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腹部及骨盆X线摄影技术
放射技师考试第十三章第一节常见X线摄影体位及其标准影像所见
:第十三章第一节常见X线摄影体位及其标准影像所见一、头部X线摄影(一)头颅后前位1、体位要点(1)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重合探测器中线。
(2)下颌内收,额部及鼻尖紧贴床面,听眦线垂直于床面。
2、中心线中心线自枕外隆凸经眉间垂直射入探测器。
3、标准影像(1)显示头颅正位影像,照片包括全部颅骨及下颌骨升支。
(2)矢状缝及鼻中隔影像居中,眼眶、上颌窦、筛窦等左右对称显示。
(3)顶骨及两侧颞骨的影像对称,距照片边缘等距离。
(4)颞骨岩部上缘位于眼眶内正中,或内听道显示于眼眶正中。
内听道显示清楚,两侧无名线距颅板等距离。
(5)颅骨骨板及骨质结构显示清晰。
(二)头颅侧位1、体位要点(1)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身体长轴与床面中线平行。
(2)头部侧转,被检侧靠近床面,矢状面与床面平行,瞳间线与床面垂直。
(3)被检侧上肢内旋置于身旁,下肢伸直,对侧上肢曲肘握拳垫于颏下,下肢屈曲以支撑身体。
(4)下颌内收,额鼻线(前额与鼻尖间的连线)与探测器中线平行。
2、中心线中心线对准外耳孔前、上各2.5cm处垂直射入探测器。
3、标准影像(1)显示头颅侧位影像,照片包括全部颅骨及下颌骨升支。
(2)照片的上缘包括顶骨,前缘包括额骨、鼻骨,后缘包括枕外隆凸。
(3)蝶鞍位于照片正中略偏前,蝶鞍各缘呈单线的半月状阴影,无双边影。
(4)前颅窝底线重叠为单线,两侧乳突外耳孔、下颌骨小头基本重叠。
(5)听眶线与照片长轴平行。
(6)颅骨内、外板和板障及颅缝影显示清晰。
(三)头颅前后半轴位1、体位要点(1)仰卧正位、站立位或坐位均可。
(2)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台面中线,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下颌稍内收。
2、中心线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30°角,对准眉间上方8~10cm处经枕外隆凸射入探测器。
3、标准影像(1)显示顶枕部、枕骨、岩骨及枕骨大孔后1/2区域。
(2)矢状缝位于照片正中,左右岩椎部基本对称。
(3)枕大孔内显示出鞍背。
放射医学技师专业实践能力(常规X线检查技术)-试卷1
放射医学技士专业实践能力(常规X线检查技术)-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A2型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成人心脏摄影的焦一片距为(分数:2.00)A.50cmB.85cmC.100cmD.120cmE.200cm √解析:解析:为减少心脏影像的放大,降低测量误差,心脏摄影一般采用远距离(200cm)摄影。
2.胸部摄影,FFD选用180cm的原因是避免因(分数:2.00)A.左右径较窄、前后径较薄引起的影像放大B.左右径较厚、前后径较宽引起的影像放大C.左右径较短、前后径较长引起的影像放大D.左右径较扁、前后径较窄引起的影像放大E.左右径较宽、前后径较厚引起的影像放大√解析:解析:正常人的胸部左右径较宽,前后径较厚,为尽量减少因左右径较宽、前后径较厚引起的肺内组织结构的影像放大,所以规定。
FFD成人一般选用180~200cm、儿童选用100cm。
3.膈上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分数:2.00)A.浅呼吸屏气B.深呼气屏气C.深吸气屏气√D.平静呼吸屏气E.腹式呼吸屏气解析:解析:膈上肋骨和膈下肋骨分别与肺组织、腹腔脏器重叠,两者对X线的吸收差异很大,所需摄影条件差异很大,同一个摄影条件难以兼顾膈上和膈下肋骨。
膈上肋骨摄影采用深吸气屏气使膈肌下降,按膈上肋骨的摄影技术选用曝光条件,尽量多显示膈上肋骨。
4.肋骨斜位摄影,目的是观察(分数:2.00)A.腋中线,肋骨上斜部骨质情况B.腋中线,肋骨直线部骨质情况C.腋后线,肋骨弯曲部骨质情况D.腋前线,肋骨弯曲部骨质情况E.腋中线,肋骨弯曲部骨质情况√解析:解析:肋骨斜位摄影,主要观察腋中线区肋骨弯曲部的骨质情况。
肋骨斜位,可使肋骨弯曲部靠近胶片,前后斜位肋骨后部展平,肋骨颈部显示清晰。
后前斜位,肋骨前端与肋软骨相接部,因避开心脏,对比度较大,可清晰显示。
5.心脏左前斜位,冠状面与胶片的夹角是(分数:2.00)A.30°~50°B.45°~55°C.55°~65°√D.70°~80°E.85°解析:解析:心脏的室间隔与房间隔所处平面是向左前外方向伸展,与人体的矢状面形成的夹角为15°~25°。
X线摄影规范
X线摄影规范-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X线摄影规范【摄影前准备】头颅、胸部、四肢等部位不需要特殊准备。
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等部位摄影时,要事先进行肠道准备以清除肠道内容物,否则影响诊断。
【摄影步骤】1.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摄片部位。
2.确定摄片部位。
3.依据检查部位的实际大小选择适当的照射视野。
4.胸部、腹部、脊柱、骨盆和头颅等较厚的部位,需使用滤线栅。
5.除去衣物或身体部位上能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质,如发卡、金属饰物、膏药和辅料等。
6.选择适当的曝光条件,如焦点大小、千伏、毫安、时间、焦-片距等。
7.摆好体位、对准中心点、调整曝光视野、手动曝光。
【注意事项】1.骨关节系统⑴患者处于最舒适体位。
⑵摄影部位与数据采集板长轴平行,置于数据采集板中心。
⑶拍摄范围要全,要包括软组织。
四肢骨要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腰椎要包括下部胸椎,胸椎要包括下部颈椎或上部腰椎。
⑷两侧对称的部位,应在同一技术条件下拍摄对侧。
⑸任何部位都要有正、侧两个摄影位置,必要时还要拍摄斜位、切线位和轴位。
⑹单侧摄影需在胶片显着位置标明方向。
2.胸部⑴常规采用深吸气后屏气曝光,怀疑气胸或支气管异物时,可同时摄深呼气相以资对别。
⑵使用滤线栅。
摄影距离150~180cm。
短时间、高千伏曝光。
3.腹部⑴摄片前清除肠内容物。
⑵曝光时屏气,使用滤线栅,摄影距离100cm。
⑶必要时检查当日禁食及禁服任何药物。
⑷摄片前可进行腹部透视,观察有无其他影响诊断的影像(气影或对比剂影),如有需进行处理。
2。
普通X线检查——X线摄影常规
普通X线检查——X线摄影常规一、X线摄影操作常规【操作步骤】1. 阅读申请单核对被检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X线号、了解病情。
明确摄影部位及检查目的。
2. 确定摄影位置一般以常规概观片为主,局部片为辅。
3. 准备非急腹症患者的腹部平片检查应提前做好肠道准备(清洁灌肠或前晚服缓泻剂);腹部、盆腔、下部脊柱摄片,应询问患者近期曾否做过有关造影检查,以免造影剂遮盖被检部位。
4. 衣着及敷料的处理被检部位可着薄棉织品衣服,除去可造人工伪影的其他物品。
5. 选择胶片根据摄影部位及检查情况,选择适当的胶片(大小、类型)和增感屏(光谱、增感率、颗粒度等);两分割摄影时应按解剖学位置,使影像上下方位一致,便于阅片对比。
6. 标记准确标记被检者的资料( X线号、检查日期、方位等及其他(如造影剂引人时间、体层厚度、病变部位局部定位等) 。
7. 测量体厚,训练呼吸动作。
8. 摆摄影位置按要求正确摆好位置,对好中心线,调整摄影距离及照射野。
9. 拟定并调节摄影条件根据被摄部位的厚度、组织结构情况等选择适当的管电压、管电流及曝光时间。
10. 经复核无误后曝光。
11. 摄影后处理摄影完毕,移开X线管,协助被检者离开摄影台;填写摄影单;胶片打印。
【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
2. 掌握禁忌症。
如疑颅底骨折的病人禁止摄颅底片;垂危病人应先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作检查。
3. 摆位动作要轻柔、迅速、尽量减轻患者痛苦;对特殊病人(如怀疑脊柱骨折者)更应小心,必要时可改变投照方向(如水平照射等)进行摄影以减少搬动,防止加重损伤。
4. 检查过程中,态度要严肃、认真、和蔼;检查异性病人时,态度要端庄,必要时可请第3人在场。
5. 爱护设备,机器操作要轻柔、准确,严禁超载使用;X线曝光中严禁调动各调节器。
二、摄影原则1. 焦点的选择摄影时,在不影响X线球管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 以堤高X线照片的清晰度。
小焦点一般用于四肢、头颅的局部摄影。
X线拍摄常用体位
1.胸部后前位片检查胶片尺寸:14Ⅹ17.根据身高大小灵活选用。
投照体位:患者背向球管站立于平板面前,前胸紧贴平板,双手背放在髂骨上,肩部下垂、上臂内旋(拉开肩胛骨),头稍后仰,下颌置平板上缘之上。
中心线:对准胸5水平射入胶片,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正位像,包括两侧胸廓、肺野、肋膈角、纵隔、心脏及横膈。
2.胸部侧位检查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患侧紧贴平板,两臂屈肘高举、交叉抱头、前、后胸壁置于平板内缘,上缘包括颈7。
中心线:经胸5高度胸壁前后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侧位片像、主要观察心脏后方肺组织,前肋膈角,结合正位确定病变部位,对纵隔显示较好。
3.心脏正位片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同胸片正位片。
中心线:对准胸6水平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胶位片距:180-200cm(远达、减少放大)。
4、右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右肩紧贴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45~550角,左手高举抱头,右肘弯曲、平板上缘达右肩部上2.0cm。
中心线:经左腋后线胸5-6高度垂直射入,曝光前服钡剂两口,待服第2口钡后闭气曝光。
距离:150cm.5.左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左肩贴近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55-650角,右手高举抱头,左肘弯曲,平板上缘超过左肩1.5cm.中心线:经右腋后线相当于胸5-6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距离150cm。
6.腹部仰卧位前后位(正位)14Ⅹ17平板投照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台面中心线重合,平板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5cm。
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曝光。
距离:90cm..7、腹部站立前后位胶片:平板立前后位片体位:患者面向球管站立于平板前,腰背部紧贴平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垂直25并重合于平板中心线,两手放于两侧,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92259
②听眦线,外眦角与外耳孔的联线,又称 头颅基底线。
a
3
• 另外,头颅骨摄影时要用滤线栅,吸收 散射线,提高摄影效果。由于新的检查 技术的出现(CT、MR),使许多传统 的头颅位置不用或少用,如:颌下顶位、 眼眶位、鼻骨、颞骨、乳突、鼻窦的一 些摄影和位置等,本节不再述。
a
4
1.头 颅 后 前 位
7. 尺 桡 骨 侧 位
a
63
8. 肘 关 节 前 后 位
a
64
9. 肘 关 节 侧 位
a
65
10. 肱 骨 前 后 位
病人取仰卧位。
被检侧上臂紧
暗盒。前后位
时手臂伸直,
手掌向上。侧
位时肘关节弯
曲,前臂内转
成侧位姿势。
中心线均对准
肱位
a
67
12. 肩 关 节 前 后 位
有生理弯曲存在。 摄影时要注意:
• ①矫正生理弯曲,尽量减少影像失真; • ②除第1、2颈椎外,其他颈椎、胸椎、
腰椎、骶骨前后位、侧位的摆法 基本 相同,中心线均取所摄位置的中心;
a
29
③ 下部脊柱摄影前要清除肠内容物及 排尿;
④ 脊柱多采用前后位和侧位,必要时 须加摄斜位片。如外伤、脊椎病等
⑤必须用滤线设备吸收散射线 ⑥ 拍摄脊柱片时必须深吸气后曝光 ★ ⑦ 胸腰段及骶骨侧位的摄影条件 ★
病人取仰卧位。 肩胛骨喙突对准 台面中线,肩部 紧靠台面。手臂 伸直,手掌向上。 中心线对准喙突。
a
68
(四) 下肢
a
69
1. 足 部 前 后 位
7. 乳 突 罗 氏 位
a
13
8. 乳 突 许 氏 位
a
腹部及骨盆X线摄影
【影像显示】显示膀胱斜位影像。
7.侧位 【摄影目的】显示膀胱区侧位影像。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身体矢状 面与床面平行。两上臂上举,两手抱头,下肢弯 曲保持身体稳定。IR上缘平髂骨嵴,下缘超过耻 骨联合及坐骨结节,前后缘包括前腹壁及后骶部。
6.使用防护用具,对被检者的性腺器官进 行有效的X线防护。
腹部常用摄影体位
(一)腹部常用摄影体位 1.腹部仰卧前后位 【摄影目的】观察泌尿系统结石、腹腔脏
器钙化、腹部异物、肠腔气体等情况。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 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垂直,并对准IR中线; 两臂上举或放于身旁,双下肢伸;IR上缘 包括剑突、下缘至耻骨联合下2cm。
【中心线】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 射入。疑有消化道穿孔者,中心线经剑突至脐连线的中点 垂直射入。
【影像显示】显示腹部正位影像。照片上 缘包括膈肌,下缘包括耻骨联合,两侧包 括腹侧壁;脊柱居中,两侧髂骨对称;腰 大肌由内上斜向外下,边缘清晰,双肾轮 廓影可见,腹壁脂肪线显示清楚。
灌肠 2.腹部摄影因体厚,密度较高除新生儿外,
腹部摄影均应使用滤线器技术,焦-片距为 90~100cm。 3.腹部摄影一般选择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4.成人腹部摄影IR大小为14英寸×17英寸
5.观察肠腔内气液平面或腹腔内游离气体 时,应采用立位或侧卧位水平方向摄影。 摄影前应让病人坐立或侧卧片刻,以使腹 腔内游离气体移动到膈下或侧腹壁。
【影像显示】显示骨盆正位影像,照片包括骨盆 诸骨、股骨近端及两侧软组织,左右对称;骨盆 位于影像正中,骶骨棘与耻骨联合位于中线;左 右对称显示;耻骨不与骶骨重叠,左右髋关节分 别位于骨盆两侧下1/4处,内方为耻骨、坐骨围成 的闭孔;骨盆诸骨、股骨近端皮质及骨小梁清晰 可见,无明显的粪便气体及其它干扰影。
医学影像检查操作技术规范
医学影像检查操作规范一:X线检查操作规范(1)X线检查操作基本原则1.检查前应去除相应检查部位影响X线穿透的衣、物,如发夹、金属饰物、钥匙、膏药和金属纽扣等,有条件者可换上专为受检者准备的衣服。
在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等X线摄影检查时,必要时应事先做好肠道准备。
(2)正确安放照片标记,标记应置于成像板的适当部位,避免与诊断范围内的信息重叠。
(3)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负荷的原则下,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选用合适的焦点,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4)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应尽量缩小肢片距,如肢体与成像板不能贴近时,可适当增加焦-片距。
(5)呼吸的控制受检者的呼吸运动对摄片质量有较大影响,根据不同的部位,可采用如下几种屏气方式:1)平静呼吸下屏气:用于心脏、上臂、肩及颈部等部位的摄影。
2)深吸气后屏气:用于肺部及膈上肋骨的摄影,可增加肺内含气量,提高对比度,同时使膈肌下降,肺野暴露更广泛。
3)深呼气后屏气:用于腹部及膈下肋骨的摄影。
呼气后膈肌上升,使腹部体厚减薄,影像清晰。
4)缓慢连续呼吸:曝光时慢而浅的呼吸动作,使某些重叠的组织因呼吸而模糊,而被摄部位可较清楚地显示,如摄胸骨正位。
5)平静呼吸下不屏气:用于下肢、手及前臂、部分躯干等部位(6)滤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kV时一般需加用滤线板或滤线器。
另外,骨肿瘤、慢性骨髓炎一般需加滤线板或滤线器。
(7)肢体摄影时,至少需包括邻近一端的关节。
(8)同时摄取肢体两个体位时,肢体同一端应置于成像板同一侧,以便比较。
(9)病骨摄影时,摄影视野适当加大,应包括病变的全部区域。
(10)骨关节摄影,必要时可两侧同时拍摄,以便于鉴别诊断。
(11)根据摄影部位、肢体厚度和设备条件,在满足临床和诊断的前提下,选择较低的曝光条件。
(12)床旁摄影只适用于不宜搬动的患者(如骨科牵引患者)和危重症抢救患者等。
二:x线摄影机操作流程(1)准备流程:为了保障系统操作的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顺利登录以及文字报告打印机和胶片打印机的正常运行,系统启动必须严格按以下顺序操作:1)接通配电柜电源总闸;2)接通接线板电源;3)接通X线机控制器电源;4)接通电脑主机电源;5)开启技术工作站及其医生工作站;6)开启胶片打印机或文字报告打印机;7)系统处于正常开始状态。
腹部及骨盆摄影位置
腹部与骨盆联合检查
01
腹部与骨盆联合检查可以同时观 察腹部和骨盆区域的病变,有助 于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通过腹部与骨盆联合检查,可以 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范围 和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 要的参考依据。
05 案例分析
腹部肿瘤诊断
腹部肿瘤诊断是腹部及骨盆摄影位置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X线摄影,医生可以观察到 腹部脏器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体型和体型 调整摄影机的位置和角度,以 获得最佳的腹部及骨盆照片。
安全防护
医生应确保患者在曝光过程中保 持静止,以避免照片模糊。
医生应确保患者在曝光过程中佩 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铅围裙、 铅帽等,以保护重要器官和组织。
医生应确保患者在曝光后得到适 当的休息和护理,以避免任何不
适或并发症。
X线检查在腹部肿瘤诊断中具有操作简便、费用相对较低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胃肠道肿瘤的 筛查。通过观察肠道的形态、黏膜皱襞的变化以及是否存在充盈缺损等现象,有助于发现肠 道肿瘤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X线检查对于早期腹部肿瘤的诊断效果有限,对于较小的肿瘤或肿瘤早期的 诊断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高度怀疑存在腹部肿瘤的患者,还需要结合其他影 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进行综合评估。
骨盆疾病诊断
01
02
03
骨骼病变
骨盆摄影可以显示骨盆的 骨骼形态和结构,有助于 诊断骨折、骨肿瘤、骨髓 炎等疾病。
软组织病变
骨盆摄影可以观察软组织 的形态和密度,有助于诊 断肌肉、韧带、关节等部 位的炎症和损伤。
泌尿系统病变
骨盆摄影可以观察膀胱和 前列腺的形态和位置,有 助于诊断膀胱炎、前列腺 炎等疾病。
X线摄影位置学-3腹部骨盆摄影位置
膀胱侧位体位
膀胱侧位影像
尿道前后位
• ①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床上,耻骨联合位于床面 正中线处。身体呈左或右斜位,大腿弯曲与身体尽 量成直角,将阴茎沿股骨方向拉直。将阴茎后部尿 道处置于暗盒中心。
• ②中心线:经阴茎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 ③显示部位:显示尿道影像,一般膀胱造影前拍摄
尿道平片,观察尿道有无结石。
• ②中心线:经胸骨剑突与耻骨联合中点垂直 或水平射入暗盒中心。
• ③显示部位:显示腹部侧位影像。
尿路侧位体位
尿路侧位影像
膀胱仰卧前后位
• ①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床上,两手臂放于 身旁,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重合, 并垂直。暗盒上缘平髂骨嵴,下缘超过耻骨 联合下缘包括坐骨支。
• ②中心线:经耻骨联合上缘约l0cm处垂直射 入。
③显示部位:显示立位腹部后前位影像。
腹部立位体位
腹部立位影像
腹部倒立位
• 先天性肛门闭锁采用倒立位摄影,由护理人员用一手提住婴 儿的两腿,另一手托住婴儿的头部,使患儿呈倒立姿势。
• ①体位:正位患儿正中矢状面与暗盒面垂直,背部紧贴暗盒 面。侧位患儿正中矢状面与暗盒面平行,侧腹壁贴暗盒面。 暗盒上缘超过肛门3-4cm,在肛门处贴一高密度金属标志。
髂骨前后位摄影体位图
髂骨前后位照片
• ①显示被检侧髂骨 正位影像。
• ②全部髂骨包括在 片内。
• ③骨质结构清晰。 • ④无肠内容物干扰
影。
骨盆其他摄影体位(讨论)
• 骨盆侧位 • 耻骨后前位 • 耻骨前后轴位 • 耻骨联合站立后前位 • 坐骨前后位
感谢您的关注
尿道前变体位选择表
骨盆X线摄影
• 骨盆解剖复习 • 摄影注意事项 • 常用摄影体位 • 其他摄影体位
X线摄影之腹部摄影要略
腹部X线摄影技术一、应用解剖腹部包括:腹壁、腹膜、腹部脏器。
胃位于左膈下季肋部及左腹中上部,充盈时胃腔大,位置低,空虚时胃腔小,位置高。
小肠在中下腹部。
结肠环行于腹部周围。
肝脏位于右季肋部及腹上部;胆囊在右肋弓和腹直肌交界处。
胰腺横于中腹部;脾脏在左季肋部。
双肾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平12胸椎至第2腰椎,膀胱位于耻骨联合后上方摄影注意事项1.腹部摄影除急性除急腹症及孕妇外,通常先清除肠内粪便与气体。
(1)检查前2—3天内禁服高原子序数药物;(2)检查前1天吃少渣的食物:(3)检查前1天晚上服用轻泻剂;(4)检查当日早晨禁食、禁水及药物;(5)检查当日早晨用生理盐水灌肠2次;(6)检查前做常规的胸、腹部透视。
2.腹部厚度大、密度高,摄影用的照射野大,产生较多的散射线,所以均用滤线设备,新生儿免用。
3.使用正确的摄影体位,如可疑肠梗阻、穿孔、出血时,需观察液体平面或腹腔内游离气体时,应采用立位或卧位水平投射。
4.除新生儿外,腹部摄影均应使用滤线器技术,焦-片距为90~100cm。
5.采用深呼气后屏气时进行曝光。
6.全腹部摄影常用12×15英寸或14×17英寸的胶片,婴幼儿及腹部局部片酌减。
7.摄影时去除衣物、异物、敷料,应注意对被检者性腺器官等进行X线防护。
一、腹部仰卧前后位1.用途:观察腹部器官的形态、大小、结石及钙化,亦用于腹部肿块、急腹症及异物,是腹部常规片。
临床应用最多的是检查泌尿系统结石。
2.胶片尺寸和放法:12×15英寸,竖放于摄影床的滤线器托盘上。
3.距离:90~100㎝4.摄影体位①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正中矢状面对准床面中线,并与床面垂直。
②若用活动床面的机器,被检者仰卧床上,调整床面位置,使所摄部位的中点,对准X线中心线。
③被检者两下肢伸直,亦可屈曲,足踏床面。
双臂上举或下垂置于身旁。
头枕棉垫,使被检者处于舒适的体位,亦利于身体的固定。
④暗盒平放于滤线器托盘上。
骨盆摄影ppt课件
图像处理
将获得的图像进行 数字化处理,以便 于观察和分析。
患者准备
患者需要脱掉衣物, 避免金属物品和饰 品。
曝光
根据医生要求,调 整X光机参数,进行 曝光。
结果解读
医生根据骨盆摄影 结果,进行诊断和 治疗方案的制定。
04
骨盆影像学分析
正常骨盆影像学表现
骨盆形态
正常骨盆形态对称,骨皮 质连续,无骨折或骨质破 坏。
诊断
骨盆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如X光、CT、MRI等,以及病理组 织学检查。
治疗
骨盆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 放疗、化疗等。根据肿瘤的性质和位 置,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 素,医生会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06
骨盆摄影的注意事项和未来发展
骨盆摄影的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的指导
在进行骨盆摄影前,应遵循医生的指 导,了解检查前的准备事项,如是否 需要空腹、穿着要求等。
关节间隙
骨盆各关节间隙清晰,无 狭窄或增宽。
骨质密度
骨质密度均匀,无骨质疏 松或骨质增生。
异常骨盆影像学表现
骨折与脱位
骨盆骨折表现为骨皮质不连续, 移位明显。关节脱位表现为关节
间隙异常,关节面不对称。
骨质破坏
骨质破坏表现为局部骨皮质缺损, 可见圆形或不规则低密度影。
骨质增生与硬化
骨质增生表现为骨皮质增厚,密 度增高。骨质硬化表现为骨质密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其 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得出诊断结论。
05
骨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骨盆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通过骨盆X光、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可对骨盆 骨折进行诊断。
骨盆X线摄影操作规程
骨盆X线摄影操作规程【适应证】1. 外伤。
2. 感染。
3. 肿瘤和肿瘤样病变4. 先天性畸形。
5. 骨骼生长障碍。
6. 全身性骨疾患。
【禁忌证】非特殊情况下,妊娠3个月内孕妇应尽量避免此项检查。
【摄影前准备】1. 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 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X线照片标记,正确、无误、齐全。
3. 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
4. 清除病人检查部位可能造成伪影的衣物等。
5. 针对检查部位,准备适当的病人防护物品。
(一)骨盆-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 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2. 两下肢伸直,双足轻度内旋10°-15°。
3. 胶片上缘包括髂骨嵴,下缘达耻骨联合下方3cm。
4. 使用滤线器。
5. 摄影距离为100cm。
6. 中心线通过两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下方3cm处,垂直射入暗盒。
【注意事项】1. 对于骨盆部骨病的观察,应注意盆腔肠道的清洁。
2. 照片包括骨盆所属诸骨、股骨头颈部以及骨盆两侧软组织。
3. 对骨盆骨折病人,搬动时应平托,不要用力挤压。
(二)骶髂关节-前后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 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2. 双下肢伸直,或双髋和双膝略弯曲并用棉枕垫稳,使后腰部尽量贴近台面。
3. 胶片上缘超出髂骨嵴,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4. 使用滤线器。
5. 摄影距离为100cm。
6.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约20°-30°,通过两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射入暗盒。
【注意事项】1. 必要时,可考虑清洁肠道,以减少肠内容物和气体的重叠干扰。
2. 中心线倾斜的角度,依据骶骨的后倾角度决定。
(三)骶髂关节-前后斜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 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的腰部及臀部抬高,使人体冠状面与台面成20°-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骨盆两侧前上方,最突出的骨为髂前上棘,重
要骨性标志之一。 3. 耻骨联合与尾骨在同一平面上。 4. 尾骨尖端也是骨盆摄影的重要标志。
二、骨盆摄影注意事项
1.摄影前应尽量清洁肠道,排空膀胱尿液。 2.骨盆外伤应注意避免因搬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因骨盆结构复杂,中心线入射点对各部投影有较大影 响,摄影时应充分利用体表定位标志。 4.盆腔组织密度高、厚度大,摄影时应采用滤线器摄影 技术。 5.骨盆摄影,呼吸方式为平静呼吸时曝光。 6.胶片尺寸:骨盆整体片(12英寸×15),特别注意体 位防护的运用。
7.摄影时应注意对被检者性腺器官等进行X线防护,
特别注意体位防护的运用。
三、腹部常用摄影体位 (一)腹部 1.腹部仰卧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 于摄影床上,上臂上举, 下肢伸直;暗盒置于滤 线器托盘上,上缘平剑 突上3cm,下缘包括耻骨 联合下3cm。 【中心线】经剑突至耻骨 联合连线中点垂直暗盒 射入。
腹部仰卧前后位摄影体位图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 全腹部正位影像。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 屏气曝光。
【用途】概括观察腹腔 脏器,如诊断泌尿系 结石。
腹部前后位显示图
三、腹部常用摄影体位 (一)腹部 2.前后立位腹部平片
【体位设计】被检者站立 于摄影架前,上肢自然 下垂稍外展;暗盒置于 滤线器托盘上,探测器 上缘包括横膈,下缘包 括耻骨联合上缘。 【中心线】经剑突至耻骨 联合连线中点垂直暗盒 射入。
腹部倒立正侧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腹 部倒立正位影像。 显示金属标志到直 肠盲端的距离。 【呼吸方式】深呼气 后屏气曝光。 【用途】检查先天性 肛门闭锁。
腹部倒立正侧位显示图
(四)膀胱区
1.膀胱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正中矢 状面与床面垂直,并对准台中线。上肢放于身
体两侧,下肢伸直;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中,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 全腹部正位影像。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 屏气曝光。 【用途】诊断肠梗阻及 胃肠道穿孔。
腹部前后位显示图
2.腹部倒立正侧位 【体位设计】在患儿肛门 处放一金属标记,陪护 人员一手持患儿双踝部, 另一手托患儿肩部或头 部,使患儿臀背部贴近 暗盒,边缘超出肛门处 皮肤6cm。 【中心线】水平投射对准 耻骨联合上缘,垂直暗 盒射入。
骨盆前后位显示图
其上缘平髂嵴,下缘超过耻骨联合。
【中心线】对准耻骨联合上4cm垂直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膀胱区前后位影像,观察膀胱
结石的常规位置。 【呼吸方式】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用途】主要观察膀胱内的阳性结石影像。膀胱
造影时多摄取此位。
骨盆摄影
一、骨盆体表定位标志
1. 骨盆的最高点髂嵴两侧连线为第4腰椎棘突水
腹部摄影
一、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腹部常用“九分法” 来进行划分,上水平线 为经过两侧肋弓下缘最 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 为经过两侧髂嵴最高点 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 别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腹பைடு நூலகம்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和 右锁骨中线与右腹股沟 韧带中点的连线。
腹部“九分法”
二、腹部摄影注意事项
1. 除急腹症及孕妇外,摄影前应清洁肠道。
三、骨盆摄影常用体位 骨盆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 于摄影床上,两下肢 伸直,足尖向上,两 拇趾内侧相互接触; 暗盒上缘超出髂嵴2cm, 下缘包括坐骨。 【中心线】对准两侧髂前 上棘连线中点下方3cm 处,与暗盒垂直射入。
骨盆前后位摄影体位图
【标准影像显示】两侧髂 骨翼与其他诸骨密度均 匀,骨结构清晰可见; 髋关节骨头位于骨盆两 侧下1/4处。 【呼吸方式】浅呼吸中曝 光。可因盆腔内脏器移 动模糊而使骨骼影像较。
(1)自洁法(2)灌肠法
2.使用正确的摄影体位,可疑肠梗阻、穿孔、出血 时,应尽量采用站立位摄影。 3.先天性肛门闭锁者,应在婴儿出生后20小时左右 进行摄影。
4.腹部摄影一般选择深呼气后屏气曝光。
5.除新生儿外,腹部摄影均应使用滤线器技术,焦
-片距为90~100cm。
6.胶片尺寸:成人全腹部(12英寸×15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