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及风格PPT(优秀课件) 通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闻一多的学生冯夷在《混着血丝的记忆》中
这样回忆闻一多在清华大学讲课时的情景:
当学生们乱七八糟地起立敬礼又复坐下之后, 他也坐下了;但并不即刻开讲,却慢条斯理地 掏出自己的纸烟盒,打开来,对着学生露出他 那洁白的牙齿蔼然一笑,问道:“哪位吸?” 学生们笑了,自然并没有谁坦直地接受这风味 的礼让。于是,闻先生自己擦火吸了一支,使 一阵烟雾在电灯下更浓重了他道士般神秘的面 容。
一、什么是教学艺术
一、什么是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相对于教学技术而言的。 教学技术(技法、技能、技巧)指的是已经客观化了比较 线性的教学操作方式、方法、规则和要领。一般说来,教学技 术是能够通过教与学或通过训练与模仿来习得的。它能以显性 知识的形态而存在。
一、什么是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指的是在大体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比较综合地体现 出来的具有主观性、创造性、灵活性、情感性和感染力的教学的智慧 、个性、美感和灵性。一般说来,教学艺术是难以通过教与学或通过 训练与简单模仿来习得的,而是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内省、反 思、感悟和修炼(内功)去意会、去尝试。它往往以缄默知识(默会 知识)的形态存在,通常具有某种意义上的神秘感而难以琢磨(如教 学机智、教学幽默)。
二、教学艺术的要旨
.创造性
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高水平的 教学,其场景是变化的、流动的、有生命 活力的和令人兴奋的,要求教师具有一定 的敏锐性和敏感性,积极地洞察、捕捉、 判断、选择,机智、灵活、巧妙、智慧并 适时适度地处理各种事务,包括突发事件。 这就是教学艺术中创造性的主旨。
二、教学艺术的要旨
.审美性
审美是艺术的主要功能,没有美也就没 有艺术。纯艺术的审美可以是超功利而将其 发挥到极致。教学艺术当然也具有审美的特 性,但它应主要服务于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艺术的要旨
.审美性
教学也不仅仅是完成知识和能力等方面 的任务,还应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使 学生享受快乐,陶冶情操,获得美感,甚 至这也可以成为更广泛意义上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艺术的要旨
.双边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交往与互动。因此, 教学艺术不仅仅是教师单边的“表演”, 教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还要看教学场景的 整体氛围和师生关系的整体状态。
二、教学艺术的要旨
.创造性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标新立异。 教学应尽量避免简单重复、周而复始和单 调乏味。教学艺术的创造性主要体现为教 师根据复杂的教学场景及其变化而随机、 自由、自如、智慧地进行选择和应变。
.中国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名士风格的最感人之处就在于他的独立不羁、 清新自然、超凡脱俗。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 的一次演讲》中回忆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讲学 时的情景: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 科楼上大教室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 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 履稳健,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这就 是梁任公先生。
二、教学艺术的要旨
.独特性
艺术的生命力和价值的重要表征就是其 独特性。趋同、从众和简单模仿就意味着艺 术生命的死亡。教学既然也是一门艺术,教 师在教学中就应去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 学风格。
三、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三、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关于教学在根本上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这是一个在国内 外学术界都悬而未决的问题(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贵阳: 贵州教育出版社,,.)。
二、教学艺术的要旨
二、教学艺术的要旨
.主观性
教学艺术具有高度的主观性、能动性,教学 中的一招一式和整体风貌都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 和内心世界,与教师的教学理念、价值取向、生 活态度、性格气质、审美情趣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教学艺术的要旨
.情感性
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是艺术的灵魂。艺术 最核心的内涵就是以情感人、以情怡人。教学既然 也是一门艺术,当然也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注入生动、 丰富、真实的情感,使教学富有感染力、渗透力和 穿透力(真理的力量加人格的力量)。
四、教学艺术风格的类型
.什么是教学艺术风格
“教学艺术风格”和“教学风格”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看成是两个相似与互通的概念。真正的教学艺术, 必定是有其独特风格与个性的,因为风格是艺术必不 可少的特质。真正能称之为有风格的教学,多少也会 蕴含有某种艺术气质,因为教学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基 因决定了雷同、重复、单调的教学是不可能有艺术气 息的。
.中国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名士风格的最感人之处就在于他的独立不羁、 清新自然、超凡脱俗。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 的一次演讲》中回忆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讲学 时的情景: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 我们也跟着他欢喜。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 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 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 能自已。情绪转好之后,又在“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 笑了”。
.中国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曾任北大国文系教授、辅仁大学教务长的刘半农 留欧六年,专心致力于实验语音学,他在教学中强调 实验,注重考据,精微繁密,主张“借着科学上的死 方法,来研究不易凭空断定的事”。刘半农在教学和 研究的过程中尤其注意方法上的指导,他告诫学生做 学问不能贪多求大,而应“在小事上用水磨功夫”; 要用“死方法去驾驭活事”。值得一提的是,强调治 学要注意方法的刘半农在讲授语音学的过程中亦“谈 笑风生,庄谐杂出”。
三、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另一位教学研究专家盖奇()则认为,教学是一门科学 ,而不是艺术。因为如果把教学视为艺术,并排除对它的 科学探索,就会导致教学变为纯粹主观的活动,没有规律 可循,最终会陷入不可知论。
三、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当盖奇与赫修特争论时,一位叫加拉赫()的教学研究专 家提出了调和的看法。他认为,可以承认教学是一门艺术,但 强调教学的科学性是有好处的。他将教学与外科手术相比,认 为许多人之所以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死去,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 外科手术的艺术性估计太高,对科学性估计太低。
.中国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闻一多的学生冯夷在《混着血丝的记忆》中 这样回忆闻一多在清华大学讲课时的情景:
于是,像念“坐场诗”一样,他搭着极其迂 缓的腔调,念道:
“痛——饮——酒—— 熟读——离——骚—— 方得为真——名——士!”
.中国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闻一多的教学反衬着一位诗人进入教学领域 的特色,而这种特色在徐志摩的身上表现得更是 淋漓尽致。徐志摩的学生卞之琳回忆:
.中国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名士风格的最感人之处就在于他的独立不羁、 清新自然、超凡脱俗。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 的一次演讲》中回忆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讲学 时的情景: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 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 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地,他 便开讲起来。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 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 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 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通畅, 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
.中国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清新自然的名士风格
名士风格的主体是名士。名士风格的最大特 点是独立不羁,清新自然,超凡脱俗。具有名士 风格的教师在教学中,“散发着一种落拓不羁, 飘逸不群的神仙风味”。“这样的教师与其说是 主要传知识予学生,不如说主要传诗风予学生。” (张放.中国现代文人的教书.,年月日。)闻一多、 梁启超、徐志摩是这种风格的代表。
.中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考据式或经院派教学风格确实在“启发灵感”上 略显不足,但是教学毕竟是一个严谨认真的工作,学 术研究或思想传承,毕竟不是写散文、写小说或诗歌, 它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立志做学问的是 不得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当然,对于青春好动的 热情洋溢的青年,乾嘉学派或牛津学派的教学风格往 往是费力不讨好。据说吴宓受聘到北大教书,学生闻 风而至,但时日不多,课堂几乎成为空城,学生埋怨 “援引过多”。
.中国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循循善诱的启发风格
这样的教学风格一般体现在那种有博大精 深思想体系而每每以某个学问专题出之的思想 家、社会革命家的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启发思 考、循循善诱。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 等皆是这种教学风格的典型。
.中国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鲁迅讲课,纵横捭阖,影射现实,不囿于题而 题自深,学生所得,已远远超过了课堂之内的东西。 他时常“发前人之所未发,言前人之所未言”,围 绕一个中心题目,旁稽博引,详加分析、批判。学 生回忆鲁迅讲课,“有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 时如清泉入涧,清晰动听;有时又慷慨淋漓,感人 肺腑”。鲁迅的语音“缓慢清晰”,声音不高却被 静穆所衬,间而诙谐引起欢笑,笑过之后品思更深。
教学艺术及风格
改编整理: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说教学是一门科学, 是说教学有自身的逻辑和规律,有在通常情景下必须遵循的原 则和章法。说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是说在教学这种极富人性、 情感性、复杂性、不确定性、难以预测性的人与人的主体间活 动中,往往没有固有和普遍有效的技术、方法和模式,而更需 要的是情感、智慧和个性。
.什么是教学艺术风格
教学艺术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由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学机智、教学智慧等结 合而成的一种稳定、独特和内化的教学风貌,是教师综合素质 和实践智慧高度个性化的体现。
.中国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探讨中国现代学者鲜明各异的教学风格,对 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教师过分依赖现代化教 学手段所形成的“多媒体依赖症”,具有一定的 启发意义。(王凌皓,周媛,杨子江.论中国现代 学者的教学风格[].社会科学战线,.().)
“他给我们在课堂上讲英国浪漫派诗,特别是讲 雪莱,眼睛朝着窗外,或者对着天花板,实在是自己 在作诗,天马行空,天花乱坠,大概雪莱就融化在这 一片空气里了。”追求“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 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宇宙 里自得”的徐志摩的讲课,也像他写诗,独抒性灵, 不拘形式。有时他干脆把学生带到教室外,在青草坡 上杂乱躺坐,听着小桥流水,望着群莺乱飞,随他遨 游诗国。徐志摩的教学可谓符合他一生坚持不懈的美 学追求。
.中国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严谨认真的乾嘉风格
乾嘉风格是指清代以来的考据学派在教学中 所形成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风格,也被 称之为经院风格。经院风格是指欧洲大陆古典大 学中注重经院哲学教学与研究的风格。二者注重 的是理性思辨,引经据典。乾嘉风格得在审慎周 密、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失在古板、迂腐、欠 缺发明、较少启发。单不庵、钱玄同、黄侃、刘 师培、刘大白、刘半农、梁漱溟、吴宓等皆是以 注重考证、引经据典、审慎周密而闻名的。
三、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他还指出,把某种东西称为一门艺术意味着两层含义:
含义
第一,它是只 有少数像艺术 家这样的人才 拥有的技能或 技术;
第二,对于它 ,甚至艺术家 都难以描述, 只有通过模仿 、顿悟、直觉 才能学到。
三、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这样一来,如果把教学较多地看作艺术,必然使它变得神 秘莫测,为一般人所不能把握。所以,应该把教学视为艺术与 科学的结合。(张武升.教学艺术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中国现代学者迥然不同的教学风格
闻一多的学生冯夷在《混着血丝的记忆》中 这样回忆闻一多在清华大学讲课时的情景:
记得那是初夏的黄昏,马樱花正在盛开, 那桃花色绒线穗儿似的小花朵,正发放清淡的 香味。七点钟,电灯已经来了,闻先生高梳着 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的眼镜,穿着黑色 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 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的昂然走进教室里 来。
三、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美国教学研究专家赫修特()在《教学艺术》一书中指 出,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理由是:教学主要是人 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这种交流和影响更多地依赖于 情感、兴趣、需要、价值等因素或过程,而这些因素或过程 完全是在科学把握之外的,如果运用科学来把握这些因素或 过程,就会使它们受到抑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