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轮系(机械设计基础)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轮系)
图 5-3 解:这是一个定轴轮系,由题意可得:
1 / 1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反转原理:给周转轮系施以附加的公共角速度 H 后,不改变轮系中各构件之间的相
对运动,原轮系将转化成为一假想的定轴轮系,由此可按定轴轮系的公式计算该新轮系的传
动比。
设周转轮系中两个太阳轮分别为 G、K,行星架为 H,则其转化轮系的传动比: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5章 轮 系
5.1 复习笔记
一、轮系的类型 轮系是指由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 根据轮系运转时各个齿轮轴线相对于机架位置是否固定,分为三类: 1.定轴轮系:轮系中各齿轮轴线相对于机架均为固定,又分为平面定轴轮系和空间定 轴轮系。 2.周转轮系: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轴线位置不固定,而是绕着其他齿轮的固定轴线 回转。周转轮系由太阳轮、行星轮、系杆及机架组成,又可分为差动轮系(自由度为 2)和 行星轮系(自由度为 1)。 3.复合轮系:既包含定轴轮系,又包含周转轮系,或者是由几部分周转轮系组成。 根据轮系中各轮几何轴线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分为两类:平面轮系和空间轮系。
图 5-2
5-2 在图 5-3 所示轮系中,已知 z1=15,z2=25, z2' =15,z3=30, z3' =15z4=30, z4' =2(右 旋),z5=60, z5' =20(m=4 mm),若 n1=500 r/min,求齿条 6 线速度 v 的大小和方向。
3 / 1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空间周转轮系中,由于角速度矢量与系杆的角速度矢量不平行,所以不能用代数 法相加减。但是不影响基本构件之间传动比的计算。
机械设计基础第5章 轮系习题解答1
45 30 34 15 15 17
12
例2:在下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z1=20,z2=40,
z2'=20,z3=30,z4=80,试求传动比i1H。
解: i12
n1 n2
z2 z1
40 20
2
i2H4
n2 n4
nH nH
z4 z2
80 4 20
n2 n2
n4 0
联立求解得:
i1H
解: 将轮系分解
4 13
1-2为定轴轮系 2-2’共轴
2
H
H-4-3-2’为周转轮系
2’
定轴轮系: i12=ω1/ω2 =-z2/ z1
周转轮系: iH2’4=(1- i2’H) =-z4 /z2’
连接条件: ω2=ω2’
i12 • i2’HBiblioteka 联立解得 i1H1 H
z2 (1 z4 ) 40 (1 20) 10 z1 z2 20
n1 1 991909100
nH
1010000000
n1 19091909011 1100 1 nH 1100000 1010000000 100
iH 1
1 i1H
10100000
例题5.4:如图所示的轮系中 ,已知若 z1=20, z2=40,
z2’=20, z3=30,z4=80,试求传动比i1H。
z2=25,z2'=20,z3=75,齿轮1的转速为200r/min(箭头朝
上),齿轮3的转速为50r/min,求行星架转速的nH大小和
方向。
解: i13H
n1H n3 H
n1 nH n3 nH
z2z3 z1 z2
25 75 25 30 20 8
机械设计基础 第5章 轮系
Z2 H Z1
Z’2
Z3
=99。 z3=99。源自101×99/100× i1H=1-iH13=1-101×99/100×100 =1/10000, iH1=10000 结论:系杆转10000圈时, 结论:系杆转10000圈时,轮1同向转1圈。 10000圈时 同向转1 100, 又若 Z1=100, z2=101, z2’=100, z3=100, =-1/100, i1H=1-iH1H=1-101/100 =-1/100, iH1=-100
所有齿轮几何轴线的位置均固定不 变的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变的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5-1 轮系的类型
二、周转轮系
周转轮系:在运转过程中至少有一个齿轮几何轴线的位置并不固定, 周转轮系:在运转过程中至少有一个齿轮几何轴线的位置并不固定, 而是绕着其它定轴齿轮轴线回转的轮系,称为周转轮系。 而是绕着其它定轴齿轮轴线回转的轮系,称为周转轮系。
方向: 方向:见图 复合轮系
Z5
Z’5
§5-4 复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复合轮系:几个基本周转轮系构成, 复合轮系:几个基本周转轮系构成,或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构成 整个复合轮系不可能转化为一个定轴轮系,所以正确的做法是: 整个复合轮系不可能转化为一个定轴轮系,所以正确的做法是: 1 区分其中的基本周转轮系和定轴轮系 2 分别计算各轮系的传动比 3 各传动比联合求解
ω1 3 Z2 Z3 Z5 = i12i2′3i34i45 = (− 1) ω5 Z1Z2′ Z3′
§5-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传动比计算
ω1 (− 1)3 Z2Z3Z4 Z5 i15 = =i i ′ i i = ω5 12 2 3 34 45 Z1Z2′ Z3′ Z4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轮系
2. 根据周转轮系的组合方式,利用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求
03
出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实例分析与计算
1
3. 将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传动比相乘,得到复 合轮系的传动比。
2
4. 根据输入转速和复合轮系的传动比,求出输出 转速。
3
计算结果: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得到了复合轮 系的输出转速。
05 轮系应用与实例分析
仿真结果输出
将仿真结果以图形、数据等形式输出,以便 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实验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01
数据对比
将实验数据和仿真数据进行对比 ,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和一致性 。
结果分析
02
03
优化设计
根据对比结果,分析轮系设计的 合理性和可行性,找出可能存在 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针对分析结果,对轮系设计进行 优化和改进,提高轮系的性能和 稳定性。
04 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复合轮系构成及特点
构成
由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或几个周转轮系)组合而成,称为复合轮系。
特点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较复杂,其传动比的计算需结合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公式进行。
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
对于由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组成的复合轮系,其传动比计算 公式为:i=n1/nK=(Z2×Z4×…×Zk)/(Z1×Z3×…×Zk-1)×(1)m,其中n1为输入转速,nK为输出转速,Z为各齿轮齿数 ,m为从输入轴到输出轴外啮合齿轮的对数。
火车车轮与轨道
通过轮系保证火车在铁轨 上的平稳运行和导向作用 。
船舶推进器
利用轮系将主机的动力传 递给螺旋桨,推动船舶前 进。
军事装备中轮系应用举例
坦克传动系统
采用轮系实现坦克发动机的动力 输出与行走机构的连接,确保坦 克在各种地形条件下的机动性。
机械设计基础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轮系在机械设计中,轮系的设计和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轮系,或者称为齿轮系,是由一系列齿轮和轴组成的,它们通过精确的配合和排列,将动力从一个轴传递到另一个轴,或者改变轴的转速。
这种设计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汽车、飞机、机床等。
一、轮系的基本类型根据轮系中齿轮的排列和组合方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定轴轮系:在这种轮系中,齿轮是固定在轴上的,因此轴的旋转速度是恒定的。
这种轮系主要用于改变动力的大小和方向。
2、行星轮系:在这种轮系中,有一个或多个齿轮是浮动的,它们可以随着轴一起旋转,也可以绕着轴旋转。
这种轮系主要用于平衡轴的转速和改变动力的方向。
3、差动轮系:在这种轮系中,有两个或多个齿轮的旋转速度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速度差。
这种轮系主要用于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
在设计轮系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确定传递路径:根据机械设备的需要,确定动力从哪个轴输入,需要传递到哪个轴。
2、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直齿、斜齿、锥齿等)。
3、确定齿轮的参数: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确定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
4、确定齿轮的排列方式:根据需要实现的传动比、转速等因素,确定齿轮的排列方式(串联、并联等)。
5、确定轴的结构形式: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确定轴的结构形式(实心轴、空心轴、悬臂轴等)。
6、确定支承形式: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确定支承形式(滚动支承、滑动支承等)。
7、确定润滑方式: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确定润滑方式(油润滑、脂润滑等)。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轮系的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1、优化齿轮参数:通过调整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来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和降低噪声。
2、优化齿轮排列:通过优化齿轮的排列方式,来提高传动效率、降低传动噪声和减少摩擦损失。
机械设计基础_孙立鹏_习题第五章轮系
第五章轮系题5-1图示轮系中,已知1轮Array如图示。
各轮齿数为:Z1=20,转向n1Z=40,Z3= 15,Z4=60,Z5=Z6= 18,2Z=1(左旋蜗杆),Z8=40,Z9 =20 。
7若n1 =1000 r/min ,齿轮9的模数m =3 mm,试求齿条10的速度v及10其移动方向(可在图中用箭头标出)。
解题分析:判定轮系类型:因在轮系运转时,所有齿轮的轴线相对于机架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但有轴线相互不平行的空间齿轮传动,故为空间定轴轮系。
确定传动比计算式:其传动比的大小仍可用式(6-1)计算,但转向只能用画解答:1.确定齿条10的速度v 10 大小∵ 320118152040186040753186428118=⨯⨯⨯⨯⨯⨯===z z z z z z z z n n i∴min /125.3min /320100018189r r i n n n ====s /mm .s /mm .n mz n d v v 82960125320360609999910=⨯⨯⨯π=π=π==2.确定齿条10移动方向根据圆柱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及蜗杆传动的转向关系,可定出蜗轮转向n 8为逆时针方向,齿轮9与蜗轮8同轴,n 9 = n 8,齿条10线速度v 10与9轮线速度v 9方向一致,故齿条10的移动方向应朝上(↑)题5-2 图示轮系中,已知蜗杆1的齿数为Z 2= 50 ;蜗杆2′为单头右旋蜗杆, 蜗轮3的齿数为Z 3=40;其余各轮齿 数为;Z 3′=30,Z 4 = 20 ,Z 4′ = 26 , Z 5 =18,Z 5′=28,Z 6=16,Z 7=18。
要求:(1) 分别确定蜗轮2、蜗轮3的 轮齿螺旋线方向及转向n 2、n 3 ;(2) 计算传动比i 17 ,并确定齿 轮7的转向n 7。
解题分析:判定轮系类型:因在轮系运转时,所有齿轮的轴线相对于机架的 位置都是固定的,但有轴线相互不 平行的空间齿轮传动,故为空间定 轴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 轮系
轮
系
三个运动件中,有两个构件为主动件 一个为从动 三个运动件中 有两个构件为主动件,一个为从动, 运动复合的差动轮系 有两个构件为主动件 一个为从动, 三个运动件中,有一件主动,两件从动, 三个运动件中,有一件主动,两件从动,运动分解的差动轮系 三个运动件中,两个中心轮之一固定, 三个运动件中,两个中心轮之一固定, 行星轮系 系杆H固定 演变为定轴轮系。 固定, 系杆 固定,演变为定轴轮系。
第五章
轮
系
重点学习内容
1.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2.轮系中从动轮转动方向的判定
机 械 设 计 基 础
第五章
轮
系
第一节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第二节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第三节 轮系的功用
机 械 设 计 基 础
第五章
轮
系
现代机械中, 现代机械中,为了满足不同的工作要求只用一对齿轮传 动往往是不够的,通常用一系列齿轮共同传动。 动往往是不够的,通常用一系列齿轮共同传动。这种由一系列 齿轮(包括蜗杆蜗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齿轮系(简称轮系)。 齿轮(包括蜗杆蜗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齿轮系(简称轮系)。 齿轮系
机 械 设 计 基 础
周转轮系的分类: 周转轮系的分类:
第五章
轮
系
1、行星轮系:自由度为1的周转轮系,需要两个原动 、行星轮系:自由度为 的周转轮系 的周转轮系, 件才能有确定的运动。 件才能有确定的运动。 2、差动轮系:自由度为2的周转轮系,需要一个原动 、差动轮系:自由度为 的周转轮系 的周转轮系, 件才能有确定的运动。 件才能有确定的运动。
第五章
转化后的定轴轮系 的传动比为: 的传动比为:
H 13
n1 n1 − nH i = H = n3 n3 − nH
机械设计基础----第5章轮系
图5-4c
三、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一)基本思路
如图5-4 a、b所示。
周转轮系与定轴轮系的
根本区别在于周转轮系
中有一个转动着的行星
架,因此使行星轮既自
转又公转。如果能
图5-4 a、b
够设法使行星架固定不动,那么周转轮系就可转化成一个
假想的定轴轮系,并称其为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
在周转轮系转化为转化轮系后,就可以对转化轮系应
2、5的转向相同)
∴
i17=
z2 z1
•
z3 z 2
•
z4 z3
•
z5 z4
•
z6 z5
•
z7 z6
上例中的轮4,其齿数多少不影响传动比的大小,只
起改变转向的作用,在轮系中的这种齿轮称为惰轮(过桥
齿轮)——仅影响 i 的符号,而不影响 i 的大小。
▲自学:P74例5-1。
§5—3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构件的轴线可互不平行;
3、正负号——指转化轮系中轮G、K的转向关系,图上画 箭头来确定(同定轴轮系);
4、真实转速nG、nK、nH中的已知量代入公式时要带正负 号(可假定某一转向为正,则相反的转向为负),求
得的未知量的转向也依据计算结果的正负号来确定。
例: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z1=z2=30,z3=90。试求当构件 1、3的转速分别为 n1=10rpm,n3=10rpm (转向如图) 时,求 nH及i1H的值。
转轮系)。
图a
图b
三、轮系的传动比(Transmission ratio)
一对齿轮的传动比:是指两轮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即 i12=ω1 /ω2= n1 /n2 = z2 /z1。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 作业解答:第5章-轮系
齿轮1、2组成定轴轮系,齿轮3、4、 4’、5和行星架组成周转轮系
定轴轮系
i12
n1 n2
Z2 Z1
Z2 17
周转轮系
i3H5
n3H n5H
n3 nH n5 nH
Z5Z4 Z4'Z3
2419 114 20 23 115
nH
n2 , n3
0,所以 n2 n5 n2
114 115
n1 n3
Z3 Z1
85 17
5,所以n3
n1 5
周转轮系中,i4H7
n4H n7H
n4 nH n7 nH
Z7Z5 Z6Z4
63 24 4 2118
nH
n3, n7
nP
,
所以
n4 nP
n1 / 5 n1 / 5
4, nP
n1
n4 4
(1)当n1
10001r
/ min 、n4
5-2 Z1=15, Z2=25 ,Z2'=15 ,Z3=30,Z3'=15, Z4=30, Z4'=2(右旋),Z5=60,Z5'=20(m=4mm), 若
n1=500(r/min),求齿条6的线速度。
传动4 .Z 3 .Z 2 Z 4' .Z 3' .Z 2' .Z1
的传动比 iSM 和分针与时针的传动比 iMH 。
秒针S到分针M的传动路线为齿轮 6—5—4—3,所以
i SM
Z3.Z5 Z 4 .Z 6
64 60 88
60
分针M到时针H的传动路线为 齿轮9—10—11—12,所以
iMH
Z12 .Z10 Z11.Z9
24 24 68
12
5-4 Z1 = Z2 =17, Z3 =51。当手柄转过90°时,转盘 H 转过 多少角度?
机械设计基础完美第五章轮系PPT课件
36
第六节 几种特殊的行星传动简介
37
第六节 几种特殊的行星传动简介
• 四、活齿传动
• 随着原动机和工作机向着多样化方向的发展,对 传动装置的性能要求也日益苛刻。为了适应这一 要求,除对齿轮、蜗杆蜗轮等传统的传动装置作 大量的研究和改进外,近20多年来人们还研究出 了多种新型传动装置如谐波传动、摆线针轮传动 等。这些传动都成功地应用于许多行业的各种机 械装置中。
须相等。
20
• 3、邻接条件 • 确定齿轮齿数时,必须保证相邻两行星齿轮的齿
顶圆之间有一定间隙,如图所示,即满足以下不 等式
• 4、装配条件 • 为了保证各行星齿轮能能均匀的分布在两中心轮
之间,并且与两中心轮啮合良好而没有错位现象, 即在行星轮数目确定后齿数的选择应满足装配条 件。
21
22
第四节 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9
第二节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当主动轮1和最末从动轮K的轴线平行时,两轮 转向的同异可用传动比的正负表达。两轮转向相同 时,传动比为“+”;两轮转向相反时,传动比为“-”。 因此,平行二轴间的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 为:
10
第二节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11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节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周转轮系中行星轮的运动不是绕固定轴线的 简单转动(包括自转和公转),所以周转轮系各 构件间的传动比就不能直接用定轴轮系的方法来 计算了。
16
第三节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17
第三节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18
第三节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19
第三节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 齿数的确定 • 确定齿数的条件 • 在选择行星齿轮传动的齿数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 1、传动比条件 • 齿数的选择首先应保证实现给定传动比的要求。 • 2、同心条件 • 为了保证正确的啮合,各对啮合齿轮的中心距必
机械设计基础(高教第五版)精品教案:第5章轮系
第5章轮系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达到了解了解轮系的类型、定轴轮系、周转轮系与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几种特殊行星齿轮传动等等问题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三、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相结合四、学时分配:讲课学时为4学时五、重点、难点:5.2节、53节与5.4节重点讲解难点:定轴、周转与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问题六、作业布置:习题5-6至5-10七、辅导安排:课后安排辅导八、教学内容5.1 轮系的类型由一对齿轮组成的机构是齿轮传动的最简单形式。
在精密机械中,为了将输入轴的一种转速变换为输出轴的多种转速,或者为了获得很大的传动比,常采用一系列互相啮合的齿轮(包括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和蜗杆蜗轮等各种类型的齿轮)将输入轴和输出轴连接起来。
这种由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轮系。
轮系可以分为:1定轴轮系;2 周转轮系。
5.1.1 定轴轮系定轴轮系:轮系在传动时,所有齿轮轴线的位置都是固定的。
如下图所示定轴轮系5.1.2 周转轮系周转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可以绕另一齿轮的固定轴线转动的轮系。
如下图所示。
周转轮系复合轮系:既包含有定轴轮系部分,又包含有周转轮系部分的轮系。
5.2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在轮系中,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用表示。
下标a,b为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代号。
即表示齿轮传动的转向关系有用正负号表示或用画箭头表示两种方式。
对于平行轴定轴轮系,其转向关系用正负号表示: 转向相同,传动比取正号;转向相反,传动比则取负号。
对于非平行轴定轴轮系,各轮转动方向用画箭头表示。
回过去再看前面的定轴轮系图,定轴轮系由圆柱齿轮组成,各轮的轴线互相平行。
输入轴与主动轮1固联,输出轴与齿轮5固联,该轮系传动比就是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速比。
若已知轮系中各轮的齿数,则为了计算轮系的传动比,可先计算各级齿轮的传动比,分别为其中,式中“ ”表示外啮合时主、从动轮转向相反;“+”表示内啮合时主、从动轮转向相同。
机械设计基础 第5章轮系
§5-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轮系的传动比:轮系中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角速度之比。iab。
n1 z2 i12 n2 z1 齿轮系:设输入轴角速度ω a,输出轴角速度ω b,按定义有: i 1 2 i12 2 ' 3 3 2 计算轮系传动比:1)确定iab数值;2)确定两轴的相对转动方向。 ' nn2 n3 z2 z2z1 1 i1 n12 2 z 一、传动比的计算 z z i12 i n2n31 3z4 2n i3' 2 ' 3 4 z n2、n2′n 转速。同一轴 图(a)轮系:z1、z2、z2′‥齿数;n1、n 2 ‥ n4 z2z3' 1 3 '
2)分析混合轮系内部联系。
(1)定轴轮系中内齿轮5与差动轮系中系杆H是同一构件,因而n5=nH; (2)定轴轮系中齿轮3′与差动轮系中心轮3是同一构件, 因而n3′=n3。
3
设实箭头朝上为正,则n1= 120r /min,n3=-120r /min , 代入上式得
120-nH -120-nH = (+)
40 60
解得:nH=600r /min。nH与n1转向同。
1)行星轮2-2′的轴线与齿轮1(或3)及行星架H的轴线不平行,不能用5-2 式计算n2。(转化轮系中两齿轮轴线不平行时,不能直接计算!) 2)实箭头—表示齿轮真实转向—对应n1、n3、…。虚箭头—表示虚拟转化 轮系中的齿轮转向—对应n1H、n2H、n3H。 3)运用(5-2)时, i13H的正负取决于n1H和n3H,即取决于虚线箭头。而代 入n1、n3数值时需根据实线箭头判定其正负。
二、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周转轮系的行星轮不是绕固定轴线的简单运动,传动 比不能直接用求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方法求解。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及详解(轮系)【圣才出品】
5-2 在图 5-3 所示轮系中,已知 z1=15,z2=25, z2' =15,z3=30, z3' =15z4 =30, z4' =2(右旋),z5=60, z5' =20(m=4 mm),若 n1=500 r/min,求齿条 6
1 / 12
圣才电子书
图 5-11
① 齿轮 4、5、6、7、H 构成周转轮系,有
②
又有:nH=n3,nP=n7,联立式①②可得: np
1 4
n1Βιβλιοθήκη n4 ③(1)将已知代入式③,可得 np
1 4
n1
n4
1 1000110000
4
0.25r
/
min
P 和轮 1 的转向相同。
(2) np 0 。
(3)将已知代入式③,可得
,且与
z2 无关。
5-8 在 图 5-9 所 示 锥 齿 轮 组 成 的 行 星 轮 系 中 , 已 知 各 轮 的 齿 数 为
,求 nh 的大小和方向。
图 5-9
解:由题意可得: i1H3
n1H n3H
n1 nH n3 nH
z2 z3 z1z2
,又 n3 0
则有:
5 / 12
圣才电子书
解得: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负号表示方向与 n1 相反。
5-9 在图 5-10 所示差动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
齿轮
1 的转速为 200 r/min(箭头向上),齿轮 3 的转速为 50 r/min(箭头向下),求行星架
转速 nH 的大小和方向。
图 5-10 解: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 1、3 为中心轮,齿轮 2、2′为行星轮,H 为行星架, 则有: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_轮系机构
z2 zn 1 H n H z1 z n 1
各轮齿数已知,就可以确定1、n、H之间的关系; 如果其 中两个转速已知,就可以计算出第三个,进而可以计算周转轮系 的传动比。
1、i1H 是转化机构中齿轮1为主动轮、齿轮n为从动轮时的传动 n
比,其大小和方向可以根据定轴轮系的方法来判断; 2、表达式中 1、n、H的正负号问题。若基本构件的实际 转速方向相反,则 的正负号应该不同。
1 z 2 z 3 z 4 z 5 i15 5 z1 z 2' z 3' z 4
1 2 3 4 1 i15 2 3 4 5 5
大小:
i1 k
1 m 从 动 轮 齿 数 连 乘 积 ( 1) k 主动轮齿数连乘积
m: 外 啮 合 的 次 数
3 要在 先计 学算 会传 分动 析比 传大 动小 路之 线前 Ⅱ 1 2 Ⅲ
动力输出
4
传动路线 动力输入
Ⅰ
两级齿轮传动装置
例1
如图所示轮系,分析该轮系传动路线。
Ⅴ Ⅰ
z1
z7 z8
Ⅲ
z9
Ⅵ
n1 z2
Ⅱ
z5 Ⅳ z6
z3
z4
n9
解
该轮系传动路线为:
Ⅰ
n1
z1 z2
Ⅱ
z3 z4
Ⅲ
z5 z6
Ⅳ
z7 z8
z 2 z3 z5 1 z 2 z 3 z 4 z 5 i15 5 z1 z 2' z 3' z 4 z1 z 2 ' z 3'
?
转向?
平面定轴轮系(各齿轮轴线相互平行)
例 1:
机械设计基础之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之轮系机械设计基础之轮系轮系是机械设计中重要的基础部分,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齿轮系统传递动力,实现机械设备的运动和动力输出。
本文将详细介绍轮系的组成、分类、设计及实际应用。
一、轮系的组成轮系通常由一系列的齿轮组成,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齿轮轴等。
主动轮是动力输入部分,从动轮则是动力输出部分。
齿轮轴是用于支撑和固定齿轮的零件,可以分为输入轴和输出轴。
此外,轮系中还可能包括超越离合器、安全离合器等辅助装置,以保护轮系免受过度载荷或意外损坏。
二、轮系的分类根据轮系中齿轮的形状和啮合方式,可以将轮系分为多种类型,例如凸轮、凹轮、斜齿轮等。
其中,凸轮轮系是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齿轮的齿形为凸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
凹轮轮系的齿轮齿形为凹状,通常用于低速传动或高减速比的情况。
斜齿轮轮系则具有较好的啮合性能和承载能力,常用于高速重载场合。
三、轮系的设计轮系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轮系的传动比。
传动比是根据机械设备的需求确定的,通常要求传动比在10:1到1:10之间。
2、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
根据传动比和载荷情况,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如凸轮、凹轮或斜齿轮等。
3、设计齿轮的尺寸和材料。
根据载荷和转速等情况,设计齿轮的尺寸和材料,通常采用合金钢或碳素钢等材料。
4、校核齿轮的强度和寿命。
通过对齿轮进行强度和寿命的校核,确保齿轮在规定的使用时间内能够正常工作。
四、轮系的实际应用轮系在机械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飞机:飞机的起飞和降落过程中,需要通过轮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螺旋桨和减速器等部件,实现飞机的起飞和降落。
2、汽车:汽车的变速器中使用了多种类型的轮系,如凸轮、斜齿轮等,用于传递发动机的动力到车轮,实现汽车的加速、减速和转向等操作。
3、船舶:船舶的推进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轮系,通过齿轮的啮合实现发动机动力传递到螺旋桨,推动船舶前行。
4、工业机械:工业机械中大量使用轮系,如纺织机械、矿山机械等,通过轮系实现动力的传递和控制。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轮系 ppt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
【例 5-1】如图 5-2 所示的平面定轴齿轮系中,已知 z1 z2 z3 z4 20 ,齿轮 1、
3、
3
和
5
同轴线,各齿轮均为标准齿轮。若已知轮
1
的转速为
n1
1440
r min
,求轮
5
的转速 n5 。
图 5-2 平面定轴齿轮系
图5-2 平面定轴齿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
解 由图知该齿轮系为一平面定轴齿轮系,齿轮 2 和 4 均为惰轮,齿轮系中有两 对外啮合齿轮,由式(5-1)得
i15
n1 n5
(1)2
z3 z1
z5 z3
z3 z5 z1 z3
因齿轮 1、2、3 的模板相等,故它们之间的中心距关系为
a12 a23
m 2
(z1
z2 )
m 2
(z3
z2 )
此式中 m 为齿轮的模板。由上式可得
同理可得
z3 z1 2z2 20 2 20 60
z5 z3 2z4 20 2 20 60
自由度F=2
差动轮系
5.2.2 行星齿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比较。 显然,不能将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直接用于周转轮系 一、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 根据相对运动原理,若给整个轮系加上一个公共的角速度
-ωH ,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并不改变,但此时系杆H静止 不动。于是周转轮系就转化为一假想的定轴轮系—转化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
所以
n5
n1 (1)2
z1 z3 z3 z5
1440
20 20 60 60
r min
160 r min
n5 为正值,说明齿轮 5 与齿轮 1 转向相同。
轮系总复习题及解答
第五章 轮系一.考点提要:1.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传动时每个齿轮的几何轴线都是固定的,这种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如果若干个齿轮排成一列,即除第一个主动轮和最后一个从动轮外,其他中间的齿轮即是上一对齿轮的从动轮又是下一对齿轮的主动轮,就称为单式轮系。
如图5.1a) 所示,就是一个单式轮系.单式轮系的传动比为第一个主动轮和最后一个从动轮直接啮合的传动比,与中间齿轮的齿数无关,在计算中都会被约去,这样的齿轮称介轮或惰轮,只对转向起作用。
以图5.1a)的轮系为例:齿轮1、2的传动比和齿轮2,3的传动比分别为:122112z z n n i; 233223z zn n i 齿轮1,3的 传动比为:13231232213113))((z zz z z z n n n n n n i齿轮2是惰轮,惰轮的个数多少只改变转向,惰轮的齿数不改变传动比的值.图5.1 定轴轮系如果在一个轮系中,有的轴上有不止一个齿轮,即动力从同一根轴上的一个齿轮输入,从另一个齿轮上输出,则称之为复式轮系.复式轮系的传动比为组成该轮系的所有单式轮系的传动比之乘积.以图5.1b)的轮系为例:))(('23123'2213'21213z z z z n n n n i i i 以上结论可推广到一般情况。
设轮I 为起始主动轮,轮K 为最末从动轮,则定轴轮系始末两轮传动比数值计算的一般公式为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到从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到从)(k k n n i n k k 11111(5.1)式中:n 轮系中从轮1到轮k 之间经过外啮合的次数上式所求为传动比数值的大小,当起始主动轮I 和最末从动轮K 的轴线相平行时,两轮转向的同异可用传动比的正负表达。
两轮转向相同(1n 和k n 同号)时,传动比为“+”;两轮转向相反(1n 和k n 异号)时,传动比为“—”。
在两轮的传动中,如果经过偶数次的外啮合,则传动比为正;如果经过奇数次外啮合,则传动比为负.如果在轮系中要求某两个齿轮的传动比,而其间传动要经过圆锥齿轮或蜗轮蜗杆,则两轮转向的异同一般采用画箭头的方法确定。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轮系
图5-4.b
(二)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二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p.75
→不能直接用定轴轮系的计算方法 不能直接用定轴轮系的计算方法 轮系加上- 的公共转速→转臂静止 转化轮系(假想的 转臂静止→转化轮系 轮系加上-nH的公共转速 转臂静止 转化轮系 假想的 定轴轮系)(各构件相对运动不变 各构件相对运动不变) 定轴轮系 各构件相对运动不变
转臂 中心轮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以中心轮和转臂 以中心轮和转臂 作输入和输出构件 →轴线重合 轴线重合 (否则不能传动 否则不能传动) 否则不能传动 2.基本周转轮系含 基本周转轮系含 一个转臂, 一个转臂 若干个 行星轮及中心轮(1~ 行星轮及中心轮 ~2) 3.找基本 单一 周转轮系的方法 找基本(单一 周转轮系的方法: 找基本 单一)周转轮系的方法 先找行星轮→ 先找行星轮 找其转臂(不一定是简单的杆件 不一定是简单的杆件)→ 找其转臂 不一定是简单的杆件 找与行星轮啮合的中心轮(其轴线与转臂的重合 其轴线与转臂的重合) 找与行星轮啮合的中心轮 其轴线与转臂的重合
3.求n2: 求
3 n2H n1H 2 1 n3H H
i12
H
n1 n1 nH Z2 = H = = n2 nH Z1 n2
H
6000 1840 17 = n2 1840 27
∴ n 2 ≈ 4767 r min
已知:n 已知 1,Z1,Z2,Z3;求:i1H,nH,n2 求
已知齿数Z 例3:已知齿数 1=15 , Z2 = 25 , Z 2' = 20 , Z3 = 60. . 解:
Z4 = = 4 Z 2'
补充方程: 补充方程 n 2'= n 2 ; n 4 =0
机械设计基础第5章 轮系习题解答2
5-1在如图所示的手摇提升装置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20,z 2=50,z 3=15,z 4=30,z 6=40。
试求传动比i 16并指出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
题5-1图解:2001152040305053164216=⨯⨯⨯⨯==z z z z z z i 方向:从左往右看为顺时针方向。
5-3在图示某传动装置中,已知:z 1=60,z 2=48,z 2'=80,z 3=120,z 3'=60,z 4=40,蜗杆z 4'=2(右旋),蜗轮z 5=80,齿轮z 5'=65,模数m =5mm,主动轮1的转速为n 1=240/min ,转向如图所示。
试求齿条6的移动速度v 6的大小和方向。
题5-3图题5-4图解:齿条的移动方向如图所示,其轮系传动比为:322608060804012048'4'3'2154325115=⨯⨯⨯⨯⨯⨯===z z z z z z z z n n i 则齿轮5’的转速为:min /5.7322401515r i n n ===又齿轮5’分度圆直径为:mm m z d 325565'5'5=⨯==所以齿条的移动速度为:s m n d v /128.0600005.73251000605'56=⨯⨯=⨯=ππ5-4如图所示为一电动卷扬机的传动简图。
已知蜗杆1为单头右旋蜗杆,蜗轮2的齿数z 2=42,其余各轮齿数为z 2'=18,z 3=78,z 3'=18,z 4=55;卷筒5与齿轮4固联,其直径D 5=400mm ,电动机转速。
n 1=1500r/min ,试求:(1)转筒5的转速n 5的人小和重物的移动速度v 。
(2)提升重物时,电动机应该以什么方向旋转?解:1.其轮系传动比为:11.5569500518181557842'3'214324114==⨯⨯⨯⨯===z z z z z z n n i 则齿轮4的转速(即转筒5的转速)为:min /70.211.556150014145r i n n n ====所以重物的移动速度为:s m n D v /057.0600007.2400100060556=⨯⨯=⨯=ππ5-5在如图所示周转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60,z 2=20,z 2'=20,z 3=20,z 4=20,z 5=100,试求传动比i 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轮系
1.轮系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轮系可分为 定轴轮系 、 周转轮系 。
2.在轮系运转过程中至少有一个齿轮几何轴线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绕着其它定轴齿轮轴线回转的轮系,称为 周转轮系 。
3.在轮系运转过程中,所齿轮几何轴线的位置都是固定,这种轮系称为 定轴轮系 。
4.轮系的传动比的定义是,轮系中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以iab 表示。
5.计算轮系传动比包括:计算传动比的 大小 、确定输出和输入轴的 转向 关系。
6.计算轮系传动时,其符号规定是:输出轴与输入轴转向相同,取 正 号;反之取 负 号。
7.惰轮既是前一级传动的从动轮,又是后一级传动的主动轮(又称过桥齿轮),在传动比计算中,它不该变传动比的 大小 ,却改变传动的 方向 。
8.一个基本的周转轮系是由 行星轮 、 转臂 和 中心轮 组成。
9.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是一个假想的 定轴轮系 。
10.复合轮系可由几个基本 周转轮系 构成,或 定轴轮系+周转轮系 构成。
11.在图示行星轮系中,各轮的齿数为: z 1=27, z 2=17, z 3=61 。
已知n 1=6000r/min ,求传动比i 1H 和行星架H的转速n H 。
解:该周转轮系为行星轮系。
27
61
)1(1313113-=-=--=
z z n n n n i H H H
因n 1=6000r/min, n 3=0 , 代入上式,得
26.32761111=+==
H H n n i , 184011==H
H i n n r/min 所以:系杆H 的转速1840r/min ,方向与轮1相同。
1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1H 3221i 40Z ,80Z ,20
Z Z 求==='=。
解:820
2040
80Z Z Z Z n n n n i 2132H 3H 1H
13-=⨯⨯-='-=--=
81n n H 1-=+-
所以 9n n
i H
11H == n 1与n H 转向相同。
13.图示周转轮系中,已知各齿轮的齿数为z 1=20,z 2=30,z ’
2=15,z 3=65。
轮1的转速
n 1=150r/min,求系杆H 的转速n H 的大小及方向。
解:该周转轮系为行星轮系。
5
.615
2065
30)1('213213113-=⨯⨯-=-=--=
z z z z n n n n i H H H
因n1=150r/min ,n3=0 ,代入上式,得nH=20r/min 所以:系杆H 的转速20r/min ,方向与轮1相同。
14.在图示轮系中,201=z ,152=Z ,102='z ,253=Z ,H n =120r/min ,
min /1003r n -=,求轮1的转速?(10分)
解:该轮系为差动轮系。
则有:120
100120102025
151
21323113----=⨯⨯-='⋅⋅-=--=
n z z z z n n n n i H H H
min /5
.2921r n =⇒
所以轮1的转速为292.5r/min ,方向与轮H 的方向相同。
15.如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n 1 =-2n 3 =100 r/min ,z 1=2z '=20,z 2 =z 3 =40 。
求:n H 。
解:(1)计算传动比的大小
H 231H 133H 12z z n n 4040
i 4n n 2020
z z -⨯=
===-⨯'
31H 4n n 450100
n 33
300100r /min
3
--⨯-=
=-==-
(2) 确定传动的方向
n 1与n H 方向相反。
16.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齿数,Z1=1(右旋),Z2=Z2’=20, Z3=30,Z3’=17,Z4=34, Z4’=18,Z5=54,求传动比 i15 解:1.先确定各齿轮的转向 齿轮5的转向如图所示。
2. 计算传动比
180181720154343020,
,,432154325
1
15=⨯⨯⨯⨯⨯⨯=
=
=
Z Z Z Z Z Z Z Z i ωω
17.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齿数,求传动比 i15 。
解:1.先确定各齿轮的转向
2. 计算传动比
4
,,
315
435
1
15Z Z Z Z Z Z i -==
ω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