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处理工艺的混凝效果比较

合集下载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优缺点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优缺点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的优缺点
混凝沉淀工艺技术是一种在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中广泛使用的方法。

它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凝聚成大颗粒物,然后利用重力沉淀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有其优点和缺点。

优点:
1.适用范围广:混凝沉淀工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包括工业废水、污水、市政供水等。

2.处理效果好:混凝沉淀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等,使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投资费用低:混凝沉淀工艺相对于其他处理工艺来说,成本较低,投资费用也比较少。

4.易于操作:混凝沉淀工艺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不需要专业技能。

缺点:
1.处理时间长:混凝沉淀工艺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或甚至一整天。

2.对水质要求高:混凝沉淀工艺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水质差,可能需要添加更多的化学物质。

3.化学物质损耗大:混凝剂需要大量使用,这会增加成本,并产生化学物质的副产品,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运营成本高:混凝沉淀工艺需要大量能源,如电力、水力等,因此运营成本较高。

总的来说,混凝沉淀工艺技术在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并选择最合适的处理工艺。

混凝剂优缺点综述

混凝剂优缺点综述

混凝剂优缺点综述
混凝剂是水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处理工艺。

混凝剂是一种能够使悬浮在水中的
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大颗粒的化学试剂。

通过混凝作用,水中的固体颗粒可以形成一些沉
淀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然而,不同种类的混凝剂在使用时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

本文将对混凝剂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1. 铝盐混凝剂
铝盐混凝剂属于常用的混凝剂之一,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铝和硫酸铝等铝盐。

在水处理中,铝盐混凝剂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和很强的混凝作用,可以对微量悬浮物和高浊度水进
行很好的处理。

此外,铝盐混凝剂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也比较明显。

但是,铝盐混凝剂
在水处理过程中,其残留物可能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从而带来环境的负面影响。

有机混凝剂是一类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无毒性的化学试剂,对环境和水质的影响较小。

有机混凝剂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可以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不同类型的水质。

此外,有机混凝剂的处理效果比较好,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重金属离子、疏水性物
质等污染物质。

但是,由于有机混凝剂通常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
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总结以上各种类型的混凝剂的优缺点,可以看出,各种混凝剂在水处理过程中都有其
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

选择适合的混凝剂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和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以期
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强化——强化混凝

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强化——强化混凝
混凝剂投加量越大,TOC的 去除率也越高
投加量过高时会引起胶粒 重新稳定,污泥处理困难
• (3)pH的影响
无机盐水解过程中,产生氢离子,使pH下降。要使pH保持 在最佳范围,水中要有足够的碱性物质来中和。(原水碱 度或者另加药剂)
硫酸铝
三价铁盐
硫酸亚铁
有机高分子 混凝剂
除浊 6.5~7.5
6.H影响 较小
除色 4.5~5.0
与氯同用 6.0~8.5
• (4)浊度
浊度低时,颗粒浓度 低将会影响碰撞速率 (碰撞机率小)
浊度高时,颗粒浓度 过高,需要大量的混 凝剂来中和颗粒的表 面电荷。
优点
投资省、无需建造新构筑物以及运行费用低
缺点
①大剂量投加混凝剂使水处理系统产生的 污泥量增加;
两性型 效果不如无机混凝剂
非离子型
• 无机混凝剂中,铁盐去除TOC效果比铝盐好:
三氯化铁使胶粒脱稳同时还促进腐殖酸和富里 酸聚合物的形成
三氯化铁混凝消耗的碱度比硫酸铝大2倍,导致 pH较低
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絮体其各自比表面积、表 面电荷数量以及最具吸附活性部位的区域也不 一样
• (2)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②总药耗有所增加;
③对杂质微粒及病原体的去除不利,对提 高溶解性有机物、CODMn的去除能力有限, 对氨氮、矿物油等的去除没有促进作用;
④针对某特定的原水特性所选择的混凝条 件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原水水质。
谢谢
强化混凝 想方设法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
二、强化混凝的作用
去除有机物的机理
①胶体NOM的电 中和作用
②腐殖酸和富里 酸聚合体的沉淀
作用
③吸附于金属氢 氧化物表面上的
共沉作用
• (1)混凝剂种类的影响

不同混凝剂的水处理效果及对超滤膜影响探究

不同混凝剂的水处理效果及对超滤膜影响探究

不同混凝剂的水处理效果及对超滤膜影响探究作者:高宝忠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09期摘要:当今社会供水原水质量逐渐降低,而人们日常用水的要求与期望正不断提升,处理原水水质低下与高质量供水之间的冲突是当下供水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

本文着重对AS、PAC及FeCl3三种混凝剂进行水处理试验,观察水质处理效果及各自对超滤膜的影响情况,为新时期水处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混凝剂;水处理效果;超滤膜中图分类号:TE62 文献标识码:A混凝剂是供水处理环节中的关键技术因素。

现代化的水处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且正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

新的水处理工作不需要很大的工作场地,就能同时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能耗控制,且水处理综合效果也较好。

在原水处理过程中,通过适量的混凝剂与水中各种杂质相结合而形成矾花状物质,形成的“矾花“在通过超滤膜之时形成滤饼层,在后续的反洗运行中被洗脱,即能有效提升水质,还能降低对超滤膜的影响。

1 不同混凝剂水处理试验1.1 水质选取选取水质:平均温度6.1℃,平均浊度2.4NTU,平均pH值为8.1,平均UV254为0.055cm-1,平均CODMn为3.3mg/L。

1.2 水处理试验小试试验选用六联搅拌器及相应规格的烧杯进行,其中六联搅拌器的参数设为快速110转每分钟,共转动3分钟;慢速为70转每分钟,共转7分钟,静沉处理5分钟。

中试试验操作流程及装置应用情况如图1。

在试验设备准备完毕之后,将不同种类的混凝剂:精制硫酸铝(AS)、聚合氯化铝(PAC)及三氯化铁(FeCl3)三种进行中试试验研究,着重观察不同混凝剂投放量之下的水质处理效果及超滤膜压差情况。

本次试验中的超滤膜选用国产聚氯乙烯中空纤维型超滤膜材料,一组共5个膜组件,有效膜面积20m2,孔径为0.005μm。

使用水泵将原水提升处理,使用130μm孔径的自清洗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处理完毕后投放各种混凝剂,并将投放完毕的原水置入管道混合器之中接受后续反应池搅拌处理,之后由膜装置过滤处理,使用抽吸泵将膜装置中的处理水吸出,基本完成水处理操作。

不同混凝剂在水厂原水处理中的混凝效果比较

不同混凝剂在水厂原水处理中的混凝效果比较

备 和实验室监测设 备 , 根据 水厂 的原 水 水质 , 选用 4
种不 同混凝剂进行 污染 物去 除效 率 对 比 , 究 不 同 研
试 验期 间的原水水 质详见表 1 。
表 1 试 验 用原 水 水 质
2 试 验 结果 与 讨 论
2 1 不 同 混 凝 剂 对 浊 度 的 去 除 效 果 .
2 1 1 聚 合 硫 酸 铁 对 浊 度 的 去 除 效 果 . .
不 同原 水浊 度下 , 合硫 酸铁 对浊 度 的去 除效 聚
果见图 l 由图 1可 知’ 合硫 酸 铁 对 浊度 的去 除 。 , 聚
率受原水浊度 的影 响不 大 , 当投 加量 达 到 4n / 之 gl l 后, 再增加 混凝 剂对浊 度 的去 除率几乎 没有影 响。
关键词: 厂; 水 混凝 剂 ; 混凝 ; 果 效
Abs r t Ac tac : cor n o t aly ofr dig t he qu i aw a eri t w t n wat an s,he pol t em o at ou fer tc gu- erpl t t l i r u on valr e off rdi en oa l s d age ar om p e The r ear h c ant os ec ar d. es c oncuso oagul i f t fdi er agulnt an pr vi l in on c at on ef ec s o f entco a s c o de r er ce f tm iato ol ef en orop i z in off l —up pr es ow oc s. Key wor s: oagul s; oagul i d c ant c at on:em o fec r vale f t

不同水质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比较分析

不同水质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比较分析

不同水质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比较分析近年来,不同水质处理技术在水处理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追求高品质水质的人们来说,如何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几种主流的水质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选择。

一、传统沉淀法传统沉淀法是一种有效的水质处理技术。

其处理原理是利用氢氧化铁等沉淀剂,在一段时间内与水中的杂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大量沉淀物,从而去除水中污染物质。

沉淀物质因其密度大、颜色重等特性,通常易于被分离或过滤。

但是,传统沉淀法技术仍有其局限性,容易造成水基础性变化,导致水味异味;处理效果与沉淀剂的质量密切相关,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沉淀剂才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处理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化学药剂和混凝剂,以及大量的人工操作,成本较高。

二、深度加氧技术深度加氧技术是一种通过加入大量氧气,增加水中氧含量来改善水质的技术。

其优点在于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学药剂和混凝剂,防止了这些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深度加氧技术还可以既快速、又彻底地解决水中各种异味和细菌等问题。

但是,深度加氧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需要加入的氧气量较大,加氧设备需要较大,对设备要求较高;其次,如果水质中含有较多污染物质,那么深度加氧技术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水质处理技术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殊的膜过滤器,将水中的杂质释放出来,在高压、低温作用下,实现去除水中各类杂质物,从而达到处理水质的目的。

反渗透技术处理后的水质,可以各方面达到普通饮用水的标准。

反渗透技术的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能够处理各种水质,处理过程无化学剂和药剂使用,处理水质完全符合人类饮用水的标准。

但是,由于反渗透膜的特殊性质,处理的过程非常耗能,成本也较高,系统的维护保养也较为复杂。

四、臭氧氧化技术臭氧氧化技术是一种将臭氧气体引入到水中,与水中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去除污染物质的技术。

臭氧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各种有机污染物、颜色、异味等问题,尤其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概念

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概念

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概念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特定的水质要求的过程。

水处理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特定的目的和操作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处理工艺流程的各个步骤。

1. 预处理:预处理是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泥沙、有机物等。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混凝剂投加等。

格栅过滤可以去除较大的悬浮物,沉砂池可以沉淀较重的颗粒物,混凝剂投加可以使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处理。

2.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水处理工艺流程的关键步骤之一,其目的是将水中的胶体颗粒和溶解有机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过滤和沉淀。

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铁盐等,它们可以与水中的胶体颗粒和溶解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大的凝聚物。

混凝后的水通过沉淀池进行沉淀,使凝聚物沉降到底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3. 过滤:过滤是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重要步骤之一,其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和微生物等。

常用的过滤方法有砂滤、活性炭滤、微滤、超滤等。

砂滤是最常用的过滤方法,通过将水通过一层砂床,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

活性炭滤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

微滤和超滤可以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胶体颗粒。

4. 消毒:消毒是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保证水的安全性。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氯消毒是最常用的消毒方法,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可以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灭活,但对水中的有机物和胶体颗粒的去除效果较差。

除了上述的主要步骤,水处理工艺流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在预处理阶段可以加入一些特殊的处理设备,如曝气池、油水分离器等,以适应不同水质的处理要求。

在混凝沉淀阶段可以根据水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混凝剂和混凝剂投加量,以达到最佳的混凝效果。

简述混凝法在水处理中的适用范围

简述混凝法在水处理中的适用范围

简述混凝法在水处理中的适用范围混凝法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团块,从而使其易于沉降或过滤。

混凝法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污水处理等领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混凝法的适用范围。

一、适用于不同水质混凝法适用于不同水质的处理,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等。

不同水质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不同,需要选用不同的混凝剂和工艺条件。

例如,对于含有较高浊度的水,应选用高效的混凝剂和加药方式,以提高混凝效果。

二、适用于不同污染物混凝法可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离子、微生物等污染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其中,有机物和微生物的去除需要与其他处理工艺配合使用,如生物处理或消毒。

三、适用于预处理和后处理混凝法可作为水处理工艺的预处理和后处理环节。

在预处理环节,混凝法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减少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提高处理效果。

在后处理环节,混凝法可用于去除后处理工艺中产生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以达到更高的出水质量要求。

四、适用于不同处理规模混凝法适用于不同规模的水处理厂,包括小型自来水厂、中型城市供水厂和大型工业水处理厂等。

不同规模的处理厂需要选用不同的混凝剂和工艺参数,以满足不同的处理要求和经济效益。

五、适用于不同的处理目标混凝法可用于不同的处理目标,包括去除浊度、COD、BOD、色度、异味、微生物等。

不同的处理目标需要选用不同的混凝剂和工艺条件,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混凝法在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包括不同的水质、污染物、处理规模、处理目标等方面。

然而,混凝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于某些难处理的污染物效果不佳,且混凝剂的投加量和副产物的处理也需要考虑。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工艺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水处理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色皿中,在 366 nm 处测定样品吸光度,记录自加
样后 1 和 120 min 时的吸光度值。1 min 内反应的是
Ala ,1
~ 120
min
内反应的是
Alb ,其 余 的 是
Al
。 [10]
c
分析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混凝剂铝形态分析 Tab. 2 Analysis of Aluminum Forms
试验过程中用取样桶取样,把水样缓慢倒入烧 杯中,利用激光器作为光源,通过内置泵的抽吸把烧 杯中的水循环抽入仪器中,经过设计的高灵敏度光 电探测器件逐个测量被测颗粒的散光度,从而获得 微米级颗粒物的数目与相关参数。
絮体沉降体积与上覆水浊度测定方法: 采样 桶 在 各 段 沉 淀 池 中 取 水 ,缓 慢 倒 入 絮 体 沉 降 柱 内 , 每隔 30 min 测定沉降柱内絮体沉降体积和上覆水 浊度。
折板絮凝池
微涡旋絮凝池
一 4 12 117
二 4 10 986
三 5 3 081
一 5 16 275
二 5. 2 10 848
三 5. 5 3 081
滤池反冲洗水回流絮凝池
一 4 13 215
二 4. 2 10 342
三 5. 2 3 081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 1 出水浊度
由图 2 可知在试验周期的 20 d 运行时间中,滤 池反冲洗水回流絮凝池具有最低的出水浊度,经过 微涡旋改造之后出水浊度得到较好的改善。由于水 中杂质颗粒数量较少,颗粒间发生碰撞的机会少,混 凝效果不好。虽然可以通过提高搅拌强度来增加颗 粒间碰撞的几率,但这会产生很高的水流剪切强度, 使形成的颗粒 破 碎。 反 冲 洗 水 回 流 增 加 了 原 水 浊 度,促进了颗粒之间的碰撞概率。在原水中加入少 量的药剂后,在搅拌叶片的作用下,进行充分混合、 反应,生成的颗粒被紧密地吸附在颗粒物表面上,形 成较大的絮凝体,达到除浊净化的效果。
( 1. 宁夏宁东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宁夏银川 640100;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摘 要 该文以宁夏宁东地区黄河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混凝条件( 常规混凝沉淀池、微涡旋混凝沉淀池、反冲洗水回流
沉淀池) 下三种水处理工艺对混凝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涡旋改造有助于提高絮凝池的混凝效果,絮体的沉降性得到改
根据 1. 2 中方法测定过渡区中絮体的沉降性 能,结果如图 3 所示。
由图 3 可知微涡旋改造絮凝池絮体沉降体积增 长速率远高于折板絮凝池的沉降体积增长率,同时 滤池反冲洗回流絮凝池中絮体的沉降性能最高,说 明增加颗粒物浓度,改善原水的性质是改善混凝效 果的有效方法。
2. 3 3 种工艺各段的颗粒总数
Jiang Haiyan1 ,Wang Yanwen1 ,Du Yanpeng2 ,Xu Hui2 ( 1. Ningdong Water Co. ,Ltd. ,Yinchuan 640100,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Aquatic Chemistry,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
Abstract Performances of different coagulation processes ( traditional folding plates flocculator,micro-vortexes flocculator,folding plates flocculator with back washing water recycling)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 1) micro-vortexes flocculation can improve the coagulation effects. The settlement ability of flocs is improved. The particle content in micro-vortexes flocculator decrease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folded plate flocculator and the turbidity also decreases. ( 2) The recycling of filter backwashing water can improv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urbidity and settle ability of flocs,and the particle content decreases compared with micro-vortexes flocculator. ( 3) Micro-vortexes flocculation and return of back wash water can increase the fractal dimension. Keywords micro-vortexes recycling of filter backwashing settle ability of flocs fractal dimension conventional process
净水技术 2014,33( 2) : 57-60
净水技术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Vol. 33,No. 2,2014 Water PurifAicparitli2o5nthT,e2c01h4nology
不同水处理工艺的混凝效果比较
蒋海燕1 ,王彦文1 ,杜彦鹏1 ,徐 慧2
[收稿日期] 2013 -09 -02 [作者简介] 蒋海 燕 ( 1987— ) ,从 事 化 学 实 验 室 工 作。 电 话:
15202694640。 [通讯作者] 徐慧,电话: 13581969507; E-mail: xhwan_1985@ aliyun.
com。
微涡旋工艺能有效地促进水中微粒的扩散和碰 撞[2-4],微涡旋有利于絮凝反应的发生。其优点主要 包括: 混凝效率高,反应时间可以缩短 5 ~ 10 min, 产水量比传统工艺提高 1 ~ 2 倍; 出水质量优,在相 同混凝剂投加量下微涡旋工艺产生的絮体质量明显 优于传统工艺,因而具有很好的沉降性能; 水质、水 量变化适应能力强; 实施简便,在使用老工艺的水厂 升级改造过程中,只需要拆除反应池内原有设施并 适当分隔 和 安 装 微 涡 旋 反 应 器 即 可。 反 冲 洗[5] 水 由于其自身含有很高的铝、铁类金属氢氧化物以及 悬浮胶体颗粒浓度,所以反冲洗水对处理低温低浊 水起到良 好 的 作 用。 柯 水 州 等[6] 研 究 了 反 冲 洗 水 与原水一并处理时,反冲洗水的加入强化了混凝沉 淀的效果,并可有效地减小混凝剂的投加量,降低沉
分形维数测定方法: 利用一次性塑料胶头滴管 将水样滴于载玻片上,利用与显微镜相连接的计算 机的图像分析软件,寻找和测定絮体的直径和面积, 获得絮体的投影面积 S 和最大长度 L 的参数。利用 两者的函数关系 ( ln s = D2 ln L + A) ,在双对数坐标 轴上求得直线的斜率,此直线的斜率就是絮体的二
宁夏宁东水厂位于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水 源取自黄河,原水经过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等工艺后输 送 到 基 地 各 用 户[1]。 夏 季 水 厂 面 临 大 水量供水的要求,为了解决大水量供水时水处理效 果差、“跑矾 花 ”现 象 严 重 等 问 题,宁 东 水 厂 在 实 际 运行中采用了三种工艺: 常规混凝沉淀工艺、微涡 旋工艺、反冲洗水回流工艺。本文主要对试验周期 ( 20 d) 的运行结果进行了对比,以期找到更好的解 决优化混凝效果的方法。
指标
Ala
Alb
Alc
比例 /%
31. 14
35. 34
33. 52
1. 5 运行工艺与水力学条件
图 1 为运行工艺与改造示意图。
— 58 —
图 1 运行工艺与改造示意图 Fig. 1 Layout of Treatment Process
净水技术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 57 —
蒋海燕,王彦文,杜彦鹏,等. 不同水处理工艺的混凝效果比较
Vol. 33,No. 2,2014
淀池出水浊度等。 本文采用颗粒计数仪、絮体沉降柱、分形维数以
及沉淀池出水浊度对三种工艺运行情况进行了对比 研究,对解决我国西北地区水厂夏季大水量运行时 出水水质变差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试验仪器与方法
图 3 3 种工艺絮体的沉降体积和上覆水浊度对比 Fig. 3 Settling Volume and Turbidity of Overlying Water
图 2 试验周期内各工艺出水浊度 Fig. 2 Turbidity of Effluent in Experiment Period
2. 2 3 种工艺过渡区絮体沉降性
维分形维数 D2 [9]。
1. 3 水源水性质
表 1 为水源水的性质。
表 1 水源水性质 Tab. 1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Water
指标
水温 /℃
浊度 / NTU
pH
UV254
CODMn / ( mg·L - 1 )
溶解氧 / ( mg·L - 1 )
2 ~ 2. 12 ~ 数值 6. 5 7. 30 8. 4 0. 045 2. 4 ~ 2. 6 11. 2 ~ 13. 5
善,“跑矾”现象得到缓解,絮体颗粒数目较折板絮凝池减少,沉淀池出水浊度明显降低; 滤池反冲洗水回流技术可以有效地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