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优秀教案
强烈)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运算规则。
2. 能够运用空间向量描述和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空间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和点乘运算。
3.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相互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空间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和点乘运算的规则。
3. 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2. 使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概念和运算。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空间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第二课时: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
3. 第三课时:空间向量的点乘运算。
4. 第四课时: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一)。
5. 第五课时: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二)。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相关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概念和运算规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知识讲解】1. 空间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讲解空间向量的定义,举例说明空间向量的表示方法,如用箭头表示、用坐标表示等。
2. 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
讲解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的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空间向量的点乘运算。
讲解空间向量的点乘运算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课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与应用】1. 运用空间向量描述和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运用空间向量描述和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如求解空间中的距离、角度等。
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通过示例,讲解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如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等计算。
【小结】【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单元设计: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教学单元设计: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 单元概述1.1 单元目标本单元旨在通过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研究,使学生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及其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应能熟练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相关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单元内容本单元共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 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2.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与夹角4.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5.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1. 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规则3. 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与夹角计算4. 掌握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方法5. 能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相关问题2.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 运用图形演示和数学证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3. 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规则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与夹角计算4.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方法5.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3.2 教学难点1.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与夹角计算2.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方法3.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4. 教学策略与方法4.1 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利用图形演示和数学证明,帮助学生直观理解3. 提供丰富的练题,巩固所学知识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4.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及应用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问题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练法:提供课后练,巩固所学知识5. 教学评价5.1 评价目标1. 学生对空间向量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2. 学生掌握空间向量运算规则的程度3. 学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5.2 评价方法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空间向量基本概念的理解2.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空间向量运算规则的掌握3. 小组项目:评估学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4. 期末考试:全面考核学生在本单元的研究成果6. 教学计划6.1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需安排1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1. 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2课时)2.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3课时)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与夹角(2课时)4.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3课时)5.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2课时)6.2 教学活动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2. 第3-5课时:讲解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规则3. 第6-7课时:讲解空间向量的数量积与夹角计算4. 第8-10课时:讲解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方法5. 第11-12课时:应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相关问题7.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系统的数学教材,如《高等数学》等2. 辅助教材:提供相关的辅导书、教辅材料,以丰富教学内容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相关教学视频、课件、题等资源4. 几何画板: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直观演示空间向量的运算和立体几何问题8.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研究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运算法则。
2.能力目标:能够应用空间向量的知识解决立体几何中的问题,如线段长度、向量共线、线段垂直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空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将空间向量的知识应用到立体几何问题中。
三、教学准备白板、黑板笔、投影仪、屏幕、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教师出示两个立方体模型并提问:你们能用线段表示两个立方体顶点之间的距离吗?2.引出空间向量的概念,并与平面向量进行比较,说明二者的区别。
Step 2 理论讲解1.教师通过投影仪将空间向量的定义、表示和性质呈现给学生,学生做好笔记。
2.教师讲解空间向量的基本运算法则,例如加法、数乘和点乘,并通过具体的例题演示计算过程。
Step 3 实例分析1. 教师出示一道题目:“已知直线l: $\frac{x-1}{2}=\frac{y-2}{3}=\frac{z-3}{4}$,过直线l上一点A(2,3,4),作与直线垂直的平面,并找出平面与原点O(0,0,0)的距离。
”2.请学生先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空间向量的知识来解答问题,并逐步给予提示。
4.学生进行计算,分组讨论和交流思路。
Step 4 拓展应用1.教师设计一道拓展题:“已知线段AB与线段CD的中点E重合,向量BD的坐标为(1,2,3),向量CE的坐标为(4,5,6),求向量AD的坐标。
”2.学生尝试解答,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3.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向量共线的性质来解答问题,并逐步给予提示。
4.学生进行计算,分组讨论和交流思路。
Step 5 总结与归纳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空间向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归纳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解题方法。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整章教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第一章:空间向量基础1.1 向量的定义与表示介绍向量的概念,理解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空间中的向量,包括二维和三维空间中的向量。
1.2 向量的加法和数乘学习向量的加法运算,掌握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学习向量的数乘运算,理解数乘对向量大小和方向的影响。
1.3 向量的长度和方向学习向量的长度(模)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学习向量的方向,理解余弦定理在向量夹角计算中的应用。
1.4 向量垂直与向量积学习向量垂直的概念,掌握向量垂直的判定方法。
学习向量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理解向量积的几何意义。
第二章:立体几何基础2.1 平面和直线学习平面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
学习直线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掌握直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2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学习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点在线上、点在面上、线在面上的判定。
学习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3 空间角的计算学习空间角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包括二面角和平面角的计算。
学习空间角的性质和应用,理解空间角在立体几何中的重要性。
2.4 立体几何中的定理和公式学习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定理和公式,如欧拉公式、施瓦茨公式等。
学会运用定理和公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后续章节待补充。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第六章:空间向量的应用6.1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学习利用向量解决几何问题,如计算线段长度、向量夹角、向量垂直等。
掌握向量在三角形和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6.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引入物理中的向量概念,如速度、加速度、力等。
学习利用向量解决物理问题,如计算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变化等。
6.3 向量在坐标变换中的应用学习坐标变换的基本概念,如平移、旋转等。
掌握利用向量进行坐标变换的方法和应用。
第七章:立体几何中的特殊形状7.1 柱体和锥体学习柱体和锥体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等。
掌握计算柱体和锥体的体积、表面积等方法。
7.2 球体学习球体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球体的方程和参数。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学设计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题能力。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1. 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如向量的定义,模长,方向等。
2. 学会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如加法,减法,数乘和标量积。
3. 熟悉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如计算距离,角和体积等。
2.2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向量分析,发现和解决几何问题的思维习惯。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感受数学的美。
2.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3. 教学内容3.1 空间向量基本概念1. 向量的定义2. 向量的模长3. 向量的方向3.2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1. 向量加法2. 向量减法3. 数乘向量4. 标量积3.3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1. 计算距离2. 计算角3. 计算体积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练习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知识。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小测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进步。
6. 教学计划第一周:空间向量基本概念1. 向量的定义2. 向量的模长3. 向量的方向第二周: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1. 向量加法2. 向量减法3. 数乘向量4. 标量积第三周: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1. 计算距离2. 计算角3. 计算体积第四周:综合练习与复习1. 课堂练习2. 小组讨论3. 期末考试复习7. 教学资源1. 教材: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2. 课件:PowerPoint3. 练习题:纸质和在线4. 视频:教学视频和动画8. 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培养问题意识。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优秀教案
空间向量及线性运算【本课重点】1、理解空间向量地概念,掌握空间向量地线性运算及性质;2、通过平面向量向空间向量地推广,体会数学地类比和归纳地思想方法.【预习导引】1、在空间,既有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地量叫空间向量.空间向量可以用________表示;__________地长度叫向量地模;凡是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地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______________.2、已知空间向量b a ,,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b AB a OA ==,,则=+b a ___________; 作b OB a OA ==,,则=-b a ___________;作)(,R OA OP a OA ∈λλ==,则=OP ______.3、空间向量地加法和数运算满足运算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表示空间向量地有向线段互相_____或____,那么这些向量叫_________或_______向量a 与b 平行,记为____________.5、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与b (0≠a ),b 与a 共线地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_________.【典例练讲】例1、如图,M,N,P ,Q,R,S 为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所在棱中点,化简下列向量表达式,并标出化简结果地向量.(1) AB BC + (2) 1AB AD AA ++(3) 112AB AD CC ++(4) 11()3AB AD AA ++(5) 11BC BB B D -- (6) MN PQ RS ++例2、如图,在长方体111OADB CA D B -中,3OA =,4OB =,2OC =,1OI OJ OK ===,点,E F 分别是11,DB D B 地中点.设OI i =,OJ j =,OK k =.试用向量,,i j k 表示1OD 、1OA 、OE 、OF .例3、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是线段AB 地中点,(1)若2CF FD =,连接EF ,CE ,AF ,BF 化简下列各式,并在图中标出化简得到地向量: ①AC CB BD ++; ②AF BF AC --; ③1223AB BC CD ++; (2)若F 为CD 地中点,求证:1()2EF AD BC =+.例4、已知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是平行六面体(如图). (1)化简11223AA BC AB ++,并在图上标出结果; (2)设M 是底面ABCD 地中心,N 是侧面11BCC B 对角线1BC 上地四等分点(靠近点1C ), 设1,MN AB AD AA αβλ=++试求,,αβγ地值ABCEFDA B 1BD 1 C 1 B 1A 1D C B A S RQPNM共面向量定理【本课重点】空间共面向量地概念、判定、性质及运用. 【预习导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共面向量.2、在平面向量中,向量b 与向量)0(≠a a 共线地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a b λ=;在空间向量中,已知向是b 与a 不共线,那么向量p 与向量a ,b 共面地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组(x,y ),使得=p ____________.3、已知空间四点O 、A 、B 、C 满足OB OA OC β+α=,则A 、B 、C 三点共线地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4、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则点O 在平面ABC 内地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x,y,使=OA _______________.5、设空间任意一点O 和不共线地三点A 、B 、C ,若点P 满足向量关系OC z OB y OA x OP ++=(其中x+y+z=1)试问:P 、A 、B 、C 四点是否共面?并证明你地结论.【典例练讲】例1、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E 和F 点分别为面1111A B C D 与11BB C C 地中心,判断下列几组向量是否为共面向量:(1)1111,,BC A D D D ;(2)111,,EF C D D D ;(3)11,,A B DC EF .例2、如图,已知矩形ABCD 和矩形AD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点,M N 分别在对角线,BD AE 上,且13BM BD =,13AN AE =.求证://MN CDE 平面.例3、证明:三个向量12332a e e e =-++,123462b e e e =-+,12331211c e e e =-++共面.例4、(1)对于空间某一点O ,空间四个点A 、B 、C 、D (无三点共线)分别对应着向量OA 、OB 、OC 、OD ,求证:A 、B 、C 、D 四点共面地充要条件为存在四个不全为零实数,,,αβγδ,使得0OA OB OC OD αβγδ+++=,且0αβγδ+++=;(2)设空间任意一点O 和不共线三点A 、B 、C ,若点P 满足向量关系OP xOA yOB zOC =++,当,,x y z 满足什么条件时,能够使得,,,P A B C 四点共面.F ED 1 C 1B 1 A 1D CB A · · F EABCOMNG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本课重点】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及其运用. 【预习导引】1、如果3个向量321,,e e e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___________地有序实数组{x,y,z},使=p ____________________.{321,,e e e }称为空间地一个________,321,,e e e 叫做______________.当321,,e e e 两两互相垂直时称为____________,当321,,e e e 为两两垂直地单位向量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通常用____________表示.2、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点M ,N 分别是OA ,BC 地中点,G 在AN 上,且AG=2GN ,c OC b OB a OA ===,,,用c b a ,,作为基底,则向量MN 可表示为____________;OG 可表示为___________.3、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其对角线,OB AC ,,M N 分别是对边,OA BC 地中点,点G 在线段MN 上,且3MG GN =,用基底向量,,OA OB OC 表示向量_________.OG =【典例练讲】例1、如图,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已知DA a =,DC b =,1DD c =,点G 是侧面11B BCC 地中心,试用向量,,a b c 表示下列向量:111,,,DB BA CA DG .例2、在正方体OADB CA D B '''-中,点E 是AB 与OD 地交点,M 是OD '与CE 地交点,(1)试分别用向量,,OA OB OC 表示向量OD '和OM ;(2),,OI OJ OK 分别为,,OA OB OC 方向上地单位向量,试用,,OI OJ OK 表示,,OA OB OC .例3、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其对角线为,OB AC ,点,M N 分别是对边,OA BC 地中点,点G 在直线MN 上,且2MG GN =,试用基底向量,,OA OB OC 表示向量OG .例4、如图,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G 分别是11A D ,1D D ,11DC 地中点,请选择恰当地基底向量.证明:(1)//EG AC ;(2)平面EFG //平面1AB C .GDCBD 1AC 1B 1A 11空间向量地坐标表示【本课重点】空间向量地坐标表示、运算及空间向量平行地坐标表示. 【预习导引】1、 若),,(111z y x A ,),,(222z y x B 那么=AB _________________.2、 设),,(111z y x a =,),,(222z y x b =,R ∈λ,那么(1)=+b a ___________________; (2) )=-b a ___________________;(3)a λ=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0(//≠a b a ,则____________.3、已知向量a =(8,12x ,x ),b =(x,1,2),其中x >0.若a ∥b ,则x 地值为__________.4、给出命题:①若a 与b 共线,则a 与b 所在地直线平行;②若a 与b 共线,则存在唯一地实数λ,使b =λa ;③若A ,B ,C 三点不共线,O 是平面ABC 外一点,OM =13OA +13OB +13OC ,则点M 一定在平面ABC 上,且在△ABC 地内部.其中真命题是________.【典例练讲】例1、已知1111ABCD A B C D -是棱长为2地正方体,E 、F 、G 、H 、I 、J 分别为图中所示各棱地中点,P 为正方体地中心,建立如图所示地空间直角坐标系. (1)、试写出图中各点地坐标;(2)、x 轴,y 轴,z 轴上地点地坐标有什么特点?例2、(1)已知(1,3,8)a =-,(3,10,4)b =-,求a b +,a b -,3a ,32a b -.(2)已知A ,B ,C 三点坐标分别为(2,1,2)-,(4,5,1)-,(2,2,3)-,求满足下列条件地P 点地坐标:①1()2OP AB AC =-;②1()2AP AB AC =-.例3、已知(2,1,1)a =-,(1,3,2)b =-,(2,1,3)c =--和(3,2,5)d =,试求实数,,λμν, 使d a b c λμν=++.例4、(1)、已知向量(2,4,5)a =,(3,,)b x y =,若//a b ,求,x y 地值;(2)、已知空间四点(2,3,1)A -,(2,5,3)B -,(10,0,10)C 和(8,4,9)D ,求证:四边形ABCD 为梯形.空间向量地数量积(1)【本课重点】空间向量数量积、夹角及求法. 【预习导引】1、设b a ,是空间两个非零向量,过空间任一点O 作a OA =,b OB =,则AOB ∠叫向量a 与b 地__________,记作________,范围为________.若<b a ,>=0,则向量a 与b __________;若<b a ,>=π,则向量a 与b ____________;若<b a ,>=2π,则向量a 与b 互相_____________,记为b a ⊥.b a ⊥⇔____________2、设b a ,是空间两个非零向量,把cos ||||b a <b a ,>叫做向量a 与b 地数量积,记为______________. 并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地数量积为0.空间向量地数量积地运算律:(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a b 是空间两个向量,若3,2a b ==,7,a b +=则,a b 地夹角为_________.4、如图所示,空间四边形OABC 中,,.OA BC OB AC ⊥⊥求证:.OC AB ⊥【典例练讲】例1、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地每条边和对角线都等于1,点E 、F 分别是AB ,AD 地中点,计算:EF BA ⋅,EF BD ⋅,EF DC ⋅.例2、已知向量a b ⊥,向量c 与,a b 地夹角均为60︒,且||1a =,||2b =,||3c =,试求:2()a b +,2(2)a b c +-,(32)()a b b c --.例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AC=1,90ACD ∠=︒,将它沿着对角线AC 折起,使AB 与CD 成60︒角,求BD 间地距离.例4、在三棱锥O-ABC 中,已知侧棱OA ,OB ,OC 两两垂直,求证:底面ABC ∆是锐角三角形.AEF A B D C空间向量地数量积(2)【本课重点】空间向量数量积地坐标运算. 【预习导引】1、 设),,(111z y x a =,),,(222z y x b =则(1)||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os <b a ,>=____________________; (4)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111z y x A ,),,(222z y x B ,则AB 中点M 地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a b ⋅<”是“,a b <>为钝角”地____________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分必要”或“既不充分也不必要”)4、已知(1,1,)a t t t =--,(2,,)b t t =,则b a -地最小值为________.【典例练讲】例1、(3,5,4)a =-,(2,1,8)b =,计算:(1)23a b +,34a b -,ab ,||a ,|23|a b + (2)cos ,a b <>;(3)求向量23a b +与a 地夹角;(4)确定,λμ地关系,使a b λμ+与z 轴垂直.例2、已知(1,5,1)a =-,(2,3,5)b =-. (1)若()//(3)ka b a b +-,求k 地值; (2)若()(3)ka b a b +⊥-,求k 地值.例3、已知(1,0,1),(2,2,2),(0,2,3)A B C ,求(1)线段AB 地中点坐标和AB 地长度; (2)AB AC 与地夹角地正弦值;(3)求ABC ∆地面积; (4)到C 点地距离为1地P (x,y,z )地坐标,,x y z 满足地条件.例4、在棱长为1地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1,D D BD 地中点,G 在棱CD 上,且14CG CD =,H 是1C G 地中点,应用空间向量法解决下列问题:(1)求证:1EF B C ⊥; (2)求EF 与1C G 所成角地余弦值; (3)求FH 地长. E A 1D 1C 1B 1H直线地方向向量和平面地法向量【本课重点】直线地方向向量和平面地法向量. 【预习导引】1、直线l 上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直线l 地方向向量.2、如果表示非零向量n 地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与平面α______,那么称向量n 与平面α_______,记着___________,此时,把向量n 叫做平面α地_____________.3、下列说法正确地是________.(1) 一条直线地所有方向向量都互相平行;(2)一个平面地所有法向量都互相平行; (3)平面地法向量一定是非零向量;(4)向量n 是平面α地法向量,向量a 是与平面α平行或在平面α内,则有0=⋅a n . 4、(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下列向量中不是y 轴地方向向量地是_______.○1(0,1,0); ○2(0,-1,0); ○3(0,12,-1); ○4(0,1,1)(2)过空间三点(1,1,0),(1,0,1),(0,1,1)A B C 地平面地一个法向量为__________.【典例练讲】例1、(1)在正方体1111ABCD-A B C D 中,求证:1DB 是平面1ACD 地法向量;(2)已知:A(1,2,1),B(3,2,3),C(5,3,1),求平面ABC 地一个单位法向量.例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平面α经过点000P(x ,y ,z ),平面α地法向量是e (a,b,c)=,M(x,y,z)是平面α内地任意一点,求x ,y ,z 满足地关系式.例3、已知:A(-2,3,-3),B(4,5,9). (1)写出直线AB 地一个方向向量;(2)若点M(x,y,z)在直线AB 上,求x ,y ,z 满足地关系式;(3)设平面α经过线段AB 地中点,且与直线AB 垂直,点P(x,y,z)是平面α内一点,求x,y,z 满足地关系式;(4)求到A,B 两点距离相等地点Q(x,y,z)地坐标x,y,z 满足地关系式.例4、在棱长为1地正方体1111ABCD-A B C D 中,,E F 分别是棱,AB BC 地中点,则在棱1BB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11D M EFB ⊥平面?若存在,指出点M 地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空间线面关系地判定(1)【本课重点】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地平行和垂直关系;用向量方法判定空间线面地平行和垂直关系.【预习导引】1、设两直线21,l l 地方向向量分别为21,e e ;平面21,αα地法向量分别为21,n n ,那么: (1)⇔21//l l __________________; ⇔⊥21l l __________________; (2)⇔α11//l __________________; ⇔α⊥11l __________________; (3)⇔αα21//________________; ⇔α⊥α21__________________.2、设b a ,分别是直线21,l l 地方向向量,根据下列条件,判断21,l l 地位置关系:(1))6,3,6(),2,1,2(--=--=b a __________; (2))2,3,2(),2,2,1(-=-=b a __________; 3、设v u ,分别是平面βα,地法向量,根据下列条件,判断βα,地位置关系:(1))4,4,6(),5,2,2(-=-=v u __________; (2))4,4,2(),2,2,1(--=-=v u __________; (3))4,1,3(),5,3,2(--=-=v u __________.4、已知直线l 地方向向量(1,0,2)a =--,平面α地一个法向量为(4,0,)e m =,若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则实数____.m =【典例练讲】例1、证明:在平面内地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地一条斜线地射影垂直,那么它和这条斜线也垂直. (三垂线定理)例2、证明: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地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直线与平面垂直地判定定理)例3、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ACB ∠=,30BAC ∠=,BC=1,1AA =是棱CC 1地中点,求证:A 1B ⊥AM.例4、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F 分别为BB 1、CD 地中点,求证:D 1F ⊥面ADE.BACDA 1C 1D 1FECABA 1B 1C 1 Mlnmα空间线面关系地判定(2)【本课重点】用向量方法判定空间线面地平行和垂直关系. 【预习导引】1、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D=AA 1,AB=2AD ,点E 是线段C 1D 1地中点,则DE 与平面EBC 地位置关系是_________.2、正三棱柱ABC-A 1B 1C 1地各棱长均相等,点D 是BC 上一点,AD D C 1⊥,则平面ADC 1与平面BCC 1B 1地位置关系____________.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M 是棱AA 1地中点,点O 是BD 1地中点,则OM 是异面直线AA 1与BD 1地____________.4、已知(1,5,2),(3,1,),AB BC z =-=若,(1,,3),AB BC BP x y ⊥=--且BP ABC ⊥平面,则实数x,y,z 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典例练讲】例1、在四棱椎P-ABCD 中,底面ABCD 是一直角梯形,90BAD ∠=︒,AD ∥BC ,AB=BC=a ,AD=2a ,且PA ⊥底面ABCD ,PD 与底面成30o 角,AE ⊥PD ,E 为垂足,试建立恰当地空间直角坐标系:(1)求证:BE ⊥PD ;(2)设(1,,)n p q =,满足PCD n ⊥平面,求n 地坐标.例2:在棱长为1地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若E 、F 分别为棱AB 和BC 地中点,试在1BB 上找一点M ,使得11D M EFB ⊥平面; (2)若PQ 是AC 与C 1D 地公垂线段,试确定点P 在AC 上及点Q 在C 1D 上地位置.例3、如图,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地底面ABCD 是菱形,且CB C 1∠=CD C 1∠=θ=∠BCD . (1)求证:BD C C ⊥1;(2)当CC CD1地值为多少时,能使A 1C BD C 1⊥平面,请给出证明.例4、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AB BC kPA ==,点,O D 分别是,AC PC 地中点,OP ABC ⊥平面.(1)求证://OD BA 平面P ;(2)当k 为何值时,O 在平面PBC 内地射影恰好为PBC ∆地重心? DCBD 1AC 1B 1A 1空间角地计算(1)【本课重点】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地夹角地计算. 【预习导引】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地角与它们地方向向量地夹角_______________.2、斜线与平面所成角是斜线与平面法向量地夹角_________________.3、两个平面所成地二面角与两个平面地法向量地夹角_____________.4、设b a ,分别是两条异面直线21,l l 地方向向量,且21,cos ->=<b a ,则异面直线21,l l 所成角为______. 5、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是AB 地中点,则DB 1与CM 所成角地余弦值为_____.【典例练讲】例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1、F 1分别在A 1B 1、C 1D 1上,且11111E B A B 4=, 11111D F C D 4=,P 为BC 中点.(1)求BE 1与DF 1所成角地大小;(2)求直线1F P 和平面1D AC 所成角地大小;(3)求二面角11A BD C --地大小.例2、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O A B O —中,1OO 4=,OA 4=,OB 3=,AOB 90∠=︒,D 是线段A 1B 1地中点,P 是侧棱BB 1上地一点,若OP BD ⊥,求OP 与底面AOB 所成角地余弦值.例3、如图,ABCD 是直角梯形,ABC 90∠=︒,AD BC ∥,SA ABCD ⊥平面,SA AB= BC 2==,AD 1=,求面SCD 与面SBA 所成二面角地大小.例4、已知四棱锥P -ABCD ,底面ABCD 为菱形,PA ⊥平面ABCD ,60ABC ∠=︒,E ,F 分别是BC , PC 地中点.(1)证明:AE ⊥PD ;(2)若H 为PD 上地动点,EH 与平面PADE —AF —C 地余弦值. OAB A 1B 1 O 1D PD 1DCABC 1B 1A 1ADCB S50 / 12空间角地计算(2)【本课重点】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地夹角地计算. 【预习导引】1.若060CPA BPC APB =∠=∠=∠,则PA 与面PBC 所成角为_________________; 若0120CPA BPC APB =∠=∠=∠,则PA 与面PBC 所成角为_________________.2.若090CPA BPC APB =∠=∠=∠,Q 为异于P 地一点,PQ 与平面PAB 、平面PBC 、平面PAC 所成角分别为α、β、γ,则γ+β+α222cos cos cos =_________________.3.共点地三条直线PA 、PB 、PC 两两垂直,它们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γβα、、,则=++γβα222sin sin sin _____.4.在直二面角-αl β-中,A α∈,B β∈,A 、B 都不在l 上, AB 与α所成角为x ,AB 与β所成角为y ,AB 与l 所成角为z ,则cos 2x+cos 2y -cos 2z 地值为_________________.【典例练讲】例1、如图(1)所示,已知ABCD 是上、下底边长分别为2和6地等腰梯形,将它沿对称轴1OO 折成直二面角,如图(2)所示,(1)求证:1AC BO ⊥;(2)求二面角1O AC O ——地大小.例2、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90∠=︒,侧棱1AA 2=,D 、E 分别是1CC 与1A B 地中点,点E 在平面ABD 上地射影是ABD ∆地重心G ,求1A B 与平面ABD 所成角地大小.例3、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PA ⊥面ABCD ,PA=AB , (1)求证:面PAC ⊥面PBD ;(2)求二面角P-BD-C 地大小; (3)在PC 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PB ⊥面ADE.例4、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地底面ABCD 是半径为R 地圆地内接四边形,其中BD 是圆地直径,60ABD ∠=,45BDC ∠=,PD 垂直底面ABCD,PD =,E F ,分别是PB CD ,上地点,且PE DFEB FC=,过点E 作BC 地平行线交PC 于G .(1)求BD 与平面ABP 所成角θ地正弦值; (2)证明:EFG △是直角三角形;(3)当12PE EB =时,求EFG △地面积.CA BDOO 1CABDOO 1(1(2AEPDC B ABA 1B 1C 1CEG DF C PG EA BD本章复习【本课重点】向量方法解决了有关空间直线、平面地平行、垂直和夹角等问题.【预习导引】1、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M N分别是,AD BC地中点,那么下列等式正确地是( )A、2MA AB DC=+B、1122MN AC DB=+C、2MN AD DB DC+=+D、MB BC BA BD=--2、如果三点(1,5,2)A-,(2,4,1)B,(,3,2)C a b+在同一直线上,那么a=______,b=______.3、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中,M为AC与BD地交点,若11A B a=,11A D b=,1A A c=,则向量1B M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4、设A、B、C、D是空间不共面地四点,且满足AB AC0⋅=,AC AD0⋅=,AB AD0⋅=,则BCD∆为___________三角形.【典例练讲】例1、在正四面体PABC(四个面都是全等地等边三角形地四面体)中,若E、F分别在棱PC、AB上,且13CE AFPC AB==.⑴设PA a=,PB b=,PC c=,试用a b c、、表示⑵求异面直线PF与BE所成地角地余弦值.例2、在如图所示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正方体AC1地棱长为2,P、Q分别是BC、CD上地动点,且||PQ=,(1)确定点P、Q地位置,使得11B Q D P⊥;(2)当11B Q D P⊥时,求二面角C1-PQ-A地大小.例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DAB∠为直角,AB∥CD,AD=CD=2AB,E、F分别为PC、CD地中点,(1)试证:CD BEF⊥面;(2)设PA k AB=⋅,且二面角E-BD-C地平面角大于30o,求k地取值范围.例4、如图,在棱长为1地正方体ABCD A B C D''''-中,AP=BQ=b(0<b<1),截面PQEF∥A D',截面PQGH∥AD'.(1)证明:平面PQEF和平面PQGH互相垂直;(2)证明:截面PQEF和截面PQGH面积之和是定值,并求出这个值;(3)若D E'与平面PQEF所成地角为45,求D E'与平面PQGH所成角地正弦值.BAA BCDEFP QH GD′C′A′B′。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
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一)教学目标:㈠知识目标:⒈空间向量;⒉相等的向量;⒊空间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及运算律;㈡能力目标:⒈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其表示方法;⒉会用图形说明空间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及它们的运算律;⒊能用空间向量的运算意义及运算律解决简单的立体几何中的问题.㈢德育目标: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发展、进化的,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教学重点:空间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及运算律.教学难点:应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过程:Ⅰ.复习引入[师]在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中,我们学习了有关平面向量的一些知识,什么叫做向量?向量是怎样表示的呢?[生]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向量的表示方法有:①用有向线段表示;②用字母a、b等表示;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AB.[师]数学上所说的向量是自由向量,也就是说在保持向量的方向、大小的前提下可以将向量进行平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向量相等的概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师]学习了向量的有关概念以后,我们学习了向量的加减以及数乘向量运算:⒈向量的加法:⒉向量的减法:⒊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其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1)|λa|=|λ||a|(2)当λ>0时,λa与a同向;当λ<0时,λa与a反向;当λ=0时,λa=0.[师]关于向量的以上几种运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运算律呢? [生]向量加法和数乘向量满足以下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 +b =b +a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数乘分配律:λ(a +b )=λa +λb[师]今天我们将在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的基础上,类比地引入空间向量的概念、表示方法、相同或向等关系、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以及这三种运算的运算率,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 26~P 27.Ⅱ.新课讲授[师]如同平面向量的概念,我们把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例如空间的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那么我们怎样表示空间向量呢?相等的向量又是怎样表示的呢?[生]与平面向量一样,空间向量也用有向线段表示,并且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师]由以上知识可知,向量在空间中是可以平移的.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表示.因此我们说空间任意两个向量是共面的. [师]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各是怎样定义的呢? [生]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向量的定义与平面向量的运算一样:AB OA OB +==a +b , OA OB AB -=(指向被减向量),=OP λa )(R ∈λ[师]空间向量的加法与数乘向量有哪些运算律呢?请大家验证这些运算律.[生]空间向量加法与数乘向量有如下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⑵加法结合律:(a + b ) + c =a + (b + c );(课件验证) ⑶数乘分配律:λ(a + b ) =λa +λb .[师]空间向量加法的运算律要注意以下几点:⑴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等于由起始向量的起点指向末尾向量的终点的向量.即: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11433221=++++-因此,求空间若干向量之和时,可通过平移使它们转化为首尾相接的向量. ⑵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若构成一个封闭图形,则它们的和为零向量.即:011433221=+++++-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⑶两个向量相加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仍然成立.因此,求始点相同的两个向量之和时,可以考虑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例1已知平行六面体''''D C B A ABCD -(如图),化简下列向量表达式,并标出化简结果的向量:;⑴BC AB + ;⑵'AA AD AB ++'21CC AD AB ++⑶.⑷)'(31AA AD AB ++ 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 平移向量 a 到A’B’C’D’的轨迹所形成的几何体,叫做平行六面体.记作ABCD —A’B’C’D’.平行六面体的六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每个面的边叫做平行六面体的棱.解:(见课本P 27)说明:由第2小题可知,始点相同且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向量之和,等于以这三个向量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以公共始点为始点的对角线所表示的向量,这是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向空间的推广.Ⅲ.巩固练习课本P 92 练习 Ⅳ. 教学反思平面向量仅限于研究平面图形在它所在的平面内的平移,而空间向量研究的是空间的平移,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指“将图形上所有点沿相同的方向移动相同的长度”,空间的平移包含平面的平移.关于向量算式的化简,要注意解题格式、步骤和方法. Ⅴ.课后作业⒈课本P 106 1、2、⒉预习课本P 92~P 96,预习提纲: ⑴怎样的向量叫做共线向量?⑵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⑶空间中点在直线上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⑷什么叫做空间直线的向量参数表示式? ⑸怎样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⑹向量p 与不共线向量a 、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⑺空间一点P 在平面MAB 内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板书设计:§9.5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一)一、平面向量复习 二、空间向量 三、例1⒈定义及表示方法 ⒈定义及表示⒉加减与数乘运算 ⒉加减与数乘向量 小结 ⒊运算律 ⒊运算律教学后记:空间向量及其运算(2)一、课题:空间向量及其运算(2)二、教学目标:1.理解共线向量定理和共面向量定理及它们的推论;2.掌握空间直线、空间平面的向量参数方程和线段中点的向量公式.三、教学重、难点:共线、共面定理及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空间向量的概念及表示;(二)新课讲解:1.共线(平行)向量: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教学策划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教学策划目标本教学策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周:立体几何基础知识-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立体图形的分类与性质-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应用2. 第二周: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 空间向量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空间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3. 第三周: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的应用- 空间中点、线、面的性质与判定- 空间向量与平面的关系- 空间向量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4. 第四周:综合训练与应用拓展- 解决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相关的综合问题- 制定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解- 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2. 讲解与演示相结合:通过示例和图示演示解题过程,加深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3. 练与讨论:提供大量练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与应用:组织实践活动和应用拓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进行评估。
2. 作业评估:布置练题和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解题能力。
3. 实践活动评估: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考试评估:定期进行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能力水平。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经典的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教材,包含理论知识和大量练题。
2.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形和示例。
3.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践活动和应用拓展。
教学反馈与调整1. 定期与学生进行教学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看法和意见。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使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法向量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法向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空间向量及其几何意义。
2. 掌握向量的加法、数乘以及向量的模。
3. 理解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向量积、向量的混合积,掌握其运算性质。
4. 运用空间向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空间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向量的加法、数乘及其运算律。
3. 向量的模。
4. 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向量积、向量的混合积的定义及运算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向量的加法、数乘、模的运算性质,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向量积、向量的混合积的定义及运算性质。
难点: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表示方法,理解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向量积、向量的混合积的几何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2. 教学手段:PPT演示、实物模型展示。
3. 教学工具:黑板、三角板、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平面向量,引出空间向量的概念。
2. 讲授新课:介绍空间向量的表示方法、向量的加法、数乘及其运算律、向量的模。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向量积、向量的混合积的几何意义及其运算性质。
3.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5. 小结作业: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互动、练习题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 反馈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
教学设计: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单元
教学设计: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单元1. 单元简介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探索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通过研究本单元,学生将能够理解立体几何中的各种形状和体积计算方法,以及空间向量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2. 教学目标- 理解立体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体等;- 掌握立体几何中常见形状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如球体、圆柱体、锥体等;- 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包括向量的加减、数量积和向量积等;- 能够应用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引入在本步骤中,教师通过提问和展示一些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相关的实例,引起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步骤二:讲解基础知识在本步骤中,教师将系统地讲解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的基础知识,包括点、线、面、体的定义,不同形状的特征和计算方法,以及向量的定义和运算规则等。
步骤三:示例演练在本步骤中,教师将通过一些示例演练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步骤四:实践活动在本步骤中,教师将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立体几何模型或解决一个空间向量相关的实际工程问题。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在本步骤中,教师将对本单元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4. 教学资源- 教科书:《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教程》- 幻灯片和投影仪- 黑板和粉笔- 实验器材和模型5. 教学评价- 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学生在示例演练和实践活动中的解答情况- 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6. 扩展研究-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书籍,加深对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的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建模和工程设计项目,拓展他们的应用能力;-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实践场所或进行实地考察,增强他们对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的认识。
教学设计: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单元
教学设计: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单元1. 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围绕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态,以及向量在几何学中的应用。
学生将通过对立体几何图形的学习,掌握空间中点、线、面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进而运用空间向量解决实际问题。
2. 单元目标1. 理解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掌握空间中点、线、面的性质及运算。
2. 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能够运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3.1 立体几何1. 空间点、线、面的基本性质2. 立体图形的分类及性质3. 空间中的平行、垂直关系4. 立体图形的度量3.2 空间向量1. 向量的定义及表示2. 向量的基本运算3. 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关系4. 向量的应用4.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立体模型、动画等,辅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立体几何图形及空间向量。
3. 组织小组讨论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5.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6. 教学资源1. 教材: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相关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资源:立体模型、动画、案例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文章、教学视频等。
7. 教学安排本单元共安排1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 第1-3课时:立体几何基本概念及点、线、面的性质。
2. 第4-6课时:立体图形的分类及性质,空间中的平行、垂直关系。
3. 第7-9课时:立体图形的度量,空间向量的定义及表示。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理解空间向量的几何表示和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3. 通过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几何表示2.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加法、减法、数乘、共线向量、平行向量)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定义、性质、运算规则、几何意义)4. 空间向量的垂直与平行(垂直的判断、平行的判断、垂直与平行的应用)5.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学会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空间向量的几何形象,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 开展小组讨论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教学设备齐全,包括黑板、投影仪、计算机等。
2. 学习资源:教材、辅导资料、网络资源等。
3. 实践场地:学校机房、实验室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测验,检验学生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
5.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自我总结,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几何表示。
2.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规则。
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和性质。
4. 空间向量的垂直与平行判断。
5.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规则。
高三数学教案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高三数学教案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高三数学教案—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1. 了解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应用这些概念进行推理和证明;2. 掌握空间向量的定义和运算法则,并能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实际问题;3. 熟悉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空间向量的定义和运算法则;3. 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研究三维空间中图形、面和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学科。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1.1 空间图形的描述和表示方法;1.2 空间直线和平面的性质;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2. 空间向量空间向量是用于表示和研究空间中点、直线、面的数学工具。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2.1 空间向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2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2.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概念讲解:通过归纳总结与实例分析,介绍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示例演练:通过解决典型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探究: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的规律和方法。
五、教学步骤1. 第一节课:立体几何1.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激发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兴趣。
1.2 概念讲解:依次介绍空间图形的描述和表示方法、空间直线和平面的性质以及计算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1.3 示例演练:通过数个例子,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1.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2. 第二节课:空间向量2.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空间向量的概念,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
2.2 概念讲解:依次介绍空间向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以及计算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的方法。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的教学设计(五篇)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的教学设计(五篇)第一篇: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的教学设计《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坐标法与向量有效结合的典型范例,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类比平面内的点、线的位置可以由向量来确定,引导学生理解空间内的点、线、面的位置也可以由向量来表示,并进一步探究用空间向量的运算来表示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
从应用其证明空间线面的平行与垂直问题中体会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在解决立体几何中线面平行与垂直问题时的作用。
从而树立学好用好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由于建系求点坐标是向量方法中最大的障碍,所以把坐标法与向量法结合作为重点,而适当地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及添加辅助线作为难点。
四、教学手段用几何画板直观展示图形给学生立体感,通过问题链让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思维。
五、教学流程1、新课导入: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用空间向量的运算方法,所以这节课我们将使用一些用空间向量知识证明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为了运用向量来解决立体几何问题,首先要明确空间的点、线、面的位置是否可以用向量来确定?想一想平面内点、线的位置可以由向量来唯一确定吗?你能利用类比的方法,相应地得出空间点、线、面的位置也可以由向量来唯一确定的结论吗?2、经典例题讲解:<例一> 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菱形,∠C1CB=∠C1CD=∠BCD=θ,求证:CC1⊥BD.分析:题目是让我们求证CC1⊥BD,我们可以利用向量垂直的方法来试着证明CC1.BD =0 <例二> 棱长都等于2的正三棱柱ABC-A1B1C1,D,E分别是AC,CC1的中点,求证:A1E⊥平面DBC1。
分析:该题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可以根据已知题目给出的信息将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本题以D为坐标原点,DC所在的直线为x轴,连接BD以BD为y轴,Z轴则平行与CC1建立了D-XYZ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教学设计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教学设计题目: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教学设计导言: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的关键环节。
本篇文章将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详细设计一节关于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空间向量的定义和运算规则;(2)认识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如平面、直线、三角形、四边形等;(3)能够运用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相关的知识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
2. 思维与能力:(1)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2)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毅力;(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观点、乐于合作的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分为引入、知识讲解、练习与探究、总结与拓展四个环节。
1. 引入(15分钟):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立体几何图形,引发学生对于立体几何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2. 知识讲解(30分钟):(1)向学生讲解空间向量的定义和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空间向量的几何意义和运算特点。
(2)通过实例演示,讲解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如平面、直线、三角形、四边形等,并介绍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3. 练习与探究(60分钟):(1)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通过计算和推导掌握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设计一组探究性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
(3)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5分钟):(1)学生报告探究性问题的结果,进行全班讨论,加深对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的理解。
(2)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和方法,并展示与立体几何相关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单元
教学设计: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单元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点、直线、平面、多面体等;2. 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的表示、加法、减法、数量积、叉乘等;3.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的关系:空间中的直线和平面的方程、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4. 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体积、解决几何问题等。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 实例法:通过实际例子,展示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步骤本单元的教学步骤如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理论讲解:讲解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点、直线、平面、向量的表示、加法、减法、数量积、叉乘等;3.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分析,展示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练习训练: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和问题解决训练;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归纳出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的重要概念和计算方法;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拓展应用能力;7. 综合评价:通过考试或项目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资源本单元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种:1. 教科书:提供基本理论知识和例题;2. 讲义:总结归纳重点内容,方便学生复习;3. 练习题:用于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的图形和计算过程;5. 实物模型:用于展示立体几何的形状和结构。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整章教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第一章:空间向量基础1.1 向量的定义与表示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和代数表示。
学习向量的长度和方向,掌握向量的模和单位向量。
1.2 向量的运算学习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
掌握向量加法和减法的几何意义,理解数乘向量的意义。
1.3 向量的坐标表示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了解向量的坐标表示方法。
掌握向量坐标的加法和数乘运算,理解向量坐标的几何意义。
第二章:立体几何基础2.1 平面立体几何学习平面的基本性质,掌握平面方程和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
学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了解线面平行、线面相交和线面垂直的判定条件。
2.2 空间立体几何学习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性质,包括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掌握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了解空间几何体的对称性。
第三章: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3.1 空间向量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学习利用空间向量判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掌握向量夹角的概念,学习利用向量夹角判断直线与直线的夹角。
3.2 空间向量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学习利用空间向量判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掌握平面法向量的概念,学习利用平面法向量求解平面方程。
3.3 空间向量与空间几何体的位置关系学习利用空间向量判断空间几何体与空间几何体的位置关系。
掌握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学习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第四章: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与立体几何4.1 空间向量的线性组合学习空间向量的线性组合,掌握线性组合的运算规律。
理解线性组合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包括线性组合与空间几何体的关系。
4.2 空间向量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学习空间向量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的概念。
掌握判断空间向量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的方法,理解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4.3 空间向量的基底与坐标表示学习空间向量的基底概念,掌握基底的选取方法。
学习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方法,理解坐标表示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
教学设计: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单元方面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空间向量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掌握立体图形的投影、剖面和旋转等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空间向量1. 空间向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 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4. 空间向量的共线与垂直判定立体几何1. 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2. 立体图形的投影和视图3. 立体图形的剖面和截面4. 立体图形的旋转和对称教学策略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 清晰的教学目标:在每节课开始之前,明确向学生阐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他们将要研究和掌握什么内容。
2.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际案例应用:通过提供真实生活中的案例,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的知识。
4.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单元的研究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问题解决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和练: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小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 考试:组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的掌握情况。
参考资源- 《高中数学必修3教材》-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教学参考资料- 网络资源:如教学视频、在线练等以上是本教学设计的大致内容和安排,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案教案: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并能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例分析和综合运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空间向量的概念、性质及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应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2.案例分析和综合运用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空间向量的概念和性质(40分钟)1.通过引入空间向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空间向量的定义,并掌握向量的表示方法。
2.解释向量的性质,如向量的加法、数乘、共线和共面性质。
3.设计一些简单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空间向量的性质。
第二节空间向量的运算法则(40分钟)1.通过实例引导,让学生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积和向量积的运算法则。
2.类比二维向量,在立体几何实例中引入空间向量运算,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空间向量运算。
第三节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40分钟)1.通过立体几何实例,引导学生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2.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互相讨论和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3.设计不同难度的立体几何问题,让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节拓展课程与归纳总结(40分钟)1.设计拓展课程,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空间向量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物理、工程等领域。
2.巩固和总结空间向量的知识点,通过小测验和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生检验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课件。
2.各类立体几何教具和实物模型。
3.教科书及参考资料。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课堂提问与讨论,根据学生的回答和互动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能力。
立体几何单元与空间向量的教学方案
立体几何单元与空间向量的教学方案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立体几何单元与空间向量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技巧。
教学内容立体几何单元- 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平行、垂直、倾斜关系的判断和运用- 三视图与投影的理解和应用-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空间向量- 向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积和向量积的计算- 向量共线、垂直关系的判断和运用- 空间向量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结合具体例子和图示,清晰地介绍立体几何单元和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实例演练:通过一些典型问题和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相关概念和技巧的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和交流。
4. 探究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场景的观察和测量,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巩固立体几何单元和空间向量的应用能力。
5. 教辅材料:提供相关的教辅材料,包括教材、题集和参考书籍等,供学生自主研究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1. 日常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检验学生对于立体几何单元和空间向量的掌握程度。
2. 定期考试:安排定期考试,评估学生的整体研究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3. 实践项目:开展一些实践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其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 教材:选择一本权威的立体几何和向量教材作为主要教学参考。
- 多媒体工具:利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工具展示相关图示和实例,提高教学效果。
- 实验器材: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和实验器材,用于实践教学和实验项目。
- 教辅材料:提供一些相关的教辅材料,供学生自主研究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时间安排- 立体几何单元:预计授课时间为2周,每周4节课,共计8节课。
- 空间向量:预计授课时间为2周,每周4节课,共计8节课。
总结通过本教学方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系统地研究和掌握立体几何单元和空间向量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提高几何思维和解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向量及线性运算【本课重点】1、理解空间向量地概念,掌握空间向量地线性运算及性质;2、通过平面向量向空间向量地推广,体会数学地类比和归纳地思想方法.【预习导引】1、在空间,既有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地量叫空间向量.空间向量可以用________表示;__________地长度叫向量地模;凡是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地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______________.2、已知空间向量b a ,,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b AB a OA ==,,则=+b a ___________; 作b OB a OA ==,,则=-b a ___________;作)(,R OA OP a OA ∈λλ==,则=OP ______.3、空间向量地加法和数运算满足运算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表示空间向量地有向线段互相_____或____,那么这些向量叫_________或_______向量a 与b 平行,记为____________.5、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与b (0≠a ),b 与a 共线地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_________.【典例练讲】例1、如图,M,N,P ,Q,R,S 为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所在棱中点,化简下列向量表达式,并标出化简结果地向量.(1) AB BC + (2) 1AB AD AA ++(3) 112AB AD CC ++(4) 11()3AB AD AA ++(5) 11BC BB B D -- (6) MN PQ RS ++例2、如图,在长方体111OADB CA D B -中,3OA =,4OB =,2OC =,1OI OJ OK ===,点,E F 分别是11,DB D B 地中点.设OI i =,OJ j =,OK k =.试用向量,,i j k 表示1OD 、1OA 、OE 、OF .例3、如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是线段AB 地中点,(1)若2CF FD =,连接EF ,CE ,AF ,BF 化简下列各式,并在图中标出化简得到地向量: ①AC CB BD ++; ②AF BF AC --; ③1223AB BC CD ++; (2)若F 为CD 地中点,求证:1()2EF AD BC =+.例4、已知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是平行六面体(如图). (1)化简11223AA BC AB ++,并在图上标出结果; (2)设M 是底面ABCD 地中心,N 是侧面11BCC B 对角线1BC 上地四等分点(靠近点1C ), 设1,MN AB AD AA αβλ=++试求,,αβγ地值ABCEFDA B 1BD 1 C 1 B 1A 1D C B A S RQPNM共面向量定理【本课重点】空间共面向量地概念、判定、性质及运用. 【预习导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共面向量.2、在平面向量中,向量b 与向量)0(≠a a 共线地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a b λ=;在空间向量中,已知向是b 与a 不共线,那么向量p 与向量a ,b 共面地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组(x,y ),使得=p ____________.3、已知空间四点O 、A 、B 、C 满足OB OA OC β+α=,则A 、B 、C 三点共线地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4、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则点O 在平面ABC 内地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x,y,使=OA _______________.5、设空间任意一点O 和不共线地三点A 、B 、C ,若点P 满足向量关系OC z OB y OA x OP ++=(其中x+y+z=1)试问:P 、A 、B 、C 四点是否共面?并证明你地结论.【典例练讲】例1、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E 和F 点分别为面1111A B C D 与11BB C C 地中心,判断下列几组向量是否为共面向量:(1)1111,,BC A D D D ;(2)111,,EF C D D D ;(3)11,,A B DC EF .例2、如图,已知矩形ABCD 和矩形AD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点,M N 分别在对角线,BD AE 上,且13BM BD =,13AN AE =.求证://MN CDE 平面.例3、证明:三个向量12332a e e e =-++,123462b e e e =-+,12331211c e e e =-++共面.例4、(1)对于空间某一点O ,空间四个点A 、B 、C 、D (无三点共线)分别对应着向量OA 、OB 、OC 、OD ,求证:A 、B 、C 、D 四点共面地充要条件为存在四个不全为零实数,,,αβγδ,使得0OA OB OC OD αβγδ+++=,且0αβγδ+++=;(2)设空间任意一点O 和不共线三点A 、B 、C ,若点P 满足向量关系OP xOA yOB zOC =++,当,,x y z 满足什么条件时,能够使得,,,P A B C 四点共面.F ED 1 C 1B 1 A 1D CB A · · F EABCOMNG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本课重点】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及其运用. 【预习导引】1、如果3个向量321,,e e e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___________地有序实数组{x,y,z},使=p ____________________.{321,,e e e }称为空间地一个________,321,,e e e 叫做______________.当321,,e e e 两两互相垂直时称为____________,当321,,e e e 为两两垂直地单位向量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通常用____________表示.2、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点M ,N 分别是OA ,BC 地中点,G 在AN 上,且AG=2GN ,c OC b OB a OA ===,,,用c b a ,,作为基底,则向量MN 可表示为____________;OG 可表示为___________.3、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其对角线,OB AC ,,M N 分别是对边,OA BC 地中点,点G 在线段MN 上,且3MG GN =,用基底向量,,OA OB OC 表示向量_________.OG =【典例练讲】例1、如图,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已知DA a =,DC b =,1DD c =,点G 是侧面11B BCC 地中心,试用向量,,a b c 表示下列向量:111,,,DB BA CA DG .例2、在正方体OADB CA D B '''-中,点E 是AB 与OD 地交点,M 是OD '与CE 地交点,(1)试分别用向量,,OA OB OC 表示向量OD '和OM ;(2),,OI OJ OK 分别为,,OA OB OC 方向上地单位向量,试用,,OI OJ OK 表示,,OA OB OC .例3、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其对角线为,OB AC ,点,M N 分别是对边,OA BC 地中点,点G 在直线MN 上,且2MG GN =,试用基底向量,,OA OB OC 表示向量OG .例4、如图,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G 分别是11A D ,1D D ,11DC 地中点,请选择恰当地基底向量.证明:(1)//EG AC ;(2)平面EFG //平面1AB C .GDCBD 1AC 1B 1A 11空间向量地坐标表示【本课重点】空间向量地坐标表示、运算及空间向量平行地坐标表示. 【预习导引】1、 若),,(111z y x A ,),,(222z y x B 那么=AB _________________.2、 设),,(111z y x a =,),,(222z y x b =,R ∈λ,那么(1)=+b a ___________________; (2) )=-b a ___________________;(3)a λ=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0(//≠a b a ,则____________.3、已知向量a =(8,12x ,x ),b =(x,1,2),其中x >0.若a ∥b ,则x 地值为__________.4、给出命题:①若a 与b 共线,则a 与b 所在地直线平行;②若a 与b 共线,则存在唯一地实数λ,使b =λa ;③若A ,B ,C 三点不共线,O 是平面ABC 外一点,OM =13OA +13OB +13OC ,则点M 一定在平面ABC 上,且在△ABC 地内部.其中真命题是________.【典例练讲】例1、已知1111ABCD A B C D -是棱长为2地正方体,E 、F 、G 、H 、I 、J 分别为图中所示各棱地中点,P 为正方体地中心,建立如图所示地空间直角坐标系. (1)、试写出图中各点地坐标;(2)、x 轴,y 轴,z 轴上地点地坐标有什么特点?例2、(1)已知(1,3,8)a =-,(3,10,4)b =-,求a b +,a b -,3a ,32a b -.(2)已知A ,B ,C 三点坐标分别为(2,1,2)-,(4,5,1)-,(2,2,3)-,求满足下列条件地P 点地坐标:①1()2OP AB AC =-;②1()2AP AB AC =-.例3、已知(2,1,1)a =-,(1,3,2)b =-,(2,1,3)c =--和(3,2,5)d =,试求实数,,λμν, 使d a b c λμν=++.例4、(1)、已知向量(2,4,5)a =,(3,,)b x y =,若//a b ,求,x y 地值;(2)、已知空间四点(2,3,1)A -,(2,5,3)B -,(10,0,10)C 和(8,4,9)D ,求证:四边形ABCD 为梯形.空间向量地数量积(1)【本课重点】空间向量数量积、夹角及求法. 【预习导引】1、设b a ,是空间两个非零向量,过空间任一点O 作a OA =,b OB =,则AOB ∠叫向量a 与b 地__________,记作________,范围为________.若<b a ,>=0,则向量a 与b __________;若<b a ,>=π,则向量a 与b ____________;若<b a ,>=2π,则向量a 与b 互相_____________,记为b a ⊥.b a ⊥⇔____________2、设b a ,是空间两个非零向量,把cos ||||b a <b a ,>叫做向量a 与b 地数量积,记为______________. 并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地数量积为0.空间向量地数量积地运算律:(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a b 是空间两个向量,若3,2a b ==,7,a b +=则,a b 地夹角为_________.4、如图所示,空间四边形OABC 中,,.OA BC OB AC ⊥⊥求证:.OC AB ⊥【典例练讲】例1、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地每条边和对角线都等于1,点E 、F 分别是AB ,AD 地中点,计算:EF BA ⋅,EF BD ⋅,EF DC ⋅.例2、已知向量a b ⊥,向量c 与,a b 地夹角均为60︒,且||1a =,||2b =,||3c =,试求:2()a b +,2(2)a b c +-,(32)()a b b c --.例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AC=1,90ACD ∠=︒,将它沿着对角线AC 折起,使AB 与CD 成60︒角,求BD 间地距离.例4、在三棱锥O-ABC 中,已知侧棱OA ,OB ,OC 两两垂直,求证:底面ABC ∆是锐角三角形.AEF A B D C空间向量地数量积(2)【本课重点】空间向量数量积地坐标运算. 【预习导引】1、 设),,(111z y x a =,),,(222z y x b =则(1)||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os <b a ,>=____________________; (4)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111z y x A ,),,(222z y x B ,则AB 中点M 地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a b ⋅<”是“,a b <>为钝角”地____________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分必要”或“既不充分也不必要”)4、已知(1,1,)a t t t =--,(2,,)b t t =,则b a -地最小值为________.【典例练讲】例1、(3,5,4)a =-,(2,1,8)b =,计算:(1)23a b +,34a b -,ab ,||a ,|23|a b + (2)cos ,a b <>;(3)求向量23a b +与a 地夹角;(4)确定,λμ地关系,使a b λμ+与z 轴垂直.例2、已知(1,5,1)a =-,(2,3,5)b =-. (1)若()//(3)ka b a b +-,求k 地值; (2)若()(3)ka b a b +⊥-,求k 地值.例3、已知(1,0,1),(2,2,2),(0,2,3)A B C ,求(1)线段AB 地中点坐标和AB 地长度; (2)AB AC 与地夹角地正弦值;(3)求ABC ∆地面积; (4)到C 点地距离为1地P (x,y,z )地坐标,,x y z 满足地条件.例4、在棱长为1地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1,D D BD 地中点,G 在棱CD 上,且14CG CD =,H 是1C G 地中点,应用空间向量法解决下列问题:(1)求证:1EF B C ⊥; (2)求EF 与1C G 所成角地余弦值; (3)求FH 地长. E A 1D 1C 1B 1H直线地方向向量和平面地法向量【本课重点】直线地方向向量和平面地法向量. 【预习导引】1、直线l 上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直线l 地方向向量.2、如果表示非零向量n 地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与平面α______,那么称向量n 与平面α_______,记着___________,此时,把向量n 叫做平面α地_____________.3、下列说法正确地是________.(1) 一条直线地所有方向向量都互相平行;(2)一个平面地所有法向量都互相平行; (3)平面地法向量一定是非零向量;(4)向量n 是平面α地法向量,向量a 是与平面α平行或在平面α内,则有0=⋅a n . 4、(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下列向量中不是y 轴地方向向量地是_______.○1(0,1,0); ○2(0,-1,0); ○3(0,12,-1); ○4(0,1,1)(2)过空间三点(1,1,0),(1,0,1),(0,1,1)A B C 地平面地一个法向量为__________.【典例练讲】例1、(1)在正方体1111ABCD-A B C D 中,求证:1DB 是平面1ACD 地法向量;(2)已知:A(1,2,1),B(3,2,3),C(5,3,1),求平面ABC 地一个单位法向量.例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平面α经过点000P(x ,y ,z ),平面α地法向量是e (a,b,c)=,M(x,y,z)是平面α内地任意一点,求x ,y ,z 满足地关系式.例3、已知:A(-2,3,-3),B(4,5,9). (1)写出直线AB 地一个方向向量;(2)若点M(x,y,z)在直线AB 上,求x ,y ,z 满足地关系式;(3)设平面α经过线段AB 地中点,且与直线AB 垂直,点P(x,y,z)是平面α内一点,求x,y,z 满足地关系式;(4)求到A,B 两点距离相等地点Q(x,y,z)地坐标x,y,z 满足地关系式.例4、在棱长为1地正方体1111ABCD-A B C D 中,,E F 分别是棱,AB BC 地中点,则在棱1BB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11D M EFB ⊥平面?若存在,指出点M 地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空间线面关系地判定(1)【本课重点】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地平行和垂直关系;用向量方法判定空间线面地平行和垂直关系.【预习导引】1、设两直线21,l l 地方向向量分别为21,e e ;平面21,αα地法向量分别为21,n n ,那么: (1)⇔21//l l __________________; ⇔⊥21l l __________________; (2)⇔α11//l __________________; ⇔α⊥11l __________________; (3)⇔αα21//________________; ⇔α⊥α21__________________.2、设b a ,分别是直线21,l l 地方向向量,根据下列条件,判断21,l l 地位置关系:(1))6,3,6(),2,1,2(--=--=b a __________; (2))2,3,2(),2,2,1(-=-=b a __________; 3、设v u ,分别是平面βα,地法向量,根据下列条件,判断βα,地位置关系:(1))4,4,6(),5,2,2(-=-=v u __________; (2))4,4,2(),2,2,1(--=-=v u __________; (3))4,1,3(),5,3,2(--=-=v u __________.4、已知直线l 地方向向量(1,0,2)a =--,平面α地一个法向量为(4,0,)e m =,若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则实数____.m =【典例练讲】例1、证明:在平面内地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地一条斜线地射影垂直,那么它和这条斜线也垂直. (三垂线定理)例2、证明: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地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直线与平面垂直地判定定理)例3、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ACB ∠=,30BAC ∠=,BC=1,1AA =是棱CC 1地中点,求证:A 1B ⊥AM.例4、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F 分别为BB 1、CD 地中点,求证:D 1F ⊥面ADE.BACDA 1C 1D 1FECABA 1B 1C 1 Mlnmα空间线面关系地判定(2)【本课重点】用向量方法判定空间线面地平行和垂直关系. 【预习导引】1、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D=AA 1,AB=2AD ,点E 是线段C 1D 1地中点,则DE 与平面EBC 地位置关系是_________.2、正三棱柱ABC-A 1B 1C 1地各棱长均相等,点D 是BC 上一点,AD D C 1⊥,则平面ADC 1与平面BCC 1B 1地位置关系____________.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M 是棱AA 1地中点,点O 是BD 1地中点,则OM 是异面直线AA 1与BD 1地____________.4、已知(1,5,2),(3,1,),AB BC z =-=若,(1,,3),AB BC BP x y ⊥=--且BP ABC ⊥平面,则实数x,y,z 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典例练讲】例1、在四棱椎P-ABCD 中,底面ABCD 是一直角梯形,90BAD ∠=︒,AD ∥BC ,AB=BC=a ,AD=2a ,且PA ⊥底面ABCD ,PD 与底面成30o 角,AE ⊥PD ,E 为垂足,试建立恰当地空间直角坐标系:(1)求证:BE ⊥PD ;(2)设(1,,)n p q =,满足PCD n ⊥平面,求n 地坐标.例2:在棱长为1地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若E 、F 分别为棱AB 和BC 地中点,试在1BB 上找一点M ,使得11D M EFB ⊥平面; (2)若PQ 是AC 与C 1D 地公垂线段,试确定点P 在AC 上及点Q 在C 1D 上地位置.例3、如图,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地底面ABCD 是菱形,且CB C 1∠=CD C 1∠=θ=∠BCD . (1)求证:BD C C ⊥1;(2)当CC CD1地值为多少时,能使A 1C BD C 1⊥平面,请给出证明.例4、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AB BC kPA ==,点,O D 分别是,AC PC 地中点,OP ABC ⊥平面.(1)求证://OD BA 平面P ;(2)当k 为何值时,O 在平面PBC 内地射影恰好为PBC ∆地重心? DCBD 1AC 1B 1A 1空间角地计算(1)【本课重点】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地夹角地计算. 【预习导引】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地角与它们地方向向量地夹角_______________.2、斜线与平面所成角是斜线与平面法向量地夹角_________________.3、两个平面所成地二面角与两个平面地法向量地夹角_____________.4、设b a ,分别是两条异面直线21,l l 地方向向量,且21,cos ->=<b a ,则异面直线21,l l 所成角为______. 5、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是AB 地中点,则DB 1与CM 所成角地余弦值为_____.【典例练讲】例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1、F 1分别在A 1B 1、C 1D 1上,且11111E B A B 4=, 11111D F C D 4=,P 为BC 中点.(1)求BE 1与DF 1所成角地大小;(2)求直线1F P 和平面1D AC 所成角地大小;(3)求二面角11A BD C --地大小.例2、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O A B O —中,1OO 4=,OA 4=,OB 3=,AOB 90∠=︒,D 是线段A 1B 1地中点,P 是侧棱BB 1上地一点,若OP BD ⊥,求OP 与底面AOB 所成角地余弦值.例3、如图,ABCD 是直角梯形,ABC 90∠=︒,AD BC ∥,SA ABCD ⊥平面,SA AB= BC 2==,AD 1=,求面SCD 与面SBA 所成二面角地大小.例4、已知四棱锥P -ABCD ,底面ABCD 为菱形,PA ⊥平面ABCD ,60ABC ∠=︒,E ,F 分别是BC , PC 地中点.(1)证明:AE ⊥PD ;(2)若H 为PD 上地动点,EH 与平面PADE —AF —C 地余弦值. OAB A 1B 1 O 1D PD 1DCABC 1B 1A 1ADCB S50 / 12空间角地计算(2)【本课重点】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地夹角地计算. 【预习导引】1.若060CPA BPC APB =∠=∠=∠,则PA 与面PBC 所成角为_________________; 若0120CPA BPC APB =∠=∠=∠,则PA 与面PBC 所成角为_________________.2.若090CPA BPC APB =∠=∠=∠,Q 为异于P 地一点,PQ 与平面PAB 、平面PBC 、平面PAC 所成角分别为α、β、γ,则γ+β+α222cos cos cos =_________________.3.共点地三条直线PA 、PB 、PC 两两垂直,它们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γβα、、,则=++γβα222sin sin sin _____.4.在直二面角-αl β-中,A α∈,B β∈,A 、B 都不在l 上, AB 与α所成角为x ,AB 与β所成角为y ,AB 与l 所成角为z ,则cos 2x+cos 2y -cos 2z 地值为_________________.【典例练讲】例1、如图(1)所示,已知ABCD 是上、下底边长分别为2和6地等腰梯形,将它沿对称轴1OO 折成直二面角,如图(2)所示,(1)求证:1AC BO ⊥;(2)求二面角1O AC O ——地大小.例2、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90∠=︒,侧棱1AA 2=,D 、E 分别是1CC 与1A B 地中点,点E 在平面ABD 上地射影是ABD ∆地重心G ,求1A B 与平面ABD 所成角地大小.例3、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PA ⊥面ABCD ,PA=AB , (1)求证:面PAC ⊥面PBD ;(2)求二面角P-BD-C 地大小; (3)在PC 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PB ⊥面ADE.例4、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地底面ABCD 是半径为R 地圆地内接四边形,其中BD 是圆地直径,60ABD ∠=,45BDC ∠=,PD 垂直底面ABCD,PD =,E F ,分别是PB CD ,上地点,且PE DFEB FC=,过点E 作BC 地平行线交PC 于G .(1)求BD 与平面ABP 所成角θ地正弦值; (2)证明:EFG △是直角三角形;(3)当12PE EB =时,求EFG △地面积.CA BDOO 1CABDOO 1(1(2AEPDC B ABA 1B 1C 1CEG DF C PG EA BD本章复习【本课重点】向量方法解决了有关空间直线、平面地平行、垂直和夹角等问题.【预习导引】1、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M N分别是,AD BC地中点,那么下列等式正确地是( )A、2MA AB DC=+B、1122MN AC DB=+C、2MN AD DB DC+=+D、MB BC BA BD=--2、如果三点(1,5,2)A-,(2,4,1)B,(,3,2)C a b+在同一直线上,那么a=______,b=______.3、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中,M为AC与BD地交点,若11A B a=,11A D b=,1A A c=,则向量1B M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4、设A、B、C、D是空间不共面地四点,且满足AB AC0⋅=,AC AD0⋅=,AB AD0⋅=,则BCD∆为___________三角形.【典例练讲】例1、在正四面体PABC(四个面都是全等地等边三角形地四面体)中,若E、F分别在棱PC、AB上,且13CE AFPC AB==.⑴设PA a=,PB b=,PC c=,试用a b c、、表示⑵求异面直线PF与BE所成地角地余弦值.例2、在如图所示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正方体AC1地棱长为2,P、Q分别是BC、CD上地动点,且||PQ=,(1)确定点P、Q地位置,使得11B Q D P⊥;(2)当11B Q D P⊥时,求二面角C1-PQ-A地大小.例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DAB∠为直角,AB∥CD,AD=CD=2AB,E、F分别为PC、CD地中点,(1)试证:CD BEF⊥面;(2)设PA k AB=⋅,且二面角E-BD-C地平面角大于30o,求k地取值范围.例4、如图,在棱长为1地正方体ABCD A B C D''''-中,AP=BQ=b(0<b<1),截面PQEF∥A D',截面PQGH∥AD'.(1)证明:平面PQEF和平面PQGH互相垂直;(2)证明:截面PQEF和截面PQGH面积之和是定值,并求出这个值;(3)若D E'与平面PQEF所成地角为45,求D E'与平面PQGH所成角地正弦值.BAA BCDEFP QH GD′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