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 70 篇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1、商鞅立信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民信之,卒下令。
商鞅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
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
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
”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
然后终于发布法令。
2、田登为郡守田登为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值上元张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本此。
田登是一郡的太守,以别人说到他的名字而愤怒,违者必定受到苔刑,于是举州百姓都称“灯”叫“火”。
正值元宵节张挂彩灯,官吏在市集上张榜,说:“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天。
”所以有人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就是说这个。
后喻在上者可为非作歹,在下者却处处受限。
3、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
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
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4、伊犁凿井伊犁城中无井,皆汲于河。
一佐领曰:“戈壁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汲须修绠耳。
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不谬。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伊犁城中没有井,都是从河中汲取水。
一位佐领说:“戈壁上都堆积黄沙没有水,所以草和树木不生长。
现今城中多有老树,如果它们下面没有水,树怎能存活?”于是拔掉树木靠近树根处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只不过汲水需要长绳罢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一)七步成诗文帝①尝令东阿王②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③菽以为汁。
萁④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注释]①文帝:指魏文帝曹丕。
②东阿王:指曹植,曹丕之弟。
③漉(lù):过滤。
④萁(qí):豆秸。
1.文帝和东阿王是()。
A. 父子关系B. 朋友关系C.叔侄关系D. 兄弟关系2.结合语境,文中描写东阿王很聪慧的一个词语是“()”。
A. 大法B.作诗C. 应声D.惭色3.给文中画线部分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不成者/行/大法B. 不/成者/行大/法C. 不成/者行/大法D. 不成者/行大/法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中的“令”用扩词理解法来理解,最合适的一项是()。
A. 口令B. 命令C. 令人喜欢D.法令(二)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①月下戏。
人语之曰:“若令②月中无物③,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尝:曾经。
②若令:假使。
③物:指人和事物。
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④瞳子:瞳仁。
1.“无此必不明”中的“此”指的是()。
A. 徐孺子B. 瞳子C. 月亮D.嫦娥2.给“譬如人眼中有瞳子”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B.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C.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D.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中的“戏”指的是游戏。
B. “人语之曰”“徐曰”中的“曰”都含有“说”的意思。
C. “徐孺子”和“杨氏子”称呼都一样,这里的“徐孺子”就是这个孩子的姓名。
D.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意思是:假使月中没有东西,是不是应当特别明亮呢?4.从这篇文言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徐孺子?()A. 善良B. 聪慧C. 勇敢D.认真(三)智①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②。
小学五年级语文版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版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易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课外阅读。
南辕北辙魏王欲攻邯郸。
季梁①闻之,中道②而反③,衣焦④不申⑤,头尘不去⑥,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⑦,方⑧北面而持其驾⑨,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
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
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释)①季梁:魏国人。
②中道:半路。
③反::假字,同“返”,返回。
④焦:皱褶。
⑤申:通假字,同“伸”,拉直。
⑥去:弹下(身上的尘土)。
⑦大行(háng):即今太行山,在今河北,山西交界处。
⑧方:正在,时间副词。
⑨驾:车。
[1]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曰:“吾用多。
”__________________(2)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人知道走错了方向,仍坚持往北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阐述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故事,完成练习。
魏文侯与虞人(虞人:管理山泽打猎的小官)期(约定时间)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外阅读。
齐宣王使人①吹竽,必②三百人.南郭处士③请④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⑤以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⑦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①使人:叫人。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带答案30篇)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30篇)一、愚人篇1.永县之氓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 水暴甚, 有五六氓, 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 船破, 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不应, 摇其首。
有顷, 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 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 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练习】1. 解释加点词:(1)永之氓咸.善游 ___________________(2)乘小船绝.湘水 ___________________(3)吾腰.千钱 ___________________(4)有顷, 益怠 ___________________2. 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且死, 何以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济阴贾人济阴之贾人, 渡河而亡其舟, 栖于浮苴(jū)上号焉。
小古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选择句子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聚集。
B. 公欣然.曰然:样子C.白雪纷纷何.所似?何:为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若:如2.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A. 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
B.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比作在空中撒盐差不多。
C.俄而雪骤翻译: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
D . 公大笑乐翻译:谢太傅大笑起来,觉得很有意思。
3.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的伯伯就是谢太傅;B.她的父亲叫谢无奕;C.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4.这则小古文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
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
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是(D)A.期待 B.期望C.一起D.约定2. “元方时年七岁”中“时”的意思正确的是( A )A.当时 B.时候C.时间D.时期3.“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正确的是(C)A.理睬 B.顾虑C.回头看D.照顾3.“待君久不至,已去。
”的正确翻译是(B)A.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
B.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
C.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先走了。
D。
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离开了。
4.朗读下面这句话的正确停顿是(D)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 小古文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小古文阅读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江苏省淮安市】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19分)勤俭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量入为出,凑少成多。
唯勤能补拙,省俭可养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戒奢以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衣不求华,食不厌蔬。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注释】修身:修养身心。
)1.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充完整。
(3分)2.请写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中的两对反义词。
(4分) ( )—( ) ( ) —( )3.“唯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两句话告诉我们。
(3分)4.根据意思写出文中对应的句子。
(3分)生活富裕之时,要时常想到困难时该怎么办,不要等到贫穷了,才后悔当初没有节省。
5.结合注释,写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的意思。
(3分)6.请再写出一句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
(3分)二、【江苏省宿迁市】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16分)父子性刚有父子俱①性刚不肯让人者。
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②肉。
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③挺立良久④。
父寻至⑤见之⑥,谓⑦子曰:“汝姑⑧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选自明代冯梦龙《广笑府》)【注释】①俱:都。
②市:买。
③遂:于是。
④良久:很久。
⑤至:到。
⑥之:指他儿子与人相对而站这件事。
⑦谓:对……说。
⑧姑:暂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6分)值.一人对面而来:待我与他对立..在此: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5分)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5分)三、【浙江省金华市】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28分)后羿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①、凿齿②、九婴③、大风④、封豨⑤、修蛇⑥,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
文言文阅读45篇及答案五年级
文言文阅读45篇及答案五年级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逮0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察今》》
注①婆:急忙,立刻。
②契:用刀刻(记号)。
③惑:愚蠢,糊涂。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涉江者
(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12.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的词是()
A.看风使舵
B.见机行事
C.随机应变
D.墨守成规13.楚人采用什么办法寻找失落的宝剑?
13.楚人采用什么办法寻找失落的宝剑?
1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做事要切合实际情况。
B.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C.做任何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对策,不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答案】
11.渡落这样
12.D
13.楚人在船上刻下宝剑掉落的地方,等船停下的时候按照记号下水寻找宝剑。
14.C
(2020·全国五年级课时练习)课内阅读。
楚人有需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5.那个卖盾与矛的人说的自相矛盾的话是哪些?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6.“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024年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
2024年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阅读。
钟毓兄弟小时,值①父昼寝②,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③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④饮而不拜。
既而⑤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值:碰上。
②昼寝:白天睡觉。
③托寐:装睡。
④会:指钟会。
⑤既而:过了一会儿。
⑥成礼:完成礼仪。
[1]用学过的方法读懂故事,再判断下列说法。
(1)故事中的“兄弟”指的是钟毓和钟会。
(______)(2)故事中的兄弟二人都偷偷喝了酒。
(______)(3)根据文言文的用词规律,“因共偷服药洒”中的“因”可以扩为“因为”来理解。
(______)(4)联系上下文,“既而问毓何以拜”这句话前面省略了问话人“父亲”。
(______)(5)兄弟二人的做法,肯定有一个人是对的,有一个人是错的。
(______)[2]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意思。
其父时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托寐以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甚聪惠(__________)为设果(__________)[2]“孔君平诣其父”中的“其”指的是________。
[3]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点,起到________作用。
[4]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1.狐假虎威一只老虎想要吃掉所有的动物,遇到了一只狐狸。
狐狸说:“你不能吃我!上天让我成为百兽之王,如果你吃了我,就是违背上天的命令。
你不相信我,我先走,你跟在我后面看看其他动物见到我会不会逃跑。
”老虎相信了狐狸的话,跟着狐狸走。
其他动物看到狐狸都逃跑了,老虎以为它们都害怕自己,其实它们是害怕狐狸。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虎求百兽而食之(求)2)天帝使我长百兽(长)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B.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3.“兽见之皆走”,是因为狐狸的声望和地位高,其他动物都听从它的命令。
4.这个故事包含的一个成语是“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借助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
2.买椟还珠有一个楚国人把自己的珠子放在XXX的木兰盒里,用香料、珠宝和羽毛装饰盒子。
XXX买了这个盒子,拆开后发现里面只有木兰盒,没有珠子。
这个楚国人虽然成功地卖掉了盒子,但是并不是一个好的珠子商人。
阅读训练:1.《韩非子》是时期的(人名)所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为木兰之柜(为)2)此可谓善卖椟矣(卖)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楚国人把自己的珠子卖给了XXX。
)2)XXX买其椟而还其珠。
(XXX买了楚国人的盒子,但里面没有珠子。
)4.“买椟还珠”在本文中的意思是错误地评估了情况,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后来才发现错误。
我们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人们犯了错误,后来才发现并想要纠正。
3.XXX买履一个XXX想要买鞋,他先测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鞋放在椅子上。
到了市场,他忘记带着测量的尺子。
当他买到鞋后,才想起自己忘了测量。
于是他回去拿尺子,但是市场已经结束了,他再也没有找到那双鞋了。
别人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子?”他回答:“我相信测量的结果,而不相信自己的感觉。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50篇(含译文及答案)
1.杯弓蛇影乐广尝有亲客,久阔①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②听事③壁上有角④,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日:“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⑤顿愈。
(选自《晋书》)【注释】①久阔:久别不见。
②河南:郡名,乐广担任河南尹。
③听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④角: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
⑤沉疴(kē):久治不愈的病。
疴,重病。
【译文】乐广曾经有一个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不来的原因,友人回答说:“前些日子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恶心,喝了那杯酒后,就得了重病。
”当时,朋友坐着喝酒旁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弓,弓上有一条用漆画的蛇。
乐广猜想杯中的影子就是弓了。
于是,他又在上次的地方摆上酒,对朋友说道:“酒杯中是否又看见了什么东西?”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
”于是乐广就告诉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开朗,疑团突然解开,长久而严重的病顿时治好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乐广尝.有亲客尝:广问其故.故:既饮而疾.疾:沉疴顿愈.愈:2、客人很久没有去乐广府的原因是什么?3、乐广再次招待,客人又看见了什么?实际上是什么呢?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不要在没有了解事情的始末之前就胡乱定义。
B.不要在喝酒享乐的时候故意吓唬宾客。
C.不要在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疑神疑鬼、胡乱猜忌。
D.不要斤斤计较小事情,心眼太小会容易生病。
答案:1. 2.因为那位客人在乐广府喝酒时看见酒杯中有一条蛇,心里特别厌恶,害起病来了、3.又看见酒杯中的蛇。
实际上是墙上角弓的影子映在了酒中。
4.C2.截竿入城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
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依而截之。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
小学古文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1.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u,卖)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
”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穿。
”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什么都不能够刺穿的盾与可以刺穿任何东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誉之日(称赞)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和(好处)D.本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2.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3.学习这那么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C2.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3.例如: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拟,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拟,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好处,也能比拟出自己盾的质量。
4.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2.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ou,窗),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
L “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80篇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训练80篇及答案(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①雪骤②,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③。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④。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①俄而:不久,一会儿。
②骤:急。
③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④乐:高兴。
1. 这则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原文中的句子。
(3分)(1)这纷纷扬扬飘落的白雪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如用柳絮乘风飞舞来比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一选。
(2分)(1)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是( )A.谢太傅之女 B.胡儿 C.谢太傅哥哥的女儿(2)兄子胡儿把白雪比作( ),兄女把白雪比作( )。
A.白糖 B.盐 C.柳絮课外阅读。
(7分)答案1、寒雪日家里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2分)2、(1)白雪纷纷何所似?(1分)(2)撒盐空中差可拟。
(1分)(3)未若柳絮因风起。
(1分)1、(1)C(2)B C (2分)(二)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
1、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
选段运用了什么描写?塑造了祖孙什么样的形象?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
孟母三迁邹①孟轲之母也,号孟母。
其舍②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③游为墓间之事④。
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⑤。
”乃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⑥炫卖⑦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⑧,揖让进退⑨。
孟母曰:“真可以居子矣。
”遂居。
(注释)①邹:周朝国名,在今山东邹城一带。
②舍:房屋,住宅。
③嬉:游戏,玩耍。
④墓间之事:指祭扫坟墓一类的事情。
⑤居处子:安置儿子的地方。
⑥贾人:商人。
⑦炫卖:沿街叫卖。
⑧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
⑨揖让进退: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结合注释,写出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孟母曰:“真可以居子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孟母两次认为“此非吾所以居处子”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这则故事,你在学习方面有哪些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理解。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加点词。
示:____________ 曰:____________[2]孔君平为什么说“此是君家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杨氏之子用一句“____________”回应了孔君平的逗弄。
其巧妙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杨氏之子是一个___________的孩子。
3. 阅读与理解。
嫦娥奔月羿①请②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③,羿妻姮娥④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适用于五六年级)
小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小升初专用第一部分寓言故事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
寓言,就是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一个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最初是民间口头创作,后来演变成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寓言的特点:1.鲜明的教育性;2.强烈的讽刺性;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4.语言精练,极富表现力;5.篇幅短小,结构紧凑;6.常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1.狐假①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②,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③乎?”虎以为然④,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注释】①假:借。
②长(zhǎng)百兽:做百兽的首领。
长,担任首领。
③走:跑,逃跑。
④然:对的。
知识卡片战国时,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北方各国都惧怕楚国大将昭奚恤,楚宣王感到很奇怪。
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这段“狐假虎威”的故事,以此来告诉楚宣王:北方各国之所以畏惧昭奚恤,是因为楚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他们畏惧的其实是楚王的权势!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靠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靠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虎求.百兽而食之()(2)天帝使.我长百兽()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A.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B.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C.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D.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3.“兽见之皆走”,是因为:(用自己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个故事包含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6篇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1.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虎也。
——《战国策》注释:1.假:借。
2.长百兽:做百兽的首领。
长,担任首领。
3.走:跑,逃跑。
4.然:对的。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虎求百兽而食之()(2)天帝使我长百兽()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A .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B.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C.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D.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3.“兽见之皆走”,是因为:(用自己的话回答)4.这个故事包含的一个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2.买椟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非子》注释:1.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2.柜:盒子。
3.桂椒:肉桂及山椒,这里指高级香料。
4.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
5.辑:通“缉”。
6.椟:盒子。
7. 鬻:卖。
阅读训练:1.《韩非子》是时期的(人名)所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为木兰之柜()(2)此可谓善卖椟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4.“买椟还珠”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3.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注释:1.履:鞋。
2.度(duo)用尺子量。
3.置:放置,搁在。
4.操:带上,拿着的意思。
(完整)五年级小古文专项练习
五年级小古文专项练习班级姓名1、《破瓮救友》司马光幼时,与群儿戏于庭前。
有一儿,误堕水缸中。
群儿狂叫,皆惊走。
光府取石,急击缸,缸破水流,儿得不死。
注释:(1)翁: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
文中指大水缸。
(2)庭:堂屋阶前的空地,指院子。
(3)堕:落下。
(4)府:同“俯”,低头向下。
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院子里。
有一个孩子在一口大水缸里。
其他的孩子,。
司马光一块石头,水缸,缸破了,水流了出来,。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的司马光。
2、《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
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孔融四岁的时候,。
孔融,父亲,孔融说:“,。
”他小小年纪就懂得,,的确令人佩服。
3、《读书》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飞禽走兽,,,。
这其中有特别的,还会说人的话。
,。
人如果不读书,?这段小古文通过人和动物的比较,告诉我们。
4、《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大悦,即施以焉。
注释:(1)智意:聪明才智。
(2)时:有一次。
(3)致:送给。
(4)理:办法。
(5)太祖:曹操,曹冲的父亲。
(6)访:向人询问,(7)群下:部下,下属。
(8)咸:都。
(9)校:同“较”,比较。
(10)焉:之于(对它)。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之上,船就下沉,,然后把象牵走,,(等船下沉到记号处),。
太祖,。
《曹冲称象》给我们的启发是。
(完整版)五年级文言文阅读-五篇
【注释】①欲金者——指想得到金子的人.王重民:“《意林》引‘欲’下有‘得’字,《吕氏春秋·去宥篇》同.”②攫——夺取.③何——王重民:“《类聚》八十三、《御览》八百一十引‘何’下并有‘故’字,《吕氏春秋》同.”王叔岷:“《六帖》八、《事类赋》九、《记纂渊海》一、五五、《事文类聚·续集》二五、《天中记》五十引亦皆有‘故’字,《淮南子·汜论篇》‘何故’作‘何也’.”【译文】过去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了卖金子的地方,趁机拿了金子就走.官吏抓到了他,问道:“人都在那儿,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金子呢?”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看不见人,只看见了金子.”译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捉迷藏,一儿小孩失足跌进了院子里那只装水的大缸里,别人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司马光应声而出,手执石块将缸击破,于是缸里的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孟母三迁译文: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
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
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曾子杀彘》/ 《曾子烹彘》译文: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
2020小学语文学霸必备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古文专项训练(部编版)(有答案)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一)父子性刚有父子俱①性刚,不肯让人者。
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②肉。
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③挺立良久④。
父寻至⑤见之⑥,谓⑦子曰:“汝姑③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选自冯梦龙《广笑府》)【注释】①俱:都。
②市:买。
③遂:于是。
④良久:很久。
⑤至:到。
⑥之:指他儿子与人相对而站、互不相让的情景。
⑦谓:对……说。
⑧姑:暂且。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遣.子入城市肉遣:(2)值.一人对面而来值:2.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二)伊犁凿井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
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具得泉。
阅读训练1.下列句中“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B.低头思故乡(《静夜思》)C.故草木不生D.依然如故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戈壁皆积沙无水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来水。
B.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
C.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
D.佐领聪明,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打出了水井。
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三)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虎也。
——《战国策》注释:1.假:借。
2.长百兽:做百兽的首领。
长,担任首领。
3.走:跑,逃跑。
4.然:对的。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虎求百兽而食.之()(2)天帝使.我长百兽()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A .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文言文,完成练。
吕氏春秋·察今》中的《刻舟求剑》楚国有一个人涉水过江,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他急忙在船上刻下标记,说:“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进水里的。
”船停下来后,他跳进水里去找剑。
可是船已经驶过去了,剑却没有跟着船走,他这样找剑,岂不是很糊涂吗?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涉江者:指涉水过江的人。
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3)求剑若此:像这样去找剑。
2.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的词是()C.随机应变3.XXX采用什么办法寻找失落的宝剑?楚人在船上刻下标记,然后跳进水里去找剑。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B.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练。
韩非子·有度》中的《郑人买履》XXX一个人想要买鞋,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长度,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坐的地方。
到了市场,他却忘记了带上尺码。
等他买到了鞋子,才想起没有带尺码,于是他回去取尺码。
等他回到市场时,市场已经关门了,他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子呢?”他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吾忘持度:我忘记带尺码了。
2)反归取之:回去取尺码。
2.“何不试之以足?”这句话是一个()。
C.疑问句3.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子呢?4.“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这句话的意思是()。
A.等到回来时,街市已关门了,于是他没买到鞋子。
5.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B.我们不能只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
3.读上面的小古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完成练。
1)选文(一)的两个主要人物是XXX的儿子XXX和钟会。
2)选文(一)写了XXX之子的两件事,请你用通俗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第一件事:XXX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很聪明,但私下却不尊敬长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训练
1.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虎也。
——《战国策》注释:1.假:借。
2.长百兽:做百兽的首领。
长,担任首领。
3.走:跑,逃跑。
4.然:对的。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虎求百兽而食之()
(2)天帝使我长百兽()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B.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C.老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让狐狸跟着自己一起走。
D.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对的,所以就跟随狐狸一起走。
3.“兽见之皆走”,是因为:(用自己的话回答)
4.这个故事包含的一个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2.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非子》注释:1.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
2.柜:盒子。
3.桂椒:肉桂及山椒,这里指高级香料。
4.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
5.辑:通“缉”。
6.椟:盒子。
7. 鬻:卖。
阅读训练:
1.《韩非子》是时期的(人名)所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为木兰之柜()(2)此可谓善卖椟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4.“买椟还珠”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我们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
3.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韩非子》注释:1.履:鞋。
2.度(duo)用尺子量。
3.置:放置,搁在。
4.操:带上,拿着的意思。
5.度(du):量好的尺码。
6.反:通“返”。
返回。
7.自信:相信自己。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
(1)至之市()(2)而忘操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郑人有欲买履者()
(2)吾忘持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宁信度,无自信也。
4.文中郑人最可笑的表现是:
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注释: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2.走:跑,逃跑。
3.耒(le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4.冀:希望。
5.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
(1)兔走触株() 2.因释其耒而守株。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这个故事中的宋国人被大家嘲笑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每天都在勤勤恳恳地劳动,不知道投机取巧。
B.他把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当成了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C.他不好好劳动,幻想凭运气过好日子。
D.他既没有得到兔子,又荒废了自己的田地。
4.这个故事讽刺了的人。
5.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韩非子》注释:1.鬻:卖。
2.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3.坚:坚硬。
4.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5.或:有人。
6.以:有。
7.弗:不。
8.夫:放在句首的语气词,不译。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吾矛之利()(2)其人弗能应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4.文中的楚人所说的:“ ”和“ ”是自相矛盾的。
(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
6.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注释:
1.揠:拔。
2.闵:通“悯”,担心,忧虑。
3.芒芒然:疲劳的样子。
4.其人:他家里的人。
5.病:累,疲惫。
6.槁:枯槁,枯死。
7.寡:少。
8.非徒:不但,不只。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其子趋而往视之()(2)非徒无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2)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3.下列成语中,与“揠苗助长”意思相近的词语是(),与“揠苗助长”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A循序渐进B辛勤劳作 C 急于求成 D 好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