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实验改进

合集下载

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因素教学实验改进探讨

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因素教学实验改进探讨

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因素教学实验改进探讨李崇奇;蔡望伟【摘要】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因素的探讨是现行大中专院校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常见项目。

然而由于不同人群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相差较大,从而导致酶量很难控制。

此外现行实验教材中该实验设计粗放,导致实验结果与现行生物化学理论不一致。

因而本文从酶含量的确定、温度、pH值、激活剂与抑制剂几个方面,对该实验设计提出建议。

%Teaching experiment on salivary amylase activity is a common project of biochemical experiment in current colleges. The amount of enzyme is difficult to be controlled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salivary amylase ac-tivity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In addition, the current experimental program is too simple, which leads to inconsisten-cy between result and biochemistry theory. So this paper provides suggestions on the amount of enzyme, temperature, pH, activator and inhibitor, to improve this experiment.【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2页(P1688-1689)【关键词】唾液淀粉酶;酶活;实验教学【作者】李崇奇;蔡望伟【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海南海口 571199;海南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海南海口 571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3.8由于唾液淀粉酶取材方便,其酶活性测定对实验室条件要求相对简单,因而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因素的探讨是现行大中专院校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常见项目。

酶催化特性探究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酶催化特性探究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3%H 2O 2溶液 10ml黄豆粒大小的猪肝↓3%H 2O 2溶液 10ml 3.5%FeCl 3 2-3滴↓酶催化特性探究实验的设计与改进实验是一切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和起点。

探究性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探究实验可以将生物学理论、规律等转化为学生的直观体验,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记忆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但是,实验教学受限于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方面是实验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实验室的设备和管理比较落后;另一方面是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合理的实验设计能够使得实验成功且现象明显,进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达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中有4个探究实验,主要围绕有关生物催化剂—酶的催化特性、证实大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实验探究。

但在实施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编排本身或教师在相关实验条件的设计存在某些瑕疵或不严谨之处,影响了探究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对此,本文对高中生物一组有关酶催化特性探究实验教学进行了设计与改进。

一、 酶催化高效性与专一性的探究实验 1. 酶催化高效性的探究实验根据教材编排,采用观察试管中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并以三氯化铁溶液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为对照,探究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

正 确进行操作,其实验现象较为直接明显;若稍作改进,则整个实验过程操作更从容有序,实验现象更清晰、明显。

(1) 实验改进使用50ml 锥型瓶替代试管,实验材料不变;具体操作如图1所示。

:在各盛有10ml 3%H 2O 2溶液的1和2号锥型瓶中分别滴加3.5%FeCl 3溶液和黄豆粒大小猪肝(相当于20%肝脏研磨液3滴)后,反应即开始,二者均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为了鉴别其催化反应速率的大小,待反应约0.5—1min 后,用点燃的卫生香分别伸入两锥型瓶口内,观察比较卫生香燃烧情况。

唾液消化淀粉实验报告(3篇)

唾液消化淀粉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验证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影响淀粉消化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该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从而加速淀粉的消化。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淀粉与唾液混合后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淀粉是否被消化。

三、实验材料1. 试管:2个2. 淀粉糊:适量3. 唾液:适量4. 碘酒:适量5. 37℃温水:适量6. 温度计:1个7. 计时器:1个四、实验步骤1. 将淀粉糊分别加入两个试管中,编号为1号和2号。

2. 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唾液,2号试管中加入2ml清水作为对照组。

3. 将两个试管放入37℃温水中,恒温10分钟。

4. 将碘酒滴入两个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

5. 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1号试管:滴加碘酒后,颜色未发生变化,表明淀粉已被唾液淀粉酶分解。

2号试管:滴加碘酒后,颜色变为蓝色,表明淀粉未被分解。

六、实验分析1. 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

在唾液的作用下,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从而使碘酒无法与淀粉发生反应,导致颜色未发生变化。

2. 对照实验结果显示,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说明淀粉的消化需要唾液淀粉酶的参与。

七、影响淀粉消化的因素1. 温度:37℃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淀粉的消化。

2. 酸碱度:唾液淀粉酶在中性条件下活性最高,酸性或碱性条件都会影响其活性。

3. 食物种类:不同食物中的淀粉含量和结构不同,会影响淀粉的消化速度。

八、实验结论1.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是人体消化过程中的重要酶类。

2. 淀粉的消化受到温度、酸碱度和食物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九、实验拓展1. 探究不同浓度唾液对淀粉消化的影响。

2. 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3. 比较不同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十、实验反思本次实验成功验证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但在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实验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偶然性。

实验: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特别是其水解淀粉的置对照组,即在试管中加入淀粉糊和唾液或清水,并在37℃的恒温环境中保存,以模拟人体内的温度条件。经过一定时间后,通过向试管中加入碘液来检验淀粉是否已被分解。实验结果显示,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淀粉被分解,因此不变蓝,而加入清水的试管中淀粉未被分解,呈现蓝色。这表明唾液淀粉酶确实具有消化淀粉的作用,其水解淀粉的产物为麦芽糖。本实验不仅验证了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还通过直观的现象展示了淀粉分解的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消化作用的本质。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的改进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的改进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的改进一、原实验的主要内容及过程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a-淀粉酶)溶液试管大烧杯量筒滴管温度计试管夹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灯柴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斐林试剂,热水。

方法步骤:1、取两只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照下表序号1至3的要求操作。

2、轻轻振动着两只试管,是试管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两只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3、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斐林试剂,4、将两只试管的下半部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加热煮沸加1min。

实验现象:淀粉酶与可溶性淀粉混合液有颜色变化一近橙红色,与还原糖鉴定现象:砖红色沉淀不明显。

几乎无沉淀且放置一会儿颜色变黑。

此现象与还原糖鉴定现象有差异,且随后有不明原因的变黑给学生带来许多迷惑。

二、改进措施1、材料用新鲜的人唾液代替2%的新鲜淀粉酶(a一淀粉酶)溶液。

可在课堂上即取即用(采集学生的唾液)。

2、方法步骤2中将试管下半部浸到37摄氏度的温水中lmin3、步骤4改为将两只试管一起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至沸腾后立即停止加热。

其他方面皆与原实验相同。

三、改进后的实验现象颜色反应变色明显且砖红色沉淀较多明显,长时间无颜色变化。

四、原实验与改进后试验的比较与分析1、现象比较与分析原试验使用的。

淀粉酶溶液本身带有较深的棕褐色,对本试验原试验还原糖生成的鉴定的颜色反映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原实验的试验现象:变色并非典型的砖红色。

而人的唾液几乎是无色的可以克服。

淀粉酶这一缺点,而使本试验的颜色反应的颜色变化明显。

2、酶材料比较原实验用的酶是试验室里要准备的a-淀粉酶溶液与生活实际相对较远。

改进后使用酶直接来自学生的口腔,是直接来自于时间的是学生对本实验的结果信度大大的提高。

而且取用方便又可大大地降低教学成本和克服山区学校缺少试剂的不足。

3,过程比较原实验步骤2中反应要保温在60℃与环境温差较大,由于一般中学无恒温设备,需要不时地加热来维持恒温。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淀粉在口腔中已经开始被消化。

2.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针对实际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验证,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收集唾液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设计思路〗本节探究活动以“分组探究”模式开展,因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关键有三步:一是制备淀粉糊并取定量;二是收集唾液;三是水温调节控制。

所以我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每人做一步,这样既可保证每个环节都得到探究又可节省时间。

该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掌握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淀粉糊的制备、唾液的收集方法由教师提供并指导学生完成。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淀粉糊的浓度不宜太大,以免消化不完全。

还应给学生解释不同人的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不等,为确保淀粉消化完全,收集的唾液应尽可能纯一些,这样就要求学生在收集唾液之前要漱口。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地处太行山脚下,教学条件与城市相比较为简陋,但我校为重点中学,教学设施与本县其他学校相比又较为优越,但还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探究需求,只能以小组探究模式展开,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探究的内容也要受到限制,不能一课多探。

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求知欲望强烈,学习态度积极,回答问题踊跃,但学习方法相对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才能发现问题。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探究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探究技能,提高了组织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交流协作精神。

假设的提出、方案设计和验证假设等是教师引导的结果,也是学生利用科学研究方法主动探究的结果。

学生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就能够利用这种方法和已有的知识,主动地探究自然的奥秘,了解生物的习性和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从小就培养适应生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实验探究报告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000字左右

生物实验探究报告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000字左右

生物实验探究报告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000字左右篇一:探究实验报告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探究实验报告: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一、提出问题:吃馒头或米饭的时候,如果咀嚼的时间长了,会觉得有甜味,而馒头和米饭里面并没有放糖,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哪种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的呢?二、做出假设:馒头或米饭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淀粉是没有甜味的。

咀嚼馒头或米饭的时候,主要发生的变化是馒头或米饭被嚼碎了,和唾液混合在了一起,是否是唾液的作用导致米饭或馒头中的淀粉变成了别的物质,因此馒头或米饭变甜了呢?三、设计实验方案:1、根据假设,要模拟人的口腔中的环境,如口腔中(人体)的温度,唾液等,以及能检验淀粉是否发生变化的装置和药品等。

还要设计一个对照组,即除了要检验的因素(唾液)不同外,其他实验因素完全相同,从而检验出是否是唾液的作用导致。

2、材料用具:淀粉、试管、烧杯、温度计、碘液、清水、开水等。

四、实施实验方案:实验组:漱口,取唾液,将适量唾液装入试管,加入淀粉糊,混合均匀对照组:将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装入试管,加入淀粉糊,混合均匀五、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组的混合液不变蓝,说明已经没有淀粉,对照组的条件和实验组的变蓝,说明有淀粉,两组的唯一区别是实验组的混合液中有唾液,说明是唾液使淀粉发生了变化。

六、得出结论:唾液中的物质可以使馒头或米饭中的淀粉变成有甜味的物质,比如可能是变成了糖等。

篇二:生物实验报告《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生物实验报告《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班级 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日期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目的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材料用具:一次性漱口杯、凉开水、脱脂棉、小烧杯、量筒2支、试管2支、试管架、1%淀粉溶液(煮沸配制)、滴管、碘液、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石棉网、铁架台、火柴(或恒温水浴锅)实验步骤:1.准备①用凉开水将口漱净②收集唾液:口含一团脱脂棉,片刻后用镊子将脱脂棉取出,将其中的唾液挤到小烧杯中备用2.设计并实施实验③用量筒分别量取2ml淀粉溶液,分别注入1号、2号试管④用量筒分别量取2ml清水和2ml唾液,分别注入1号、2号试管⑤充分振荡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水浴约5—10分钟,同时取出两支试管,稍冷却⑥向两支试管内各滴加2滴碘液,振荡后观察实验现象3.记录实验记录实验结果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5.结束实验整理和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台实验报告:篇三:七年级生物实验_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年级:七年级一、教学目标1、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改进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改进

..............实验教学2021年第1期(x)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改进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实验中学(361026)陈琼玲文章编号 1005 -2259(202]) l x-0074 -021材料用具的选择笔者经过尝试发现:新鲜馒头黏性大,不容易切 成馒头碎屑,另外也容易粘在试管壁上,在浸泡一段 时间后容易变成糊状,使得用馒头块和馒头碎屑所做 对比实验的结果差别不大;手指饼干不容易切块,容 易碎掉,在水中也极易变成糊状;挂面被完全溶解所 用的时间较长。

尝试多种材料后,笔者发现土豆基本上能克服以 上缺点,蒸熟的土豆容易切成块状,并且容易切碎,块 状的土豆被搅拌也不容易散掉,并且成本更低。

对于实验器材,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改进,为了更 好地进行搅拌,以及为了土豆被碾成泥状后不会粘在 试管壁上,笔者选用50 mL小烧杯代替试管。

2减少睡液的使用量,提高实验成功率收集足够量的纯净唾液,是本实验的关键点和难 点。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收集唾液,感觉恶心、不雅观、不卫生。

因此,用尽量少的唾液就能完成实 验,无疑能大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为了减少唾液的 使用量,本实验可以采取降低淀粉的浓度来完成。

教 材中是用馒头作为实验材料,其所含的淀粉较多,要 消化完全需要用到更多的唾液。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 吃的土豆也富含淀粉,但是较之于馒头,土豆中淀粉 的含量会大大降低。

若以土豆为实验材料,则可用更 少的唾液完成本实验,且效果更好,学生也更容易成 功地完成实验。

经过多次实验,笔者发现将体积为 1cm3的熟土豆碾成泥,加人约300 m L的清水煮开, 煮成的稀土豆液1m L只需1滴唾液即可完成实验。

这样同样可以验证唾液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并且可 以缩短实验时间、节约实验成本,效果更加显著。

3分组实验,依次探究各个变量本实验探究的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主要是要 让学生明白:口腔中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唾液的加入都与馒头的消化有关。

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实验改进

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实验改进

操作方便。
(1)用米饭汤代替淀粉糊,这样可节约反应时间;
2.改进了取唾液的方法
用凉开水漱口后,将唾液直接吐在“胶囊”
板的一个空穴位中。
3.改进了“模拟人体 37 ℃”的环境,
4.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1)准备米饭汤(提前);
(2)用凉开水漱口,取唾液置于“胶囊”板的一个空
穴位 A 中,将清水滴在“胶囊”板的另一个空穴 位 B 中,形成对照; (3)将 A、B 各滴一滴米饭汤,并用牙签搅拌; (4)将“银翘片胶囊”板放在右手掌上,置于“模拟
②唾液中加入3—4ml的1%食盐溶液,提高酶
催化效率。
2、制备淀粉溶液
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蒸
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淀粉溶液。
不足:①操作复杂,花时间
②浓稠的浆糊, 与唾液淀粉酶发生反应时,需
要较长时间。 改进:①课前老师准备 ②淀粉溶液冷却后再使用 ③实验时将要求制备的淀粉液从百分之一浓度
后,再分别放入60℃、10℃和37℃左右的热水中5分钟。
(1)取唾液, 稀释
清洁口腔后, 用消毒脱脂棉置于口中, 一段时间后
取出将唾液挤出, 置于一试管中,需 2mL, 稀释1倍。
(2)反应温度条件准备
准备 2只烧杯, A 烧杯中放置冰块, 制成冰水混合物, B烧杯内倒入沸水, 置于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分别用温度计量温度, 记录稳定值。
投影仪上放大。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1、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
溶液。
2、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10℃和37℃左右的热水 中约5分钟。
3、在3支试管中各注入1毫升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摇匀 4、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doc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doc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篇一: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2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的高效性;2.掌握酶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1.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其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106~1013.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成H2O和O2,铁粉地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但其效率远低于酶。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会增大。

当到了最大值后,此时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由于温度过高,酶开始失活,导致酶的效率降低,最后完全失活。

3.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

酶在一定范围的PH值下才有活性,高于或低于最适PH,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4.酶活性常受到某些物质的影响。

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激活剂,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抵制剂。

5.碘液指示淀粉水解程度的不同色变化:淀粉淀粉酶紫色糊精淀粉酶暗褐糊精淀粉酶红色糊精淀粉酶麦芽糖+少量葡萄糖加碘后:蓝色紫红色暗褐色红棕色黄色三、试剂与器材篇二: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研究摘要: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关键词:淀粉酶;活性;温度;抑制剂;激活剂;专一性2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因素(一)实验目的观察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观察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人唾液中淀粉酶为α-淀粉酶,在唾液腺细胞中合成。

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经过一系列被称为糊精的中间产物,最后生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变化过程如下: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遇碘后分别呈蓝色、紫色与红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不变色。

唾液消化作用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唾液消化作用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唾液消化作用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作者:刘建霞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4年第10期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一些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唾液消化作用的实验方法”是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中的内容。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对该实验提出了活动建议:“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目的是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口腔中的化学消化现象,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且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这一实验也是作为泰州市生物会考的六个实验之一。

现针对教材第92页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改进。

一、实验改进(一)实验材料的改进1.增加食盐在制备淀粉糊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少量的食盐。

氯离子(Cl-)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物,加入少量盐可以起到激活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使淀粉分解变成麦芽糖的速度加快,这样可以减少唾液淀粉酶的用量,弥补唾液量少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2.增加山楂、葡萄等酸性食品教师可以在每一小组的实验盘里放两个山楂或葡萄。

在收集唾液前,让学生吃山楂或葡萄等酸性食品,可以加速唾液腺分泌唾液,从而增加学生收集唾液的量。

(二)实验用具的改进1.增加量筒在实验步骤1和3中,需要量取2mL的溶液,而材料用具中无量筒,如何量取呢?所以可在实验用具中增加量筒。

2.增加一次性口杯在收集唾液前,需要让学生先漱口,所以可增加一次性口杯。

3.将大烧杯改为恒温水浴锅或保温杯在第四步中,教材用大烧杯盛放热水做水浴加热,这样做温度不容易控制;如果水温下降了,还要再用酒精灯加热,温度又会很快上升,很难将温度控制在37℃,并且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酒精灯加热过程中存在着安全方面的问题。

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购买恒温水浴锅,或者用保温杯来代替大烧杯,或者让学生用手握住试管10min,并将试管轻轻振荡。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改进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改进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改进
作者:张立良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1年第03期
实验目的: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实验用品:米饭汤、“银翘片胶囊”板、凉开水、清水、碘液、热水、牙签、烧杯
实验设计:
1.对实验材料的改进
(1)用米饭汤代替馒头,这样可节约反应时间;
(2)用“银翘片胶囊”板上的空穴代替试管,操作方便。

2.改进了取唾液的方法
用凉开水漱口后,将唾液直接吐在“胶囊”板的一个空穴位中。

3.改进了“模拟人体37 ℃”的环境,如图
因为手能感知环境的温度,通过手的高度调节温度,可不要温度计。

4.操作、现象、结论
(1)准备米饭汤(提前);
(2)用凉开水漱口,取唾液置于“胶囊”板的一个空穴位A中,将清水滴在“胶囊”板的另一个空穴位B中,形成对照;
(3)将A、B各滴一滴米饭汤,并用牙签搅拌;
(4)将“银翘片胶囊”板放在右手掌上,置于“模拟人体37 ℃”的环境中4分钟左右;
(5)加碘液,A不变蓝,B变蓝;
(6)结论:A中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5.改进的优点
(1)取材容易,操作方便;
(2)节约时间,整个过程只要5~6分钟;
(3)不用温度计、试管等仪器;
(4)现象明显,效果很好。

6.补充说明
(1)本实验改进后,可作为学生的家庭小实验,可操作性强;
(2)本实验改进后,若作为教师表演实验可放在投影仪上放大。

(作者单位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三中学)。

刍议“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与反思

刍议“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与反思

使用不透水的袋子套在植物枝条上进行水分的收集ꎬ收集到的水分可直接饮用ꎬ从而人体新陈代谢.(2)获取生物体内水分一般情况下ꎬ细胞在鲜重时水分含量一般保持在一半以上ꎬ完全可以通过此部分水分补充人体水分.如果是在沙漠中ꎬ仙人掌中有大量的水分ꎬ需要把仙人掌用刀子割开会获得浓度较高的水分.植物的幼嫩组织中有较大的水分ꎬ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获取满足人体水分.3.提升学生寻找食物能力(1)利用植物获取食物在所有的植物中ꎬ较多植物可以直接食用ꎬ比如野菜㊁储藏根以及植物果实等ꎬ由于季节不同ꎬ植物不同部位在较大程度上都可以食用ꎬ比如春天植物的花㊁叶均可以食用ꎬ榆树钱在较大程度上可以进行直接食用.夏秋季节ꎬ较多植物的果实均可以直接食用ꎬ以此补充人体所需营养ꎻ冬天ꎬ植物的地下储藏根㊁茎均可以食用ꎬ但是有些根茎内含有毒素ꎬ这就需要有效分清是否含有毒素ꎬ特别是真菌类食物.(2)以动物为食物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教学生一些捕食动物的技巧ꎬ以便直接捕获动物再通过一定的处理食用ꎬ可以使用一定的工具猎杀动物或者捕鱼ꎬ以此满足人类的需求.此外ꎬ一些动物有储藏食物的习性ꎬ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有效获得食物ꎬ比如田鼠㊁松鼠等.综上所述ꎬ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存教育ꎬ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一些意外事情的急救能力ꎬ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可提升学生面对不良环境的生存能力.此外ꎬ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教会学生面对一些意外时的急救方法ꎬ比如创伤包扎㊁骨折处理等ꎬ还应进行正确的演示让学生明白正确的处理方式ꎬ若遇到一些意外情况ꎬ应当在保证体力的情况下ꎬ尽量减少必要活动ꎬ等待救援ꎬ并在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自我保护.㊀㊀参考文献:[1]田玉川.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J].科普童话ꎬ2017(4):41-42.[2]杨黎宾.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意识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考试周刊ꎬ2016(72):154.[3]李平.科学方法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中学)ꎬ2016(3):60-61.[4]邱荣梁.科学方法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ꎬ2016(12):205.[责任编辑:季春阳]刍议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与反思林㊀珠(浙江省宁波市东海实验学校㊀315800)摘㊀要:针对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个实验遇到的难点ꎬ从科学探究的逻辑思维为出发点ꎬ立足学生的本体观ꎬ对教材实验进行一定的设计及改进.关键词:唾液淀粉酶ꎻ实验ꎻ设计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19)20-0096-02收稿日期:2019-04-15作者简介:林珠(1992.6-)ꎬ女ꎬ浙江省宁波人ꎬ本科ꎬ二级教师ꎬ从事初中科学研究.㊀㊀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ꎬ本节内容由3课时组成.而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消化道的组成㊁消化腺的种类分布ꎬ理解牙齿的结构功能ꎬ与此同时ꎬ理解酶的作用及作用特点ꎬ并初步学会唾液消化淀粉的实验操作技能.从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置中ꎬ不难发现ꎬ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的 重头戏 就在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个实验ꎬ也是本节课需要突破的难点.而这个实验 难 在哪里?1.实验过程复杂.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书本第117页的实验过程写得非常详细㊁复杂ꎬ要求学生短时间内直接把握其实验意图ꎬ掌握其对比的思路ꎬ十分困难.而且书本直接提出三个实验的对比:试管1为37ħ时ꎬ2mL淀粉糊+2mL唾液ꎻ试管2为37ħ时ꎬ2mL淀粉糊+2mL煮沸的唾液ꎻ试管3为0ħ时ꎬ2mL冰淀粉糊+2mL冰唾液.实验具有突兀性ꎬ无法体现一个探究的过程ꎬ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逻辑思维体系ꎬ只知其所为而不知其为何所为.2.实验操作困难.本次实验中ꎬ用到了滴管㊁温度计㊁酒精灯等实验器材ꎬ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得操作这些仪器.另外ꎬ实验对量的控制比较严格ꎬ例如2mL的1%淀粉糊㊁37~40ħ等.693.从教学安排上出发ꎬ此实验耗时较长ꎬ在一课时内完成实验步骤ꎬ体现实验效果ꎬ达到实验目的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鉴于此ꎬ立足突破该实验的难点ꎬ以实验探究为教学设计的主线ꎬ构建学生的逻辑思维并强化其实验操作能力.㊀㊀㊀一㊁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的实验教学流程㊀㊀师:把无味的淀粉变成甜味的新物质ꎬ究竟是唾液中的什么物质在起作用?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师: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个实验中ꎬ如何设置对照组?生:一组有唾液ꎬ一组放清水.师:如何判断淀粉有没有被消化?生:淀粉遇碘变蓝色ꎬ变蓝说明淀粉没被消化ꎬ不变蓝说明淀粉被消化.教师实验演示:在试管中注入大约2mL事先已经配好的1%淀粉糊ꎬ2mL的淀粉大约是2个滴管的量.再往试管中加入1~2滴碘酒即可ꎬ注意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ꎬ最好保持竖直的状态.进行振荡ꎬ注意振荡时用手腕用力.师:该实验的环境该如何设置?生:控制在37ħ左右的温度.师:根据以上实验的思路ꎬ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ꎬ设计出最合适的实验方案.生:①在甲㊁乙两支试管中各注入2mL(2滴管)已冷却的1%淀粉糊ꎻ②用滴管分别在甲㊁乙试管中注入2mL唾液和2mL清水并振荡ꎻ③将甲乙试管放入盛有37ħ左右温水的烧杯中静置3~5minꎻ④分别加入1~2滴碘酒ꎬ摇匀并观察现象.师:现在开始实验ꎬ注意完成好第三步实验后ꎬ请停下来.(学生进行实验ꎬ教师进行观察辅助)师:(投影)下面我们来进行第四步实验.(学生进行实验)师:我们可以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从而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生:甲试管蓝色褪去ꎬ乙试管仍未蓝色.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师:刚刚是在37ħ的温度下进行的ꎬ如果温度过低或者过高又会怎么样?教师实验演示:淀粉和唾液在冰水中静置一段时间后ꎬ仍为蓝色.淀粉和唾液在沸水中静置一段时间后ꎬ仍为蓝色.师:这说明什么?生:唾液淀粉酶发挥其消化作用最适合的温度为37ħ左右ꎬ过高过低都不行.师:如果对冰水中的试管加热到37ħꎬ对沸水中的试管冷却到37ħꎬ又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生:原来在冰水中的试管加热到37ħꎬ蓝色褪去ꎬ说明唾液淀粉酶在低温下处于休眠状态ꎻ原来在沸水中的试管冷却到37ħꎬ仍为蓝色ꎬ说明唾液淀粉酶在高温下失去活性.㊀㊀二㊁思考与启示1.学生观察思考ꎬ自行设计实验.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ꎬ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讲ꎬ并不是特别困难.从提出问题到如何设计对照组ꎬ再进行提示如何判断淀粉的消化情况ꎬ实验的环境控制ꎬ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ꎬ对步骤进行制定㊁完善.步步引导ꎬ环环相扣ꎬ强化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过程ꎬ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2.教师以身作则ꎬ学生模仿实验本实验涉及多种实验器材ꎬ注重多方面的操作要点ꎬ教师的亲身示范作用必不可少.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ꎬ在叙述到淀粉遇碘变蓝色时ꎬ不失为一个交代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好契机.例如ꎬ滴加碘液时不要伸入试管内部ꎬ振荡时要手腕用力ꎬ2mL大约为2滴管左右等这些都为后续学生实验的进行铺垫.3.源于教材ꎬ高于教材首先ꎬ为解决时间安排的问题ꎬ我们需要把实验进程进行简化.例如ꎬ唾液的收集㊁1%淀粉糊的配制可以课前完成.而且我们发现ꎬ如果用书上介绍的收集唾液的方法ꎬ取得唾液的量比较少且费时.我们可以直接在口腔内塞棉花的方法ꎬ然后把棉花取出ꎬ用镊子挤出唾液.与此同时ꎬ实验室中需要的37~40ħ的温水可以直接利用热水瓶储存的形式进行供给ꎬ当然ꎬ在实验之前ꎬ还需提供给学生温度计进行实际温度的测量.而且水浴的3~5min时间内进行了口腔内各结构功能的介绍ꎬ充分利用时间.其次ꎬ对教材实验提出的三个实验对比ꎬ进行了改进.先利用有无唾液进行对比:都在37ħ时ꎬ试管1为2mL淀粉糊+2mL唾液ꎬ试管2为2mL淀粉糊+2mL清水.再引导学生对温度情况进行探究:试管3为0ħꎬ2mL淀粉糊+2mL唾液ꎻ试管4为100ħ时ꎬ2mL淀粉糊+2mL唾液.最后ꎬ将试管3㊁4重新恢复到37ħꎬ得出结论:冰水中唾液淀粉酶只是处于休眠状态ꎬ而沸水中的唾液淀粉梅失去活性ꎬ对课本内容进行提升ꎬ学生的知识层面得到拓展.当然ꎬ这里还可以继续深入在酸性㊁碱性环境下ꎬ唾液淀粉酶又将会发生什么现象ꎬ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㊀㊀参考文献:[1]唐丽娟.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ꎬ2014ꎬ39(7):25-27.[2]郑跃. 消化与吸收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J].教育与教学ꎬ2012(20):46-47.[责任编辑:季春阳]79。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3篇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3篇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3篇An experimental report on salivary amylase activity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3篇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文档2、篇章2: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文档3、篇章3: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文档篇章1: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文档2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的高效性;2.掌握酶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1.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其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106~1013.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成H2O和O2,铁粉地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但其效率远低于酶。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会增大。

当到了最大值后,此时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由于温度过高,酶开始失活,导致酶的效率降低,最后完全失活。

3.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

酶在一定范围的PH值下才有活性,高于或低于最适PH,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4.酶活性常受到某些物质的影响。

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激活剂,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抵制剂。

5.碘液指示淀粉水解程度的不同色变化:淀粉淀粉酶紫色糊精淀粉酶暗褐糊精淀粉酶红色糊精淀粉酶麦芽糖+少量葡萄糖加碘后:蓝色紫红色暗褐色红棕色黄色三、试剂与器材篇章2: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研究摘要: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实验原理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实验原理

感谢百度文库让我们在这里与你相见,您的下载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实验原理咱们先得知道啥是唾液淀粉酶,这东西就在咱们的唾液里呢。

唾液淀粉酶是一种酶,就像是一个超级小助手,专门对淀粉下手。

淀粉呢,是一种多糖,在咱们日常吃的好多东西里都有,像米饭啊、馒头啊,里面都有大量的淀粉。

那这个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到底干了啥呢?其实啊,它就像是一把小剪刀,把淀粉这个大分子给剪成一个个小片段。

这个过程就是催化作用啦。

从化学角度讲呢,淀粉是由很多葡萄糖单元连接起来的,唾液淀粉酶能够断开这些连接,让淀粉变成麦芽糖这类相对小的分子。

打个比方哈,淀粉就像是一串长长的珠子,唾液淀粉酶就是那个把珠子串弄断的调皮小娃,把长长的淀粉串弄成一小段一小段的。

这一催化啊,就会有一些现象产生哦。

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检测方法发现淀粉原本有的一些性质改变了。

像我们可以用碘液来检测淀粉,如果淀粉没有被催化,遇到碘液就会变蓝,但是被唾液淀粉酶催化之后呢,再遇到碘液就不会那么蓝啦,因为淀粉的结构被改变了呀。

还有哦,这个催化作用的速度也受好多因素影响呢。

温度就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就像人干活一样,温度太凉或者太热,唾液淀粉酶这个小助手干活的效率就不一样啦。

在咱们正常的体温下,它干活可麻利了,要是温度太低或者太高,它就像被冻僵了或者热晕了,干活就不利索了。

pH值也会影响它呢,就好像这个小助手对工作环境很挑剔,酸性或者碱性太强的环境,它都不好好工作。

概括性来讲呢,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原理就是这么个神奇又有趣的过程,就像一场微观世界里的小魔术,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生物化学里的一些奥秘呢。

第 1 页共 1 页。

浅析中学生物探究实验中的“改进”误区--以《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为例

浅析中学生物探究实验中的“改进”误区--以《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为例

浅析中学生物探究实验中的“改进”误区--以《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为例
高继生
【期刊名称】《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年(卷),期】2013(000)012
【总页数】3页(P63-65)
【作者】高继生
【作者单位】筅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一实验的改进 [J], 杨晓燕
2.观察唾液淀粉酶对食物消化作用实验的改进 [J], 李春荣
3.刍议"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与反思 [J], 林珠
4.对现行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实验的探讨 [J], 李秀豪
5.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实验的改进与扩展 [J], 邹美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增强“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效果的措施

增强“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效果的措施

作者: 张永升
作者机构: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中学 617100
出版物刊名: 实验教学与仪器
页码: 14-14页
主题词: 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干淀粉;淀粉液;低浓度;化学性;反应时间;四川省攀枝花市;淀粉溶液;实验要求
摘要: 这一实验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化学性质,来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按实验要求,取1g干淀粉放在烧怀里,加清水100mL煮沸,作成浆糊备用。

这种方法费时间,还有两个明显的缺点:①浆糊遇碘显紫红色,这与学生从小学以来一直接受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的认识相矛盾。

②浓稠的浆糊中,由于含有较多的淀粉,所以在与唾液淀粉酶发生反应时,需要较长时间,有时唾液少了还难以消色(碘液在淀粉液中显什么颜色是由淀粉液的浓度决定的。

浓度低时显蓝色,浓度高时显。

观察唾液淀粉酶对食物消化作用实验的改进

观察唾液淀粉酶对食物消化作用实验的改进

观察唾液淀粉酶对食物消化作用实验的改进
李春荣
【期刊名称】《中学生物学》
【年(卷),期】2001(017)001
【摘要】此实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唾液淀粉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从而认识消化液里的消化酶对食物消化起重要作用,促进理解消化的概念.……
【总页数】1页(P37)
【作者】李春荣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225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91
【相关文献】
1.浅析中学生物探究实验中的“改进”误区--以《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为例 [J], 高继生
2.“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一实验的改进 [J], 杨晓燕
3.刍议"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与反思 [J], 林珠
4.刍议“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与反思 [J], 林珠
5.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实验的改进与扩展 [J], 邹美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中直链淀粉分子结构所决定的。 直链淀粉分子内的氢键卷曲成螺旋状。在淀粉液中加入 碘酒,碘分子便进入直链淀粉螺旋中,形成一种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能吸收除蓝光以外的光,从而使淀粉变蓝色。 在这种复合物中,碘分子进入直链淀粉螺旋中的空隙内, 碘分子与淀粉之间并不是形成了化学键而是借范德华力 联系在一起,因而仍然保持淀粉分子的重要结构特征。
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一、实验目的
1、尝试收集唾液 2、学会淀粉的检验方法 3、观察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
1、淀粉特性反应:遇碘液呈蓝色 2、酶具有催化作用。例如唾液淀粉酶催化
淀粉,使淀粉水解形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1、收集唾液。
用清水漱口,然后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 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嘴下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 备用。
水温,将温度调到37℃左右。 (5)取出淀粉纸纸条。
5-10 分钟,将纸条拿出,用镊子将试管中的两个纸 条夹出来,冷却。 (6)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的反应现象。
向冷却后的这两个淀粉纸条上,各滴上1滴碘液,这 时可以看到: 1号纸条变成了蓝色;2号纸条没有变成 蓝色。
3. 改进后的实验优点
安全、省时、省物、省水
(1)取材容易,操作方便; (2)节约时间,整个过程只要 5~6 分钟; (3)不用温度计、试管等仪器; (4)现象明显,效果很好。 (5)本实验改进后,可作为学生的家庭小实验,
可操作性强; (6)本实验改进后,若作为教师表演实验可放在
投影仪上放大。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1、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 溶液。 2、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10℃和37℃左右的热水 中约5分钟。 3、在3支试管中各注入1毫升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摇匀 后,再分别放入60℃、10℃和37℃左右的热水中5分钟。 4、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 5、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4、向A试管加入2毫升唾液溶液,并轻轻振荡;向B 试管加入2毫升清水,并轻轻振荡;同时将两试管放 入盛有37℃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以保持在37℃ ~38℃。约5~10分钟后,取出试管观察。
37℃是唾液淀粉酶催化最适温度;把两支都放在相 同的温度可排除温度的干扰
认为蓝色不退的原因是由于: ①加入碘酒的量太多 ( 碘酒使酶失 活 ); ② 是温度过低; ③淀粉液浓度过高,太粘稠; ④操作失误等
试管 浆糊 水
1号 4ml 2ml 2号 4ml 3号 4ml
唾液 氯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碘酒
2滴 2滴 2滴
二个改进实验
进行实验改进的原因
1.做这个实验所需的仪器很多 2.制备淀粉浆糊与取唾液需要一定的教学时间 3. 取唾液的过程中,学生的纪律不易保证 4.恒温加热时欠准确,实验的成功率比较低, 很难达到
要较长时间。
改进:①课前老师准备 ②淀粉溶液冷却后再使用 ③实验时将要求制备的淀粉液从百分之一浓度 改为千分之一浓度。同时可加1%的氯化钠溶液。
3、滴加淀粉溶液和碘液
将2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淀粉溶液4毫升,然后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
酒溶液,观察2支试管内的变化。
满意的实验效果。
用淀粉纸代替淀粉浆糊
2.实验的改进:
(1)制备淀粉纸的过程:
称2克小麦粉(如果是优质淀粉更好) 。放在500毫 升的大烧杯内。先用少量温水稀释,再到入400毫升 温水,调匀,放在三脚架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 热。搅拌、煮沸后,即得到淀粉浆糊。如果是小麦 粉制成的浆糊,可看到浆糊上层是半透明的,这层 半透明的浆糊是我们制备淀粉纸所需要的。用毛笔 蘸上半透明的浆糊,涂在过滤纸的正反两面,最后 烘干或晾干,便做好了淀粉纸。
(1)取唾液, 稀释
清洁口腔后, 用消毒脱脂棉置于口中, 一段时间后 取出将唾液挤出, 置于一试管中,需 2mL, 稀释1倍。
(2)反应温度条件准备
准备 2只烧杯, A 烧杯中放置冰块, 制成冰水混合物, B烧杯内倒入沸水, 置于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分别用温度计量温度, 记录稳定值。
(3) 3 组对照实验
穴位 A 中,将清水滴在“胶囊”板的另一个空穴 位 B 中,形成对照; (3)将 A、B 各滴一滴米饭汤,并用牙签搅拌; (4)将“银翘片胶囊”板放在右手掌上,置于“模拟 人体 37 ℃”的环境中 4 分钟左右; (5)加碘液。A 不变蓝,B 变蓝; (6)结论:A 中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5.改进的优点
胶囊板上的空穴代替试管
1.对实验材料的改进 (1)用米饭汤代替淀粉糊,这样可节约反应时间; (2)用“银翘片胶囊”板上的空穴代替试管,
操作方便。 2.改进了取唾液的方法
用凉开水漱口后,将唾液直接吐在“胶囊” 板的一个空穴位中。
3.改进了“模拟人体 37 ℃”的环境,
4.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1)准备米饭汤(提前); (2)用凉开水漱口,取唾液置于“胶囊”板的一个空
(2)裁淀粉纸。 首先将做好的淀粉纸剪成2个小条(1厘米×2厘米)。
分别编为1号、2号。
(3)加唾液和清水。 将其中1号小条上滴两滴清水,2号小条上蘸上自己的
唾液(由于淀粉纸是干净的,因此可以直接在口中蘸一 下浸湿即可)。分别贴在试管内壁的两侧,离管口2-3厘 米。
(4) 37℃水浴恒温。 将热水倒入放有试管架的水槽中,用温度计量出
不足:取唾液的过程中,学生的纪律不易保证。
改进:①先漱口, 在牙签上裹一团脱脂棉压在舌尖下 面, 然后取出用镊子挤压在试管中 。
②唾液中加入3—4ml的1%食盐溶液,提高酶 催化效率。
2、制备淀粉溶液
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蒸 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淀粉溶液。
不足:①操作复杂,花时间 ②浓稠的浆糊, 与唾液淀粉酶发生反应时,需
取6只试管, 标号1~ 6, 在1、3、5号试管内加入 1mL的淀粉溶液, 在2、4、6只试管内加入1mL 的稀释唾液。1和2号试管为一组置于37℃恒温水 浴箱中, 3和4号试管为一组置于 A 烧杯( 冰水混合 物) 中, 5和 6号试管置于B烧杯 (沸水) 中,保温时 间不少于3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