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案分析完整版本

合集下载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病案一:头痛主诉:患者,男性,30岁,头痛已有一周,疼痛部位集中在双侧太阳穴附近,呈搏动性,伴有恶心、呕吐,并且光线过敏。

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病史:此前无头痛疾病史,健康良好。

最近工作压力较大,日常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差。

家族中无头痛病史。

舌诊:舌体稍红,苔黄腻。

脉诊:脉浮数。

中医辨证分析:根据上述症状和舌脉状况,可以初步判断此病为痰火上扰。

痰火上扰是指由于体内湿热郁于脾胃,脾胃不健,痰浊内生,或由于外邪侵袭,郁结气滞,引发头痛等症状。

此病的主要症状为头痛,多为双侧太阳穴附近,呈搏动性,伴有恶心、呕吐,并且光线过敏。

舌体稍红,苔黄腻,脉浮数。

中医治疗方案:针对病案一的症状和辨证,可以采用以下中医治疗方案:1. 清热化痰,通络止痛。

方药组成:天麻、赤芍、川芎、羌活、佛手、黄芪、薄荷等。

2. 调理脾胃,健脾化痰。

方药组成:白术、茯苓、半夏、山药、陈皮等。

3. 调理作息,改善生活习惯。

针对患者的工作压力和不规律的作息习惯,建议患者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并适当调整工作压力。

预后评估: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中医治疗方案,通常可以在2-4周内缓解头痛症状,并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病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因此患者在症状缓解后,仍需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调理。

结论: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可以根据病案分析,确定痰火上扰为头痛的主要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中医药对于头痛等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并且能够从根本上调理身体,减少复发风险。

但是需要患者自身的配合和长期的调理,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引言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系统研究。

而病案是中医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文献载体,记录了患者的病情、病历、诊断和治疗情况等信息。

病案分析报告是基于对病案中各项信息的分析,在对比其他病例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疾病的特点、规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以中医病案分析报告为主题,将介绍六篇范文的写作方法和要点。

1. 病案分析报告之《某患者高血压病病案分析报告》病情介绍患者男性,65岁,主要症状为头晕、心悸、失眠等,已被确诊为高血压。

病因分析分析患者的病史,可能致使高血压的病因因素有多种,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当、肝郁化火等。

证型分析根据中医四诊方法,患者被判断为肝阳上亢、痰浊内盛的证型。

治疗体会采用中医调理法,包括针灸、中药治疗等,并结合调整生活方式,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2. 病案分析报告之《某患者冠心病病案分析报告》病情介绍患者女性,55岁,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胸痛等,已被确诊为冠心病。

病因分析分析患者的生活习惯,可能的病因因素有高脂血症、高血压、情绪波动等。

证型分析根据中医四诊方法,患者被判断为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的证型。

采用中药治疗为主,辅以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心脏负荷明显减轻。

3. 病案分析报告之《某患者糖尿病病案分析报告》病情介绍患者男性,40岁,主要症状为口渴、多尿、乏力等,已被确诊为糖尿病。

病因分析分析患者的生活习惯,可能的病因因素有饮食不当、情绪波动、遗传等。

证型分析根据中医四诊方法,患者被判断为气虚、脾肾阳虚的证型。

治疗体会采用中药调理为主,辅以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患者症状得到一定缓解。

4. 病案分析报告之《某患者慢性胃炎病案分析报告》病情介绍患者女性,30岁,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纳差等,已被确诊为慢性胃炎。

病因分析分析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能的病因因素有饮食不规律、情绪波动、久病不愈等。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病案一:慢性胃炎主诉患者李某,女性,45岁,主诉脘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三年。

现病史患者三年前开始出现脘腹不适感,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嗳气等症状,经常感觉胀气不顺,影响生活质量。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脾虚湿困型。

治疗方案1.调整饮食:忌辛辣油腻食物,宜清淡易消化饮食。

2.中药调理:益气健脾、祛湿化痰。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脘腹不适明显减轻,食欲有所增加,嗳气减少,大便规律。

病案二:失眠症主诉患者王某,男性,38岁,主诉失眠近半年,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白天疲倦。

现病史患者近半年来每晚入睡困难,常多梦、早醒,导致白天疲倦无力,工作效率下降。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心火亢盛型。

1.调整作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2.中药调理:清热安神、养心安神。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入睡时间缩短,多梦减少,早醒明显改善,白天疲倦感明显减轻。

病案三:痛经主诉患者张某,女性,22岁,主诉经期腹痛伴腰腿酸痛、情绪波动,持续三年。

现病史患者经期腹痛伴腰腿酸痛、情绪波动三年,每次月经来潮前后1-2天出现上述症状。

辨证分型中医辨证:气血虚弱型。

治疗方案1.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2.中药调理:补气养血、理气止痛。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经期腹痛明显减轻,腰腿酸痛症状改善,情绪波动减轻。

病案四:慢性咳嗽主诉患者刘某,女性,60岁,主诉反复慢性咳嗽伴痰,咳嗽持续两年。

现病史患者两年前开始出现咳嗽伴有痰,经常感觉喉部有异物阻塞,痰液为白色粘稠。

中医辨证:肺热痰壅型。

治疗方案1.忌烟酒刺激: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性食物。

2.中药调理: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治疗结果经过一个月中药调理,患者咳嗽明显减轻,痰液变少,喉部异物感减轻。

病案五:一侧头痛主诉患者陈某,男性,50岁,主诉右侧头痛伴眩晕,持续三个月。

现病史患者三个月前开始出现右侧头痛,头痛部位固定在右侧头部,伴有眩晕、恶心。

中医病案分析68846【范本模板】

中医病案分析68846【范本模板】

中医病案分析例1.潘晓春,女,30 岁.已婚。

主诉:带下量多半年余.因工作繁忙,近半年来出现白带绵绵不断,曾服清热除湿方药十余剂,未效。

现症见面色萎黄,神倦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腹胀,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臭味,舌淡苔白,脉缓弱.辨证分析:本证因劳累过度,耗伤脾气而致脾气虚。

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输精、散精无力.水湿不运,故见腹胀纳少;水湿不化,清浊不分,流注肠中,则便溏,水湿下渗,常脉失约,则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化源不足,肌体失养,面都失荣,故见神倦乏力,面色萎黄;中气不足则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均为脾气虚弱之征。

中医诊断:脾气虚证.方药:四君子汤。

人参18g、白术15g、茯苓12g、炙甘草6g.例2 .任苏平,女,60 岁.工人。

年轻时产多乳众,工作及家务较劳累。

八年来主诉:常感神疲乏力,腹胀便溏,未经系统治疗,病情时好时犯。

半个月前又因劳累而诱发,现自觉阴户中有物突出,并有下坠感,气短乏力,头晕目眩,纳少便溏,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辨证分析:本证因孕产过多,失于调护而导致脾虚气陷所致。

脾气虚弱,升举无力,中气下陷,故见子宫下垂.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故食少便溏,化源亏乏,机能活动衰退,故气短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脾气虚弱之征。

中医诊断:中气下陷证.方药:补中益气汤。

黄芪30g、党参30g、白术15g、升麻10g、柴胡12g、当归12g、陈皮6g、肉桂6g、泽泻8g、甘草6g。

例3 .王海生,男,47 岁,农民.主诉;腹痛五年,加重一周。

自述五年前因过食生冷而腹痛,温熨热敷可自行缓解,病情时重时轻,未系统治疗.一周前不慎着凉、腹痛加重而来就诊。

现腹痛喜按,纳少,腹胀,食后尤甚,四肢不温,肢体困重,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中医诊断:脾虚寒证.方药:参苓白术散。

党参18g、白术15g、茯苓12g、山药15g、扁豆12g、陈皮6g、砂仁6g、薏苡仁15g、鸡内金10g、黄芪15g、神曲10g、炙甘草6g。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

中医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怎么写1. 引言中医病案分析报告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病案的系统分析和总结,旨在提高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为患者的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中医病案分析报告,并给出六篇范文供参考。

2. 病案概述在每篇中医病案分析报告中,首先需要对病情进行概述。

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病史、体格检查结果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内容。

概述应该简明扼要,但又不能遗漏重要信息。

3. 病因分析接下来,对患者病因进行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强调辨证论治,因此病因分析至关重要。

可以从体质、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和病史,深入分析病因的根源。

4. 辨证分析在中医病案分析报告中,准确的辨证是确立治疗方案的基础。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特点、舌脉表现以及病程变化等,对患者的辨证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辨证的准确性对于中医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5. 治疗方案在中医病案分析报告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核心目标。

可以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经验,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包括中药处方、针灸方案、饮食调理、生活方式指导等内容。

6. 治疗效果评价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对病情的观察和患者的主观感受,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评价治疗效果。

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范文一:头痛病例分析报告引言本文报道了一例中医头痛病案的分析过程,旨在为临床中医医师提供参考。

患者,女性,45岁,因头痛症状就诊。

头痛症状已持续3个月,每天持续数小时,伴有眩晕、呕吐等症状。

病因分析患者平日忧虑过甚,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导致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导致头痛症状的发生。

辨证分析患者舌苔黄腻,脉弦细,边缘不整。

辨证为肝气郁滞,气机不舒。

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辨证结果,采用柴胡疏肝汤加减的中药处方,结合颈部按摩和舒缓疏导的针灸疗法。

中医病例分析

中医病例分析

中医病例分析目录一、病历概览 (2)1.1 病例来源 (2)1.2 患者基本信息 (3)1.3 主诉与现病史 (3)1.4 既往史 (4)1.5 家族史 (5)1.6 个人史 (6)1.7 体格检查 (7)二、辅助检查 (8)2.1 实验室检查 (8)2.2 影像学检查 (9)2.3 肺功能检测 (11)2.4 心电图检查 (12)三、中医诊断 (13)3.1 辨证论治 (13)3.2 中医辨证分型 (15)3.3 治疗原则 (16)四、治疗方案 (17)4.1 中药治疗 (18)4.2 针灸治疗 (19)4.3 推拿按摩 (20)4.4 食疗建议 (22)五、治疗效果评估 (23)5.1 症状改善情况 (24)5.2 体质改善情况 (25)5.3 生活质量提高情况 (26)六、病例讨论 (27)6.1 讨论要点 (28)6.2 病例的典型性 (29)6.3 体会与启示 (30)七、总结与展望 (31)7.1 治疗效果总结 (32)7.2 未来研究方向 (33)一、病历概览男,45岁,主诉:腰痛。

患者自述腰痛已有数月之久,起初为间歇性疼痛,后逐渐加重,且伴有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患者平时工作繁忙,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饮食不规律,睡眠质量差。

近期因劳累而加重病情,患者无明显发热、尿频、尿痛等症状,无外伤史。

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可,腰部活动受限,双侧腰肌紧张,触诊腰部有压痛点。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肾功能、B超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检结果,初步诊断为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建议进行以下检查:腰椎X线片或CTMRI检查;骨密度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因。

1.1 病例来源本次分析的病例来源于多个渠道,我们从医院中医科室收集了大量临床病例资料。

这些病例涵盖了多种常见疾病和慢性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中医内科病案分析+答案

中医内科病案分析+答案

中医内科病案分析+答案1.病史:患者自诉1年来每因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夜尿多,头晕,乏力,畏寒,面色苍白,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经服用中药治疗后,症状时有好转,但病情反复出现,半月来下肢浮肿复发,尿量少,腰酸乏力,畏寒肢冷,进食少,腹部胀满,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苔白,脉细。

诊断:水肿(肾阳衰微证)分析:平素劳累过度,肾气亏虚,肾阳不足,膀胱气化无权,水泛肌肤,发为水肿。

膀胱开合失常,出现尿少,肾气虚则出现腰酸乏力,阳气不足,不能温达四肢,则出现畏寒肢冷,脾气虚,运化失职,则出现进食少、腹部胀满,气血生化乏源,导致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面,故见面色苍白、头晕。

舌质淡胖,苔白,脉细为气虚水停之象。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2.病史:患者素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上午9时在活动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出现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面红气粗,两手握固,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身热汗出,躁扰不宁,体温38.5℃,血压180/110mmHg,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诊断:中风—痰火淤闭证分析:肝阳暴张,阳亢风动,气血上逆,痰火壅盛,清窍闭塞,神明不用,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

痰火内闭,故牙关紧闭,面红气粗,两手握固。

风阳痰火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肝风窜犯络道,则肢体拘急。

身热汗出,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为肝阳痰火内盛之征。

治法:熄风清热,豁痰开窍。

方药:安宫牛黄丸、羚羊角汤加减3.病史:患者有11年胃病史,每年秋冬季多有发作。

近2年来曾3次吐血和便黑,曾在市某医院作纤维胃镜检查,诊为“胃溃疡”。

就诊前一天饮酒较多,而后胃痛逐渐加重,自服法莫替丁疼痛稍缓解,次日晨觉胸闷,恶心,随即吐出咖啡样液体约150mL,内中夹有食物残渣。

家人即刻送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

现在症:脘腹胀满痞闷,口臭,大便色黑成形。

舌红,苔黄,脉数。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患者自绝经二年来,自觉胃脘部重 复胀痛不适。情绪不稳,轻易抑郁及 发怒,遇烦恼则痛甚,嗳气、矢气则 痛舒。胃纳尚可,大便偏干。舌红苔 薄白、脉弦。
胃镜: 慢性浅表性胃炎,HP(-) 。
中医病案分析
15/20
要求: 中医诊疗: 辩证分型: 治 法: 方 药:
中医病案分析
16/20
中医诊疗: 胃 痛 辩证分型: 肝气犯胃 治 法: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 药: 柴胡疏肝散(柴胡、 陈皮、
20/20
川芎、 香附、 枳壳、 芍 药、 炙甘草 )
中医病案分析
17/20
病案三
沈××,男,23岁,职员 。
主诉: 目黄、身黄、尿黄三天。
患者一周前无显著诱因下出现发烧, 自认为感冒,服感冒药和消炎药后热渐退, 三天前出现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小便 短少黄赤。伴恶心呕吐,口干苦,腹胀, 纳呆,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数。查见: 巩膜黄染,全身皮肤黄染, 肝肋下3cm,质软,轻压痛,未见其它阳 性体征。
中医病案分析
6/20
• 中医诊疗: 喘证
• 中医证型: 痰浊阻肺
• 辩证分析: 痰浊壅肺,气机不畅,宣降失常, 肺气上逆,故喘咳多痰胸闷。痰湿蕴中,脾 胃不和,健运失司,故恶心纳呆,脘腹胀闷, 口粘不渴。舌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内蕴之 征。
中医病案分析
7/20
• 费某,男性,35岁,司机。 • 主诉: 咳嗽咳痰7天。 • 患者7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痰白稀
粘液痰,咳吐不利,胸中憋闷,恶心纳呆,口粘不 渴。症状多在冬季加重,翌年气候转暖时逐步减轻。 早期活动后如登楼或快步行走时感气急,发展到当 前走平路时亦感气急。 • 查体: BP: 125/85mmHg,HR: 85次/分,律齐, P: 25次/分。神志清,精神软。胸廓前后径增加, 外观呈桶状,肋间隙饱满。叩诊胸廓回响增加,心 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降。呼吸音和语音 均减弱,呼气延长,有时两肺底可闻及干湿啰音。 余无阳性体征。舌苔白腻,脉滑。 • 辅助检验: 胸片示胸廓饱满,肋骨走行变平,肋间 隙增宽。心电图、腹部B超等均无殊。

中医病案分析[精品文档]

中医病案分析[精品文档]

中医病案分析病案(一):患者王某,男,43岁。

患者平素饮食不节,1周前因过食肥甘厚味后出现咳嗽,咳痰量多色白,晨起加重,痰出咳减,自服清热化痰止咳颗粒未缓解,咳嗽,咳痰日渐加重,咳痰粘稠,黄白相兼,粘稠难咯,伴胸闷气喘,气息粗促,胸部胀满而痛,口渴,神疲,纳差,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诊断:咳嗽(痰热郁肺) 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主方:清金化痰汤。

药物:黄芩10g山栀10g桔梗10g麦冬10g桑白皮10g贝母10g知母10g栝蒌仁10g橘红10g茯苓10g甘草6g病案(二):患者初起症见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憹,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右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阳黄(热重于湿)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主方:茵陈蒿汤加减。

药物:茵陈30g 大黄10g 栀子12g 陈皮12g 枳实10g 茯苓15g病案(三):王某,男,30岁,素体脾胃虚弱,胃脘不适,纳差,四肢欠温,倦怠乏力。

1年前因冒雨后,全身浮肿,发烧,小便不利,经治疗后浮肿基本消退,症情缓解,但晨起仍有眼睑浮肿,乏力身困等症。

10天前,又因受湿,病情加重,现症见:全身浮肿,下肢肿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

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

诊断:水肿(脾阳虚衰阴水) 治法:温阳健脾,化气行水。

诊断依据:患者在浮肿前有脾胃虚弱之症,1年前患过水肿(阳水)又复感湿邪致全身浮肿,下肢肿甚,按之凹陷故诊为水肿属脾阳虚衰的阴水。

患者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运化失司,又复感湿邪,引动内湿,内外合邪水湿内停,致水液潴留,泛滥于肌肤故全身浮肿,小便短少;阳气不足,湿浊沉着,故下肢肿甚,按之凹陷;脾虚运化无力,故脘腹胀闷,纳少便溏,脾虚则面色不华;阳不温煦故神倦肢冷;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是脾阳虚哀,水湿内聚之征。

主方:实脾饮加味药物:干姜5g/附子5g(先煎)/草果仁10g/白术15g/茯苓20g/炙甘草5g/大腹皮15g/木瓜10g/木香10g/厚朴9g/黄苠30g/姜枣为引病案(四):患者主因反复水肿20年来诊,现症见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酸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迟无力。

中西医结合考试病案分析(含参考解析)

中西医结合考试病案分析(含参考解析)
2、病案(例)摘要
李某,女,32岁,已婚。2023年12月15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减肥控制饮食后出现头晕、乏力症状,未予以重视,近1周头晕、乏力症状加重,遂来诊。现症见:面色萎黄,口唇色淡,头晕,疲乏无力,食少便溏。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神清,精神不振,眼结膜色淡,巩膜无黄染,咽部无红肿,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及,神经系统检查(-)。既往体健。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实验室检查:Hb96g/L,MCV70fl,CH20pg,MCHC23%,血清铁浓度6.9μmol/L,总铁结合力74.7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0%,血清铁蛋白9μ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1%,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1.2μmol/L。
2.黄体功能不全的患者,黄体酮肌注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10~20m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隔日1次,每次3000U,也可口服维生素E保胎治疗。
3.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可口服小剂量甲状腺片。
4.经治疗症状不缓解或反而加重者,应进行B超及血HCG测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4、病案(例)摘要
张某,女,33岁,已婚,干部。2023年6月24日初诊。患者于1个月前分娩后,出现大便干结,4~5天一行,虽经服用“蜜水”“菜汁”“香油”仍效果不显,因在哺乳期,未曾服用“泻药”,希望寻求中医治疗,故来就诊。现症见:大便已4日未下,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口唇色淡,眼睑结膜苍白,食少纳呆,小便正常,无发热恶寒及异常汗出。追问病史,此女属首次分娩,产程较长,失血较多。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病病史及药物过敏史。查体:T36.5℃,P70次/分,R16次/分,BPI00/70mmHg。营养欠佳,表情疲惫。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睑结膜苍白,肠鸣音正常,为每分钟4次,余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WBC5.5×109/L,Hb100g/L,RBC3×1012/L,N%62%,L%37%,E%1%。尿常规:未见异常。大便常规:未见异常。肝、胆、脾、胰、双肾、膀胱、子宫B超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

中医病案分析【范本模板】

中医病案分析【范本模板】

病例分析题八纲辨证1。

张××,男,34岁,职员。

04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咳嗽日久,久治不愈。

入秋来咳势加剧,干咳少痰,痰中带血。

咽干口燥,尤以夜间为甚.每日午后开始,自觉热从骨髓蒸腾而出,并伴有腰膝酸软,心烦不寐,睡中汗出,遗精,语言嘶哑,两颧发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⑴做出八纲辨证的结论;⑵症状分析;2。

王某,女,38岁。

患肺结核2年,近2月来经常咳血,咳嗽、潮热骨蒸、盗汗音哑、形体羸瘦、喘息气短、形寒恶风自汗,食少便溏,面浮肢肿,舌光淡红裂纹少津,脉沉微细.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3。

张某,女,29岁。

患者二个月来时常发热,热势或高或低,波动于37。

3~38℃之间,午后发作,并于劳累后加重,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常自汗出,易感冒,纳差便溏,本次发热已持续3天。

舌质淡白,苔薄白,脉弱.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反复发热2个月,本次复发3天。

4.赵某,男,48岁。

患者五年前患肝炎,虽经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纳差,胁痛。

三个月来,腹部胀大,腹围90厘米(原81厘米),脘腹撑急,如囊裹水,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胁痛、纳差5年,腹部胀大3月。

5。

林某,男,56岁。

患者一年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经抢救,神志清醒后现左半身上下肢运动不便。

嗣后大便秘结不通,二三日一行,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痛苦难耐,面色苍白,神被气怯,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无力.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左侧半身不遂,大便秘结一年。

6.安某,男,34岁。

数日来见食物心中泛泛欲吐,进食少许即行吐出,吐势较猛,不能参加劳动。

嗳气,胃脘不舒,胸闷胁痛,上身,烦热,下肢觉冷,夜不安寝。

舌尖红,苔薄白,脉弦.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7.韩某,男,39岁.咳嗽十余年,初时咯痰色白,痰出咳平。

中医针灸30个病案分析

中医针灸30个病案分析

中医针灸30个病案分析
1. 病案分析1
- 病案编号:001
- 主要症状:头痛、失眠
- 诊断:病案1属于阴虚阳亢型头痛,属于失眠证
- 处方:针灸治疗,选用百会、太冲、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 治疗效果:经过5次针灸治疗,头痛症状明显减轻,失眠症状有所改善
2. 病案分析2
- 病案编号:002
- 主要症状:腰痛、腿麻
- 诊断:病案2属于肾阳虚型腰腿痛
- 处方:选用肾俞、膀胱俞、阳关等穴位进行针刺
- 治疗效果:经过8次针灸治疗,腰痛症状明显减轻,腿麻症状有所改善
3. 病案分析3
- 病案编号:003
- 主要症状: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 诊断:病案3属于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
- 处方:选用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位进行针刺
- 治疗效果:经过6次针灸治疗,消化不良症状明显减轻,食欲有所恢复
...
(继续分析其他病案)
30. 病案分析30
- 病案编号:030
- 主要症状:月经不调、经期疼痛
- 诊断:病案30属于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
- 处方:选用足三里、关元、气血两调等穴位进行针刺
- 治疗效果:经过10次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症状明显减轻,经期疼痛有所改善
以上是中医针灸30个病案的简要分析。

每个病案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症状和诊断,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相关病症。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

中医病案分析2023-11-16汇报人:•病案介绍•病案分析•中医治疗目•病案总结•讨论与建议录CHAPTER病案介绍01患者基本信息年龄:45岁主诉患者主诉腹痛、腹泻及恶心2天。

现病史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及恶心,伴食欲不振,无发热,无呕吐,无黏液脓血便。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予“黄连素”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

主诉及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既往史及家族史CHAPTER病案分析02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中医四诊分析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030201辨证分析诊断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CHAPTER中医治疗03辨证施治中医通过辨证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

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证候、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各器官、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治疗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以调节整体平衡。

预防为主中医注重预防,认为通过调理身体、增强体质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中医也强调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促进康复。

治疗原则方剂治疗针灸是中医的另一种重要治疗方式。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推拿按摩中药治疗其他治疗方法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与健康密切相关。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可以辅助治疗疾病,促进康复。

运动养生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建议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CHAPTER病案总结04诊断名称病因病机证候表现诊断结果治则治法处方用药针灸治疗其他治疗治疗经过评估结果评估结论评估指标疗效评估CHAPTER讨论与建议05诊疗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病原体抗药性问题01患者依从性问题02综合治疗方案03坚持按医嘱服药注重饮食调理调整作息时间对患者的建议与指导对中医治疗的展望与期待加强中药研发融合现代医学技术THANKS 感谢观看。

中医病例分析【范本模板】

中医病例分析【范本模板】

一)心、脑病病例分析例【1】谢某,男,28岁初诊日期:1984年9月10日。

一年前患病虚劳,后发生遗精,自觉心中悸动不宁,头晕目眩,心烦少寐。

至来诊前二个月,发展为心烦不寐,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健忘耳鸣,舌红,脉细数.医者通过望闻问切,认为病者患有多种病,给以恰当治疗.病例分析要求:① 医者认为病者患多种病,应为哪些病?②分析病因病机③如何治疗为宜?分析关注点①根据病者病情,病者患有虚劳、遗精、心悸、不寐四种病。

②病因病机:始患虚劳,进而遗精频繁,伤及肾阴,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心阳独亢。

心火不能下交于肾,心肾不交,神不守舍,故心悸,不寐。

③病者虽患有虚劳、遗精、心悸、不寐等病,但其总病因病机是肾阴不足,心火偏亢,心肾不交所致,故在治疗上,要滋补肾阴,交通心肾,以黄连阿胶汤或朱砂安神丸加味治疗为宜例【2】白某,女,17岁。

初诊日期:1982年6月4日。

一年前开始,头目不清,记忆力减退,常有发作性的精神恍惚,每次持续3———5分,状如打瞌睡一样,过后周身不适,喜卧欲睡。

常手足心热,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病例分析要求:①分析病因病机。

②诊断分型.③证候分析。

④选何治法、遣何方剂为佳?分析关注点①病因病机: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虚火内生,风阳升动,上扰清窍神明,发为本病。

②诊断分型:痫证(轻证),肝肾阴虚型.③证候分析:平素肝肾阴虚,脑府失养,故头目不清,记忆力减退。

肝肾阴虚,阴不敛阳,风阳升动,扰及清窍神明,则呈发作性精神恍惚.发作后,神志未复,而现周身不适,喜卧欲睡.手足心热,大便秘结,为阴虚所致,舌红苔少,脉细数系火旺之象。

④以滋补肝肾、潜阳安神之法,用左归丸加减治疗为佳。

例【3】纪某,男,18岁初诊日期:1983年7月29日。

一周前,外感风热,开始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后转为咳嗽,胸痛,咳吐黄痰。

由于失治,来诊前发展为发热胸闷,肌肤灼人,牙关紧闭,项背强直,角弓反张,两手挛急遂前来诊治。

病例分析要求:①病者先后均患何病何型?②试述病情演变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病因病机如何?③来诊时应以何法、何方治疗?①病者初犯风热感冒,后患风热咳嗽,来诊前所患为热甚至痉。

中医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中医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中医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病例简介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3年,加重伴恶心呕吐1周”来诊。

患者自述3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餐后加重,时有反酸、嗳气,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经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未能完全控制。

近1周来,症状明显加重,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大便正常。

患者否认有发热、腹泻、黑便等症状。

二、中医诊断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患者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弦细。

结合患者症状及体征,中医诊断为“胃痞”,病机为肝胃不和,气机阻滞。

三、治疗原则根据中医理论,治疗应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主。

同时,考虑到患者病程较长,脾胃虚弱,应辅以健脾益气。

四、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方选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六君子汤健脾益气。

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可酌加枳实、厚朴以增强理气消痞之力,加用生姜、半夏以和胃降逆。

2.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

3. 情志调摄: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

五、治疗过程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时有反复。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症状的变化,适时调整方药,如在症状加重时,可增加疏肝理气药物的剂量,症状缓解时,则适当减少。

六、治疗效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上腹部不适减轻,恶心呕吐消失,食欲恢复正常,体重有所增加。

复查胃镜显示胃黏膜炎症明显减轻。

七、讨论本病例的治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通过疏肝理气、健脾益气,调整了患者的脏腑功能,改善了症状。

同时,饮食调理和情志调摄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通过综合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八、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能够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案分析-07
❖ 叶×× ,女, 50岁, 咳血咯血,经检查无肺结核 病,常因感冒诱发,时发时止,反复5年,近因感 冒又咳血咯血,面部浮肿,午后低热,头晕目眩, 胸闷气短,心烦盗汗,咽喉干燥,大便干结,小便 黄少,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 辩证:肺阴虚
❖ 治则:养阴润肺
❖ 方剂:百合固金汤
❖ 药物:百合、生地、熟地、玄参、贝母、桔梗、甘 草、麦冬、白芍、当归
❖ 治则:益气生津,敛汗止脱。
❖ 方剂:生脉饮
❖ 药物:人参,麦冬,五味子
❖ 当即給予:液体输入,生脉饮20ml,静脉点滴,2小时后,Hp 恢复110/70mmHg,诸症消失。
病案分析-02
❖ 江××,男,53岁,患者咳嗽3天,伴有恶寒 ,无汗,3天前自觉咽痒,微恶风寒,夜间少 许咳嗽,无汗,继则咳嗽加剧,全身酸痛, 微有发热,在私人诊所服中药1剂,当晚咳嗽 更加历害,而上述症状加重前来就诊,诊见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 辩证:痰湿阻肺
❖ 治则:燥温化痰止咳
❖ 方剂:二陈汤
❖ 药物:半夏、陈皮、云苓、甘草
病案分析-09
❖ 患者,周某某 ,男, 56岁,近三天反复出现 腹痛,以脐周为主,午后低热,渐出现腹痛 拒按,甚可扪及包块,矢气频频,大便未解 ,至医院摄腹平片,除外肠梗阻,转至中医 科就诊,观其舌质稍红,苔黄而干起刺,脉 沉实有力。
病案分析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科 胡伟勇
病案分析-01
❖ 叶×× 男 32岁,干部,2012年9月10日就 诊,患者平素体健,于1小时前行痔疮手术, 手术顺利,现感心悸不宁,观病人烦燥不安 ,汗出较多,如珠如油,舌质偏红,脉微细 绝,查体,心率120次/分,BP80/50mmHg, 考虑为手术麻醉药普鲁卡因过敏所致的过敏 性休克。
❖ 辩证:心阳不足 ❖ 治则: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 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 药物:桂枝、灸甘草、龙骨、牡蛎
病案分析-06
❖ 孔某 ,男, 30岁,职员,2012年2月6日初 诊,二年来心悸时作时休,胸闷善太息,气 短,大便干结,舌淡,苔薄,脉细弦结代, 心电图示频发早博。
病案分析-06
❖ 辩证:风热犯表
❖ 治则:疏风清热解表。
❖ 方剂:银翘散
❖ 药物: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 薄荷、淡豆豉、甘草、 桔梗、 芦根。 (10味)
病案分析-04
❖ 患者张某某,经常感心悸、头昏,头晕10余 年,近几天因家事繁忙劳累,心悸,头昏, 头晕加重,伴面色不华,倦怠无力,失眠多 梦,舌质淡红,脉细弱。
❖ 孔某 ,男, 30岁,职员,初诊,2012年2月6日初 诊,二年来心悸时作时休,胸闷善太息,气短,大 便干结,舌淡,苔薄,脉细弦结代,心电图示频发 早博。
❖ 辩证:心气虚兼肝郁 ❖ 治则:补益心气,疏肝理气。 ❖ 方剂:养心汤合四逆散 ❖ 药物: ❖ 人参、茯苓、茯神、灸甘草、当归、川芎、黄芪、
病案分析-09
❖ 患者,周某某 ,男, 56岁,近三天反复出现 腹痛,以脐周为主,午后低热,渐出现腹痛 拒按,甚可扪及包块,矢气频频,大便未解 ,至医院摄腹平片,除外肠梗阻,转至中医 科就诊,观其舌质稍红,苔黄而干起刺,脉 沉实有力。
病案分析-01
❖ 叶×× 男 32岁,干部,2012年9月10日就诊,患者平素 体健,于1小时前行痔疮手术,手术顺利,现感心悸不宁, 观病人烦燥不安,汗出较多,如珠如油,舌质偏红,脉微细 绝,查体,心率120次/分,BP80/50mmHg,考虑为手术麻 醉药普鲁卡因过敏所致的过敏性休克。
❖ 辩证:津气欲脱的亡阴证
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
(12味)
病案分析-05
❖ 患者,李×× ,50岁,男性,20年曾因风心 动过手术,久病素体虚弱,经常感心中空虚 ,惕惕而动,面色苍白,胸闷气短,形寒肢 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
病案分析-05
❖ 患者,李×× ,50岁,男性,20年曾因风心 动过手术,久病素体虚弱,经常感心中空虚 ,惕惕而动,面色苍白,胸闷气短,形寒肢 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
病案分析-04
❖ 患者张某某,经常感心悸、头昏,头晕10余年,近 几天因家事繁忙劳累,心悸,头昏,头晕加重,伴 面色不华,倦怠无力,失眠多梦,舌质淡红,脉细 弱。
❖ 辩证:心血不足
❖ 治则: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 方剂:四物汤或归脾汤
❖ 药物:
❖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 白术、党参、黄芪、当归、甘草、茯神、远志、酸
法半夏、肉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五味子 ❖ (五人二仁二伏骑龟穿半肉,踏远草) ❖ 柴胡、灸甘草、枳实、白芍
病案分析-07
❖ 叶×× ,女, 50岁, 咳血咯血,经检查无 肺结核病,常因感冒诱发,时发时止,反复5 年,近因感冒又咳血咯血,面部浮肿,午后 低热,头晕目眩,胸闷气短,心烦盗汗,咽 喉干燥,大便干结,小便黄少,舌红少苔, 脉细而数。
病案分析-02
❖ 江××,男,53岁,患者咳嗽3天,伴有恶寒 ,无汗,3天前自觉咽痒,微恶风寒,夜间少 许咳嗽,无汗,继则咳嗽加剧,全身酸痛, 微有发热,在私人诊所服中药1剂,当晚咳嗽 更加历害,而上述症状加重前来就诊,诊见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 辩证:风寒束肺
❖ 治则:散寒解表,止咳。
❖ 方剂:3
❖ 王× 女 18岁,未婚,工人,2012年8月18 日就诊,发热2日,体温38.5℃,头痛,全身 酸痛,咳嗽,胸闷,咽红涩痛,苔薄黄,舌 尖红,脉浮数。
病案分析-03
❖ 王× 女 18岁,未婚,工人,2012年8月18 日就诊,发热2日,体温38.5℃,头痛,全身 酸痛,咳嗽,胸闷,咽红涩痛,苔黄,舌尖 红,脉浮数。
病案分析-08
❖ 王某某 男 68岁,工人,近十年反复咳嗽咳 痰,平素易感冒,半个月前受凉后又出现咳 嗽咳痰,色白易咳出,甚胸膈胀满,进食后 时有恶心,就诊时观舌苔白腻,脉滑。(西 医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病案分析-08
❖ 王某某 男 68岁,工人,近十年反复咳嗽咳 痰,平素易感冒,半个月前受凉后又出现咳 嗽咳痰,色白易咳出,甚胸膈胀满,进食后 时有恶心,就诊时观舌苔白腻,脉滑。(西 医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