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写人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典范的传记文学著作《史记》的写人艺术一是将传主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将人物置于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中去描写;二是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写人;三是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传主的精神世界;四是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传主的性格特征。

试结合作品分析《史记》的写人艺术特点。

答:从文学的角度看,叙事艺术和写人的艺术是《史记》最值得重视的部分。

《史记》以记人为核心,把叙事和记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相辅而相成。

先从总体上简要提示一下《史记》的传写人物的成就:
①以独创的“互见法”记写人物的主要经历和重要特征。

这是《史记》写人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

以写刘邦为例。

《高祖本纪》自然以写刘邦为主。

写其起义、战斗、开国的经历,写其知人善任,雄才大略,以及得天下后仁爱保民、稳固政权的政绩等等,显然都是正面的描写。

毕竟刘邦是本朝的开国帝王。

刘邦性格中狡诈、阴刻、残忍、无赖的一面,司马迁并不放过,只是另有安排。

在其他人物的传记如《项羽本纪》、《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等中毫不客气地如实写来。

如在《项羽本纪》。

不仅通过范曾之口写刘邦“贪于财货,好美姬”,更着重写刘邦的无情和无赖:
(楚军)围汉五三匝。

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

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

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于是遂得脱。

……
(楚汉在广武对峙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

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此外,《萧相国世家》还写了刘邦如何猜忌功臣,《淮阴侯列传》记叙他不断以阴谋手段削夺韩信兵权,以及诛杀功臣的阴刻残忍。

通过本传和其他人物传记的补充描叙,刘邦完整的经历及其多侧面的性格特征就充分表现出来。

《史记》“互见法”的使用,既让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但《史记》令人赞叹的是:在非“互见”的情况下,即在同一篇传记里,也做到了这种对人物性格的多侧面刻画,如《项羽本纪》。

记中写项羽,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如揭竿而起,率领天下英雄兴兵灭秦;又有儿女情长,如与虞姬悲歌死别;既义重如山,如与部下同甘共苦,财物分享;又吝啬小气,如刻好的官印却迟迟不发给得到分封的功臣;有时果敢决断,如杀宋义而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如鸿门宴上不忍杀掉刘邦。

总之,经过司马迁精心选材,通过多种材料详略互异的穿插描述,在一篇传记里就使项羽这个人物丰满生动,个性鲜明。

②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有重要人物之间的对比,对比之下,相互映衬。

也有一般人物和重要人物之间形成的烘托性的对比,烘托主要人物的性格。

例如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狡诈机智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不相同:两个人都见过秦始皇,都说过一句意愿相同的话,只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项羽的率直卤莽,刘邦的持重刻深,宛然可见。

两个人先后都入驻秦都咸阳,刘邦听从张良、樊哙的谋议,不入秦宫室,封存其资财府库,与地方父老约法三章,约束兵士,秋毫无犯。

项羽则屠杀烧掠,得其财宝、美女而东归。

有人劝说项羽称霸关中,项羽不听,却因人家嘲笑他“沐猴而冠”而杀之。

这样,刘邦的深谋远虑,项羽的识见短浅,便刻画而出。

又如《平原君列传》的赵公子赵胜,《信陵君列传》的魏公子无忌,都是战国时期喜好延揽宾客的名公子,但是他们对待士的态度却很不一样。

无忌“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赵胜虽然也“喜宾客,却并不能做到彻底的谦下恭敬。

无忌可以为得到“夷门监者”而亲自驾车骑恭迎,赵胜有时却“爱色而贱士。

”无忌为了解救赵国危难,矫命夺取兵权而救赵,因此滞留赵国多年。

其间,无忌得以与久闻大名的赵国处士毛公、薛公交游,赵胜听得此事后却颇有微词,以为无忌“妄从博徒、卖浆者游,”也是一个“妄人。

”这样的对比叙写,使同类人物的不同性格昭然呈现。

除了重要人物之间的对比之外,《史记》还往往描写一些次要人物,形成对主要人物的比衬。

如《项羽本纪》中老谋深算而坚忍的范增之与简单直率又卤莽的项羽,《高祖本纪》中经常从容不迫的张良之与时时窘迫栖皇的刘邦之间。

《孔子世家》中的隐者长沮、桀溺、接舆之与热心救世的孔子之间等等。

③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加以塑造。

这是司马迁写人艺术的又一重要方法。

《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字。

宴会之前,项羽得知刘邦要称王关中的消息,大怒,急欲进兵剿灭。

当时,刘邦仅有兵将十万,而项羽却拥兵四十万,情势十分紧急。

项羽的叔父项伯,因与张良交好,深夜前来劝张良逃走。

张良迅速告知刘邦,刘邦随即召见并收买了项伯,请项伯代为转达自己不敢称王之意。

并听从项、张二人的建议,决定到项羽军中表明“心迹”。

暗藏杀机的“鸿门宴”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参加宴会的双方,一方是暴躁耿直的项羽和阴鸷刻深的范增,以及无所知悉的项庄和充当和事老的项伯;一
方是奸诈圆滑的刘邦和老谋深算的张良,还有貌似卤莽却颇有机算的樊哙。

一方拥兵自重,一方势单力孤。

这样,“鸿门宴”就成为一场斗力与斗智的激烈角逐。

刘邦一方想要胜利,就必须转斗力为斗智,化不利为有利。

这场交锋,刘邦一方虽处于明显劣势,而每个人都头脑清醒,团结一致;项羽一方虽处于明显优势,却是除范增外,都糊涂懵懂,心思各异。

就在如此危险、微妙的情势下,司马迁充分展示出各自的性格。

开始,项羽剑拔弩张,,气势夺人,而刘邦战战兢兢,卑言恭行,加之以项伯的调和,终于取得了项羽的信任。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范增屡次暗示,让项羽杀掉刘邦,令刘邦一方心惊胆战。

而项羽却满腹妇人之仁,下不了决心,刘邦暂时免除了危险。

范增一计不成,再施一计,叫项庄舞剑助酒,伺机杀死刘邦。

形势急迫,张良赶快去叫樊哙进来,使千钧一发的局势得以缓解。

最终使刘邦借机逃脱。

在这场力与智的较量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哙的勇猛机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等等,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④善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深入刻画人物性格。

司马迁写人物,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外,还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征。

好的细节描写,对传达人物性格的某些本质特征,能够起到点睛传神的作用。

如《酷吏列传》写张汤讯鼠的细节,表现出张汤从小就熟悉治狱,具备残忍的特性。

其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

还,而鼠盗肉。

其父怒,笞汤。

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

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

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

这个细节,表现出张汤从小就熟悉治狱,熏陶出一种残忍的特性。

《史记》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

它或是通过人物独白,或是以他人的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点拨,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吕太后本纪》:
七月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

发丧,太后哭,泣不下。

留侯子张辟强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

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毋(无)壮子,太后畏君等。

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

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

”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

⑤善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史记》许多篇章中的人物语言描写,都能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神情风貌。

“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诈;“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陈涉世家》),质朴无忌,传达出乡民初见王宫的艳羡和惊讶;“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张丞相列传》),写周昌口吃,急怒交加的神情,表现他刚直的性格。

《史记》的人物对话,也有不少能够传达人物的性格,如:
陆生至,尉佗结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进说佗曰:“……”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因问陆生曰:“我孰为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

”复曰:“我孰与皇帝贤?”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

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

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王何乃自比于汉?”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吾居中国,何渠不若汉?”
这一段对话,把尉佗的傲气和豪气,陆贾的不卑不亢和使臣气节都表现了出来。

总之,<史记>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的刻画人物形象,呈现其不同的性格侧面
《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长于抒情,却不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宛转,反复低徊。

许多诗篇都能巧妙地起兴发端,很少一开始就抒情明理。

用以起兴发端的有典型事件,也有具体物象。

《涉江采芙蓉》、《庭中有奇树》选择的都是采择芳条鲜花以赠情侣的情节,只不过一者是远在他乡的游子,一者是独守闺房的思妇。

以物象起兴发端多选择和时序相关的景观,抒情主人公或遇春草,或临秋风,有的眼望明月,有的耳听虫鸣,由这些具体物象引发出种种思绪。

以事件起兴发端的诗篇,往往顺势推衍成一个故事。

《孟冬寒气至》和《客从远方来》都以女主人公收到远方寄来的物品发端,然后写她们对游子的信件和礼物如何珍视,或精心收藏,或巧加裁制。

以具体物象起兴发端的诗篇,则由这些物象构成优美的艺术境界。

《古诗十九首》以写景叙事发端,极其自然地转入抒情,水到渠成,而且又抑扬有致。

《古诗十九首》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凛凛岁云暮》和《明月何皎皎》都是典型的写境,抒情主人公一为思妇,一为游子。

思妇在岁暮给远方游子寄去衣被,自己也思绪如潮。

她在梦中见到了朝思暮想的“良人”,并且携手同车而归。

然而,未及同床共枕,游子便倏忽离去。

思妇醒后回忆梦境,徙倚感伤,一洒相思之泪。

《明月何皎皎》则是以夜晚独宿为背景,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

这两首诗基本是写实之作,构成的意境却是如幻如梦,朦胧而又深沉。

《西北有高楼》的抒情主人公先是听见高楼飘来的乐曲,接着品味曲中的慷慨和悲哀,最后幻想“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从空中逸响写起,又以奋翅高飞结束,诗中多想象之词,构成的是恍惚空灵的境界。

《明月皎夜光》以月光星象发端,又以南箕北斗和牵牛星徒有其名为喻而结束,中间穿插富贵易交一事,整首诗都给人一种寒凉凄清之感,作者的造境技巧是非常高明的。

《古诗十九首》的抒情主人公绝大多数都在诗中直接出现,《迢迢牵牛星》是个例外,全诗通篇描写牵牛织女隔河相望而无法相聚的痛苦,把本来无情的两个星宿写得如同人间被活活拆散的恩爱夫妻。

诗中无一句言及自身苦衷,但又无一语不渗透作者的离情别绪。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卷上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不作艰深之语,无冷僻之词,而是用最明白晓暢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

浅浅寄言,深深道款,用意曲尽而造语新警,从而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又是浓缩的、积淀已久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

诗中有许多名言警句,简洁生动,哲理深而诗意浓。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如山间甘泉,如千年陈酿,既清新而又醇厚,这得益于诗的作者对于各种语言融汇消化能力。

诗中有许多日常用语,虽造语平淡却有韵味。

诗中化用了许多古代典故,却不给人以晦涩生硬之感。

至于《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两诗叠字的巧妙连用,《客从远方来》诗中双关语的自然融入,又颇得乐府民歌的神韵。

《古诗十九首》在各方面均取得突出成就,古人对它给予很高的评价。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谈到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时称:“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古代作家喜爱《古诗十九首》,并自觉地学习、借鉴它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甚至加以模拟,曹植、陆机、陶渊明、鲍照等人都有这方面的作品传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