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分离胶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分析
![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9a69e3551810a6f5248698.png)
T I 无 明显 变化 ,实验 组 1 、8 后 的检 测 结果除 T I B L均 、4 d BL指标 外 均无 统计 学意 义 (> . ) 尸 00 。而 对照 组则除 B 5 N U
(a 2低于8 k a 0 m g 或) 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C 2高于6 7 PO ) . P( m H ) 0 6 和( 动 P O) a . 6 k a 5m g,即为呼吸衰竭 。本组患者诊断为 I P( 0 mH ) 期呼吸衰竭4 ,治 例
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转为 Ⅱ型1 , Ⅱ 例 期呼吸衰竭2例 ,均有呼吸道感染及右心衰竭。 5
项 生化 指标 情况 ,并 且记 录两 组血 液冷 冻放 置 1 、8 、B N、T I 、AS 、4 d后 U BL T这 四项主 要指 标 ,通 过 其来 反 映血 液稳 定性 的 变化。 结果 两次抽 血 完成后 ,我们检 测发现 ,实验 组 与对照 组 B 、T 、T I 、A T等 1 项 生化指标 相 比均 无 明显差 别 ,P 0 5 N U P BL S 2 > . ,无统 计 学 0 意 义。而根 据 我 们记 录 的 8 d内 K 、B 、T I 、A T的 动态 变化 ,我 们 发现 实验 组 的稳 定性 明 显 高于对 照 组 。实验 组 的这 四项 指 标除 U N BL S
1 . 2临床体征
本组2例 煤工尘肺患者 其 中6岁 以上的患者 1例 ,最高年龄为 7 9 5 O 3 岁 ,接尘作 业均在2 年 以上 。肺功能检查 均提示有通 气功 能下降 , O J 其 中,限制性通气功能 障碍 1例 ,阻塞性通 气功能 障碍 1例 。煤工尘 0 9 肺合 并呼吸衰竭 的病死率较高 。本组 2例 中,死亡3 , 占1. l 9 例 0 %, 3 均为 1、I期尘肺 患者 ,而且都有严重的合并症 。 I I I 煤工尘肺合 并呼吸衰竭 ,多表现为 Ⅱ型呼吸衰竭 。经常还伴有其 他 重要器官 的功 能衰竭。 1、1期煤 工尘肺患者肺 组织广泛纤维化 , I ] /
血清分离胶介绍技术特征详解 [兼容模式]
![血清分离胶介绍技术特征详解 [兼容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c22d9210066f5335b81210d.png)
血清分离胶技术特征详解解清分离胶技术特征详成都众睿达科技有限公司王德永血清分离胶血清分离胶应用于真空采血管中,是用于临床血清或血浆检验样本制备时隔离血凝块与血清,或者隔离血细胞与血浆,使离心分离后的样本保持稳定,便于样本保存并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Ø血清分离胶应具有的特点血清样本表面无油珠,无析出物。
长期使用不会堵塞吸样针;无爬杆(蹿胶)。
分离胶加胶完成,静止小时(或℃烘烤小时)后无爬杆现象;惰性。
最大程度地减小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性能稳定。
老化和实时实验均应表明,年内存放稳定,不会影响分离效果。
优良的耐辐照灭菌性。
可以耐受的辐照灭菌。
分离效果好,离心力适中,易于离心。
最小离心力不大于,离心时间只需要分钟,无需二次离心。
运输储存过程中低于℃时不会发生倒流。
高性价比。
进口分离胶的效果,接近国产分离胶的价格。
血清分离胶ll llll ll 724524225kGy 1300g 555血清分离胶技术特征详解密度离心力与离心时间分隔效果堵针与油珠爬杆(蹿胶)稳定性耐辐射性检测结果可靠性高温储运时防倒流Ølllllllll血清分离胶技术特征详解密度±℃介于血清和血凝块之间。
、积水和众睿达的血清分离胶密度均在该范围内。
Øl 1.05 0.005 25 1.02 1.08BD血清分离胶技术特征详解离心力与离心时间≥,离心时间;推荐离心力:,离心时间不少于。
市场上的离心力稍大,大概要—,。
众睿达和积水的一般在—离心中即可。
注意:当选择小的离心力时,应选用较长的离心时间。
Øl 1300g 5min 1300g-2000g 5min BD 15001800g 10min 13001500g 5min血清分离胶技术特征详解分隔效果分隔层≥时,分离胶与采血管壁四周结合良好,防止血清与血凝块互混在一起。
积水和众睿达分离胶在临床使用中未发现隔离失败的情况。
Øl 4mm血清分离胶技术特征详解堵针与油珠应用分离胶的采血管,分离后的血清样本表面无油珠,长期使用不易发生因分离胶析出物导致的堵塞吸样针。
使用血清分离胶的注意事项在这里
![使用血清分离胶的注意事项在这里](https://img.taocdn.com/s3/m/62abe13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0.png)
使用血清分离胶的注意事项在这里
现在普遍市面上的采血管被分为血液抗凝管和血液促凝管,不同的采血管所检ce的项目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今天要说到的是采用了血清分离胶的采血管。
市场上目前用量较大的红色血清试管现在逐渐被黄色分离胶血清试管所替代,相对于红色普通血清管,黄色分离胶血清管具有众多优点:实现原管上机检测而不用另转移血清,缩减操作流程提高临床实验室效率;可原管储存血清标本而不会影响免疫生化指标。
基于上述两个优点,分离胶血清管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在临床实验室越来越普及。
抗辐射分离胶
但分离胶血清管有它自身的使用要求,因为分离胶是种惰性物质,稳定性高、不溶于水、耐高温、抗氧化、正是分离胶的这些特性使得
在离心过程中分离胶不容易翻转,需要一定的外力和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分离效果,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采完血后要立即颠倒混匀5-8次,使附着在管壁上的促凝剂能充分地混合于血液之中。
2、血标本采集后不能立刻上机离心,需要让血标本静置30-45分钟,待血清充分析出后再离心。
3、血液的凝固和血清的析出跟温度有关,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建议储存温度为25度,如果实验室温度较低达不到储存要求,在静置血标本时建议适当延长血液静置时间。
分离胶的弱翻转性决定了分离胶而清管在真心讨程中高心要求严格干普通血清管,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离心后的血清质量会降低。
血清分离胶对人体是否有伤害
![血清分离胶对人体是否有伤害](https://img.taocdn.com/s3/m/870ec86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9.png)
血清分离胶对人体是否有伤害虽说血清分离胶常规状态下是使用在体外血液检测上的,但是依然有很多小伙伴会存在这样的疑虑,血清分离胶是否是有毒的,对人体是否有害呢?血清分离胶的使用表现其实最初血清分离胶是用于真空采血管中,作为分离血清和血块使用的,到如今这一技术已经变得更加的成熟。
全球大部分都采用这一技术,从人体采集血样后,通过检查不同的血样得出人体哪些数据发生改变,从而得出患有什么疾病,因为它不会接触到人体,所以这种方式是不会对人体有任何的影响。
近十几年整容和医疗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把血清分离胶使用到整容技术上或者是医疗的牙科疾病,植皮等技术上,这些方面是通过提取人体某一部分的物质,然后利用这部分再填充回人体。
而血清分离胶在这个里面充当的角色则是,在抽取人体血液后根据比重的不同,提取相对应的富血小板或者血清蛋白等。
通过血清分离胶的分隔,让血小板和血清蛋白等物质更好的提取,在这一过程中血清分离胶是直接与提取物相接触的,而这些物质最后是要注射到人体内,这部分是否会对人体有影响,有害呢?血清分离胶的成分说到相接触的物质,要从血清分离胶的成分说起,主要成分是聚烯烃、聚酯或丙烯,还有部分硅石粉、触变剂和稳定剂,这些成分在接触血液后,只要是抗水解足够是不会有害的,但是如果抗水解性能比较差,会对接触物质有一定的影响,现在更多的都是采用抗水解性能比较好的树脂血清分离胶。
血清分离胶虽然是有粘性的胶体,但是除开自身的特性外,是一种惰性物质,无毒。
但是要发现血清分离胶中有异物,异常气味,颜色异常等或者已经超过了使用期限,那么就不能保证它对人体是无害的了。
并且血清分离胶的厂家之间都会存在工艺和原材料的差别,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混用的,容易造成血清分离胶的残次,从而导致对检测或者接触物质不好的现象。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一)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2f5f14e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9.png)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一)血清分离胶除热原概述血清分离胶是一种常用于除热原的实验室工具,它具有简便、快速、高效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血清分离胶的使用方法和相关技术。
方法一:离心法1.准备血清样本和离心管。
2.将血清样本均匀地加入离心管中。
3.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进行高速离心。
4.高速离心过程中,离心机将血清样本的成分分离开来,从而除去热原物质。
5.将离心管从离心机中取出,将血清样本倒入新的离心管中,得到除热原的血清。
方法二:滤膜法1.准备血清样本和滤膜器。
2.将滤膜器安装到滤膜架上。
3.将血清样本均匀地加入滤膜器中。
4.使用真空泵抽取滤膜器下方的空气,使血清样本通过滤膜器。
5.滤膜器可以阻挡热原物质,从而获得除热原的血清样本。
方法三:电泳法1.准备血清样本和电泳设备。
2.将血清样本通过电泳设备中的凝胶电泳板。
3.启动电泳设备,经过电泳的作用,热原物质在凝胶电泳板上被排斥到特定位置。
4.将凝胶电泳板取出,涂抹荧光染料或其他检测剂,可以清晰地显示除热原的血清。
方法四:自动分离仪法1.准备血清样本和自动分离仪。
2.将血清样本注入自动分离仪中。
3.自动分离仪会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自动分离血清样本。
4.分离完成后,从自动分离仪中取出除热原的血清。
方法五:抗体法1.准备血清样本和特异性抗体。
2.将特异性抗体与血清样本充分混合,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反应。
3.特异性抗体与热原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
4.将复合物分离出来,得到除热原的血清样本。
以上就是几种常用的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根据实验需要和实验设备的不同,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操作。
以上方法在实验室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为血清分离胶除热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注意:在进行实验操作前,请务必按照实验室的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并且请勿直接从以上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实验,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法。
方法六:离心柱法1.准备血清样本和离心柱。
血清分离胶
![血清分离胶](https://img.taocdn.com/s3/m/54e4658e8762caaedd33d470.png)
血清分离胶血清分离胶是一种粘性流体,其结构中含有大量氢键,由于氢键的缔合作用形成网状结构。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网状结构被破坏,变成粘度低的流体。
当离心力消失之后又重新形成网状结构.恢复成粘度高的流体.这种性质被称为触变性(thixotropy).利用这一特性可制成一种血清分离胶。
当分离胶与凝固后的血液在同一试管中离心时,分离胶便在血清和血块之间形成胶状的隔离层将血清和血块隔开。
从而提高了血清的收得率,并在原状态下保存血清,简化了临床检验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今医学检验技术已步入全自动化,微机管理的新时代.在临床检验领域内,不论临床化学.血清学,免疫学等检测中。
所甩标本大都需要分离血清。
如何船快速、足量地分离血清、并能简化操作,就是一个医学检验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血清分离胶的应用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到希望日程。
血清分离胶是一种疏水性的有机化合物,其作用原理是:一般血清比重约1.02、血块比重约1.08、分离胶比重维持在1.05。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胶在血清和血块间形成隔离层.早期的分离胶是往硅油中加入硅石粉.再调整比重而制成.1973年美国PECTON公司以硅油和硅石为原料树成凝胶并装入玻璃试管中投放市场.1982年日本积水化学工业及其同行用塑料试管代替玻璃试管实现商品化。
1991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大连临床检验中心遁力协作,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国产的血清分离胶。
并受到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重视,投入临床应用后,证明完全达到分离胶标准要求。
现今的分离胶采血管其原料为聚酯或聚丙烯。
分离胶原料为聚烯烃、聚酯和丙烯。
促凝剂为硅石粉、硅石炭素及蛇毒等喷徐于管壁.分离胶置于试管底部,注入血样待血液凝固后置离心机中离心,分离胶即在血清、血块之间形成隔离层。
并使血清保持原状,无改变。
此隔离层紧密地粘附在试管璧上,可在原状态下由自动分析仪直接吸取血清,或冷藏保存,远途运输均不影响检测结果,也避免了纤维蛋白和溶血的影响。
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
![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426a2d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0.png)
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血清分离以往主要是使用手工操作,不仅步骤多,并且工作量非常大,需要较长时间。
同时血清中常常悬浮小的凝丝或是蛋白凝块,从而影响了生活检验的结果。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血清分离的方法在不断增加,其中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就是其中一种。
血清分离凝胶是一种粘性液体,其结构中含有许多氢键。
网络的结构由氢键的结合形成。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网络结构被破坏并转化为低粘度液体。
当离心力消失之后,将会形成网状结构,然后重新变成高粘度流体。
这一特性被称之为触变性,并且还会产生血清分离胶。
当分离胶与凝固的血液在同一管中进行离心时,分离凝胶在血清和血凝块之间形成交替绝缘层,以分离血清和血凝块。
增加血清产量,保持原始样本,简化临床检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血清分离胶采血管的检查在生化测试前12小时禁食,在第二天清晨抽取5ml空腹静脉血,并使用血清凝胶采集血样。
将静脉内血液样品在室温下保持20分钟后以3000r/min 离心10分钟以分离升上层血清。
在取样后0和24小时检测血清钾(K+),尿素氮(BUN),谷氨酰胺氧合转氨酶(AST),葡萄糖(GLU),肌酸激酶(CK),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
血清分离胶采血管对激素分析结果的影响从0 d到第5 d时,采血管中雄烯二酮浓度会发生逐渐降低。
与第0天相比,第5天的睾酮、17α-羟基孕酮和雌二醇浓度也有所下降。
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常规采血管中雌二醇和睾酮水平较高。
由于这些变化的可能临床效应,血清管中存在雄烯二酮,所以还需要使用标准血清收集管收集雄烯二酮类,在需要雌二醇、睾酮时将血清快速从细胞中分离。
血清分离胶采血管对药物分析结果的影响凝胶具有高度疏水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意味着其能够与亲水性生物化学参数进行相互作用,如电解质、肽或蛋白质等,从而实现最小化。
但因为治疗药物也可能是疏水性,所以与凝胶会相互作用,受到凝胶的影响。
疏水分离胶可以在凝结的血浆预全血中将血清分离出来,同时吸附苯妥英、奎尼丁、氨基甲酰松、苯巴比妥、利多卡因等疏水性药物,并且24小时后血清药物浓度可以显着降低20-50%,多氯联苯和黄体酮的水平也是如此。
血液分离胶的分离原理和性能
![血液分离胶的分离原理和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148b2c4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c.png)
血液分离胶的分离原理和性能
展开全文
血清分离胶的应用随着医学发展至今,已经普及于全国甚至许多国家中了,而对于血清分离胶为何有着如此热度,能够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呢?其主要原因应该在于血清分离胶的性能与作用,下文将带大家一起了解血清分离胶的一些知识。
血清分离胶是一种粘性流体,其结构中含有大量氢键,由于氢键的缔合作用形成网状结构。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网状结构被破坏,变成粘度低的流体。
当离心力消失后又重新形成网状结构,恢复回粘度高的流体。
当分离胶与凝固后的血液在同一试管中离心时,分离胶便在血清和血块之间形成胶状的隔离层将血清和血块隔开。
从而提高了血清的收得率,并在原状态下保存血清,简化了临床检验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血清分离胶的性能:
血清分离胶的原理:分离胶的比重为1.045-1.065之间,分离胶具有良好的触变性能和隔离性能。
当分离胶与凝固后的血液在同一试管中离心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胶分子间氢键断开转化为低粘度流体,由于其比重居于血球和血清之间,在离心过程中分离胶边逐步堆积在血清与血块之间。
当外在离心力消失后,分子间的氢键重新缔合形成网状结构,分离胶重新成为高粘度的胶体,形成致密的隔离层将血清和血块隔开。
血清分离胶的性能:分离胶的外观为无色透明胶体,有着微微臭味,呈生理惰性,不溶于水。
分离胶的相对比重1.045-1.065g/cm³,粘度10-30万厘帕,挥发分≤ 1.5%。
拥有良好的触变性能和隔离性能。
现在,医学发展已到全自动化的新时代,血清分离胶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同时市场上的商家也看中了这一点,各种售卖信息层出不穷,让许多生产厂家业务压力突增。
最新血清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资料
![最新血清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82327fddd88d0d232d46a34.png)
血清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当今分析仪器的自动系列集约化或条型码的运用,增加了系列化项目直接上机检测量。
但是由于过去采血后血液自然凝固,血液从离心到测定放置时间长,影响了分析仪的多种功能的充分发挥。
为了迅速推进检测技术的快速化,往采血管中添加分离胶、促凝剂缩短了血液凝固时间。
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应用,是采血初级阶段重要质量控制,同时也制备了高品质的血清标本。
从保护室内外环境角度考虑,血清分离胶采血管的应用,减少血清杯及塑料试管的用量。
目前国内许多公司提供的真空系列采血试管,规范了检验科采血技术,减少了多种多样交叉感染。
但是,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临床实践应用中,出现了涉及到分离胶、促凝剂的基础理论及值得注意的有关问题。
必须从基础理论上去理解才能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本文就血清分离胶促凝管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讨论如下。
1 分离胶分离血清、血块的机理血清分离胶是由疏水有机化合物和硅石粉组成,具有触变性的粘液胶体,其结构中含有大量氢键,由于氢键的缔合作用形成网状结构,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用网状结构被破坏变为粘度低的流体,当离心力消失之后又重新形成网状结构这种性质被称为触变性(thizotropy)。
即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对这种粘液胶体施加一定的机械力,可从高粘度的凝胶状态变为低粘度的溶胶状态,如果机械力消失又恢复原来高粘度的凝胶状态。
由机械力作用产生的凝胶和溶胶的互变现象首先由Freundlich 和Petrifi 命名。
为什么由机械力的作用会产生凝胶与溶胶的互变现象呢?触变性是因为分离胶的结构内部含有大量氢键网状结构之故。
在常温下氢键比较容易被切断引起再结合。
硅石表面具有硅羟基(SiOH),形成SiO 分子凝聚体(初级粒子),在这种初级粒子间以氢键连结成链状结合粒子。
这种链状硅石粒子与构成分离胶的疏水有机化合物的粒子间更进一步形成氢键而产生网状结构,构成具有触变性的凝胶状分子。
分离胶比重维持在1.05,血清比重约1.02,血块比重约1.08,当分离胶与凝固后的血液在同一试管中离心时,由于对分离胶施加离心力而引起硅石凝聚体中的氢键网状结构被破坏变成链状结构,分离胶就成为粘度低的物质,比分离胶重的血块就移到管的底部,分离胶发生返转现象,形成管底部血块/分离胶/血清三层。
血清分离胶翻转问题
![血清分离胶翻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19c6e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a.png)
血清分离胶翻转问题
国内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发展,血清分离胶已经广泛使用于真空采血管中,但是在发展之初,却时常存在着翻转不了,或者直接翻转到血清上面的情况,即使是到了如今,依然有不合格的厂家生产的血清分离胶达不到很好的翻转效果,那么血清分离胶翻转不了,或者翻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何在呢?
谈到血清分离胶的翻转,就不得不提血清分离胶比重的问题,血清分离胶就是依据不同物质的比重,控制自身的比重,从而起到隔离的作用。
人体血液全血的比重是1.050-1.060之间,而红细胞的则是1.080-1.090之间,血浆的是在1.025-1.030之间,所以想要得到完整的血清或者血浆,就需要精确的控制血清分离胶的比重。
在比重一定的情况下,触变性能良好就可以通过凝固后离心得到比较完整的血浆或者血清了。
而在血清分离胶翻转不了很明显是由于分离胶的比重比红细胞的比重还要重,相反血清分离胶直接翻转到血清上了就是比重过轻导致的。
现在利用血清分离胶的比重,已经衍生出其他的产品,如整容和医疗方面的,精确控制血清分离胶的比重而完整的提取血小板或者其他的成分,然后重新注射到人体内形成全新的抗体或者替补,让肌体换发活力。
除开血清分离胶比重会影响翻转之外,血清分离胶的老化其实也会引起翻转不了的发生,血清分离胶的不稳定,触变性能变差,外表看起来还是胶体,但是已经不具备自由触变的性能,会直接导致整个胶体失去原先的功能。
这也与产品的生产技术有关,当然长时间不正确的保存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如长期处于阳光直射的环境下,会很大程度上使血清分离胶触变性能变差。
懂得选择质量优秀的血清分离胶,还有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各种出现的情况,拥有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其实是血清分离胶厂家都应该
做到的。
血清分离胶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血清分离胶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0a527558f5f61fb6366696.png)
血清分离胶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血清分离胶是采血管分离血液常用的试剂,杰安生物根据采血管厂家在分离胶使用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常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检测值不准:血清钾离子等偏高可能原因:1•溶血(离心或其它);2. 间壁稳定性不好;3. 分离胶的油滴堵塞影响吸样导致。
解决方案:1•相对离心力或离心时间适当缩短;2. 提高分离胶的粘度;3. 和前面相同。
二、分离胶残胶在管壁上可能原因:1. 分离胶配方或工艺原因;2. 分离胶发生老化,触变性能下降;3. 分离胶的初始离心力过大;4. 离心力过小,离心时间过短。
解决方案:1•定义分离胶翻转标准和检验和检验方法--优化分离胶配方--严格控制分离胶合成工艺;2. 验证和确认在有效期内分离胶的触变性符合要求;3. 提高分离胶的触变性能,选择合适的供应商;4. 按照制造商推荐的离心要求进行操作。
三、分离胶不翻转或翻转不良可能原因:1. 分离胶配方或工艺原因;2. 分离胶发生老化,触变性能下降;3. 分离胶的初始离心力过大;4. 离心力过小,离心时间过短;5. 分离胶的最低反转离心力过高。
解决方案:1•定义分离胶翻转标准和检验和检验方法--优化分离胶配方--严格控制分离胶合成工艺;2. 验证和确认在有效期内分离胶的触变性符合要求;3. 提高分离胶的触变性能,选择合适的供应商;4. 按照制造商推荐的离心要求进行操作;5. 提高触变性。
四、分离胶流动可能原因:1. 分离胶配方或工艺原因;壽胶2. 储存温度过高;3. 不当的运输转运颠簸,触发分离胶的触变性;4. 分离胶供应商质量不稳定。
解决方案:1•定义分离胶流动性标准和检验方法;2. 避免运输和储存高温;3. 避免剧烈的抛掷和颠簸;4.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进行监控。
五、出现油滴可能原因:1•分离胶中的低聚物或者是未和触变体系形成范德华力的低2•聚物游离出来小分子,漂浮在血清(或血浆)上形成;2. 温度影响;3. 老化影响;4. 试管内壁未处理。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c7ee3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a.png)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
血清分离胶是一种在血液检验中常用的试剂,用于将血清与血细胞分离开来,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除热原是一种针对血清分离胶的安全措施,旨在去除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偏差的热原物质。
目前,常用的血清分离胶除热原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高温处理:将血清分离胶在高温下进行处理,一般为60°C 至80°C。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热原物质,但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和较大的处理能量,同时也容易出现处理不均匀的情况。
2. 化学处理:利用化学试剂对血清分离胶进行处理,常见的试剂包括甲醛、氢氧化钠等。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热原物质,但需要选择合适的试剂和进行处理的温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处理效果。
3. 紫外线照射:利用紫外线对血清分离胶进行处理,可以去除热原物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需要较长的照射时间和较大的照射能量,同时也容易出现处理不均匀的情况。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卫生,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5点可能是造成血清分离胶检验效果不佳的原因
![这5点可能是造成血清分离胶检验效果不佳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4dfa832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0.png)
这5点可能是造成血清分离胶检验效果不佳的原因对于血清分离胶这个产品,我相信很多人是不了解的,但很多人都接触过,尤其是我们去医院做采血类的检测。
采血管中的添加剂分离胶,能够有效地缩短血液凝固时间。
但是它究竟有什么作用?在临床检验过程中是如何使用的?血清分离胶的原理血清分离胶能够让细胞的成分和血清之间形成隔离层,有效防止血细胞和血清之间物质交换,并在一定时间内保障血清成分的稳定性。
血清分离胶的分离过程分离胶在分离血清血浆的机制是由于分离胶本身有疏水的有机化合物和硅石粉组成,它是具有触变性的粘液,胶体结构中含有大量的氢键,这种物质的存在就构成了分离胶触变性的基础,分离胶与凝固的血液在同一试管中进行离心时,由于分离胶施加离心力而引起氢键网状结构被破坏,网状结构成为链状结构,分离胶就成为了粘度较低的流体。
在由于比重的不同,分离胶发生转变现象,而分层形成了血块,分离胶和血清这三层,当离心机停止离心运动后,分离胶中的链状粒子会再次形成网状结构,并且在血清和血块之间形成隔离层。
造成血清分离胶在临床检验效果不佳的原因分离胶质量分离胶比重介于血清和血细胞之间,这是分离胶返转性及分离血清的物理基础。
如果采血管分离胶质量较差,比重达不到要求,势必会影响分离血清的效果,容易出现分离胶和血清交织在一起的状况。
血液凝固不完全离心后有时出现分离胶隔层和血清、血块分离不完全,血清中出现纤维蛋白丝等现象。
原因往往是离心前血液没有完全凝固。
血液凝固不全可使纤维蛋白混杂在隔离层。
离心温度离心温度对分离血清的效果有显著影响。
室温下用普通离心机分离的惰性分离胶促凝管,血清清晰,但有15%~20%的样本中出现了大小不一的油性小珠。
而用低温离心机离心的试管分离出的血清,未发现油性小珠。
温度超过分离胶管要求的贮存温度时,惰性分离胶将溶解在血清中。
离心操作离心是制备高质量血清样本的重要环节,如果离心力过低,作用于分离胶的力较弱,使分离胶返转性不佳,可出现纤维蛋白凝状物停留在血清中或胶体层中,这很容易阻塞自动分析仪样本针。
血清分离胶在采血管中的作用
![血清分离胶在采血管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9c954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0.png)
血清分离胶在采血管中的作用血清分离胶是一种在采血过程中使用的辅助工具,它被用于分离血清和血细胞的混合物。
通常情况下,血液是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
在一些研究和诊断情况下,需要对血清进行特定的检测和分析,因此需要将血清与其他成分分离开来。
使用血清分离胶的主要原因是分离血清和血液中的其他成分。
血清是血液中不含凝血因子的部分,含有许多生化指标和物质,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电解质、激素等。
通过分离血清,可以更加准确地检测和分析这些指标,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此外,血清分离胶还可以提高血细胞的质量和稳定性。
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会在离心或振动的过程中聚集在一起,容易破坏血细胞结构。
使用血清分离胶可以阻止这种聚集性,保持血细胞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这对于一些需要保存血液样本进行长时间的分析和保存的研究和诊断来说尤为重要。
使用血清分离胶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一般的离心机即可。
在采血过程中,操作人员通常将血液抽取到采血管中,然后进行适当的抖动,以确保血清分离胶均匀地铺布在底部。
之后,在适当的时间和速度下,将采血管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操作,以使血液分离。
尽管血清分离胶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和限制。
首先,在将血液倒入采血管时,需要避免气泡进入管中,以免干扰分离过程。
其次,离心速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血液成分得以充分分离。
最后,由于每个采血管中分离胶的体积和性能可能略有不同,使用血清分离胶之前最好了解其相关信息,以便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正确的操作。
总之,血清分离胶在采血管中的作用主要是分离血清和血液中的其他成分,以确保对血清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检测。
使用血清分离胶还有助于保持血细胞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以提高血细胞的质量。
它是一种简单易用的工具,可以在研究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清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
![血清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02b5ad83169a4517623a36d.png)
血清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当今分析仪器的自动系列集约化或条型码的运用,增加了系列化项目直接上机检测量。
但是由于过去采血后血液自然凝固,血液从离心到测定放置时间长,影响了分析仪的多种功能的充分发挥。
为了迅速推进检测技术的快速化,往采血管中添加分离胶、促凝剂缩短了血液凝固时间.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应用,是采血初级阶段重要质量控制,同时也制备了高品质的血清标本.从保护室内外环境角度考虑,血清分离胶采血管的应用,减少血清杯及塑料试管的用量。
目前国内许多公司提供的真空系列采血试管,规范了检验科采血技术,减少了多种多样交叉感染。
但是,分离胶促凝采血管的临床实践应用中,出现了涉及到分离胶、促凝剂的基础理论及值得注意的有关问题。
必须从基础理论上去理解才能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本文就血清分离胶促凝管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讨论如下。
1 分离胶分离血清、血块的机理血清分离胶是由疏水有机化合物和硅石粉组成,具有触变性的粘液胶体,其结构中含有大量氢键,由于氢键的缔合作用形成网状结构,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用网状结构被破坏变为粘度低的流体,当离心力消失之后又重新形成网状结构这种性质被称为触变性(thizotropy).即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对这种粘液胶体施加一定的机械力,可从高粘度的凝胶状态变为低粘度的溶胶状态,如果机械力消失又恢复原来高粘度的凝胶状态。
由机械力作用产生的凝胶和溶胶的互变现象首先由Freundlic h 和Petrifi 命名。
为什么由机械力的作用会产生凝胶与溶胶的互变现象呢?触变性是因为分离胶的结构内部含有大量氢键网状结构之故。
在常温下氢键比较容易被切断引起再结合。
硅石表面具有硅羟基(SiOH),形成SiO 分子凝聚体(初级粒子),在这种初级粒子间以氢键连结成链状结合粒子。
这种链状硅石粒子与构成分离胶的疏水有机化合物的粒子间更进一步形成氢键而产生网状结构,构成具有触变性的凝胶状分子.分离胶比重维持在1.05,血清比重约1。
临床应用分离胶采血管需注意的问题
![临床应用分离胶采血管需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4746c9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5.png)
临床应用分离胶采血管需注意的问题
分离胶釆血管已广泛用于临床实验室。
分离胶可在细胞成分和血清(血浆)之间形成隔离层,有效防止血细胞和血清(血浆)间的物质交换,在一定时间内保证血清(血浆)成分的稳定性。
实验室常用分离胶采血管一般有两种:血清分离胶促凝管、血浆分离胶抗凝管。
血清分离胶促凝管是往采血管中添加促凝剂以缩短血液凝固时间,快速得到血清,在最短时间内报告结果。
玻璃采血管不需要添加促凝剂,血液接触玻璃管壁就会触发凝血。
而xr、xn凝血因子接触塑料采血管时,被激咿官力非常弱,需要添加促凝剂以缩短凝血时间。
血浆分离胶抗凝管是在分离胶采血管内壁喷涂肝素锂等抗凝剂以满足快速血浆生化急诊检验的需要。
分离胶是由疏水有机化合物和硅石粉组成的、具有触变性的黏液胶体,结构中含有大量氢键,氢键的存在构成了分离胶触变性的化学基础。
分离胶质量分离胶比重介于血清(血浆)和血细胞之间,这是分离胶返转性及分离血清(血浆)的物理基础。
如果采血管分离胶质量较差,比重达不到要求,势必会影响分离血清(血浆)的效果,容易出现分离胶和血清(血浆)交织在一起的现象。
然血清分离胶的成分对血液为惰性物质,但是不能保证对所有厂家检测系统、所有项目均无影响。
采血管生产企业众多,而且每个公司分离胶成分及其比列各异,并加入独特的物质混合之以保持其稳定性。
所以各个公司分离胶的透明度、色泽、性能等有所差异。
血清分离胶
![血清分离胶](https://img.taocdn.com/s3/m/4bb62d2dec3a87c24128c461.png)
血清分离胶一、血清分离胶是什么二、血清分离胶的起源三、血清分离胶的特性和功能四、血清分离胶的缺陷五、血清分离胶的市场现状六、血清分离胶的发展前景血清分离胶是什么血清分离胶是一种可以分离血清和血块的粘性流体,呈生理惰性,不溶于水,结构中含有大量氢键,由氢键组合成的网状结构,具有优良的触变性能和隔离性能。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网状结构会被破坏,但是良好的触变性能可以使流体在短时间内聚集再次形成网状结构,从而起到隔离的作用。
常见于真空采血管中,用来隔离血清和血块的,医院中很常见的“抽个血”,管中很多时候都会含有不同的采血管添加剂,而金黄色头盖的就是含有血清分离胶的管子。
血清分离胶的起源我国的真空采血管技术起步是非常晚的,最早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发明了真空采血管替代了注射器抽血,而美国BD公司购买了这一技术。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才引进这一技术,而其中的的血清分离胶的研发却遇到了重重难题。
血清分离胶在还没有研发出来之前使用的是比重粒子,这种比重粒子并没有血清分离胶那么好的隔离性能,因为虽然能够快速分离,但是其还是有缝隙,所以出现的问题也是难以避免。
在王永安先生的研发带动下,血清分离胶的研发被提上日程,并且不断做出调整,虽然研发出来的分离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比重粒子不能很好隔离血清和血块的问题。
血清分离胶的特性和功能现在的血清分离胶已经有很多不同的成分生产的,但是原理都是差不多的,比重控制在1.045-1.065g/cm3之间,这样才能比较完整的隔离血清和血块,如德晟的血清分离胶常规控制是在1.055g/cm3。
现在外观也更加的多样化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没有杂质,对于粘度也是有要求的,10-30万厘帕,这样的粘度才更加有利于触变和隔离。
当然环境温度常常会对粘度有影响,冬天比较冷的时候,粘度过高会导致加胶困难;夏天粘度过低,则会导致流淌度增大,不宜放置。
所以常规是在冬天使用粘度低一点,而夏天使用粘度高一点的血清分离胶。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0b84c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3.png)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
血清分离胶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离技术,用于从血液中分离出不同种类的蛋白。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血清中的热原,从而提高分离效率和纯度。
热原是指存在于血液中的蛋白质、核酸等分子受热后产生的变性物质。
热原会阻碍血清分离胶的凝胶化过程,使分离胶变得干燥、缓慢或不稳定性,从而影响分离效率。
因此,去除热原是血清分离胶应用中的重要步骤。
常用的去除热原的方法包括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应用生物方法等。
其中,化学方法包括使用酸、碱、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化学物质对热原进行降解和破坏。
物理方法包括使用高温、高压和超声波等物理手段。
应用生物方法包括使用微生物酶、生物催化剂和基因工程等方法。
除了去除热原,血清分离胶的应用还涉及到后续的纯化和处理。
纯化的目的是将分离出的蛋白纯化到足够的纯度,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蛋白过滤、离心、蛋白结晶和蛋白分离等。
处理的目的是使分离出的蛋白易于储存、运输和商业化生产。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低温储存、高压灭菌、冷冻干燥和蛋白浓缩等。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血清中的热原,从而提高分离效率和纯度,为蛋白质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
未来,随着血清分离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将会更加高效、安全和稳定。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88ce2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6.png)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血清分离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工具,用来分离血清中的各种成分。
除热原是一种在血清中存在的物质,它会影响某些实验的准确性。
因此,分离除热原是一项重要的步骤,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施:1. 收集血清样本:首先,需要收集动物或人体的全血样本。
在收集血样时,确保使用无菌技术,以防止任何外部因素的污染。
2. 血样离心:将收集到的血样放入离心管中,并进行离心操作。
离心的目的是将细胞和血浆分离开来。
3. 血浆收集:将离心后的血样转移到另一个离心管中,以收集血浆。
血浆是血液中不含细胞的部分,其中包含了各种溶解的物质,包括除热原。
4. 血浆离心:将收集到的血浆再次进行离心处理。
这一步的目的是进一步除去任何残留的细胞或颗粒物质,以净化血浆。
5. 血浆过滤:使用滤纸或其他滤器,将离心后的血浆进行过滤,以去除较大的颗粒物质。
6. 血清收集:将过滤后的血浆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并进行保存。
在这个步骤中,注意不要将任何细胞或颗粒物质混入到血清中。
7. 血清离心:将收集到的血清再次进行离心,以进一步除去任何残留的颗粒物质。
8. 血清过滤:最后一步是对离心后的血清进行过滤。
使用滤纸或其他滤器,去除可能存在的微小颗粒物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血清样本,其中已经成功地分离除热原。
这样的血清样本可用于各种实验室研究,如免疫学研究、生物化学分析等。
需要注意的是,血清分离胶除热原的方法可能会因实验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建议参考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以选择适合的方法。
血清分离胶为什么在冬天加胶更难
![血清分离胶为什么在冬天加胶更难](https://img.taocdn.com/s3/m/75d8917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d.png)
血清分离胶为什么在冬天加胶更难
年前一段时间总有客户反应血清分离胶在使用机器加胶的过程中,总是很难加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会有一定的拉丝现象。
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冬天,为什么在冬天更容易出现加胶困难呢?
血清分离胶加胶困难的原因
血清分离胶始终还是一个胶黏体,是带有粘度的,而粘度与温度是很有一定关系的,当在低于10℃左右温度时,分离胶的粘度会增大,这无疑加大了加胶的困难度,之前常温状态下,一分钟差不多加100支,但是由于温度致使粘度变大,可能加胶只能加到80支左右。
除开温度原因之外,血清分离胶自身的粘度也是可以调整的,当然这是针对有专业的研发技术团队的,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可以适度的调整血清分离胶的粘度,以配合机器更够更好的完成加胶工作。
常规的血清分离胶粘度是10-30万厘帕,根据不同领域的要求,粘度也会制作成不同的级别。
虽然血清分离胶是一种混合物,但是个别分子分布不均匀也会导致在加胶的过程中出现卡壳,加胶困难等现象。
这就涉及到生产工艺和生产血清分离胶原料的问题上来了,总而言之,好的血清分离胶厂家,会适时的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让采血管厂家能够更顺利的生产采血管。
血清分离胶加胶困难导致的问题
由于加胶困难会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对于采血管厂家来说这肯定是不行的。
同时在加胶困难时,还容易导致拉丝等现象伴随出现,挂到管壁内会非常影响其外观,产品不合格的概率大大增加了,所以要尽量避免加胶困难的现象。
血清分离胶加胶困难解决方案
知道了血清分离胶加胶困难的原因后,我们也可以做出一定的调整来避免加胶困难。
如在温度较低的时候,采购粘度较低一点的血清分离胶;或者是在加胶机上进行加热,让粘度降低;选择优秀的血清
分离胶厂家也是可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分离胶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血清分离胶是采血管分离血液常用的试剂,杰安生物根据采血管厂家在分离胶使用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常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检测值不准:血清钾离子等偏高
可能原因:
1.溶血(离心或其它);
2.间壁稳定性不好;
3.分离胶的油滴堵塞影响吸样导致。
解决方案:
1.相对离心力或离心时间适当缩短;
2.提高分离胶的粘度;
3.和前面相同。
二、分离胶残胶在管壁上
可能原因:
1.分离胶配方或工艺原因;
2.分离胶发生老化,触变性能下降;
3.分离胶的初始离心力过大;
4.离心力过小,离心时间过短。
解决方案:
1.定义分离胶翻转标准和检验和检验方法--优化分离胶
配方--严格控制分离胶合成工艺;
2.验证和确认在有效期内分离胶的触变性符合要求;
3.提高分离胶的触变性能,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4.按照制造商推荐的离心要求进行操作。
三、分离胶不翻转或翻转不良
可能原因:
1.分离胶配方或工艺原因;
2.分离胶发生老化,触变性能下降;
3.分离胶的初始离心力过大;
4.离心力过小,离心时间过短;
5.分离胶的最低反转离心力过高。
解决方案:
1.定义分离胶翻转标准和检验和检验方法--优化分离胶配方--严格控制分离胶合成工艺;
2.验证和确认在有效期内分离胶的触变性符合要求;
3.提高分离胶的触变性能,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4.按照制造商推荐的离心要求进行操作;
5.提高触变性。
四、分离胶流动
可能原因:
1.分离胶配方或工艺原因;
2.储存温度过高;
3.不当的运输转运颠簸,触发分离胶的触变性;
4.分离胶供应商质量不稳定。
解决方案:
1.定义分离胶流动性标准和检验方法;
2.避免运输和储存高温;
3.避免剧烈的抛掷和颠簸;
4.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进行监控。
五、出现油滴
可能原因:
1.分离胶中的低聚物或者是未和触变体系形成范德华力的低
2.聚物游离出来小分子,漂浮在血清(或血浆)上形成;
2.温度影响;
3.老化影响;
4.试管内壁未处理。
解决方案:
1.优化分离胶配方;对原材料进行监测,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2.储存条件及运输条件,严格控制在30℃以下;
3.过程确认有效期;
4.对管内壁进行制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