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要:心理学把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力称为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动力。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机,是激励和指引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也是小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问题,向来是广大教育者积极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1.激发求知欲,唤醒学习需要;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积极主动性;3.激发小学生‘认积压的内驱动力’;4.消除小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5.运用‘认知失调’原理来激发学习动机;6.通过‘积极归因训练’帮助学生正确归因,提高学习动机。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

目录:1.理解动机的本质,引出学习动机及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的必要性;2.目前的动机理论,以及了解研究的重点和现状;3.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4.当今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4.1学习动机的不自觉性和不稳定性;4.2外因性动机点主导地位;4.3近景性动机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5.激发及培养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5.1激发求知欲,唤醒学习需要;5.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积极主动性;5.3激发小学生认知的内驱力;5.4消除小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5.5运用‘认知失调’原理来激发学习动机;5.6通过‘积极归因训练’帮助学生正确归因,提高学习动机。

引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直接促进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力,是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动因。它的产生是基于主体内部的需要与外界诱因的结合。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来自于社会和教育的需求,那么他们就丧失了学习的自觉性,而处于被动的状态,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心理学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一般来讲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学习动机积极,则学习效果就好;学习动机消极,则学习效果差。因此,在教室中,为落实素质教育,我们就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内部和外部动机。

正文:

1.理解动机和学习动机的本质及其意义。

1.1关于动机学界有学者们的不同理解。有的学者认为,“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的活动的心理动因“1这一定义强调动机的作用和实质,但并未指出动机产生的原因;也有学者指出,“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2这个定义强调需要和动机的实质性联系,但轻视目标、诱因在动机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台湾学者张春兴教授认为,“动机是指引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

目标进行的内在原因“3这是一个关于动机的操作性定义,基本上分析了动机的作用

过程。动机是一个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它是指有机体在某一时刻对于参加实际活动时

负责任的状态,是引起人去行动或抑止行动的一种内在推动力,动机体现了一个人发

动和维持活动的个性倾向性。动机是要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是人的需求的一种表现

形式,也是驱动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力和力量。动机是导向成功的源泉。它是个体积极

学习的一种固有的自然倾向,因此,动机只能被激发而不能被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说,动机在非智力因素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首先动机是个体对其他非智力因素

或活动产生兴趣,诱发情绪情感,然后在情绪情感形成的基础上形成动机,对人的行

为活动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1.2学习动机是激发并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导致其行为朝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4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人们进行

学习的一种需要。5学生学习动机即由一种学习目标指导、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

动的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学习动机可以界定为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

行为的动力倾向。6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间接的促进或促退的关系,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持性条件就是动机。学者研究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

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的方向指向目标,因为行为

本身就是一种动力。例如,有的人喜欢数学,便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刻苦钻研;有的

人写小说可能从来没有出版过,但他从写作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写作本身对他而言就

是一种乐趣。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的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是在活动之外,这时人们对学习带来的附加结果感兴趣。例如。有的人学习是为了

取得好分数,获得奖励,避免惩罚,取乐老师等。对学习来说,内在动机和外部动机

其实是互动的,是合作而不是对立的关系。很多人的学习都是在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的共同推动下完成的,既有对知识的渴求,也是为了未来有一个好工作和高的收入。

学习动机是可以激发的,比如在教学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学生内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即将潜在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因素。

1.3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的必要性

1.3.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是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要求。7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指学生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按照一定的发展方向。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学生学习动机在其中起

着重要作用,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

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必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学

习中能专心致志,具有浓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发展潜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

习动机能够促进学生自身持续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8

1.3.2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朱熹就说过:“问学功夫,以何为先?曰……专在人自立志。有志于学者,……只看志如何?”诸葛亮《诫子书》也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些都强调“志”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是学习的前提。“志”即“立志”(与现代的“动机激发”相当),主要是指学习者获取知识经验的动机态度和目的,学习成果的获得,首先取决

于学习者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把“引

起动机”作为其五段教学法之首,现代教学家布鲁纳提出“动机原则”作为其五大教学原则之一。现代教学思想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尤

为重视。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把学习动机教育作为非智力因素教育的

突破口,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在客观上必须了解学习原理并熟悉方法外,还要

了解学生本身的两个主要因素——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从学习动机方面看,教师教

学成败决定于学生的学习,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学习成绩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是

否努力;而努力是学习动机的表现,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是教学的目的之一,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目前的动机理论,总结研发的发展现状和重点。

2.1早期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研究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动机理论。9最初,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

洛伊德认为,某些基本的生理内驱力或本能促使个体以某种方式来表现行为,教育者

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控制或指导这些内驱力。后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

人生来就像一块白板,人们行为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形成的。根据行为学派的理论。

动机和学习行为可以通过改变外部强化和刺激,如代币券、奖品甚至分数来控制。人

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则认为,人生来就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倾向,学习、

自然成熟和其他外部事件则会加速这一进程,动机就是受环境支持或阻碍的某种特定

的基本需要或倾向的表现。

2.2后来,传统的认知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认知、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心理学家扩展并改进了这些早期的动机理论。10传统的认知学派主要探讨学习的心理过程,强调知觉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强调学生是一个

主动的角色,认知知识是个体从自己的信念系统和参照框架中能动的建构起来的。然而,当然众多的认知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心理是如何构建并组织经验的,艾伯特、班

杜拉、马蒂·科温顿、伯龙·韦纳等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习得的自我信念、目标、预期和情绪是如何影响动机和行为表现的。来自社会认知和社会行

为学派的另一观点则强调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影响因素,包括他人重要的社会情感支

持(如真诚、关爱、尊重和鼓励)以及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强化(如成就得到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