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的阅读理解以及答案
苏轼《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
10.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①。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①缲车:即缫丝车,抽茧出丝的器械。
②牛衣:蓑衣之类的用具,这里指穿牛衣的人。
有人评价《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声有色,乡士气息浓郁”,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答案】
示例:上阕,作者长途跋涉,日高人困,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这是枣花落在身上。
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
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乡村中了。
这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廖廖几句,由声入耳,有声有色,有景有人,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词篇的“全词有景有人,有声有色,乡士气息浓郁”的特点。
首先要读懂词句,从字里行间分析词篇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大意: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
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
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
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
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所以说“全词有景有人,有声有色,乡士气息浓郁”。
欧阳修《浣溪沙 湖上朱桥响画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欧阳修《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浣溪沙欧阳修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1.有人评价此词“诗中有画”,从词的上阕看,这一评价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请简要说明。
2.词的下阕,诗人是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变化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6分)诗人通过三句诗,描绘了一幅湖上春光图(2分):湖中的桥上隆隆驶过绘着彩画的车轮;春云在天上飘逸,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云影;春水无波,碧绿滑静,像琉璃一样晶莹无尘。
(3分)2.(6分)诗人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表达了由喜悦到日暮须归的无奈、惆怅之情(2分)。
诗人先写湖边堤岸上依依的杨柳,柳丝低垂,像是要热情地挽留住湖边的游客;再写枝头上的小鸟,以悦耳的歌声呼唤游人莫要归去。
但湖景虽好,却已暮色笼罩,不能不归,给人一种无奈的遗憾之情。
(3分)参考译文豪华马车过红桥,轮声湖上飘。
春水丰盈湖面,倒影白云朵朵。
无风湖面亦无波,好似碧绿玻璃,平滑干净无尘。
游丝当路飘荡,萦绕醉客莫归。
啼鸟隔花鸣叫,呼唤行人“勿回”。
日斜天将暮,无计留春住。
【赏析】:《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作的一首词,描写泛舟颍州西湖、留连美好春光的情趣。
此词描写泛舟颍州西湖、留连美好春光的情趣。
作者对湖面天光水色作了传神而准确的描绘,把握了云天阳光、花鸟游丝所蕴含的美的特质,并注入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感,创造出幽美的诗情画意。
上片写湖面风光。
首句写游客们乘坐着豪华的车子,驶过那装修着朱红栏杆的桥梁,来到西湖游赏春光,传达出一种喧腾热闹的气氛。
第二句“溶溶春水浸春云”写湖水里映出了云的影子,云、水、天空都融一起了。
溶溶,水盛貌。
春水,言水之柔和;春云,言云之舒缓。
一句之中,并列两个“春”字,这倒是名副其实的“加一倍写法”,目的就是把这个字突现出来。
这句里的“浸”字也用得好,把映照说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说成是真的云,通过这种“真实感”暗中透露出湖水的清澈程度来,从观察体验的错觉中描绘景物的状态。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阅读训练(word含答案)
人教版八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阅读训练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阅读晏殊《浣溪沙》,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下列各项中,对本词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上阕感叹光阴易逝,既写现在,也写过去。
B.下阕借景抒情,重在写今。
C.后三句在情感上跌宕起伏;在技巧上化虚为实,一唱三叹。
D.晏殊,南宋著名词人,江西抚州临川人,官至宰相,喜好文学,一生富足。
2.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亭台、______、______和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排徊。
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了什么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姜夔②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释】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
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
①姜夔:(1155~1221)南宋词人,音乐家。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①亚:接近。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雁之怯,间接表达出词人对归家途中充满艰难的愁苦。
B.上片写画船载愁、风浪打头等归家阻碍重重的压抑场景,奠定全词沉重的感情基调。
C.下片中写景虚实结合,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表现了词人临近家乡的喜悦。
D.结句“一年灯火要人归”情意浓厚,写出了家人盼归之殷切,也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
2.清代评家陈廷焯说:“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
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白雨斋词话》)请依据陈廷焯的说法来赏析这首词的下阕。
【答案】1.B2.下阕先实写春水展绿欢迎词人归来的盎然春意,从而写出接近家乡的喜悦;接着用虚笔写想象中自家门前的小梅已然新枝生长,高与门齐,来表达自己归乡的心切,也可推知家人对自己归家的期盼;收尾句想象一年一度的除夕守岁之灯火催人还家团聚,更是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心情。
词人着眼于春绿、小梅、灯火,寄情于景物,含蓄隽永,反复缠绵,表达了回乡路上的急切与喜悦。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与鉴赏古诗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奠定全词沉重的感情基调”错。
词的上片给人沉重之感,但下片却写得暖意浓浓。
词人远在异地,跋山涉水已经快到家了,所以下片写景从狂风恶浪变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变为春波迎桨,词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溢于言表。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浣溪沙)(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词牌类(浣溪沙)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注)陆游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
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字词注释:①浣溪沙:有的本子词调作“浣沙溪”。
②和无咎韵: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南宋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官至吏部尚书。
与陆游友善,多有唱和,工词,有《南涧甲乙稿》。
陆游这首《浣溪沙》是和词,韩元吉的原唱不见于他的词集,恐已亡佚。
③"懒向沙头醉玉瓶"又作"漫向寒炉醉玉瓶"。
玉瓶:此处指酒瓶,称玉瓶,是美化的修辞手段。
④同赏:一同欣赏。
⑤夕阳吹角:黄昏时分吹起号角。
⑥关情:牵动情怀。
⑦闲日:休闲的日子。
⑧新愁:新添的忧愁。
白话译文:懒得再去沙洲边饮酒,和你一起欣赏窗外风景。
黄昏时分吹起的号角最能牵动情怀。
忙碌的日子很苦,休闲的日子很少;新添的忧愁往往在旧愁中生出。
他乡没有友人陪伴,害怕你去远行。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用轻快的笔触,呈现出春日的气息。
《浣溪沙》阅读答案
《浣溪沙》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浣溪沙》阅读答案《浣溪沙》阅读答案(15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
《浣溪沙晏殊》古诗阅读答案
《浣溪沙晏殊》古诗阅读答案《浣溪沙晏殊》古诗阅读答案「篇一」浣溪沙①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②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注释]①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浣,洗濯。
②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③香径:花间小路。
(1)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2)“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构成“来”与“去”对比。
表达作用: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两者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2)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1.明主旨文学作品往往通过故事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本质方面,这就是主题。
议论文总有一个中心论题,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对此观点加以论证,科普文章常指出某一个课题,通过实例或实验给以科学的分析解释,即使是新闻报道,也以某一事件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将该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及结果等几方面交代清楚,从而引起读者的普遍关心。
因此,迅速把握文章的主题、中心、大意很关键。
2.抓要点阅读理解短文的信息较为密集,考试时并不要求每句都透彻理解并瞬间强记所有信息,在领会短文大意之后,可根据试题迅速抓住有关段落或句子核查与分析,然后作出合理判断。
3.理顺序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地点的大小、方向方位、物品的贵重好坏、课程的内容时间、人物的思想品质等,必须根据试题要求进行重点的比较和整理,然后作出判断。
4.破疑点快速阅读中,必定会产生许多疑点,如对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确切、人物事件的关系不清楚、作者的观点态度不明朗等等,有时读完一篇较难的短文,甚至有"如入云里雾中"的感觉。
古代诗歌张孝祥《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学年高三上9月)
北方民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浣溪沙张孝祥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当时词人身处宋金交战的前线荆州。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阕前两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景,描写了秋日晴空、天水相连、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B. 上阕先勾勒出一幅明丽壮阔的秋日图,又以“澹烟衰草”烘托出词人感伤的心境。
C. 下阕抒写了作为爱国志士的词人北望中原的无限感慨,尾句中“挥泪向悲风”更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D. 这首词词意悲壮,气势雄健,意蕴丰厚,表达了词人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体现出豪放派的词风。
15. 这首词和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到“浊酒”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相同点:都有感慨现实艰难,难以实现心中志向的悲愤。
不同点:杜甫《登高》中还有年老多病的感伤;范仲淹《渔家傲》还表达出思乡之情;本词中还有对中原国土沦陷、陷入战火的悲痛。
【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综合能力。
D.“表达了词人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错,“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整首词抒发的是词人无法收复失地的悲伤之情。
故选D。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相同点。
杜甫的《登高》中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范仲淹的《渔家傲》中说“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就是抗敌的大功还没有完成,回家的事就不能去计议了。
晏殊浣溪沙阅读答案
晏殊浣溪沙阅读答案晏殊浣溪沙阅读答案「篇一」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山行[宋]叶茵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1)根据晏殊《浣溪沙》的语境,仿照下面的示例,赏析“小园香径独徘徊”。
示例:“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运用拟人手法,从“山”与“我”的关系着笔,叙述诗人一人独行于从未到过的山中的经历,写出了诗人左顾右盼中的孤凄感受。
(2分)(2) 对《浣溪沙》和《山行》赏析不正确的是(2分)()A.《浣溪沙》在伤春的表层意象中,蕴涵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B .“无可奈何花落”,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C.《山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又一幅的山中绚丽景色,抒发了自己到一座从未到过的`山时所产生的特有感受。
一人独行山中,左顾右盼中似觉孤凄;而空寥中突然传来几声鸟鸣,于是顿有“似曾相识”之感。
D. 《浣溪沙》语言婉丽,画面生动;《山行》用语质朴,似无意“着色”,但青山、白鸟的如实绘出,显得素净、淡雅。
(3)晏殊和叶茵的作品,都写见到了鸟儿(燕子、飞鸟)的“似曾相识”之感,但包含其中的情感相同吗?请作简析。
参考答案(1)“小园香径独徘徊”,融情于景(或情融景中,或寓情于景,或景中含情)(1分),诗人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不能平静。
写出了诗人伤春、惜春的感情。
(1分)(2)(2分) C (作者并没有给我们展示山中一幅幅绚丽景色,而是只谈了自己的一点感受,是到一座从未到过的山时所产生的特有感受:一人独行山中,左顾右盼中似觉孤凄;而空寥中突然传来几声鸟鸣,于是顿有“似曾相识”之感。
)(3)不同。
《浣溪沙》中的主人公看到“似曾相识”的燕子,包含了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怀旧伤今之情;而《山行》的主人公独行山中遇见飞鸟,则流露出惊喜之情。
秦观《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①穷秋:夏历九月,晚秋淡烟流水:指画屏上的一幅《淡烟流水图》。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的?(3分)(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参考答案】:(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
(1分)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的。
(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的。
(1分)(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
第一,“飞花”和“梦”本不相似,无从类比。
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
(2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
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
(2分)3.梁启超曾将下阕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喻”请简要分析“比喻”的“新奇”之处[答案]词人将“飞花”和“梦”、“丝雨”和“愁”这两组本来互不相关的事物,依据它们之间分别具有的“轻”和“细”的相似点,构成了两个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另外,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亦很新奇4、词的开篇两句有什么作用?(4分)答:漠漠轻寒、晓阴、秋点明了写景时间,小楼则点名抒情的时间、地点。
(2分)这两句奠定了全词的凄清、哀伤抒情基调。
(2分)【问题】(1)概括分析词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
(3分)(2)词学家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无边丝雨细如愁”称为“奇喻”,说说它“奇”在何处?(4分)(3)请简要赏析结句中“闲”字的妙处。
张孝祥《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
张孝祥《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原文:浣溪沙·洞庭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
楚天阔处数峰青。
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夜凉船影浸疏星。
浣溪沙·洞庭字词解释:(1)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浣溪沙·洞庭翻译:从湘江走到尽头便抵达了洞庭湖,楚天辽阔,远处是数座青翠的山峰。
傍晚的湖面,风平浪静,船头旌旗上的飘带纹丝不动。
水湾处红色的蓼草就像纷乱的丝织品,跃出水面的双尾白鱼就像玉刀一样明亮。
夜深渐凉,停泊下来的船的影子遮盖了稀疏的星星的倒影。
浣溪沙·洞庭阅读答案:试题:(1)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2)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
(4分)答案:(1)答案:上阙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2)答案:①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的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
②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
③想象。
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
(只要任意举出两种手法即可)浣溪沙·洞庭创作背景:暂无浣溪沙·洞庭赏析: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洞湘江入沿庭湖所作。
他前年为谏官所劾,罢任北归,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作《念奴娇·过洞庭》词,有“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等语,流露出一种疾俗愤世的.情绪,这一首写得心气平和多了。
他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
“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
范仲淹《岳阳楼记》云:“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是在岳阳楼上俯视洞庭之景。
欧阳修《浣溪沙》阅读附答案
欧阳修《浣溪沙》阅读附答案浣溪沙此词以清丽纯朴的语言,描述作者春日载舟颍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
附答案,欢迎大家参考!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景色幽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
欧阳修常来此旅游。
六幺,为唐朝琵琶曲名。
题目15、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巧,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2分)16、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么的情态?(2分)答案15、“出”相符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况,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
16、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境。
题目(1)上片描绘的是色调融洽、情趣盎然的湖上游春图,“逐”“拍”二字的应用,使形象呼之欲出。
请扼要赏析“逐”“拍”的表达效果。
(4分)(2)词的下片刻划了词人怎么的形象特点?请扼要分析。
(4分)答案(1)“逐”字生动地写出了游人如织、喧嚣热烈的场面,表现了堤上游人对水上画船的爱好之情。
(2分)“拍”字写出了春水不断拍打着堤岸的情景,表现了春水活泼泼的生命力。
(2分)(2)词人满头白发上插着鲜花,也不怕他人笑话;跟着短促的乐声频频举杯畅饮,表现出词人旷放不羁、乐而忘形的形象特点。
(4分。
答出特点2分,结合词句分析2分,意思对便可)题目6.你认为词中空格处,填上“出”好,仍是填“荡”好?请说说理由。
(3分)7.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么的思想感情?请扼要分析。
(3分)答案6.(共3分)用“出”好(1分),相符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况。
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
用“荡”则无此效果(2分)。
(如果选“荡”且言之成理,可得2分。
)7.(共3分)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境;同时也包含词人仕途曲折的无穷感慨。
(答到一点得2分,答到两点得3分)译文堤上踏青赏春的游人如织,积极追赶着湖里的画船,春水荡漾,四处水天相接,波澜击打着堤岸。
李清照《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浣溪沙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①沉水:即沉水香,简称“沉香”。
②山枕:两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
③斗草:一种竞采百草、比赛优胜的游戏。
1、试分析全词的结构层次。
(5分)2、末句“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分)【参考答案】:1、全词分为两层,前三句为一层,写室内所见。
少女春睡初醒,感受到春光融和,屋内熏炉中燃着沉水香,轻烟袅绕。
后三句为第二层,写室外景象。
女伴们斗草嬉戏,无比欢畅。
江梅花期已过了,杨柳又正在飞花。
寒食时节的雨打湿了户外的秋千。
2、“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寒食黄昏时分屋外院落细雨朦胧的春景。
(3分)日暮黄昏忽然飘起的细雨打湿了空荡荡的秋千,营造了一种空寂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惜春、伤春之情(无可奈何的春愁)。
(3分)翻译:寒食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荡漾着明媚的春光。
玉炉中名香将尽,残烟依旧飘出醉人的清香。
午睡醒来,头戴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
海燕还未归来,邻家儿女们抢先玩起了斗草游戏。
江边的梅子已落,绵绵的柳絮随风荡漾。
零星的雨点打湿了院子里的秋千,更增添了黄昏的清凉。
【赏析】:《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
此词以白描手法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借以抒发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
上片写春光骀荡,屋内香炉袅烟,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几笔,勾勒寒食节的初春景色与民间习俗,情韵全出。
全词都是景语,仔细体味又都是情语,没有雕饰斧凿痕迹,隽秀自然,清新淡雅,充分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赏析】: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名篇之一。
下面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思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
此词通过寒食时节景物形象探寻一位少女的感春情思,从而表达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
苏轼《浣溪沙》的阅读答案和赏析
苏轼《浣溪沙》的阅读答案和赏析苏轼《浣溪沙》的阅读答案和赏析对于苏轼的词,大家都非常的了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苏轼《浣溪沙》的阅读答案和赏析。
希望大家喜欢。
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浣溪沙》是苏轼46岁被贬湖北黄州游清泉寺所作。
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1.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
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2.词的上阕,通过写雨中的兰芽、沙路和子规营造了怎样的境界?(3分)3.苏轼诗词中常有哲理性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也富含哲理。
请说出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4分)4.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3分)5.白居易《醉歌》中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苏词和白诗都写道“唱黄鸡”,两者表达的感情一致吗?请简要分析(5分)6.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木糙住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7.黄鸡的本意是:,诗中是指:8.发挥想象,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所展现的画面。
(2分)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0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
晏殊《浣溪沙》试题与答案
晏殊《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7-03 出处: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一)诗歌赏析。
(第8题,3分)品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全诗的思绪都围绕“_____”字来抒写。
(1分)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3.请具体分析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3分)4.(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亭台、、和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分)(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5. 这首诗是怀人之作,从哪两个句子可以看出来?6. “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什么内容,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7. 词人通过什么时节哪些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8. 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
9. 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本词中也有表达这类似感慨的词句,这两句是。
答案:1.(1分)独2.(2分)B (诗人写的并不是对燕子归来的情景似曾相识,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叹!)3.(3分)“花落去”表达了作者对春花消逝的怜惜和无力挽回的无奈之情;而归来的燕子似乎给作者带来一丝喜悦;但物是人非,作者独自徘徊于“香径”,越发孤寂伤感。
4. (1)夕阳、落花。
晏殊《浣溪沙》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晏殊《浣溪沙》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晏殊《浣溪沙》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浣溪沙》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灸人口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下面是晏殊《浣溪沙》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参考阅读!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试题】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答案】1.夕阳、落花、归雁。
2.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3、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个角度作较深入赏析即可)4.诗歌借哪些意象抒发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
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
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
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终将消亡。
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
5、“浣溪沙”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请再写出两个你知道的词牌名:西江月、渔歌子。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答:词人把酒听新词,意兴无穷,但是突然记起去年也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一样的“一曲新词酒一杯”,于是感慨光阴的流逝,未免深深叹息。
7、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意蕴。
答:对仗工整:“无可奈何”“似曾相识”是情感的描摹;“花落去”“燕归来”是物象的对仗,是时间的有形流逝。
浣溪沙 阅读附答案
浣溪沙阅读附答案
浣溪沙晏几道(北宋)
唱得红梅①字字香,柳枝桃叶②尽深藏。
遏云③声里送离觞。
才听便拚④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
曲终敲损燕钗梁。
【注】①“梅”,指歌曲《落梅花》、《梅花引》之类,多述离情。
②“柳枝”,指乐府《杨柳枝》曲,亦指歌女名;“桃叶”,
晋朝王献之爱妾之名,临江相别时王献之作《桃叶歌》。
③《列子·汤问》载,秦青唱歌送薛谭,“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④“拚”(pàn),甘愿、不顾惜。
8.词的上阕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修辞手法,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5分)
答:
9.一般的送别诗词,常借离别之景,抒离别之情。
而同为送别词,此词的写法却很新巧,请就这一点,分别结合上下片的内容作简要赏析。
(6分)
答:
参考答案:
8.修辞手法有:通感、对比、夸张、双关。
①通感“红”添色彩,让读者由乐曲之名联想到红梅热烈绽放、鲜丽诗意的画面;“香”添味道,以红梅之香写其乐声,生动别致地表现出其歌声甜美动人。
听觉与视觉、嗅觉交织起来,使描绘的乐曲更富艺术魅力。
②对比其他歌女所唱的《桃叶歌》《杨柳枝》与这位姑娘所唱的《梅花》进行对比,更显出这位歌女歌声不同凡响,情感真挚美丽,与后面的“遏声云里”相呼应,衔接紧密自然。
苏轼《浣溪沙》阅读题目及答案
苏轼《浣溪沙》阅读题目及答案苏轼《浣溪沙》阅读题目及答案「篇一」《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及赏析浣溪沙① 苏轼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②渐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年盏,蓼茸蒿笋试春盘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这首词。
是苏轼贬谪苏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
②清洛,冷安徽洛河。
③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
古时烹茶,以乳白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
④蓼茸:蓼菜的嫩芽。
蒿笋,莴苣笋。
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
8、下列对本文词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及赏析《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及赏析A.整体理解:词作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品茗、野餐的情味,充满春夭的氖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B.词的上片可以这样描述: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混黄迷漫,迤逦向前。
C.人物形象分析:词作第一句写风斜雨细,瑟瑟寒侵,作者置身其中,物我两忘,这与唐代张志和所刻画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烟波钓叟”同为隐逸者形象。
D.艺术形象分析:作者以“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形象鲜明,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9.简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
(4分)参考答案:8.C9.作者用一“媚”字,把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写活了,似乎淡烟和疏柳也懂得献媚“晴滩”似的,给人以动感,写出了雨后初晴,阳光明媚的初春美景(2分),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声(2分)。
附诗歌赏析:这首纪游词,是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
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的阅读理解以及答案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①浮午盏②,蓼茸③蒿笋试春盘④。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沫。
②午盏:即午茶。
③蓼茸:蓼 菜的嫩芽。
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点等装盘馈赠亲友。
1.赏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
(3 分) 2.下片人间有味是清欢中的有味主要是指哪些有味的事物?清欢在这里主 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趣?(4 分) 参考答案 1.作者用一媚字, 把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写活了, 似乎淡烟和疏 柳也懂得献媚晴滩似的, 给人以动感, 写出了雨后初晴, 阳光明媚的初春美景 (2 分),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声(2 分)。
2.人间有味是清欢, 由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这两件有特色 的事物来表现。
清欢的意趣表现在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 也是 对宁静无忧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练字的赏析能力,答题时,可根据媚字的含义,从表 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答出其表现的事物特点,表现的作者情感即可。
媚字 运用的是拟人手法, 形象的写出了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 传达出作者 喜悦的心声。
考点:鉴赏文学 作品 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2. 试题分析: 第一问可根据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提炼出事物即可。
第二问可根据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所描写的意境分析作答, 茶叶和 鲜菜的鲜美色泽, 表现了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
也表现出词人对这种平 淡简朴生活的热爱,从而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表现出来。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赏析:
此为一首记游词。
元丰七年 (1084) , 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 (今河南临汝) , 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这首词便是在此期间,与友人在泗州附近南山游玩的 时候所写。
上片写南山所见的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作之,天气放晴,滩边 之烟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
本无意之风景, 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
下片写午时小休,烹茶野餐。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别有一番风 味。
而全词的主旨,最终落在清欢二字上,可见作者对生活情调的欣赏。
全词笔调雅致,可感受到作者清雅、恬淡的心境,正因有此心境,才能品味 出生活的独特情致。
赏析二: 这首纪游词,是公元 1084 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赴汝州任团练使 途中,路经泗州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
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 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 洋溢着生命的 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 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 人生态度。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 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 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喜雨亭记 阅读答案 附翻译游褒禅山记 苏轼《喜雨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浣溪沙 ·软草平莎过雨新字 阅读答案附赏析宋史·苏轼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红梅 苏轼 阅读答案附赏析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阅读答案附赏析自兴国往筠宿 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阅读答案附赏析苏轼对“竹”的游戏性观照 阅读答 案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阅读答案附赏析叶嘉传 苏轼 阅读答案附翻译南堂 苏轼 阅读答案附赏析浣溪沙 李清照 阅读答案附赏析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其二) 阅读答 案赏析江城子 苏轼 阅读答案附赏析摊破浣溪沙 阅读答案附赏析范增论 苏轼 阅读答案翻译浣溪沙 苏轼 阅读答案浣溪沙 阅读答案浣溪沙(晏殊)晏殊:浣溪 沙水调歌头 (苏轼)蝶恋花 (苏轼)西江月(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水龙吟(苏轼)念奴娇(苏轼)浣溪沙(欧 阳修)永遇乐(苏轼)洞仙歌(苏轼)卜算子(苏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