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PPT

合集下载

应用语言学量化研究方法

应用语言学量化研究方法

应用语言学量化研究方法
应用语言学量化研究方法
正文:
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应用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语言使用、语言结构、语言习得、语言交流等。

量化研究方法是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对语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建模,得出科学的结论和预测。

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中,量化研究方法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习得研究:量化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研究不同语言环境中儿童的语言习得情况,了解语言习得的规律和特点。

2. 语言交流研究:量化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研究不同语言交流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更好地改善语言交流效果。

3. 语言功能研究:量化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研究不同语言功能的表现情况,了解语言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和意义。

4. 语言应用研究:量化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研究不同语言应用的效果和特点,了解语言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应用前景。

在应用语言学量化研究方法方面,常用的工具包括统计软件、机器学习模型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对大量语言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得出具有科学意义的结论和预测。

拓展:
除了应用语言学本身,量化研究方法还可以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医学、金融、市场营销等领域,量化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疾病的机理、投资的效果、市场的趋势等。

此外,量化研究方法还可以用于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语言交流和差异,为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提供科学依据。

量化研究方法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深入,量化研究方法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语言研究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概述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概述

关于题项和潜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要把问卷上的几个题目加起来再求平均分? 将每个题目都作为一个变量不行吗?

从测量学的角度来说,抽象变量(潜变量)是无法直接测 得的,需要通过具体题项(item,即问卷中的各个题目) 来间接测量。比如“出国动机”这个潜变量是由3个题项 (q2, q22, q26)测量的。在统计分析时,研究者并不关 心这3个题目中每个题目的具体情况。他(她)更想要得 到一个数值来代表“出国动机”这个潜变量。这时,就需 要将以上3个题目加起来,求mean,来表示“出国动机” 这个潜变量。Compute命令就是用来实现这个目的的操作: 出国动机=(q2+q22+q26)/3
有关数据类型之间的关系问题

可不可以把Likert量表收集的数据看成ordinal data?


可以,但最好不这样做。我们将它视为interval data。之所以可以把它看作ordinal data是因为 interval data中含有了ordinal data的信息。 Interval data含有的信息最多;ordinal次之, nominal data含有的信息最少。

1. 文献研究

2. 质性研究
3. 量化研究

应用语言学量化研究方法

1. 实验法(如SLA中的response time)
2. 测验法(如language assessment中的CET4) 3. 语料库(如学习者语料库中的errors) 4. 调查法(如questionnaire获得的数据)

1. 剔除无效(及疑似无效)问卷 2. 给有效问卷编号 3. 数据录入(SPSS或Excel) 4. 调整反向题目、计算描述统计量 5. 检验实测中项目信度、效度、区分度 6. 计算潜变量(因变量)均值 (7. 基于潜变量得分对数据进行再加工,得到 新变量(自变量或因变量))

《应用语言学概论》课件

《应用语言学概论》课件
法律语言研究
应用语言学对法律语言进行研究和分析,以确保法律语言 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01
司法语言与公正
应用语言学关注司法语言与公正的关系 ,以提高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02
03
法律文书写作
应用语言学为法律文书写作提供语言 学上的指导,以确保法律文书的准确 性和规范性。
04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
语言障碍与治疗
心理语言学还涉及语言障 碍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各 种语言障碍的成因和治疗 方法。
文化语言学
语言与文化关系
文化语言学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研究语言的符号意义和文化内涵,探
讨语言如何反映和传承文化。
跨文化交际
文化语言学还涉及跨文化交际,研究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和交际策
略。
文化变迁与语言变化
分析实际语境中的语言使用情况,以揭示话语的语义 、语用和语境特点。
详细描述
话语分析法是应用语言学中用于分析实际语境中语言 使用情况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分析实际语境中的话语 ,包括对话、演讲、新闻报道等,来揭示话语的语义 、语用和语境特点。这种方法有助于深入了解语言的 实际使用情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语料库研究法
文化语言学还关注文化变迁与语言变 化的关系,研究文化因素对语言发展
的影响。
计算语言学
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语言学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 分析和理解自然语言。
信息抽取与文本挖掘
计算语言学还涉及信息抽取和文本挖掘,研究如何从大量文本中提 取有用信息并进行语义分析。
机器翻译与语音识别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现象,以揭示文 化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详细描述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05
语言习得研究方法
自然观察法
要点一
总结词
自然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环境中观察语言使用的方法,不 需要人为干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自然观察法通常用于观察儿童在家庭、学校等自然环境中 的语言使用情况,以了解他们的语言习得过程。这种方法 能够记录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况,但可能受到观察者主观因 素的影响。
实验法
网络调查法
总结词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语言数据的收集和分 析。
VS
详细描述
通过网络调查法,研究者可以在更广泛的 范围内收集语言数据,包括在线文本、社 交媒体帖子、论坛讨论等。这种方法能够 快速收集大量数据,并且可以覆盖到不同 地域和人群的语言使用情况。同时,网络 调查法还可以通过设置问卷等方式进行定 量研究,进一步分析语言使用的情况和特 点。
案例研究法
总结词
案例研究法是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常用的 方法之一,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描 述,深入了解语言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VS
详细描述
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具体语言现象的深入观 察和分析,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这 种方法可以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帮助研 究者深入了解语言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同 时,通过对不同案例的比较和分析,可以 发现共性和差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理论 。
02
理论构建与检验
文献综述法
总结词
文献综述法是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和评价,为理论构建 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
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梳理,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研究者提 供理论背景和研究方向。同时,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和评价,可以发现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新的问题,为 进一步的理论构建提供依据。

1.4-语言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

1.4-语言学的研究方法PPT课件

靳洪刚 语言获得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李宇明 儿童语言的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林焘 王理嘉 语音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021/3/9
授课:XXX
11
刘坚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刘涌泉 乔毅 应用语言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
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商务印书馆1979
戚雨春等 语言学百科词典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 商务印书馆1979
涂纪亮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1996
王德春 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王力等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 中国大百科全
书出版社1988
[丹麦]叶斯泊森 语法哲学 语文出版社1988 [德国]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的结构差异及其对人类 精神发展的影响 商务印书馆1987 [德国]洪堡特 语言与人类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7 [法国]格雷马斯 结构语义学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美国]布龙菲尔德 语言论 商务印书馆1985 [美国]霍凯特 现代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美国]乔姆斯基 句法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
[英国]罗宾斯 简明语言学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英国]罗宾斯 普通语言学概论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6
2021/3/9
授课:XXX
10
岑麒祥 语言学史概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陈保亚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
冯志伟 现代语言学流派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赵元任 语言问题 商务印书馆1980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如何阅读文献: 1.不必每篇都读,先浏览文章题目和摘要 2.遇到感兴趣的论文,再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
一段 3.阅读摘要
形成概括性问题和具体问题
• 不要急于把研究问题过早的定下来(限制 研究的多元发展)
• 形成初步问题后,仔细检查每一个问题的 重要性,舍弃无关紧要的(原则:与其肤 浅的回答许多问题,并不如深入的回答几 个问题)
目录
1.提出问题的步骤 2.选题、定题过程中的困难
提出问题的步骤
选定研 究课题
Hale Waihona Puke 缩小研究 课题的范围形成概括性 和具体问题
阅读课题的相关文献,与别人讨论
选定研究课题
• 在文献中寻找研究领域(选题起点很重要, 一开始选择的课题越具体,进入第二步就 越轻松)
• 选题不要受研究者本人情感的误导(研究 者的个人偏见)
选题过大、过泛
问题没有研究价值
与别人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研究问题缺乏内在的逻辑性
先列出概括性问题,然后再找出个问题的区别
我们的思考

广泛阅读文献是论文研究灵感的重要
来源,也是我们缩小研究范围的重要步骤。
因而在论文写作中我们必须重视到这一点。
• 研究问题应按照合理的次序组合和编排
形成概括性问题和具体问题
课题聚焦
概括性问题1
概括性问题2
概括性问题3
具体问题
1) 2)
具体问题
1) 2)
具体问题
1) 2)
选题、定题过程中的困难
没有研究想法 选题过大、过泛 选题没有研究价值 研究缺乏内在逻辑性
没有研究想法
• 广泛阅读文献
• 个人经验
参加学术交流,与别人交谈(不仅能 够获得有关领域的最新动态,还可以结识 一些知名学者)

《应用语言学概论》课件

《应用语言学概论》课件

计算机语言学
总结词
研究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的原理和方法。
详细描述
计算机语言学是应用语言学的另一个分支, 主要关注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的原理和方法 。它研究自然语言的语法、语义、语用等方 面的计算机处理技术,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 技术提高自然语言的处理效率和应用范围。
03
CHAPTER
应用语言学的应用领域
语言政策和规划
语言政策和规划是应用语言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主要涉及语言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以及语 言的规划和管理。
研究语言政策和规划可以帮助解决语言冲突和语言濒危等问题,促进语言的多样性和语言生态的平衡发 展。
在全球化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语言政策和规划对于保护和推广本国语言和文化,以及促进国 际交流和理解也具有重要意义。
语料库研究法
总结词
利用语料库对大量真实语言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 揭示语言使用的规律和特征。
详细描述
语料库研究法利用语料库对大量真实语言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研究者通过建立语料库,收集大量的实际 语言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语 言使用的规律和特征。这种方法注重语言的真实性和 客观性,能够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语言使用情况。
语言与媒体
语言与媒体也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涉及媒体语言的特征、 媒体语言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媒体语言的传播等方面。
媒体语言对于社会舆论和价值观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关注媒体 语言的规范和标准问题。
此外,随着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兴起,媒体语言的传播方式和影响范围也 在不断扩大,需要应用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THANKS
谢谢
语言与社会的关联
应用语言学关注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 关联,探讨语言在实际语境中的功能和变化。

应用语言学概论课件

应用语言学概论课件
(二)语言规划,主要研究语言地位问题和语 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三)广义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同社会的 关系和语言的社会应用。
(四)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现代科技的关 系,例如语言信息处理和计算语言学。
现代科技

语言本体和


本体语言学

社会
2、学科建设方面
包括队伍建设、研究机构的建设、刊 物等的阵地建设、活动的开展、学风 和文风的建设、课题的课程设置、成 果推广等。其中队伍建设尤其重要。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1)语言的变异(variation),并且联系社会因素来 探讨语言变异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常常使用统计的 方法和概率的模式来描写这些变异现象。这又被称 为"微观社会语言学"(micro-sociolinguistics)或" 小社会语言学"; 2)社会中的语言问题,如上面提到的双语、语言 接触、双方言,语言规范化问题等,这又被称为" 宏观社会语言学"(macro-sociolinguistics); 3)研究人们怎样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以及不同的社会、社团使用语言的差别,如某一 社会阶层使用语言的不同习惯(包括语音、语法和 词汇的不同,这被称为语言的社会变异),又如不 同的性别、年龄、行业和经济地位等对个人言语的 影响(这被称为个人语言变异)。
社会语言学的实践价值有许多方面,
目前最主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 虑:1,为制订语言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为语言教学提供理论和资料。3 有助于认识社会文化和历史。
徐大明教授(2006)指出:“2001年以后,中国的 社会语言学开始脱离了文化语言学的导向,通过与 国际语言学界的交流,逐步转向语言变异、语言与 变化、言语社区等重点研究领域”(徐大明:中国 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 综合国内各社会语言 学权威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社会语言学 的基本问题就是寻找语言变项跟社会变项的关系。 循着这个思路,不难找到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应用语言学 PPT课件

应用语言学 PPT课件

六、主要价值
心理语言学已经应用于通讯技术(研究信息 的传递、感知和理解)、医学(研究失语症 和神经官能症的原因和疗法)和人工智能研 究(探讨如何模拟人脑的语言功能)。但是 它的最重要的用途还是在教学方面(包括幼 儿教学、外语教学、聋哑人语言教学等等), 其目的是按不同的具体情况,摸索出一套有 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来。
语言学在“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方面仍时常提及上 述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所作过的研究,特别是Skinner 的“刺激—反射”或“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行为主 义理论和Piaget的“认知主义”理论,在当今的心理 语言学研究中仍占有一席重要领地。
国内:
桂诗春教授在1985年发表的《心理语言学》是我国外语界第 一部心理语言学著作,并已于2000年再版发行。他的其它 专著《语言学方法论》、《应用语言学》、《实验心理语 言学纲要》对我国的心理语言学研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由他主持并由王初明教授负责实施、有十几位青年教师参 加的国家“七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题为《中国学生 的英语学习心理》的实验报告形式发表,获多项国家级和 省部级奖,其中包括国家教委1992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和 1999年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奖。王初明教授参与和组织 了本研究方向所有重要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七五、 八五和九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他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开 展了一系列颇有实践意义的研究:出版了外语学习心理研 究著作《应用心理语言学》,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八五青 年项目《外语学习重构现象研究》,在二语习得国际权威 杂志(Language Learning)上于首篇位置发表论文;目 前他担任该杂志的特约审稿人。1996年,他的博士论文获 香港语言学会颁发的优秀博士论文奖;1997年,他因参与 本学科点的研究生管理取得成绩而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集 体二等奖。

应用语言学纲要第3版PPT第五章 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

应用语言学纲要第3版PPT第五章 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

第一节 语言规划
二、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
语言的本体规划主要包括: 1.推广全民共同语并使之规范化 2.文字规范和标准的制定ຫໍສະໝຸດ 第一节 语言规划三、文字改革
文字改革是指文字体系和文字制度的局部或整体变革。文字改革是一项 非常重要的语言规划任务,它既包括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划,也包括语言文字的 本体规划。
第二节 语言调查
一、基本程序和方法
3)分层抽样,又叫类型抽样。其具体组织形式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 征分为若干层组或类型,然后从各层组或类型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构成样本。
4)整群抽样。其组织形式是将总体各单位划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为单位 从中随机抽取一些群,对所选取的群的所有成员进行调查研究。
5)阶段抽样。当总体很大时,直接抽选总体单位在技术上是有很大困难的, 因而一般采用分阶段进行的抽样调查组织形式,这种形式被称为阶段抽样。
• 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一)五六十年代的“推普”工作 (二)新时期的“推普”工作 (三)双语制及双语区和方言区的普通话推广工作
第一节 语言规划
六、汉字的整理、简化和标准化
(一)汉字的整理 汉字的整理主要是为汉字定音、定量、定形、定序,使之能够更规范
文字改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创制文字; 一是对业已存在的文字体系进行局部的调整和改革,包括对字母和字符的增添 等。
文字改革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提高语言 文字效率;二是人口的迁移需要选择和推广通用的文字;三是新独立的国家需 要创建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字;四是新术语和语文科技的出现与发展需要对原有 的文字体系进行改革。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06 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与选 择
研究方法的互补性
定量与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提供客观数据和统计分析,而定性研究则深入探 究现象的本质和意义。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揭示语言学现 象的全面特征。
跨学科方法
应用语言学研究应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心理学、 社会学、人类学等,以多角度探究语言现象,增强研究的 全面性和说服力。
通过历史研究法,可以了解语言发展的历史背 景、演变过程和社会影响。
历史研究法需要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考 证、分析和解释,以揭示历史的真相和规律。
04 语料库研究法
语料库的建立与使用
语料库的建立
语料库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其建立需要经过明确的目标设定、语 料收集、整理和标注等步骤。
语料库的使用
实验法
总结词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研究语言使用情况
详细描述
实验法是应用语言学中较为严谨的一种研究方法,研 究者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研究语言使用情况。这种方 法通常在实验室中进行,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来 观察语言使用者的反应和表现。实验法可以帮助研究 者了解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从而深 入探究语言的本质和功能。实验法需要严格控制实验 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调查法是应用语言学中另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 过设计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语言使用者的意见和经验。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语言使用者的需求、态度和 看法,从而为语言政策和教学实践提供依据。调查法可以 通过在线、纸质等方式进行,也可以结合使用多种方式以 提高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总结词
文化与语言的相互作用研究是一种通过探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塑造,来研究语言与文化之 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语言领域课件ppt

语言领域课件ppt

语义学的定义与分类
语义学的定义
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中词语的意义、语境意义以及语言意 义的变化和发展。
语义的分类
语义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根据是否具有客观对应可以分为指称意义 和言内意义,根据是否具有明确性可以分为明确意义和含糊意义等。
词汇与语义的关系
词汇是语义的载体
词语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是通过人们的约定俗成的规则赋予了意义,因此词汇是语义的载 体,没有词汇就没有语义。
语言学的主要分支
语音学
研究语言的发音、音素 、音节、音韵等语音方
面的知识。
词汇学
研究词汇的构成、意义 、演变等方面的知识。
语法学
研究语言的语法结构、 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
识。
社会语言学
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包括方言、语言变异 、语言接触等方面的知
识。
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语言学
现代语言学
古代语言学主要关注文献的解读和翻 译,以及对古代语言的比较研究。
生理实验
通过研究发音器官的生理 结构和功能,探究语音产 生的机制和过程,例如喉 镜实验和气流实验等。
03
词汇学与语义学
词汇学的定义与分类
词汇学的定义
词汇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的词汇构成、发展变化以及词汇之 间的关系和意义。
词汇的分类
词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根据词性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 等,根据使用频率可以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根据来源可以分为本土词汇 和外来词汇等。
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相互影响
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语言教学可以提供系统、规范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 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习得;同时,语言习得的经验也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实际案例和反馈,指导教学策略的改进。

应用语言学理论课件ppt

应用语言学理论课件ppt

(3)不同的研究角度、研究目的,制约着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与应用语言学发生最广泛、最密切、最复杂联系的是社会语 言生活,因此研究的角度和目的多种多样,研究方法相应的也会 多种多样。
匙。
这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多少把锁,就有多少把钥
关于语言学研究的目的
大体分为两类: (1)细致描写语言的历史和现状。(知其然)
既要描写语言应用的历史和现状,又要探源。
思考问题2:请举出自己的例子区别描写和 解释。
2、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原则——观察 观察是描写性理论、解释性理提。观察充分、描写充分、 解释充分是应用语言学研究(也是语 言学研究)的“三个充分”。
二、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性质
★ 召开座谈会的目的要明确 ;
★ 与会人员的组织结构要合理,涉及所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的人员要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 与会者应有反派意见者,即要兼听则明。
(二)观察法
研究人员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语言行为以 获取研究材料的一种方法。有隐蔽观察和参与观察
两种方式。
隐蔽观察法指调查人员置身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
l 思考3:如果是你,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做 这个调查
l 首先选定一个百货商场并得知在四楼卖鞋, 然后他到一楼问一个黑人售货员:
l 拉波夫:“请问,鞋在几楼?” l 售货员:“four。”(不带“-r”音) l 拉波夫:“对不起,在几楼?” l 售货员:“four!”(带“-r”音)
(三)问卷法
是用书面形式进行社会调查的一种方法,既 适用于大规模的摸底调查,也适用于重要理论与 实践问题的定向、定量、定性调查。
应用语言学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研究方法的 性质。
(一)实践性
它以语言实践为检验方法好坏的标准。在它所 运用的方法中,包含着大量的论证与探索,以解决 语言应用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没有实践,就没有 研究。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its research methods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its research methods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A p p l i e d L i n g u i s t i c s a n d i t s r e s e a r c h m e t h o d s⏹I. Course Overview⏹Ⅱ. Types of Research in FLL and FLT⏹Ⅲ. How to Select a Topic for Research⏹Ⅳ. Some Procedures for Data collection⏹Ⅴ.S u r v e y⏹Ⅵ.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case studies⏹Ⅶ. Experiment Method⏹Ⅷ. Data Analysis⏹Ⅸ. Doing ResearchI. Course Overview1. Course Name: Research Method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2. Why this course?1) Problems found in the contributions to the key journals of FLT2) A preparatory course for B.A. thesis writing3. Course Objectives:1) To help learners understand research in FLL and FLT so that they can view it critically2) To train the learner to become educational researchers4. Course Materials:1) Required①Nunan, D. 1992.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CUP.②刘润清,1999.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③何广铿,2002.英语教学研究:理论和实践.广州:高等教育出④Papers from Journals.2) Recommended⏹Brown, J.D. 1988. Understanding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UP.⏹Wallace, M.J 1998. 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 CUP.⏹林连书. 2001. 应用语言学实验方法,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马广惠, 2003.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统计方法. 西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5. Requirements:1) Reading 2) Class discussion 3) Classroom exam (write a review article)6. Methods for the Course:1) Reading 2) Discussion 3) Reporting 4) LecturingⅡ. Types of Research in FLL and FLT1. L1, L2 and FL2. What is research?1) Richards et al’s definition:⏹the study of an event, problem or phenomenon using systematic and objective methods, in order tounderstand it better and to develop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about it.2) Nunan’s definition:⏹ a systematic process of inquiry consisting of three elements or components: (1) a question, problem, orhypothesis, (2) data, (3)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data.3. Research in FLL and FLT⏹Systematic process of inquiry into the problems of FLT and FLL. It consists 3 components, i.e. problems,questions or hypotheses; data; and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data.4.Types of Research in FLL and FLT1) Qualitative vs quantitative 何广铿P.85 表5-12)C h a u d r o n’s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1) Psychometric (experimental)⏹Psychometric investigations seek to determine language gains from different methods and materialsthrough the use of the ‘experimental method’(2) Interaction analysis⏹Interaction analysis in classroom settings investigates such relationships as the extent to which learnerbehaviour is a function of teacher-determined interaction, and utilizes various observation systems and schedules for cod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s.(3)D i s c o u r s e a n a l y s i s⏹D i s c o u r s e a n a l y s i s a n a l y s e s c l a s s r o o m d i s c o u r s e i n l i n g u i s t i c t e r m s t h r o u g h t h e s t u d y o f c l a s s r o o mt r a n s c r i p t s w h i c h t y p i c a l l y a s s i g n u t t e r a n c e s t o p r e d e t e r m i n e d c a t e g o r i e s.(4)E t h n o g r a p h y⏹E t h n o g r a p h y s e e k s t o o b t a i n i n s i g h t s i n t o t h e c l a s s r o o m a s a c u l t u r a l s y s t e m t h r o u g h n a t u r a l i s t i c,‘u n c o n t r o l l e d’o b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d e s c r i p t i o n.A.C a s e s t u d y3)B r o w n’s(1)P r i m a r y a.S u r v e y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B.S t a t i s t i c a l(2)S e c o n d a r y b.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e c o n d a r y r e s e a r c h—k i n d o f r e s e a r c h b a s e d o n s e c o n d a r y s o u r c e s(e.g.b o o k s,p a p e r a b o u t l g.l e a r n i n g w r i t t e n b y o t h e r s c h o l a r s).⏹P r i m a r y r e s e a r c h—r e s e a r c h d e r i v e d f r o m t h e p r i m a r y s o u r c e.4)A c t i o n r e s e a r c hA c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i s a f o r m o f s e l f-r e f l e c t i v e e n q u i r y u n d e r t a k e n b y p a r t i c i p a n t s i n s o c i a l(i n c l u d i n ge d u c a t i o n a l s i t u a t i o n s i n o r d e r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r a t i o n a l i t y a n d j u s t i c e o fa.t h e i r o w n s o c i a l o r e d u c a t i o n a l p r a c t i c e sb.t h e i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h e s e p r a c t i c e s,a n dc.t h e s i t u a t i o n s(a n d i n s t i t u t i o n s)i n w h i c h t h e s e p r a c t i c e s a r e c a r r i e d o u t.(K e m m i s&T a g g a r t,1982:5)5.T y p e s o f r e s e a r c h i n t h i s c o u r s e1) Observation(1) Open observation (2) Participant observation2) Survey(1) Interview (2) Questionnaire3) Case study4) Experimental(1) Single group designs (2) Design using control groups5) Action researchⅢ. How to Select a Topic for Research1. Sources for general questions1)F r o m o n e’s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 i n t e r e s t s(1)R u b i n’s a n d S t e r n’s R e s e a r c h⏹C e r t a i n p e o p l e a p p e a r e d t o b e e n d o w e d w i t h a b i l i t i e s t o s u c c e e d,o t h e r s l a c k e d t h o s e a b i l i t i e s.T h i so b s e r v a t i o n l e d R u b i n(1975)a n d S t e r n(1975)t o d e s c r i b e“g o o d”l a n g u a g e l e a r n e r s i n t e r m s o f p e r s o n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s t y l e s,a nd s t r a te g i e s.R u b i n(R u b i n a n d T h o m p s o n1982)l a t e r s u m m a r i z e df o u r t e e ns u c h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G o o d l a n g u a g e l e a r n e r s①f i n d t h e i r o w n w a y,t a k i n g c h a r g e o f t h e i r l e a r n i n g.②o r g a n i z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a b o u t l a n g u a g e.③a r e c r e a t i v e,d e v e l o p i n g a“f e e l”f o r t h e l a n g u a g e b y e x p e r i m e n t i n g w i t h i t s g r a m m a r a n d w o r d s.④m a k e t h e i r o w n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f o r p r a c t i c e i n u s i n g t h e l a n g u a g e i n s i d e a n d o u t s i d e t h e c l a s s r o o m.⑤l e a r n t o l i v e w i t h u n c e r t a i n t y b y n o t g e t t i n g f l u s t e r e d a n d b y c o n t i n u i n g t o t a l k o r l i s t e n w i t h o u t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e v e r y w o r d.⑥u s e m n e m o n i c s a n d o t h e r m e m o r y s t r a t e g i e s t o r e c a l l w h a t h a s b e e n l e a r n e d.⑦m a k e e r r o r s w o r k f o r t h e m a n d n o t a g a i n s t t h e m.⑧u s e l i n g u i s t i c k n o w l e d g e,i n c l u d i n g k n o w l e d g e o f t h e i r f i r s t l a n g u a g e,i n l e a r n i n g a s e c o n d l a n g u a g e.⑨u s e c o n t e x t u a l c u e s t o h e l p t h e m i n 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⑩l e a r n t o m a k e i n t e l l i g e n t g u e s s e s…(2)B a i l e y’s R e s e a r c h(S a n d S p.47)⏹B a i l e y(1983)r e c o r d e d i n a d i a r y h e r o w n e x p e r i e n c e s o f l e a r n i n g F r e n c h a s a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S h en o t i c e d e v i d e n c e o f 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 a n d a n x i e t y i n h e r w r i t i n g,w h i c h r a i s e d q u e s t i o n s i n h e r m i n d a b o u t w h e t h e r s u c h f e e l i n g s w e r e f a c i l i t a t i v e o r n o t.S h e t h e n r e l a t e d t h e s e e x p e r i e n c e s t o o t h e r l i t e r a t u r e d e a l i n g w i t h 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 a n d a n x i e t y i n s e c o n d l a n g u a g e l e a r n i n g.T e a c h e r s,s i m i l a r l y,m a y w i s h t o k e e pd i a r ie s of t h i ng s o b s e r v e d i n a l a n g u a g e l e s s o n o r o f a n y s t u d e n t b eh a vi o r s t h a t s e e m t o h a v e s o m e e f f e c to n l a n g u a g e l e a r n i n g.(3) Wang Qiang王蔷等(2001, 2002)(4) Yang Yang & Peng Jinxiu杨阳、彭锦秀(2004)2.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 i n S e l e c t i n g t o p i c s1)Y o u s h o u l d h a v e a p e r s o n a l i n t e r e s t i n t h e t o p i c y o u s e l e c t.2)T h e t o p i c s h o u l d b e i m p o r t a n t a n d s h o u l d m a k e a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s o m e a s p e c t o f A l.3)I t i s m o r e e x c i t i n g t o e x p l o r e t o p i c s t h a t m a y l e a d t o n e w i n f o r m a t i o n.4)Y o u h a v e e n o u g h t i m e t o c o m p l e t e t h e t o p i c.5)T h e d i f f i c u l t y o f t h e t o p i c s h o u l d b e c o n s i d e r e d.2) From other’s research(1) Qi LuXia’s research (亓鲁霞的研究)(2) Nie Yuehua聂越华(2004)(3) Feng Jing冯晶(2005)3.T o p i c s e l e c t i o n b y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f f e a s i b i l i t y1) Review all possible literature(1) Functions of LR⏹The function of LR. is to provid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to identifywhat others have said and/or discovered about the question so that your cut-off point is clear.(2)P l a c e s f o r s o u r c e s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A.S c h o l a r l y b o o k s(e.g.C e l c e-M u r c i a,2001)B.K e y j o u r n a l s(e.g.A p p l i e d L i n g u i s t i c s,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2)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feasibility(1)H o w c a n t h e a n s w e r t o t h e g e n e r a l q u e s t i o n b e f o u n d?W h a t d o e s i t e n t a i l?W i l l f i n d i n g t h e a n s w e rn e c e s s i t a t e s e t t i n g u p a n e x p e r i m e n t?W i l l i t r e q u i r e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t e s t o r a s u r v e y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2)D o e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e r h a v e t h e p r e r e q u i s i t e b a c k g r o u n d k n o w l e d g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q u e s t i o n?I s ak n o w l e d g e o f l i n g u i s t i c s o r s o c i o l i n g u i s t i c s n e c e s s a r y?H o w m u c h 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a p p e a r s t o b ei n v o l v e d?W i l l s o m e o n e w i t h m o r e e x p e r t i s e b e r e q u i r e d?I f t h e s t u d y i s t o b e r e l a t e d t o o t h e r p e r i p h e r a la r e a s,h o w m u c h r e s e a r c h s h o u l db e d o n e b e f o r e p r oc e ed i n g t o t he n e x t p h a s e?(3)A r e t h e t e r m s a n d c o n c e p t s u s e d i n t h e f o r m u l a t i o n o f t h e g e n e r a l q u e s t i o n d e f i n e d c l e a r l y a n dc o n s i s t e n t l y?A r e t h e c o n c e p t s a nd te r m s u s e d i n a w a y t h a t i s c o n s i s t e n t w i t h h o w o t h e r r e s e a r c h e r s h a v eu s e d t h e m?(4)W h a t l o g i s t i c a l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p r o b l e m s c a n b e a n t i c i p a t e d?I f t h e g e n e r a l q u e s t i o n a s k s a b o u t t h el a n g u a g e a c q u i s i t i o n o f c h i l d r e n o r a d u l t s,w i l l t h e r e s e a r c h e r h a v e a c c e s s t o t h e n u m b e r o f s u b j e c t s r e q u i r e d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q u e s t i o n?I s i t n e c e s s a r y,w i l l t h e r e b e a c c e s s t o c o m p u t e r t i m e a n d a s s i s t a n c e?W i l l t h e r e s e a r c h e r n e e d t o b e t r a i n e d i n t h e u s e o f c o m p u t e r 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s u c h a s S P S S o r S A S?Ⅳ. Some Procedures in Data Collection1. Subject Selection2. Extraneous Variables Control3. Hypothesis Formulation4.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Setting-up1.S u b j e c t S e l e c t i o n1) Subject: an individual who is studied in a research project.2) Population and Samples①Population⏹any set of items or individuals etc. which share some common and observabl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sample can be taken.②Sample:⏹any group of individuals which is selected to represent a population.③S a m p l i n g:t h e p r o c e d u r e o f s e l e c t i n g a s a m p l eA. simple random sampling.⏹In the simple random sampling, all the individuals of the defined population have an equal andindependent chance of being selected as a member of the sample. Independent means the selection of one individual does not affect in any way the selection of any other individual.⏹We may use different procedures to do this e.g.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B. Systematic sampling⏹It is used to obtain a sample from a defined population. This technique can be used if all members in adefined population have already been placed on a list in random order.⏹For example, we want to select 100 pupils from 1000 pupils. We can first divide the population by themember needed for the sample:1000÷100=10⏹Then we can select at random a number smaller than the number got by the division, and start with thatnumber and select every ~th name from a list of the population.⏹C. Stratified Sampling⏹A sample in which the population is grouped into several strata (e.g. of high, medium and low scores), anda selection drawn from each level, is known as a stratified sample⏹D. Volunteer Sampling④Guides to subject selectionA. To ensure that samples represent the population (lg. proficiency, sex, age, motivation etc.)B. To ensure that a minimum sample size is obtained (Charles & Merlter, 2002:154)2.E x t r a n e o u s V a r i a b l e s c o n t r o l1) Variables (变量)(1) Definition⏹ A variable is anything in the research situation that varies.⏹Are the following variables?⏹Language proficiency, motivation, aptitude, sex, age, native lg. background, time, environment, coursebook, teaching methods.2)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自变量)⏹Variable to which different subjects are exposed to different degree.⏹It is expected to bring about a change in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t may be called as stimulus or input orsometimes treatment.3) The dependent variable (依变量)⏹Variable the researcher is trying to change in his research.⏹Variable which changes or is influenced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one or more independent variables.4) Extraneous variables⏹Variable that influences the results of a research project bu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experimenttreatment.5) Controlling the EV①Environmental variables②Subject variables (e.g.proficiency, mortality, mortality, maturation etc.)③Hawthorne effect and John Henry effect3.R e s e a r c h q u e s t i o n s a n d h y p o t h e s e s1) Research questions: A research question is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inherent in the research topic.2) What’s a hypothesis?⏹ A statement which describes how the researcher expects his/her research to come out i.e. whatdifference or relationship he expects to find.3)C r i t e r i a f o r g o o d h y p o t h e s e s①state an expected relationship or difference between 2 or more variables.②state definite reasons for considering the hypothesis worthy of testing③be testable④be as brief and clear as possible4)T y p e s o f h y p o t h e s e s①The null hypothesis⏹It states that no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variables studied or no difference will be found betweenthe experimental treatments.⏹Students with low self-concept who participate in a program of bibliotherapy will show no change in theirattitude toward school.②The Directional Hypothesis (one-tailed hypothesis)It state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bles being studied or a difference between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that the researcher experts to emerge. (Indicat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results)Students with low self-concept who participate in a program of bibliotherapy will show improvement in their attitude toward school.③Non-directional hypothesisIt doesn’t specify the direction of changesStudents with low self-concept who participate in a program of bibliotherapy will show changes in their attitude towardschool.4.S e t t i n g u p o f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1)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 The control groupⅤ. SurveyA survey is a detailed inspection or investigation1. Types of survey1) Questionnaire (written) 2) Interview (oral)2. Steps in carrying out a survey (Nunan, 1992, PP.140—141)1) Define objectives What do we want to find out?2) Identify target population Who do we want to know about?3) Literature review What have others said/discovered?4) Determine samples How many subjects should we survey?5) Identify survey instruments How will the data be collected?6) Design survey procedures How will the data collection be carried out?7) Identify analytical procedures How will the data be analysed?8) Determine reporting procedures H o w w i l l r e s u l t s b e p r e s e n t e d?3.U s e s o f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a n d i n t e r v i e w s1) To get opinions, ideas, experiences of our subjects2) To get data on language use in a particular community ( Bolton and Luke, 1999)4.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d e s i g n1) Question types①Open questions ②Closed questions (Oxford, 1990; 文秋芳, 1995)2) Question wording①No leading questions ②No complex and confusing questions ③No embarrassing questions④Items should be directly referenced against one or more of the research objectives.3) Quantifying the responses —— Likert Scale5.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1) Piloting — the try —out to assess its quality while it can still be revised and improved before it is usedwith the actual subjects in the research2) Administration.⏹To get a sufficient percentage of responses6. InterviewAn interview is a directed conversation between an investigator and an individual or group of individuals in order to get information, ( Richards, et al, 1998)1) Uses of interview①To get data on stages and processe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②To assess proficiency③To investigate linguistic phenomena in communication④To get information2)T y p e s o f i n t e r v i e w①structured⏹The researcher works through a list of set questions in a predetermined order.②Semi—structured⏹The interviewer has a general idea of where he wants the interview to go, but does not enter the interviewwith a list of predetermined questions.③Unstructured⏹It is guided by the responses of the interviewee rather than the agenda of the researcher. The researcherexercises little or no control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interview is relatively unpredetermined.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 p l a n n i n g a n d c o n d u c t i n g i n t e r v i e w s①Prepare the interview schedule⏹The list of questions used by the interviewer is known as an interview schedule.②Piloting⏹Interview questions are piloted with a small sample of subjects before being used.③Selection of subjects⏹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secure a representative sample.④Good atmosphere⑤Use of recordersⅥ.C l a s s r o o m observation a n d c a s e s t u d i e s1. Observation methods⏹( in research )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that are based on systematic observation of events, e.g. usingaudio and video recorders, check list, etc.⏹Observation methods are often used in studying language use and classroom events. ( Richards et al, 1998)2. Types of observation (Seliger and Shohamy, 1997)1) 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the investigator observes and records or takes notes of the observed activities, but without the control orguidance of a questionnaire or other instrument.2) Participant observation⏹In the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he researchers are the observers; they participate in the very act that theyare describing.3) Open observation and structured observation⏹In open observation, the data being recorded are broad and more general.⏹In structured observation, the researcher uses tools (instruments) to collect data.3. Uses of observation1) To observe how learners acquire or use language. (龚少瑜、陈永培,1997)2)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3) To find out how an experiment is going on.4) To find ou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lassroom practices on learning outcome.4. Observation scheme COLT5. Case studies⏹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an individual ‘case’, whether that refers to one teacher, one learner, onegroup, one class, or whatever.6. Methods to collect data in case studies⏹a wide range of techniques can be used.1) Observation 2)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3) Verbal report 4) TestsⅦ. Experimental Method1. Definition⏹an approach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which an idea or hypothesis is tested or verified by setting upsituations in whi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subjects or variables can be determined. Thedescription of the purposes of the research, its plan, the statistical procedures used etc., in an experimental study is called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 Richards et al, 1998)2.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1) The type and number of groups(1) “Natural” groups(2) Groups formed specially for an experiment2) The treatment⏹This refers to anything done to groups in order to measure its effect, e. g. a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teaching materials⏹Treatments are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the research3) Measurement or observation⏹refers to how the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 will be evaluated or observed.X= treatmentO= observation or measurementR= randomization3. Single group design1) One shot design: XO2) One group pretest + posttest design⏹O1 X O23) Time series design⏹O1, O2, O3, O4, X, On+1, On+24. Design using control groups1) Static - group comparison design:X O1O12) Non – equivalent control group design:O1×O2O1O23) Pretest / posttest with randomization of groups:R O1X O2R O1O2↓R X O2R O24) Variation of 3)R ×O2R O25. Factorial Designs(因子设计)beginner groupR O1 Xc O2R O1 O2 beginners1—O1—Xd—O2R beginners2—O1—Xc—O2R O1 Xd O2 beginners3—O1 —— O2R O1 O2advanced groupR O1—Xc—O2R O1 O2 advanced1—O1—Xd—O2R advanced2—O1—Xc—O2R O1—Xd—O2 advanced3—O1 —— O2R O1 O26. Types of experiments1) Pre—experiment⏹May have pre and post treatment tests, but lacks a control group2) Quasi—experiment⏹has both pre and post tests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ut no random assignment ofsubjects3) True experiment⏹has both pretest and posttest,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and random assignment of subjectsⅧ.A c t i o n R e s e a r c h1.D e f i n i t i o nA c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i s a f o r m o f s e l f-r e f l e c t i v e e n q u i r y u n d e r t a k e n b y p a r t i c i p a n t s i n s o c i a l(i n c l u d i n ge d u c a t i o n a l)s i t u a t i o n i n o r d e r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r a t i o n a l i t y a n d j u s t i c e o f(a)t h e i r o w n s o c i a l o r e d u c a t i o n a lp r a c t i c e s,(b)t h e i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h e s e p r a c t i c e s,a n d(c)t h e s i t u a t i o n s(a n d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i n w h i c h t h e s ep r a c t i c e s a r e c a r r i e d o u t.(K e m m i s a n d M c T a g g a r t,1982:5)2.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c t i o n r e s e a r c h(N u n a n,1992:17-18)(1)I t i s c a r r i e d o u t b y p r a c t i t i o n e r s.(2)I t i s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3)I t i s a i m e d a t c h a n g i n g t h i n g s.3.S t e p s i n t h e a c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c y c l e(N u n a n,1992:19)S t e p1:I n i t i a t i o n→A t e a c h e r c o m e s t o m e w i t h a p r o b l e m:H i s c u r r e n t G r o u p o f s t u d e n t s d o n o ts e e m i n t e r e s t e d o r m o t i v a t e d.W h a t s h o u l d b e d o n e?S t e p2:P r e l i m i n a r y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W e s p e n d s o m e t i m e c o l l e c t i n g b a s e l i n e d a t a t h r o u g ho b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r e c o r d i n g c l a s s r o o m i n t e r a c t i o nS t e p3:H y p o t h e s i s→A f t e r r e v i e w i n g t h e i n i t i a l d a t a,w e f o r m t h e h y p o t h e s i s t h a t t h e s t u d e n t s a r eu n m o t i v a t e d b e c a u s e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t h e c l a s s r o o m i s n o t a d d r e s s i n g t h e n e e d s a n di n t e r e s t s o f t h e s t u d e n t s.S t e p4:I n t e r v e n t i o n→T h e t e a c h e r d e v i s e s a n u m b e r o f s t r a t e g i e s f o r e n c o u r a g i n g t h e s t u d e n t s t o r e l a t e t h ec o n t e n t o f t h e l e s s o n s t o t h e i r o w n b a c k g r o u nd s a n d i n te r e s t s.T h e s e i n c l u d e 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n u m b e r o f r e f e r e n t i a l o v e r d i s p l a y q u e s t i o n s.S t e p5:E v a l u a t i o n→A f t e r s e v e r a l w e e k s,t h e c l a s s i s r e c o r d e d a g a i n.T h e r e i s m u c h g r e a t e r i n v o l v e m e n t o f t h e s t u d e n t s,a n d t h e c o m p l e x i t y o f t h e i r l a n g u a g e a n d s t u d e n t-l e d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i s e n h a n c e dS t e p6: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T h e t e a c h e r r u n s a w o r k s h o p f o r c o l l e a g u e s a n d p r e s e n t s a p a p e r a t a l a n g u a g e c o n f e r e n c e. S t e p7:F o l l o w-u p→T h e t e a c h e r i n v e s t i g a t e s a l t e r n a t i v e m e t h o d s o f m o t i v a t i n g s t u d e n t s.4.D a t a c o l l e c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1)D i a r y w r i t i n g a n d f i e l d-n o t e s t a k i n g2)O b s e r v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①V e d i o r e c o r d i n g②A u d i o r e c o r d i n g③U s i n g o b s e r v a t i o n s c h e m e s3)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a n d i n t e r v i e w sⅧ. Data Analysis1. Definition:⏹Data analysis refers to sifting, organizing, summarizing, and synthesizing the data so as to arrive at theresults and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2. Relationship between data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research components⏹Apply Different data analysis techniques to different types of dataT h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b l e mThe research designThe data collectedThe data analysis technique3. Analyzing the data collected in observation, survey, and case studies1) Convert the oral data into the written form(孟春国2004)2) Classify the data by looking for commonalities, regularities or patterns(1) Use an ordering system of categories that exists(2) Pay attention to inter—rater reliability and intra—rater reliability3) Quantify the data(1) Use a particular figure to represent a phenomenon(2) Use item frequencies for particular phenomenon(3) Use the mean (平均数) and standard deviation (标准差) to represent the scores’ characteristics(4) Use standard scores to represent the scoresA. Z scoreB. T scoreC. CEEB score4. Analyzing the data collected in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1)H y p o t h e s i s t e s t i n g(1)s a m p l e d a t a a n d p o p u l a t i o n d a t a(2)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r s i g n i f i c a n t i n s t a t i s t i c s“p r o b a b l y c a u s e d b y s o m e t h i n g o t h e r t h a n m e r e C h a n c e.”(马广惠,2003:85)“F i n d i n g s t h a t v e r y l i k e l y h a v e n o t o c c u r r e d b y C h a n c e a r e c a l l e d‘s i g n i f i c a n t’”(C h a r l e s,C.M.&M e r t l e r,C.A.2004:385)⏹2) Steps in carrying out Hypothesis Testing(1) Formulate the statistical hypotheses(2) Select an alpha level(3) Select an appropriate statistical method(4) Compare the observed statistics and critical values••Formulate the statistical hypothesesA. statistics (统计量)and parametres (总体参数)a. When calculations are made to describe a sample sample they are called statistics. X and SDb. When the same calculations were actually done for the entire population, they would be calledparametres. μandσB. Null hypothesis and alternative hypothesisIn any study there should be at least one null hypothesis and one alternative hypothesis for each pair variables being studied.(2) Select an alpha levelA. Probability (概率) and confidence levels(置信度)a. Probability: in statistics, a concept related to chance(偶然性); is used to establish levels of confidence related to individual measures and hypothesis testing (Charles, C. M. & Mertler, C. A. 2004: 384)b. Confidence levels: indicating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population lies within certain specifiedboundaries. (ibid)(概率也常常定义为一种置信度,即人们对事情发生可能性的确信程度。

《语用学语用概说》课件

《语用学语用概说》课件

非语言语境:指语 言之外的语境,如 时间、地点、场合、 文化背景等
内部语境:指文本 内部的语境,如上 下文、篇章结构等
外部语境:指文本 外部的语境,如社 会背景、历史背景 等
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语境影响语言的选择:不同的语境需要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语境影响语言的理解:不同的语境会影响语言的理解和解释 语境影响语言的使用:不同的语境会影响语言的使用频率和方式 语境影响语言的变化:不同的语境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和变化
语用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使用:研究语言在实际生活中 的使用情况
语境因素:研究语境对语言使用的 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交际行为:研究语言在交际中的作 用和影响
语用策略:研究语言使用者在交际 中的策略和技巧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
语料库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语言数据,了解语言的使用情况 实验研究: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语言使用者的行为和反应,了解语言的使用规律 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了解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使用习惯和文化背景 理论研究:通过建立语言使用理论,解释语言使用的规律和特点
语言与语境
语境的定义
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时间、 地点、场合、对象等
语境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重要影响
语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 含义和功能
语境可以分为口头语境和书面语境, 口头语境包括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 等,书面语境包括书信、电子邮件等。
语境的分类
语言语境:指语言 本身所具有的语境, 如语法、词汇、句 法等
语用学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研究方法:需要更加多元化的研究 方法,如实验研究、田野调查等
应用领域:需要加强对语用学在教 育、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 的应用研究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概述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概述
详细描述
文化适应研究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研 究方法,通过深入访谈、观察、问卷 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个体或群 体在新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过程、影响 因素和结果。
文化对比研究
总结词
文化对比研究主要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语言、行为、观念等方面的异同,揭 示文化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
详细描述
文化对比研究可以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不同 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探究文化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和作用。
定性研究方法
通过深入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手段,对少量的语言数据进行深 入探究,挖掘语言现象的内在本质和意义。
混合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研究结 果。这种方法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中越来越受 3
探究语言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探究 语言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了解语言的演变和发展 过程。
研究方法的未来发展
混合研究方法的融合
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量化与质性研究的结合 ,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研究的全面性和深 度。
跨学科方法的借鉴
应用语言学将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心理学 、社会学等,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研究方法体系。
技术的运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应用语言学研究将更加注重数据挖掘和机器 学习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
指导语言教学实践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可以为语言教学实践提供科 学的指导和依据,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跨文化交流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和交流习惯,促进跨文 化交流和理解。
02 实证研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这种抽样调查组织形式 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为若干层组或类型, 然后从各层组或类型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构成样本。 分层抽样要尽量做到界限分明,层组内的单位保持 同质,层组之间保持异质。 (1)、各组的单位数可按定额分配,即不论各层组 或类型的情况如何,一律抽取同样数量的单位,这 种抽样方法也叫定额抽样。 (2)、更为合理的办法是按比例分层抽样,即按层 组或类型的总体单位数在全及总体单位数中所占的 比例大小,分配样本数量。 分层抽样适合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大小悬殊的情况 下采用。
一、选择课题



选择研究课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从亲身感受中去考虑有哪些言语现象 值得研究。 第二、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去吸取养料,寻 求合适的课题。
二、建立假设

研究人员对要探讨的社会因素与语言变异之间的 联系作出初步的判断,这一步骤就叫做建立假设。



建立假设须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假设应力求具体可测。注重对假设的 研究,其结论要归结到检验假设上。因此假 设中的变量必须具体可测。 举例:(r)的社会分层研究



例如,有人研究儿童从一个方言区迁移到另一个方 言区以后口音上发生的变化。 首先选择一个方言混杂的地区,那里的多数居民说 一种主要方言,同时又有许多家庭说其他地区的方 言。 第二步是在这一地区内搜寻三种类型的家庭: 1)父 母与孩子都是在本地生长的; 2)父母是从外地迁移 过来而孩子是在本地出生的;3)父母与孩子都是从 外地迁移过来的。



1、偶遇抽样:所谓偶遇抽样,以偶然遇到的研究对 象作样本。在没有很多时间和费用的条件下,为谋 求样本的代表性,可以事先规划好观察的时间和地 点,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 2、雪球抽样这种方式就是首先选择一些调查单位, 然后再从第一批调查单位的关系网中抽出第二批调 查单位,依次类推,逐步扩大调查的范围。 3、判断抽样判断抽样一般是由研究人员自己去鉴定 调查单位的代表性,然后从这些有代表性的典型调 查单位中抽出样本来。

2、系统抽样 也叫等距抽样。它是在按一定 顺序排列好的个体中先计算出抽样间距 K , 然后在头 K 个个体中,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 法抽区一个个体A,再从A开始,每隔K个间 距抽取一个个体的抽样方法。它适用于同质 性较高的个体。

系统抽样所得的调查单位在总体中分布均 匀,因此其误差一般较简单随机抽样为小, 尤其是当研究的现象变异程度大而实际上 又不可能抽选更多的单位进行调查时,系 统抽样比简单随机抽样更为有效。


第二,对自变量应加以限定。在现实生活中,影 响语言变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如果不从一 开始就注意限定自变量的范围,那就会导致对观 察的结果难以作出准确的评估和推断。 举例说明:假若我们根据经验作出如下假设:男 子说话比女子说话要干脆,表现在句法上,男子 较多地使用陈述句,而女子则较多地使用疑问句。




Biblioteka 1982 年林焘率领北京大学中文系师生调查北京话 中以 w 作音节开头零声母的语音分析时,设计了一 张包括下列16个词的词表: 1.袜(子) 2.(青)蛙wa 3.网(儿) 4.(国)王wang 5.晚(上) 6.(茶)碗wan 7.外(国) 8.(国)外wai 9.围(巾) 10.(党)委wei 11.蚊(子) 12.(新)闻wen 13.窝(头) 14.(鸡)窝WO 15.屋(子) 16.(中)午WU


这就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用计量方法调 查研究社会方言,样本容量多大才算合理? 有的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调查社会方言时, 能确保每种类型有5名提供可靠话语资料 的合作人,就算是比较理想的数目了。

(二)、非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指的是 按照调查人员的主观意图或取样的方便, 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非随机抽样形式无法计算抽样误差和 可信度,因而不能根据样本资料去推断总 体的全面情况。常用的非随机抽样方式有 以下几种:



(一)、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做法是先给构成总体的每 一个体依次编上号码,逐个写在签条上,然后 把签条放在一只容器内,充分搅和后,从中任 意取出若干个签条,签条上的号码所代表的单 位组成的抽样总体即为样本。 (1)、重复抽样: (2)、不重复抽样: 当总体单位具有某种特征、且该特征均匀地分 布在总体的各个部分时,简单随机抽样法比较 适用。
四、搜集资料

(一)、访谈法: 就是由调查人员与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谈 话。有个别交谈和集体交谈两种方式。



个别访谈法的优缺点 优点:获取的信息更加深人、详细和全面。 缺点:需要具有高度熟练技巧和受过专门培训的 调查员;记录和分析的方法耗时,因此,样本规模通 常较小,典型地应答者人数在10-60名之间;解释 资料也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高水平的技巧。 集体访谈法的优缺点: 优点:了解情况快,工作效率高。集思广益。 缺点:无法完全排除被调查者之间社会心理因素 的影响;不宜于集体访谈 ;占用被调查者的时间较多。


访谈法的关键在于如何诱导受访人说出调查人员 所需了解的话语,提供有关语言变体的原始材料。 通常使用的技巧有以下几种: 1、念词表、句子或语段。这是调查方言语 音体系用得最多的技巧。调查人员把事先编制好 的词汇表、例句或短文请被调查者逐一朗读,当 场审音、记音。最好是把访谈的内容录下音来, 以便细致分析核实。
三、确定调查对象


对有关言语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都一一进行一番调 查又是不可能的。采用抽样调查是一个好办法。 抽样调查: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总 体中,抽取部分单位作为研究的样本 ( 又叫抽样总 体)。通过抽样本中的个案,并以此部分单位的指标 数值去推断相关总体的指标数值。 这种方法既能避免无法全面调查的困难,又能节省 人力物力,达到认识总体的目的。而且可以依据概 率论的原理,求得抽样误差及其相应的概率保证度, 即抽样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所对应的概率 (probability)。

4 、多级抽样: 调查单位一般不是一次性直接 抽取到的,而是采用两阶段或多阶段抽取的办 法,即先抽取大的单元,在大单元中再选取小 单元,再在小单元中选取更小的单元,这种抽 样方式称为多级抽样。
多级抽样示意图


随机抽样是一种科学方法,要按照一定的 计算方法和程序去抽取调查单位。这种抽 样方式进行起来需要花费很多精力,而抽 到的调查单位又往往不都能满足研究人员 分析语言特征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