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解析版】
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70594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8.png)
A.恰好中和时,溶液呈碱性
√B.滴加NaOH溶液至pH=4.3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C.滴定过程中,c(Cl-)=c(CH3COO-)+c(CH3COOH) D.pH=7时,c(Na+)>c(Cl-)>c(CH3COO-)>c(CH3COOH)
3.[2022·辽宁,17(7)]测定氢醌法制取H2O2样品含量的方法如下: 取2.50 g产品,加蒸馏水定容至100 mL摇匀,取20.00 mL于锥形瓶中,用0.050 0 mol· 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滴定三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分别为19.98 mL、 20.90 mL、20.02 mL。假设其他杂质不干扰结果,产品中H2O2质量分数为___1_7_%___。
中 c(Cr2O27-)?
发现反应原理
Cr2O27-与Fe2+
Fe2+与MnO- 4
确定比例关系
代入相关数据 回溯样品用量 计算所需结果
c1V1×10-3 —5c2V2×10-3 mol 5c2V2×10-3 mol c2V2×10-3 mol
c1V1×10-3 —5c2V2×10-3 mol 6
c1V1×10-3 —5c2V2×10-3 mol 6×20×10-3 L
步骤
操作
未用标准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洗涤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取用待测液的滴定管
锥形瓶洗净后瓶内还残留少量蒸馏水
取碱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且取液
取液
结束前气泡消失
V标准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c待测
偏高 偏高
偏低 无影响
山东专用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篇热点微专题8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课件
![山东专用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篇热点微专题8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aed35f71fe910ef02df8a1.png)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用标准
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
S
2
O
2 3
+I2====2I-+ S 4 O
2 6
)。
回答下列问题:
(1)“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氧的含量为80ab mg·L-1。
(3)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泡占据液体应占有的体积,会导致测得的消耗的
Na2S2O3体积数据偏小,最终结果偏低。 答案:(1)2Mn(OH)2+O2====2MnO(OH)2 (2)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
80ab
(3)低
【核心归纳】 1.滴定实验思维导图
I2
~
2
S
2
O
2 3
2
x mL×0.100 0 mol·L-1 20.00 mL×0.020 00 mol·L-1
x mL=2 mL,所以和HCOO-反应的I2的体积为 20.00 mL-2 mL=18 mL。
CCl3CHO~HCOO- ~ I2
147.5 g
1 mol
0.36 gw18×10-3 L×0.100 0 mol·L-1
【解析】(1)A.标准Na2S2O3溶液呈碱性,应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选项A正确;B. 滴定时眼睛只要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选项B不正确;C.滴定终点时,
俯视读数,所读标准液体积偏小,导致测定结果偏低,选项C正确;D.滴定前锥形
瓶内溶液呈蓝色,滴定到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并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达到滴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习题 第41讲 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后习题 第41讲 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ace4e7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2.png)
第41讲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层次1基础性1.(广东深圳统考)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并用来滴定白醋样品,下列图示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操作甲: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NaOH固体溶解B.操作乙:配制NaOH溶液时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C.操作丙:弯曲并挤压胶管中玻璃珠以排出滴定管尖端气泡D.操作丁:滴定时滴入液体和摇动锥形瓶同时进行2.(广东卷)测定浓硫酸试剂中H2SO4含量的主要操作包括: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②转移定容得待测液;③移取20.00 mL待测液,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
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3.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需烘干后才能使用B.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排出碱式滴定管内的气泡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可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4.(广东广州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图1装置进行KMnO4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FeSO4溶液实验B.如图2所示,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9.90 mLC.图3为酸式滴定管,使用后需洗涤干净,并轻轻放入烘箱烘干D.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操作方法如图4,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5.关于滴定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B.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会使测定结果偏小C.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时,KMnO4标准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D.所有的滴定实验都需要加入指示剂6.下列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或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 )提示:2KMnO4+5K2SO3+3H2SO46K2SO4+2MnSO4+3H2O、I2+Na2S2NaI+S↓。
7.(海南卷)某小组开展“木耳中铁元素的检测”活动。
2021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节 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word含答案)
![2021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节 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word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addfe887c24028915fc3ff.png)
第二节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熟记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
新课程探究一、酸碱中和滴定1.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原理(1)概念: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之间的物质的量相等。
即:c(H+)·V酸=c(OH-)·V碱,由此可计算c(H+),也可计算c(OH-)。
2.主要仪器及使用(1)仪器: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
仪器a是酸式滴定管,仪器b是碱式滴定管。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3.主要试剂(1)待测液;(2)标准液;(3)指示剂(一般用酚酞或甲基橙)。
4.滴定操作(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滴定:(3)滴定终点的判断:(以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为例,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
读数并记录。
5.数据处理为减少实验误差,滴定时,要求重复实验2~3次,求出所用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然后再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纳总结酸碱中和滴定注意事项(1)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最后一滴恰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
(2)滴定操作要点: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珠,右手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图示仪器Ⅰ准确量取25.00 mL酸性KMnO4溶液B.装置Ⅱ可用于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盐酸的实验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待装液润洗2~3次D.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答案 C例2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
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字母)称量。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教案鲁科版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教案鲁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b628a890c69ec3d5bb75bc.png)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课型标签:题型课 提能课]考点一 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1.实验原理 (1)原理:c 待=c V V ⨯标标待(以一元酸与一元碱的滴定为例)。
(2)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①准确测定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体积; ②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 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2)滴定(3)终点判断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4)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HCl)(HCl)(NaOH)c V V ⋅计算。
[名师点拨] 中和滴定曲线示例图及解题方法 (1)示例图像(以0.100 0 mol/L 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 盐酸为例)(2)巧抓“四个点”突破滴定曲线问题①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是什么溶质的等量混合。
②抓“恰好”反应点,生成什么溶质,溶液呈什么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③抓溶液“中性”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反应物过量或不足。
④抓反应“过量”点,溶质是什么,判断谁多、谁少。
考法一 滴定操作及误差分析[典例1] (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上学期开学考)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25 mL 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21.7 mLB.用标准的K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洗净碱式滴定管后直接取标准KOH 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定结果偏低C.用标准的K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 中含有NaOH 杂质,则测定结果偏高D.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标准的KOH 溶液时,若读取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解析:滴定管精确值为0.01 mL,读数应保留小数点后 2位,A 项错误;用标准K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洗净碱式滴定管后直接取标准KOH 溶液进行滴定,由于没有润洗,标准液浓度减小,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大,则测定结果偏高,B 项错误;所用的固体KOH 中混有NaOH,由于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故所配的溶液的OH -浓度偏大,导致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C 项错误;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标准的KOH 溶液时,若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至终点后俯视读数,导致消耗的盐酸体积偏小,依据c(酸)=()()()c V V 碱碱酸可知测定结果偏高,D 项正确。
考点45_酸碱中和滴定-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过考点(解析版)
![考点45_酸碱中和滴定-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过考点(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01152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a.png)
考点45 酸碱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概念和原理(1)概念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之间的物质的量相等。
即:c(H+)·V酸=c(OH-)·V碱,则c(H +)=c OH-·V碱V酸或c(OH-)=c H+·V酸V碱。
2.主要仪器使用(1)仪器: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
仪器a是酸式滴定管,仪器b是碱式滴定管。
精密度:0.01 mL。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①检查仪器: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
②润洗仪器:在加入溶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遍。
③加入溶液:分别将溶液加入到相应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线以上。
④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然后调节滴定管液面使其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
准确读取数值并记录。
3.主要试剂(1)待测液;(2)标准液;(3)指示剂(一般用酚酞或甲基橙,一般不用石蕊,颜色改变不明显)。
4.指示剂的选择(1)原理:由曲线可以看出,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在接近滴定终点时有一个突变过程,在此范围内,滴加很少的酸(或碱),溶液的pH就有很大的变化,能使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所以即使酚酞、甲基橙的变色不在恰好中和的pH=7的点上,但体积差距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图:0.100 0 mol·L -1 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 -1 HCl 溶液的滴定曲线。
(2)酸碱指示剂法(只能测定溶液的pH 范围)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 变色范围(颜色与pH 的关系)石蕊 <5.0红色 5.0~8.0紫色 >8.0蓝色 酚酞 <8.2无色 8.2~10.0浅红色 >10.0红色 甲基橙<3.1红色3.1~4.4橙色>4.4黄色特别提醒 若滴定终点为碱性时,选择酚酞,酸性时,选择甲基橙,中性时,酚酞、甲基橙都行,一般不选择石蕊,变色现象不明显。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91d72f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a.png)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BDCEAF (填字母)。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洗去附在滴定管壁上的水,防止因将标准溶液稀释
而带来误差
。
2.某学生用0.1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如下:
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加入醋酸溶液 ②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加入20.00 mL醋酸溶液 ③选酚酞作指示剂 ④当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⑤滴定管(装标准溶液)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所测得待测液的浓度 ⑥中和滴定达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内液面读数
个
个
个
个
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 滴定20 mL 0.100 0 mol·L-1 HCl溶液过程中的pH变化
题组二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
1.为测定某醋酸溶液浓度,量取20.00 mL待测醋酸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以下实验操作导致测定浓度偏高的操作有几个 ( B )
题组一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分析
1. 中和滴定是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定量分析方法。实际工作中也可利用物质间
的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进行类似的滴定分析,下列有关几种具体的滴定分析(待测
液置于锥形瓶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C
A.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Na2SO3溶液以测量其浓度: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 浅红色
V(标准) 变大 变小 变大 变大
变小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通用版)第七章第40讲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通用版)第七章第40讲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7aac35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0.png)
溶液呈碱性,可选酚酞为指示剂,第二次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pH=5.6,溶液
呈酸性,可选甲基橙为指示剂,B正确;第一次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Cl===NaHCO3+NaCl,消耗 mol·L-1盐酸的体积V1 mL,则
KMnO4溶液时,KMnO4颜色恰好褪去时即为滴定终点。
2.中和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原理(以一元酸和一元碱的滴定为例)
依据c(标准)·V(标准)=c(待测)·V(待测),则有c(待测)=
(标准)·(标准)
(待测)
,标准溶
液滴定待测溶液时,c(标准)、V(待测)均为定值,c(待测)的大小取决于V(标
n(Na2CO3)=n(HCl)=cV mol·L-1×1.70×10-3 L=1.70×10-3 mol,40 mL原溶液
中Na2CO3的浓度为
1.70×10-3 mol
40×10-3 L
=0.042 5 mol·L-1,C 正确;第一次滴定终点时,溶质为 NaHCO3,溶液
pH=8.7 呈碱性,说明
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活塞
无法打开
3.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
指示剂
石蕊
甲基橙
酚酞
<5.0红色
<3.1红色
<8.2无色
变色范围的pH
5.0~8.0紫色
3.1~4.4橙色
8.2~10.0粉红色
>8.0蓝色
>4.4黄色
>10.0红色
4.实验操作(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训练: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答案+详解】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训练: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7ae321669dc5022aaea00ff.png)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1.已知Ag2CrO4是砖红色沉淀,下列滴定反应中,指示剂使用不正确的是( )A.用标准FeCl3溶液滴定KI溶液,选择KSCN溶液B.用I2溶液滴定Na2SO3溶液,淀粉作指示剂C.用AgNO3溶液滴定NaCl溶液,Na2CrO4作指示剂D.用H2O2溶液滴定KI溶液,淀粉作指示剂解析:选D 铁离子与碘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碘单质,KSCN 溶液遇铁离子显红色,当溶液显红色时,说明碘离子完全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故A正确;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当溶液显蓝色时,说明亚硫酸根离子已经被碘单质充分氧化,碘单质剩余,达到滴定终点,故B正确;Ag2CrO4是砖红色沉淀,当溶液中有砖红色沉淀时,待测液中的氯离子被充分沉淀,银离子剩余,故C正确;待测液中的碘离子被双氧水氧化生成碘单质,淀粉显蓝色,即开始滴定就出现蓝色,蓝色加深,碘离子完全反应时,蓝色不再加深,但是不易观察,不能判断滴定终点,故D错误。
2.H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0.01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I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该滴定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Na2S2O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C.该滴定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D.该反应中每消耗2 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4N A解析:选B 溶液中有单质碘,应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碘与硫代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反应达到终点时,单质碘消失,蓝色褪去,故A错误;Na2S2O3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故B正确;Na2S2O3溶液显碱性,应该用碱式滴定管,故C错误;反应中每消耗2 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2N A,故D错误。
3.用0.100 mol·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25.00 mL某未知浓度的草酸(H2C2O4)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其中E为电动势,反映溶液中c(MnO-4)的变化。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与应用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3f976793186bceb19e8bbe9.png)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与应用素养说明:酸碱中和滴定曲线是近几年热点题型,通过分析建模,让考生形成解题程序,也体现大纲对考生对图形的识别与分析的能力要求。
知识梳理1.图示强酸与强碱滴定过程中pH曲线(以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盐酸为例)2.强酸(碱)滴定弱碱(酸)pH曲线比较特别提醒 恰好中和=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滴定终点≠溶液呈中性。
强化训练1、(2020年北京3月份试测题)用一定浓度NaOH 溶液滴定某醋酸溶液。
滴定终点附近溶液pH 和导电能力的变化分别如下图所示(利用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可判断滴定终点;溶液总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点对应的溶液中:c (CH 3COO -) = c (Na +)B .a→b 过程中,n (CH 3COO -)不断增大C .c→d 溶液导电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c (OH -)和c (Na +)增大D .根据溶液pH 和导电能力的变化可判断:V 2<V 3 答案 C2.常温下,用0.100 mol·L-1的NaOH 溶液分别滴定同浓度、体积均为20.00 mL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用HA表示酸),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滴定醋酸的曲线是图1pH 7V 1 V 2 V (NaOH)V 1 V 3 V (NaOH)导电能力B .由图分析可得b >a =20C .D 点对应的溶液中:c (Na +)=c (A -)D .根据E 点可计算得K (HA)=[0.050+(10-6-10-8)]×10-810-6-10-8 答案 C解析 根据图知,图1中A 点未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 =1,由于酸的浓度是0.100 mol·L -1,所以图1中为强酸,即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1,选项A 错误;由选项A 分析可知图1滴定盐酸且滴定终点溶液呈中性,图2滴定醋酸且滴定终点溶液呈碱性,故b =a =20,选项B 错误;根据图示可知,D 点显示中性;c (H +)=c (OH -),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 (Na +)=c (A -),选项C 正确;E 点pH =8,则c (H +)=10-8mol·L -1,c (OH-)=10-6mol·L -1,c (Na +)=0.050mol·L -1,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 (A -)=c (Na +)+c (H +)-c (OH -)=0.050 mol·L -1+10-8 mol·L -1-10-6mol·L -1,c (HA)=0.050 mol·L -1-(0.050+10-8-10-6) mol·L -1=(10-6-10-8)mol·L -1,K (HA)=c (H +)·c (A -)c (HA )=10-8×(0.050+10-8-10-6)10-6-10-8,选项D 错误。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酸碱中和滴定的拓展与应用分析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酸碱中和滴定的拓展与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530082f46527d3250ce0b3.png)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酸碱中和滴定的拓展与应用分析-原卷解析一、单选题(共15题)1. 下列有关中和滴定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NaOH 溶液滴定盐酸时,可以选用紫色石蕊作为指示剂B. 滴定或量取盐酸时,应使用图甲所示的滴定管C. 实验测定并绘制中和滴定曲线时,记录pH 的时间间隔应相同D. 图乙所示液面的读数为18.20 mL2.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目的 操作A 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原子 加入适量NaOH 溶液,加热、静置、分液冷却后,滴加AgNO 3溶液B 证明酸性:硝酸>亚硫酸>碳酸 将硝酸与NaHSO 3混合产生的气体,除去硝酸后通入NaHCO 3溶液C 用标准浓度的H 2O 2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KI 溶液 用酸式滴定管向锥形瓶中量取10.00 mL KI 溶液,滴入2滴淀粉溶液,然后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标准浓度的H 2O 2溶液进行滴定,当加入最后一滴H 2O 2溶液,溶液变蓝,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停止滴定,读数,计算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FeCl 3固体,加入盛有浓盐酸的烧杯中,搅拌溶解,然后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A. AB. BC. CD. D 3. 下列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或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提示:2KMnO 4+5K 2SO 3+3H 2SO 4=6K 2SO 4+2MnSO 4+3H 2O 、I 2+Na 2S =2NaI +S ↓选项滴定管中的溶液锥形瓶中的溶液指示剂滴定终点颜色变化A NaOH溶液CH3COOH溶液酚酞无色→浅红色B HCl溶液氨水甲基橙黄色→橙色C 酸性KMnO4溶液K2SO3溶液无无色→浅紫红色D 碘水Na2S溶液淀粉蓝色→无色A. AB. BC. CD. D4.用0.10mol⋅L−1KMnO4(酸性)标准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FeSO4溶液。
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A. 该实验需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作指示剂B. KMnO4标准溶液装于碱式滴定管中C. 临近滴定终点时眼睛须注视滴定管刻度线D. 若平行实验后测得消耗KMnO4溶液体积为10.00mL,则c(FeSO4)=0.25mol⋅L−15.某学习小组用0.1mol/L NaOH溶液滴定10.00mL未知浓度的稀硫酸。
高中化学 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解析版)
![高中化学 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6f37c43968011ca2009150.png)
课时41 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1.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A..酸与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溶液呈现中性C..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D.酸所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答案】D【解析】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可知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酸所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
2.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酚酞B.圆底烧瓶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答案】B【解析】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所需仪器:带滴定管夹的铁架台、碱式滴定管、烧杯、锥形瓶、漏斗(可用来向滴定管中加入液体),用不到圆底烧瓶。
滴定终点用指示剂酚酞来判断。
3.准确量取25.00 mL 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A.50 mL 量筒B.10 mL 量筒C.50 mL 酸式滴定管D.50 mL 碱式滴定管【答案】C【解析】量筒为粗量器,精确度≥0.1mL,而滴定管为精量器,精确度为0.01 mL;且酸式滴定管可盛装酸液和有氧化性的物质。
4.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 mol·L-1 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读数,读数11.00 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9.00 mL,实际取出液体的体积()A.大于8 mL B.等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因为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所以仰视,读数大于实际读数,俯视读数则小于实际读数。
5.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滴定管下端连有橡皮管的为酸式滴定管B.在滴定时,左手操作锥形瓶,右手操作滴定管开关C.滴定前应首先排除尖嘴部分的气泡D.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答案】C【解析】A是碱式滴定管,B右手操作锥形瓶,D两眼观察锥形瓶内颜色变化。
6.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C.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再进行滴定D.用酚酞作指示剂滴至红色刚变无色时即停止加盐酸【答案】C【解析】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标准盐酸被稀释,浓度偏小,造成消耗的V(酸)偏大,根据c(碱)=c(酸)×V(酸)/V(碱)分析,可知c(碱)偏大,故A错误;B.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造成消耗的V(酸)偏大,根据c(碱)=c(酸)×V(酸)/V(碱)分析,可知c(碱)偏大,故B错误;C.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滴定,对V(酸)无影响,根据c(碱)=c(酸)×V(酸)/V(碱)分析,可知c(碱)不变,故C正确;D.用酚酞作指示剂滴至红色刚变无色时即停止加盐酸,造成消耗的V(酸)可能偏小,根据c(碱)=c(酸)×V(酸)/V(碱)分析,可知c(碱)可能偏小,故D错误。
2021届新高三化学精品复习 中和滴定的拓展与应用
![2021届新高三化学精品复习 中和滴定的拓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1302088b9f3f90f76c61b88.png)
主要类型
分析方式
• 酸碱滴定法 • 氧化还原滴定法 • 沉淀滴定法 • 配位滴定法
• 直接滴定法 • 间接滴定法 • 返滴定法
例1:将V2O5溶于足量稀硫酸得到250mL(VO2)2SO4溶 液。取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 mol·L-1H2C2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 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已知滴定 过程中H2C2O4被氧化为CO2,VO2+(黄色)被还原为 VO2+(蓝色)。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 0.0900mol/L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若滴定终 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 __________;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 管中的液面在“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 序号)____(①=10mL,②=40mL,③<10mL, ④>40mL)
2021届新高三化学精品复习
中和滴定的拓展与应用
滴定分析法是一种简便、快速 且应用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 在常量分析中有较高的准确度。 中和滴定的拓展应用是近几年 高考试题的创新题型。
命题角度
1.滴定管的使用问题 2.滴定所用的指示剂选择 3.滴定终点的现象判断 4.定量计算问题 5.滴定误差分析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 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_______g/L。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 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
答案:(2)H2O2 + SO2 = H2SO4 (3)酚酞 ④ (4) 0.24 (5)原因:盐酸的挥发
(4)取100.00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中和滴定及迁移应用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中和滴定及迁移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99f19ae25c52cc58ad6beaf.png)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中和滴定及迁移应用1.(2020·绍兴市柯桥区适应性考试)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碳酸锂的纯度。
滴定原理如下:碳酸锂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锂和二氧化碳,在碳酸锂未完全反应时,溶液保持中性(pH =7)。
反应完全后,随着盐酸的继续滴入,溶液pH 下降,以甲基红—溴甲粉绿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液滴定试样,用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量来计算碳酸锂的含量。
(1)配制约0.30 mol·L -1盐酸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下同)a .量筒b .电子天平c .漏斗d .烧杯e .容量瓶f .玻璃棒g .胶头滴管(2)用0.300 0 mol·L -1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其中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为________。
a .加入0.1~0.2 mL 甲基红—溴甲粉绿作指示剂b .煮沸去除CO 2,再冷却到室温c .将试样置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20 mL 水溶解d .用盐酸标准液滴定至试液由绿色变成酒红色e .继续滴定至酒红色(滴定突跃区域)即为终点(3)碳酸锂的纯度可用下式计算:ω=0.036 94×c ×(V 1-V 0)m×100%,其中:ω—碳酸锂试样的纯度;m —碳酸锂试样的质量(g);c —盐酸标准液的浓度(mol·L -1);V 1—试样滴定时消耗盐酸的体积(mL);V 0—滴定空白溶液(指不加试样进行滴定)时标准盐酸消耗的体积(mL),0.036 94—与1.00 mL 标准盐酸(c =1.000 mol·L -1)相当的碳酸锂的质量(g)。
滴定空白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上述滴定操作中,缺少“煮沸去除CO 2,再冷却到室温”这个步骤,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答案 (1)bc (2)cadbe (3)以消除实验中的试剂、操作等综合因素造成的滴定误差 偏小 解析 (1)配制约0.30 mol·L -1盐酸溶液需要的仪器有量筒、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则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bc 。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易错题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含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易错题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2551c9fad6195f302ba6ad.png)
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易错分析】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最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 在科学实验中占重要地位,它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可以扩展到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中和滴定原理是熟悉的酸碱中和反应,由于酸碱中和反应与日常生活及实验室工作联系非常密切应用性强,所以常以酸碱中和反应原理为切入点,考查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理论的运用,其实验操作、仪器使用、指示剂选择、滴定终点判断、误差分析、定量计算等知识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错题纠正】例题1、下面是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00 mL待测NaOH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⑧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液面变化,直至滴定终点。
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④⑥⑦B.①⑤⑥⑦C.③⑤⑦D.①③⑤⑦【解析】锥形瓶不用待测液润洗,①错误;石蕊变色不明显,不易观察颜色,在酸碱中和滴定时不用石蕊作指示剂,③错误;滴定管使用前要用标准酸溶液润洗,⑤错误;滴定过程中眼睛应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⑦错误。
【答案】D例题2、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
请完成下列填空:(1)配制100 mL 0.10 mol/L NaOH标准溶液。
①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________(冷却后)→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________→________→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②称量________g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________、_______。
(2)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液NaOH溶液进行滴定。
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章 课时3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 课件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共60张PPT)
![第八章 课时3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 课件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共6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51a1a84a7302768f99394e.png)
⑰__变__小__ ⑲_变__大___
c(待测) ⑩__偏__高__ ⑫__偏__低__ ⑭_偏__高___
⑯__偏__高__
⑱_偏__低___ ⑳__偏__高__
[名师点拨] 图解量器的读数方法 (1)平视读数 实验室中用量筒、移液管或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视线与刻 度的交点即为读数(即凹液面定视线,视线定读数)。
Ⅴ.用 b mol·L-1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Ⅳ中溶液至浅黄色 时,滴加 2 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共消耗 Na2S2O3 溶 液 V3 mL。
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 Na2S2O3 和 Na2S4O6 溶液颜色均为无色 Ⅲ中苯酚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5Br
-
+
BrO
-
3
+
6H
+
===3Br2
+
3H2O
,
Br2
+
2KI===I2
+
2KBr,反应物用量存在关系:KBrO3~3Br2~6KI,因此如果没
有苯酚与溴的反应,则 n(KI)∶n(KBrO3)=6∶1 时,两者恰好完
全反应,因废水中含有苯酚消耗 Br2,所以当 n(KI)≥6n(KBrO3)
课时3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
01 酸碱中和滴定
02 核心素养迁移——滴定原 理的拓展应用
课时跟踪检测
知识点一 酸碱中和滴定
考必备•清单
1.实验原理 (1)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酸(或碱)来测定未知
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以标准 HCl 溶液滴定待测的 NaOH 溶液,待测的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NaOH)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天练习20分钟——水酸碱中和滴定与图像拓展(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天练习20分钟——水酸碱中和滴定与图像拓展(有答案和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ea89e15acfa1c7ab00cc46.png)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天练习20分钟——水酸碱中和滴定与图像拓展(有答案和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洛阳质量检测)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必须干燥后才能加入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C.滴定时没有排出滴定管中的气泡D.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2.已知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1.6×10-5,lg 4=0.6。
该温度下,向20 mL 0.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1 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c(H+)为1×10-4 mol·L-1B.a、b、c、d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d点C.滴定过程中宜选用酚酞作指示剂D.b点溶液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一定为c(CH3COO-)>c(H+)>c(K+)>c(OH-) 3.(2019·合肥六中模拟)用0.1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质用HA表示),利用电导率传感器绘制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Ⅰ为盐酸,曲线Ⅱ为醋酸溶液B.a点、c点均为滴定终点C.c点:c(Na+)>c(A-)>c(H+)>c(OH-)D.b点pH大于14.在一隔热系统中,向20.00 mL 0.100 0 mol·L -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 0 mol·L -1的NaOH 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点溶液呈酸性,此时:c (CH 3COO -)-c (CH 3COOH)=2c (H +)-2c (OH -)B .从a 到b :c (CH 3COOH )c (CH 3COO -)逐渐增大 C .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D .b 点和c 点对应的溶液中,K w 相同5.(2020·镇江调研)已知:pOH =-lg c (O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中最好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
项,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应该选用酸式
项,滴定过程中,眼睛要时刻注视
项,为了避免待装液被稀释,滴定管装入液
项,滴定前平视,滴定结束后仰视读数,读
溶液中有单质碘,应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碘与硫代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反应达到终点时,单质碘消失,蓝色褪去,故A错误;
25.00
.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乙
.选用淀粉作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丁图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a-0.5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