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舒婷诗歌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五年舒婷诗歌研究综述

班级:对外汉语1101 姓名:王杨学号:112110005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股朦胧诗音飘进了诗坛,震动了当时的诗坛,作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舒婷,奏响了她的绝妙琴音,她的朦胧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的诗展现了与同一时代其他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关于舒婷诗歌的研究,学者们提出了新的看法。本文将近5年来关于舒婷诗歌研究论文所涉及到得内容归纳为几个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一、舒婷诗歌的中的意象

王辉《碧海青天夜夜心—浅析舒婷诗歌的古典特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认为舒婷诗歌的意象,常常是传统的具有古典美的平凡意象,在继承和发展上它们更接近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这些古典意象被诗人重新组合达到同诗人思想的深层契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孔丹丹《论舒婷诗歌中的古典意象》(《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一期)指出船、黄昏、秋、夜等古典意象经常在舒婷诗中涌现,其古典意象所构成的情景常带有传统内涵,具有婉约含蓄之美,同时又有着现代性,其古典意象不仅呈现方式上与古诗差异甚大,而且意象背后的情感也具有现代意味。

王姝《朦胧与明朗的交响—浅论舒婷诗歌中的审美意蕴》(《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三期)则认为舒婷诗歌中的中心意象是“海”和“泪”,这两种意象蕴涵了多种因素,有自然的飞扬,也有现实的沉郁,飘逸深邃,不仅使诗歌意境得到拓展而且推动了诗歌语言的变化和发展。

二、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毕晓峰《论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当代小说》2009年第9期)中指出舒婷诗歌充溢着鲜明的女性意识,她从一个全新的女性视角出发审视外部世界,从女性自身的生命的角度确定女性生命的本质,表达着一个女性对自己人生本质和生命意义的价值追求。她从男女平等展开,在不否定男性及男性价值观的前提下,尽显现出柔顺温婉的女性意识,走向了自信自立自强自然的女性新时期。朱燕颐

《浅论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名作欣赏》2013年第30期)认为舒婷以女性独特的柔性方式,避开男性激烈、刚硬的抗争模式和英雄文化,提出独属于女性的更为智慧、更为柔韧的抗争方式。这不仅是女性意识的一次革新,更是一种从力量竞技到智慧竞技层面的转换,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的强烈体现。舒婷以诗歌为武器,以女性独有的柔美和坚韧,从最初呼唤女性独立人格的“自我”,再到体现出女性社会责任感和智慧力量的“大我”,舒婷笔下的女性独立意识经历了山外到内、山隐到显的发展过程,是从“自我”到“大我”的衍化与擅变。

万超《舒婷《致橡树》中女性意识的反向思考》(《文学教育下》2013年第七期)则指出舒婷在《致橡树》中所倡导的女性解放和女性意识开启了女性启蒙的先河,使《致橡树》成为女性追求独立的代言书。但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出发,舒婷忽略了每个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意愿问题,即并非所有女性都想成为那一株让人敬仰的“木棉”,指出真正的女性解放是能让每个女性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潇洒生活。

三、舒婷诗歌的艺术特色

谢玉星《舒婷的朦胧诗艺术特色》(《产业与科技论报》2013年第一期)认为,舒婷的的诗歌境界极富于画面感和充满诗情画意,她的诗歌,善于以物作抒情主体,以物象征,借物抒情,采用象征朦胧的物体来表达诗人的心态与情感,另外,舒婷诗歌中的语言结构的明显特色就是运用转折#假设#选择和虚拟等句式,既丰富了舒婷的诗歌艺术世界,又成为其诗歌艺术个性的独特标志,她的诗歌之所以具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从而与读者产生共鸣,我认为这是重要原因之一。方警春《荆棘鸟的天籁之音—舒婷诗歌艺术魅力探源》(《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四期)中指出舒婷的诗是舒婷的思想情感、心乃至生命的歌唱,综合了本真,执著、创作灵感三个艺术特点与魅力。

四、舒婷诗歌抒情的忧伤意识

舒婷是一位极其有天赋的抒情诗人,她的诗蕴含着她真挚的情感,她的诗因真情而富有灵性,情景交融,让人动容。江源《忧伤的花朵—论舒婷诗歌的抒情艺术》(《中南大学》2008年)中认为她的诗是内在情感和外在形式的完美结合,

音韵节奏随着情感的流动而自然变化,随情赋影,并指出忧伤是她的诗的主要感情基调,其忧伤由个人忧伤和大众忧伤想结合,将感情和艺术融合的天衣无缝。张凌云《谈谈舒婷诗歌的抒情方式》(《鹤壁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第2期)提出她的诗以抒情短章为主,情真意切,其忧伤的基调下又藏着温暖与希望,是一股暖流融入广大青年读者心房,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金德芬《优雅的忧郁—论舒婷诗歌的写作姿态》(《太原师范学院院报》2013年第5期则指出舒婷的诗歌是哀而不伤的,从她的诗歌中透露的是包容宽恕母性和优雅,舒婷的诗因爱而忧郁,因情而优雅,在众多的朦胧诗人中舒婷以其情感的细腻伤感以及情怀的博大优雅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她以她的这种特质给中国当代文坛增添了忧郁深沉的气质和明哲温馨的暖色。

五、舒婷诗歌与北岛诗歌的比较

舒婷和北岛同是朦胧诗的杰出代表人物,属于同一诗歌流派,但两个人的诗歌风格有很大的差异。黄建《论舒婷与北岛朦胧诗风格的差异》(《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归纳出其最大区别是英雄主义和女性主义,其差异主要表现在诗质、意象结构、理想的实现方式、情感体验模式等方面。余岚《北岛诗歌与舒婷诗歌之比较》(《青春岁月》2012年第20期)指出因其性别、性格、人生观、历史认知、美学追求的不同,舒婷诗歌抒发了对人生的热情和信念,而北岛诗歌暗含了对社会的深深恨意和仇视,对人生的感叹与痛苦的思索。

刘德刚《憾人的壮美与动人的优美—北岛与舒婷诗歌美学之比较》(《武汉大学文学院》2009年第9期)认为舒婷与北岛在诗歌美学上的差异表现其诗歌基调的“爱”与“恨”之分,诗歌切入点上舒婷是情感切入,北岛是思想切入,在诗歌风格上,舒婷表现为优美,北岛表现为壮美。

以上对近五年关于舒婷诗歌研究作了回顾,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舒婷朦胧诗歌研究是学界舒婷研究的核心,关于她的诗歌的意象、艺术特点、女性意识、思想主题仍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此类论文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与问题,同时也值得进一步拓展与深入,应该加大理论研究深度,加大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研究,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将诗人放在不同的时代去剖析诗人的诗歌的深层含义,从而突出其诗人的特性,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