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疏导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疏导之我见

作者:陈伟年,李延平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14期

摘要:中学生心理比较复杂,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是班主任的基本能力之一,特别是处理好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重要,心理疏导要有目的,有情感,更是一门艺术。

关键词:心理疏导;情感;艺术;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66-02

中学生的心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丰富、复杂。因此,他们除了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外,心理上的需要和愿望也会逐渐清晰并稳定下来,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宣泄不良情绪,需要被关注。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常常会遇到学生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了解和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摸准学生的心理脉搏,及时加以疏通、治疗,促进其心理健康与和谐发展,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否则,就会导致各种反常行为的发生,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同学之间的友谊。

所谓心理疏导则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对各种心理问题进行教育疏导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并促使他们在智力、情绪、意志、性格、能力和品质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作为和学生走得最近的班主任当然更是责无旁贷。所谓疏导,即“疏通”和“引导”。对于班主任来说,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信任感,把老师作为自己的好朋友,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从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学生心理疏导的前提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是说:必须把学生看成是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师生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各种教育。

1.了解学生。教师要千方百计了解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成长的历史,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要采用观察、座谈、走访等方式加强了解。

2.尊重学生。教师应坚持与学生平等的关系,必须彻底清除“师徒如父子”的师道尊严传统观念。教师不得讽刺、挖苦、羞辱、打骂学生,尊重学生的天性与爱好,只有充分尊重才能真正地了解。

3.宽容学生。陶行知先生说:“尽其所长,恕其所短。”对长处要多加激励,对短处则要宽容,要相信每个学生“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不说慢慢少”。赏识的教师会唤醒学生的人格意识,一旦学生觉醒过来,潜力就像火山一样喷薄而出。

4.赏识学生。无数事实证明,表扬、奖励的教育效果优于批评、惩罚。赏识教育正是以欣赏的眼光,不断给学生以期待,增强信心,激发上进。我的深刻体会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积极实践赏识教育是我们取得成功和辉煌的加油站和助推剂。

5.用爱心去感化学生。“要教好学生,当好一名班主任,就要关爱学生,体贴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心、细心、责任心来感化他们。只有对学生的感情深,工作才能细;只有方法对,效果才能最佳。”这是我的切身感受。我认为班主任对学生应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信任、多一些关爱。

二、心理疏导要有目的

心理疏导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心理疏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主动排除各种干扰和困惑,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运用心理疏导时,要在分析某种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性的基础上,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以此目标作为疏导的出发点和归缩点。事实证明,没有明确的目标,疏导过程中只能就事论事,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譬如学生出现受挫心理时,应排除各种受挫与不良刺激的困扰,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当出现早恋心理时,应排除性成熟和性意向的困扰,培养其性意向的自控能力;当出现好胜心理和嫉妒心理时,应协调进取心强和自制力弱的矛盾,培养其与人相处能力和自我认识能力;当出现厌学、逃学心理时,应排除读书无用论和自卑感强的困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当出现自卑、从众心理时,应排除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困扰,培养其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

三、心理疏导要有情感

所谓心理疏导要有情感就要疏其心导其行。特别是在疏导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假如疏导时态度越是和蔼、亲切、热情、诚恳,越会使学生感到温暖、舒心、并进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发现在与学生交谈中如对学生抱有深厚感情,殷切期望,则学生的行为将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因此教师的疏导应建立在对学生关心和爱护基础上,始终遵循爱的原则。对话时不能有成见或偏见,要虚心耐心地倾听,互换心理位置,设身处地从青少年的处境去体察问题和感受,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这样就能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他们也愿意把心中的秘密和盘托出,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安慰,产生力量迎接当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扰,自觉地把个人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予以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他们也乐意听取老师的批评教育,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真正的“心病”所在,便于使用行之有效的“心药”。

四、心理疏导要有艺术

所谓疏导要有艺术就是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心理障碍,采取效果最佳的方式方法,它贯穿于整个疏导过程中,包括前面提到的疏导的前提、目的性和情感性,也应注意其艺术性。然而疏导作为一门艺术,却没有规定的法则和固定的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探讨。例如:对于性格不同的学生应采用与其性格相适应的疏导方式,对于性格内向的自尊性强的“闭锁型”学生应用“温和式”;对于性格外向的“开放型”学生宜彩“先柔后刚式”;对于性格倔强、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宜采用“提醒式”。另外对于各种不同心理障碍,其方法常有:替换法,如出现好胜心理障碍或爱美心理障碍时,巧妙地以赞扬为主代替训斥、批评,其效果更好。

与学生沟通心灵的方法、途径很多,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发现,灵活运用教育技巧,充满爱心和耐心,多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让所有中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绍群.行为心理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2]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王畡,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库恩,著.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牧之.心理健康枕边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5]鲁龙光.鲁龙光心理疏导疗法丛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