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信用社规范小额农贷和五户联保贷款的紧迫性
农村信用社小额不良贷款风险及防范建议
农村信用社小额不良贷款风险及防范建议近年来,农村信誉社小额不良贷款有所增加,清收难度加大,农户小额信誉贷款的风险不容忽视。
为了弄清农村信誉社小额贷款风险形成的缘由,讨论防范措施及清收对策,笔者依据日常工作把握的状况,试作如下探讨。
一、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形成的主要缘由第一,发放贷款审查不严。
部分信贷人员在发放贷款时审查不严,一些借款人假借他人之名与农村信誉社签订借款合同或保证合同,致使贷款最终无法收回,形成不良贷款。
其次,贷后管理不到位。
有的疏于管理,贷款逾期后不主动催收,对借款人的基本状况不了解,不能有针对性地实行一些主动有效的催收措施,形成不良贷款。
第三,社会信誉环境较差。
有的借款人在农村信誉社贷款后,外出打工多年不归,也不与放款信誉社主动联系,信誉社通过一些渠道联系到借款人后借款人置之不理,形成不良贷款。
二、几种表现形式自然风险及市场风险。
农村信誉社小额贷款的对象主要是农夫,贷款用处主要是用于种养业,而种养业又是恰恰是比较脆弱的产业,农夫在这个社会又是弱势群体,所以农村信誉社小额贷款受自然条件及市场因素改变的影响较大,存在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及市场风险。
作为农业来讲,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因素较大,假如一旦遇到自然灾难,农夫的生产收入肯定会削减,这将直接影响农夫的还贷力量。
农业生产同时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偏低时,农夫的粮食产量尽管增加,但是其收入没有增加,甚至有可能削减,也会影响农夫的还贷主动性,农业的自然风险及市场风险就将直接转化为贷款风险。
贷前调查风险。
根据现行的放款政策,农户只要供应了《贷款申请》和有效证件后,信誉社只凭已有的农户经济档案进行审查发放。
然而,有的信誉社在建立农户经济档案时,不是自己的信贷人员深化农村、农户进行实地评估建立农户经济档案,而是依靠当地村委的一些干部填写农户的经济档案。
一些村干部将农村信誉社对农户的评级授信,建立经济档案当作一种权力,掺杂个人……。
浅谈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风险及防范措施
浅谈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风险及防范措施作者:常立衡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10期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在全国推广以农户为主要贷款对象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了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同时,也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有效监管、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在此,笔者就当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目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风险(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自身特点造成的灵活性风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以农户信誉作担保、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方式,贷款证实行“一户一证”,信用农户贷款时只需持本人身份证、印章及贷款证直接到柜面签订借款合同和借据办理贷款,不再通过信贷员的贷时审查,既方便了农户,又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
然而,因其自身特点的灵活性和额度上一个“小”的限制,加之刚刚脱贫致富的农民虽然生产、生活水平已大幅提高,但整体素质仍然参差不齐,他们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其“额度小”的特点已无法满足当前农民群众的信贷资金需求,势必导致农户与农户之间出现互相串通,一个贷户为取得足够的信贷资金,同多个信用户进行信用串通、暗箱操作,用多个信用证垒大户,贷款供自己或他人使用,造成表面上的小额贷款,实际上的大额贷款,致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成为大量滋生冒名贷款的温床,给农村信用社管理带来新的的挑战,直接影响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和支农质量。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性特点造成的流动性风险随着国家对山区农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不断加强,农民可供耕种的土地愈来愈少,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外出务工已成为山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渠道。
作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承载主体的农民大规模流动,由于务工区域分散且流动性大,经营项目多样,贷款借与用地域分离,农村信用社对其贷款常常会遇到贷款项目难评估、资金使用难监控、具体效益难掌握、到期贷款难清收、风险贷款难处置等问题,贷款投放后,三、五年见不着贷户踪影已是家常便饭,农户的实时贷款使用情况、经营效益、信用状况等基本信息无法准确把握,导致大量逾期贷款已经丧失了法律意义上的追偿权,长此以往,形成大量不良贷款无法正常运作。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中推广小额贷款的主力军,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开展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只有各级农村信用社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对农户的信贷投入并保证贷款效用的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意义上改善和提高农村金融效劳,支持地方经济的开展。
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立信用村(镇)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农户前言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广阔农户效劳的办社宗旨,立足农村、以农为本,在改良支农效劳方式、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创立信用户、村、镇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立信用村(镇)工作,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表达。
这一做法简化了农民贷款手续,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实现了“双赢〞的目标,较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但农村信用社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约束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用的进一步发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性质,与资金运营的根本原那么有所冲突,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开展缺乏后劲。
1.贷款的平安性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相冲突。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开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农户家庭经营为根底的生产方式还将继续存在下去,这一生产方式的根本特点是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或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生产和生活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投入资金的平安性、效益性和流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由于当前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低收入,导致农村信用社往往会高估农业经营的风险,出现“惧贷〞现象,而农户由于对市场信息缺乏了解,缺少对市场前景的判断能力,往往会低估农业经营的风险,出现“盲贷〞现象,二者的矛盾将使有限的小额信贷资金难以发挥效用。
关于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贷款业务的对策建议
关于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贷款业务的对策建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展小额贷款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完善机制、加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产品等方面,提出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贷款业务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机制农村信用社应建立完善的小额贷款机制,确保资金可持续供给。
首先,要加强同业联动,在信用社间进行资金流动和共享,解决小额贷款的资金不足问题。
其次,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通过建立风险准备金、保证金等方式,确保农村信用社能够承担一定的贷款风险。
此外,还应加强对小额贷款的财务管理,建立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和控制风险。
二、加强监管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贷款业务必须加强监管,保障贷款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应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风险、财务等方面的监管,制定专门的监管规定和标准,确保贷款资金的合法使用和还款的及时性。
同时,要加强对借款人的资质审查和信用评估,提高贷款的审批质量,防止不良贷款的发生。
三、提高服务质量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小额贷款的认知和利用率。
同时,要优化办事流程,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贷效率。
此外,还要加强对借款人的跟踪服务,跟进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帮助借款人解决经营中的问题,提高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四、创新产品农村信用社应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创新推出符合农民需求的小额贷款产品。
首先,要推出农业生产贷款产品,支持农民进行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
其次,要推出农村企业贷款产品,支持农民发展农村产业和创办农村企业。
另外,还要推出农民创业贷款产品,鼓励农民创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合作综上所述,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贷款业务需要完善机制、加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产品等多方面的对策建议。
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才能够推动小额贷款业务在农村地区的良性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信社小额贷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信社小额贷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不少于1000字题目:农信社小额贷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等小型经济主体发展壮大,也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中国农信社在金融服务中的角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农信社逐渐成为城乡小微企业的重要服务商。
然而,在小额贷款服务中,农信社也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客户和农信社运营的持续发展。
该文将着重介绍农信社小额贷款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农信社小额贷款面临的问题1、贷款审批流程繁琐且不高效与传统银行相比,农信社的审批流程比较长,通常需要提交大量的材料审核。
此外,农信社的贷款决策系统不够智能化,个案审批效率较低,对于一些紧急的贷款申请,贷款时间过长,不符合客户的需求。
2、贷款额度不够大农信社小额贷款的额度相对较小,这不利于大型企业的发展。
因为这些企业一般需要较大的资金,小额贷款难以满足其需求。
同时,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情况有限,根本无法获得贷款,这也限制了农信社贷款覆盖面的扩大。
3、利率较高以往,农信社的小额贷款利率总体上比较高。
据了解,农信社小额贷款利率通常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这对客户的负担产生较大影响。
这也是客户在选择贷款机构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4、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不足现代金融是需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不同客户有不同的需求。
但是,农信社小额贷款的产品形态、流程、利率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个性化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这也限制了农信社在小额贷款市场中的发展。
二、农信社小额贷款解决方法1、流程优化提高效率为了缩短农信社小额贷款审批流程和提高审批效率,农信社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审批系统,尽可能地减少人工干预,这样不仅提高审批效率,而且可以减少人力成本。
另外,农信社可以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客户的贷款申请进行智能化地审核,以实现贷款审批的快速化和精准化。
2、提高额度,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为了满足不同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农信社应该提高小额贷款的额度上限,根据客户的贷款用途、还款能力等因素,量身定制的贷款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浅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法律制度
2、不良小额农贷增多引发的法律问题
目前,社会信用环境还没有根本好转,农村更是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全面推行小额农贷后,几年内,各地发生的不良小额农贷的程度在增大,而且很不平衡由于小额农贷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而农业受自然气候因素,市场因素等影响,加上分散、小本的农户资金积累不多,一般都为投保,抗风险能力较弱,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隐患。特别是养殖等行业,受自然灾难或市场风险影响后,多是血本无归,因此,信用社的债权就越来越存在追索难,起诉难,执行难的问题。
一、完善农村小额信贷法律制度的重要意义
小额信贷是指专门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性的信贷服务活动,它是小额信贷机构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主要解决的是农户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的问题,从而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国际上目前公认取得成效的小额信贷项目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8O年代,实施小额信贷的组织机构主要是各类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专门成立的小额信贷扶贫银行和非政府的小额信贷项目演变成的股份制银行。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增加,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作为一种为农村居民提供紧急资金的重要方式,得到了广大农村居民的青睐。
然而,小额贷款在农村信用社的运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给农村居民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风险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规模较小,其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在小额贷款过程中,有些信用社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资金用途缺乏严格审查,容易导致不良贷款风险的增加。
此外,一些借款人的信用记录不完善,但由于需求迫切,信用社为了增加业务量往往会放宽对借款人的审核标准,从而增加了违约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农村信用社应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贷前审核机制,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金用途进行全面评估。
其次,要严格监督借款人的还款行为,及时发现违约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利率不透明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小额贷款利率不透明,借款人往往无法准确了解和计算贷款成本,给借款人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解决这一问题,农村信用社应提高贷款利率透明度。
可以通过建立利率公告牌或者在信用社网站上公布贷款利率等方式,向借款人公示贷款利率,并告知相关计算方法,确保借款人对贷款成本有清晰的认识。
第三,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资金来源不稳定的问题。
由于农村信用社规模相对较小,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上级农村信用社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调拨,导致资金供给不稳定,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贷款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应积极争取上级信用社和金融机构的支持,获取更多的贷款资金。
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例如与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农村信用社。
第四,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缺乏专业性和差异化的问题。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有限,往往无法提供与城市商业银行相媲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及应对措施
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及应对措施【摘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但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风险及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应加强信用评估,确保借款人信用记录清晰可靠;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加强监管与风险防范,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控能力。
通过综合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
未来研究可在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提升监管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特征和防范策略,为农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应对措施、信用评估、风险管理机制、监管、风险防范、综合应对措施、研究展望1. 引言1.1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背景农村信用社是指在农村地区发展的一种金融组织形式,其主要业务包括为农村居民提供储蓄、贷款、支付结算、信用等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社的设立旨在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乏、金融资源稀缺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户小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的一项重要业务,它主要面向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小微企业主,为他们提供小额资金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农户小额贷款的发放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规模的扩大,其风险也逐渐显现。
贷款风险主要表现在逾期拖欠、恶意拖欠、贷款用途不明、贷款违约等方面,给农村信用社和贷款农户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和经营困难。
为了有效应对农户小额贷款风险,需要加强信用评估、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加强监管与风险防范等措施,以确保贷款资金安全、提高贷款偿还率,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的风险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为提高农户小额贷款的贷款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于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贷款业务的对策建议
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拓宽农村小额贷款用途,既要支持传统农业,也要支持现代农业;既要支持单一农业,也要支持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各产业;既要满足农业生产费用融资需求,也要满足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流通等各个环节融资需求;既要满足农民简单日常消费需求,也要满足农民购置高档耐用消费品、建房或购房、治病、子女上学等各种合理消费需求;既要满足农民在本土的生产贷款需求,也要满足农民外出务工、自主创业、职业技术培训等创业贷款需求。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肩负着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三大功能。杠杆功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贷款难的困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又促进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改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通过办理该业务推动县域以下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能得到长足发展。政策性支农功能。在我国,小额信贷扶持的主要是社会的弱势产业,服务对象普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额小面广量大,管理高,很大程度上承担起党和政府的政策性支农服务功能,带有一定的扶贫性质,这也是国有商业纷纷从农村撤走机构的基本原因。社会保障功能。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小额扶贫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下岗工人再就业贷款等社会保障性质的贷款,大多通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小额贷款的方式进行发放。在操作上采用“政府+银行+扶贫组织”的运作模式,小额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扶贫组织的责任。
(二)明确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发展政策型或商业型或政策所在地信用社改革模式、金融机构的性质,因地制宜的开展“政策型”小额信贷、“政策、商业结合型”和“商业型”小额信贷,实现政府扶贫和小额信贷经营的分工与协调。依据不同功能定位来确定小额信贷组织创立的主体、资金来源、信贷产品设计、风险监管等一系列问题。
(九)完善小额贷款激励约束机制
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及应对措
1概述我国是农业经济大国,但是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
农村信用社主导的农户小额贷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三农”资金的发展。
但是,从近几年的农户小额贷款总体运行情况分析,客观上并没有取得真正的成功。
国家颁布一系列有关农户小额贷款的文件,各地区贷款比例大幅度增长,但是,农民贷款投资的项目与国家的发展制度不相符,导致农户小额贷款存在一定的弊端。
2农信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分析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总结为系统风险、政策性风险、信用违约风险、管理风险四大类,可以通过不同的政策规避或转移不同的风险,以下几点对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2.1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农户小额贷款为农民提供了更多更广的脱贫渠道,但是避免不了周期性的自然灾害,无论发生旱灾、洪灾还是地震,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业。
这样一来,市场上就会形成供需不平衡,市场流通不畅,农民收入大大减少。
这些都是市场不确定因素,这就影响了农户当年的还款效率,农民无法还款,影响信用社周转资金,形成了信贷风险,自然灾害就是解决贷款风险的主要问题之一。
2.2国家政策主导的风险农户小额贷款后的资金运用,更多取决于国家的各项补贴政策。
政府制定的不同政策也会有不同的风险存在,也就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该起到的作用。
政策下放后,其他的欠缺资金农户更依赖于农村信用社,一旦优惠政策变更或取消对贷款者来说就遭受风险的冲击。
而农户小额贷款的利率这一政策也不够完善,没有做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利率,有些贷款者无法承担高额的贷款利率,无法到期偿还本息,形成信用机构的滞账,坏账,形成农信机构资金键条衔接不上、运转困难的风险。
2.3信用违约的风险农户小额贷款无抵押担保,贷款者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合同的重要性。
无论还款人是对还款期限认识不够严谨还是无力偿还贷款,都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有些信贷者只要资金运转不周就会想到农村信用社贷款这个暂时性的保护伞,想方设法收集亲朋好友的贷款证,有的农户小额贷款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更多,最终形成虚假信用,而申请贷款手续简便,没有完善“证件齐全,担保贷款”等各种制度。
新形势下农信社服务三农面临困境解决思路
-新形势下农信社效劳三农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思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的开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改善农村金融效劳,增加涉农资金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
特别是农信社的支持,更是尤为重要。
但受制于经营环境及农信社自身经营能力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农信社在效劳三农和地方经济开展方面存在着一些"心有余而力缺乏〞的困境,亟需加以解决。
一、当前农信社经营面临的困境〔一〕农村金融市场固有的高风险。
一是农信社以"三农〞为主要效劳对象,但随着农民大量进城,"有农村无农民,有农地无农业〞的现象日趋普遍,农信社的市场主体发生变化。
二是农业是弱势产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制约,在农业保险机制及补偿机制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农户的还贷能力难以保证,信贷风险较大。
三是农村交通、经济开展相对滞后,信用体系及法制建立不尽完善,农信社经营管理本钱普遍较高,经营较脆弱。
〔二〕新型农村经济模式酝酿新的风险。
当前,农村经济环境和条件已发生显著变化,农业专合组织、订单农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共同开展,这一方面为农信社的经营绩效提高创造了条件,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新的信贷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复杂多变,如果市场预测不准、经营管理不善、缺乏长远规划,或遭遇自然灾害,或舆论影响,就会造成产品减产或滞销积压,甚至亏损破产,例如前两年的绿豆、大蒜等过山车一样的价格变化,就有可能使曾经作为信贷支持的亮点演变为风险点。
〔三〕同业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压缩开展空间。
近年来,为破解农村金融竞争不充分问题,国家以积极的政策引导,农村金融生态发生重大变化,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竞争法则直接拷问农信社的生存能力、市场份额和可持续开展能力。
一是国有银行从"集体撤离〞到"集体返乡〞。
在这场浪潮中,邮政储蓄银行定位"为城市社区和广阔农村地区居民提供根底性金融效劳〞,并改变只存不贷的传统,以及"爱富不嫌贫〞、"抓大不放小〞的市场理念及小额贷款业务的推出,与农信社"短兵相接〞,直接影响着农信社的业务经营和市场份额;农业银行高举着"效劳三农〞的大旗,成立"三农事业部〞,义正言辞地回归农村金融市场"掘金〞。
谈邮政银行小额农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邮政银行小额农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邮政银行小额农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小额农贷是邮政银行的主打业务,是支持农业、服务农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金融产品。
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更是发展生产,扩大经营规模,致富奔小康的有利保障。
近几年来,中央相继出台许多惠农政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日益高涨,对生产资金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邮政银行为了进一步抢占农村信贷市场份额,也加大了对农贷资金的投入。
当前,小额农贷的较快发展和风险控制,正逐渐成为邮政银行可持续发展,增加经营效益的推动力量。
而逾期贷款却直接影响到信贷资金的再投能力及使用效益,甚至危及贷款的安全。
因此,如何防范、控制、化解农贷风险,减少农贷纠纷,已经成为邮政银行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
笔者通过对邮政银行小额农贷案件的调查研究,浅析目前邮政银行小额农贷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而为邮政银行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一些参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额农贷纠纷作为民商事诉讼,虽然争议大多看似简单明了,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纠纷存在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足以反映目前邮政银行在农贷管理方面,长时间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管理层面的高度关注和必要重视。
1、个别邮政银行要求支付利息的方式既违约又违法。
虽然在邮政银行统一制定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联保借款合同》格式条款中已经明确注明了“自贷款发放次月起,乙方按月归还贷款本息,还款日为放款日以后月份的对日……”,但个别邮政银行在实际的操作中,却是在贷款的发放当日,就要求借款人必须将当月的利息先行支付。
即:在借款人取得贷款的同时,邮政银行就直接扣下了当月利息。
笔者认为,此做法甚为不妥。
在借款人刚刚取得贷款的当日,借款时间尚未达到次日对时,何来利息?退一步讲,即使因借款人取得贷款的行为发生而使贷款产生了相应利息,那么此利息也仅为贷款本金的当日利息,而非当月利息。
由此,邮政银行在发放贷款的当日就直接扣除当月利息的做法缺乏事实依据。
农村小额贷款问题探析
农村小额贷款问题探析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6-027-02摘要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稳步前进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多元化需求的问题很突出,开展农村小额贷款,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额贷款农村金融问题建议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只有把“三农”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促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
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金融体系来配合。
一、我国农村小额贷款概况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尚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存在农村金融机构少、竞争不够充分、农村资金外流和对“三农”信贷投入不足等问题。
而小额信贷是现阶段农民和农村的主要金融需求之一,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向符合“三农”实际,利用其立足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优势,有助于逐步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规范引导民间融资发展,把更多的资金直接投入到“三农”领域。
这对弥补农村金融功能缺陷,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截至2008年末,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全省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到2000.96亿元,占全省银行业贷款余额的五分之一,较年初增加280.08亿元,增幅为16.28%;各项存款余额2768.50亿元,较年初增加443.12亿元,增幅为19.06%,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存贷款增加任务。
以农信社改革为代表的河南省农村金融改革,正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村企业受益。
目前农信社、农行、邮储银行等均向农民提供小额贷款;除了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也能获得涉农金融机构支持。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民的金融服务机构,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经济发展迅速,小额贷款市场也越来越繁荣。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信用评估不足很多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时缺乏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往往仅依赖于农户的口头承诺,没有对农户的真实还款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这很容易造成风险的积累,不仅浪费了社会资金,还给银行和农户都带来很大的损失。
2.抵质押物价值低在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时,很多农村信用社主要借助的是农户的土地和房屋等抵押物。
但由于很多农村地区的土地和房屋价值较低,抵押物的价值很难满足银行的抵债要求,这决定了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范围和风险。
3.领导补贴标准过低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中很多都需要领导的财政支持,但由于扶持的标准过于低,补贴金额很难满足农户的需求,给农户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4.管理水平不足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规模较小,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导致风险控制方面的资源不足。
特别是在小额贷款市场较为混乱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很难避免在业务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纷争和难题。
二、对策建议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1.加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农村信用社应该加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该体系可以通过对农户的信用、还款意愿、应经验的交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控制水平。
2.加强抵押物价值评估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时应更加注重对抵押物价值的评估,应该加强对农村的土地和房屋的合法性核查,确保抵押物能够满足银行要求的抵债能力。
3.提高领导补贴标准领导应该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支持力度,应提高对农户小额贷款的财政补贴标准,让更多的农户可以享受到小额贷款的便利。
4.加强管理水平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从业素质,强化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为了解决市场的混乱局面,应积极与其他同业机构加强沟通。
当前农信社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贷收入 同比增加 42 万元 , 35 增长 5 . %, 6 5 实现了社农“ 3 双赢” 。
二 、 要 问题 主
( ) 一 小额农贷在需求层次和额度上不能完全适应农户资金需求。 目 , 前 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农贷 的用
途主要是家庭小型种养殖 的资金需求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 农户除对传统意义上 的购买化肥 、 种子 、 薄膜 等农 业 生产 资料 的资金 需求 外 , 在农 产 品加 工 、 务工 经 商 、 发展 手 工作 坊等 方 面 的小额 农贷 需 求 的增加 尤 为 突出 , 这些农户的资金需求已经超过 了小额农贷业务现行的额度 , 在办理抵押 、 担保 ( 包括联保 ) 手续困难的 情况下 , 这部分农户虽然资金需求旺盛但却无法得到满足
( -农信社资金来源不足。目 -) 前农村资金分流严重 , 作为支农 主力军 的农村信用社 , 不仅承担发放小额 农贷的任务 , 同时肩负着投放大部分农村企业农业贷款 的重担 , 但吸存能力受阻 , 资金来源 明显不足。以金 昌市为例 , 截止 2 1 年末 , 00 全市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总额为 l4 亿元 , 24 占全部涉农贷款的 3 . %, 3 8 而全市 7
《 西部金融) 0 1 ) 1 年第 8期 2
当前农信社小额农贷存在 的问题及建议
田 秀 兰 罗 雷 朱 海 英
( 中国人民银行金昌市中心支行 , 甘肃金昌 7 70 ) 3 10
摘 要 : 了解金 昌 市农 村 信 用社 小额 农 户 贷 款 的 发 放 情 况 , 行 金 昌 中 支联 合 当地 监 管 部 门对金 川 区、 昌县 两 为 人 永
农 村 信 用社 各 项 存 款 只 占全 市 银 行业 机 构 市 场 份额 的 1. % ,农 村 信 用社 以 1. %的存 款 份 额 承 担 了 32 7 32 7
农户小额贷款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田户小额贷款面对的问题及对策本栏编写黄瑞峰金融实务跟着乡村经济的发展,田户生产经营方式,经营对象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当一部分田户已不是传统意义上以土地耕种为主的田户,他们已从土地耕种中分离出来从事其余产业.乡村经济的新变化对信用社的信贷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小额农贷制度提出了新挑战.怎样适应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合时调整和改革小额农贷经营管理方式,不单是检验小额农贷生命力的重点 ,同时也是对整个信用社发展的考验.题的是贷款成本和方便性.因为乡村地区广阔,农业经营空间较大,农业生产受市场,自然条件和技术等多重风险的影响,信用社常常会高估农业经营风险.加之实行贷款管理终生责任制,在必定程度上制约了信贷员放贷踊跃性.而田户则受传统经济思想定势作用及对市场缺少全面必需的认识,常常会低估农业经营风险.这样二者就会产生显然的”惜贷”和”盲贷”的矛盾,小额农贷资本难以充足发挥作用.能力.2.事先,事中和过后信息不对称,加大了信贷投放风险.一是事先的信息不对称以致了小额农贷中的逆向选择问题.一些不切合信贷条件的田户与没有资本需求但有信贷能力的田户在”黑市”上交易信贷额度,以致信用社放款对象出现误差. 二是事中的信息不对称以致了信用社实质操作一味简化贷款审察程序,对部分田户在认识和使用小额农贷上存在误区,没有惹起足够重视.若有的田户把小额农贷当田户小额贷款面对的问题及对策一,田户小额信用贷款运作中的新问目前小额农贷制度在实践中碰到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固然不至于成为这种贷款制度推动的根天性阻碍,但假如不在已确定的整系统度框架下加以解决,将限制着它的功能发挥和质量的提高.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惹起重视.(一)需求的构造性不足.1.小额农贷难以知足种养大户的资本需求.以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特色的田户产业构造的调整和传统,简单的种植构造调整对比,农业生产链条拉长 ,对资本的依靠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连续升级,乡村经济对资本需求也体现出连续快速扩充态势,这里面不单包含农户对信贷资本范围和额度的需求,还包含对贷款限期,利率及方式的希望目标 .2.供求两方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形成行为差异.农业生产高风险,低收入的特色,使小额农贷的供应主体——信用社第一考虑的是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而小额农贷需求主体——田户,第一考虑●张婷3.急需资本的弱势集体仍存在得不到贷款支持的现象.小额农贷的承贷主体是以农业生产收入为主要根源的田户,农业生产效益是其偿债能力的重要保证.但农业是弱质产业,一旦碰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将遇到很大影响,假如连续遭到不一样程度的自然灾祸,就会以致田户弱势集体增添,而这部分集体大多因受灾有陈欠贷款,客观上失掉了信用.信用社为防备发生新的风险,对有陈欠和无归还资本保障的田户原则上不予再发放贷款,造成这部分弱势集体急需资本而又得不到贷款支持,出现了”贫穷恶性循环”现象.(二)风险分担体制不足.1.面对来自自然界与市场的两重风险,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靠性强,传统的种养殖业抵抗自然灾祸的能力衰,不行抗拒的自然灾祸是小额农贷呆坏账的最主要成因.同时,社会对农产品需求信息与田户生产信息的非对称性,使小额农贷存在市场风险,敏感性农产品一般不具备竞争性,粮棉油等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社会净利润都低,市场信息和田户生产信息的不对称,提高了田户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他们对资本价钱较高的小额农贷的归还作财政救援款不还;有的田户借钱用于发放高利贷;还有的利用别人身份证,贷款证等,以冒名或借用户名等方式,”凑零为整”将贷款集中起来作为己用,形成事实上的”垒大户”,这些现象都给信用社埋下了各种风险隐患.三是过后的信息不对称以致了道德风险问题 .一方面贷款发放的信息不对称,使信用社没法察看资本能否真实投向农业生产,仍是将信贷资本投放到一些所谓”高利润行业”(如娱乐等高花费行业),使信贷风险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因为信用社自己体制尚不健全,对推行小额农贷方式找寻各种借口或设置阻碍,使小额农贷的政策传导和制度推行出现阻塞,甚至存在”暗箱操作”现象,以致少量信贷人员将小额农贷作为“寻租”工具,使乡村急需资本支持的弱势集体得不到贷款支持,克制了小额农贷依据有益于支持田户生产和信用社业务经营的方向正常发展.(三)行政激励过高,市场激励不足.一方面地方政府把小额贷款当作知足田户生产需求为目的的工程和政治任务,甚至将其与乡村干部的政绩联系起来,带有必定的强迫推行意识,操之过急,出现了突击评定田户信用等级和发放贷款证等现代金融2004年第11期9金融实务现象.另一方面,因为我国的小额农贷是一种”自上而下”形成的金融创新产品,信用社主观意向上缺少足够的踊跃性,加之此项工作服务范围广,贷款额度小,业务量大,管理成本高,有的信用社采纳抵触态度,经过走捷径,逆向操作,先评估信用村(镇),再推行小额农贷,甚至个别信用社对贷款制度进行歪曲和变形,如凑零为整连续”垒大户”,强迫性要求田户存款和变相担保等.别的,有的地方没有正确办理信用社自主放贷和发挥党政组织作用的关系,不一样程度地存在信用社”独撑门面”或”参加加干涉”等现象.(四)联保贷款运转体制不足.一是联保小组难以在自发基础上形成.不一样经济实力,经营项目的田户之间互不相信,同样行业又存在竞争与排挤要素,造成联保形式难以成规模.二是田户贷款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不一致,难以在各成员肩负担保责任一致的基础上形成联保小组.三是办理联保贷款的手续较为繁琐,联保贷款的发放自然遇到限制:(五)有关政策举措尚不到位.目前,国家在鼓舞信用社发放小额农贷的同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财政,税收和资本支持等配套政策.信用社自己的不良贷款比率较高,经营能力较弱,小额农贷的潜伏风险较大,支农资本效益也不太高,与信用社的效益目标产生矛盾.1.赔偿政策不到位.外国小额信贷制度设计的主要特色就是以高利率来赔偿发放主体的一部分红本.我国推行的是有浮动的利率管理制度,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可以在必定区间内上调,但规定小额农贷品种禁止浮动或少浮动.信用社发放小额农贷的成本要高于外国同类机构和国内其余种类的贷款,其盈余能力在不发生较大自然灾祸和农产品系统性市场风险的状况下,仅能实现保本微利,而一旦碰到农业风险不确定要素较大的状况,常常不可以赔偿小额农贷筹资,花费微风险三项成本之和,信用社则难以保证小额农贷经济上的可连续性.2.风险防备体制还没有成立.小额农贷方式较为有效地躲避了借钱人的道德风险,但对田户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没法防备,所以抓紧成立农业贷款风险基金保障制度和贷款的担保机10现代金融2004年第11期制,抵抗农业生产和经营出现的自然灾祸和市场变化系统性风险,保障田户收入的稳固和信用社的稳重经营是十分重要的举措.3.对农业的组合投入力度不到位.农村生产经营产业化,产业构造高级化,资金投入集约化是农业产业升级并过渡到城市化的必定方式.而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出现各种投资主体,如田户,乡村生产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科研生产一体化组织,各种生产和服务的龙头公司等都需要资本投入,而小额农贷制度设计的功能主要着眼于支持单个田户或小规模的乡村生产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行为,没有将小额农贷的展开与农业产业化密切联合起来,田户若独自面对市场,市场价钱及供需信息不足,必定以致田户的谈判地位低下,蒙受市场风险的能力削弱,在农业产业构造调整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就需要政府,其余金融机构与信用社一同加大对乡村各种投资主体的组合投入,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组织配置资本,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产业的质量 ,同时促进目前小额农贷支持的田户逐渐向合作经济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转变.,创新田户小额信用贷款金融制度小额农贷是需要长久坚持和广泛推行的一项乡村金融基本信贷制度,所以,今后一个期间小额农贷的政策取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拓展小额农贷业务,对其范围,限期,利率进行创新 .1.对小额农贷范围的界定 .凡居住在信用社营业地区以内的全部田户,只需符合贷款条件,从事切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和乡村生活一定?肖费的资金需求,都属于信用社小额农贷发放范围.其范围涵盖了一,二,三产业以及农林牧副渔各行业.其用途包含:栽种业, 养殖业,乡村个体工商业,个体建筑业,运输业;环绕乡村生产经营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购买生活用品,建房,治病,儿女上学等.2.对小额农贷额度的界定 .小额农贷额度应依据不一样的贷款对象和用途区分不同的额度标准.如在镇江市范围内,对以家庭自己劳力为主,从事小规模种养业的田户和出门打工田户授信额度一般可确定在5万元以内;对乡村产业大户和民营经济户授信额度可确定在l0万元以内.超出授信标准的贷款,应采纳联保,抵押,质押,担保等方式,供应贷款套餐服务.自然,对乡村不一样客户集体区分小额农贷授信标准不是绝对的,应依据各地实质情况,因地因户确定不一样的授信额度 .3.对小额农贷限期的界定.目前,小额农贷的限期一般在1年以内.这类限期确定仅合适以粮棉油生产为主的栽种业,不合适周期长,奏效慢,利润相对较高的林果业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如养殖牛羊猪的出栏一般在2~3年,栽种葡萄等果树收获期一般在3年左右,经济林木的生长周期更长.所以,为了适应专业大户的资金需要,小额农贷应依据不一样的用途,不同的生产周期来确定不一样的限期.4.小额农贷利率的界定.研究小额农贷最敏感的问题是资本价钱问题,也就是小额农贷利率问题.贷款利率过高,会加重田户负担,影响田户利益;贷款利率过低,减少了信用社的利息收入,有可能以致信用社的损失.怎样确定一个合理的利率标准,这是关系到田户利益和信用社自身利益的一个大问题.确定小额农贷利率一定考虑资本根源成本,贷款管理成本,田户蒙受能力和乡村资本市场需求状况.基于小额农贷资本根源成本和发放管理成本广泛较高,小额农贷在乡村又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现实,在充足考虑田户蒙受能力的基础上,对小额农贷利率采纳分步推动的方法进行改革:第一步,在推行早期,为了鼓舞田户贷款,使广大田户充足认识到小额农贷的作用,建议推行优惠利率.目前,人民银行规定信用社贷款利率可上浮50%,对小额农贷利率可采纳不浮动或少浮动,上调幅度仅在30%以下;第二步,当田户认识到小额农贷的重要性此后,在向田户公然信用社组织资本成本和发放小额农贷管理成本的基础上,小额农贷利率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调50%;第三步,依据乡村市场资本需求状况 ,将小额农贷利率逐渐过渡到市场利率.国内外经验表示,小额农贷应采纳市场利率,即略高于其余一般性贷款利率,才能使运作机构和这项业务获取可连续发展.金融实务(二)完美对田户的贷款激励体制.增强信用社发放信用贷款的信心 .各级政府及信用社要经过培训宣传等手段,让田户充足认识贷款归还此后能否还可以获取贷款,能否有获取更多贷款的可能等方面的信息,使借钱者看到按约主动还款以后能够享遇到必定的利处,如利率优惠,资信升级,再次贷款便利等,实现对借钱客户归还贷款的充足激励,以成立农户主动归还贷款的激励和贷款自动归还机制,战胜因激励不足可能带来的拖欠.同时,能够利用社会压力促进田户还款,如增强小组联保贷款制度的推动,贷款公示制度等.(三)改良信息采集和信息表露技术,降低放款中的中介成本.信贷信息可获取性的提高,能够提高田户贷款的可获取性.目前,信用社与农户之问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由:一是作为基本贷款对象的田户,其资本投入,产生的规模及过程不具备核算的一致性和财务进出指数化特色,信用社与田户的信贷资本交易中存在田户信息隐蔽性的问题.二是信用社缺少对分别化田户贷款能力的完整掌握,有可能丧失期用社与田户之间的信贷交易时机.解决交易两方“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够借助社会力量考察,评估田户的信息,使之标准化,拥有可比性;能够成立田户与信用社公正交易的”平台”,战胜”一对一”谈判造成的高成本;也能够依据现代金融理念,整合田户贷款需求分别特征,实现自动交易,并引入对交易的社会监察,包含道德制约.所以,要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一定加速对乡村居民和小公司借钱行为的历史状况以及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办理进度,降低信用评估的单位成本.一要充足依靠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和人股社员参加信用评估,解决田户经营信息分别,隐蔽的矛盾,解决对田户贷款需求的信息公然问题,要对田户的信息加以分类 ,归集田户的信贷需求,使信用社从与田户的单调谈判中解脱出来,实现分层次分类的”交易”目标.二要公然两方的权益,义务,增强交易两方“契约”观点,信用社要扩大核发贷款证的范围,规定田户贷款的最高限额,限额内农户自主借贷,以减少交易的谈判成本 .三要利用基层党组织和田户间的信用监察来形成对”契约”的监察,以减少信用社对田户贷款的监察成本,提高监察效率.四要经过对各样管理资源的优化整合,标准化地控制田户贷款的全过程,以减少田户信贷工作中的”道德”扰乱.此外,信息表露的制度安排也拥有选择性:假如信息表露过分,可能对借钱人个人信息造成部分损害,从而带来必定的负面影响.是仅表露优秀的信贷记录仍是仅表露违约状况?是全面表露信息仍是部分表露信息?政策安排一定做到有所选择.实践证明,全面信息表露模式下客户获取贷款的比率要高于负面信息披露模式下的比率.(四)增强信贷管理,探究防备风险的有效举措.一要严格贷款审察制度.坚持信用等级评定的条件和标准,仔细成立田户经济档案,科学评定田户信用等级,合理确定信用贷款限额并发放贷款证,并增强贷中,贷后的管理,将静态监控和动向检查联合起来,及时反应信息,更改田户档案.二要加速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在信用户评定,贷款证发放的基础上,可经过网络系统,实现小额农贷的及时发放和平时管理,降低管理成本.三要合适充分基层信贷人员.增强对信贷人员的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合时组织信贷业务技术查核,成立信贷人员达标上岗制度.四要成立小额农贷的风险剖析和评估系统.依据小额农贷的额度,限期,对象和投向的不一样确定风险系数,成立预警体制,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及时有效地实行风险预警和防备.五要优化支农投向 ,在发展中防备风险.(五)加速管理体制创新,成立小额农贷的保护政策.1.着重解决乡村资本供应与需求的矛盾.一是撤消对信用社组织资本的鄙视性限制政策,下放财政性存款的管理权 ,地方财政性存款交给信用社办理,特别是乡(镇)财政金库要由信用社代理;二是建议国家将政策性扶贫专项资本交给信用社发放,由信用社对支农信贷资本兼顾管理,并增添手续费收入;三是增添支农再贷款,改良支农再贷款管理方法,使之与乡村经济特色相适应;四是撤除邮政积蓄县以下机构网点,降低邮政积蓄存款转存中央银行的利率,减少乡村资本分流;五是同意信用社在上司主管部门的兼顾指导下进行资本调剂,以提高必定范围内信用社资本的整体利用率.2,理顺小额农贷的外面政策环境.一是探究成立小额农贷的风险赔偿体制.可以由地方政府牵头试点成立风险赔偿基金,用于填补因自然灾祸等不行抗拒原由形成的小额农贷损失.对新增小额农贷,可借鉴扶贫小额贷款有关优惠政策赐予贴息;二是建议税务部门对信用社的农业贷款与非农业贷款推行差异税率政策,或免征支农信贷收入的营业税及有关附带税,从利益上对信用社的资本运用进行鼓舞,指引和调理;三是成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完美农业贷款担保系统.建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主要为田户,农业和乡村供应相助性的保险以及为信用社贷款供应保险业务,增强农业和田户风险蒙受能力.(作者单位:镇江市乡村信用合作联社)现代金勘2004年第11期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信用社规范小额农贷和五户联保贷款的紧迫
性
[摘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下简称小额农贷)、五户联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农村信用社准确定位、求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根本要求。
然而,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发现不少小额农户、五户联保贷款发放,存在着风险隐患,亟需进一步规范和解决。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五户联保贷款风险防范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五户联保贷款的基本概念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定义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为了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服务水平,加大支农信贷投入,简化信用贷款手续,更好的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开办的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要抵押、担保的贷款。
它适用于主要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等。
?
2、五户联保贷款的定义
五户联保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根据农村信贷额度小、频率高、缺少抵押质押物的特点,开办的一种信贷业务,由居住在同一辖区内有借款需求的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五户借款人自愿组成联保小组,小组成员签订联保
协议,共同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并依靠联保小组向农村信用社获取信贷。
二、两种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小额农贷用途改变,背离发放初衷。
小额农户贷款按规定应用于支持农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上,但当前不少小额贷款却用在了非农业生产上,更有些乡镇、村办企业通过正常渠道得不到贷款,便找到农户出面贷来小额农贷挪作它用。
2、存在多人贷款供一人或者少数人使用的现象。
小额农户贷款并非农村所有农户都有需求,而真正需求的是极少数农户,且贷款需求量大,于是他们组织多家农户贷款,一个村或者左邻右舍碍于情面,不好拒绝,使小额农户贷款变相成为集中贷款。
3、化整为零,逃避上级监督。
一些企业贷款需求量大,基层农村信用社贷款权力有限,上报审批不仅繁琐麻烦,而且贷与不贷没有最终决定权,于是便让企业职工出面申请联保贷款,而贷款却是交企业统一使用。
4、“对号入座”的现象时有发生。
明明不符合贷款条件,却非要按照农户小额贷款的规定“对号入座”,你要求找辖区的农户,我便为你找辖区的农户,你要求五户联保,我给你找的也符合条件,于是,贷款便名正言顺,顺理成章。
5、农村信用社五户联保方式办理手续繁杂,流于形式,贷款额度核定较小,没有真正起到为农民简化手续的目的。
(二)产生的风险隐患
1、严重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后劲。
小额农贷偏离了“三农”轨
道,农村信用社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生存空间也会严重萎缩,发展后劲将会大打折扣。
2、信贷风险会进一步加剧。
小额农贷作为贷款金额小、形式为联保的农村信用社“主打产品”,从本质上讲,风险较小,相对安全,而小额农贷一旦被挪作他用,便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信用社的监督,贷款在使用过程中有无风险或如何使用了解甚少,导致信贷风险进一步加剧。
3、集中风险进一步凸现。
小额农贷化整为零,集中使用,与“垒大户”没有本质区别,而一旦出现风险,比大额贷款更具有“毁灭性”,因为小额农贷本身抗风险能力就弱,个体商户、小型企业等经营规模小,自身资金实力不足,管理随意性较大,模式多是家庭式粗放式经营,效益只能勉强偿还贷款利息,贷款如果出现逾期,还本付息只能是遥遥无期的事了。
4、贷款难问题得不到根本缓解。
小额农贷对解决农户贷款难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贷款让少数人使用,致使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得不到贷款。
一方面,一部分“非农户”使用着农贷资金,而另一方面,大量农户却为发展农业的资金犯愁,形成农民贷款“想给的要不多,想要的给不足或给不了”的尴尬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
5、信贷债务纠纷进一步增多。
由于小额农贷中存在着大量的“冒名顶替贷款”,贷款不出现风险一好百好,而一旦风险出现,贷款真相便会水落石出,诉讼纠纷在所难免。
且不说在法庭上有许多不认债现象,也不说诉讼成本过高,有些甚至会出现败诉,“赢了官司输了钱”便是大多的结局。
三、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制度,强化队伍建设
深入研究适合农户贷款管理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人员素质建设。
壮大信贷人员队伍,加强对信贷员的管理和培训,完善激励与约束,充分调动其工作动力,在促进信贷员积极发放贷款的同时,提高风险管理的自觉性,消除风险管理的漏洞,实现服务与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
信贷员要跳离机构设置的硬约束,拉长服务战线,拓宽服务领域,及时了解农户的经营状况和需求,将金融支农服务引向深入。
(二)加强管理,推行“阳光”办贷
基层信用社要严格小额农贷管理,建立小额农贷公开制度,使贷款的发放、使用“阳光化”,使信贷员在广大群众的监督下合理发放贷款,杜绝人情贷款、关系贷款、顶名贷款及违规贷款,避免人为因素形成的信贷风险。
各级联社要加大对基层社小额农贷发放的管理力度,严厉查处小额农贷发放过程的“农转非”现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进行补救,严防每笔贷款的“后天失调”,确保小额农贷真正用于农业。
(三)严格审查,实施“差别化”管理
要真正推行农户贷款保证制度,对保证人认真审查,实现一至二户的真正担保,避免形同虚设,连带责任落实困难的现象发生。
对农村优先发展起来的专业户、个体商户,可适当提高农贷额度,放宽农贷条件,满足不同农户的资金需求。
同时,做到“三主动”,即:主动深入贷户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主动为贷户提供经营管理经验和经济信息,主动为贷户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小额信贷实现预期效益。
(四)加强宣传,实现银农共赢
要加强小额农贷的宣传,让农民真正了解到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优惠性、实用性,使小额农贷深入民心,真正成为农村信用社实现“双赢”的良好途径。
四、结论
农村信用社作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合作金融组织,小额农贷发放过程中不规范导致的弊端和危害,必然严重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经营效益、生存发展。
由此,必须进一步规范操作和整治。
但是仅靠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这需要政府、银行和农民共同努力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