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_弗瑞诺诗歌形式研究综述_
Philip Freneau
![Philip Freneau](https://img.taocdn.com/s3/m/980d987031b765ce05081420.png)
All though Freneau’s poetic works displayed the obvious imitative tendency in form as well as content (for example, the famous English poets in 18th century were all in some way modeled by him), but some of his most anthologized works had rich American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He provided American poetry with new subject matter—sea, the culture of native Indian, the scenery of the New world. In his generation, only he himself broke away the bondage of tradition to treat the life around him from a new angle, to sing the praises of the nature and the primitive life of native Indian to his heart’s content, to understand it with rich imagination, to express it with the special sensitiveness that poets possessed. All these features becam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19th century romantic literature, so Freneau was regarded as the forefather of Emerson, Poe, and Longfellow and so on and so forth. It is generally held that American national poetry began with Freneau, thus he has been entitled the “Father of American Poetry.”
菲利普·弗瑞诺对美国十八世纪诗歌的影响
![菲利普·弗瑞诺对美国十八世纪诗歌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2938e8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9.png)
Philip Morin Freneau's Influence on the Poet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 America 作者: 姜毓锋
作者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版物刊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页码: 78-79页
主题词: 费瑞诺;美国诗歌之父;浪漫奇想诗;自然神论
摘要:“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诗人”菲利普·弗瑞诺是美国18世纪最杰出的诗人,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一个重要过渡人物,他的作品具备了后半个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的某些特点,深深地影响后来兴起的浪漫派文人,这是他被称为“美国诗歌之父”的重要原因。
本文简述了弗瑞诺生平及创作历程,并对他的创作风格和特色作了客观的评价。
菲利普·弗瑞诺诗歌《野金银花》的文体分析
![菲利普·弗瑞诺诗歌《野金银花》的文体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f2b50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5.png)
《野金银花》是英国诗人菲利普·弗瑞诺的一首著名诗歌,它的文体属于浪漫主义诗歌,以感性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拜。
在这首诗中,作者用抒情的语言描绘了野外的景象,描述了野金银花含苞待放,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感觉。
他用排比的句式描述了野金银花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金银花的花朵紧紧抱在一起,像一个美丽的小宝石,它们的绿叶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
此外,作者还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将野金银花比喻成“一团和睦的家庭”,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崇拜:“金银花是一个和睦的家庭,它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分享着欢乐和喜悦。
”
总之,《野金银花》是菲利普·弗瑞诺的一首浪漫主义诗歌,以抒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拜,并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描述了野金银花的景象,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感受。
Philip Freneau菲利普·弗伦诺
![Philip Freneau菲利普·弗伦诺](https://img.taocdn.com/s3/m/23176f42e45c3b3567ec8b84.png)
• 大自然把你打扮得一 身洁白, • 她叫你避开庸俗 粗鄙的目光, • 她布置下树荫把 你护卫起来, • 又让潺潺的柔波 淌过你身旁; • 你的夏天就这样 静静地消逝, • 这时候你日见萎 蔫终将安息。
Smit with those chams,that must decay, I grieve to see your future doom; They died--nor were those flowers more gay, The flowers that did in Eden bloom; Unpitying frosts,and Autumn's power Shall leave no vestige of this flower.
4:Appreciation of The Wild Honeysuckle
• Fair flower, that dost so comely grow, • • Hid in this silent,dull retreat, • • Untouched thy honeyed blossoms blow, • • Unseen thy little branches greet: • • No roving foot shall • crush thee here, • No busy hand provoke a • tear.
• 弗瑞诺的诗歌创作不仅数量多,而且题材多样, 艺术成就过人。 • 它们一直被视为美国文学的瑰宝,而他本人则被 认为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 • 弗瑞诺的诗歌精神境界较高,想像丰富,感情充 沛,虽然也涉及死亡、自然、人生、变迁等当年 感主题,但却总是以人民和国家的命运,历史或 者当时的重大事件为主题,因此富有战斗性。他 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诗歌当作争取民族解 放的斗争武器的诗人。
美国文学史作者的写作特点总结
![美国文学史作者的写作特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ae57cb6d4d8d15abf234e18.png)
美国文学史作者的写作特点总结1、Benjamin Franklin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he is the only good American author before the the Revolutionary War and he is the only one in the colonial period.写作特点:1.叙事清楚简洁 2.富有哲理和睿智 3.文字质朴幽默 4.易于读者接受。
2.Thomas Paine 托马斯佩因(1737-1809)英国人民将他视为最受爱戴的政论家,他的书被看作穷人的圣经。
拿破仑称他为共和国的火炬,一切传奇中最伟大的人物。
写作特点:支持独立宣言,语言精炼,层次分明,结构严密,逻辑性强,抒情和说理有机结合3.Thomas Jefferson 托马斯杰弗逊(1743-1826)主张:主张追求幸福,人人生而平等,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4.Philip Freneau 菲利普费瑞诺(1752-1832)Father of American Poetry” 美国诗歌之父,政治方面的新闻记者写作特点:the poems of Freneau fall mainly into two categories, one of description of nature, and one of expression of his political ideas.备注:菲利普弗瑞诺作为一个自然诗人,在时间上介于布拉兹特里特和布莱恩特之间;作为一个哥特式作家,介于威格斯沃斯和爱伦坡之间;作为一个原始主义者,介于莫顿和库珀之间。
5.Washington Irving华盛顿.欧文(1783-1859)the father of American literaturethe first great belletrist 第一个纯文学作家,美国第一位浪漫主义散文文体作家,重振了没落的哥特式浪漫主义小说。
浅析弗瑞诺的“野忍冬花”之神韵
![浅析弗瑞诺的“野忍冬花”之神韵](https://img.taocdn.com/s3/m/1134f6a8d0d233d4b14e69c5.png)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世界文学研究, 2018, 6(3), 119-126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journal/wlshttps:///10.12677/wls.2018.63018An Analysis of the “Spirit” of Freneau’s“Wild Honey Suckle”Hui Guo1, Qing Wang21Library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Hebei2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Received: Aug. 31st, 2018; accepted: Sep. 14th, 2018; published: Sep. 21st, 2018AbstractAs early a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re were poems that expressed similar central ideas or “spirit”—concern on the marginalized, and making much of time and life, and Wordsworth, the nineteenth-century poet, also wrote about the marginalized life. However, no matter whether the poem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or the poem by Wordsworth, none of them combined the two aspects but the “Wild Honey Suckle” by Philip Freneau; and thus, the poem seems to include more.KeywordsFreneau, The Wild Honey Suckle, Spirit, The Marginalized, Making Much of Time and Life浅析弗瑞诺的“野忍冬花”之神韵郭晖1,王晴21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河北邯郸2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公共关系系,北京收稿日期:2018年8月31日;录用日期:2018年9月14日;发布日期:2018年9月21日摘要早在十七世纪即有近似弗瑞诺“野忍冬花”一诗所表达的一些中心内容或曰“神”——对边缘化生命的关注、惜时惜命,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华兹华斯也有短诗抒写了边缘化生命的状态,但是无论是十七世纪的诗还是华兹华斯的诗都只抒写了边缘化生命或惜时惜命其中一个方面,唯有弗瑞诺的“野忍冬郭晖,王晴花”一诗将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该诗具有更深更广的含义。
Philip Freneau
![Philip Freneau](https://img.taocdn.com/s3/m/226aa8e0aeaad1f346933fcd.png)
19th century American Romantic
writers as Cooper, Emerson, Poe and Melville.
“Father of American Poetry”
Reasons • He was a forerunner of American Romanticism. • He used satire as a main poetic device and a political weapon. • Patriotism
• No busy hand provoke a tear.
没东攀西摘的手来催你落泪。
• Flower: Fair, comely grow (you do grow so beautifully)
• Environment: Silent, dull, hidden
• (You hide yourself in this silent place, which is far away from people. )
• Untouched thy honeyed blossoms blow,
甜美的花儿开了却没人亲昵
• Unseen thy little branches greet:
招展的小小枝梢也没人观赏;
• No roving foot shall crush thee here,
没游来荡去的脚来把你踩碎,
Philip Freneau (1752-1832)
菲利普· 弗瑞诺
• I.General Introduction • II.Works • III.Analysis of his masterpiece
I. General Introduction
花开花落,取法自然 ------- 从《野忍冬花》看弗瑞诺的自然主义观
![花开花落,取法自然 ------- 从《野忍冬花》看弗瑞诺的自然主义观](https://img.taocdn.com/s3/m/52505239998fcc22bdd10d40.png)
花开花落,取法自然 ------- 从《野忍冬花》看弗瑞诺的自然主义观发表时间:2010-10-18T09:50:19.280Z 来源:《学园》2010年第7期上供稿作者:夏延华[导读]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其代表作之一的《野忍冬花》所体现出的自然主义观夏延华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菲利普·弗瑞诺被评论家广泛地认为是一位美国革命诗人。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其代表作之一的《野忍冬花》所体现出的自然主义观,说明诗人不仅是一名拥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和战斗激情的革命诗人,也是一名有着深厚哲学造诣的自然主义诗人,为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菲利普·弗瑞诺自然主义意象浪漫主义【中图分类号】 I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10)07-0062-02【Abstract】Philip Freneau was widely regarded as an “American Revolutionary Poet”. Based on the analysis in “The Wild Honey Suckle”, a representative poem by Freneau, this article tries to reach a conclusion that Freneau was not only a revolutionary poet with great fighting spirit and enthusiasm but also a natural poet with solid philosophical insight. His nature poems helped to start the American romantic poetic tradition in the 19th century.【Key words】Philip Freneau Naturalism Image Romanticism作为一种哲学概念,自然主义( naturalism)是指用自然原因在建设自己新家园的过程中,都从未疏忽用诗歌的语言描绘新大或自然规律来解释事物的认识论。
菲利普·弗瑞诺诗歌《野金银花》的文体分析
![菲利普·弗瑞诺诗歌《野金银花》的文体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b9374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2.png)
菲利普弗瑞诺诗歌《野金银花》的文体分析
刘茵茹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7(000)008
【摘要】《野金银花》是美国革命诗人菲利普·弗瑞诺的经典之作。
弗瑞诺除了创作出大量爱国主义革命派诗歌外,他的两首自然派诗歌也受到人们的关注,《野金银花》就是其中之一。
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刻画出路边一簇野金银花在风中摇曳的画像,感叹生命易逝,以此告诫世人珍惜时光。
该文运用文体学理论知识分析全诗,探讨诗人如何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法四个方面寄托情感,传达思想。
【总页数】2页(P194-195)
【作者】刘茵茹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2
【相关文献】
1.超越卑微,迈向自由——浅谈弗瑞诺《野金银花》中的意象与意境之美 [J], 侯晓莉
2.菲利普·弗瑞诺诗歌形式研究综述 [J], 曹良成
3.菲利普·弗瑞诺诗歌《野金银花》的文体分析 [J], 刘茵茹
4.菲利普·弗瑞诺诗歌《野金银花》的文体分析 [J], 刘茵茹
5.革命诗人的浪漫:短暂与永恒——新批评视域下弗瑞诺《野金银花》中的悖论 [J], 王晓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和谐之声”的唱响者——从生态文学批评视角解读菲利普·弗瑞诺
![“和谐之声”的唱响者——从生态文学批评视角解读菲利普·弗瑞诺](https://img.taocdn.com/s3/m/4113ed6da26925c52cc5bfb9.png)
相对全面的定义 。 生态文 学批评是在 生态主义 ,特 别 是 生 态 整 体 主 义 思 想 指 导 下 探 讨 文 学与 自然 之关系 的文 学批评 。它要揭
为将 传 统 英 国诗 歌 的 创 作 模 式 应 用 于 讴歌北美大陆特 有的土著 居民和 自然 风 光 的 先 行 人 。 因 此 ,他 的 诗 歌 洋 溢 着美国特有 的情 调 。在他 清新 自然的 文 笔 中 ,读 者 可 以 领 略 到 诗 人 对 一 一 一 . 一
“ 和谐 之声" 的唱响者
从 生态文学批评视 角解读 菲利 普 ・ 弗瑞 诺《 野冬忍花》
口 张 宇
阜阳 2 3 6 0 0 0 )
( 安 徽省 阜 阳师范 学 院( 清河 校 区 ) , 安徽
【 摘
要】 菲利普 ・ 弗瑞诺是美国十八世纪的著名诗人 , 他 的诗作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喜爱和青睐。 《 野
【 关键 词] 菲利 普 ・弗瑞 诺 :生态文学批评 ;《 野冬 忍花 》 ;人与 自然 i生态整体观
一
、
引言
2 O世纪 6 O年代 以来, 愈演愈烈的 全球 性生态危机 吸引 了越来越 多的关 注 。人们开始从生 态角度重新 审视 自 己的思想理念 和行为方式 。在这 样的 背景 下, 生态思潮逐渐兴起和 发展。 生 态文学批评作 为其 中的一个支流 ,对 生态 思潮的壮大起了尤为重要 的作用 , 因此 极 其 引 人注 意 。 虽然菲利普 ・弗瑞诺是美 国十八 世纪的著名诗人, 但是却有着前瞻性的 眼光 。 在他 的一些诗歌中,读者可 以感 受到其 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 。《 野冬忍 花》就是极为代表性的一首诗 。 本文拟 从生态文学批评视角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和剖 析 ,探寻 弗瑞 诺所持有 的生 态观 念 ,以期为构建人与 自然 的和谐关系 , 重建和恢复生态平衡尽绵薄之力 。 二 、“ 生态 文学批评” 的内涵 生 态文学批评作 为一种新 兴的文 学批 评方式在 2 0世纪 7 0年代初现端 倪。1 9 7 4年,美国学者密克尔在其出 } 钣的专著 《 幸存的喜剧 :文学 生态学 研 究 》 中提 出 “ 文 学 生 态 学 ” 这 一 术 语 主 张 文 学 批 评 家 们 应 着 重 研 究 文 学 对 “ 人 类 及 其 他 物 种 之 间 的关 系 ” 的 揭示 。…1 9 7 8年 ,美 国学者鲁克尔特 在 《 衣 阿 华 评 论》 发 表 的 《 文 学 与 生 态学:一次生态批 评实验》 的文章中 第一次使用 了 “ 生态批评 ”一词 ,明 确提倡 “ 将 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 来” , 强调批评家 “ 必须具有生态学视 野” , 认为文艺理 论家们应当 “ 构建出一个 生态诗学体系” 。 随后 ,许多具有生 态责任感 的文学评论家纷纷 加入这 一 具 有 历 史 意 义 的 浪 潮 中 , 并 根 据 自 己 的观点对 “ 生 态 文 学 批 评 ”进 行 了 界 定 。在 《 欧美生态批评》 一书中 ,中 国 学 者 王 诺 对 国 外 学 者 所 给 出 的 有 关 “ 生 态 文 学 批 评 ” 的 定 义 进 行 了整 理 , 吸 取 了其 中 利 弊 优 缺 的经 验 , 给 出 了
革命诗人的浪漫短暂与永恒——新批评视域下弗瑞诺《野金银花》中的悖论
![革命诗人的浪漫短暂与永恒——新批评视域下弗瑞诺《野金银花》中的悖论](https://img.taocdn.com/s3/m/7ee7643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f.png)
Revolutionary Poet Being Romantic: Seeing the Immortal through the Mortal: Studying Freneau's Paradoxes in The Wild Honeysuckle under New
Criticism Perspective
作者: 王晓萍[1]
作者机构: [1]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出版物刊名: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146-150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0期
主题词: 菲利普·弗瑞诺;《野金银花》;新批评;文本分析
摘要:《野金银花》是美国革命诗人、"美国诗歌之父"菲利普·弗瑞诺为数不多的抒情诗歌之一.在这首四节小诗中,诗人通过对野金银花脆弱生命的描述与赞美,引发了对生命与永恒的思考.通过结构上、表达上与意象上种种悖论的有意设计与巧妙和解,诗人将诗歌的四节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诗歌象征意义的升华.《野金银花》是美国文学与文化宝库中的必读经典.从新批评的视角研究这首诗,有利于重构当代读者对诗歌语言之美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经典作品重获现实意义.。
于平凡之中见神奇_关于_野金银花_及其美学思想
![于平凡之中见神奇_关于_野金银花_及其美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80d3b90102020740be1e9bf7.png)
注释: ¹ º » ( 作 者 译 ) 原 文 参 见 Geor geMcmichael; Ant hologyofAmer icanLiter ature , SecondEdition, Vloume1, PP 504- 505NewYor k, MacmillanPublishingCo·Inc·1980
刘晓晖
一
菲利普·弗瑞诺( PhilipFr eneau) 是一位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后非常活 跃的诗人。他于 1752 年出生在纽约 的一个望族家庭, 曾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 其诗歌充满了浓 厚民族色彩。1775 年美 国独立战争爆发时, 他在纽约写了大量抨击英国殖民压迫、充满爱国激情的诗章, 他因此获得了美国革 命诗人 ( P oetofTheAmer icanRevolution) 的称号, 并深得托马斯·杰佛逊( ThomasJefferson) 的赏识。1791 年在杰佛逊 的帮助下, 他创立并主编了《民族之声》( NationalGazette) 。该报成为支持杰佛逊改革 呼唤自由民主的喉舌。菲 利普 ·弗瑞诺的 名声鹤起 首先来自他 支持民主的 政论性新 闻文章, 他以自己 的笔墨和文 才为美国 民主政治 的建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并为美国“平民时代”的到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 菲 利普 ·弗瑞诺所 创作的诗 歌的价值逐 渐被人们所 认识, 他作为诗人 的名望因 此大大地超 过了他在 新闻工作 中的成 绩, 他被认 为是十八世纪美国最 重要的诗人, 甚至被称之为美 国诗歌之父。他的诗融合 了新古典主义 和浪漫主 义, 充满美 国情调, 其特 点在于具有浓厚的 抒情色彩, 运用明确的意象手法 , 并反映出 崇尚自然和原 始生活的倾向, 而这些特点成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的基本特 征。他的代表作 之一《野金银花》( TheWildHoneySuckle) 就是他自然神论的一个重要例证。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赞美, 开创了十九世纪浪漫 主义文学采用意象主义手法的先河。
美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诗歌赏析
![美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诗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e14fbbf7ec4afe05a1df18.png)
Philip FreneauThe Wild Honeysuckle野忍冬花美好的花呀,你长得,这么秀丽,却藏身在这僻静沉闷的地方-——甜美的花儿开了却没人亲昵,招展的小小枝梢也没人观赏;没游来荡去的脚把你踩碎,没东攀西摘的手来催你落泪。
大自然把你打扮得一身洁白,她叫你避开庸俗粗鄙的目光,她布置下树荫把你护卫起来,又让潺潺的柔波淌过你身旁;你的夏天就这样静静地消逝,这时候你日见萎蔫终将安息。
那些难免消逝的美使我销魂,想起你未来的结局我就心疼,别的那些花儿也不比你幸运-——虽开放在伊甸园中也已凋零,无情的寒霜再加秋风的威力,会叫这花朵消失得一无踪迹。
朝阳和晚露当初曾把你养育,让你这小小的生命来到世上,原来若乌有,就没什么可失去,因为你的死让你同先前一样;这来去之间不过是一个钟点-—-这就是脆弱的花享有的天年。
(黄皋炘译)CommentaryThe short lyric was written in 1786。
Freneau was inspired by the beauty of the wild honey suckle when he was walking at Chaeleston,South Carolina. It was virtually unread in the poet's lifetime, yet it deserves a place among major English and American works of poetry of that time。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quoted works of Freneau。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the best of Freneau’s poems, and the best poem on nature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verses of William Cullen Bryant, William Wordsworth,and Ralph Waldo Emerson’s The Rhodora。
美国文学---菲利普·弗伦诺
![美国文学---菲利普·弗伦诺](https://img.taocdn.com/s3/m/31d847797fd5360cba1adb87.png)
张科 李佳 肖鲜
袁思琪 余鹏华 周爽
Poet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Father of American Poetry
the most significant poet of 18th century America Pioneer of the New Romanticism.
The Indian Burying Ground (1788) The Dying Indian: Tomo Chequi
The Wild Honeysuckle
This poem was published in his Poems (1786)
and was virtually unread in the time when he was
Honey suckle: it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of all wildflowers for its scent and ability to grow in difficult places. Grows on acid soils and old mines, railway tracks and is a good herbaceous plant. The flowers are short lived
Works
The Rising Glory of America
The House of Night (1779, 1786)
(1772)
The British Prison Ship
(1781)
(1781)
To the Memory of the Brave Americans The Wild Honey Suckle (1786)
野金银花
![野金银花](https://img.taocdn.com/s3/m/2646a04dc850ad02de8041eb.png)
诗
拾 海
贝
The Wild Honey Suckle
野金银花
by Philip Freneau
福建 金春笙 译析
Fair flower, that dost so comely grow, Hid in this silent, dull retreat, Untouched thy honey’d blossoms blow, Unseen thy little branches greet:
No roving foot shall crush thee here, No busy hand provoke a tear.
美丽金银花绽放一簇, 在山野峡谷幽寂处。 馨香飘溢,无人惠顾, 迎风袅娜,无人赏目。 这里没有踩你的逛荡脚步, 这里没有闲手乱折惹你哭。
By Nature’s self in white arrayed, She bade thee shun the vulgar eye, And planted here the guardian shade, And sent soft waters murmuring by;
The space between, is but an hour, The frail duration 临人世初。 空空然来,空空然去, 无怨无悔,回归尘土。 花开花落仅片刻功夫, 生命如过眼烟云难留住。
【作者简介】菲利普·弗瑞诺(Philip Freneau, 1752— 1832),美国18世纪著名诗人,生于纽约 一商人家庭。1771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他 一生坎坷,既当过作家和编辑,也曾涉足政界 商海。北美独立战争一开始,弗瑞诺就写了不
从《野忍冬花》探究菲利普·弗瑞诺人生态度
![从《野忍冬花》探究菲利普·弗瑞诺人生态度](https://img.taocdn.com/s3/m/01aeca174693daef5ef73ded.png)
从《野忍冬花》探究菲利普·弗瑞诺人生态度作者:顾佳页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5期内容摘要:作为一名以优美抒情诗歌而闻名的诗人,菲利普·弗瑞诺的《野忍冬花》是他最为有名的诗歌之一。
诗歌描写了野忍冬花长在僻静的幽丛之中,虽然无人问津但却十分美丽,再通过想象野忍冬花未来的凋零构成了它的一生。
全诗意境优美动人给予人们无限遐想与感叹。
关键词:菲利普·弗瑞诺野忍冬花赏析人生态度菲利普·弗瑞诺(Philip Freneau,1752-1832)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一生中涉猎的领域极为广泛,先后从事过记者、律师、编辑、船长等许多职业,同时涉足商界与政界。
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成就了他诗歌作品的二大风格:其一是以辛辣幽默为主的诗歌,严厉激昂地批判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行为。
另一类则是优美抒情的诗歌。
《野忍冬花》就是该类诗歌的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也是菲利普·弗瑞诺名传千古的名篇。
菲利普·弗瑞诺在这类优美抒情的诗歌中有着极高的精神境界,不仅他的诗歌感情充沛,情景交融,想象丰富万千,同时在这之中还蕴含着许多哲理,饱含着弗瑞诺自己的信条、观点与人生态度。
自然、人生和生死变迁这些主题都能在他的诗歌之中找到痕迹。
《野忍冬花》是一首极其优美,充满宁静之意的动人诗歌。
全诗运用了特殊构思的结构和恰当准确的修辞呈现给读者们如画一般的景致,生动而形象。
弗瑞诺对野忍冬花充满着喜爱之情,他通过自己的想象从环境的变迁出发探寻野忍冬花的一生的历程,从野忍冬花开放到凋零之中,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与客观无情的自然法则,更是菲利普·弗瑞诺那超然的人生感悟与态度。
一.《野忍冬花》赏析1.《野忍冬花》中四季构思的结构美纵观《野忍冬花》全诗,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整首诗歌由4个诗节组成,仔细看每个诗节可以发现4个诗节分别对应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弗瑞诺刻意的安排了全诗的结构可谓是别具匠心。
超越卑微,迈向自由——浅谈弗瑞诺《野金银花》中的意象与意境之美
![超越卑微,迈向自由——浅谈弗瑞诺《野金银花》中的意象与意境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ef70616b76c66137ee0619e2.png)
语言文学研究超越卑微,迈向自由-浅谈弗瑞诺《野金银花》中的意象与意境之美侯晓莉(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上海 201300)摘要:菲利普.福瑞诺(1752—1832)是美国独立革命后最杰出的诗人。
在独立战争期间,弗瑞诺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和革命激情书写了很多具有革命性的篇章,获得了美国革命诗人的称号。
弗瑞诺的几首自然诗多被国内不同版本的美国文学 史教材引列,包括《野金银花》《卡地提颂》和《印第安人的墓地》。
对这些自然诗,有研究者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探讨其中蕴含的 生态意识;有研究者分析其中蕴含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也有研究者从语言运用角度对作品的文体特征展开了分析。
本文从中国文论传统的两个美学范畴即意象和意境,结合西方文论,讨论分析弗瑞诺的自然诗《野金银花》的题旨和美学旨趣。
关键词:国文美_、洞烛幽微,质朴情怀一一野金银花的意象象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本表示外在的具 体的物象。
“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记录在周朝时期的《周易》当中,其中提出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命题。
对于宇宙 万物的再现是要借助形状、线条、文字等具体形式予以明确 的,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哲学表述。
作为文艺美学范畴的“意象”概念是南北朝文学批评家 刘勰将其引人并加以运用到文论当中的。
在他的鸿《文心 》的《&中,刘勰指出+* ,意象运斤,驭文首术,谋 大端。
”他认为作者对外事物心 ,便将 一个 的具象,这对于创作来是首要的。
“兴象”论由唐朝文学家、诗选家殷墦在评诗时提出。
“‘兴象’,是 具的一、尽的于者的那个明的意象。
‘象’的是 :意的”①。
(张少康,2011)是%&的要表现一,物 。
象是在到物的 的,以。
“象”是 :中的美意象。
在 的的意象了物象 ,“大 的,的审美趣,的想象”②(张少康,2011)。
,在艺术表 中,在审美的观照中,“物像”是的的。
美国现代 提出,的在于“观念于意象中”。
出,文艺美学范畴的“意象”,其“意”即人的主观 ,“象”物象。
菲利普·福雷诺的革命诗和抒情诗艺术特色探析
![菲利普·福雷诺的革命诗和抒情诗艺术特色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d26ff7e87101f69f31958d.png)
O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Philip Freneau's Poetry of Revolution and Lyrics 作者: 朱妤双
作者机构: 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230039
出版物刊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71-7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3期
主题词: 菲利普·福雷诺;抒情诗;革命诗;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摘要:菲利普·福雷诺是美国18世纪著名诗人。
在独立战争期间以他为代表的“康涅狄格才子诗人”所写的爱国主义革命诗歌成为一支有效的宣传革命,鼓舞士气的思想武器,他也因此被称为“美国革命诗人”。
此外他颇有独创地把传统的英诗创作模式运用到讴歌北美大陆特有的土著居民和花卉鸟兽中,使他的诗歌充满浓郁的美洲泥土的芬芳,由此开创了美国诗歌的优秀传统而被誉为“美国诗歌之父”。
文章分析了福雷诺的革命诗和抒情诗的艺术特色和影响,指出弗雷诺的诗歌具有英国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Vol.15 No.1 Feb.2016
菲利普·弗瑞诺诗歌形式研究综述
曹良成
(阜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进行形式分析的诗 歌 数 量 不 多。 重 复 论 述 的 情 况 多,有 的
理 性 权 威 与 英 雄 创 新 的 无 畏 之 间 。”[5]66 Kyle的 分 析 颠 倒 了
论述甚至 互 相 矛 盾,缺 少 弗 瑞 诺 诗 歌 形 式 研 究 的 系 统 成
形式与内容 的 顺 序,应 该 是 主 题 冲 突 导 致 了 形 式 的 变 化 。
文 本 效 果 。Kyle在 分 析 “The Pictures of Columbus”一 诗 中 认为,“弗 瑞 诺 强 调 可 测 量 的 双 行 体 排 比 句 ‘Haunted by dragons,fond of solitude’与 节 奏 自 由 但 有 说 服 力 的 无 韵 诗行‘Where nature plac'd the limits of the day’之 间 的 变 化,为了适应 这 一 形 式 变 化 ,该 诗 的 主 题 冲 突 置 放 在 传 统
摘要:美国革命诗人菲利普·弗瑞诺号称“美国诗歌之父”,国外弗瑞诺研究重视 立 传,国 内 弗 瑞 诺 研 究 仅 仅 处 于 起
步阶段。有关菲利普·弗瑞诺诗歌形式的研究比较分散,从国外研究现状和国内 研 究 现 状 两 个 方 面 系 统 综 述 菲 利
普 · 弗 瑞 诺 诗 歌 形 式 研 究 的 现 状 ,以 期 为 我 国 弗 瑞 诺 研 究 提 供 参 考 。
科 重 点 项 目 “菲 利 普 · 弗 瑞 诺 传 记 比 较 研 究 ”(编 号 :SK2016A0685)阶 段 性 研 究 成 果 。 作 者 简 介 :曹 良 成 (1979-),男 ,湖 南 耒 阳 人 ,讲 师 ,研 究 方 向 为 英 美 诗 歌 。
· 102 ·
淮 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2016 年 第 1 期
有些专家从总体上 概 括 弗 瑞 诺 诗 歌 形 式 的 特 点,并 未
刚才 引 用 的 那 首 诗 中 特 别 突 出 。”[7]85-86 “抑 扬 格 四 音 步 诗
用弗瑞诺庞大的 诗 歌 例 子 进 行 说 明。 比 如,Stauffer认 为, 弗瑞诺深受英国诗歌 格 律 的 影 响,基 本 上 采 用 常 规 的 抑 扬
行 有 利 于 营 造 诗 歌 整 体 效 果 的 严 肃 性 。”[7]94 抑 扬 格 四 音 步 诗 行 还 比 较 简 洁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会 产 生 幽 默 效 果 。[7]105弗
格、交韵、首 尾 韵 和 押 韵 双 行 体 来 写 诗 的 。 他 的 诗 歌 大 量 运用 了 首 语 重 复、头 韵 和 暗 喻 等 技 巧,使 用 传 统 诗 节、无 韵 体、英雄双行 体、四 行 八 音 节 诗 句 或 者 八 音 节 双 行 体 等 维 吉 尔 、米 尔 顿 等 经 典 诗 人 使 用 过 的 形 式 。[4]13-14
关 键 词 :菲 利 普 · 弗 瑞 诺 ;诗 歌 形 式 ;综 述
中 图 分 类 号 :I106.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1-8275(2016)01-0102-02
DOI:10.16279/34-1214/z.2016.01.043
有些专家在阐述某 些 形 式 的 同 时,还 论 及 这 些 形 式 的
著 的 喜 剧 效 果 。[7]181
收 稿 日 期 :2015-12-23 基金项目:本文系阜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基于内容 的 菲 利 普 · 弗 瑞 诺 诗 歌 形 式 研 究”(编 号:2015FSSK05)与 安 徽 省 高 校 人 文 社
二 、国 内 研 究 现 状 国内弗瑞诺 研 究 起 步 相 当 晚 ,研 究 文 献 相 当 少,大 多 针对弗瑞诺的几首名诗的韵律形式进行概括性地说明。 李正栓,陈岩在《美国诗歌研究》中分 析 过 弗 瑞 诺 名 诗 《野 忍 冬 花 》(“The Wild Honey Suckle”)的 韵 律 ,“诗 中 采 用 了传统英诗的格律 即 抑 扬 格 四 音 步,并 用 了 连 锁 韵 ‘inter- locking rhyme’,即交错用韵,共 用 了 九 个 脚 韵。这 种 不 断 变换的韵脚 加 强 了 诗 歌 的 节 奏 ,宛 如 人 生 匆 匆 的 脚 步 ,给 读 者 增 添 了 听 觉 上 的 艺 术 效 果 。”[12]59-60 朱妤双认为,“弗 瑞 诺 的 革 命 诗 歌 往 往 模 仿 英 国 诗 人 的主 题 和 风 格,采 用 英 雄 双 韵 体,和 谐 工 整,并 且 使 用 风 格 华 丽 的 词 语 ,这 种 风 格 源 于 古 希 腊 和 罗 马 作 家 。”[13]74 但 她 的 论 点“他 不 愧 为 第 一 个 使 用 抑 扬 格 的 美 国 诗 人 ”[13]74与 姜 毓锋 的 论 点 “他 也 是 第 一 个 使 用 抑 扬 格 的 美 国 诗 人 ” [14]79存在 明 显 的 矛 盾 冲 突 ,给 弗 瑞 诺 研 究 造 成 了 一 定 的 困 扰。姜毓锋的论文 没 有 参 考 文 献,无 从 解 释 他 的 论 点,朱 妤双的论点也没有注释。两者的论点都不是诗歌分析基 础上的结论,不 知 道 他 们 判 断 的 依 据 是 什 么 ? 很 显 然,他 们针对弗瑞诺诗歌的 韵 律 做 出 了 截 然 不 同 的 结 论,让 人 困 惑 ,需 要 通 过 进 一 步 的 研 究 加 以 解 决 。 结语 综观以上国 内 外 弗 瑞 诺 研 究 文 献 中 有 关 弗 瑞 诺 诗 歌 形式的论述,比 较 零 碎,并 无 专 门 研 究 弗 瑞 诺 诗 歌 形 式 的 文献,因此,弗 瑞 诺 诗 歌 形 式 研 究 有 待 系 统 化 。 就 用 于 形 式分析的诗歌数量而 言,国 外 研 究 的 诗 歌 数 量 远 远 大 于 国 内文献的诗 歌 数 量,因 而,国 内 弗 瑞 诺 诗 歌 形 式 研 究 有 必 要充分阅读弗瑞诺诗 歌 文 本,在 诗 文 细 读 的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有些专家谈到了弗 瑞 诺 诗 歌 形 式 的 一 些 创 新,但 没 有 提供详尽的例证,难 免 以 偏 盖 全,有 待 进 一 步 细 读。 比 如, Batten在 “A Newly Discovered Poem by Philip Freneau on the Death of General Moreau”诗 中 发 现 一 种 特 殊 的 节 奏 和 韵律,尽管弗瑞诺不 经 常 使 用,但 “On the Memorable Vic- tory”中 有 几 节 诗 也 使 用 过 。[8]458 Brown 在 “Classical Ech- oes in the Poetry of Philip Freneau”中 认 为 弗 瑞 诺 在 诗 歌 创 作 中 不 尊 重 经 典 格 律 ,喜 欢 用 一 些 古 怪 的 韵 。[9]34 Axelrad 则提 到 了 弗 瑞 诺 从 小 对 音 律 文 字 非 常 着 迷 。[10]11 也 有 个 别 专家比较 了 弗 瑞 诺 诗 歌 形 式 与 前 人 诗 歌 形 式 的 异 同 ,比 如,Gibbens分析了弗瑞 诺 的 诗 歌 形 式 与 Collins诗 歌 的 相 似 性 ,[3]314这 对 研 究 弗 瑞 诺 诗 歌 形 式 创 新 具 有 一 定 的 借 鉴 作用。在收集 到 的 国 外 文 献 中 ,唯 一 一 篇 DoBoer攥 写 的 专 门 研 究 弗 瑞 诺 诗 歌 押 韵 的 论 文 ,却 是 基 于 挖 掘 18 世 纪 美 国英语发音 的 目 的 来 考 察 押 韵 的。DeBoer认 为,“弗 瑞 诺 像其他诗人一样有时 押 韵 很 粗 心,尽 管 他 很 执 着 于 诗 歌 形 式的破格,但 仔 细 研 究 其 用 韵,很 容 易 看 出 一 些 用 韵 是 不 准确 的 。”[11]50 不 过 ,正 是 这 种 用 韵 的 不 准 确 性 ,DeBoer才 能挖掘出18 世 纪 美 国 英 语 发 音 与 当 代 美 国 发 音 的 区 别 。 事实上,DeBoer眼里的不准确性是 美 国 英 语 音 标 变 化 的 结 果 ,18 世 纪 的 发 音 应 该 是 符 合 押 韵 格 式 的 。
行形式分 析 的 诗 歌 数 量 比 较 少 。 比 如,Ainsworth 在 论 述
韵律形式的文本效果方面比其他学者要详细得多。比如,
弗瑞诺的诗歌翻译作 品 “Ariosto’s Description of the Gar- dens in Alcina’s Inchanted Island.From the Italian.”时 ,谈 到该诗的诗歌形式,“16 行,以 四 行 诗 节,aabb 的 押 韵 格 式 排列 ,对 Orland Furioso VI进 行 了 扩 展 。”[2]393-394 Gibbens 在分析弗 瑞 诺 的 三 首 抒 情 诗 时,特 别 指 出 这 首 名 诗 “The Wild Honey Suckle”的诗行押韵格式ababcc在 古 典 主 义 向 浪 漫 主 义 过 渡 阶 段 并 不 常 见 。[3]313 Austin 认 为 《美 洲 光 辉 的 兴 起》是 用“无 韵 对 话 体 的 形 式”写 的 。[1]78
美国多产作家菲利普 · 弗 瑞 诺 在 美 国 文 学 界 享 有 “美 国 革 命 诗 人 ”“美 国 诗 歌 之 父 ”和 “爱 国 诗 人 ”等 荣 誉 。
“没有其他诗人比 弗 瑞 诺 对 于 英 语 或 者 英 语 韵 律 方 面 的 掌 握 更 扎 实 。”[1]222但 在 收 集 到 的 国 内 外 文 献 中 ,有 关 弗 瑞诺 诗 歌 形 式 的 论 述 年 代 久 远 ,零 零 散 散,篇 幅 极 短,用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