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称谓语的变迁及其动因
谨防称谓“变味”

谨防称谓“变味”
沈峰
【期刊名称】《兵团工运》
【年(卷),期】2002(0)11
【摘要】据报载,一些地方和单位领导的称谓日渐“变味”,有人把单位的一把手叫成“老板”或“老大”。
据说相当一部分的领导干部听到这样的称呼既顺耳又顺心,完全忘了自己的公仆身份。
一些领导干部喜爱“老大”或“老板”的称呼,这使我们看到:少数干部随着地位发生了变化,思想也发生了“霉变”,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忘本思想”。
领导干部特别是作为一些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如果沦为“老大”或者“老板”,丢掉的将是“本色”二字。
试想。
【总页数】1页(P41-41)
【关键词】领导干部;“老大”;三代领导集体;少数干部;领导就是服务;单位领导;党性原则;不良表现;据报载;人民群众
【作者】沈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9
【相关文献】
1.警惕称谓"变味" [J], 梁斌
2.代表跨区域交叉视察谨防变味 [J], 滕修福
3.变味的称谓 [J], 魏得胜;
4.领导干部称谓不能“变味” [J], 李成武;;
5.农资产品谨防包装变味! [J], 余宏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趣话称呼的变化

《趣话称呼的变化》逍遥虫豸笔老板:进入商业社会以来,似乎到处都是老板,碰面都是问个老板最近在忙什么,好像个个都是趾高气扬腰缠万贯之人,商人迎合人们心理,有顾客上门,便问老板要买什么,似乎现在天上掉一块砖头,砸着十个人,九个是老板,剩下一个据说是老板助理。
同志:字面上本是志同道合之人的称呼,革命先驱孙中山曾有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也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现在用来称呼明显地透着生疏,少点亲切感,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思,至于在官场,不称同志称职位,已经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若谁不识时务,不喊领导职位喊同志,那就甭混了。
最令人汗颜的是,“同志”一词似乎慢慢跟性别的取向挂钩起来,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更多了一分禁忌。
如果一个人一脸坏笑的叫你同志,你还真的要小心了。
先生:“先生”一词过去除了用在教私塾老师的称呼外,还有饱学的长者也被称为“先生”,再后来,女的配偶亦可称“先生”,其实鲜为人知的一个情况是,女的有时候也被可称先生,“先生”一词俨然是对有学识修养的人的敬称。
即使是女性,也可被尊称为先生,像文学巨匠冰心先生,又如文学泰斗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女士,因其是文学大家,也被世人称为杨绛先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先生一词取代同志,是目前在正式场合,用于男性最广泛的称呼,叫起来也让人觉得既体面又有身份。
当然广大农村地区,除了教书老师被称为“先生”以外,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是很少被尊为先生的,这种城乡差别,略过不谈。
女士:与先生对应的自然是女士了,似乎是对已婚女的正式场合称呼,若是未婚,显得不太妥当,当然从年龄也不好判断婚否,万一是剩女什么的,一个白眼便砸过来了。
另外民间交往场合称女士,似乎又太正式,不入乡随俗。
小姐:小姐的称呼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古时候是对未出嫁的深闺女子的尊称,建国后一度又和不良作风挂钩起来,那时候资产阶级小姐可是千夫所指,然而到了80年代,小姐又谷底翻身,变成时髦女性的通称,大街小巷都是小姐的尊称,只是尊着尊着就变味了,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渐渐地快成娱乐暧昧场合女子的专称了,这等狼籍名声,正经良家女子谁愿意与之沾边呀?现在叫人家小姐,女的听了肯定不心里不乐意,轻则爱理不理,重者则回骂过来。
人人皆为“老板”?——论汉语称呼的泛商业化

Everyone Can Be“ Laoban(老板)”——Commercialization of Chinese Address Terms 作者: 贾燕[1];刘永厚[1]
作者机构: [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北京100024
出版物刊名: 现代语文
页码: 147-153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6期
主题词: “老板”;称呼语;商业化;交际
摘要:近年来某些汉语称呼语呈现出商业化的趋势。
详细梳理了商业化的代表性称呼语“老板”的来龙去脉,重点考察了它在商业、官场、军队、娱乐圈和各方言区的使用现状,探究了其泛化的具体原因,并根据称呼语发展的“伸缩率”针对性地提出了“老板”在交际中的使用建议,以期为汉语社会通用称呼语的健康发展带来启示。
论“老板”称谓语的泛化及其原因

板” 称谓成为 了“ 拥权得 势者 ” 的代名词 。正是 在此 意义
的基础上 ,老板” “ 称谓 又演变为对 地主 、 京剧演 员、 丈夫 的俗称 , 甚至是对不相识者 的敬称 。《 语大词典 》第 8 汉 ( 卷) 老板” 收“ 词条 , 所做 的解 释就 包括 了这 五种用法 :. 1 工 商 业的 业主 及其 代理 人 。如鲁 迅 《 信集 ・致郑 伯 书 奇 》“ :版税请交 内山老 板 。夏衍《 身工 》“ ” 包 :除了老板之 外, 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2 旧时佃农对地主 、 ”. 雇
本 。这种用法最早 出现于南 宋时期 , 南宋时杭 州印书业
非常发达 , 宋人 叶梦得 《 石林 燕语 》 中说 当年 官私刊 刻 , 监 本 ( 方监制 出版 ) 官 而外 , 临安 书棚 本 极佳 ” “ 棚 “ ,书 本” 的是印书 大户 陈 氏、 氏等 一批书 商 , 中“ 指 尹 其 睦亲 坊陈宅 印本” 多有精 品书 目行世 , 为时 人看重 , 睦亲 这“ 坊” 卖书 开肆 , 日芸居楼 , 名 招牌 上写 有 “ 板 印书 ” 老 字 样 。 n可见 ,老板 ” “ 最初并不用作称谓语 。 作为称谓语使用 的“ 老板 ” 大约 成形于 晚清 , 至建 直 国前一直 通用 。“ 老板 ” 还可写 作“ 老版 ” 老班 ” 老板 ” “ “ “ 老辩” 指的是 私营工 商业 主和 雇主 。例 如《 场现 形 , 官 记》 第四五 回:船 上女老 班也进 舱 招呼 , “ 问衙 门里 的老 爷几时好来 。《 十年 目睹之 怪现 状 》 八八 回 :正 在 ”二 第 “ 出神之 际 , 忽然家人报说票号里 的多老辨来 了。 由于私 ” 营工商业主和雇主都是财产所有者 , 与雇工之 间是 剥削
“老板”称谓语的变迁及其动因

“老板”称谓语的变迁及其动因汉语称谓语“老板”的词义演变一波三折,几度沉浮。
本文回顾了“老板”和“同志”称谓语在我国的使用历史,然后考查它们的使用状况,最后重点分析近年来它们发生变化的各种原因。
标签:老板同志用法特点原因近年来“老板”一词很流行,不单企业单位职员称上司为“老板”,事业单位中下属也称领导为“老板”,就连校园里学生也使用“老板”这个称谓语,“老板”一词成为研究生导师的代名词。
“同志”一词也不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那种志同道合的意思,而是同性恋的同义语。
它们的用法和意义明显地发生了变化。
称谓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除了具备一般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指称功能外,还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称谓语的变化不仅是语言学的问题,也涉及到社会文化等深层次的问题。
本文试对“老板”“同志”称谓语的发展变化作些浅要的梳理,探寻词义的演变方式,从而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一、“老板”称谓语的古今嬗变《现代汉语词典》对“老板”的释义是“①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掌柜的。
②旧时对著名戏剧演员或组织戏班的戏曲演员的尊称。
”“老板”下的词条有“大老板”“后台老板”“小老板”等。
可见,“老板”一词原来属于商业范畴和演艺界术语。
但是现在“老板”几乎成了泛称,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称导师为“老板”,这是新时期产生的新语义、新用法,是一种“酒瓶装新酒”的语言现象。
“老板”一词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古代“板”极少与“老”连用。
《诗·秦风·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古代用木板做房子,指木板房。
“老板”源于戏曲行业,每个戏子的名称和所演的剧种都会在一个板牌上写明,戏班的班主和那些戏班的名角便被叫做老板。
如我国最杰出的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就被人称为“梅老板”。
在湖南和湖北的一些地方,“老板”是对丈夫的俗称,如“我和老板两个人,三十年来勤勤苦苦替地主开垦过二次荒洲,自己却一年到头不够吃,没得穿。
”实际上,“老板”成了一种在人们意识中有钱、有地位的象征。
“老板”称呼语泛化的原因分析

个变化无不需 要语 言的参与 , 也无不 映射于语言 之 中。美
国学者 J . r e 出了语言 和社 会结 构 的共变 理论 , 出 : B Pi 提 d 指 当社会生活 发生 渐变或激变 时 , 作为社会 现象的语 言会坚定 地随着社会生 活进展 的步伐 而发 生变 化 。称 呼语 具有 鲜明 的社会性 , 在人际交往 过程 中 , 呼语 是 传递 给对 方的第 一 称
扩大 , 呈现 出泛化的趋势。 近年来 , 随着社会的发 展 , 人们不仅 称 呼私营 工商 业主
和雇主为“ 老板” 而且 国有 、 , 集体 工商企 业 的负 责人也被 称
革后 , 不再盲 目 人们 参加 政治 运 动 , 政治 价值 的追 求转变 对
为对物质生活 的渴望 。“ 老板 ” 不再 是 “ 出身不 好 ” 的标签 ,
二 、 老板” “ 称呼语泛化 的原因 种 生活 事实 , 无 还
是作为一种语 言 事实 , 老 板 ” 为称 呼 语 已经泛 化 。语 言 “ 作
泛化的趋势。这一变化 , 仅涉及 语言 学问题 , 涉及 到社 不 也
会文化等因素 , 值得我们思索。
手、 事业单位的主要行政领导人 、 高校研究生导 师 , 在非 正式 场合也被称为“ 老板” 。
推动 , 不论 是小商贩还 是总 经理 , 普通 人甚 至学 术界 人们互
第 1 第 3期 2卷 21 0 0年 5月
湖 南 医科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o o ilS in eo n n M e ia ie st o r a fS ca ce c fHu a dc lUnv r i y
V I 1 N . o. 2 o3
一
名词解释老板的由来

名词解释老板的由来名词解释:老板的由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组织与管理。
在各个组织中,老板这一职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很多人对于老板的由来并不了解,下文将对老板一词的起源与演变进行解释。
一、老板的起源老板一词最早出现在英语中,其源于19世纪早期的美国。
那个时候,美国正经历着殖民地向开发与工业化的转变。
大量的劳动者进入工厂,但他们的劳动力分散,缺乏组织与管理。
为能更高效地管理工人,雇主们开始任命一些负责管理工人的人员,这些人员就是当时最早的"老板"。
二、老板一词的演变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伴随着某些制度的形成,老板这一职位逐渐被正式确定下来。
老板的职责不再仅限于管理工人,还包括了与其他企业合作、与员工进行协商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企业中,老板往往是企业的最高决策者,他们拥有决定企业方向与战略的权力。
三、老板与雇员的关系老板与雇员之间的关系是企业中最常见的人际关系之一。
在传统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老板拥有对公司的直接控制权,而雇员则是老板的下属。
这种关系中,老板往往处于权力的顶端,雇员则以被雇佣的身份从事工作。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老板与雇员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引入一种激励机制,通过分享利润、提供福利等方式,使员工更加投入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这种新型的老板与雇员的关系,强调团队合作与员工的贡献,是一种相互尊重与平等的关系。
四、老板的挑战与责任老板这个职位不仅仅是一个头衔,同时也承载着重大的责任和挑战。
首先,老板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下做出正确的决策,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战略。
其次,老板还要管理好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此外,老板还需要积极应对外部竞争,寻找新的商机与合作伙伴。
在承担着以上责任与挑战的同时,老板也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还需要处理与员工、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等各方的关系。
“老板”称呼莫滥用

“老板”称呼莫滥用
林金宝
【期刊名称】《农村工作通讯》
【年(卷),期】1995(000)005
【摘要】"老板"称谓,近两年在社会上颇为时兴。
有的管厂长、经理叫"老板"不说,就连我们的党政机关领导,也居然被称起"老板"来了。
笔者不久前在乡镇就亲历了这么一件事,几位基层部门干部要找镇长、书记,问起"老板"有没有下乡?领导干部怎么成了"老板"?笔者总觉得不伦不类。
何谓"老板"?据《辞海》解释:"老板,是指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
"从这点上看,即使是企业承包经营的厂长、经理也够不上"老板"这个称呼,因为他们至少
【总页数】1页(P41-41)
【作者】林金宝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9.9
【相关文献】
1."老板"称呼语泛化的原因分析 [J], 唐亚琴
2.学《条例》规范称呼莫让“老板”之称进军营 [J], 傅天杰
3.广东官场禁用老板、老大、兄弟等称呼 [J], ;
4.人人皆为“老板”?——论汉语称呼的泛商业化 [J], 贾燕; 刘永厚
5.人人皆为"老板"?——论汉语称呼的泛商业化 [J], 贾燕;刘永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板一词的来历?

老板一词的来历?老板一词的来历?, "老板"一词的来历?老板一词的由来有以下四个:(但是都好像不甚满意)一是说在过去,年过半百的人,都要提前准备棺材,直到花甲和古稀,但久而久之,人们发现坐堂的老中医年岁大多超过预期,用的棺材板是多年准备的老板,于是人们将那些长寿的坐堂老中医成为用“老板”的人。
后来渐渐成为老板。
为了图行业吉利,那些经营营生的行业,开始使用老板这一词,后流传开来,通称营生的主人为老板。
二是说17世纪初,荷兰印度公司的殖民主义者开始在现在的纽约市建立贸易站,修建房屋,经营农场,从事贸易,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荷兰人将领队的人称为“户主”,而后转指“监工”,之后又改称为“监督徒弟的工人师傅”。
这些殖民主义者经过一番议论,大家一致同意叫“老板”,这个名称很快就叫开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名称成了。
三说是"老板"原是京剧中的一个名词,后来腕比较大的演员都被称之为老板。
由于腕赚的钱多,便在外面开买卖(一般都是大买卖),慢慢的,人们便管开大买卖的商人叫做老板。
四说是老板是老是拍板的人,老板是老是叫板的人,老板是老是板脸的人。
第一种说法勉强有点道理,但首先是没个具体时段概念,不具有追溯性;二是老中医叫“先生”、“老师”“大夫”的更多,叫老板的却似乎很少听见。
把这作为“老板”一词的由来明显是对老板的一种诅咒式臆断。
第二种说法更不靠谱,老板是个土生土长汉语称呼,若是从外语音译过来,也找不到类似的外语单词。
“BOSS”与“板”字只有一个“B”字母音似,其他三个字母与“板”相差十万八千里。
第三种说法仅凭是京剧中的一个名词就说是“老板”一词的由来更是牵强附会,况且“老板”一词在京剧中也不是常见的称呼。
第四种说法那更就是一种打工者对老板的戏称,由来也没个着落。
“老板”“老板娘”一词的来历?“老板”的来历与“钱板”有关。
五代十国时候有个叫王延曦的人,他制造大铁钱,“以开元通宝为文,五百文为一贯,俗称为钱板;明朝正德年间,京城交易者称钱为“板儿”;“宋时铸钱,每一板为六十四文,各省称大钱为老官板”,这有别于民间私坊铸造的钱币,生意人都故意要“老板”钱,因为这比私坊钱可靠。
从“老板”的泛化看商品经济时期的称谓语变化

从“老板”的泛化看商品经济时期的称谓语变化作者:王琦来源:《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5期[摘要] 商品经济时期“老板”一词逐步从商界蔓延,以至于在学术界、政界日趋流行,它是商品经济时期称谓语鄙俗化的一种表现。
[关键词] 老板泛化商品经济时期称谓语近年来,“老板”一词可谓泛滥至极,大有从商界向整个社会蔓延之势。
如一些党政机关普遍流行一种不分对象、不讲场合的称呼:即下级对上级,不论其官职大小,都统称为“老板”。
更有甚者,在很严肃的会议上讨论问题时,与会人员也几乎异口同声:由“老板”敲定,由“老板”拿主意。
以至于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于2003年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继承发扬党内互称同志优良传统的通知》,此外,在部分科研院所、高等学府,研究生对导师、科研者对项目负责人,往往也呼为“老板”。
“老板”的泛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商品经济时期称谓语的特点,是称谓语鄙俗化的一种表现。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这个大变革、大转折阶段使得中国各阶层的定位处于动态之中,称谓语的空缺也就再所难免,这种空缺积极的社会反应是催生出一些适合人们需要的称呼语,消极的反应则是称呼语的粗鄙化,如一些职业称谓语被人为拔高:到学校统称老师;去医院一律大夫;市场上都称老板。
如此称呼表面上一团和气,双方都乐于接受,实际上却使原本反映职业特点的称呼语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现代汉语词典》对“老板”一词的解释是“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掌柜的”。
其实,“老板”一词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就有,并借助上海在全国的独特地位向外推广,与“先生”、“太太”、“小姐”等称谓一起风光了几十年,解放后,私人企业不存在了,人与人之间一律平等,大家都称“同志”,“老板”一词也潜性化了。
改革开放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商品经济大潮席卷全国,随着新的社会关系的确立,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更新,“老板”一词重现江湖,但它已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复古, 港台文化的输入是它由潜性到显性的直接推动力,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总是会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体系形成冲击,在积极渗透中使之部分同化。
”领导”称谓的泛化及其原因

”领导”称谓的泛化及其原因作者:贾莉莉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11期贾莉莉内容摘要:社会称谓语是在社交场合应用的称谓语,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泛化现象。
“领导”一词属于称谓语范畴,由于社会文化、语言系统演变及其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领导”发生泛化,成为一个流行于大众之间的普通称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领导”称谓泛化的具体表现和泛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领导” 泛化社会文化语言系统演变一.引言社会称谓语的临时性和可变性促使称谓泛化现象产生。
社会称谓语的泛化是指用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特征的称谓语称呼不具有这种社会关系特征的人(苏静、路佳,2002)。
“领导”一词属于社会称谓语范畴,其社会关系特征是“带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那么,用“领导”来称呼那些事实上并不直接“带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的人,即用“领导”称呼非领导者就是“领导”称谓的泛化。
二.“领导”称谓泛化的具体表现当前,“领导”称谓的泛化现象十分普遍,不仅通行于行政机构内部,也广泛流行于其他领域。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使用场合扩大。
人们认为,只有较高的职业职称才适合作为称谓语使用,以借此传递出对对方的态度,而某些具体的职业名称只代表社会分工,无法表示较高的社会等级。
原本,在一般情况下,除了亲属专有称谓外,通常只用表示性别标志的“先生”和“女士”两个称谓语称呼其他人,具备特殊技能的人则有另外的尊称,如“教授”、“老师”、“医生”等。
进入二十一世纪,用官职来称呼别人变得越来越普遍,这种做法也被认为是最为礼貌、同时让被称呼者感受最好的。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事行政工作并且有机会做官,对于那些没有明确的行政职位、不能直接用官位来称呼的人,人们一般也不直呼其名,而是根据其职业选择一个与“官”有联系的称谓。
在不能简单地称这类人为“某某官”以避免使真正的“官”感到权力受侵犯的情况下,“领导”一词由于自身的普适性成为很多人在各种场合常用的称谓语。
_老板_概念及高校_行政的_老板_化_老板_的语言社会学分析_唐礼勇

265“老板”概念及高校、行政的“老板”化唐礼勇 浙江农林大学——“老板”的语言社会学分析摘 要:“老板”原型“铑”产生于1000多年前,旧时“老板”有五大含义。
建国后“老板”几乎销声匿迹。
新时期,“老板”概念发生变化。
在高校、党政机关等也出现了使用“老板”的现象,此现象令人担忧,弊多利少,是经济领域对学术、行政领域的“殖民”。
“老板”的泛化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
关键词:“老板”概念 高校 党政机关 “老板”泛化 经济“殖民” 文化转型进入新时期以来,国人的称谓可谓千姿百态。
公开称丈夫为“老公”、称妻子为“老婆”的越来越多;“同志”变为同性恋者的代称,“小姐”含义发生了改变;熟或不熟的,有时都被冠以“老板”称号,甚至衍生到学术界、行政部门等。
称谓的变化反映社会现状。
本文拟从“老板”概念谈到高校、行政的“老板”化,以对“老板”进行语言社会学分析。
一、“老板”的旧时概念“老板”开始使用时是两个单音词连用,“老”指原来的,“板”指“版本”,属通假字,通“版”,“老板”初义指原始、最初的版本。
此用法最早出现于南宋,宋人叶梦德《石林燕语》说当年官私刊刻除监本(官方监制出版)外“临安书棚本极佳”(“书棚本”指印书大户陈氏、尹氏等书商),其中“睦亲坊陈宅印本”多精品,招牌上写有“老板印书”字样。
此“老板”即原始的雕版印的善本书。
此用法与当今用法相去甚远。
然而“老板”一词作为称谓的原型“铑”却出现得更早。
宋人洪遵(1120-1174)《泉志五伪品下》云:“陶岳《货泉录》曰:王审知(862-965,五代时闽国国君),铸大铁钱……以五百文为贯,俗谓之铑,与铜钱并行。
”“铑”产生于10世纪初的闽方言,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
“铑”本为王审知所铸大铁钱,人们对拥有“大铁钱”者即有钱人通过借代命名法称为“铑”。
“”即“版”,“铑”谐音即“老板”,相沿为习,错讹难纠。
至于“铑”具体何时转化为“老板”有待考证。
名片改变英文高级职位英文简称CEO

名片改变英文高级职位英文简称CEO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拓了国内和国际市场。
因此,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职称也相应变得更加重要和显赫。
在英文中,公司高级职位的称谓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这篇文档将探讨名片改变英文高级职位英文简称CEO 的历史背景、原因、定义、用法和一些实用的相关词汇。
(一)历史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公司高级职位的称谓和用语越来越多样化。
以CEO为例,它的英文简称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创造性地将原本分为两个独立职位的CEO和COO合并在一起。
这个用语最初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在公司内部,高级管理人员的称谓可以让人们了解他们的职责、地位和权力。
在过去,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常使用较简单和直接的称谓,例如总裁、董事长、副总裁等。
然而,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些称谓逐渐被CEO等更现代、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称谓所取代。
(二)原因这种称谓的变化,与全球化的趋势和企业的成长和拓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全球市场日趋竞争,企业间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优势。
因此,一个企业需要一个直接、无二的称谓去体现企业文化的个性和优势。
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国际化扩张,需要更加通用的职位称谓,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品牌。
CEO这个称谓非常简洁明了,不仅在国外市场被广泛使用,而且在中国的外向型企业中也被越来越多地采用。
(三)定义CEO是英文中Chief Executive Officer的缩写。
这一称谓多用于美国企业,表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
一般而言,CEO负责制定企业的目标和战略,领导公司的营运和管理。
CEO是公司高层管理者中的最高一级,通常由董事会任命。
事实上,CEO的权力和责任随着企业的规模和业务的复杂性而增强。
在大多数情况下,CEO与董事长合作负责执行公司的政策,向股东负责。
此外,CEO在公司内拥有最高决策权,可以决定任何业务问题,一切上报至董事会。
(四)用法CEO是一种通用的英文职务称谓,可以用于各种企业类型和规模。
老板为什么叫老板

老板为什么叫老板
老板这个称谓由来于南方,是先哲对工商中那些主导者的警称。
上土下匕是为老,门中有品乃为板。
老字取意为商场如战场,处处临敌。
所以首先要有临机的手段,暗藏杀气于下。
面露和和为上。
要有魄力,杀气不外露,象埋在土里的匕首。
倘能了然与此。
称之为老。
老道。
板字取意为商者应有品,所谓信则立。
没有信誉只能失败。
门中有品才可以称为板。
所以之所以叫人老板,本源在于这个词是对商家的警语。
面对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既要奸滑,又要具备商业基本诚信。
老板的称呼有哪些

老板的称呼有哪些老板在古代称呼有不同叫法,例如:店家、掌柜、头家、东家,其中店家旧时是指旅店、酒馆、饭铺或者管事人。
老板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ǎo bǎn,意思是对商家的敬语。
这个称谓由来于南方,是先哲对工商中那些主导者的敬称。
上土下匕是为老,门中有品乃为板。
老板一词其实自古就有,南方人称“老板”,指的是商号的主人,也就是北方说的“掌柜,东家等等”的意思。
老字取意老道;板字取意为商者应有品。
所谓信则立,门中有品才可以称为板。
所以称“老板”。
老板的释义有以下:1、工商业的业主,法人代表及其代理人。
2、占有较多股份的股东。
3、旧时佃农对地主、雇工对雇主之称。
4、旧时对不相识者的敬称。
5、方言。
旧时对著名京剧演员或组织戏班的京剧演员的尊称。
旧时对丈夫的俗称。
请教:领导的妻子怎么称呼领导的姓氏+姐领导的姓氏+阿姨领导的姓氏+奶奶一家人亲~考虑两层因素:1、如果领导的年纪比你大。
分两个方面说,一是领导比你大了好多(至少12岁以上),你可以叫领导妻子为阿姨;如果领导比你只是大了几岁,你可以叫姐(千万要注意:你只能叫领导妻子姓名最后的一个字,如领导妻子叫李小倩,那你只能仅能叫倩姐)。
二是领导比你年龄小。
那就比较讲究了,主要有:一是领导妻子比你小了许多(最少12岁以上),你可以直接叫其名字,如在这种情况下你还叫她阿姨什么的,让人觉得你太娇情,让人印象不好;二是领导妻子和你年龄相仿,你也可以直接叫其姓名,这样显得比较坦然;三是领导妻子比你年龄差了好多岁,那你除了可以直呼其名外,还不妨叫她小*,让人觉得亲切和自然。
另外特别提醒,不管领导妻子的年龄如何,你必须表现出你应有对她的尊重,然后可以顺其自然叫些称呼,千万要注意一点的就是,宁可将领导妻子叫小也不可将其叫老。
领导的姓氏+太太。
一把手为什么被人称为老板

一把手为什么被人称为老板中国人喜欢称呼一把手老板文/木虫中国人特别喜欢称呼一把手“老板”、“老大”、“老一”、“当家的”。
尤其是在基层私人场合,下级对上级的称呼很少用职务职务和姓名。
这些称呼在一些地方不仅十分流行,而且许多人觉得很是时尚,称呼的人乐此不疲,感觉良好,受之者满面笑容,心安理得,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好像每个人都找对了属于自己的角色。
其实,透过“称呼”这个现象,我们看到的是隐藏在其背后的低俗本质。
因为这种称呼代表着一种不正常的上下级关系,不正常的同志关系,不正常的干部关系,是一种新的人身依附,是政治市场化,官场商品化,组织裙带化的具体表现。
“老板”意味着你是主子,我是给你打工的。
你说东,我不说西,你说南,我不说北,你说大,我不说小,你说高,我不说低,你说黑,我不说白,是一种丧失人格、立场、原则的最表白。
因为老板的对面是雇员,雇员的饭碗是老板给的,雇员的工作是老板安排的,雇员的权力是老板施舍的。
老板是雇员的衣食父母。
一切看老板的眼色行事,老板是中心,老板高兴不高兴才是关键。
雇员哪里还有干事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里还会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老大”意味着更为狭小的圈子。
这种称呼,既是把自己和领导放在一个圈子里面,缩短了相互之间的距离,又暗示着自己唯领导马首是瞻,一切行动听从指挥的决心。
“老大”在社会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黑恶势力的惯常称呼,一种家庭中兄弟之间的排行。
用在这里准确地反映了某一些干部的不良心态,以及干部之间的裙带关系,利益关系。
“老一”是第一的意思,但是人人都知道,只要有老一,就一定会有老二、老三、老四。
梁山泊里的英雄好汉,一百单八将的排序不是就是从老一开始的么。
上述称呼在一些地方甚为流行。
不仅县委书记、县长、乡镇一把手,县直单位一把手,甚至一些学校、农村的一把手,也常常被人们成为老板、老大、老一。
除此之外,在一些基层干部之间,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结干亲,拜把子,认老乡,搭战友也是十分突出和流行的。
以前把唱戏的称做老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呢?

以前把唱戏的称做老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呢?以前把唱戏的称做老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呢?旧时代梨园有好几种“老板”,包括:后台老板、前台老板(戏班老板)、角儿老板,题主所指应该就是“角儿老板”。
旧时代角儿调班儿唱戏很普遍,观众看戏也是看角儿,龙套、配戏的都叫傍角儿,花大钱看戏叫捧角儿,包括整个团队的钱怎么分配,演出怎么运营都是角儿说了算,所以本身也有“一把手老板”的成分在内。
慢慢的“老板”成了对戏曲演员的尊称,凡是能被称作老板的,都是大腕级的人物。
以前戏班子里,谁是大角,就靠谁吃饭,水牌子上写都写大角的名字,只有大角唱,才有人买票,所以一个戏班子里人都得看大角卖票吃饭,久而久之,这样的大角不仅是台柱子,也是戏班子的生活保障,就像老板管员工吃住一样,因此,后来管大角都叫“老板”,这是一种尊称,也是一种实力的显示。
国粹,是祖先创造的智慧,是留存的文明,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国之所以为大国、中国之所以为强国的原因。
我们不能丢了根。
传承,需要有人来完成,传播,需要更多人成全。
她笑称自己是个“有老灵魂的巨婴”。
我想,或许正因为保持婴儿般的天真烂漫、热情执着,她才能让国粹艺术与时俱进、薪火相传。
戏班的“角”往往同时是班主(老板),凡常年性戏班,衣箱道具多为班主私有,其他演职员跟班演出属于“傍角儿”,戏班班主(“角”)负责跟“戏园子老板”分账,一般按二八或三七成分账,最高的是一九成,最低的是四六成。
梨园界的“老板”分为:“后台老板”跟“前台老板”。
“后台老板”即“戏园子老板”,“前台老板”即“戏班子老板”。
戏班的“角”往往同时是班主(老板),凡常年性戏班,衣箱道具多为班主私有,其他演职员跟班演出属于“傍角儿”,戏班班主(“角”)负责跟“戏园子老板”分账,一般按二八或三七成分账,最高的是一九成,最低的是四六成。
戏班班主(“角”)拿到分账分成后,留下大部分份额其余再分给其他演职员,所以旧时代把“角”称为“老板”,后来即便“角”不是班主,也约定俗成尊称为“老板”。
称呼缘何变调

作者: 杨播
出版物刊名: 人民论坛
页码: 58-58页
主题词: 歧义 女营业员 呼得 租赁承包经营 高贵者 战战 音长 子游 “半边天” 真挚情感
摘要: 人与人的相互称呼是表示彼此关系的,来不得马虎。
譬如“父亲”,就是那个对你非常严厉而对你母亲却十分亲热的男人。
又如,某公司的总经理姓傅,如果请他办事,务必要呼“傅正总”,那中间的“正”字省不得,因为“傅总”和“副总”可能产生歧义。
以上讲的都是专称(也叫特称)。
还有一些称呼是通称(也叫泛称),这类称呼是会随时尚而变调的,若呼不入时,你就可能碰壁。
为了使诸君少碰壁,最近,我对“公仆”、“老板”和“同志”等通用称呼缘何变调作了一些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由正经而谐谑的“公仆”。
老板文言文翻译

夫老板者,商贾之领袖,企业之主宰也。
古之商贾,皆以诚信为本,以义利为行,故能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今之老板,亦当以此为范,方能使企业长盛不衰。
然文言文之中,老板之形象,多有妙趣横生之处,今试译解如下:一、老板之称呼古有曰:“君”、“大人”、“尊兄”,今译为“老板”。
盖因其位高权重,如君临天下,故得此称。
二、老板之职责《史记·货殖列传》载:“富商大贾,必自养其士,养其客,以厚其货。
”译为:“富有的商人,必定要养士、养客,以丰富其货物。
”此言老板之职责,即养士、养客,以发展企业。
三、老板之品德《论语·里仁》云:“富而好礼,何如?”子曰:“未若贫而好礼者也。
”译为:“富有而且好礼,怎么样?”孔子说:“不如贫穷而好礼的人。
”此言老板之品德,当以礼为本,即使富有,亦应保持谦逊。
四、老板之智慧《韩非子·喻老》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译为:“聪明人千次考虑,必定有一次失误;愚笨的人千次考虑,必定有一次收获。
”此言老板之智慧,虽为智者,亦需谨慎,以防失误。
五、老板之管理《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译为:“了解自己和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
”此言老板之管理,需知己知彼,了解员工和市场需求,方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六、老板之心态《庄子·逍遥游》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译为:“天地有伟大的美而不言说,四时有明显的法则而不议论,万物有成理而不言说。
”此言老板之心态,当如天地般包容,如四时般有序,如万物般自然。
七、老板之目标《孟子·离娄上》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译为:“得道的人会得到许多帮助,失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此言老板之目标,当以道为本,方能使企业基业长青。
综上所述,老板文言文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品德。
今人若能借鉴古人之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能成为一代商界领袖。
以下是老板文言文的具体译解:老板,商贾之领袖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板”称谓语的变迁及其动因
作者:相琳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03期
摘要:汉语称谓语“老板”的词义演变一波三折,几度沉浮。
本文回顾了“老板”和“同志”称谓语在我国的使用历史,然后考查它们的使用状况,最后重点分析近年来它们发生变化的各种原因。
关键词:老板同志用法特点原因
近年来“老板”一词很流行,不单企业单位职员称上司为“老板”,事业单位中下属也称领导为“老板”,就连校园里学生也使用“老板”这个称谓语,“老板”一词成为研究生导师的代名词。
“同志”一词也不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那种志同道合的意思,而是同性恋的同义语。
它们的用法和意义明显地发生了变化。
称谓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除了具备一般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指称功能外,还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称谓语的变化不仅是语言学的问题,也涉及到社会文化等深层次的问题。
本文试对“老板”“同志”称谓语的发展变化作些浅要的梳理,探寻词义的演变方式,从而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一、“老板”称谓语的古今嬗变
《现代汉语词典》对“老板”的释义是“①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掌柜的。
②旧时对著名戏剧演员或组织戏班的戏曲演员的尊称。
”“老板”下的词条有“大老板”“后台老板”“小老板”等。
可见,“老板”一词原来属于商业范畴和演艺界术语。
但是现在“老板”几乎成了泛称,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称导师为“老板”,这是新时期产生的新语义、新用法,是一种“酒瓶装新酒”的语言现象。
“老板”一词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古代“板”极少与“老”连用。
《诗·秦风·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古代用木板做房子,指木板房。
“老板”源于戏曲行业,每个戏子的名称和所演的剧种都会在一个板牌上写明,戏班的班主和那些戏班的名角便被叫做老板。
如我国最杰出的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就被人称为“梅老板”。
在湖南和湖北的一些地方,“老板”是对丈夫的俗称,如“我和老板两个人,三十年来勤勤苦苦替地主开垦过二次荒洲,自己却一年到头不够吃,没得穿。
”实际上,“老板”成了一种在人们意识中有钱、有地位的象征。
就这样,“老板”一词一直风光到新中国建立。
新中国成立之初,私营企业消失了,人与人之间提倡人人平等,不论男女老少都称为“同志”,有贫富差距的“老板”被弃置一旁。
改革开放以后,私营企业和个体户迅猛发展,对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用“同志”称呼显得笼统不够贴切,“老板”便死而复生,成为对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的称呼。
在经济浪潮中,“老板”一词很时尚,几乎人人可以都被称为“老板”。
有人曾在1998年对50岁以下的、不同工作性质和生活状态的男性做过调查,结果发现有69.8%的人曾经被人称作“老板”。
说明当时“老板”的内涵已由私营工商业财产所有者的称谓泛化成为对男子的尊称。
20世纪90年代,理工科研究生在学习之余帮助导师做些课题项目,从而使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导师给学生一些生活补助,许多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每天定时签到,类似于企业的老板与雇工,导师与学生就成了“学术老板”与“学术员工”的关系,“老板”便成了他们对导师的称呼。
接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也赶上了这个时髦,一时间“老板”一词风靡全国各大高校。
二、“老板”用法特点
从“老板”的古今嬗变可以看出,以前的“老板”表示一种职业,或戏曲行当或商业方面的。
梨园界普遍在“老板”前加姓氏表示戏班的班主,用法较单一。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老板”的用法也丰富起来,除了在其前面加姓氏之外,常见的还有以下几种:
1.在前面冠以单位、行业或地名。
如“夜总会老板”“企业老板”“酒店老板”“唱片公司老板”“香港老板”“广州老板”等。
2.前面加上形容词“大”或“小”,表示经营范围大小,更多时候表示有魄力、有才干、有经济实力等含义。
如“公司大老板”“豆腐坊小老板”等等。
3.直接喊“老板”或者加上人称代词,更强调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含有亲切、随意的语义色彩。
比较“他是我们经理”和“他是我们老板”,可以发现后者较前者显得更亲近。
值得注意的是“老板”是指男性,如果是女的,则要在前面加上“女”字。
泛化之后,“老板”则是对男子的尊称,在使用时不加任何附加成分。
校园“老板”用法和以上用法也有所不同,多
在前面加上人称代词或不加任何附带成分,经过调查发现,研究生们也只是在背后称呼导师为“老板”,当面仍旧喊导师为“老师”。
三、“老板”变化的原因
运动、发展、变化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形式,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也不例外,其变化的复杂性也为人们所知,“语言变化是社会因素、语言结构本身的问题和人的心理作用这三者的水乳交融的混合物。
”“老板”的发展变化既有语言内部的力量,也有外在的发展动力。
(一)社会政治经济的现实推动力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阶级分化和职业专门化等政治经济因素都会反应在语言中,可以说,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交际的需要是语言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发后,在经济浪潮中,人们的普遍价值观念是讲究经济实效,许多人纷纷下海经商,一时间,数不清的人被冠以“老板”的“头衔”,其泛化的趋势是必然的。
市场经济的各种因素涌入了校园,高校的教育模式和观念发生了变化,这是“象牙塔”里“老板”产生的前提条件。
(二)心理因素是其发展的原动力
“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犹如公司的老板和员工,他们作为“同志”而共同“努力”,他们之间的那种浓浓的情意和当初革命战争时期的同志感情非常相似!
(三)语言内部力量是词义发展变化的重要动力
语言的发展受经济原则的制约,随着新事物的不断涌现,人们便充分活用已有旧词的形式和新事物的意义创造新词,或在原有的词义基础上发展新义,既使词义系统充满活力,又便于表达和理解词义。
“老板”便在语言经济原则制约下产生了新义。
社会在发展,语言在变化,语言研究要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弄清词语的演变历程,更好地把握词义。
“老板”词义的变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是社会历史变革的产物,也是人们的心理因素和语言内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彼得·特拉吉尔.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3).
[3]马清华.词义变化的动因[J].松辽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4]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余志鸿.新旧词语交替的文化信息[J].语文建设,1999,(4).
[7]周一农.“同志”回归及其他[C].词汇的文化蕴涵.上海三联书店,2005.
[8][英]简·爱切生著徐家祯译.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M].语文出版社,1997.
(相琳,安徽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