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和结果归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和结果归属(录音整理稿)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跟各位同仁一起交流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可以说是整个刑法体系中难度系数最大的专题,这不仅仅体现在当年我们参加司法考试时,在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也都是块硬骨头,另外,拿我国、德国、日本、美国四个国家来说,每个国家在处理因果关系的时候所采用的通说标准也都不同。

一、因果关系概述

根据实务中以及教学中的案例,我把因果关系的基本类型分成了两类:两个因果的案件和三个因素的案件。

案例1.张三杀死李四。

这个有行为有结果,行为-结果两个因素,这类案件在判断因果关系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案例2.甲在海边持刀把乙砍成重伤,海潮来临将乙吞没。

如果没有甲的行为,甲没有把乙砍成重伤,乙很可能就不会被海潮吞没。这里出现了一个介入因素,海潮,即自然力。

案例3.甲在山崖边砍伤乙,乙昏迷醒后迈两步跌下山崖摔死。

同样,没有甲的行为,乙很可能会好好走路,不至于摔死。这个案件中的介入因素则是乙自身的行为,即被害人自身行为。

案例4.甲持刀追杀乙,丙和乙有仇,恰巧开车经过,猛踩油门撞死乙。 如果没有甲的追杀,乙就不会跑,如果乙不跑,很可能就遇不到丙,也就不会被撞死。这里介入了丙的行为,即第三人的行为。

通过这几个典型案例,我们把因果关系的流程类型化。两个因素的案件:行为-结果;三个因素的案件:行为-介入因素-结果,介入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力、被害人自身行为、第三人的行为三种情形。

二、两个因素的案件

(一)条件限定和结果限定 因果流程

两个因素

行为

结果

三个因素行为介入因素

结果

刑法上有一句格言叫“无行为则无犯罪”,即犯罪是行为,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一个行为侵害了法益,被认定为犯罪,在事实和证据上需要证明是由行为引起了结果。比如张三持刀杀死李四,没有张三的杀人行为,就不会有李四的死亡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条件公式:无A则无B,A即是B的原因。没有张三的行为,就没有李四的死亡,所以张三的行为是李四死亡的原因,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但是这个公式在应用时也有问题,比如张三他妈生张三,没有张三他妈就没有张三,也就不会出现李四的死亡,无A则无B,那么张三他妈也就成为李四死亡的原因。这就会导致条件会无限的回溯,并进而扩大刑罚的处罚范围。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条件公式进行限定,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需要进行刑法的评价,也并非所有的结果都具有刑法意义。具体方式在行为上砍一刀,在结果上连砍三刀。

1.行为上砍一刀。

案例5.侄子想继承叔叔的财产,设计杀死叔叔,希望叔叔坐飞机失事而死,于是给叔叔买了一张飞机票,结果飞机真的出事,叔叔死亡。

行为上砍一刀,是为了进行条件限定,只评价刑法上的实行行为,即客观上侵害法益的行为,这一刀就需要将对法益没有侵害的生活行为给切掉。侄子的行为与叔叔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为买票让人做飞机的行为属于生活行为,不具有侵害法益的危险。

案例6.昨天有个学生问了我个问题,她说她跟男朋友说了好多次分手,男朋友都不肯,并一直强调,你要是敢跟我分手我就跳楼。学生的问题是,如果她执意分手男孩真的跳楼了跟她有没有关系。

这就是因果关系的判断问题。咱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真跳了,跟女孩提分手有没有因果关系。女孩的行为是生活行为还是危害行为,行为本身能不能创设危险侵害法益,没有因果关系,应当被切掉。

2.结果限定需要切三刀。

第一刀,切掉危险结果,因果关系讨论的是因与果,没有实害结果的发生,即没有“果”,就没有讨论因果关系的必要性。

第二刀,切掉假设结果。

案例7.甲想杀死乙,在乙准备徒步穿行沙漠的前夜,悄悄向乙的水壶投放了毒药。没有想到的是,丙也想杀死乙,于是在乙临行前偷偷把乙的水壶钻了一个洞,注意甲、丙之间无通谋。乙启程后第二天发现水壶里根本没有水,乙渴死。问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

当然我们可以设想,就算丙给乙的水壶钻孔,乙也会死亡,然而这只是假设,根本就没有发生。这一刀就需要切掉这个假设的结果,甲投毒的行为和乙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但甲投毒的行为属于危害行为,已经给乙的死亡创设了现实的危险,涉嫌故意杀人的未遂。

第三刀,切掉不符合规范保护目的的结果。

案例8.甲开车违反交通规则超速行驶,重重的撞在了一个电线杆上。这突如其来的一撞,把一路过的老太太吓得心脏病发作,当场死亡。

如果按照无A则无B的条件公式来套,没有甲的撞击老太太就不会被吓死,甲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但是,刑法设立交通肇事罪这种罪刑规范,是为了防止违章驾驶导致的死亡结果,行为被吓死这种结果不属于交通肇事罪的规范保护目的,因此这一刀就要切掉此类结果,甲的撞击行为与老太太的死亡结果没有因果关系。

案例9.甲这次撞倒了老太太,老太太昏迷,甲逃逸,乙路过偷偷拿走了老太太的包,里面有5万人民币。

老太太的财产损失也不属于交通肇事罪的规范保护目的,不能将老太太被盗5万元的结果归属到甲的行为上。

(二)两个因素案件的特殊类型

1.重叠的因果关系

案例10.甲乙之间没有意思联络,都想杀死丙,甲先投了50%左右的毒药,乙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投了50%,最后丙死亡。

条件1对结果有50%左右的作用,条件2对结果有50%的作用,经查明,不论是条件1还是条件2,都不能单独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对于结果的发生都又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来50%不会致死,但两个人加起来量上够了,虽然没有意思联络,结合在一起同时起作用导致了结果的发生。结论:两个条件都与结果有因果关系。

2.择一的因果关系

案例11. 比如甲乙无联络,同时开枪杀丙,且都打中了心脏。

两个行为,分别都能导致结果的发生,在甲、乙无联络的情形下,竞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甲乙无联络,同时开枪杀丙,且都打中了心脏。没有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