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审美差异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变迁
摘要:最近一部红边大江南北影片提出了“什么是雅,什么是俗”的问题。言外之意,就是要考验这个社会对真善美的认知问题。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各种文化的痕迹流传至今,我们随时都能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强调“仁”、“爱”,以此为主线,我们能从各种作品中去发现中国对于美的独到认识。以人为例,“仁义礼智信”,这既是对人自身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社会群体性的要求。总之,传统文化讲求个人的修养,以个人的内心美为美,心灵美才是真的美。但是,随着中国的近现代化,受世界其他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的日常生活的审美逐渐发生改变。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的价值观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受到极大的颠覆。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谁还有心思去考虑什么美这些概念,用钱买来的,穿在外表上的成为了人们评判美的最重要因素。
关键词:审美变迁恶搞畸形的审美
谈到审美,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美是什么?从字源学来看,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认为羊长得很肥大就“美”。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有直接的关系。《论语》里讲“里仁为美”,又讲子张问“何谓五美?”孔子回答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里的美讲的都是善。这里“美”和“善”是混在一起的,经常是一个意思。中国的审美更多的倾向于感性的东西,突出于心灵上,以一种无形的精神上的美去感化周围的世界。以艺术形式,绘画为例,直到20世纪以前,西方绘画基本上都是以精心描绘客观对象为主,要求艺术形象要尽可能的接近所描绘的客观对象,达到逼真;而中国传统绘画则从魏晋开始,由“形似”逐步转向对“神似”的追求,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写意”。中国画家较早地认识到“形似”不一定能达到“神似”,为了更好地传神,形的描绘可以更加灵活、更加夸张,强调绘画应把“神似”放在首位,而不必一味追求“形似”。可以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既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标准,也是中国传统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吴道子、王维的水墨山水,李公麟、梁楷的水墨人物,徐熙的水墨花鸟都对后来的写意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写意即为写“意象”、
写“意境”、“写心”、“写性”、“写神”。它托物言志,状物寄性,借景抒情,表达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一种理想。它既有再现客观物象的因素,更体现了画家的主观情怀,反映了一种对内心性情的抒发和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写意”是中国绘画传统的出发点和目的,这种艺术观使中国画家可以摆脱时空的限制,超越客观物象,获得更大的艺术表现的自由,体现强烈的人文精神。这种无形的,需要用心去感受的美才是真的美。就像我们看到绿草如茵,百花齐放,万物复苏的春天会由衷的赞扬新生一样,心里获得的是一种欣喜和感动。
但是,随着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变的越来越忙,拼命的挣更多的钱去弥补内心的空虚,好像人们都没有时间去思考了,他们都变的急躁,物质充斥着这个这个世界。于是,人们会花钱去消费一些高档的,自认为是高雅的东西。在看我们的新一代人,大家活在钢筋水泥的世界中好累,不知不觉中,我们对美的认知不知不觉中模糊了。唐诗的代表人物之一,杜甫惨遭网友恶搞,被各种涂鸦。他的诗歌绝对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经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可以说是后世学者的榜样。而如今,我们对美的认知,对好的思想已经麻木了,大家都好累,只想着靠这些东西来刺激一下麻木的神经,有必要去拿我们的民族榜样开玩笑吗?恶搞已经成了一种时尚,因为现在恶搞也能赚钱。话说那些喜欢恶搞的人,他们的才能为何没有转化为大家都赞扬的艺术作品,转化为一种美的概念,除了恶搞,哗众取宠,他们还能干什么?随着西方的自由思想的流入,当前的国人顶着追求自由的幌子,片面追求个人的自由,只为个人利益着想,在他们眼中,能让自己获取利益的,能让自己笑的,就是美。这就是当前中国审美扭曲的冰山一角。当前,国家大力搞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搞文化建设,提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看到传统优秀的文化对每个中国人的影响有多大,反而成为了商机,西方的审美逐渐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了,国家战略的制定者还是应该多去基层看看,中华文化到底在人们心中还有多少空间,谈爱国是一件多么让人不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