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配乌贼骨可治妇女带下
海螵蛸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海螵蛸中药材详细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20f776f77232f60ddcca1a0.png)
海螵蛸药材名称:海螵蛸拼音名称:HAIPIAOXIAO别名:乌鲗骨、乌贼鱼骨、墨鱼盖。
科属: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内壳。
产地:主产浙江、福建、广东、山东、江苏、辽宁沿海地区。
性味:[性味、归经]咸、涩,微温。
归肝、肾经。
功效: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中成药:共有117种中成药使用海螵蛸:复方胃膜素片复方延胡索氢氧化铝片胃铋镁颗粒白敬宇眼药胃康胶囊妇良片丹贞颗粒妇科再造丸茜女胶囊天紫红女金胶囊等。
应用:1、遗精,带下。
本品温涩收敛,有固精止带之功。
治肾失固藏之遗精、滑精,常与山茱萸、菟丝子、沙苑子等药同用;治肾虚带脉不固之带下清稀者,常与山药、芡实等药同用;如为赤白带下,则配伍白芷、血余炭同用,如白芷散(《妇人大全良方》)。
2、崩漏,吐血,便血及外伤出血。
本品能收敛止血。
治崩漏,常与茜草、棕榈炭、五倍子等同用,如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吐血、便血者,常与白及等分为末服;治外伤出血,可单用研末外敷。
3、胃痛吐酸。
本品味咸而涩,能制酸止痛,为治疗胃脘痛胃酸过多之佳品。
常与延胡索、白及、贝母、瓦楞子等药同用。
4、湿疮,湿疹,溃疡不敛。
本品外用能收湿敛疮。
治湿疮、湿疹,配黄柏、青黛、锻石膏等药研末外敷;治溃疡多脓,久不愈合者,可单用研末外敷,或配煅石膏、枯矾、冰片等药共研细末,撒敷患处。
配伍效用:1、乌贼骨配伍贝母:乌贼骨制酸、止痛、敛疮;贝母散结消肿。
二者合用,有制酸、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黏膜水肿所引起之胃痛、吞酸等症。
2、乌贼骨配伍茜草:乌贼骨味咸微温,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以收为主;茜草味苦性寒,凉血止血、通经祛淤、止咳祛痰,以行为要。
二者相伍,活血而不伤正,止血而不留淤,共奏止血祛淤之功效,用于治疗妇人崩漏、带下等症。
3、乌贼骨配伍山茱萸、菟丝子、沙苑子:乌贼骨固精止遗;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菟丝子补肾壮阳、涩精止遗;沙苑子补肾固精。
海螵蛸、茜草
![海螵蛸、茜草](https://img.taocdn.com/s3/m/25415aa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d.png)
海螵蛸、茜草《内经》有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治伤肝之病,时时前后血。
方用乌贼骨四,芦茹一,丸以雀卵,如小豆大,每服五丸,鲍鱼汤送下。
按:乌贼骨即海螵蛸,芦茹即茜草,详阅诸家本草,载此二药之主治,皆谓其能治崩带,是与《内经》用二药之义相合也。
又皆谓其能消癥瘕,是又与《内经》用二药之义相反也。
本草所载二药之性,如此自相矛盾,令后世医者并疑《内经》之方而不敢轻用,则良方几埋没矣。
而愚对于此二药,其能治崩带洵有确实征验,其能消癥瘕与否,则又不敢遽断也。
忆在籍时,曾治沧州董姓妇人,患血崩甚剧。
其脉象虚而无力,遂重用黄芪、白术,辅以龙骨、牡蛎、山茱萸诸收涩之品,服后病稍见愈,遂即原方加海螵蛸四钱,茜草二钱,服后其病顿愈,而分毫不见血矣。
愚于斯深知二药止血之能力,遂拟得安冲汤、固冲汤二方,于方中皆用此二药。
又治邻村星马村刘氏妇,月信月余不止,病家示以前服之方,即拙拟安冲汤去海螵蛸、茜草也,遂于原方中加此二药,服一剂即愈。
俾再服一剂以善其后。
病家因疑而问曰:“所加之药如此效验,前医者如何去之?”答曰:“此医者转是细心人,彼盖见此二药有能消癥瘕之说,因此生疑,而平素对于此二药又无确实经验,是以有此失也。
”至于海螵蛸、茜草之治带证,愚亦有确实经验。
初临证时,以妇女之带证原系微末之疾,未尝注意,后治一妇人,因病带已不起床,初次为疏方不效,后于方中加此二药遂大见效验,服未十剂,脱然痊愈。
于斯愚拟得清带汤方,此二药与龙骨、牡蛎、山药并用,为治带证的方。
后在沧州治一媪年近六旬,患带下赤白相兼,心中发热,头目眩晕,已半载不起床矣。
诊其脉甚洪实,遂于清带汤中加苦参、龙胆草、白头翁各数钱,连服八剂痊愈,心热眩晕亦愈。
又治本邑一少妇,累年多病,身形羸弱,继又下白带甚剧,屡经医治不效。
诊其脉迟弱无力,自觉下焦凉甚,亦治以清带汤,为加干姜六钱,鹿角胶三钱,炙甘草三钱,连服十剂痊愈。
统以上经验观之,则海螵蛸、茜草之治带下不又确有把握哉。
至其能消癥瘕与否,因未尝单重用之,实犹欠此经验而不敢遽定也。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_0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_0](https://img.taocdn.com/s3/m/e0dfa1090b1c59eef9c7b458.png)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茜草,别名蒨草、血见愁、地苏木、活血丹、土丹参、红内消等。
茜草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染料之一,古文献中早有记述,多年生攀援草本,生于山坡路旁、沟沿、田边、灌丛及林缘,春、秋季采挖。
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主治血热咯血、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茜根。
《名医别录》中记载:茜根生乔山川谷,二月、三月采根曝干。
又称:苗根生山阴谷中。
蔓草木上,茎有刺,实如椒。
《蜀本草》称本品为染绯草,并描述:叶如枣叶,头类下阔。
茎叶俱涩,四五叶对生节间,蔓延草木上。
根紫赤色,今所在皆有,八月采根。
对照《证类本草》中的茜根附图,可认为即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茜草。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一)功效主治凉血止血:《本草正义》曰:茜根性寒,所主多血热失血之症。
古今说解,都无异之。
《别录》止血,以血热涌泄言之。
一以清血中之热,一以通壅积之瘀,斯血循故道而不横逆。
本鼎味苦、咸,性寒,功能凉血止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血崩诸证。
活血祛瘀:本品可用治血热瘀结之闭经及跌打损伤致瘀滞肿痛诸证。
疏风通络:《本草经疏》曰茜根,行血凉血之要药。
主痹,痹者血病,行血软坚,则痹自愈。
本品可用治热邪偏胜之痹证。
本证多由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肌表经络,郁久不解化热所致。
症见:关节灼热,红肿疼痛,痛不可近,屈伸不便,活动受限,可涉及一个及多个关节。
遇热则剧,遇寒则疼痛减轻。
有发热、I=1渴、心烦、小便黄热、苔黄、脉滑数。
热为阳邪,其性属火;热搏经脉,瘀阻气血;痹着不行,而为疼痛。
茜草根,苦寒而咸;苦可燥湿,寒能清热,咸可入血;活血祛瘀,疏风通络;热清络通则诸证自除。
《本草正义》曰风痹指血瘀血热,痹着不行而言。
茜草寒凉,入血而能通瘀活络,是以主之。
清热退黄:本品可用治瘀血内结之黄疸证。
本证多由病程日久,气血衰败,湿浊残留,瘀血不行所致;或由房劳伤肾,交接后入水而浴,湿热流入髓藏所致。
临床可见:黄疸色暗而带黑,或面部黝黑,或额上如煤渣色。
带下病辩证
![带下病辩证](https://img.taocdn.com/s3/m/2998d03e5901020207409c7d.png)
带下病辩证带下病的病因主要与湿有关,并受任脉和带脉的影响。
湿又分为内湿与外湿。
内湿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外湿多由湿邪入侵,流注下焦,任带失约而致。
带下病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肾、肝,以及外湿、湿毒秽浊等。
或因脾气受损,脾运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失于输布反聚为湿,湿浊下注,任、带失约而成;或肾阳不足,下元亏损,带脉失约,任脉不固,精液滑脱不能固摄而成;或肝气郁滞,肝气失于条达,阻碍脾运,湿浊下注而成;或久居阴湿之地,或湿毒秽浊内侵,损伤冲任之脉,而成带下病。
然病因之关键乃水湿之邪,病机关键是最后必致冲任损伤,带脉失约。
一、辨治要点柴浩然对带下病非常注重辨证论治与舌脉分析,整体调治冲、任、带脉。
尤其强调从白带的质、量、色、状,以及气味进行分析,认为临床虚实相杂者多,全实者少,全虚者亦不多。
治疗着眼于湿,调治注重以脾、肾、肝为主,必须兼顾冲、任、带脉。
柴浩然临床常根据“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疗效卓著。
二、病案举例病例一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裴某,女,45岁,1978年10月18日初诊。
平素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水,屡经治疗两年不愈。
伴有晨起眼睑微肿,面色虚浮,两足不温微肿,腰酸胀坠,双下肢困软,大便溏薄,小便频数,怯寒神疲,舌质淡嫩,脉沉细迟。
此属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不能化气行水,水湿下注为带。
治当温肾扶阳,健脾利湿。
方用真武汤加味。
处方:茯苓30g,炒白术24g,生姜15g,炒白芍10g,熟附子(开水先煎)12g,炒山药30g。
5剂,每日1剂,水煎温服。
10月23日二诊:药后白带尽除,且浮肿消失,小便利,大便调,怯寒神疲诸症亦除。
继用原方以干姜9g易生姜。
5剂,隔日1剂,痊愈停药。
按:真武汤是治疗少阴病阳虚水停之方,然柴浩然认为:只要谨守病机,可广泛用于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多种病证。
本案虽为带下病,但乃一派脾肾阳虚、水气不化之象,水湿内停,下注为带,故取真武汤温肾扶阳,健脾利水。
肾主水,脾主湿,水湿并治,俾肾阳恢复,水气得化,脾湿得除,水湿不复为带,则其效可期。
曹玲仙应用特色药对治疗妇科疾病经验
![曹玲仙应用特色药对治疗妇科疾病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4814986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4.png)
中药药对是指两种中药相对固定的搭配在一起使用,是中药配伍中的一种形式,是历代医家在长期临证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组合。
药对早在《五十二病方》中便有记载,后不断研究发展,出现了药对学专著,如《雷公药对》《新广药对》等,使药对的使用原则和方法等得到全面的论述,有利于临床诊治。
不同的中医师在具体选药上有自己的经验和喜好,曹玲仙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从医五十余载,享誉杏林,善治月经失调、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具体用药喜用药对,极具特色。
笔者有幸侍诊其旁,将其治疗妇科病的常用特色药对总结如下。
1茜草配乌贼骨茜草配乌贼骨出自《黄帝内经》十三方之一的四乌贼骨一藘茹丸。
《素问·腹中论》云:“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
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伤肝,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治之以四乌贼骨一藘茹丸,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1]。
此方是中医妇科最早的一首方剂,主治血枯经闭,曹教授遵从经典,多用于月经后期、闭经及月经量少的患者。
李时珍论述乌贼骨“厥阴血分药也,其味咸而走血也,微温,无毒。
故诸血病皆治之。
主治血枯、唾血、下血、出血。
”藘茹即茜曹玲仙应用特色药对治疗妇科疾病经验曾薇薇1,殷岫绮1指导:曹玲仙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妇科,上海201203;2.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200011)[摘要]总结妇科名医曹玲仙教授临床运用特色药对治疗妇科疾病经验,分别有茜草配乌贼骨,主治月经量少、月经后期及闭经;葛根配知母,治疗卵巢早衰或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炒酸枣仁配茯神,治疗肝血亏虚之失眠患者;半夏配北秫米,治疗不寐伴有胃不和、大便欠畅患者;地骨皮配桑白皮,瓜蒌配石斛,分别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高雄激素临床表现及胰岛素抵抗患者;石菖蒲配远志,主治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
并举案例加以说明。
中医妇科学:中医妇科学考试资料(题库版)
![中医妇科学:中医妇科学考试资料(题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98c0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8.png)
中医妇科学:中医妇科学考试资料(题库版)1、单选以上各项,适用于阴道纳药法治疗的妇科病证是()A.子宫肌瘤B.痛经C.阴道炎D.妊娠腹痛E.不孕症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1.中药贴敷法适用于用于外阴血肿、溃疡、脓(江南博哥)肿切开,也可用于乳痈或回乳,还应用于痛经、产后腹痛、妇产科术后腹痛、不孕症、癥瘕等疾病。
2.常用于带下病、阴痒、阴道炎、宫颈糜烂或肥大、宫颈原位癌、子宫脱垂等疾病。
2、单选以清热固经汤为代表方的治法是()A.疏通冲任B.清热凉血C.滋阴清热D.凉血固冲E.清泄冲任正确答案:E3、问答题何谓胎元?正确答案:胎元包括胎气、胎儿、胎盘三个方面的含义。
《简明中医辞典》解释为“胎儿在母体内所受的精气”。
胎气、胎儿、胎盘任何一方有问题,均可发生胎漏、胎动不安。
4、单选?女患者,26岁。
于1月前自然分娩一女婴,阴道一直有出血,淋漓不爽,量不多,色紫暗,有血块,伴小腹痛,拒按,舌紫暗,脉弦涩。
其治法是()A.清热凉血止血B.理气止血C.补气摄血D.化瘀止血E.滋阳清热止血正确答案:D5、单选下列关于预产期的日期计算,正确的是()A.末次性生活算起B.末次月经第1天算起C.末次月经前15天算起D.末次月经第14天算起E.受孕前月排卵期算起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此题考的是预产期的计算方法。
预产期的计算,现代的推算公式是:从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月数加9(或减3),日数加7(阴历则加14)。
6、单选健脾除湿法的代表方剂是()A.完带汤B.安冲汤C.举元煎D.玉女煎E.八珍汤正确答案:A7、单选女患者,17岁。
13岁初潮,自14岁起,因平时喜冷饮,出现行经腹痛,经期第一天腹痛难忍,阵发性绞痛,得热则减,按之痛甚,经量少,色黯黑,有血块,伴四肢厥冷,舌暗,苔白,脉沉紧。
其治法是()A.温经暖富止痛B.理气化瘀止痛C.温经化瘀止痛D.益气养血止痛E.益肾养肝止痛正确答案:C8、单选确诊宫颈癌的首选检查手段是()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B.阴道镜检查C.双合诊和阴道窥器检查D.B型超声检查E.宫颈活组织检查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宫颈活组织检查适应证有:宫颈溃疡或有赘生物需明确诊断者;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分级Ⅲ级以上者;有宫颈接触性出血或可疑宫颈癌者;宫颈特异性炎症。
乌贼骨与茜草配伍在妇科临床的应用:?闭经
![乌贼骨与茜草配伍在妇科临床的应用:?闭经](https://img.taocdn.com/s3/m/a8a7299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a.png)
乌贼骨与茜草配伍在妇科临床的应用:闭经I导读:该方是《内经》最早的治疗方剂之一。
历经几千年,如今仍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
今天,我们跟着作者一同学习如何使用本方治疗各种妇科疾病。
乌贼骨与茜草配伍在妇科临床的应用作者/李祥云乌贼骨与茜草的配伍应用,最早见于《内经》,治疗血枯经闭,有四乌贼骨一芦茹丸之称。
乌贼骨又名海螵蛸,芦茹目前临床上皆称作茜草。
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是有四味药组成,即四分乌贼骨,一分芦茹,以雀卵为丸,做成小豆大,用鲍鱼汁送服,饭后每服五丸。
该方是《内经》最早的治疗方剂之一。
古人为什么应用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治疗血枯经闭呢?查阅文献,对乌贼骨有如下记载:《本经》:“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瘕,无子。
”《大明本草》:“疗血崩”;《本草纲目》:“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
对茜草有如下记载《名医别录》,“止血,内崩下血。
”,《大明本草》:“止鼻洪尿血,产后血晕,月经不止,带下,扑损瘀血……。
”;《本草纲目》“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活血行血。
”雀卵的记载见于《本草纲目》云:“主治下气,男子阴痿不起,强之令热,多精有子。
”又云“今人知雀卵能益男子阳虚,不知能治女子血枯,盖雀卵益精血耳。
”鲍鱼在《中国药学大辞典》中记载:“辛臭温无毒”。
主治:“痨瘵、坠堕、骽蹶、踠折、瘀血、血痹,在四肢不散者。
女子崩中血不止。
”综合之四味药温补肝肾,益精生血,通经脉,下瘀血,调理冲、任,治疗经闭。
故《临证指南医案》云“以乌贼骨四分,取其味咸走肾,性温达肝,配以芦茹一分,取其辛散内风,温去恶血,二物并合专攻破宿生新,丸以雀卵,取其温补助阳,能调子脏精血,以五丸为后饭者,先药后饭,使药徐行下焦,力贵专攻,五丸不为少也。
饮以鲍鱼汁利肠垢和肝伤,取其臭秽之味,佐乌贼骨而宿积之血也。
”从以上古代文献记载中可看出,乌贼骨配伍茜草即能行血通经,又能止血固涩,相得益彰。
女子月经不调,皆因冲、任二脉损伤所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功能正常则经水按月下行,经水正常。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验方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验方](https://img.taocdn.com/s3/m/8d18df0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1.png)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验方六安塞流汤[药物组成] 生地黄、白芍、龙骨、牡蛎、地榆各30克,海螵蛸15克。
加减:头晕、气短、疲乏感较重者,加人参10克,另炖兑服;血红蛋白偏低(60g/L以下)者,加阿胶(烊化)15克。
[适用病症]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阴道出血淋漓不断或大量出血、色鲜红或紫黯,头晕,心慌,疲乏,舌质淡红或边尖红、苔薄白于或薄黄干,脉细数。
[用药方法] 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
必要时输血、输液支持。
血止后3~4天停药,可酌情再予益肾养血调经方药。
[病案举例] 张某,女,15岁。
患者14岁月经初潮,每次行经时间2周以上,量较多。
本次阴道连续出血已20天,今晨起出血量暴增,色红、有大血块,无腹痛,伴头晕,心慌,乏力,面色苍白,舌质淡边尖红,脉细数。
检查:血红蛋白58g/L。
西医诊断: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辨证】肾虚失摄,冲任不固。
急予六安塞流汤加人参(另炖兑服)10克,阿胶(烊化)15克。
服药1剂后,阴道出血明显减少。
续服5剂,阴道出血止。
观察7天未见反复。
按: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与中医学崩漏病证相似。
根据青春期少女肾气稚弱、天癸初至、冲任未盛、调摄经期和制约经血力不足的特点,本病的根本应为肾虚。
六安塞流汤中的生地黄、白芍滋阴凉血止血;龙骨、牡蛎收敛固涩;地榆凉血止血,海螵蛸收敛止血,二药皆为治崩要药。
诸药合用,共奏塞流止崩之功,对重症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对病程较长、多次复发的患者,重复使用亦有良效。
但对此类患者应重视止血后的补肾养血调经治疗,以期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杜绝复发。
参芪胶茜四物汤[药物组成1 党参15克,黄芪18克,当归、白芍、生地黄、阿胶(烊化)、海螵蛸各10克,龙骨、牡蛎各12克,艾叶、川芎各6克,茜草20克。
加减:血热者,加炒栀子9克;肾虚者,加鹿角胶6克;纳差者,加炒三仙(炒谷芽、炒麦芽、炒山楂)各10克;失眠者,加炒酸枣仁10克。
加味清带汤治疗带下病34例
![加味清带汤治疗带下病34例](https://img.taocdn.com/s3/m/2ad5fc14650e52ea5518989a.png)
作 用 , 增 加 肠 蠕 动 ; 菔 子 有 增 强 兔 离 体 回肠 节 律 收 缩 作 能 莱 用 ; 楝 子 兴 奋 肠 管 平 滑 肌 , 其 张 力 和 收 缩 增 加 ; 李 仁 含 川 使 郁
正 常妇女 阴道 内有 少量 白色无臭 味的分泌 物, 以润滑 阴
维普资讯
3 2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0 年第 2 卷第 6 08 9 期
加 味清 带 汤治 疗 带 下 病 3 4例
孙 芳 ( 南 省 富 源 后 所 煤 矿 职 _ 医 院 ,云 南 富 源 6 5 0 ) 云 r - 5 5 0
关键词 : 加味清带汤; 带下病 ; 中医药疗法
西沙 必利 是 全 胃肠 动 力 药 , 有 效 地 增 加 结 肠 推 进 性 运 可
[ ] 乃 健 .中 国 肛 肠 病 学 [ .济 南 : 东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2黄 M] 山
到促进排便 的效应 , 以西 沙 比利、 辅 维生 素 B 等 胃肠 动力药
物 及植 物神 经 调 节 剂 , 以解 除 肠 动 力 本 身 不 足 的 因 素 , 顾 全 兼
身和局 部 , 达到标本兼治, 疗效明显 而巩 固。
参考文献 :
[] 1杨琴燕 .便秘 2 8例临床 分析V ] 浙江 中西医结 合杂 志, 9 9 2 J. 19,
中图 分 类号 : 2 1 1 R 7.3 文 献 标识 码 : B
多 , 白相兼 , 色杂下 , 赤 五 或如脓 样 , 味异 常, 红、 黄 , 腥 舌 苔 与 五味消毒饮合方 ; 伴腰痛甚 者加 寄生 、 续断 , 腹痛者加元胡 、 伴 川楝子 , 伴外阴瘙 痒者配 以银花 、 苦参 、 黄柏等 煎水外洗 。一
乌贼骨的用法如何使用乌贼骨
![乌贼骨的用法如何使用乌贼骨](https://img.taocdn.com/s3/m/518e865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a.png)
乌贼骨的用法如何使用乌贼骨乌贼骨是位于乌贼背部的一块骨头,味咸、涩,性温,入肝肾三经。
要懂得如何正确使用乌贼骨尤为重要,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乌贼骨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乌贼骨的用法1、乌贼骨治妇科血症——固冲汤【组成】白术一两(炒)、生黄芪六钱、骨八钱(煅捣细)、牡蛎八钱(煅捣细)、萸肉八钱(去净核)、生杭芍四钱、海螵蛸四钱(捣细)、茜草三钱、棕边炭二钱【用法】上药煎汤,用五倍子五钱(轧细)药汁送服。
【主治】女性血崩。
后世经常会用个方子来治妇科的血症,这个药方各个阶段的人都能用。
【备注】此药方要在医生的辩证的情况下使用。
【出处】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2、乌贼骨治疗带下病(赤白带)——清带汤【组成】生山药、生龙骨、生牡蛎、乌贼骨、茜草。
(山药:用于补脾,中医认为脾有固涩血的作用。
龙骨、牡蛎:收敛性药物,这两味药经常一起用。
)【主治】妇女赤白带下。
【备注】在医生的辩证的情况下使用)。
3、清带汤药方——《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百度百科)【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生山药30克,生龙骨(捣细)18克,生牡蛎(捣细)18克,乌贼骨(去净甲,捣)12克,茜草9克【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固涩止带。
【主治】妇女赤白带下。
【加减】单纯赤带,加白芍、苦参各6克;单纯白带,加鹿角霜、白术各9克。
4、乌贼骨治疗胃酸海螵蛸有非常好的治疗反酸的效果。
中医在治疗这类反酸性的胃病的时候经常会加入乌贼骨,研成粉末服下。
这个最好在医生的方子中加入,而不是直接治酸,要把胃病的根源要治好。
乌贼骨还可以治疗胃出血,现在治疗胃出血的方法很多,大家要按医生的方式来治疗。
材料:乌贼骨15克、贝母15克。
制法:共研细粉。
用法:每次3克开水冲服。
5、乌贼骨治疗哮喘乌贼骨治疗哮喘成人方:乌贼骨,焙干研成粉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钱五分,温开水送服。
小孩要减量,可加入白糖。
6、乌贼骨治疗胃反酸组成:乌贼骨、浙贝;做法:乌贼骨与浙贝2~3克,按1:1的比率冲水服用。
乌贼骨茜草炭黑荆芥临床小议
![乌贼骨茜草炭黑荆芥临床小议](https://img.taocdn.com/s3/m/2c3aa3debb68a98270fefa9e.png)
乌贼骨茜草炭黑荆芥临床小议笔者晨临床中每遇诸如月经延长、月经量多等病的治疗时,总是喜欢灵活地运用鸟贼骨、茜草(炭)、黑荆芥等药,且每每收到满意效果。
现述典型病例报告如下:1马某,女,24岁,未婚,近半年来月经量多,持续6~ 9天净,色红无血块,月经周期28天左右,伴有头晕、心慌、腰酸、纳差乏力、口干、大便偏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无力。
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二月余效果不佳来诊,证如上述,现月经已第4天,余诊为气血两虚,气不摄血,遂以举元煎加味:太子参20g,黄芪25g,白术l5g, 升麻炭l0g,炙甘草6g,乌贼骨l5g,茜草(炭) l5g,黑荆芥6g,续断25g,麦冬25g, 4付水煎服,出血得止。
后以参芪四物汤合乌贼骨、茜草(炭)、黑荆芥而收功,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2赵某某,女,29岁,3年前顺产男孩,尔后作两次人工流产术,末次人流术后出血持续10~15天方净,现已一年余。
来诊证见,月经已第三天,量仍少,色暗红,有小血块,伴有腹痛,腹胀,心烦口苦,乳房胀痛,眠差,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平素带下不多,辨证为胞脉瘀滞不畅。
处方:化瘀佐以止血。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芍药各15g,当归320g, 川其15g,丹参25g,益母草30g,乌贼骨15g,茜草12g, 黑荆芥6g, 香附15g, 炮姜6g,红糖引,5付水煎服。
服药当天经量偏多,色稍红,3剂后量明显减少,5剂药服完月经已止,诸症均除,待下月月经第一天即天始服上药,7天已止。
随访4个月未复发。
3讨论乌贼骨味咸、涩、性微温,功能收敛止血、固精止带,收湿敛疮,制酸止痛。
茜草,味苦,性寒,功能凉血止血,活血通经,二者均为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四乌贼骨一如意丸”的记载,用以治疗血枯经闭病,可见应用于科临床已经很久了。
我在临床中观察,乌贼骨收敛之中更兼化瘀之功,用量宜15g为宜;茜草炒炭后更显祛瘀止血之力,若出血量大,则宜炒炭用,用量宜15g为宜,出血量少,淋漓不断,伴有明显瘀滞者,则宜生用,用量宜12g为宜。
【名医效方:崩漏方】
![【名医效方:崩漏方】](https://img.taocdn.com/s3/m/c4f1985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0.png)
【名医效方:崩漏方】崩漏验方【方源】张子琳效验方【组成用法】当归12g 川芎4.5g 白芍9g 熟地15g 炙草6g 黄芪15g 阿胶9g 仙鹤草9g 焦艾叶4.5g 黑芥穗4.5g 水煎空心温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养血益气、固摄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妇人崩漏,多因气虚血亏引起者。
【加减应用】气虚者,加人参6~9g;腹痛者,加重白芍用量,加香附4.5g;腰痛困者,加焦杜仲、川断各9g。
二稔汤【方源】罗元恺效验方【组成用法】岗稔(桃金娘科金娘属植物桃金娘的果或根)30~50g 地稔根(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的根)30g 续断15g 制首乌30g 党参20~30g 白术15~20g 熟地15~20g 棕榈炭10~15g 炙甘草9~15g 桑寄生15~30g 赤石脂20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补气摄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出血较多的崩漏。
【加减应用】血块多者加益母草15~30g;血色鲜红者加旱莲草20~25g,紫珠草30g;血色淡红者加艾叶15g,或以姜炭易棕榈炭;血量特多者加五倍子10g,阿胶12g,并给高丽参咬嚼吞服或炖服。
滋阴固气汤【方源】罗元恺效验方【组成用法】熟地黄20g 续断15g 菟丝子20g 制首乌30g 党参20g 黄芪20g 白术15g 岗稔根30g 阿胶12g 牡蛎30g 山萸肉15g 炙甘草10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滋肾益脾、固气摄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阴道出血已减缓,仍有漏下现象者。
【加减应用】出血仍稍多者,可适当加入炭类药,或海螵蛸、鹿角霜、赤石脂;有虚热证候者,去黄芪加女贞子。
补肾调经汤【方源】罗元恺效验方【组成用法】熟地黄25g 菟丝子25g 续断15g 党参20~25g 炙甘草10g 白术15g 制首乌30g 枸杞子15g 金樱子20g 桑寄生25g 黄精25g 鹿角霜15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补肾调经,养血固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出血已止,身体未复,需要建立月经周期者,以防反复发作者。
中草药茜草的功能主治
![中草药茜草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7eeaa2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5.png)
中草药茜草的功能主治1. 基本介绍茜草(学名:Rubia cordifolia L.)是茜草科茜草属的多年生藤本植物,是中医常用的中草药之一。
茜草的主要产地为中国南方的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也分布在印度、尼泊尔、缅甸以及俄罗斯远东等地。
2. 茜草的功能主治茜草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可以用于中药配方,以下是茜草的功能主治:2.1 清热解毒茜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喉咙痛、牙龈炎、急性咽喉炎等病症。
使用茜草可以消除热气,清除咽喉的炎症,缓解疼痛并促进伤口愈合。
2.2 活血化瘀茜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如瘀血性痛经、跌打损伤、淤血肿胀等。
使用茜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散淤血,减轻疼痛症状。
2.3 止血茜草具有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疾病,如咳血、便血、外伤出血等。
使用茜草可以收敛出血部位的血管,减少血液流动,达到止血的效果。
2.4 利尿消肿茜草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水肿、湿疹、脚气病等病症。
使用茜草可以增加尿量,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缓解肿胀和疼痛症状。
2.5 养血安神茜草具有养血安神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
使用茜草可以滋养血液,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果。
2.6 抗菌消炎茜草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皮肤炎症、胃炎、肺炎等。
使用茜草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2.7 改善肝脏功能茜草具有改善肝脏功能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肝病、肝功能不全等疾病。
使用茜草可以清除体内的毒素,促进肝脏的排毒功能,改善肝脏健康状况。
3.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茜草可以用于药用、饮食或外用,以下是使用茜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1 药用方法•内服:将茜草煎煮后,取汁液饮用。
一般剂量为每日1-3次,每次10-30毫升。
•外用:将茜草煎煮后,制成药膏或涂料,外敷患处。
3.2 饮食方法茜草可以用于烹饪食物或泡茶,以下是一些茜草的饮食方法: - 红茜茶:将茜草晾干后研磨成粉末,加入开水中泡制,可添加蜂蜜或枸杞调味。
四乌鰂一藘茹丸
![四乌鰂一藘茹丸](https://img.taocdn.com/s3/m/2c6bf00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c.png)
四乌鰂一藘茹丸
四乌鰂一藘茹丸方剂来源汉。
{黄帝内经素问》。
又名乌贼鱼骨丸、血枯方、乌贼骨丸、女科乌贼丸、四乌贼骨一藘茹二妙丸、乌鲷骨丸、乌纲丸。
.:组成与用法乌贼骨4份茜草1份上蓟研末,以雀卵为丸。
每服3—6克,日服2—3次。
功效与主治功能益精补血,止血化瘀。
主治妇女血枯病,唾血,二便出血,胸胁胀满,不思饮食,四肢清冷,头晕目眩,发病可闻及腥臊气味,鼻流清涕,月事渐少以至闭经。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等病症。
例如:子宫出血以本方加地榆炭、迷木、蒲黄炭、槐米炭、荠菜、马齿苋、生甘草为基础方,治疗100例。
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血热者,加生地炭;血瘀者,加煅花蕊石。
结果:功能性子宫出血68例,显效37例,有效27例,无效4例,子宫肌瘤22例,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6例;盆腔炎工0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第12期)。
以本方加黄芪、白术、白芍、龙骨、牡蛎、阿胶、三七等为基础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0例。
气虚者,加党参;血虚者,加当归,阴虚者,加龟板、女贞子、旱莲草;阳虚者,加附子、肉桂、仙茅,脾虚者,加山药、扁豆;肾虚者,加菟丝子、桑奇生、巴戟天,肝虚者,加山萸肉、枸杞。
子、制首乌。
结果:痊愈33例,好转6例,无效1例,一般服药5—10 剂(《北京中医》1983年第3期)。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亏损所致的妇女崩漏、吐血便血等症。
方中乌贼骨收敛止血,茜草活血止血,两药相配,一涩一行,雀卵甘温,能补益精血;标本兼顾,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崩漏下血、头晕目眩、苔薄脉细,为其辨证要点。
乌贼骨茜草汤在月经病中的应用
![乌贼骨茜草汤在月经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37ca3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7a.png)
乌贼骨茜草汤在月经病中的应用
张玫桦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1(030)002
【摘要】乌贼骨茜草汤是现存最早的妇科方荆,在妇科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应用于月经失调诸症,收效显著.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张玫桦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31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11
【相关文献】
1.王裕宽应用乌贼骨与茜草治疗妇科病经验 [J], 王金亮
2.探析小柴胡汤在月经病中的应用 [J], 缪玉娟;李云君
3.加味两地汤在妇科月经病中的应用 [J], 张虹
4.“乌贼骨、茜草、黑荆芥药对”妇科应用举隅 [J], 李顺景
5.茜草三物汤治疗月经不调366例 [J], 晋献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茜草配乌贼骨可治妇女带下
*导读:乌贼骨与茜草配伍应用更早见于《黄帝内经》,二药配以雀卵、鲍鱼汁治疗血枯经闭,称“四乌鲗骨一藘茹丸”。
乌鲗骨,即乌贼骨,又名海螵蛸。
藘茹即今之……
乌贼骨与茜草配伍应用更早见于《黄帝内经》,二药配以雀卵、鲍鱼汁治疗血枯经闭,称“四乌鲗骨一藘茹丸”。
乌鲗骨,即乌贼骨,又名海螵蛸。
藘茹即今之茜草。
乌贼骨,《神衣本草经》记载:“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瘕,无子。
”《大明本草》:“疗血崩。
”《本草纲目》:“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
”茜草,《名医别录》记载:“止血,内崩下血。
”
《大明本草》:“止鼻洪尿血,产后血晕,月经不止,带下,扑损瘀血。
”《本草纲目》:“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活血行血。
”二药相配,既能止血固经,又能行血通经,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张锡纯认为此二药能固涩下焦,为治妇科病之主药。
笔者临床应用二药配伍治疗妇科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
案例:带下
刘某,女,34岁。
2009年10月5日初诊。
半年来带下量多,色白如涕,神困倦力,头晕腰酸。
每遇劳
累则带下增剧,少腹疼痛绵绵不止,食欲不振。
舌苔薄白,脉细弱。
辩证为水湿下注冲任,治当健脾除湿,固涩止带。
处方:党参15克,焦白术18克,炒山药30克,龙骨、牡蛎各12克,乌贼骨15克,茜草6克,车前子12克。
5剂,水煎服。
服上方5剂后,带下大减,嘱再进5剂,带下止。
随访无复发。
按:此方除以党参、白术、炒山药健脾燥湿,以车前子利湿止带外,还用了乌贼骨、茜草、龙骨、牡蛎固涩止带,收到了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