和好奇,他们就会更愿意主动地去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所得到的外部奖励或者避免外部惩罚的动机因素。
例如,小学生可能因为想要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由于父母的要求而努力学习。
虽然外在动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过度依赖外部奖励会降低学生的内在动机。
因此,教师需要适度运用外在奖励,平衡内外动机的关系,鼓励学生更多地从内在动机出发。
二、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有目的的行为和方法,以促进学习的有效进行。
学习策略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记忆和记忆所学内容的方法。
例如,通过制作记忆卡片、编写关键词和概念总结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复习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记忆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合理的记忆习惯。
2.问题解决策略问题解决策略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引导他们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
3.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与同学之间共同合作、互动学习的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帮助他们共同解决问题和达到学习目标。
4.自我调控策略自我调控策略是指学生自觉地监控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报告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报告一、引言学习是每个小学生必经的过程,而学习动机则是驱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不同维度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参与学习行为的目的、期望和努力程度。
在小学生中,学习动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出于自身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而积极参与学习。
这种动机通常与学生的个人成长、满足感和自主性有关。
而外在动机则是指学生出于获得奖励、得到他人认可或避免惩罚等外部激励而学习。
三、学习动机的维度学习动机的研究发现,其主要包含几个维度。
首先,学习目标取向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维度之一。
这一维度包括学习目标的内外控性和取向,比如学生是否追求成绩上的卓越或仅仅满足及格要求。
其次,学习控制信念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另一个重要维度。
学习控制信念指个体对自身学习能力和努力对学习成绩影响的信念程度。
这一维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努力程度。
再次,学习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核心维度之一。
学习成就动机指个体为了实现学业目标而投入的努力和信念。
高学习成就动机的学生通常会逐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最后,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维度之一。
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家庭环境温馨和谐、家长对学习的支持和教育资源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积极影响。
四、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及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个体因素对学习动机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个人兴趣和认知能力等。
男女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可能存在差异,年龄越小的学生可能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此外,个人兴趣和认知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动机与参与程度。
其次,家庭因素在学习动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支持和教育资源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积极影响。
家庭环境的稳定和谐以及家长的教育期望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报告
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报告概述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并为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引言学习动机是指学生渴望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它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表现。
学习策略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技巧,旨在提高学习效果。
研究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的影响学习动机是学生选择学习策略的重要驱动力。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有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出于兴趣和满足感而从事学习活动,外在动机则是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学习。
研究发现,内在动机与采取深层次的学习策略正相关,而外在动机与采取表面层次的学习策略正相关。
因此,学生具有内在动机更倾向于采取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合理的学习策略能够增加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增加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相反,如果学生采用了低效的学习策略,他们可能会感到挫败和失望,从而降低了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互动作用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学习动机会影响学生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的方式,而学习策略的使用则会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这种互动作用可以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即良好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选择和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而有效的学习策略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反,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较低,他们可能会选择不利于学习的策略,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对策与建议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教育者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与变化研究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与变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与变化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就的重要因素,对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与变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起源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幼儿园阶段。
在幼儿园,孩子们多数是出于好奇心和兴趣驱动下进行学习。
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愿意主动去探索和学习。
然而,随着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要求的提高,小学生学习动机逐渐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
二、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1.学业驱动型动机随着小学生学习任务的增多,他们逐渐产生了以完成作业和取得好成绩为目标的学习动机。
这种学习动机主要受到外部奖励的影响,如老师的表扬和家长的奖励。
学业驱动型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容易导致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少,只关注于表面的成绩和奖励。
2.自我实现型动机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认知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开始逐渐意识到学习与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联系。
他们逐渐形成了以提升自我能力和应对挑战为目标的学习动机。
这种动机源于学生内部的个人驱动力,他们主动追求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
自我实现型动机对于小学生全面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变化小学生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首先,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积累的增多,小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兴趣逐渐加深。
其次,小学生在与同龄人的比较与竞争中,逐渐形成了以同伴关系为导向的学习动机。
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来超越他人,获得同伴的认可和尊重。
再次,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对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对某个领域有天赋和潜力,他们就会以此为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四、促进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1.激发兴趣:教育者应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关注日益增加。
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调查与分析的方式,探讨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以及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一、调查方法为深入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一所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学习动机的来源、学习动机的表现形式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根据所收集的调查数据,我们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动机:这是小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包括对知识的渴望、对成绩的追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调查显示,约70%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学习动机来自于内在的自我动机。
2.父母动机:父母对小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动机。
调查发现,近40%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学习动机来自于父母的期望和关注。
3.同伴动机:同伴之间的学习互动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一定的影响。
约20%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学习动机来自于同学们的激励和竞争。
除了来源的不同之外,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表现在不同的形式上:1.积极参与:小学生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2.持续努力:小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不轻易放弃。
3.目标导向:小学生对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努力追求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除了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我们还分析了可能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根据调查数据和相关研究,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学习动机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文化氛围以及家庭支持等都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重要影响。
2.教育方式:教育方式是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鼓励式教育、奖惩制度和教师的教学方法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直接影响。
3.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优劣也会对小学生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引言: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对于他们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提供参考。
一、学习动机的理论背景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SDT) 和成就动机理论等,学习动机主要可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控制型动机等几个方面。
二、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 内在动机较低:小学生在上学初期常常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学习动机较低。
2. 外在动机的影响:家庭、教师和同学的期望和奖励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显著影响。
3. 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小学生缺乏自信心,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表现缺乏信心。
三、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习动机是学业成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学习动机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就。
1. 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的直接影响: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学习动机高的小学生更有可能在学业上取得较好的成绩。
2. 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的间接影响:学习动机还通过影响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和学习自觉性等中介变量发挥着对学业成就的间接影响。
四、提高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营造积极、鼓励的学习环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开展合适的学习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多样化、有趣的学习活动,让学习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和富有挑战性。
3. 引导学习目标的设定:帮助小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细化目标和设定阶段性任务,提高学习动机和抱负。
4. 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结论: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业成就,而提高学业成就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配合研究
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配合研究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和目标导向,而学习策略则是学生为实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具体行动和策略。
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配合对于小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配合进行研究,并探讨如何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
一、学习动机的作用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
如果小学生具备积极的学习动机,他们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且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相反,如果学习动机较低,学生可能会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学习策略的作用学习策略是学生为实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具体行动和策略。
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学习策略,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学习策略包括计划制定、学习方法选择、学习资源利用等方面。
通过培养和提高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配合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有效配合能够发挥更好的学习效果。
如果小学生具备积极的学习动机,他们会更加主动地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且能够坚持学习下去。
相反,学习动机较低的学生可能会忽视学习策略的运用,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四、促进学习动机的培养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 激发兴趣: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2. 设置目标: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知道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从而增加学习的动力。
3. 给予正面反馈:在学生取得进步或者取得好成绩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提高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为了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策略的运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1. 教授学习策略:有针对性地教授学生一些常用的学习策略,例如目标设定、计划制定、学习方法选择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小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视日益增加。
学习动机作为学生投入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对于学业成绩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小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一、学习动机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内在或外在的动机,驱使其积极投入学习并追求学习的目标。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类型。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好奇心、自我充实感等内在需求驱使下的学习行为。
而外在动机则是指学生由于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等外部因素驱使下的学习行为。
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动机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内在动机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会愿意主动学习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内在动机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相比于追求外部奖励或避免惩罚的学生,内在动机驱使下的学生更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他们更愿意探索和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培养出更有效的学习策略。
再者,内在动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好成绩或有所突破时,他们会更加自信,激发起更大的学习动力。
此外,外在动机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适当的外在激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从而提升学业成绩。
二、有效提升学习动机的方法为了提升小学生学习动机,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室的布置、学习用具的准备以及学习氛围的营造都是建立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方面。
学生在愉悦、安静、整洁的环境中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并激发学习动机。
2.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将学习任务设置为适当的难度,能够让学生感到一定的压力和兴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适度挑战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并提高对学习的投入度。
3. 鼓励并赞赏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近年来,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措施,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一、研究背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习动机作为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直接关系到其学习成果和个人发展。
因此,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况对于优化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策略。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某市小学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给予学生问卷并进行回收和整理,收集相关数据,从而全面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状况。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调查结果:1. 学习动机类型小学生学习动机类型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
内在动机指的是学生出于自身兴趣和需求而主动学习,外在动机则是受到外界因素的驱动。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为外在动机,这表明我们在教育引导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 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动机越高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说明教育引导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五、教育引导策略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应采取以下教育引导策略来提高小学生学习动机:1.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与学生兴趣相关的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2. 提供适当的外在激励虽然外在动机不能完全替代内在动机,但在教育引导中仍然起到重要作用。
小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小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面对学习任务时所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心理状态,它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动机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和案例分析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类型。
内在动机是指孩子自身对于学习的兴趣、自觉进行学习的动机。
而外在动机则是来自外部的奖励、惩罚以及家长和教师的期望。
这两种不同的动机类型对学业成绩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二、学习动机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1. 激发学习兴趣:内在动机能够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提高学习积极性:内在动机可以使孩子充满学习的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产出。
3. 培养学习动力:外在动机的奖励机制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三、学习动机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消极影响1. 外在动机的局限性:过度依赖外在奖励的外在动机可能会导致孩子对于学习的依赖性增强,一旦没有外在奖励,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
2. 学习压力增大:如果外部期望过高,给孩子造成了过多的学习压力,可能会使其学习动机下降,甚至带来学习焦虑,从而影响学业成绩的提高。
3. 忽视自主学习:过度依赖外部指导和奖惩,可能导致孩子没有机会自主探索和学习,从而限制了其学习潜力的发展。
四、提高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1. 培养内在学习兴趣:家长和教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兴趣。
2. 创设积极学习氛围: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3. 给予适当的奖励和反馈:及时给予小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和奖励,同时提供恰当的反馈,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学习预期。
4.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供适度的自主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
小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研究报告
小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研究报告近年来,小学生学习动力逐渐减弱,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给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敲响了警钟,因为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兴趣和需求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是培养学习动机的第一步。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课堂调查、问卷调查和个别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和需要,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二、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培养学生学习动机起着关键作用。
教室的布置、教材的选择以及师生互动等方面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改变教室的布置、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等方式,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
三、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起着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并通过小组讨论、个别指导和自我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并感受到学习成就感。
四、提供合理的奖励制度奖励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
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如奖品或小礼品,也可以是非物质奖励,如表扬和鼓励。
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奖励,都应该及时、明确,并与学生的表现紧密联系。
五、提供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小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难度和挑战性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接受能力。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
结论: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合理的奖励制度以及提供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
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
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1. 研究背景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其学习成绩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动机水平和类型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表现。
因此,研究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对于教育者和家长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和引导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2. 理论框架在本研究中,可以采用自我决定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来解释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其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在参与活动时有着三种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能力感和归属感。
满足这些需求可以促进个体内在驱动力,并对他们持续参与以及取得良好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3. 学习动机分类根据前人研究和理论,可以将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以下几类:3.1 内部驱动的学习动机内部驱动的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体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享受其中的乐趣和满足感。
这种动机与个人对知识和学习的好奇心、探索欲望以及发展自己能力等内在因素密切相关。
3.2 外部驱动的学习动机外部驱动的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体受到外界奖励或惩罚等外在因素激励而参与学习活动,如获得好成绩、赢得家长或老师的赞许等。
这种动机通常与个体追求外在回报和避免惩罚有关。
4. 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影响关系根据之前的研究,有以下几种可能存在的影响关系:4.1 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正向影响较高水平且积极类型的学习动机往往能促使小学生表现出更好的学业成绩。
他们更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带着好奇心去探索知识,并寻求不断提高自己能力和获得内在满足感的机会。
4.2 学业成绩对学习动机的正向反馈作用较好的学习成绩可能会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得到积极反馈和认可,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进而激发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
4.3 外部驱动的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外部驱动的学习动机通常与较低水平且较消极类型的学习动机相关,可能会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
因为只追求外在回报而不关注内在满足感和知识本身,在长期过程中可能导致缺乏持续投入和充分发展能力。
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关系研究
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关系研究一、引言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是影响小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个体内部推动力,而学习态度则是学生对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和态度。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之间的关系,并深入研究这种关系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通过对小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研究,可以为教育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力和积极态度。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概念及特点A. 学习动机的定义和特点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维持和调控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
它经常被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类。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出于兴趣、好奇心、成就感等内部因素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而外在动机则是指学生为了外部奖励或避免惩罚而进行学习。
学习动机还具有动态性和情境性,它会受到学生的体验、成就感和目标设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B. 学习态度的定义和特点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活动中的对象、目标和环境的情感和认知评价。
它常常被看作是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倾向,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
学习态度可以包括学习态度的方向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等特点。
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可以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并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具有积极影响。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关系A. 学习动机对学习态度的影响学习动机对学习态度具有重要影响。
兴趣、好奇心和自主性等内在动机对学习态度的形成和维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内在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乐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相反,完全依赖外在动机的学生常常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可能消极或者漠不关心。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
B. 学习态度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学习态度也会对学习动机产生一定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对学习任务的评估、对自己学习能力的看法以及对学习结果的预期等方面。
小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报告
小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报告一、引言在当代社会,学习是每个小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
而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成就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以便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小学生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种类学习策略是指个体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有意识地选择和使用的方法、技巧和过程。
小学生学习策略的种类多样,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任务,可分为记忆策略、联想策略、总结策略、归纳策略等。
这些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概念和类型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参与学习活动时所具有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由内心驱动的学习积极性,如对知识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而外在动机则是指个体通过外部的奖励或惩罚来激发学习动力。
四、小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动机的关系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学习动机对于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具有积极学习动机的小学生更有可能选择和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反之,缺乏学习动机的小学生往往选择和使用低效的学习策略,导致学习困难和学习成绩的下降。
五、影响小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的因素影响小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的因素众多。
其中,家庭环境、教育资源、学校氛围和教师教育方式等因素对小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榜样,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在学校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教育方式和激励措施来促进小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六、提高小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的方法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心理学把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力称为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动力。
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机,是激励和指引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学习动机也是小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问题,向来是广大教育者积极关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1.激发求知欲,唤醒学习需要;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积极主动性;3.激发小学生‘认积压的内驱动力’;4.消除小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5.运用‘认知失调’原理来激发学习动机;6.通过‘积极归因训练’帮助学生正确归因,提高学习动机。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目录:1.理解动机的本质,引出学习动机及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的必要性;2.目前的动机理论,以及了解研究的重点和现状;3.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4.当今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4.1学习动机的不自觉性和不稳定性;4.2外因性动机点主导地位;4.3近景性动机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5.激发及培养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5.1激发求知欲,唤醒学习需要;5.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积极主动性;5.3激发小学生认知的内驱力;5.4消除小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5.5运用‘认知失调’原理来激发学习动机;5.6通过‘积极归因训练’帮助学生正确归因,提高学习动机。
引言: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直接促进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力,是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动因。
它的产生是基于主体内部的需要与外界诱因的结合。
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来自于社会和教育的需求,那么他们就丧失了学习的自觉性,而处于被动的状态,就会影响学习效果。
心理学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一般来讲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学习动机积极,则学习效果就好;学习动机消极,则学习效果差。
因此,在教室中,为落实素质教育,我们就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内部和外部动机。
正文:1.理解动机和学习动机的本质及其意义。
1.1关于动机学界有学者们的不同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的活动的心理动因“1这一定义强调动机的作用和实质,但并未指出动机产生的原因;也有学者指出,“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2这个定义强调需要和动机的实质性联系,但轻视目标、诱因在动机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台湾学者张春兴教授认为,“动机是指引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原因“3这是一个关于动机的操作性定义,基本上分析了动机的作用过程。
动机是一个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它是指有机体在某一时刻对于参加实际活动时负责任的状态,是引起人去行动或抑止行动的一种内在推动力,动机体现了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个性倾向性。
动机是要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是人的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驱动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力和力量。
动机是导向成功的源泉。
它是个体积极学习的一种固有的自然倾向,因此,动机只能被激发而不能被建立。
从某种意义上说,动机在非智力因素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首先动机是个体对其他非智力因素或活动产生兴趣,诱发情绪情感,然后在情绪情感形成的基础上形成动机,对人的行为活动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1.2学习动机是激发并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导致其行为朝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4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5学生学习动机即由一种学习目标指导、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
学习动机可以界定为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6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间接的促进或促退的关系,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持性条件就是动机。
学者研究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的方向指向目标,因为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例如,有的人喜欢数学,便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刻苦钻研;有的人写小说可能从来没有出版过,但他从写作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写作本身对他而言就是一种乐趣。
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的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动机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是在活动之外,这时人们对学习带来的附加结果感兴趣。
例如。
有的人学习是为了取得好分数,获得奖励,避免惩罚,取乐老师等。
对学习来说,内在动机和外部动机其实是互动的,是合作而不是对立的关系。
很多人的学习都是在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共同推动下完成的,既有对知识的渴求,也是为了未来有一个好工作和高的收入。
学习动机是可以激发的,比如在教学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学生内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即将潜在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因素。
1.3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的必要性1.3.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是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要求。
7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指学生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按照一定的发展方向。
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学生学习动机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必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学习中能专心致志,具有浓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
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发展潜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促进学生自身持续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81.3.2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朱熹就说过:“问学功夫,以何为先?曰……专在人自立志。
有志于学者,……只看志如何?”诸葛亮《诫子书》也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些都强调“志”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是学习的前提。
“志”即“立志”(与现代的“动机激发”相当),主要是指学习者获取知识经验的动机态度和目的,学习成果的获得,首先取决于学习者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把“引起动机”作为其五段教学法之首,现代教学家布鲁纳提出“动机原则”作为其五大教学原则之一。
现代教学思想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尤为重视。
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把学习动机教育作为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突破口,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在客观上必须了解学习原理并熟悉方法外,还要了解学生本身的两个主要因素——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
从学习动机方面看,教师教学成败决定于学生的学习,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学习成绩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是否努力;而努力是学习动机的表现,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是教学的目的之一,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目前的动机理论,总结研发的发展现状和重点。
2.1早期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
研究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动机理论。
9最初,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某些基本的生理内驱力或本能促使个体以某种方式来表现行为,教育者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控制或指导这些内驱力。
后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生来就像一块白板,人们行为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的。
根据行为学派的理论。
动机和学习行为可以通过改变外部强化和刺激,如代币券、奖品甚至分数来控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则认为,人生来就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倾向,学习、自然成熟和其他外部事件则会加速这一进程,动机就是受环境支持或阻碍的某种特定的基本需要或倾向的表现。
2.2后来,传统的认知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认知、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心理学家扩展并改进了这些早期的动机理论。
10传统的认知学派主要探讨学习的心理过程,强调知觉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强调学生是一个主动的角色,认知知识是个体从自己的信念系统和参照框架中能动的建构起来的。
然而,当然众多的认知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心理是如何构建并组织经验的,艾伯特、班杜拉、马蒂·科温顿、伯龙·韦纳等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习得的自我信念、目标、预期和情绪是如何影响动机和行为表现的。
来自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学派的另一观点则强调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影响因素,包括他人重要的社会情感支持(如真诚、关爱、尊重和鼓励)以及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强化(如成就得到认可)。
2.3目前的动机理论,及研究的发展现状与重点。
由于动机本身非常复杂,人们对动机的内部(信念)影响因素和外部(强化)影响因素哪一个更为重要还存在争论,但我们仍发现在几个重要方面还是达成了共识;这此共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动机的本质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动机。
例如,玛格丽特·克利德福、埃德西等人在于内部的动机表明:个体在全力以赴完成某一学习目标时都会表现出先天的学习动机。
研究还表明,当个体不必担心失败,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学的东西是很有意义的,或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教师的支持和尊重时,自然会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学习。
此外,还有詹姆斯·康奈尔、查德·瑞安等人的研究表明,满足学生自主或自我决定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当教师给予学生更多自己做决定或自主的控制学习进程的机会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大大提高。
最近的动机理论也开始关注更高水平的心理过程(如元认知,即反思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以及怎样达到更高的自我觉醒和意识水平,以便控制自己的思维)。
这反面研究的焦点在于将自我理解成一种行为动因。
有关自我的认识和信念对动机和行为表现起重要作用。
总之,目前的动机理论更加关注的是个体对自我及其能力的评价,而不是外部行为。
当前的学习动机理论强调学习动机是人生来就有的,是在他们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有良好支持的学习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或能力,由于动机是人内部所固有的,因此它只能被激发而不能被建立。
3.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发育的初期,可塑性很强,也更容易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干扰。
所以,分析和研究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各种因素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我们认为影响(制约)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大类3.1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包括:(1)情绪不稳定。
小学生一般情绪不稳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差,遇事冲动,变化较快,高兴时积极性高,失落时情绪低下,难以长久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情绪的变异直接影响了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2)意志不坚定。
由于小学生心智发展的不成熟,缺乏学习经验,身心发展处于启蒙阶段,一般意志薄弱,缺乏行为的目的性和持久性,情感脆弱,四十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难以坚持,60%以上的学生易走神、开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