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点词句理解句子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重点词句理解句子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郭春玲
一、问题的提出
(一)、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阅读则是达到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重要途径。
阅读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助于信息输入强化记忆,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它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而阅读能力较差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之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是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中重点提高内容。
对于这个问题,我确立的个人研究主题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理
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耗时少、收
效大的做法。
(二)剖析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目标中明确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建议中也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
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可是在一个班中,总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部分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好,能够做到阅读时专心致志,边读边思,有个别学生还喜欢在语句上做上记号,画下自己喜爱的句子,而且在读后都能够或多或少的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有的是一两句话,有的则可以说一段话,说得清楚明白,有条有理;而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自我阅读习惯并没有养成,在学习中,他们会更多地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对于阅读没有自己的兴趣,也没有充分的热情,离开了老师的讲解,就缺少对于文本的字词句段的品读能力,只能够跟随在老师的讲解后面,亦步亦趋,师云亦云。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阅读则是达到目的的重要途径。
阅读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助于信息输入强化记忆,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它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而阅读能力较差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之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是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中重点提高内容。
对于这个问题,我确立的个人研究主题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课题负责人:郭春玲(执笔)人员:富娟胡媛媛赵冬艳张宁李英
二、课题基本情况
在2010年3月我们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课题“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从课题立项到实施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小学语文学科创新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
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
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我们对课题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各成员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开展研究,到目前,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
完成了洼兴镇中心学校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情况与汇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要详细纪录,做好对照实验,要详细收集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如原始资料和照片等,有什么发现,最好在当时就进行初步分析、归纳、整理。
课题负责人应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原始记录和资料。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5、整合法:课题组全体成员,分工协作,集体汇总。
(二)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
实。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展工作。
半年来,课题组共召开2次会议,即于2010年3月召开全体课题组成员第一次会议,讨论申请课题的提出,完在本课题开题报告,
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按照开题报告中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5
月召开第二次课题组会议,此次课题正式批复开始实施的阶段,分别
与承担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安排任务,安排问卷调查工作,了解课题
进展情况。
3、在实验学校进行中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及分析。
2010年6月,问卷调查负责人郭春玲设计出“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于每年开学初分别对各个年级段学
生进行调查,汇总并完成了一份小学生学习方法调查及分析报告,
为下一步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三、研究的具体实施
1、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提高小
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
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
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陶醉、感染、激励,由此而产生兴趣,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尤其是对初中生,创设质疑式情境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乐于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探索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促进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采用多种手段,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气氛
中,更能促进教师落实教学设想。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的评判最有权威性,而灵活的教法则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
老师在课堂里起着主导的作用,要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等。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如启发式、诱导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和学生实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上完一节课后,还兴趣盎然,并积极地去回味和反思。
3、挖掘教材中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特殊作用。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必须要先研究教材,从中挖掘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课题有目的的开展。
为此,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边学习研究边实验边总结,采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实验。
有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性合作学习。
4、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课题组教师撰写了一些感悟、体会以及论文等。
如富娟、胡媛媛等老师的阶段性论文或感悟现已上交课题组,作为资料保留。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是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
阅读教学中抓住中心句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我觉得整节课是不但抓住了词语,而是在句子当中提炼词语去进一步感悟词眼的表情达意,并结合整个句子整段话进一步让孩子品读,达到感悟的效果。
所以说这节课是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学生群情高涨。
融入了文本当中。
老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当中。
如果说这节课的遗憾有两点:1.生字的认识还保留在一二年级的特点。
缺少三年级识记生字的特点,应该让学生学会对生字的进一步学习,如找近义词,理解难理解的词语。
等等可以放手让小组间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2.文章开课之初学生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这一个问题,教师也是以这个问题作为全片的解读。
可是在课堂的结尾,教师确没有回到这个主题上来?即在结尾处,应该让学生明确“课文进入尾声了,现在你理解了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呢?”这样才会让问题不失去意义价值,也紧扣全文中心。
(二)是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句子,就不能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注意教给他们理解句子的方法,教会他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等来理解句子。
一篇文章,总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往往是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
如果我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就能帮助学生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因此,教给学生理解词句的方法,使其掌握词句并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能够正确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理解词句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第一种是利用工具书查出意思。
它的优点是:(1)、可以使学生熟练地查检字典,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以提高。
其缺点是对于一些难理解的词句,即使查了字典,知道了意思,但脱离了语言环境,学生对它们并没有真正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第二种方法,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就很必要。
1、用形象化的手段讲词语
有些词语让学生说意思,学生往往不能够很好地用语言表达。
如教学“精神饱满”这个词时,教师可以以精神饱满的状态走上讲台,然后让学生说说老师刚才的神情和精神状态,学生会不约而同地说“有精神”。
再如“抖擞”这个词,可以让学生回忆运动会上参加百米比赛时参赛同学的精神状态,学生很快就能理解,而且印象深刻,在写作中就能恰地运用。
又如“千奇百怪”这个词,可以结合文中插
图说说各种贝壳的形状、颜色等,再归纳出描写贝壳或其它形状怪异、品种多样的物品时就可以运用它。
以上所讲的这一类词语,只需要一个动作,一种神情,一幅画面,就可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目的。
2、将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进行比较,区别理解
如“宁静”、“寂静”、“安静”三个词,先让学生比较分析:“宁静”运用的范围没有“安静”广,但形容环境静时可以通用;“寂静”不仅有很静的意思,还有冷清之义。
比较后出现具体句子要求填空:()的夜晚,园子里很(),偶尔有几声小虫子的叫声,房子里非常(),大家都睡熟了。
又如“稠密”、“稀少”两个词,可以问学生向阳和背阳的树叶有什么区别,以具体的事物为例,学生既感兴趣,又理解词义,还长了知识。
3、仿照例子,进行说话训练
如“诧异”一词,学生查字典后能读出意思,但意思抽象,在头脑中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在教这一类词时,可以将它放在句子中,指导学生朗读,然后要求学生仿照例子说几句话,看谁说得恰当准确。
学生如能在另一种环境中准确运用,词义就不讲自明了。
4、根据朝代背景讲解
《八角楼上》中的“星星之火”本指一丁点的小火星,联系实际背景就不那么简单,学生只有了解了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及“星火燎原”的意义后,才能懂得这里的“星星之火”就是指“中国革命”。
5、对能概括中心意思的重点词,必须和课文阅读结合起来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风景优美”、“特产丰富”这两个词是文章的中心词。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结合画图,归类叙述,从海水讲到海底,从海滩讲到岛上,将西沙群岛的风景、特产都展现在学生眼前。
教师讲的轻轻松松,学生说的津津有味,最后,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时,一个个讲的头头是道。
6、句子训练要理解句子间的关系
理解句子,不仅要理解句子中的词,还要注意句子间的联系。
《南京长江大桥》中,写天气“格外好”,“清晨”阳光是“明媚”的,在明媚的阳光下,大桥显得更“壮丽”。
这样理解就懂得写时间、天气、大桥的关系。
由此,注意将词句放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利于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三)是抓住过渡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阅读教学中突出过渡句的教学,也可帮助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词句是读懂段、篇的基础,积累词句是进行语言表达的必要条件。
(四)、明确目标,持之以恒,带动作文。
根据各年级各班的不同情况,制定一些相应的阅读计划,并保证坚持做到。
及时总结交流,让学生发作文形式汇总成简单的学习材料,贮存加工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学生一时的兴趣激起来比较容易,然而要使兴趣常有,却是件难事。
只有让学生钻进阅读中,让
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学生自己就会主动阅读。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一些高质量的阅读活动,并长期进行下去,到那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旦有长足的进步,就会作文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无形之中也带动了作文的进步。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要进一步借助于远程培训、网络教研、自学等途径努力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更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对我们的研究作出适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
以上是课题组所做工作的简述,我们虽尽力而为之,但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对我们的阶段性成果分析报告指导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