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教育国际化模式探索

合集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改革探索——以贵州师范大

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改革探索——以贵州师范大

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改革探索———以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SQA-AD项目为例■李 勤/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摘 要:SQA-AD项目是贵州师范大学经贵州省教育厅批准引入的计划内本科招生中外合作项目,该项目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专科生培养模式,达不到教育部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该文从该院校的项目概况、人才培养体系现状与不足进行分析,从而提构建一个“通识思维+英语能力+专业知识+实操技能”为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人才培养 目标及模式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概况贵州师范大学经贵州省教育厅批准,引入开办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设计推广的英国高等教育文凭(SQA-AD)项目,与几十所英美大学合作办学,共同培养国际化本科人才。

SQA-AD项目为3+1模式,即学生第一年在贵州师范大学学习国际预科,英语水平须达到雅思4.5才能完成SQA-AD学籍注册。

第二年、第三年在该校学习专业课课程,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英国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颁发的英国高等教育文凭。

第四年可出国续本,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国外就读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也可以选择在该校完成本科学业,获得贵州师范大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该项目具备显著的语言优势及成本优势。

由于项目对学生英语语言的要求较高,学生英语教学的总时数大大超过普通二级学院,且能根据学生需求分层次、分类别组织教学;同时部分专业课程使用双语授课,将语言与专业结合起来,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项目学生在修满相应的国内外院校要求的学分后,即可获得国内大学的双文凭,可以用最少的教育资本投入获得最高的教育收入。

这样的人才,既有较强的英语能力、国际化视野,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十分适合国际化人才需求的。

二、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现状与不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趋势。

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

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要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确定培养目标和定位,明确培养学生具备哪些国际化素质和能力。

可以从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明确,以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目标。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教师需要具备国际化素养和经验。

可以通过引进海外教师和学者、开设跨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要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无法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可以引入国际化教材、开设双语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国际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和素质。

还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与国外高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开展学生交流、合作研究等活动。

通过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开拓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和素质进行评估和认可。

可以通过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建立相关的评估机制,从而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出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作出积极贡献。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开始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国际化不仅能够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国际化的路径。

本文将从学校海外招生、国际教育交流和课程国际化三个方面,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

一、学校海外招生学校海外招生是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各种海外招生渠道,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前来学习。

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教育展览、与国际中介机构合作、与国外高中等建立联系等方式吸引海外学生。

同时,学校还可以针对海外学生提供相关的招生服务,并为海外学生设立特殊的奖学金或补助政策,以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学生来校学习。

二、国际教育交流除了海外招生,国际教育交流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通过与国外高校建立联系,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活动。

例如,学校可以与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短期交流计划、访问学者项目、夏令营等教育交流活动。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海外学者来校开展学术讲座或重点话题探讨,促进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学生和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和学术体系,增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经验。

三、课程国际化除了招生和交流,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以通过课程国际化来实现国际化。

课程国际化是指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国际化,以适应国际化的人才培养需要。

例如,学校可以针对国际化需求目标,开设跨文化交流、国际商务、国际关系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和思维。

通过这些课程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多元化的文化和语言,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律和经济制度,掌握跨国实践的技能和方法。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教育资源和课程,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国际水平。

例如,学校可以引进国外知名教材或教学方法,结合本土学情和实践经验,创新本土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本科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模式探索--以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为例

本科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模式探索--以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为例

创新教育202DOI:10.16660/ki.1674-098X.2011-5640-3528本科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模式探索①——以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为例安果 雷印杰 温文婷(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5)摘 要:近年来,电子信息学院在人才培养国际化视野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一方面,积极推进国际交流项目,扩展国际交流渠道,把学生“送出去”开阔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了引进高端外籍教师的力度,积极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名人等来院举办多种文化主题活动和讲座,把外籍教师“请进来”让学生在校园就能体验学术大家的风采。

通过诸多努力,电子信息学院的学生在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本科生 人才培养 国际化视野 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2(a)-0202-03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Undergraduates' Internationalization——Take the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of Sichu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AN Guo LEI Yinjie WEN Wenting(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610065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as made great efforts in the international vis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On the one hand, it actively promote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jects, expand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send out" students to broaden their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enhance their abilit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strengthened the efforts to introduce high-end foreign teachers, and actively invited international well-known experts, scholars and celebrities to hold multi-cultural theme activities and lectures, and invited foreign teachers to let students in The campus can experience the elegant demeanor of academic masters. Through many efforts, the students of 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vision.Key Words: Undergraduate students;Personnel training;International vision; Training mode①作者简介:安果(1986—),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初探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初探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初探作者:高媛来源:《科技资讯》2021年第23期摘要:1999年,瑞典学者Bengt Nilsson最早提出了“国际教育在地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IaH)”的概念,后逐渐得到了更多国家高等教育实践者的重视与实践研究。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同时,随着国际形势和人员流动方向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留学生选择来中国深造,也有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出于各种因素考虑,希望能够不出校门,就能享受到地道的国际教育。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理念的出现和发展完善为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思考视角与解决方案,值得引起更多国内外高校的重视与研究。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教育在地国际化解决方案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8(b)-0136-03On "Local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GAO Yuan(Xi'an Eurasia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Province, 710000 China)Abstract: In 1999, Swedish scholar Bengt Nilsson first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IaH)", which has been gradually valued and studied by higher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in more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hina's position on the world stage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continuous cha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direction of personnel flow,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hoose to come to China for further study. And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Chinese students hope to enjoy authentic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without going out of school due to various factor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Local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ut forward a new perspective and solutions to solve such problems, which is worthy of mor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ocal Internationalization; Solutions1999年,Bengt Nilsson提出了“在地國际化(简称IaH)”的概念。

“985”高校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的经验与思考

“985”高校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的经验与思考
大学
双 语 课程 教 学 、创 设 国 际班 、 举办 暑 期 国际 英语 口语 培 训班 和 海 外班 等方 面 21 0 0年上 半 年 , 已 立项 建 设 6 1门校级 国际 化 课程 出 国访 问 、 留学 、参 加 国 际会 议 中 外 合 作培 养 大 学 英 语教 学 系 列 改 革 、利 用 讲座 教 授 基 金 聘 请 国外 知 名 学者 授 课 、扩 展 学 生 国 际 交 换 项 目等
措 施
北京 理 工 大 学
筹 办 全 英语 教学 专 业 ; 本科 生 出 国 交流 {交 换 生
北京 大 学
北 京 航Leabharlann 空 航 天 大学 校 际 交 流 ;短 期 海 外 学 习 ; 国际 暑 期学 校
中 法 工程 师 学院 一国 际化 人 才 培养 模 式

电子 科 技 大 学

1 9 1—
【 教师观点 】
三、 本科 生教 育国际化的特点及存在 的问题 国际化程度低 , 国际上缺乏竞争力 。 在 ( ) 一 上述高校本科生教育 国际化的特 点 四、 对本科生教育国际化 的几点思考 () 1高校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随着本科生教育 国际 , 1 . 国际化 的教育理念 。首先 , 树立 在人才培养 目标 . 化 的深入 以及交流项 目的多样 化 ,各高校对外 开放程 上 , 培养 的人才要 具有国际视野 , 具有一定 的国际竞争 度 越来越 高。各高校积极推动本科 生教育 国家化 、 扩大 力 。其次 , 教学 与课程设置上 , 收引进 国外 先进 的教 吸 对 外交流 ,加强学术交 流的同时也可 以感受 国外大学 学方法 , 程设 置与 国际高水平大学接 轨。最 后 , 课 本科 自由开放 的学术氛 围和先进文化 。 ’ 教 学管理 上 , 更新 教学管 理理念 , 保障教 师的 “ 教学 自 ( 2 不仅 有人员交流 , 还有 课程 国际化 以及跨 国教 由” 与学生 的“ 习 自由” 学 。 育 等。除 了互派 留学生 、 鼓励本 科生海外游学 、 交换生 2加大经 费投入与保障体系建设 。《 . 国家 中长期教 等人员交 流外 , 还有课程 国际化 以及跨 国教 育。如筹办 育改革 和发 展规 划纲要 (00- 0 0 )第 l章 第5 2 1- 2 2 年 》 8 - J 6 全英语 教学 专业 ( 北京 理工大 学 )采 取 “+ ” “ + ” 条 中明确指出 ,教育投入是支撑 国家长远发展 的基础 、 2 2 、3 1 、 “ “+ ” 3 2 等模式 ( 中科技 大学 )立项建设 校级国际化课 性 、 华 、 战略性投 资 , 是教育 事业 的物质基础 , 是公共 财政 程( 西北工业 大学 )课程共建 ( 、 同济大学 ) 等。 的重要 职能” 。因此 , 应该加大对本科生 教育国际化相 ( 3 学生学 习途径更加多样 。各高校 的本科生教育 关活动的经费投入 , 完善经费投入 与管 理机制 , 并加强 国际化途径多种 多样 。如实行双语 教学 、 本科生 出国交 经费管理 , 防止经费滥用与浪费。 流、 交换生 、 国外一流 大学深造 、 去 国际暑期学 校 、 引进 3 革课 程设置 , 国际高水平大学接轨 。 敢 与 首先 , 高 海外高层次人才 和海外 博士学位获得者 构建 国际化教 校应立 足本土 , 深化专业 设置 与课 程改革 ; 次 , 其 课程 师 队伍 、 引入 国外教学模 式 、 加强与 国外 大学的交流学 内容上应 紧跟 国际先进教 育理念 , 时俱 进 ; 次 , 与 再 培 习、 本科生 海外游 学计划 、 中外 学历互认 项 目、 参加 国 养方案要与 国际高水平大学接轨 , 实行学分互认等 ; 并 际会议和 国际 比赛等。 。 最后 , 加速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 ( ) 二 本科生教育国际化面 临的问题 4 . 加强师资队伍 国际化建设 。 教育部 : 《 高等教育专 () 1缺乏先进的国际化教 育理念 。邓小平 曾在 18 题规划》 “ 93 在 建设高水平教师 队伍 ” 中指出“ 有计划地 引 年提 出,教育要面 向现代化 、 “ 面向世界 、 向未来” 要 进一批具有 国际学 术影 响力的学科领军人物 、高端人 面 。 求教育走 国际化道路 , 国际接 轨。近年来 , 国很 多 才 、学术 团队和 一大 批具 有 国际 先进 水平 的优 秀教 与 我 高校 的办 学 目标 定位在“ 世界一 流” “ 界知名 ” “ 、世 或 在 师” 。首先 , 高校应面 向世界招聘教 师 , 把来 自不 同国家 国际上有一定影 响力 ”但这些远远不够。 , 和地 区的优 秀教师 引进过来 , 促进师资构成 多样 化 , 师 ( )本科 生教育 国际化 的资 源配置与经费投人 不 资队伍国际化。 2 其次, 鼓励本校教师与世界高水平大学 足。由于我 国高校受资源条件的限制 , 与世界一流大学 知名专 家学者交流 , 同研究 , 共 互访互学等 ; 次 , 再 选拔 相 比, 在世界上 的排名很不 �

高校计划提高本科教育国际化水平的策略

高校计划提高本科教育国际化水平的策略

高校计划提高本科教育国际化水平的策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领域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信息时代,高校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在这个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许多高校纷纷加大了对本科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高校提高本科教育国际化水平的策略。

首先,高校应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

与国外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例如,高校可以与海外大学合作开设“学分课程”,让学生在本校就读的同时,可以去海外学习一段时间,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这样的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国际交流的机会。

其次,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与国际交流相关的课程,如跨文化交流、国际商务等,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此外,高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生组织或社团,担任国际交流事务的职位,从而锻炼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国际师资队伍建设。

国际化的本科教育需要具备跨文化背景和国际视野的教师。

高校可以聘请国外教师来开设一些与国际交流相关的课程,或者邀请国外专家来指导学生的科研项目。

这样的举措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也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国际视野。

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建立国际交流平台来促进学生的国际交流。

高校可以与国外高校合作,成立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和合作研究。

这样的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高校还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如国际学术会议等,让学生和教师参与其中,与国际同行交流学术观点。

最后,高校应倡导多元文化的融合。

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包容多元文化的校园环境,在教学和生活中鼓励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高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活动,展示各国的文化特色,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和接触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这样的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和包容性,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背景和国际视野的竞争力。

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框架 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

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框架 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
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框架 实 践探索与发展路径
目录
01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的概念框架
02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 的实践探索
03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 的发展路径
04 四、启示与展望
05 参考内容
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框架、实 践探索与发展路径
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框架、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 势。本次演示将围绕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框架、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展开讨论, 以期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借鉴与启示。
3、效益提高:这主要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 高教育效益,推动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 探索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探索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指导下,各个国家和 地区都在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探索
四、启示与展望
四、启示与展望
总结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 义。我国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一是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有利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法规;二是拓展合作渠道,积 极与世界一流高校开展合作交流;三是提升教学质量,注重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和 全英文授课的推广;四是强化师资培养,
2、推进课程国际化建设
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载体。要推动课程国际化建设,应建立多层次、多元 化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引进国际先进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 结合自身实际,开发具有特色的本土化课程。同时,要加强英语授课的推广,提 高课程的国际影响力。
3、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我国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我国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为了满足时代对国际化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在探索其改革思路。

国际化人才已经从西方化倾向比较明显的“国际人”转变为具有“中国核心”的国际化人才。

2014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联合主办,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C9大学联盟、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和澳大利亚八校集团(Go8)协办的首届中澳大学教学峰会在哈尔滨举行。

来自中澳两国一流大学百位专家学者旨在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与教学发展,为两国人才培养提供经验与思路。

迄今为止,中澳大学教学峰会已连续举办六年。

经过六年的经验交流与分析学习,为培养出“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人才,我国一流大学从国际化师资队伍打造、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学生流动性提升三个方面,探索出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际化师资队伍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特征之一就是师资队伍国际化。

六年中,中澳大学教学峰会也多次探讨如何合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的问题。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国家战略2025》也针对教师及研究人员的国际化提供相关支持,包括提供政府层次等协议的交流深造机会和多渠道资金支持。

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在教师队伍国际化基本采取以下两种措施,第一是请进来,加大力度聘请具有国际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包括专任和兼职教师。

2018-2019年度,哈尔滨工业大学专任教师中,境外学缘比例达8.27%。

第二是走出去,积极鼓励教师出国访学、参加国际会议及科研活动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已连续多年实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海外培训计划,选送教师前往世界知名高校参加学习。

2018-2019年度,哈尔滨工业大学赴境外参加培训、交流达270人次。

为了持续推进上述举措,进一步取得成效,我国一流大学应继续在拓宽本土教师国际化视野、优化国内师资队伍结构方面做出努力。

如进一步增加教师国际流动性,鼓励教师出国培训、访学、参与国际会议及国际交流,从而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眼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国际合作能力等。

当代高校女大学生“1+4”教育平台研究

当代高校女大学生“1+4”教育平台研究

当代高校女大学生“1+4”教育平台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与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进。

近年来,“1+4”教育模式逐渐受到关注,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这个教育模式中,学生在大学本科阶段完成学业后,将前往国外名校进行深造,完成硕士学业。

这一模式在当代高校女大学生中尤其受到关注,因为它为她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与职业发展空间。

本文将对当代高校女大学生“1+4”教育平台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了解这一教育模式在当代女大学生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1+4”教育平台的概念和特点“1+4”教育平台最早起源于国外名校的教育制度。

它的特点是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结束后,学生有机会到国外名校深造,完成硕士学业。

这一教育模式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术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这一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在国外名校深造学习,接触国际一流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式,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学术水平,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4”教育平台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它是一种国际化的教育模式,通过留学来丰富学生的学术与社会经验,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学术水平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在国外名校深造学习来接触国际一流的教育资源,提高学术水平。

它是一种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手段,通过在国外名校深造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并融合不同国家的文化与学术风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它是一种拓展国际视野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在国外名校深造学习来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了解国际社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从而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1+4”教育平台对当代高校女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它不仅可以提高女大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和学术水平,还可以提高她们的就业竞争力,为她们的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建设当代高校女大学生“1+4”教育平台,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与建议:加强教育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以国际化办学为平台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以国际化办学为平台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以国际化办学为平台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化办学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此大背景下,为了培养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的本科人才,高校需要以国际化办学为平台,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国际化办学的意义国际化办学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国际教育活动,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国际化办学的意义在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术交流,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助力学校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在国际化办学为平台的基础上,高校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和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学校还可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国际性的学术竞赛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

2. 拓展国际化课程设置高校可以根据国际化办学的特点,拓展和调整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增加国际化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课程。

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国际社会和国际发展动向,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3. 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在国际化办学的平台上,高校需要提高外语教学的水平,确保学生掌握良好的外语能力。

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并通过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术水平。

4.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际化办学为平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校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训和创业孵化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5. 加强国际视野的教育。

药学专业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的思考和探索

药学专业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的思考和探索
全球 化 的必 然结 果 , 也 是 中 国医 学 教 育 改革 与发 展
1 . 1 邀 请 国 内外 知 名 学 者 给本 科 生 做 报 告
兰 州
的必然 趋势 。作 为 高等教 育链 中最核 心 的主体 和载 体, 大学 只有 真正 融 人教 育 国际化 理念 , 时刻追 踪 国 际教 育前 沿 , 并开 展 具 有 中 国特 色 的教 育 国 际化 实 践 活动 , 才 能在 国 际化教 育大 潮 中立 于不败 之 地 , 实 现 与世 界对话 。谁能 抢先 抓住 教育 国际化 这一 重大 机遇 , 率 先实 现教 育 国际化 的发展 战 略 , 谁 就获 得 了 参 与 教 育 国际化 竞争 的资 格 , 就有 了抢 占教 育 、 科 技 和经 济 的 国际制 高点 的优 势 ¨ 。 药 学专业 主 要 培 养具 备 药 学 学 科 基 本 理 论 、 基 本知 识 和实 验技 能 , 能在药 品生产 、 检验、 流通 、 使用 和研 究 与开发 领 域从 事鉴 定 、 药物设 计 、 一般 药 物制 剂及 临 床合 理 用 药 等 方 面 工 作 的 高 级 科 学 技 术 人 才 。在 当前教 育 国 际化理 念 的指导 下 如何把 握 国际
e x a mp l e o f t h e s c h o o l o f p h a r ma c y i n t h e F o u t r h Mi l i t a r y Me d i c l a Un i v e r s i t y , t h i s a r t i c l e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t h o u g h t s a n d me a s u r e s i n t h e i n —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 a n 7 1 0 0 3 2 , C h i n a )

在地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在地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在地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向【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在全球竞争中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本文通过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趋势、影响、挑战和策略,探讨了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国际化方向发展,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

文章还展望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景,提出了发展建议,总结了国际化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供参考与借鉴,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重要性,研究意义,趋势,影响,挑战,策略,前景展望,发展建议,总结。

1. 引言1.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中国高等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截至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已经实现了全面覆盖,包括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各类高等学校数量逐年增加,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平衡,不断提高了教育公平性和质量。

各地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的高等学府,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机会。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高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一些学校在师资和科研实力方面仍有所欠缺。

教育教学模式也亟待改革创新,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潜力,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1.2 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都需要与国际接轨,吸引更多国外学生和学者来中国学习和研究,同时加强与国际高校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化可以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升级。

高等教育国际化方案的实践与探索

高等教育国际化方案的实践与探索

高等教育国际化方案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化需求,各国纷纷在高等教育领域制定了相应的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际化方案的实践与探索。

一、创造多样化的招生渠道与多层次的课程设置中国教育部曾提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目标,要求高校开展国际化办学。

在招生方面,部分大学已经开始尝试增加多样化的招生渠道,比如招收来自海外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或者开展语言培训班,以提高外籍学生的汉语水平。

此外,还可以将国外大学的部分优秀课程引进本校,或者与国外高校联合开设学分互认课程,增加多层次的课程设置。

二、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全球胜任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全球胜任能力的人才。

为此,高校可以加强国际教育教学的体系建设,比如开设汉语教学中心和留学生指导中心,建立本科教育国际化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全球胜任力的培养。

三、建立国际化研究平台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仅关乎教育教学,也包括科研水平和交流合作。

建立国际化研究平台,搭建起与国外高校的科研交流合作平台,能够拓宽高校研究范围,提高研究水平和影响力。

四、增加国际化人才的交流和培训高等教育国际化也需要国际交流和培训。

高校可以鼓励师生到海外高校交流访问,加强国际间师资人才流动,了解国外先进教育模式和理念。

同时,高校也可以引进国外优秀教师和教学资源,提高学院的教学水平。

五、完善管理机制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实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管理机制的完善。

建立国际教育机构,完善对外合作与交流平台,明确国际化招生办法和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学分制度和学位证书制度,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为高校实行国际化提供标准和保障。

六、加强国际化宣传和交流合作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宣传,高校应该加强国际品牌宣传和知名度提升,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和教育交流合作,加强文化交流,营造浓厚的国际化氛围。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全球化意识和综合素养,也可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跨国教育理论”。

跨国教育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视为整体,满足跨国学生的需求。

此外,该理论提出了四个阶段的发展模式:规范和近似,异质和创新,民主和多样化,领导和变革。

根据跨国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利于学生发展跨文化参与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国际化课程。

一些大学已经开始在本科生课程中加入一些国际化的课程,例如外语、跨文化交流等。

这一做法有望增强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许多大学还开设了跨国教育交流项目,例如海外留学,这些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发现世界上的不同文化和教育系统。

这些项目不仅可以造福学生,还能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教师的国际化素养。

教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动者,他们的国际化素养直接影响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国际化发展。

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中,大学可以通过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来提高教师的国际化素养,例如海外访问、国际会议、跨文化培训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能让他们掌握新的知识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结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跨国教育理论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而国际化课程和国际教育交流项目等实践措施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国际化学习机会。

教师的国际化素养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未来,大学应该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跨国学生需求,同时也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双一流建设作为高水平、特色化教育体系的重要指标,逐渐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本科教学改革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高校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梳理本科教育改革需求1.迫切需要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由于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少高校开始重视本科教育质量,认识到对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是确保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的关键。

2.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在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都在快速变化,高校本科教育也需要针对这些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

3.应该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当前的学生对于本科教育的需求已经由单纯的获得知识面拓展转化为需要通过融入社会实践,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二、探究本科教学改革的方向1.强化课程建设。

提高课程的质量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将创新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防止形式化的演讲、答辩等内容,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实践操作。

2.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强调教育教学质量,教授的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至关重要。

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3.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学科交叉。

以提高本科教育水平为目标,应重视跨学科及应用型教育,也有利于激发教学及研究的活力。

建立工业界、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关系,开发出一批体现问题导向的本科教育改革方案。

4.加强实用性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现代教学已经不再强调只是求得学生对所授知识的熟练掌握,而强调鼓励学生具备迈向未来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本科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1.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

高等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发展的大趋势,在本科教育改革之前,切实建立起质保体系,为改革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2.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

全球化趋势下,高校本科教育必须适应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培养具备世界眼光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来华留学本科生教学改革探索

土木工程专业来华留学本科生教学改革探索

土木工程专业来华留学本科生教学改革探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木工程专业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华留学本科生的教学改革探索变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现状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多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缺乏实践能力培养传统的理论教学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缺乏对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指导和培养。

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缺乏必要的技能和能力,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需求。

2. 缺乏创新意识培养土木工程专业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实践,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3. 与国际接轨不足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土木工程专业面临来自国际的竞争。

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对于国际前沿技术和理论的接触和学习,无法很好地与国际接轨。

上述问题指出了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在时代背景下已经滞后的现状,必须积极探索并实施新的教学改革措施。

二、改革方向针对以上问题,土木工程专业来华留学本科生的教学改革可以朝着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探索:1. 实践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在课程安排中增加实验课程和实践培训环节。

通过实际案例和工程项目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意识培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引入一些创新教学手段,比如案例分析、项目驱动学习、团队合作等,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国际化教学为了与国际接轨,教学内容可以更多地涉及国际前沿技术和理论,引进国外教材和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三、具体改革措施在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开设实践课程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来华留学本科生,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课程和实践培训环节,比如工程勘察、材料实验、结构设计等实践课程,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

“国际化、信息化、工程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

“国际化、信息化、工程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比较 系统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公共 意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由于 其专业性质特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需要将学术 性教育与职业化教育有机结合,给学生以较宽的基础 理论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动手能 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一、引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 要于1998年建立的新兴应用型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 能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 发展的,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和能 力的,掌握当代公共事业管理知识与技能,具有国际 眼光和为公众服务意识的公共事业管理专门人才。



二、华中科技大学及其公共管理学院简要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 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 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 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 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 大学”。学校教学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华中科技大学正以创建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的世 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秉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的校训,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聚精会神,科学发展,全 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华中科技大学是我国最早创办公共管理学科相关专业的 高校之一,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在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 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共五个二级学科均培养硕士和 博士研究生。学院自主设置了电子政务、公共安全与应急 管理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在国内率先培养这两个专业的 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以国际化办学为平台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以国际化办学为平台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以国际化办学为平台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剧,各国高校纷纷加强对国际化办学的重视和实践。

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化办学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高校开始不断探索如何通过国际化办学来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对高素质的本科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借助国际化办学的优势资源和教育理念,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以国际化办学为平台,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和方法,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大背景下,本科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包括培养模式陈旧、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等问题。

在传统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往往缺乏国际化的视野和全球化的竞争力,无法有效适应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如何通过国际化办学为平台,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面对当前的问题,如何利用国际化办学为平台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更好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背景的本科人才?如何使学生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和国际视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只有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本科人才培养更符合时代需求,更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办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方向。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深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校的重要任务。

探讨以国际化办学为平台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以国际化办学为平台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本科生教育国际化模式探索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高等学校目前的国际化办学形式主要分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本硕连读、联合办学等9种不同的形式。

中国矿业大学在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基本形成了交互融合模式、“三明治”模式、链式对接模式、本硕连读模式、教学与学术渗透五种模式。

在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选择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开展各种教育国际化模式等多种办学经验,对促进我国高校开展本科生教育国际化合作具有借鉴作用。

标签:国际化教育;本科生留学;教育模式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在内容和形态方面表现为:课程国际化进程加快和范围的扩大,跨国教育形式和手段多样化以及区域性或全球性高等院校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合作计划的制定[1]。

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国家都被卷入了国际留学生大市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高等教育及其国际化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中国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沿性问题。

引入国际上先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国际化的发展,探索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国际化办学模式,提高国际化办学的水平和办学效果,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国际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本科生教育国际化常见形式我国的高等学校目前的国际化办学形式主要分为如下九种不同的形式:(1)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将本科生派到国外高校学习,学分互认、学制衔接,大多颁发双方毕业文凭;(2)本硕连读,在国内完成本科生的主要课程,到国外大学完成本科生教育并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颁发双方或单方毕业文凭;(3)国外高校到国内联合办学,即与国外名牌大学创办单学科或多学科的二级学院,颁发国外大学的毕业文凭;(4)外国高校到我国授权建立分校,按照国外高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管理以国外高校为主,教师部分由国外派,部分从国内招聘,主要培养我国的学生,颁发国外大学毕业文凭;(5)外国高校与中方签约培养外国学生,如国外学习中文的学生到中方高校进行学习和交流,学分互认,由国外高校颁发毕业文凭;(6)到国外与当地高校联合办学,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教学过程由双方共同完成,颁发中方高校毕业文凭;(7)中国高校到外国授权建立分校,按照中国高校的培养方案培养学生,颁发中国高校的毕业文凭;(8)发展远程教育,学分互认,颁发单方或合作双方高校的毕业文凭;(9)以短期培训为主的模式,学分互认,颁发派出方的毕业文凭。

在上述不同的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形式中,不同的学校一般都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办学定位和办学实力量力而行,同时开展一种或多种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本科生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以期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中国矿业大学的本科生教育国际化模式近六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在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结合本校专业学科的特点、整体办学水平、生源质量和学生的需求,积极进行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的探索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了以下主要的本科生教育国际化模式。

1.交互融合模式就是将我校的教学模式与国外合作高校的教学模式融合在一起,合作双方就培养方案达成一致,由外方派遣师资来我校授课,完成课程所需的教学环节。

同时,派遣我校教师到合作方高校进修,回国后根据对方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所需的教学方法,采用双语教学,完成有关课程的课堂教学及相应的实践环节。

进入这种本科生教育国际化模式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到国外合作学校至少学习和实践一学期,毕业后可获得我校和国外合作学校的本科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三明治”模式是指学生在本国学习一段时间,再进入另外一个国家学习一段时间,最后回到国内原来学校学习,毕业后颁发国内文凭。

我校与美国罗文大学进行了“2+1+1”模式的合作。

3.链式对接模式主要是合作双方充分保留各自的教学模式,在对对方的本科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内容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双方互认对方的学分,实现链式对接。

学生获得双方学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我校与国外大学已经成功合作的链式有“2+3+2”模式和“2+2”两种。

我校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合作的“2+3+2”链式对接模式已经成功合作6年。

我校与美国肯塔基大学、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等大学“2+2”链式对接模式也已成功运行4年以上。

4.本硕连读或互认模式本硕连读或互认模式包括三种具体模式,一种是在国外合作大学完成本科学习后,成绩合格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获得外国合作大学的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我校以这种模式合作的国外大学有德国的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美国的肯塔基大学、澳大利亚的阿德雷德大学等;第二种是可直接到外国合作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国外大学的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我校以这种模式合作的国外大学有德国的多特蒙德大学、美国的肯塔基大学、澳大利亚的阿德雷德大学等。

第三种是中国矿业大学的在读硕士生,在符合国外合作大学硕士生入学条件的前提下经过面试选拔后到国外合作大学继续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合格的毕业生可获得中外双方的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5.教学与学术渗透模式教学与学术渗透模式就是通过师资的双向交流,实现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的模式,其中包括邀请外国合作高校的知名教授来校讲授本科生的课程。

同时,派出教师去国外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培养模式。

中国矿业大学以这种模式合作的外国大学包括英国的诺丁汉大学、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等。

三、本科生教育国际化模式的实践经验为了使派到国外的学生适应国外高校的开放式办学和全方位教学的要求,在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如下经验:1.选择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所属“211工程”和“985”大学。

为使国外高水平大学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学校广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接触。

我校现已与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20多所高水平大学进行了本科生教育国际化合作。

2.开展各种教育国际化模式,满足不同支付能力学生的要求为满足不同留学目的、不同经济支付能力学生的要求,分别开发了不同留学费用的本科生教育国际化合作项目。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合作项目留学费用较高,而德国大学因为不收学费,留学费用相对低得多。

不同留学费用的国际化模式基本能使同学根据自己的留学目的和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选择较为理想的项目,实现留学的愿望。

3.严把选拔质量关和科学认证,保证合作项目健康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培养方案和课程的认证,使合作双方在满足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学分认证,保证培养计划和学分的有效衔接。

在选拔学生的过程中,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保证合作项目的健康发展。

经过六年的实践,所有合作项目都使得合作双方十分满意,增强了双方的互信度,也提高了我校的国际知名度,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为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的,与先进水平的高等教育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学校领导重视、有关学院积极配合及国外合作伙伴的成功合作中,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的学科特点和办学特色,经过6年的探索与实践,先后进行了五种不同模式的本科生教育国际化合作,积极探索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专业知识丰富、外语实用能力强,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途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拓展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和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1]杨会良,王悦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态势与中国大学的应对[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8):69-76.[2]张树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对策[J].江苏高教,2006,(2):54-56.[3]任丽娟.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3-76.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Model for UndergraduatesGeng Caifang, Zhong Xia(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16)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esult from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d several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models practiced a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CUMT), that is, cooperatively-run, sandwich, chain, undergraduate-graduate, and academic exchange. Useful practical experiences have been summarized, such as, improving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by cooperating with famous foreign universities, and ru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program. It could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mode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