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了解地球公转特点1.观看四季变化图片2.交流讨论:四季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与地球的公转有关吗?教师活动11.播放四季变化图片2.提问:我们前面了解到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会绕太阳公转,你认为四季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与地球的公转有关吗?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图片提供,丰富学生对四季变化的认知,形成对四季变化显著特征的认知,从而在头脑中建立地区公转与四季变化联系的趋势,顺势引导学生进入了解公转特点的探索活动中。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了解地球公转1、独立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思考:①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②地球倾斜的方向会改变吗?③地球公转轨道性转是怎样的?2、小组交流分享地球的公转有哪些特点?3、汇报成果小组交流分享成果学生活动3: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思考并讨论:地球公转和自转是同时进行的,我们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来模拟地球同时自转和公转呢?2、对照地球运动特点展开模拟实验(1)准备一个塑料小球,在球上画一条“赤道”。
(2)再准备一个圆盘作为公转的轨道。
(3)让小球在圆盘中运动起来,观察小球的运动。
3、交流讨论:通过模拟,你对地球的公转有什么认识或问题?教师活动2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小组组员交流分享地球的公转有哪些特点。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3、板书总结学生汇报成果,并出示示意图进一步掌握地球公转的特点。
①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②地球倾斜的方向不会改变。
③地球公转轨道形状是椭圆形。
教师活动31、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和自转是同时进行的,我们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来模拟地球同时自转和公转呢?2、介绍实验方法,并引导学生利用材料来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交流讨论:通过模拟,你对地球的公转有什么认识或问题?学生活动4:研讨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的成因1、思考: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在一个公转周期中会发生四季变化,四季交替与地球公转有关。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2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2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教学设计课题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第2课,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我们身边能量的一些表现形式,如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太阳能等。
本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将调查范围缩小到家中,让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如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太阳能等。
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学生通过调查家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引发对能源消耗的思考。
第二部分探索,学生通过分析生活中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并统计家里电能的消耗情况,引起对能源浪费的注意。
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知道生活中的能源有再生与不可再生之别,了解不可再生能源的现状,明白节约资源也是在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学情分析】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 些能量形式,但学生对各种物品的能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本课在此基础上,将目光集中到家中,以学生家里经常使用的物品为研究对象,了解能量形式、能最转化、能量消耗、能源是否可再生等。
本课学习需调动学生已有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计算能力解决科学问题。
学生.学习过程中认识能量转化和消耗,了解能源是否可再生是难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观案体验、资料阅读等活动,借助学习单等工具,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支点,帮助学生攻坚克难。
【学习目标】1.知道家庭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太阳能等。
2.通过调查中了解家中多种能量形式的存在及电能的消耗;会估算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每天的耗电量,以及家庭一个月的电费支出等数据。
3.通过对能量进行实地调查、交流分享、统计分析,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自觉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4.解家中的各种能量表现形式,以及它们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评价任务】1.家庭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有那些及能量的消耗?(检验学习目标1、2)2.能估算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每天的耗电量,以及家庭一个月的电费支出等数据并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自觉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设计活动帮助卡4.播放三种制作地球模型的指导视频,指导学生小组商量后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制作。
(采取小组自愿与教师分配原则,保证每种地球模型都有2组及以上小组进行制作,便于后续研讨)活动意图说明:本部分内容有2个探索活动。
探索活动1是学生利用气泡图整理已知的丢球知识,通过整理和分析已知的知识让其结构化,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为模型制作提供正面的引导。
探索活动2是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来表达已知的地球知识。
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3)学生活动4:展示交流地球模型1.展示交流制作的模型。
要求:(1)汇报时声音洪亮,描述全面细致(2)认真倾听,思考其他组的地球模型与小组制作的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还可以怎样改进。
2.想一想,说一说:不同模型的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的模型有什么不同之处?教师活动41.组织学生分组上台展示交流制作的模型,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汇报:①地球模型是怎么制作的②制作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什么知识?③制作的地球模型可以如何改进?2.引导学生对比观察不同的模型,总结不同模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的模型表达的地球知识是不同的;选择的材料、制作的方法不同,使用的范围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模型都有着地球的基本特征:是一个球体)3.提问: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改进我们的模型?(①让模型更精确表达地球知识②让模型更美观③从材料方面改进制作方法④增加表达的知识内容以增强模型功能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交流研讨,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制作过程以及模型所表达的地球知识;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模型之间的异同点;通过评价反思,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改进地球模型。
环节四:拓展(指向目标3)学生活动5:观察分析地球仪1.看一看,说一说:常用的地球仪和我们制作的模型有哪些不同之处?它又表达了哪些知识?教师活动51.提问:观察常用的地球仪,它和我们制作的模型有哪些不同?它表达了哪些知识?2.小结:我们制作的模型只能展示地球的部分特点,而真正的地球是涵盖了以上所有的特征,因此模型是需要不断完善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动物植物学生活动41.交流展示查阅到的昼夜交替对生物影响的资料。
2.交流展示查阅到的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资料。
教师活动41.指导学生分组交流汇报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其他小组补充,教师引导梳理思维导图。
2.指导学生分组交流汇报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其他小组补充,教师引导梳理思维导图。
3.小结: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
昼夜和四季变化影响生物的生长和生活。
活动意图说明:本部分内容有3个探索活动。
探索活动1是学生交流分享关于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探索活动2学生通过网络调查更多关于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影响的信息,发展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探索活动3是学生通过交替交流,了解更多关于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影响的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更加系统的知识体系,为下一步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地球运动的知识打下基础。
环节三:研讨、拓展(指向目标2、3)学生活动5:总结本单元认识到的地球运动的知识。
1.用你喜欢的思维导图形式来整理归纳本单元认识到的地球运动的知识。
2.交流汇报制作好的思维导图,并进行完善。
教师活动51.谈话:我们借助思维导图整理归纳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思维导图总结本单元中我们认识到的地球运动的知识。
2.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并引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习的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通过交流汇报,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进一步养成总结归纳知识的习惯,树立建构知识网络的意识。
环节五:课末练习(根据教学活动选择使用)(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6一、选一选1.下列动物中属于夜行动物的是( )。
A.熊猫B.蝴蝶C.猫头鷹2.关于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是昼夜交替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B.昼夜交替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教师活动6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导学案1《使用工具》导学案【学习目标】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阅读课文思考】一、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工具,你能说一说这些工具能做哪些事吗?应该选择什么工具来完成下面的工作?说说选择的理由。
【同步达标训练】一、填空题1._____ 是能使我们________ 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____________ o3.用_______ 可以比较方便的把 ________ 从木头中取出,用________ 可以比较方便的把____ 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________ o4.使用工具和机械,就如同增强了自己的_________ ,延长了人类的_____ o5.使用工具要十分注意______ -二、判断题1有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2、螺丝刀可以用来钉钉子。
3、用剪刀可以轻松地将木头里的钉取出来。
三、选择题1、把铁钉从木头里取出来,应选用的工具是()A. .羊角铁锤B.钢丝钳C.螺丝刀D.银子2、把螺丝钉从木头里取出来,应选用的最好是()A..羊角铁锤B.钢丝钳C.螺丝刀D.剪刀3、打开汽水瓶时,我们一般可以用A..螺丝刀B开瓶器C.小刀 D.剪子四、连线题把油桶搬上车用撬棍当杠杆去撬把大石头搬开把国旗升到旗杆顶上五、简答题用绳子和轮子组成定滑轮用木板当斜面仁机械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作用?2、《杠杆的科学》导学案【学习目标】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3)研讨:①怎样组合放大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②观察时,组合凸透镜的摆放位置不同会对观察到的图像产生的影响?学生活动31.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来观察餐巾纸和自己选择的其他物体,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的区别,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上。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所得。
观察物体名称肉眼看到的现象自制“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我发现:3.研讨:用肉眼和自制显微镜观察在放大倍数上有什么不同?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活动4 认识实验室显微镜的结构1.认识光学显微镜。
观察视频,然后分组研讨光学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完成下列图表。
度的前提下,尽量让图像的放大倍数更大,此时两个凸透镜之5.谈话:用手拿着凸透镜测量很不方便,手一但动了,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就会随之发生改变,导致图像清晰度和放大倍数的变化。
有没有办法固定两个凸透镜,再测量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呢?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小结后,组织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6.小结:两个放大镜上下平行组合,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就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根据这个特征,我们把这个组合凸透镜也称为简易显微镜或自制显微镜。
教师活动31.指导学生用自制显微镜观察记录身边的物体,对比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2.组织学生交流新发现,汇报观察的发现,并填写记录表。
引导学生思考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两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有什么关系;通过对多个对象进行观察及观察方式的对比,进一步发现自制的显微镜能有效提升放大的倍数,同时也认识到放大倍数的提高能够让我们发现事物更多的细节。
教师活动41.谈话:早在16世纪,来自荷兰的詹森父子就已经发现,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能使图像放得更大,2.小组讨论: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的哪个部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根据这个发现,他们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显微镜(PPT配图),和我们做的有什么相似之处吗?2.播放并引导学生观看介绍光学显微镜的视频,初步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功能。
【人教版】最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最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总复
习导学案
简介
本文档是关于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总复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的复和准备,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知识水平。
目标
通过本导学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 复并掌握六年级上册的全部科学知识点;
- 理解和应用科学原理和概念;
- 培养科学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 提高解决问题和思辨能力。
内容
本导学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单元一:天、地和太阳系
- 天体的运动和变化
- 三维坐标系和地球的各种运动
- 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2. 单元二:生态环境和资源- 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资源的产生、利用和保护3. 单元三:物质的变化
-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 物质的分离与纯净化
- 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变化
4. 单元四:电和磁的应用
- 电和磁的基本概念
- 电、磁的产生和应用
- 电流、电路及其测量
5. 单元五:生命的奥秘
- 生物的组成和结构
- 基因和遗传
- 生物多样性和进化
研究方法
学生可以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预课本内容并理清思路;
- 课后复和总结重点知识点;
- 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活动;
- 进行题练和试卷模拟;
- 制作知识点笔记和思维导图。
评估与反馈
为了帮助学生自我评估和提高,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 完成每个单元的作业和考试;
- 参与课堂小组讨论和展示;
- 定期进行研究反馈和回顾。
结语
通过认真学习和复习,相信学生们能够顺利掌握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的知识,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学习愉快!。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6 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6 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设计学生活动11.说一说:是什么部件让我们的小车动起来的?教师活动11.情境引入:你们玩过电动小汽车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电动小汽车的视频吧!2.谈话:我们给电动小车通上电后,它就会动起来,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部件让我们的小车动起来的吗?3.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哪里呢?(PPT出示车内部图片,指出小电动机)这个叫马达,实际上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小电动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神奇的小电动机(板书课题)活动意图说明:了解学生对小电动机的认知前概念,通过学生喜爱的电动汽车引入本课的主题。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拆开电动机,认识结构1.拆开小电动机,看看小电动机里面有几个部分,并对照课本72页,认识这些部分又有哪些小部件,它们起什么作用。
①小电动机有哪几大部分组成?②外壳里面有什么?有几个?③后盖上有什么?④转子里的换向器有什么作用?⑤转子上还有什么?分别有几个?⑥铁芯和线圈的组合让你想到了什么?怎样证明?教师活动21.看到这个小电动机,你想研究它的什么?预设:(1)小电动机里面都有什么?(2)通电后小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起来?2.要想知道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我们就要先将它拆开。
拆开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3.总结实验方法及要求。
(1)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2)看看小电动机里面有几个部分。
(3)对照课本72页,认识这些部分又有哪些小部件,它们起什么作用。
4.交流汇报①小电动机有哪几大部分组成?(外壳,后盖,转子(板书))②外壳里面有什么?有几个?(2个磁铁(怎样验证这是磁铁?))③后盖上有什么?(2片电刷)④转子里的换向器有什么作用?(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方向)⑤转子上还有什么?分别有几个?(3个铁芯,3组线圈)⑥铁芯和线圈的组合让你想到了什么?怎样证学生活动3:观察小电动机模型1.仔细观察小电动机模型,指一指闭合开关后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它是怎样通过这些部件再流回电池负极形成一个闭合电路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4.说一说:通过两组实验,我发现了。
学生活动3——“地球椅”体验活动(确认地球自转的方向)1.回忆并思考:当我们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时,树木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2.小组合作完成“地球椅”体验活动,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活动4——“地球模型”验证活动(模拟谁先迎来黎明)1.运用材料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归纳并得出结论。
4.交流讨论:通过两组实验,有什么发现?总结板书教师活动31.提问:大家都有坐过汽车的经历,当我们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时,树木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2.组织学生完成“地球椅”体验活动,思考:当我们坐在转动的转椅上观察周围的景物,周围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3.交流讨论。
教师活动41.出示地球模型,引导学生在地球模型上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
在地球模型上再次模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昼夜变化。
2.总结并板书结论。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明确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是完成本实验和模拟实验3的基础,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多次举例强化,帮助其归纳出“相对运动”中“相反”这一规律。
让学生在模拟实验前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理论证观点的能力。
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3)学生活动5思考并讨论:①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一座城市先迎来黎明?我们是如何知道的?②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又是如何知道的?教师活动5提问:1.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一座城市先迎来黎明?我们是如何知道的?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又是如何知道的?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交流讨论、总结汇报,解决地球自转周期的问题,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认识。
环节四:课末练习(根据教学活动选择使用)(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6一、填空题1.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东升西落,是由于产生的。
2.北京和乌鲁木齐,先看到太阳后看到太阳。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影长的四季变化》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影长的四季变化》教学设计【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回顾学过的一天影子的长短相关知识1.依据生活经验思考日影变化的季节规律2.同桌讨论日影变化的季节规律3、回答日影变化的季节规律教师活动11.引入:四季交替,年年循环,日影变化会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吗?有什么样的规律?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学生已有的一天中影子长短变化这一先验知识的引导将话题聚焦到影子的四季变化中来。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4)学生活动2:查阅资料,了解古人是如何观测日影变化的。
1、阅读资料,认识古人的观测仪器和观测结果。
2、小组交流讨论古人的观测仪器和观测结果。
学生活动3:制作简易圭表1、认识圭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制作简易圭表(1)制作圭面刻度(2)在圭面上立表教师活动21.指导学生阅读资料,了解古人是如何观察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
①说出古人观察日影的四季变化的仪器。
(圭表)②说一说古人观测日影的四季变化的结果教师活动31.指导学生认识圭表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功能是什么?2.指导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圭表。
学生活动4:模拟实验1.根据太阳在同一地点正午时分随四季而位置变化的特点,模拟影子长度的变化。
教师活动4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内容并结合生2.记录实验数据。
3.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活动5:实际观测1、把自制的圭表放在正午时分太阳可以照射到的窗边。
记录影子的实际长度,在其他季节,也进行测量和记录。
2、利用自制圭表,实际观测一年内影子的变化并记录,依据数据处理研讨正午时分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
活实际明确太阳在四季中的位置变化。
2、展示材料和操作示范动态图。
教师活动51、布置课后课后长周期作业:利用自制圭表,实际观测一年内影子的变化并记录,依据数据处理研讨正午时分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
2、把自制的圭表放在正午时分太阳可以照射到的窗边。
记录影子的实际长度,在其他季节,也进行测量和记录。
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一、教材基本情况
本册科学教材主要讲述了以下内容:
- 昆虫与自然
- 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
- 生态环境
- 力和机械
- 食物与健康
二、研究目标
通过本册科学研究,学生可以掌握以下基本能力:
1. 认识昆虫的特点,并了解昆虫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知道物体的密度是如何影响其浮沉的;
3. 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4. 能够理解并掌握力和机械的基本概念,能够知道简单机械的运用;
5. 认识食物的种类及其营养物质,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及其作用,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
掌握力和机械的基本概念;
2. 教学难点: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学会简单机械
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讲解昆虫及其在自然界中
的作用;
2. 比较法:通过对比实验来展示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
3. 讲解法:通过讲解来教授力和机械的基本概念;
4. 实际操作法: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来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
及其重要性,学会简单机械的运用。
五、教学评估
1. 课堂测验:对学生的研究内容进行检查;
2. 知识问答:让学生回答问题,检测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课堂展示:让学生上台表现学习内容,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一节:使用工具、学习目标:知道各种装置如: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简单机械。
在生活中被习惯的称为工具。
学习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学习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知识链接:查阅相关资料回答下了问题:1.列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2.我们在生活中使用过哪些工具?三、知识应用:1、羊角锤可以做()、()使用。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或的装置叫作。
、、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
四、能力提升:连一连:1、将下列工具和用途用线连接起来:裁衣服螺丝刀起钉子钉钉子羊角锤拧螺丝开酒瓶剪子削水果皮起图钉镊子夹药棉撬石头水果刀剪头发开瓶器撬棍五、课外延伸: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及其主要用途。
六、自我评价:第二节:杠杆的科学学习目标:1、知道杠杆的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知道三种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学习重点:1.知道杠杆的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知道三种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学习难点:知道三种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并能区分清楚生活中的具体工具有哪些。
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回答下了问题:1.你了解的杠杆有哪些特点?2.生活中你用到哪些杠杆,举出例子。
三、知识应用:1、杠杆的三个要素是()、()、()。
2、生活中有三种杠杆,它们是()、()、()。
3、省力杠杆的特点是()。
费力杠杆的特点是()。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特点的是()。
四、能力提升:连一连:将下列工具和杠杆的种类用线连接起来:筷子省力杠杆羊角锤天平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镊子撬棍费力杠杆钳子铁皮剪子理发剪子五、课外延伸:找出日常生活中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六、自我评价:第三节: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学习目标:知道杠杆种类及应用,能区别各种日常生活中的杠杆。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全册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全册本文档是针对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导学案全册。
全册共包含小学科学基础知识、生物学、地球科学、物理学和化学这五个主要内容模块。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小学科学基础知识模块包括科学常识、实验技能、科学思维等。
其中,涉及到生物、地理、物理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的常识和实验技能。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建立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方便后续的研究和探索。
生物学生物学模块旨在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生命科学知识,包括生物的构成、生命的本质、人体生长发育、动植物生长发育等方面。
此外,生态学也是经常涉及到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其中,学生将会了解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并形成环保意识。
地球科学地球科学是一个十分综合的学科,本模块主要包括地球与宇宙、地质学以及地理、人类生活与地球等。
在研究这个模块,学生将会接触到在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并通过实验和观察,体验到这些现象的奥妙和规律性。
物理学物理学模块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物理学知识,包括力的作用、运动规律、简单电路、声音和光线等。
在研究这个模块的过程中,学生将会通过设计实验和观测物理现象,研究探究物理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化学模块主要包括物质和反应等方面,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了解材料的特性、物质的转化以及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在化学的研究中,学生将会通过解决问题以及实验,探究发现化学的规律性和应用性。
总的来说,本文档涵盖了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全部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促进全面成长。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生物多样性》导学案
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如何将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
教学教具准备
指导各小组进行课前调查与信息收集
课前预
习提纲
开展课前调查与收集信息,课堂进行展评与互评的活动激发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研组长签字:
合作学
习提纲
活动一:生物多样性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活动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老师也找了一些与我们生活相关的生物,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衣、食、住、行相关的生物)说说其中有哪些是与生物有关的?
4)学生汇报:吃的、穿的、住的、行的都与生物有关;
5)师生小结:生物多样性对我们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
(2)组织学生分主题收集资料阐明生物的多样性与发展的关系(课前根据学生兴趣分成调查植物组,调查动物组,调查生物多样性与健康组,调查具有药用价值和调查具有欣赏价值的组等,并收集相应资料。
教研组长签字:
达标检测题
一、我会选择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环境污染、
2、过度捕捞
3、外来生物的入侵
4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5、法律法规不健全
6、全球气候变化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人工繁殖、栽培等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人工繁殖、栽培等
小组修改意见
教
学
2、生物多样性与其它生物的关系
(1)(课件出示一些美丽的花朵及昆虫)小组讨论:花朵是为我们人类而美丽的吗?花与虫媒花之间什么关系?
(2)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课堂小结:学了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
达标检测
反馈表
检测方式
1、提问2、书面作业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的认识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的认识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能够运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能够运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
导学内容:1. 什么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设计、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科学探究,以验证或证明某个理论、假设或观点的正确性。
2. 科学实验的作用是什么?科学实验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验证理论:通过实验来验证科学理论的正确性,从而推进科学的发展。
- 探索发现:通过实验来探索未知的事物和现象,促进科学知识的积累。
- 解决问题:通过实验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科技水平。
3.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科学实验一般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或验证的理论。
- 设计实验:根据问题和理论,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的步骤和所需材料。
- 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观察,记录实验数据。
-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寻找规律和关联性。
-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总结。
4. 科学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科学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安全第一:确保实验过程安全,注意使用实验器材时的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 观察仔细: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重要的实验数据。
- 保持一致性:在重复实验时,尽量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以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
- 科学精神:在实验结束后,要客观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不要受个人主观偏见影响。
小结: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设计、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科学探究。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和得出结论。
在进行科学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和观察的仔细性,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并遵循科学精神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科学实验,我们能够验证理论、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科学的发展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
班级: 六 年级 班
时间: 月 日
科学 课型 新授课 设计人 赵富
执教人 赵富
课题 教材
一 1 水滴里的生物
课时 1 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学 1、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习 2、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动
对
同桌相互检查独学内容的完成情况,有疑惑的地
学 方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一、认识细菌及酸奶形成的原因 1.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为什么牛奶 会变成酸奶? 2.学生针对问题讨论并猜测。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通过网络、书本收集 有关细菌的资料。 4.学生进行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 交流。 5.民主评议小组研究情况。 6.教师小结: (1)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 (2)细菌的繁殖;(二分列繁殖) (3)细菌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7.模拟细菌的繁殖试验: 组 介绍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并让学生说出试验中各种 物品环节模拟的是什么? 进行试验,试验到细菌繁殖到第八代。 预测第二十一代细菌的数量。 学 填写试验纪录,汇报实验后的结论和感受。 8.讨论和交流:酸奶是怎样制成的。
目 3、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标 重难点:
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2、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流
内
容
学法指导
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
仔细阅读课文, (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
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
班级: 六 年级 班
时间: 月 日
科学 课型 新授课 设计人 赵富
执教人 赵富
课题 教材
一、2 做酸奶
课时 1 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学 1.通过自制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习 2.能够通过收集资料,模拟细菌的繁殖来探索细菌的特点。
目 3.学会一些防止病菌传播的方法。
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学生应用学习
检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内容解决实际
测
问题。(独立
当 巩 ①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完成)
固
堂 ②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
回顾学习目标,
检
③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测 目 (2)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学生回去观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许会有所发现)
3.教会学生学习动手做酸奶的方法。
(1)介绍做酸奶的方法:
学
①在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
钟。
独 ②消毒保温杯和勺子。(可用开水烫一烫)
③待牛奶冷却到 35℃—40℃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自
学 消过毒的保温杯,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 仔细阅读课文,
对
同桌相互检查独学内容的完成情况,有疑惑的地 同桌合作完成
学 方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1)指导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 ①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 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 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组 ②学生分组观察。
标 重难点:
1.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2.知道酸奶是有乳酸菌发孝而变成的;学会对有害细菌的预防措施。
流
内
容
学法指导
程
一、学习制作酸奶的方法。(在家里完成)
1.师:你们吃过酸奶吗?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吗?谁
能说?
2.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
(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做任何评价;提醒
好充分备展。 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
——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
螺旋状的。
(4)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 常见微生物
展 示 交 1、随机抽取到的小组上台展示“组学”的成果。 流 2、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并进行评价。
展示过程中认 真倾听,做到 大方、自然, 声音要洪亮、 语言流畅。
习
匀,并盖上盖子。
独立完成左面
④保温 8 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的问题。
4、强调
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
35℃—40℃左右;二是卫
活
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自制的酸奶要放入
冰箱冷藏,不要存放太久。
二、质疑问难:在做酸奶和品尝酸奶的过程中,你
产生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1、小组合作, 讨论完成左面 的问题。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
③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学
(汇报时学生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并
用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认识生活周围水里的微生物
2、组长组织 组员组学,并 整理讨论结果, 把讨论结果写 在纸上。
①小组制作小组采集水样观察玻片
并进行知识小 结。
标
利用用多媒体展示在各种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回
顾
目标回顾:
1、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2、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3、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
微生物。
小 结 拓 展
反思:
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师引导完成
角奎镇中心小学“三环双效”导学案
科目
观察教师准备
(3)讨论:这杯水里老师的引导 下完成左面的
学
(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 问题。
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 独
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习 学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各
小组领取)
(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
活
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仔细观察显微 镜的使用方法,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 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动手操作,学 会使用显微镜。
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动
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④轻拿轻放。
②自主观察
③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小组采集的水样中有什么
(3)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
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
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
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 3、结合组
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 员实际,合理 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 分配任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