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的+MR+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障碍、内分 泌失调等。
诊断鞍区及鞍旁病变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明确病变的 性质、位置和范围。
02
CT诊断
CT扫描技术
01
02
03
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能够快速获取 高分辨率的图像,提高病 变检出率。
增强扫描
通过注射造影剂,增强病 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 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
病理学诊断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变,可考虑 进行病理学诊断,通过组织活 检或手术切除进行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者男,45岁,因视力下降就诊,CT和MRI检查显示鞍区占 位性病变,考虑垂体腺瘤可能性大。最终通过病理学诊断确 诊为垂体腺瘤。
案例二
患者女,12岁,因头痛、呕吐就诊,CT和MRI检查显示鞍旁 占位性病变,考虑颅咽管瘤可能性大。最终通过手术切除并 进行病理检查确诊为颅咽管瘤。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 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 引言 • CT诊断 • MRI诊断 • 鉴别诊断 • 总结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研究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MRI 表现,提高对该区域病变的诊断 准确率。
02
探讨不同病变的影像学特征,为 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鞍区及鞍旁病变概述
鞍区及鞍旁病变是指发生在蝶鞍及其周围结构的病变,包括鞍内、鞍上和 鞍旁肿瘤、囊肿、炎症等。
THANKS
感谢观看
MRI诊断
MRI扫描技术
常规MRI扫描
功能MRI技术
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液体衰减 反转恢复序列(FLAIR)等,用于观 察鞍区及鞍旁的结构和信号变化。

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94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空泡蝶鞍
95
结核病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 T1Sag+C垂体柄增厚 并强化
• 下丘脑内结节强化
96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 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 泌疾病,以垂体淋巴细 胞浸润为特征,多见于 妊娠晚期和产后年轻女 性;尿崩为主要临床表 现
56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鞍区脊索瘤
57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蝶骨骨纤维异常 增殖症 男,22岁。 双眼视力下降2月
58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增强后有强化
59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60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 表皮样囊肿为非肿瘤性病变,约占 颅内肿瘤的0.2 ~1.8%
15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鞍上池层面(横轴位SET1)
16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蝶鞍层面(横轴位SET1)
17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颅底层面层面(横轴位SET1)
18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垂体冠状位SET1
19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腺垂体及神经垂体正中矢状位SET1WI、 SET2WI
20
正常影像学表现
脑MRA
• 鞍区表皮样囊肿是仅次于桥小脑角 的好发部位,约占7%
61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患者 男 23 右侧三叉神经痛8月余
表皮样囊肿
右侧CPA胆脂瘤累及鞍区
62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表皮样囊肿
弥散成像呈高信号 增强未见明显强化

鞍区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大症(成人) ❖ 神经系统障碍:头痛、视力下降、视野改
变等。
❖ 微腺瘤<1cm 大腺瘤>1cm
❖ X线:
❖ 蝶窦扩大;双鞍底,鞍底塌陷;后床突 及鞍背吸收破坏,前床突变尖
❖ 1垂体高度>8mm ❖ 2垂体柄移位>2mm ❖ 3鞍底骨质塌陷变薄 ❖ 4穿破鞍膈向鞍上池发展 “束腰征” ❖ 5视交叉受压上移 ❖ 6均匀中等强化,边缘清楚 ❖ 7微腺瘤动态扫描:强化持续时间长*
垂体
❖ 分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 正常垂体高<8mm,平
均宽10-12mm,前后径 约8mm ❖ T1、T2信号均匀与灰 质相等,后叶呈高信 号(神经内分泌颗粒 所致)
垂体腺瘤
❖ 好发30-50岁成人 ❖ 内分泌功能障碍及颅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 泌乳素瘤:闭经、溢乳、不育等 ❖ 生长激素腺瘤:巨人症(儿童)、肢端肥
❖ CT平扫可见海绵窦区肿块,均质等密度或 稍低密度。MR上T1加权图呈均质等信号或 稍低信号,T2加权图呈均质稍高信号或等 信号。增强扫描多呈均质明显强化。
❖ 鞍旁边界不清的占位性病变,须结合CT观 察骨质结构,若伴骨质破坏,则高度提示 转移瘤。
转移癌(肝癌)
鞍旁淋巴瘤
❖ 属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系统正常者发病年龄为 50-60岁,免疫缺陷者好发年龄为30岁左右。
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瘤
空蝶鞍
❖ 鞍上池脑脊液通过松驰扩大的鞍膈或缺损 的鞍膈孔疝入鞍内。
❖ 通常位于前部,使垂体受压后移。 ❖ 绝经后或老年人 ❖ 呈脑脊液信号改变,鞍上池与空蝶鞍内相
连的脑脊液。
空蝶鞍
转移瘤
❖ 多数由邻近肿瘤直接侵犯而来,最常见者 为鼻咽癌颅内侵犯;也可由其他器官恶性 肿瘤经血道转移至鞍旁海绵窦,原发灶为 肺癌、乳腺癌、肾癌、消化道癌及鼻咽癌。

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介绍:脑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血管病变,它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临床的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及相关辅助检查。

一、影像学表现:1·CT表现:●平扫表现:脑海绵状血管瘤通常呈高密度,有时可出现钙化灶。

有些病例在平扫时可见富血管纹理。

●强化扫描表现:动态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呈强化,强化程度因病变的不同而异。

2·MRI表现:●T1WI表现:大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呈等或略低信号。

富血管纹理可形成“蜘蛛网状”或“星芒状”。

●T2WI表现:大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呈等或略高信号。

伴有富血管纹理的病变可呈混杂信号或高信号。

●强化扫描表现: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因病变的不同而异。

3·DSA表现:●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血供和血管结构,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血管解剖。

二、鉴别诊断:1·脑动静脉畸形(AVM):与脑海绵状血管瘤鉴别的主要依据是AVM的有明确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与病变直接相连,而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供血和引流血管是通过脉络丛与病变相连。

2·脑血管瘤:脑血管瘤多数呈均匀强化,且有时可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而脑海绵状血管瘤在动态增强扫描中强化不均匀,无明确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三、辅助检查:1·脑血管造影:可进一步明确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血供和血管结构。

2·CT灌注成像(CTP):评估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灌注情况,有助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3·MR灌注成像(MRP):评估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灌注情况,对病变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4·钳夹试验:通过夹紧供血动脉,观察病灶是否消退,可以帮助鉴别诊断。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相关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脑海绵状血管瘤:由局部脑血管发生的一种良性肿瘤性脑血管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局限性脑血管扩张,形成了许多血管蜂窝状瘤窝,内充满血液成分。

【读片时间】第2090期:左侧鞍旁海绵状血管瘤

【读片时间】第2090期:左侧鞍旁海绵状血管瘤

【读片时间】第2090期:左侧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左侧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资料】女性,43岁。

头痛、左侧面部感觉缺失、复视、眼外展障碍和视力下降等。

图1左侧鞍旁海绵状血管瘤ABCDEF【影像学检查】A.B.CT平扫左侧鞍旁见一稍高密度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密度较均匀,其内见一低密度条状影;C.增强扫描早期肿瘤明显强化呈血窦样;D.增强扫描晚期肿瘤呈明显均匀强化。

肿瘤边缘更加清楚;E.F.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类似脑脊液信号;G.H.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病灶部分突入鞍内,周围脑实质明显受压推移【最后诊断】左侧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病理)。

【诊断要点】脑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ma)是一种脑血管先天发育异常性疾病,临床少见,年发病率0.56/10万,占颅内血管畸形的5%〜25%。

可见于任何年龄,好发于40岁左右的中年人,性别无差异。

病理上属良性错构瘤,几乎所有病例都有反复少量出血或慢性渗血。

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脑实质型和硬膜型。

约75%发生于幕上,最常见于额、颞叶深部髓质区、皮髓质交界区,也可发生于小脑、脑干和脊髓,16%〜33%的病例多发,脑室内罕见。

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常位于中颅凹底,并与海绵窦、硬脑膜、三叉神经半月节、岩骨嵴等结构紧密相连。

1.临床表现:临床多见的症状为头痛、一侧面部感觉缺失、复视、眼外展障碍和视力下降等。

2.CT表现:1)病变为单发,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体积大,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清晰。

2)病变多同时累及鞍旁和鞍内,病灶鞍旁部分大,鞍内部分小。

3)CT平扫病变呈等或稍高密度,密度均匀。

4)增强扫描病变呈非常显著强化。

5)病变内很少出血和钙化。

3.MRI表现:1)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体积大,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清晰。

2)MRI T1WI呈等或稍低于脑灰质信号,T2WI呈类似脑脊液高信号。

3)DWI呈等或稍低信号,但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明显高于正常脑实质。

鞍区脑膜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脑膜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哑铃状
“爆米花”征
垂体大腺瘤
• 临影特点:激素异常,垂体看不见,束腰征,T2带小泡,包绕颈 动脉,延迟期强化减退。
碰撞瘤
v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腺瘤伴脑膜瘤。
谢谢
鞍区脑膜瘤-WHOⅠ级
鞍区脑膜瘤(WHOⅠ级)
鞍区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神经鞘瘤。 •垂体大腺瘤。 •海绵状血管瘤。
鞍旁神经鞘瘤
• 鞍旁神经鞘瘤信号特点多为T1WI略低信号,T2信号不均匀(病灶 易出现囊变、出血),由A、B区特点,增强扫描出现不均匀强化。 常有相应颅神经症状。
v 海绵状血管瘤(WHO I级):常表现为鞍旁椭圆形或哑铃状肿块影, T2WI多有“爆米花”征(Popcorn ball)及周围完整的含铁血黄素环 是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上的主要特点,常呈明显均匀性强化。
定义
影像学表现
• 密度或信号均匀,边界清楚。 • 以宽基底附于硬膜表面。 • 白质塌陷征。 • 沙粒样钙化(占15%-20%),常见于沙粒体型。 • 瘤周水肿。 • 脑膜尾征。 • 邻近骨质增厚,恶性的出现骨质破坏。 • 恶性表现:邻近骨质溶骨性破坏,弥散受限。 • 病灶最大层面和水肿最大层面不在同一层面是与胶质瘤鉴别要点。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如何鉴别诊断?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如何鉴别诊断?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如何鉴别诊断?
1.神经鞘瘤:多位于肌锥外,有时有压痛。

与海绵状血管瘤有众多相似之处,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二者鉴别。

神经鞘瘤在CT 和MRI上多呈长椭圆形或沿眼眶长轴生长,也可呈哑铃形或分叶状,部分肿瘤含有液化腔为其重要特点。

标准化A超检查瘤内反射较低,排列较疏松。

B超显示内回声较低,不丰富,部分患者可见片状无回声区。

彩色多谱勒超声多可见肿瘤内动脉血流信号。

MRI扫描T1WI
呈中等信号,T2WI多可呈中高信号或混杂信号,明显强化。

瘤内出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且不能强化的区域,为液化腔的征象。

2.脑膜瘤:多有视力减退,视盘水肿、继发萎缩和视神经睫状血管。

B超探查肿瘤内回声少而衰减著,不可压缩;CT示视神经管状梭形增粗或圆锥形肿物;MRI可发现肿瘤起自视神经鞘,可管内或颅内蔓延。

3.泪腺多形性腺瘤:发生于泪腺窝,肿瘤向前生长可在眶外上方触及质硬肿物。

B超探查内回声中等,肿瘤压迫眼球使之明显变形;CT 发现泪腺区骨吸收,海绵状血管瘤几乎不发生于泪腺窝内。

4.孤立的神经纤维瘤:临床表现也类同于海绵状血管瘤,但B型超声图内回声少,不可压缩;CT显示边缘不光滑。

5.眶内血管外皮瘤少见:超声探查回声较海绵状血管瘤少,且不能压缩。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有丰富的红蓝血流。

[颅脑肿瘤]“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要点、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颅脑肿瘤]“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要点、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颅脑肿瘤]“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要点、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1.要点(Key concepts)■海绵状血管瘤(WHO I级)是一生长缓慢、边界清楚,发生于成人的先天性血管源性肿瘤。

■几乎100%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存在颅内出血。

“爆米花”征(Popcorn ball)及周围完整的含铁血黄素环是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上的主要特点和最佳诊断征象。

急性较大的出血可能掩盖海绵状血管瘤的典型特征。

■病灶形态及信号富于变化,反复出血后病灶范围可扩大。

■常伴有其他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

2.概述(Brief introduction)■传统意义的海绵状血管瘤包括发生于脑外的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和发生于脑内的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 malformation),前者又称为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畸形是最常见的隐匿性血管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病高峰年龄是40岁,常见于女性;海绵状血管畸形发病高峰年龄在40—60岁,但儿童也可发病,家族遗传性发病年龄较早,且较容易发生出血和产生新病灶,无性别差异。

■好发部位:鞍旁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和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畸形)。

3.影像表现(Imaging findings)■ MRI平扫:①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常表现为鞍旁椭圆形或哑铃状肿块影,直径通常比较大,平均直径接近5cm,边界清楚,无瘤周水肿。

②海绵状血管畸形常表现为散在于脑内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直径较小,境界清楚,分叶状,核心呈网状,常无周围水肿,病灶短期内增大可出现占位征象。

③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T1WI常呈稍低或低信号强度,信号均匀或稍不均匀,T2WI呈高信号强度;海绵状血管畸形T1WI及T2WI多有“爆米花”征,“爆米花”征是指中心高低混杂信号。

周边有完整的含铁血黄素环,有液平的血窦,T1WI和T2WI低信号表现较少见(图1,图2)。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MRI诊断及临床意义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MRI诊断及临床意义

14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5月 第2卷第9期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女6例,男4例,年龄25~66岁,平均45.5岁。

临床表现为动眼神经麻痹6例,三叉神经损害2例,外展神经损害1例,面神经损害1例。

1.2 方法采用飞利浦3.0T磁共振扫描仪,仰卧位,头部颈部线圈,轴位及矢状位,扫描参数,层厚7mm,层间距1mm,FOV 420mm,矩阵256×256。

T1WI/T1FLAIR序列,TE 2160ms,TR 24ms,NEX 3;T2WI/FRFSE序列,TE 3200ms,TR 112ms NEX 3;T2FLAIR序列,TE 7600ms,TR 116ms,NEX 3;DWI采用单次激发EPI序列,横断面,TR 7500ms,TE114ms,矩阵128×128,层厚5mm,间距1mm。

造影剂使用马根维显(GD-DTPA),剂量为0.1mmol/kg体重,肘静脉推注后行常规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扫描。

2 结果2.1 发病部位及病灶大小肿瘤位于鞍区左侧8例,右侧2例。

病灶大小2.1cm ~6.5cm,病灶最大为6.5cm×4.3cm×3.5cm,最小为2.8cm×2.3cm×2.1cm。

2.2 病灶的影像表现病灶靠外侧大,靠内侧小,累及鞍内横向不对称哑铃形或葫芦状肿块7例(图1~4),类球形肿块3例 (图5~8)。

所有病例均不伴临近颞叶脑组织水肿,颈内动脉被推移或包绕。

病灶T1WI/T1FLAIR序列相对于脑白质呈低信号,T2WI/FRFSE序列呈高信号,T2FLAIR呈显著高信号,D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显著均匀强化或不均匀进行性强化。

3 讨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分为脑内型和脑外型两部分。

脑外海绵状血管瘤几乎均发生在海绵窦区,其它部位罕见[2]。

鞍旁脑实质外的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可压迫海绵窦及Ⅳ、V、Ⅵ对颅神经,临床表现出前组脑神经损伤的表现。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的+MR+鉴别诊断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的+MR+鉴别诊断

以顶枕叶白质区吸收最快,皮层次之,基底节区吸收常较缓慢。

PRES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表现[7~9],双侧顶枕叶白质区对称性分布异常信号较为特征,临床上有血压突然升高的过程,早期诊断、治疗可使病变迅速吸收。

PRES应主要与缺血性脑血管意外、静脉窦栓塞、静脉性脑梗塞、多发性硬化、病毒性脑炎等进行鉴别。

缺血性脑梗塞与血管分布区一致,常同时累及灰白质,细胞毒性水肿表现为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

静脉窦栓塞、静脉性脑梗塞亦是孕产妇常见并发症,常规MRI可显示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MRV可直接显示栓塞部位及范围,表现为静脉窦不规则狭窄、闭塞、充盈缺损。

静脉性脑梗塞的部位与引流静脉闭塞的部位一致,多发生大脑皮层,白质区发病较少。

脑炎以颞叶异常信号常见,灰质受累较明显。

综上所述,PRES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多数病变呈可逆性,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MRI表现较为特征,其中FLAIR序列较其他序列更为敏感,DWI、MRV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表现,能够做出早期、准确诊断,指导临床及时治疗,成为可逆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1]HincheyJ,ChavesC,AppignaniB,etal.Areversiblepos‐teriorleukoencephalopathysyndrome[J].NEnglJMed,1996,334(8):494‐500.[2]章燕幸,吴承龙,王黎萍,等.伴有HELLP综合征的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5):895‐896.[3]MoratallaMB.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J].EmergMed,2010,27(7):547.[4]RothC,FerbertA.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long‐termfollow‐up[J].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2010,81(7):773‐777.[5]ZunkerP,GeorgiadisAL,CzechN,etal.Impairedcerebralglucosemetabolismineplampsia:anewfindingintwocases[J].FetalDiagnTher,2003,18(1):41‐46.[6]BanerjeeAK.Posteriorleukoencephalopathysyndrome[J].PostgradMedJ,2001,77(910):551.[7]郝红琳,崔丽英,高晶,等.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2):169‐171.[8]胡洁,赵洪军,徐勋华,等.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1):128‐131.[9]满小妮,邱廷顺,胡建滨,等.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ADC值研究及MRI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2):115‐117,133.(收稿日期:2014‐12‐15 修回日期:2014‐03‐16)(本文编辑:郭道芳)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的MR鉴别诊断MRdifferentialdiagnosisofparasellarcavernoushemangiomaandmeningioma梁 奕,周 杰,杜柏林(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影像科 湖北 武汉 430010) 【摘 要】 目的 探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的MR鉴别诊断要点。

鞍区脑膜瘤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鞍区脑膜瘤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18·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03月 第20卷 第03期 总第149期【通讯作者】朱 权,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癫痫、神经侏儒症、肿瘤、三叉神经痛方面。

E-mail:131****************Analysis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9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MAR. 2022, Vol.20, No.03 Total No.1492 结 果2.1 45例患者手术病理情况 45例患者中,鞍膈脑膜瘤的有12例,鞍结节脑膜瘤18例,鞍旁海绵窦脑膜瘤15例。

经手术病理证实脑膜皮型19例,纤维型10例,血管型3例,砂砾型6例,脑膜肉瘤型7例。

肿瘤最大直径1.89cm~6.78cm,平均最大直径为3.74cm。

2.2 鞍区脑膜瘤MRI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 45例鞍区脑膜瘤患者中,MRI检查共检出42例,检出准确率为93.33%,见表1。

2.3 MRI表现 45例病例中与垂体分界明显的有29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与垂体分界模糊的有11例,呈不规则形,边界不清楚。

肿块宽基底,T 1WI上显示等信号,T 2WI上呈等或略高信号,明显强化。

邻近脑组织受压位移,合并有不同程度 脑水肿;增强扫描后,30例有明显均匀强化,10例不均匀强化。

8例可见“脑膜尾征”,3例出现囊变。

常包绕、推移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血管内快速流动血液产生“流空效应”,在T 1、T 2出现特征性条状或无信号,与瘤周组织成明显对比。

2.4 病例分析 典型病例影像分析结果见图1~8。

患者女,68岁,间断头疼20年,加重一周 影像诊断:鞍区脑膜瘤 MRI平扫示:鞍区可见大小约40mm×36mm×35mm(前后×左右×上下)等T 1(图1)、稍长T 2(图2)信号、FLAIR序列(图3)呈稍高信号、DWI序列(图4)呈略等信号,边界尚清;MRI增强扫描示:T 1增强轴位(图5)矢状位(图6~7)及冠状位(图8)病灶呈明显强化改变,其内信号稍欠均匀并见有“鼠尾征”;临近中线结构向左侧偏曲。

鞍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鞍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或信号,含有粘液或胆固醇呈高信号。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上肿物: 1.先天性或后天发育性:
(3)胶样囊肿:主要部分在Monro氏孔区, CT显示为高密度影,不强化,可低或等密度 周边轻度强化影;MR显示T1高信号影,T2 高或等信号影; (4)三室内室管膜囊肿:CSF信号,不强化 可见梗阻性脑积水; (5)扩大的三脑室:导水管梗阻造成三室前 疝。
可见视束受累为胶质瘤特点。CT显示 等密度影或稍低密度影,可见钙化,等 密度强化明显。MR显示T1等信号影, T2高信号影,可见强化。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上肿物: 4.肿瘤性: (5)皮样囊肿:典型病例位于中线部位,
其内含有脂肪或钙化,为外中胚层起源, CT显示鞍上不强化低密度及等密度影。 MR显示T1高信号影,T2低信号影, 当液态脂肪从囊肿中破裂出后可见蛛网 膜下腔或脑室内高信号。
谢谢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上肿物: 4.肿瘤性: (1)垂体瘤:发病率高,儿童罕见,边
界清、分叶状、侵及鞍内及鞍上,CT 显示等密度影,可见伴有囊变坏死,钙 化罕见;MR显示T1低信号影,T2略 高信号影,可见出血、坏死或蛋白类液 体。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上肿物: 4.肿瘤性: (2)颅咽管瘤:起源于Rathke’s隐窝的鳞
状上皮细胞残留,良性,生长缓慢。鞍上、 鞍内混合型占70%,鞍上型占20%,鞍内 型占10%。常见于儿童或青年,中年为第二 高峰期,表现为囊性、实性密度及信号表现 多样,实性部分可见强化。CT显示囊性、周 边可见钙化,可见边缘强化。MR显示T2高 信号,T1轻度或高信号,与胆固醇或亚铁血 红蛋白含量有关。
鞍区及鞍旁肿瘤
鞍旁肿瘤: 2.脑膜瘤:表现与其他部位相同。 3.脊索瘤:起源残存脊索,35%-40%于颅底,

MRI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诊断价值分析

MRI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诊断价值分析

MRI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诊断价值分析孔令常; 张龙洲; 甄英伟; 周国胜【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9(017)006【总页数】3页(P25-27)【关键词】MRI;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 脑膜瘤; 诊断价值【作者】孔令常; 张龙洲; 甄英伟; 周国胜【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450000;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5; R732.2海绵状血管瘤、脑膜瘤均是常见的鞍旁肿瘤性病变,两者起病均较为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瘤体生长最终压迫毗邻结构组织并出现头痛、视力减退、面部感觉缺失、内分泌失调等症状,两者临床症状不具典型差异,加之两者均具丰富血供,极易发生误诊[1]。

同时,海绵状血管瘤与硬脑膜、海绵窦粘连十分紧密,而海绵窦周围组织结构极为复杂,术中大出血风险高;后者肿瘤仅附着于硬脑膜,因这一病理学差异,其手术方式也不一致,一旦误诊则可导致不良后果[2-3]。

鉴于此,为进一步补充及完善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的诊断鉴别,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0例海绵状血管瘤及脑膜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4年4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0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及脑膜瘤患者,均有完整病例资料、MRI影像资料、手术病理资料,其中男9例,女31例,年龄22~65岁,平均(41.36±7.20)岁,鞍旁海绵状血管瘤7例,脑膜瘤13例,5例头痛表现,3例患侧视力下降,4例面部麻木,2例月经紊乱,所纳入患者或其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设备为飞利浦1.0T PT 3000 MRI扫描仪,配备头颅阵线圈,先行常规行自旋回波(SE)序列、头颅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参数设置如下:T1WI,TR 550ms、TE 14ms;T2WI,TR 2002ms、TE 110ms,T1WI及T2WI 层厚1.5mm~5.5mm、层间距0.5mm~0.8mm、增强扫描层厚1.5 m m ~5 m m、层间距0.5mm~0.8mm,矩阵256×256;横轴位DWI扫描b值取0、1000s/mm2,TR 4800ms,TE 74.5ms,层厚5mm,再行MRI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马根维显(Gd-DTPA),剂量0.1mmol/kg,均行动态及延迟扫描。

神经系统及头颈部(题库版)

神经系统及头颈部(题库版)

神经系统及头颈部(题库版)1、单选患者,头痛3年。

CT示小脑蚓部有一3.0cm×3.5cm高密度影,明显增强。

四脑室受压变窄、前移,第三脑室及双侧侧脑室扩大,最可能的诊断为()A.脑膜瘤B.髓母细胞(江南博哥)瘤C.脉络丛乳头状瘤D.血管网状细胞瘤E.结核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髓母细胞瘤起源于小脑蚓部,常突入、压迫或阻塞第四脑室,引起梗阻性脑积水。

CT表现为后颅凹中部均匀一致的类圆形略高密度影,少数为等密度,呈均匀性强化,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很少有出血、囊变及钙化2、单选颅内动脉瘤最好发的部位是()A.Willis动脉环的分叉处B.颈内动脉C.大脑后动脉D.大脑前动脉E.大脑中动脉正确答案:A3、单选下面关于脑转移瘤的描述错误的是()A.多位于皮层或大脑半球皮层下区B.少数位于丘脑与小脑C.表现多样,CT平扫可为等密度、略低密度或略高密度D.70%~80%为多发,单发较大,常有囊变,水肿明显E.增强后病灶呈环形强化正确答案:E4、单选患者,面部麻木,咀嚼肌萎缩半年。

CT示中颅窝有一4.0cm×5.0cm低密度占位性病变,跨越到鞍旁,增强后呈均一强化,内听道正常。

最可能的诊断是()A.三叉神经瘤B.脉络丛乳头状瘤C.脑膜瘤D.胶质瘤E.转移瘤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三叉神经瘤起源于三叉神经,首发症状为三叉神经痛,面部麻木,咀嚼肌萎缩。

CT特征性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或呈囊性,呈均一或环形强化,位于中颅窝或(和)后颅窝;圆形或卵圆形,同时累及中、后颅窝者呈"哑铃状"。

5、单选关于海绵状血管瘤和脑膜瘤的鉴别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脑膜瘤发生在脑外,海绵状血管瘤脑内外都可以发生B.脑膜瘤可有邻近骨质反应,海绵状血管瘤不存在C.脑膜瘤多明显强化,海绵状血管瘤强化方式差别很大,一般很少均质明显强化D.脑膜瘤占位效应轻,海绵状血管瘤占位效应明显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6、单选急性颅内损伤宜选用()A.颅骨平片B.脑室造影C.血管造影D.CT扫描E.MRI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选择成像速度快、少搬动、简便、易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颅脑损伤的诊断中尤为重要,以往常采用头颅平片诊断骨折,借助血管造影检查识别血肿的部位及种类,偶尔采用脑室造影检查,而今,随着CT、MRI的不断普及,CT已成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鞍旁肿瘤MR诊断及鉴别诊断

鞍旁肿瘤MR诊断及鉴别诊断
瘤主要发生于斜坡、蝶鞍,可自斜坡向下至寰椎
导致颅内外联合受累,肿瘤可侵犯邻近结构如海 绵窦、斜坡、蝶窦、枕骨大孔、鼻咽等。
• CT表现为斜坡区软组织肿块,伴斜坡骨质破坏,
其内见残余的骨碎片和钙化。MRI能明确显示肿
瘤的部位、范围及肿瘤对海绵窦、脑神经等重要
结构的侵犯情况。
29
• T1加权肿瘤信号不均,常低于或等于脑组织的信 号强度,在斜坡黄骨髓的高信号衬托下易被发现。
• 增强扫描多呈均质显著强化,发生囊变时亦可呈 环形或不规则强化,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变部 分未见增强。肿瘤造成颈内动脉推压移位,但很 少包裹颈内动脉。恶性三叉神经鞘瘤,增强后呈 环形强化,其内坏死区较大且伴瘤周水肿。
• 鞍旁占位,若伴有明显囊变,提示神经鞘瘤。 25
26
27
28
脊索瘤
• 脊索瘤起源于原始脊索头端的残留组织,为低度 恶性肿瘤。病理上为分叶状柔软胶冻状肿块。肿
呈显著均匀增强,桑椹状型海绵状血管瘤呈不均 匀性增强。
• 增强扫描揭示初期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周围部分
有造影剂弥漫充填,在以后5分钟内进行性均匀充
盈整个肿瘤,延迟扫描呈显著均匀强化。这种增
强模式更象脑外的海绵状血管瘤,如肝脏海绵状
血管瘤。因此MR延迟强化扫描十分必要。
20
21
22
鞍旁神经鞘瘤
• 鞍旁神经鞘瘤起源于第Ⅲ、Ⅳ、V1、V2和Ⅵ 对 颅神经,常累及第V对颅神经。生长缓慢.可侵 蚀海绵窦壁, 向内推移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中颅 窝底或岩骨尖侵蚀。三叉神经鞘瘤为起源于三叉 神经半月节或三叉神经鞘的脑外良性肿瘤,常在 30~60岁出现临床表现,若并发神经纤维瘤病Ⅱ 型,则发病年龄相对较轻且病灶多发。
12

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典型海绵状血管瘤MR信号特征: T1加权像上呈较均匀的稍低信号,在T2加 权像和质子密度像上表现为高信号;SWI可见 低信号影;注射Gd—DTPA后病灶明显强化。
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与脑膜瘤、神经鞘瘤等 混淆。
对中年病人,尤其是女性,有海绵窦区占位症状, 影像学证实为富含血管的肿瘤,应高度怀疑脑外型海 绵状血管瘤的可能。
海绵状血管瘤在T1像上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 在T2像上表现为显著的高信号。而脑膜瘤一般在 T1和T2像上均表现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
由于肿瘤被硬脑膜包裹,因此边缘比脑膜瘤更 光滑、锐利,周围脑组织无水肿征象。
神经鞘瘤在T1WI上呈不均匀低信号,在 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坏死、囊变常见, 增强扫描表现为囊壁明显强化,可与海绵状血 管瘤相鉴别。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又称为脑实质内海绵状血 管瘤,是起自脑内毛细血管水平的血管畸形。
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常见于中颅窝底、鞍旁等 部位,由于与硬膜关系密切,又称为“硬膜型海 绵状血管”。
典型的病理形态改变为肉眼呈紫红色或深红色 的血管性团块,内部血供较低,血流缓慢,管腔 内常有血栓形成。
显微镜下见病灶由密集而扩大的血管构成, 管壁由菲薄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缺 乏弹力纤维和肌层,管腔内充满血液,管腔之 间无正常组织。
鞍区海绵状血管瘤 的影像诊断
T2
T1
T2 水抑制
DWI
SWI
轴位 增强
增强 冠状位
增强物标本”: 海绵状血管瘤
概述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属 先天性隐匿性血管畸形,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约 占脑血管畸形7%左右。
分为脑内型和脑外型,以脑内型多见。

鞍区肿块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肿块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肿块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引言垂体腺瘤是最常见的垂体蝶鞍肿块类型。

MRI通常用来描述这些占位的起源和评价对邻近结构如视交叉和海绵窦的侵犯情况。

垂体腺瘤最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为蝶鞍扩大和侵蚀、海绵窦受侵和分叶状的外观。

然而另外一些少见的病因如新生物、感染性、炎性、发育性和血管性病变及正常变异需要鉴别。

认识蝶鞍肿块病灶的病因有其临床重要性,因为一些病例如垂体增生或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病人是不需手术治疗的。

事实上如果蝶鞍内动脉瘤被误诊为垂体腺瘤,那外科手术将是灾难性的。

即使需要手术,外科医生认为对于一些病灶如鞍隔脑膜瘤或鞍内蛛网膜囊肿而言颅内或组合处理优于经蝶手术(TSS Transshenoidal surgery)。

如可能是转移、下垂体炎、Rathke’s裂囊肿、蛛网膜囊肿或生殖细胞瘤,活检或部分切除优于全部切除,如怀疑是垂体脓肿的病人则需作迅速手术。

二、蝶鞍肿块的MRI特征(一)新生物(Neoplasms):1. 脑膜瘤(Meningiomas):约15-25%的脑膜瘤发生于鞍区,而蝶骨嵴是脑膜瘤的第二位的常见发生部位。

脑膜瘤通常位于鞍上和宽脑膜基底,与垂体腺瘤较易鉴别。

起源于鞍结节并长入蝶鞍的中线脑膜瘤除非可观察到脑膜瘤和垂体之间的裂隙或CSF残留,与垂体腺瘤不易鉴别。

如脑膜瘤侵及海绵窦时它一般会压缩颈动脉内腔,而垂体腺瘤无此特征。

真正的鞍内脑膜瘤偶尔可见,起源于鞍隔下部或蝶鞍的前部硬脑膜壁常与垂体腺瘤极其类似。

据报道,鞍内脑膜瘤可见于约5%的术前诊断为垂体大腺瘤的病例。

鞍内脑膜瘤的典型MRI表现为垂体消失,下移,显著均一强化,蝶鞍可见中等度扩大和在增强影像上鞍隔消失。

病例1: 垂体大腺瘤(70F)病例2:鞍上中线脑膜瘤(32F)2. 转移瘤(Metastases):垂体转移瘤常见来源于乳腺或支气管原发,可见于约3%癌症晚期病人,且只有其中5%-15%的病人有症状。

在表现为垂体肿块症状的病人中转移瘤只占1%,其MRI鉴别点为小的强化的垂体病灶而无蝶鞍扩大。

海绵状血管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影像特性及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旳CT特性: ﻫ平扫图像显示瘤巢多数呈略高密度,边界大多清,瘤巢内可见“颗粒”征,即在略高密度背景内具有数量不一旳颗粒状高密度和低密度影,文献报道前者为钙化,后者为血栓所致,颇具特性。

“瘤周水肿征”在提示瘤内有新鲜出血具有一定意义。

无“占位效应征”也是海绵状血管瘤旳又一重要特性。

增强后CT扫描,瘤巢明显强化边界也显示清晰。

ﻫﻫ海绵状血管瘤旳MRI特性:
T1WI上瘤巢多数呈等低混杂信号,好似“冻豆腐”样体现。

多数瘤巢周边均显示呈黑色低信号旳含铁血黄素环。

在T2WI上,瘤巢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高信号,系由许多大小不等旳点状高下信号混杂而成,即“桑椹”样体现,瘤巢周边黑色低信号环较T1WI显示得更加清晰。

增强后扫描,T1WI上瘤巢呈明显强化旳高信号。

图1、
2 mri平扫示右侧鞍旁一稍长t1、长t2信号肿块,边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旳重要鉴别诊断:
动静脉畸形(AVM):AVM在CT平扫图像上大多形态不规则,少数呈圆形而易与海绵状血管瘤相混淆。

MRI 图像能清晰显示AVM 旳畸形血管瘤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星形胶质瘤:周边往往伴有较大范畴水肿区,并且占位效应明显。

实变型颅咽管瘤:发生于鞍上区,应与该区旳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相鉴别,两者均可浮现钙化,但形态与大小却大相径庭,后者钙化常呈点状,前者多呈小片状或包壳状,颅咽管瘤外形光滑,占位效应明显,在MRI 矢状位图像上能清晰显示视交叉抬高或蝶鞍受压扩大等征象。

【病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1例CT及MR影像附十种鉴别诊断

【病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1例CT及MR影像附十种鉴别诊断

【病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1例CT及MR影像附十种鉴别诊断病史简要患者:女,55 岁。

头痛。

CTMRIMRI 增强病理结果: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较多的血窦,窦内壁为内皮细胞,间质含纤维组织及少量平滑肌。

HE 染色海绵状血管瘤,也称海绵状血管畸形,是血管畸形的一种,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分为2 种不同的病理亚型,即明显囊性者的 A 型和含实质成分较多的 B 型:A 型由大量的薄壁血管窦组成,其毛细血管只有单层内皮结构,在血管的腔隙之间,只有很少的结缔组织;B 型则呈桑葚样外观,其血管壁厚,肿瘤间质成分较多,含有较多的弹力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多发生于脑内及脊髓内。

发生在颅内脑外的海绵状血管瘤较少见,中年女性多见,多发生于鞍区。

CT 表现:通常较复杂,平扫可呈团块状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也可呈等高混杂密度,甚至极少数可仅表现为不均质的钙化灶。

发生在鞍旁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呈类哑铃状,靠外侧部分较大,靠内侧部分较小。

MRI 表现:T1WI 等或低信号、T2WI 高信号肿块,有时信号不均匀,无血管流空信号。

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

由于其缺乏真正的异常增生肿瘤细胞和增生的肿瘤血管,决定了其 DWI 呈稍低及等信号,水分子扩散不受限,ADC 值则明显高于正常脑实质, 在灌注像(PWI)上表现为等及低灌注。

波谱成像(MRS)上无 NAA、Cr 和 Cho 峰,与肿瘤远离正常脑组织,且无明显肿瘤细胞增生,只有部分脂肪组织等间质成分的病理情况完全相符。

需与以下鞍旁疾病相鉴别:1、脑膜瘤:多发于成人,女性多见;鞍旁脑膜瘤多见,单纯起源于蝶鞍底部脑膜瘤少见,约为 15% 的脑膜瘤发生在鞍旁海绵窦,较小的鞍旁脑膜瘤成类圆形或圆形,较大的鞍旁脑膜瘤常形态不规则,约2/3 的鞍旁脑膜瘤伴有邻近骨质硬化,是鉴别诊断的重要征象鞍旁脑膜瘤常沿脑膜向周围生长,向前可达眶尖,向后可达斜坡和小脑幕,向外可沿中颅窝底延伸,向内可累计鞍内垂体。

鞍区常见肿瘤的影像鉴别诊断

鞍区常见肿瘤的影像鉴别诊断

新进展 影像鉴别小结
治疗原则
(特征)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应用 临床与病理
病因 疾病概念
各论:
垂体大腺瘤
•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发生的肿 瘤,为鞍区最常见的肿瘤;直径大于10mm 的为垂体大腺瘤。
• 病因不清,可能诱因:遗传因素、物理和 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
• 病理:(1)功能性(有分泌激素功能): 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嗜酸细胞腺 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嗜碱细胞 腺瘤)等。(2)无功能性:嫌色细胞腺瘤。
• 密度/信号均匀,有包膜,可有斑点状钙化; 增强均匀 、显著强化,脑膜尾征。
CT平扫
482933 女 61岁 反复头晕3年余 鞍上可见一类圆形均匀稍高密度灶,CT值约47HU, 边界清楚,其内见一小点片状钙化灶;继发鞍上池受压伴变性。
T1
T2
鞍区占位肿块,呈等T1等T2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楚。

治疗:
• 手术切除(最有效) • 无法全切者,术后放疗
• 其他:激素治疗、分子生物学治疗、中医 治疗等
动脉瘤
•指颅内动脉的局灶性异常扩大。
•病因:尚不甚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是在颅 内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 的基础上引起,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和血管炎 等与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 病理:绝大多数瘤体以蒂(瘤颈)与载瘤 动脉相连。根据形态分为:粟粒状、囊状、
动脉瘤:光滑,流空信号,CTA、MRA
CT
T1WI
T1WI
T2WI
MR增强
MR增强
垂体大腺瘤:欠均匀 束腰征、雪人征 垂体消失
CT平扫
CT重建
T1WI
T2 FLAIR
MRI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顶枕叶白质区吸收最快,皮层次之,基底节区吸收常较缓慢。

PRES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表现[7~9],双侧顶枕叶白质区对称性分布异常信号较为特征,临床上有血压突然升高的过程,早期诊断、治疗可使病变迅速吸收。

PRES应主要与缺血性脑血管意外、静脉窦栓塞、静脉性脑梗塞、多发性硬化、病毒性脑炎等进行鉴别。

缺血性脑梗塞与血管分布区一致,常同时累及灰白质,细胞毒性水肿表现为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

静脉窦栓塞、静脉性脑梗塞亦是孕产妇常见并发症,常规MRI可显示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MRV可直接显示栓塞部位及范围,表现为静脉窦不规则狭窄、闭塞、充盈缺损。

静脉性脑梗塞的部位与引流静脉闭塞的部位一致,多发生大脑皮层,白质区发病较少。

脑炎以颞叶异常信号常见,灰质受累较明显。

综上所述,PRES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多数病变呈可逆性,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MRI表现较为特征,其中FLAIR序列较其他序列更为敏感,DWI、MRV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表现,能够做出早期、准确诊断,指导临床及时治疗,成为可逆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1]HincheyJ,ChavesC,AppignaniB,etal.Areversiblepos‐teriorleukoencephalopathysyndrome[J].NEnglJMed,1996,334(8):494‐500.[2]章燕幸,吴承龙,王黎萍,等.伴有HELLP综合征的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5):895‐896.[3]MoratallaMB.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J].EmergMed,2010,27(7):547.[4]RothC,FerbertA.Posteriorreversibleencephalopathysyn‐drome:long‐termfollow‐up[J].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2010,81(7):773‐777.[5]ZunkerP,GeorgiadisAL,CzechN,etal.Impairedcerebralglucosemetabolismineplampsia:anewfindingintwocases[J].FetalDiagnTher,2003,18(1):41‐46.[6]BanerjeeAK.Posteriorleukoencephalopathysyndrome[J].PostgradMedJ,2001,77(910):551.[7]郝红琳,崔丽英,高晶,等.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2):169‐171.[8]胡洁,赵洪军,徐勋华,等.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1):128‐131.[9]满小妮,邱廷顺,胡建滨,等.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ADC值研究及MRI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2):115‐117,133.(收稿日期:2014‐12‐15 修回日期:2014‐03‐16)(本文编辑:郭道芳)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的MR鉴别诊断MRdifferentialdiagnosisofparasellarcavernoushemangiomaandmeningioma梁 奕,周 杰,杜柏林(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影像科 湖北 武汉 430010) 【摘 要】 目的 探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的MR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和15例鞍旁脑膜瘤的影像资料,比较两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的不同之处。

结果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以稍长T1、长T2为主要表现,DWI呈等信号,ADC值约为1.63×10‐3mm2/s,增强扫描3例早期明显均匀强化,3例延迟后均匀强化,邻近颞叶无水肿,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包绕或被推压。

鞍旁脑膜瘤表现为等T1、等T2信号常见,DWI呈等或略高信号,ADC值约为0.93×10‐3mm2/s,病变明显强化,12例可见“脑膜尾征”。

结论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T2WI呈明显高信号、ADC值高,脑膜瘤可见“脑膜尾征”。

【关键词】 鞍区;海绵状血管瘤;脑膜瘤;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739.41;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011(2015)06‐1103‐03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比较少见,其强化方式与鞍旁脑膜瘤十分相似,极易发生误诊,错误的术前诊断作者简介:梁奕(1982‐),男,湖北汉川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工作通信作者:杜柏林 主任医师 E‐mail:649036184@qq.com如在术中处理不当会导致大量出血,威胁患者生命。

笔者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和15例鞍旁脑膜瘤的影像学资料,总结两者MRI表现的鉴别点,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011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年第25卷第6期 JMedImagingVol.25No.62015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7月~2014年10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旁海绵状血管瘤6例,其中男1例,女5例,鞍旁脑膜瘤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35~62岁,平均49.8岁。

患者多以头痛、视力减退、面部麻木等症状就诊。

1.2 检查仪器与方法采用GESignaHDx1.5T超导型MR扫描仪,T1WI采用FLAIR序列(TR1785ms,TE20畅0ms),T2WI采用FSE序列(TR3880ms,TE107.5ms),水抑制序列FSE(TR8502ms,TE152畅9ms),DWI采用EPI序列(TR4000ms,TE81畅6ms)、b值=0和1000s/mm2,扫描层厚6mm,层距2mm,FOV24cm×18cm,矩阵320×192,NEX=1。

随后按0.1mmol/kg体重经肘静脉注射Gd‐DTPA后行横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

2 结果2.1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MR表现、手术及病理6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均为单发肿块,4例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肿块最大径23~52mm,肿块向蝶鞍内侵及,呈分叶状或类圆形改变,T1WI表现为稍低信号(图1),T2WI和T2FLAIR均表现为显著高信号(图2),DWI呈等信号,ADC值为(1.52~1畅86)×10‐3mm2/s,平均1.63×10‐3mm2/s(图3),增强后3例即可明显均匀强化,另3例早期呈不均匀强化,延迟后呈现均匀强化(图4,5)。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包绕或被推压。

手术中见肿块与海绵窦紧密粘连,色红,边界清楚,质软,血供极其丰富。

镜下见血管增生,大小不一,管腔内充满红细胞,同时还可见片状色素颗粒以及胶质细胞增生(图6)。

2.2 鞍旁脑膜瘤MR表现、手术及病理15例鞍旁脑膜瘤中位于右侧6例,左侧9例,肿块最大径25~43mm,其中10例肿块向蝶鞍内侵及,T1WI表现为稍低或等信号,T2WI表现为等信号(图7,8),DWI呈等或略高信号,ADC值为(0.82~1.13)×10‐3mm2/s,平均0.93×10‐3mm2/s,增强扫描后15例病变表现明显强化,其中12例可见线样强化的“脑膜尾征”(图9)。

术中见肿瘤呈暗红色,质软韧,血供中等,软脑膜消失。

镜下见梭形细胞漩涡状排列,间杂不同程度增生的胶原纤维,局部图1~6 为同一病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

右侧鞍旁肿块,向蝶鞍内侵犯,呈哑铃状改变,表现为稍长T1长T2信号,ADC图呈稍高信号。

增强早期不均匀强化,延时后病灶强化逐渐均匀。

镜下显示肿瘤由大量扩张血管构成,腔内充满红细胞 图7~10 为同一病例鞍旁脑膜瘤。

左侧鞍旁肿块,明显向蝶鞍内侵犯,呈等T1等T2信号改变,增强后中等程度强化,可见脑膜尾征(箭)。

镜下见梭形细胞漩涡状排列,间杂不同程度增生的胶原纤维见不典型的节细胞散布其间,可见核分裂(图10)。

3 讨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分为脑内型和脑外型,脑外型比较少见,约占0.42%,病变绝大部分位于蝶鞍旁的海绵窦区,中年女性发病率较高[1]。

由于颅中窝血管、神经丰富,当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截面超过3cm时,会产生压迫症状,向海绵窦生长可压迫Ⅳ、4011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年第25卷第6期 JMedImagingVol.25No.62015Ⅴ、Ⅵ对脑神经,向前生长可压迫视神经管,向鞍上池生长可压迫视交叉,其临床症状有视物下降、复视、头痛、眼外肌运动障碍等[2]。

病理上,鞍旁海绵状血管瘤肉眼下见病灶是由一簇扩张的血管构成,切面呈海绵状,血管壁无肌层和弹力纤维层,仅由菲薄的胶原纤维和内皮细胞所构成,管腔内充满血液,管腔间可相互连通[3]。

病理可分为A、B两型[4],A型由大量薄壁血管窦组成,伴有单层内皮排列的毛细血管;B型则含有大量实质成分和形成良好的血管结构。

姚振威等[5]研究显示:A型表现为显著均匀强化,B型则表现为不均匀渐进性强化。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或硬脑膜上皮细胞群,宽基底依附于硬脑膜上,表面有迂曲的血管[6]。

肿瘤血供丰富,最常见为颈外动脉的脑膜中动脉,还可有临近的颈内动脉供血,因此强化明显,而脑膜瘤常侵犯硬脑膜及附近的静脉窦,使硬脑膜充血而强化,在MR上表现为脑膜尾征。

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可对鞍旁病灶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可显示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MR强化方式与脑膜瘤非常相似,如对其认识不足容易产生误诊,导致手术风险增大,因此,总结两者MR表现的鉴别点十分重要。

笔者通过观察本组6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MR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其主要影像学特征是:①肿块常累及蝶鞍,鞍旁部分大,鞍内部分小,呈哑铃状改变;②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③增强后即可均匀强化或不均匀渐进性强化;④DWI等信号,ADC值明显升高;⑤MRS无NAA峰、Cho峰、Cr峰。

回顾本组15例脑膜瘤的MR表现,其肿块的形态、强化方式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困难,但是脑膜瘤T2WI无1例呈高信号,以等信号最多见,这是由两者病理组织结构不同决定的,所以,T2WI明显高信号是鉴别诊断的重要征象。

脑膜瘤增强扫描中,有80%(12/15)病灶发现脑膜尾征,海绵状血管瘤中并未显示这一征象。

因此,笔者认为“脑膜尾征”也可作为两者鉴别诊断要点之一。

DWI是鉴别诊断脑部疾病重要的方法,其ADC值代表了水分子在组织内的扩散能力,值越大扩散运动越强。

脑膜瘤的肿瘤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较小,限制了水分子的自由扩散,ADC值降低[7];海绵状血管瘤内无肿瘤细胞,水分子扩散速度明显快,ADC值亦明显升高,本组结果与文献报告[7]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