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休克患者的处理原则
休克患者的处理原则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威胁,需要迅速而有效的处理。
处理休
克的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识别和评估,对于可能出现休克症状的患者,医护人员
需要迅速进行评估,包括检查生命体征、血压、心率、意识状态等
指标,以确定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
2. 确保通畅的气道,对于休克患者,确保其气道通畅非常重要。
如果患者意识清晰,可以让他保持舒适的姿势,如果患者昏迷或气
道受阻,需要立即进行气道管理,包括清理气道、使用喉罩或气管
插管等操作。
3. 补液和维持循环,休克患者往往伴随着血容量不足和循环衰竭,因此需要迅速补液以维持循环。
通常会使用晶体液或胶体液进
行补液,以维持足够的血压和组织灌注。
4. 寻找和处理原发病因,休克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出血、
感染、心肌梗死等。
处理休克的关键之一是找出并处理原发病因,
比如止血、抗感染治疗、溶栓等。
5.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于休克患者,有时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支持血压和循环。
比如使用血管收缩药物提高血压,或使用血管扩张药物改善组织灌注。
总之,处理休克的原则是早期识别和评估、确保通畅的气道、补液和维持循环、寻找和处理原发病因、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这些原则需要在医护人员迅速而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虑和处理,以尽快挽救患者的生命。
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急救
急诊科 甘莉娟 2017.08.11
定义
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强烈侵 袭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全身组 织、器官微循环灌注不良,引起组织代谢 紊乱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急性循环功能不 全综合征,是临床各科疾病均可引发的常 见急危症之一。
主要特征
临床上主要特征表现为血压下降、脉压减小、 心率增快、脉搏细弱、面色苍白或发绀、皮肤 湿冷、尿量减少或无尿、神志模糊乃至昏迷、 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DIC)与死亡。
(2)间羟胺 对心率影响不明显,并可以 增加休克患者心输出量,升压作用可靠维持 时间长,且很少引起心律失常,是目前缩血 管药物中的首选药。 (二) α、 β受体激动剂 1.肾上腺素 1mg深部肌内注射,也可
皮下注射,但作用较肌内注射缓慢;缺点是有 时可引起血压急剧升高。
2.多巴胺 一般以20-100mg加入生 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后静脉滴注 ,也可以注射泵直接静脉推注,药物剂量为5 -20 μg/(kg.Min).高浓度给药 可引起心率加快或诱发心律失常,不宜将多巴 胺加入到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中共同使用。
(四) α受体阻滞剂
(五)血管扩张药物
1.硝普钠 多从5 μg/min开始,5- 10min递增一次剂量。 2.硝酸甘油 一般3-5 μg/min开始 ,每5-10min递增5 μg/min。 (六)胆碱能受体阻滞剂 1.阿托品 2.山莨菪碱 3.东莨胆碱 注意事项:青光眼、前列腺肥大伴排尿困难
的老年人应禁用或慎用。大剂量使用可引起精 神神经症状,如兴奋、不安、幻觉等。由于药 物可以使心率加快而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室颤, 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源性休克应慎用或禁用。
(七)强心剂
西地兰 0.2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 生理盐水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
休克的临床表现
休克的临床表现:(一) 休克代偿期1、神志清楚、精神紧张或是烦躁2、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口唇甲床轻度发绀3、呼吸、脉搏增快,血压正常或略高,脉压缩小4、尿量正常或减少(二)休克失代偿期1、神志淡漠,反应迟钝2、皮肤黏膜发绀、花斑,四肢冰冷3、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血压下降4、尿量减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三)休克晚期(DIC期)1、意识模糊或昏迷2、皮肤黏膜明显发绀,瘀斑,四肢冰冷3、脉搏微弱,呼吸微弱不规则,血压测不出,体温不升4、无尿5、DIC急救:(一)一般紧急治疗1、立即抢救,控制出血,保持病人安静,注意保暖。
2、取休克卧位(中凹位):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
必要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5、留取血标本,同时查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做好输血准备。
6、留置导尿,24小时持续监测尿量。
(二)积极治疗原发病(三)及时、尽早补充血容量(四)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五)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辅助扩容治疗(六) 防治DIC,改善微循环(七)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护理措施:(一)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二)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三)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1、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输液通道2、合理补液(四) 严密坚测病情变化(五) 血管活性药物的用药护理,严密观察药效及用药后反应,防止药液外渗.(六)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七)预防感染(八)预防意外受伤(九)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休克的快速处理原则
提示组织缺氧和休克状态。
02
血细胞比容测定
血细胞比容的测定有助于评估血 液浓缩程度,对于判断休克的严 重性和指导输血治疗具有重要意
义。
03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可以评估患者的酸碱平 衡状态,对于诊断代谢性酸中毒 和呼吸性酸碱失衡至关重要。
05
休克的并发症预 防
确保患者血容量稳定,避 免因失血或脱水导致的休 克复发,及时补充液体和 血液。
02
控制感染
预防和治疗可能引起休克 的感染,如败血症,使用 抗生素和维持良好的卫生 条件。
03
监测和管理慢性疾 病
对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 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密切监 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防止休克复发。
06
休克的后续治疗
章节副标题
血液动力学监测
动脉血压监测
连续动脉血压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休克状 态下的血压变化,指导治疗决策。
中心静脉压监测
通过测量中心静脉压,评估心脏前负荷, 指导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监测血氧饱和度,评估组织氧合状态,及 时发现休克引起的组织缺氧情况。
实验室指标分析
01
血乳酸水平监测
血管扩张导致血液分布异常,常见 于感染性休克,需及时给予血管活 性药物。
低血容量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分布性休克
02
休克的急救措施
章节副标题
确保呼吸道通畅
头部后仰抬颌法
通过将患者头部后仰并抬高下颌,可以有效打开呼吸道, 防止舌头后坠阻塞气道。
清除口腔异物
检查并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如假牙、呕吐物等,以避 免呼吸道被堵塞。
休克的护理
第四节休克休克是指由于外伤、失血、感染、过敏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综合征。
它是以急性组织灌注不良及微循环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代谢障碍和细胞受阻的病理过程,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足够的血流灌注、有效的心排血量、周围血管功能的正常是维持正常血液循环的3个重要因素,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休克的发生。
二、休克的病因及分类(一)休克的传统分类方法1.心源性休克各种心脏病引起的休克统称为心源性休克,其基本机制是泵衰竭。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心排血量下降,各组织器官不能得到很好的灌注,进而缺氧致微循环衰竭。
常见的原因有:急性心肌梗死、重度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病变、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脏压塞、重症心律失常等。
平2.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量的血液、体液丢失所造成的血容量骤然减少所引发的休克统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
其基本机制是有效循环血量丢失所致的组织灌注减少。
常见的病因为失水及血液的丢失。
如:呕吐、腹泻、糖尿病酸中毒、创伤、炎症、大面积烧伤及大量失血等。
3.感染性休克也称中毒性休克,由各种细菌、病毒或其他致病菌引起的休克被称为感染性休克,多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中毒性菌痢及流行性出血热等。
其基本机制是细菌的内毒素释放入血后,破坏微循环致使循环血量减少,主要易感染的部位是血液、泌尿道及呼吸道。
常见的病因有:败血症、腹膜炎等。
4.过敏性休克是人体对某些生物制品或药物及其他进入人体的致敏源发生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使体内的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分泌出大量的组胺作用于微血管,致微血管扩张后血管内液体转移至组织间隙,血容量相对不足,从而出现休克。
常见的原因有:输血反应、昆虫咬伤、食物过敏、药物反应及血清制剂过敏。
5.神经源性休克此类休克是由于动脉张力的调节功能发生严重障碍致使的血管张力丧失、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回心血量减少所致的。
(二)按血流动力学的不同将休克分类\、1.低容量性休克基本机制是:循环容量的丢失,有以下几种机制:血容量、水及电解质的丢失,以及过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休克。
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
休克
血压下降?
意识丧失?
目录
1 2
3 4
5 6
休克概念 休克分类 休克分期及临床表现
休克的诊断 休克的监测
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
一、 休克概念
• 休克: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流不足导致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 的病理过程。
• 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 有效循环血量的维持:(1)充足的血容量;(2)有效的心排出量;(3)和良好 的周围血管张力.
各类不同原因的休克其共同特征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 注不足及细胞缺氧。
二、 休克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
病因分类
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分布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心外阻塞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分类
三、 休克分期及临床表现
休克晚期 休克中期 休克早期
器官功能衰竭期 微循环衰竭期 淤血性缺氧期 缺血性缺氧期
高血钾处理
10、预防感染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加强口腔和呼吸道护理;
加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遵医嘱合理、正确使用有效抗生素
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
液体治疗新进展
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是指没有确切止血之前的出血性休克。
1、液体量 “失多少,补多少”显然是不对的,低
血容量性休克发展到第二期,微循环淤血,血 浆外渗,补充的量应大于失液量;感染性休克 和过敏性休克血管床容量扩大,虽然无明显的 失液,有效循环血量也显著减少,因此正确的 输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
2.血压改变; 3.组织灌注不足证据:血
乳酸升高。
休克≠低血压
血压不低≠无休克
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休克的临床表现根据休克的发病过程可分为休克早期和休克期,也可以称为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
1、休克早期:休克刚开始时,人体对血容量减少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这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是兴奋性提高,患者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
血容量减少的症状还不是很明显,患者开始出现皮肤苍白、四肢发冷、心跳呼吸加快、尿量减少等症状。
如果在休克早期能够及时诊断、治疗,休克很快就会好转,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休克会进一步发展,进入休克期。
2、休克期:休克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进一步发展并超过人体的代偿能力而进入休克期。
这时病人出现出冷汗、四肢冰凉、皮肤很明显的苍白、尿少或根本无尿、口唇肢端发青,严重时全身皮肤粘膜都明显发青等症状。
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昏迷。
这时医生检查会发现病人的血压不断下降,甚至测不出血压,脉搏也摸不清。
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或皮肤、粘膜出现瘀斑,则提示病情已经发展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阶段。
如果病人呼吸困难、烦躁、皮肤青紫越来越厉害,而且通过吸氧也不能改善症状,就应考虑病人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休克时器官出现的损害病人发生休克后,全身各器官、各系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受损较明显的器官有以下几项:1、肺:休克时的缺血、缺氧,可使得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细胞受到损伤。
而且在治疗休克时还可引起肺部小血管栓塞,使部分肺泡萎陷、不张、水肿,部分血管闭塞、不通畅,结果就是流入肺部的血液不能很好的从肺得到氧气,各器官也就供氧不足。
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肾: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时,肾脏就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严重时可导致肾脏缺血坏死,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3、脑:脑部血流量减少,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缺血、缺氧又可引起脑细胞肿胀、血管通透性升高,从而出现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这时的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发生脑疝、昏迷。
4、心:休克时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从而心肌缺血,最后引起心脏肌细胞损伤。
休克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休克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生理状态,常见于严重外伤、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等疾病情况下。
休克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处理原则主要是恢复和维持组织的氧供和血流量,以保证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行。
1.临床表现:包括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皮肤苍白、四肢发绀、尿量减少、神志淡漠等。
这些表现与休克引起的组织氧供不足以及代谢产物堆积有关。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乳酸、血气分析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休克的原因,评估休克的严重程度以及判断治疗效果。
处理休克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恢复循环血量:休克时,机体循环血量明显下降,血容量不足。
因此,首要的处理是迅速补充液体,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
可以通过静脉输液、血浆、全血、血细胞分离等方式进行。
2.提高心排量:心排量是维持血流量的关键指标,可以通过药物或机械支持来提高。
可以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来增强心肌收缩力;也可以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等,来减轻心脏负荷。
3.促进组织氧供:休克时,重要器官的供氧不足是造成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的主要原因。
因此,促进组织氧供是休克处理的重点。
可以通过提高动脉氧含量(输氧)、增加氧输送量(提高心排量)和改善组织氧利用等方式来实现。
4.控制休克的原因:休克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处理。
例如,在感染引起的休克中,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在出血性休克中,需要止血措施;在心源性休克中,需要解决心脑血管疾病。
5.监测与支持器官功能:休克会导致各个器官的功能受损,因此需要密切监测器官功能指标,如尿量、肝肾功能、血压等。
如果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则需要相应的支持治疗,如透析、呼吸机支持等。
总之,休克的诊断和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基础疾病情况。
及时判断和干预,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既可挽救患者生命,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休克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休克的诊断与治疗原则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指的是全身组织或器官灌注不足,导致氧供应不足和代谢产物排出困难,严重威胁生命。
及时的休克诊断和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下面是休克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一、休克的诊断1.临床表现:休克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出冷汗、心率快、血压低、尿量减少或无尿、神志淡漠等症状。
2.体征检查:包括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皮肤颜色、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的改变。
3.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电解质、肾功能、血糖、血气分析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生物化学指标和代谢状态,指导治疗。
4.影像学检查:如X线、CT、超声等,用于发现可能导致休克的病因和合并症。
二、休克的治疗原则休克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识别、快速纠正可能导致休克的原因、维持氧供应、改善血液循环、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和营养支持等。
1.病因治疗:根据休克的病因及诊断结果,迅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控制出血源、处理感染源等。
如果病因是心源性,需要及时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或血管成形术;如果是呼吸系统原因,需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其他呼吸支持措施。
2.氧供应:保证足够的氧供应是休克治疗的关键。
可以通过输氧、呼吸机支持、升级氧流量等方法,纠正组织缺氧状态。
3.血管加压药物:当患者血压明显下降时,可以选用血管加压药物,如多巴胺、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等,增加心输出量和收缩血管,提高血压。
4.补液治疗:对于失血性休克或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应迅速补充足够的液体。
一般可以首先使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纳洛酮液,以恢复血容量。
在补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和尿量等指标,避免过量液体积聚导致心力衰竭和水肿等并发症。
5.血红蛋白治疗:对于严重贫血导致的休克,可以考虑输注红细胞悬液或其他血红蛋白替代治疗。
6.改善心功能:对于心脏功能不全引起的休克,可采用血管活性药物如洋地黄类制剂,以增强心脏收缩力和改善心功能。
7.保护重要器官:休克患者常常伴有多器官功能损害,需加强多器官综合支持治疗,如提供足够的肾脏支持、呼吸支持和保护肝脏、心脏等重要器官功能。
2024年度休克(人卫版)
积极治疗原发病
针对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发病 进行积极治疗。
34
其他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处理策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肾衰竭
给予机械通气支持,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减轻肺部炎症反 应。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血液透析或腹 膜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同时积极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20
液体复苏策略选择和实施
• 对于脓毒性休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策略已被 广泛接受。
2024/3/23
21
液体复苏策略选择和实施
实施步骤
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确定液体复苏的指 征。
选择合适的输液通路和输液速度。
2024/3/23
22
液体复苏策略选择和实施
2024/3/23
01
监测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输液 策略。
应激性溃疡
深静脉血栓形成
给予抑酸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同时 积极治疗原发病,减轻应激反应对胃肠道 的损害。
给予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治疗;同时积极 纠正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
2024/3/23
35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 展方向
2024/3/23
36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休克的定义、分类及病理生理机制
2024/3/23
定义
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衰竭综合征 ,表现为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 功能受损。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 、尿量减少、神志淡漠或烦躁不 安等。
4
休克发生原因及机制ຫໍສະໝຸດ 发生原因失血、失液、感染、过敏、心脏功能障碍等。
休克的分类、临床表现、治疗
休克的分类、临床表现、治疗
休克:指机体在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以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休克本质:氧供给不足,需求增加
休克的特征:产生炎症介质
治疗休克的关键环节:重新建立的供氧需平衡,保持正常的细胞功能
休克分类
1、低血容量性休克常见于:外伤大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急性大出血严重腹泻呕吐肠梗阻
2、感染性休克常见于脓毒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3、神源性休克剧烈的刺激(疼痛外伤)
4、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压塞
5、过敏性休克
低血容量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中最常见
创伤性休克是低血容量的常见类型
低血容量休克: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烧伤性休克
有效循环血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取决于:1、充足的血容量 2、有效的心博血量
3、适宜的外周阻力
各类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1、有效血容量锐减
2、组织灌注不足
3、产生炎症介质
肾脏是最早发生损害的器官
心、肺、肾衰竭是造成休克死亡的三大原因
临床表现:休克代偿期休克抑制期休克代偿期
临床表现:低血压神志淡漠尿量减少脉搏细速四肢湿冷面色苍白或紫绀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可提示有感染存在
中心静脉(CVP):反映相对血容量,右心功能
治疗原则:1、一般紧急治疗 2、补充血容量 3、处理原发病
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6、治疗DIC
7、抗生素
8、应用糖皮质激素
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收缩剂:NA、DA 间羟胺
血管扩张剂:抗胆碱能药。
慢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
慢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慢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一、引言慢性休克(chronic shock)是指由于多种慢性系统疾病导致的持续性低灌注状态。
与急性休克相比,慢性休克发展缓慢,但同样具有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本文将介绍慢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疾病并为其处理提供参考。
二、慢性休克的临床表现2.1 一般情况慢性休克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差,常表现为虚弱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
由于机体处于持续低血流状态,尤其是心肌收缩力受损时,可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呼吸急促、颈静脉压升高和水肿。
2.2 循环系统在心血管方面,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或减慢等循环调节异常。
此外,由于全身组织灌注不足,肢体和皮肤可呈现苍白、湿冷。
在心脏超声检查中,心室内径缩小,收缩功能减弱。
2.3 呼吸系统在慢性休克患者中,呼吸系统也常受到影响。
由于低血流引起的组织缺氧,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呼吸困难。
此外,由于心功能不全,胸水可能会积聚并导致呼吸困难的加重。
因此,在临床上需要重点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
2.4 神经系统慢性休克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表现为头晕、乏力、集中力不足、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这些表现主要是由于脑灌注不足所致,同时也可以受到其他器官功能损害的影响。
三、处理方法3.1 诊断与鉴别对慢性休克的检查与诊断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详细了解疾病发展过程和相关病史、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等。
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与其他引起低血流状态的疾病相区别,如液体失衡、心功能不全以及肺栓塞等。
3.2 基础治疗慢性休克的处理应首先采取基础治疗措施,包括纠正液体和电解质紊乱、提供基本营养支持等。
此外,要注意维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并监测和维护正常的呼吸功能。
3.3 疾病治疗针对导致慢性休克的具体原因进行疾病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心功能不全导致的休克中,应该优先处理心脏相关问题,通过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控制循环系统并改善心功能。
简述休克的治疗原则
休克的治疗原则什么是休克休克是指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全身供氧、供血不足的一种临床状态。
它是一种严重的病情,需要迅速进行治疗以防止严重危害甚至死亡。
休克的分类根据休克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休克可分为几种不同类型,包括: 1. 低血容量性休克 2. 心源性休克 3. 阻塞性休克 4. 分布性休克 5. 易感性休克休克的治疗原则治疗休克的原则是迅速查明病因,同时进行支持和维持生命体征的临时性治疗,然后根据病因进行具体的治疗。
1. 迅速查明病因在处理休克患者时,首要任务是迅速查明引起休克的病因。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式,尽快确定病因,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2. 支持和维持生命体征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支持和维持生命体征的措施,包括: - 维持通畅的呼吸道和气道 - 给予充分的氧气供应 - 静脉输液维持血容量 - 纠正电解质紊乱 - 维持体温稳定 - 监测重要生命体征3. 根据病因进行具体治疗一旦病因明确,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休克的常见治疗方式: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治疗1.静脉输液: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并通过静脉途径补充液体来增加血容量。
2.停止出血:对于大出血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需要迅速止血,包括手术控制出血源或使用止血药物等。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1.心脏支持:对于心脏功能不全导致的休克,可通过给予正性肌力药物来增加心脏收缩力,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
2.病因治疗:根据心源性休克的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冠心病患者可行冠脉扩张手术等。
阻塞性休克的治疗1.解除阻塞:对于引起阻塞性休克的原因,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对于肺栓塞引起的休克,使用抗凝剂溶解栓子或手术切除栓子等操作。
2.心肺复苏:如突发心梗导致的休克,需要进行及时的心肺复苏操作。
分布性休克的治疗1.血管活性药物: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调节血管张力,如血管加压素、多巴胺等。
2.病因治疗:针对分布性休克的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如感染性休克需给予抗感染治疗等。
休克的临床表现及现场急救
休克的临床表现及现场急救
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有效血循环量不足,引起全身组织和脏器血流灌注不良,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微循环瘀滞、代谢紊乱和脏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一、休克的临床表现
休克病人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细弱,全身乏力,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或青脉萎陷,尿量减少。
休克开始时,病人意识尚清醒,如不及时抢救,则可能表现烦燥不安,反应迟钝,神志模糊,进入昏迷状态甚至导致死亡。
应该明确,休克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休克可能有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类型和病因有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原性休克等。
在休克的过程中,机体最重要的器官如脑、心、肝、肾、肺等,也是受害最早、受害最严重的器官,尽管引起休克发生的病因与类型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病理生理基本过程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微循环障碍,甚至导致所谓多种器官功能衰竭为其结果。
二、休克现场急救
1、令病人平卧,下肢稍抬高,以利对大脑血流供应,但伴有心衰、肺水肿等情况出现时,应取半卧位。
2、应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畅,以防发生窒息。
3、保持安静,避免随意搬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使休克加重。
4、如因过敏导致的休克,应尽快脱离致敏场所和致敏物质,并给予备用脱敏药物如扑尔敏片口服。
5、有条件要立即吸氧,对于未昏迷的病人,应酌情给予含盐饮料,(每升水含盐
3g碳酸氢钠1.5g)。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一旦发现病人出现休克时,应分秒必争“120”台呼救或送至就近医院抢救。
因为一般情况下在院外完全纠正病人的休克,可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
内科休克的名词解释
内科休克的名词解释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紊乱状态,它导致了组织和器官的氧供不足,从而引起各种病理变化。
休克常常被描述为低血压状态,但其实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涉及到循环功能的多个方面。
一. 休克的分类根据休克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休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内科休克类型有以下几种:1. 血容量不足型休克:这种休克发生于因体液过度丢失或循环血量不足时。
常见的例子包括出血过多、脱水、严重呕吐、腹泻等疾病引起的休克。
2. 低阻力型休克:这种休克发生于血管阻力降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其中心功能衰竭、过敏反应、剧烈疼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低阻力型休克。
3. 心源性休克:这种休克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不足,无法维持足够的血液灌注而导致的。
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可导致心源性休克。
4. 阻塞性休克:这种休克是由于血流受到机械性阻塞,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下降。
例如,肺栓塞、心包填塞等疾病引起的休克就属于阻塞性休克。
二. 休克的症状与诊断休克的症状和体征在不同类型的休克中可能略有不同,但一般都会表现为全身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一些常见的临床表现有:1. 血压下降:休克时,体循环总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是一个显著的体征。
2. 心率改变:休克时,机体为了维持血液灌注,常表现出心率加快的现象。
3. 皮肤变化:由于血管收缩或血流灌注不足,患者的皮肤可能出现苍白、湿冷或发绀等变化。
4. 神经系统症状:休克时,大脑的血流供应不足,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头晕、乏力等症状。
通过检查血压、心率、皮肤状态、神经系统状况等多种指标,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并进一步确定休克的类型。
三. 休克的治疗原则休克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以纠正它所引起的循环功能紊乱。
治疗休克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补充液体:对于血容量不足型的休克,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迅速、适当地补充液体,纠正循环血量不足。
休克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休克一、概念: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候群,是严重的全身性应激反应。
休克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并发症严重,若未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则可发展至不可逆阶段而引起死亡。
二、病因及分类引起休克的病因很多,外科休克病人多为失血性、创伤性和感染性原因引起。
休克的分类方法也很多,比如按病因、始动因素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这里主要讲按病因分类,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五类。
其中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为外科休克中最常见。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因大量出血或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所致。
其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如各种损伤(骨折、挤压综合征)及大手术引起血液和血浆的同时丢失。
失血性休克如大血管破裂或脏器(肝、脾、肾)破裂出血。
(二)感染性休克主要由于细菌及毒素作用所造成。
常继发于以释放内毒素为主的革兰阴性感菌感染,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绞窄性肠梗阻、泌尿系统感染及败血症等,又称之为内毒素性休克。
(三)心源性休克主要由心功能不全引起,常见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包填塞等。
(四)神经源性休克常由于剧烈疼痛、脊髓损伤、麻醉平面过高或创伤等引起。
(五)过敏性休克常由接触、进食或注射某些致敏物质,如油漆、花粉、药物(青霉素)、血清制剂或疫苗、异体蛋白质等而引起。
三、临床表现因休克的发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但其共同的病程演变过程为:休克前期、休克期、休克晚期。
(一)休克前期失血量低于20%(<800ml)。
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病人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增快(<100次/分),呼吸增快,血压变化不大,但脉压缩小[<4.0kP a(30mmHg)],尿量正常或减少(25~30ml/h)。
外科休克教材课件
外科休克病例分析 病例一:失血性休克
病例三
心源性休克
总结词
心脏功能不全导致休克
详细描述
心源性休克通常由心脏功能不全 或心脏骤停引起,导致机体灌注 不足,引发休克。
05 外科休克护理与康复指导
护理要点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 呼吸频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并
处理休克症状。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 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
诊断
诊断休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其中,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是评估休克的重要指 标。同时,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等也 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02 外科休克的治疗原则
扩容治疗
扩容治疗是外科休克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补充血容量,恢复组织灌注,改善 微循环,预防器官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总结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详细描述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外科休克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机体遭受严重打击, 导致两个或更多器官功能衰竭。此并发症病情严重,死亡率高,需要尽早识别和 治疗。
感染
总结词
常见并发症,易导致病情恶化
详细描述
感染是外科休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侵袭。感染容易引发脓毒症和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病情恶化。预防和治疗感染对于控制病情至关重要。
扩容治疗的方法包括晶体液、胶体液和血液制品的输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扩容剂。
扩容治疗应遵循早期、快速、足量的原则,同时应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避 免过度扩容引起的心脏负担加重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的临床表现
根据休克的发病过程可分为休克早期与休克期,也可以称为休克代偿期与休克抑制期。
1、休克早期:休克刚开始时,人体对血容量减少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这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就是兴奋性提高,患者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
血容量减少的症状还不就是很明显,患者开始出现皮肤苍白、四肢发冷、心跳呼吸加快、尿量减少等症状。
如果在休克早期能够及时诊断、治疗,休克很快就会好转,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休克会进一步发展,进入休克期。
2、休克期:休克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就会进一步发展并超过人体的代偿能力而进入休克期。
这时病人出现出冷汗、四肢冰凉、皮肤很明显的苍白、尿少或根本无尿、口唇肢端发青,严重时全身皮肤粘膜都明显发青等症状。
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昏迷。
这时医生检查会发现病人的血压不断下降,甚至测不出血压,脉搏也摸不清。
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或皮肤、粘膜出现瘀斑,则提示病情已经发展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阶段。
如果病人呼吸困难、烦躁、皮肤青紫越来越厉害,而且通过吸氧也不能改善症状,就应考虑病人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休克时器官出现的损害
病人发生休克后,全身各器官、各系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受损较明显的器官有以下几项:
1、肺:休克时的缺血、缺氧,可使得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细胞受到损伤。
而且在治疗休克时还可引起肺部小血管栓塞,使部分肺泡萎陷、不张、水肿,部分血管闭塞、不通畅,结果就就是流入肺部的血液不能很好的从肺得到氧气,各器官也就供氧不足。
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肾: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时,肾脏就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严重时可导致肾脏缺血坏死,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3、脑:脑部血流量减少,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缺血、缺氧又可引起脑细胞肿胀、血管通透性升高,从而出现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
这时的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发生脑疝、昏迷。
4、心:休克时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从而心肌缺血,最后引起心脏肌细胞损伤。
5、胃肠道:休克可引起胃肠道溃疡、肠源性感染。
6、肝:休克可引起肝缺血、缺氧性损伤,肝脏功能障碍。
休克的治疗原则
休克的治疗原则,就是尽早去除引起休克的原因,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进心脏功能与恢复人体的正常代谢。
1、一般紧急措施
尽快控制活动性大出血,有条件时使用休克裤,保持呼吸道通畅,尽量使病人安静、避免过多搬动,适当抬高头部与下肢,通风、保暖。
针刺人中、涌泉、足三里、内关、太冲等穴位能提高血压。
2、补充血容量
就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及时的血容量补充,能使早期休克,特别就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得到较快纠正。
补液量应根据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等监测指标加以调节。
3、积极处理原发病
外科疾病引起的休克,不少存在着需要手术处理的原发病,如内脏大出血的控制,坏死肠袢的切除,消化道穿孔的修补与脓液的引流等,应在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后,及时手术去除病灶。
在不去除原发病变,休克不能纠正的情况下,则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及早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