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货币制度的类型及演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笔记:货币制度的类型及演变

货币制度是在货币流通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才有了需要对货币的发行、流通,进行统一规范的必要,才有了一个更加完善的货币制度的。从历史长河来看,16世纪后,货币制度趋于定型并逐步完善。那最早的货币制度是什么呢?要结合货币形式的演变去探索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银本位制:最早的货币制度是银本位制,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其实银元流行的时间比银本位要早,但是把它作为一个制度确定下来,是在15、16世纪。16世纪到19世纪这一段时间,银本位制在很多国家盛行。按照货币制度的几个构成要素,它的主要特征是,(1)以白银为本位币币材,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2)本位币的价值与其所含的白银价值相等,其他货币(辅币、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银币;(3)银币和白银可以自由铸造和融化;(4)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银本位制存在的时间,现在看来也不算很长,200多年的时间。为什么它很快被其他的货币制度所取代呢?这就是银本位制的缺点,就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对货币的需求量的增加,白银的价值低、体积大、价值不稳定,甚至于计量运输不方便,导致了金银的比价大幅度的波动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换的规模越来越扩大,白银作为货币,它的数量完全不能够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到了19世纪中叶,银本位就渐渐不能适应这个发展了,各国纷纷放弃银本位制。中国历史上实行的这样一种金属货币制度,就只有银本位。中国是在1935年11月份宣布放弃的银本位。

白银的数量不能够满足经济的需要,就是一种金属作为货币的材料不能满足经济的需要,大家就想到了要增加一种金属,来作为货币的材料,这个时候就选择了黄金和白银共同作为货币的材料

二、金银复本位制:黄金和白银共同作为货币材料。因为黄金的价值高,可以满足大众交易,而白银的价值低,可以用于小额的交易。金银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所以在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

典型的货币制度就金银复本位制度。从设计者的初衷,愿望是好的,因为一种金属作为货币的材料不能够满足需要,就用两种金属。从理论上来讲,增加了金属的货币数量可以更大的满足商品交换的发展需要,但是呢事与愿违。在金融的复本位制度下,有一个叫格雷欣法则,本来是希望金和银两种金属材料作为货币,增加货币的数量,但由于金和银天然有一个比价关系。这个比价关系的波动,就导致有的时候银币更值钱,金币不值钱,有的时候又金币值钱,银币不值钱。这个时候大家发现,本来货币当局是希望两种货币作为主要货币,但事实上在流通当中呢,只有一种货币在发挥本位币的作用,另一种货币被驱逐出流通。这时候就产生了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这样一个法则。

金银双本位制下的格雷欣法则:比如说当金和银的兑换比率是1:15(官价是1:15),当银由于开采成本降低,(比如突然发现一个大银矿,银的数量大大增加)导致其价值降低时(如1:18,这里是市场价,和官价形成差价),人们就按上述比率用银兑换金,将金贮藏,或将其在市场上兑换银继续套利。最后,银充斥于流通市场,排斥了金。当金被储藏起来,(就没有起到本位币的作用,市场上流通的都是银。)本来银的价值比金低,但是同样道理,由于金的开采数量多了,银的价值上升而金的价值降低,人们就会用金按上述比例兑换银,将银贮藏,流通中就只会是金币。

货币的天然的独占性和排他性不可能形成两种货币同时作为这样一种主要货币流通的情况,到后来事实上只有一种货币在流通。经济学家的分析发现,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也存在着货币的排他性和独占性,也会产生一种货币驱逐另一种货币的现象。

三、金本位制:英国是首先过渡到金本位制的国家,到了19世纪未到20世纪初的时候,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化的国家基本上都实行金本位,金币是本位币。金本位在流通过程中,又分为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金币为本位货币。●辅币和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国境。

金平价导致各个国家的货币保持币值的稳定,金币本位呢现在看

来它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对内的币值稳定,企业的成本、价格和利润的计算都很准确。对外呢表现为外汇的这个市场的价格也是稳定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资本的流动。

随着战争的爆发,为了筹集军需物资和抵抗经济危机,政府都要统一来进行管理,要集中资金来投入到战争,这种集中管理的意志变强,与金本位要市场自发的调节就产生了矛盾。这个时候真正的金币本位,遭到了一种破坏。一些国家就开始大量的印刷这个价值符号,因为战争的爆发,加剧了国家之间的黄金储量的失衡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就开始建立变相的金本位,所以金币本位就变成了金块这个本位制。此时,流通在市场上的就不是金币了,而是代用货币,银行券或纸币。这个时候不准铸造流通金币,黄金集中存储于政府。国家规定纸币和银行券的含金量,但自由兑换受到限制。之所以还叫金本位,就是这个纸币和银行券呢是可以自由兑换的,因为它跟黄金挂钩。随着这样一个形势的演变,战争的加剧,其实金本位的这个金的成色就逐渐的在减少,演变到第三个阶段的时候就叫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铸造流通金币,纸币或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在国内不能直接兑换金块。●只能换取外汇,用外汇兑换存放在国外的黄金。历史上比较典型的一个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个时候就说所有国家的货币,都宣布与黄金脱钩。只有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所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就是尽管货币与这个黄金挂钩,但是都是一种间接关系了。

金本位制从含金量的逐渐的减少到最后的崩溃,实际上金本位制的崩溃根本上就在于黄金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机制被破坏。战争的爆发,政府要干预各个国家的货币与黄金的关系,甚至于政府他要去限制银行券或者说纸币兑换黄金,以及将本国货币依附于其他国家的

货币之上。这些做法,都削弱了货币制度的一个稳定性。所以当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就直接摧毁了这个金本位制存在的最后的基础。所以在1925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后呢,各个国家都先后转向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四、信用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是指以不能兑换黄金、取消黄金保证、凭借国家信用发行和流通的信用货币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也称为“管理货币本位”、“不兑现纸币本位制”。

信用货币制度基本特点: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强制流通,无限法偿,不兑换黄金,不规定含金量,贵金属非货币化。信用发行,货币通过金融活动投入流通。流通中的信用货币主要是现金和存款货币。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统一管理与调控。它是一个货币发行的唯一机关。

货币制度的演变,它与货币形式的演变是有内在的紧密的联系的。信用货币制度的优劣:●是货币制度的飞跃,突破了币材限制;●满足了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的需要;●大大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缺点表现在:●政府根据需要来发行,但这个需要很难测算。发行量较难测算,容易出现货币供需矛盾,●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经常出现,要影响经济发展,●而且汇率的风险也要加大。

经济学家的忠告:要颠覆现存社会的基础,再没有比搞坏这个社会的货币更微妙且更保险的方式了。这一过程引发了经济规律的破坏性一面中隐藏的全部力量,它是以种无人能弄明白的方式做到这点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综观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商品货币一直是一种规则。只要占据主导地位的货币是硬币或金银,急剧增长的通货膨胀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发生。通货膨胀一直是一种有吸引力的可供选择的收入来源,因为它事实上不用任何人进行投票表决,政府就可以利用它征收税赋。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史无前例的货币体系。——米尔顿.弗里德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