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专题.小说(2015届)共38页

合集下载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课件(2015年真题)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课件(2015年真题)

2013全国卷Ⅰ《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 当的两项是(5分)
2.“影子”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 简要分析。(6分)(重要形象作用)
3.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6分)(分析人物形象)
4.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 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 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看法。(8分)(分析结构技巧)
答案:平静,恬淡,人 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 舒缓。
①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和深化; ②对人物形象的衬托和铺垫; ③对主人公活动场所的创设; ④对时代生活的暗示; ⑤对小说情节的推动; ⑥渲染营造某种氛围和气氛。
(2014·高考重庆卷)《东坛井的陈皮匠》文中 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 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
2014全国卷Ⅱ《鞋》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 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分析线索作用)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 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分析人物形象)
4.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 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 的观点和理由。(8分)(分析情节作用)
2015全国卷Ⅰ 《马兰花》(李德霞)
全国卷Ⅱ 《塾师老汪》(刘震云)
2014全国卷Ⅰ 《古渡头》(叶紫)
全国卷Ⅱ 《鞋》 (刘庆邦)
2013全国卷Ⅰ 《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 〔阿根廷〕莱 巴尔莱塔)
全国卷Ⅱ 《峡谷》(阿城)
2015全国卷Ⅰ《马兰花》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 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15级精品读本现代文阅读题集(含答案)

15级精品读本现代文阅读题集(含答案)

2015精品读本阅读题集一、买礼物的小女孩1.划线句“妈妈要出远门”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妈妈去世了。

2.“水月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疼得她直打哆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比喻。

意思是水月非常难受、痛苦。

更加形象生动。

3.结尾说“顾客不明白”水月“为什么会泪流满面”,那么你明白吗?请说出你的理解。

因为她误解了小女孩,并且没能挽回。

二、人间第一爱1.此文是文季羡林先生为___写的一篇__(文体)《新绿文丛》;序言。

2.为什么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3.第二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什么?古今没有人将写母爱的文章搜集编辑在一起供人们阅读。

4、5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

不合文意的有?()B、C A.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

B.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

C.即使华佗、歧伯再世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

D.可以获得甜蜜和温馨,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

E.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5.“《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是古今同恨的事。

”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遗憾。

父母过早的离世,古今的孝子们都无法很好地报答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雨儿1.文章写了“”→“”→“台北一日游”等几件事。

通电话潮州对话2. “我们从盘古开天谈起”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指从很早以前的事情说起3.“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对母亲孝顺,而且很有耐心的人。

四、月光启蒙1.第2段“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填空飘满愁絮……”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为母亲失去记忆而悲伤”的心情。

2.文中引用童谣有什么作用?具体再现童谣的启蒙作用,点明母爱主题。

2015届高考第一轮语文复习——小说阅读(附江苏题)

2015届高考第一轮语文复习——小说阅读(附江苏题)

2015届高考第一轮语文复习——小说阅读(附江苏题)2015届高考第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第一十五单元小说阅读题:(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20分)邮差先生师陀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

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

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

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

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

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

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

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

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

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

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

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

13现代文文阅读(小说)-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原卷版)

13现代文文阅读(小说)-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原卷版)

13现代文文阅读(小说)现代文阅读(一)飘逝的风筝徐国平三月的暖风一吹,鹞爷就一大早儿拿起那只风筝,迈出了家门。

那是一只“年年有余”的风筝。

鹞爷有个习惯,扎风筝从不重复,每年都要出新一个花样。

若在过去,扎糊这种风筝,再简单不过,用不了一天工夫。

如今却不行了,整整折腾了半月。

不是技不如前,是自己老了,两眼发花,双手也发抖。

此刻,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

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

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鹞爷心里猜想着,整个人就显得失魂落魄,无精打采。

是啊,一个人放风筝,还有哈意思啊?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

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

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老半天也没碰上一个人,甚至连一只鸡和狗都没撞见。

只有一些像是找不着窝栖落的麻雀,唧唧喳喳在他四周焦躁不安地飞过。

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倒是一些不甘寂寞的春草早早破土,钻出一棵棵嫩芽。

鹞爷站在地头,先舒展开双臂,又抻了一下脖颈。

沉重了一个冬天的身子,都有些迈不动脚步了。

这时,一阵春风拂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

鹞爷浑身上下顿然觉得轻飘飘的,如同要离开地面飞起来一样。

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

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

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

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

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

一到阳春,方圆百里的天空,都会飘曳着他扎的风筝,千姿百态,五花八门。

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2015年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6 文学类阅读之小说

2015年高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专题16 文学类阅读之小说

专题16:文学类阅读之小说一、(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分解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分类汇编含分解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社科文汇编1.(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

(9分)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2015高考语文《小说整体阅读》学生版

2015高考语文《小说整体阅读》学生版

高三语文检测卷小说整体阅读(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2014·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六指猴墨中白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

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像六指猴吗?”“六指猴是江洋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

”说完,大伙善意地笑了。

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

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城的凤凰墩。

凤凰墩背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

东家爱去泗州城听戏。

东家听完泗州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

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

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

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

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

众人夸:“好玉。

”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

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

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

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馆玩玉时的惬意。

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

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

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

侯六常听人夸,东家是善人。

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侯六人不小了,是该成家了……”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

泗州大街,仁义当铺。

黑衣人闪身进屋。

老板贾仁义低声问:“玉呢?大人催要。

”黑衣人说:“盗不来。

”“没有你偷不来的宝贝,否则告知官府,丢的不仅是玉,还有多人的性命!”黑衣人不回答,抛下酬金,飞跃离去,眨眼钻进黑夜里。

天亮,府衙有人投案,声称自己是大盗六指猴。

师爷马皮金一看是马夫侯六,笑说:“你手长六手指,就是六指猴?”“我是六指猴,为东家赶车,实是想偷他的玉。

”马皮金只好向吴知府禀报。

吴知府听后,说:“通知江大佬,让他看着办吧。

”马皮金把知府的话转告给东家,临别小声叮嘱:“大人的嘴,大着呢!”东家忙带上金银赶到府衙。

2015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测评:现代文阅读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1 第2节

2015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测评:现代文阅读 第1部分 第2章 专题1 第2节

第一部分第二章专题一第二节一、(2014·云南统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打完这盘台球[法国]都德仗已经打了两天。

这些兵士是在倾盆大雨之下,背上背着背包度过这一宵的,因此都疲惫不堪。

可是你看已经长长的三个钟点了,就任凭他们手扶着枪,在大道的积水滩里,被雨水渗透的田野烂泥里挨受着入骨的寒气。

他们在这里干什么呢?情况怎样了呢?那些尊大炮,炮口向着丛林,好像在窥视什么东西。

掩蔽起来的机枪牢牢瞄着天际。

一切都准备齐全,只待进攻。

为什么不进攻呢?还等待什么呢?原来是等候命令,而总司令部却迟迟不下命令。

可是总司令部并不远。

就是这座路易十三式的古堡,被雨洗过的红砖在半山坡的矮树丛中闪闪发着光,平整的绿色浅草地夹在两行盛开的盆花之间,一直伸展到正房的阶前。

饭厅的窗户都面临大门石阶开着,从窗口望进去,可以看见杯盘狼藉的饭桌,拔去塞子的酒瓶,暗淡无光的空酒杯,都憔悴地留在弄皱了的台布上。

在隔壁屋子里,发出说话的语声、笑声、台球的滚动声、互相碰杯声。

原来元帅正在打他那盘台球,这就是军队为什么在那里等待命令的缘故。

元帅一打上台球,天塌下来他都不管,世上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他把这盘球打完。

打台球嘛!这是这位伟大军人的癖好。

他站在那里,严肃得跟身临战场一样,穿着军礼服,胸前挂满了勋章,眼睛冒火,两颧通红;宴会,赌兴,酒意都催得他劲头十足。

他的副官们众星捧月似地围着他,殷勤恭顺,他每打一球,他们便钦佩叹赏得五体投地。

跟元帅打台球的对手是一位参谋本部的矮小的大尉,他是打台球的第一把能手,能够把世界上的所有元帅打个落花流水,可是他懂得和他的长官之间应该保持一种表示敬意的距离,他留着神不要打赢,可也不要输得太容易。

他正是一位人们称为有前途的军官。

“留神!小伙子!元帅已有了十五分,你是十分。

应该照这样对付到底;对你的晋级来说,这比在外边跟那些人一起,让淹没大地的泉涌似的雨水浇着,用处大得多。

”这大尉就这样心里默念着。

2015届高考总复习word题库:小说阅读 小说阅读(一) 含答案

2015届高考总复习word题库:小说阅读 小说阅读(一) 含答案

小说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法律门前[奥地利]卡夫卡法律门前站着一名卫士。

一天来了个乡下人,请求卫士放他进法律的门里去。

可是卫士回答说,他现在不能允许他这样做。

乡下人考虑了一下又问:他等一等是否可以进去呢?“有可能,”卫士回答,“但现在不成。

”由于法律的大门始终都敞开着,这当儿卫士又退到一边去了,乡下人便弯着腰,往门里瞧。

卫士发现了大笑道:“要是你很想进去,就不妨试试,把我的禁止当耳边风好了.不过得记住:我可是很厉害的。

再说我还仅仅是最低一级的卫士哩。

从一座厅堂到另一座厅堂,每一道门前面都站着一个卫士,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

就说第三座厅堂前的那位吧,连我都不敢正眼瞧他呐。

”乡下人没料到会碰见这么多困难.人家可是说法律之门人人都可以进,随时都可以进啊,他想.不过,当他现在仔细打量过那位穿皮大衣的卫士,看了看他那又大又尖的鼻子,又长又密又黑的鞑靼人似的胡须以后,他觉得还是等一等,到人家允许他进去时再进去好一些.卫士给他一只小矮凳。

让他坐在大门旁边。

于是他便坐在那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其间他做过多次尝试,请求人家放他进去,搞得卫士也厌烦起来。

时不时地,卫士也向他提出些简短的询问,问他的家乡和其他许多情况;不过,这些都是那类大人物提的不关痛痒的问题,临了卫士还是对他讲,他还不能放他进去。

乡下人为旅行到这儿来原本是准备了许多东西的,如今可全都花光了;为了讨好卫士,花再多也该啊。

那位尽管什么都收了,却对他讲:“我收的目的,仅仅是使你别以为自己有什么礼数不周到。

”许多年来,乡下人差不多一直不停地在观察着这个卫士。

他把其他卫士全给忘了;对于他来说,这第一个卫士似乎就是进入法律殿堂的惟一障碍。

他诅咒自己机会碰得不巧,头一些年还骂得大声大气,毫无顾忌,到后来人老了,就只能够独自嘟嘟囔囔几句。

他甚至变得孩子气起来;在对卫士的多年观察中,他发现这位老兄的大衣毛领里藏着跳蚤,于是也请跳蚤帮助他使那位卫士改变主意。

现代文阅读专题.小说(2015届)

现代文阅读专题.小说(2015届)

【知识链接.小说结局的作用】
• • • • • • • • 1、出人意料的结局。 (1)使故事猛然生出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2)丰富人物形象。 (3)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合情合理。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1)更好地深化主题。 (2)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3)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 2.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 • 【参考答案】 • (1)特点:情节突转。类似欧亨利式结尾,文 章情节结尾时使主人公命运、情节陡然逆转,让 阅读者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出现意 想不到的结果。 • (2)艺术效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回味无穷,发人深省,久久难以忘怀,并借此深 刻地反映主题。
现代文阅读专题.小说
高2015届
• (参见学生用书122) • 记忆小说三要素: • 人物、情节、环境 • 了解小说阅读中的考查角度: • 1、人物形象 • 2、情节:小说情节的构成、小说情节的作 用、情节 安排的技巧 • 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作用 • 4、主题 • 5、标题 • 6、表达技巧
考点二 分析故事情节的作用
• 【练习二】 • (2011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完成第3题
• 3、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 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 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8分) • 【参考答案】 • 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 勤劳、淳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 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 格的复杂性。 •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 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本 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 ,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

2015高考人教版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真题例示专题5(1)小说

2015高考人教版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真题例示专题5(1)小说

专题五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一)小说【真题试作❶】(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鞋刘庆邦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

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袱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

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

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

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

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

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

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

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

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

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

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

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

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

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

(完整)高考语文专题小说阅读试题(带答案)

(完整)高考语文专题小说阅读试题(带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小说阅读试题(带答案)专题十四小说阅读[ 学法――把握人事,洞察百态] [ 考题位置――第11 题](2015?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25 分)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

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汇编—现代文阅读(一)解析

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汇编—现代文阅读(一)解析

2015年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一)—现代文阅读从前的雪(贵州遵义)①雪是冬天特意赠给乡村的礼物。

②那时我还小。

雪下得像呢绒大衣一样厚,肥嘟嘟的,披在村庄和田野的身上。

我们穿着小胶鞋,像野兔一样在野地里追逐着,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

四野苍茫,偶有几棵鲜绿的油菜被我们的笑声吸引,露出半边娇憨的脸,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活泼的“入侵者”。

雪球满天飞,笑语四处溅,身上淌着汗,衣上沾着雪,在袅袅的炊烟和大人们悠长的呼唤声里,我们喘着气红着脸带着快意回家。

③午后,外婆从灶膛里掏出燃着火烬的草木灰盛在陶瓷盆里,盆上担把火钳,一个简易的火盆就做成了。

她抱着我坐在摇椅上,我把脚摆放在火钳上,盆里的火暖烘烘地烤着,时光惬意地绽在外婆皱得像一瓣菊花的脸上。

④远远的河沿上,雪花一片片落入芦苇丛中,无影无踪。

有时候,我偷偷地从家里跑出来,扒开密密的芦苇,只找到几只出神的麻雀。

它们站在高高的苇梢上,小眼珠滴溜溜地转,也许在考虑着,不要上那支着木棒的竹筛下几粒稻谷的当。

⑤捕鸟我是不感兴趣的,钓鱼却很是喜欢。

砍根竹子,系上钓丝,穿上鱼饵,坐在树墩上钓鱼,看一片片雪花落在水面融化掉。

有时水结冰了,就敲出一块窟窿放下钓丝,耐心地守候着。

可冬天的鱼显然是聪明而冷静的,半天的工夫我常常是两手空空。

那些夏天常被我折来做伞的荷如今都举着瘦枝,托着点雪,我敢肯定它们一定藏着许多玲珑的秘密。

雪悄悄地飘,鸟儿和芦苇静静地听,我安坐一角,颇有几分遗世独立的况味。

虽然那时候,我还不会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⑥乡村的雪夜,粗犷而温情。

那些低矮的茅屋里,常常弥漫出浓烈的酒香。

灶膛里的火映着女人红彤彤的脸庞,她们拢一拢额头散乱的发,大声地和喝着酒的男人说着话。

男人翘着腿悠闲地坐在桌边,有时会夹一口菜塞在旁边玩耍的孩子嘴里,孩子受宠若惊,暂停住嬉闹的喧哗。

雪让冬夜变得如此温馨,酒香化在雪花里,酝酿着一年的希望。

这些酒香也莫名地熏陶了我,让我在离开村庄的有雪的夜晚,总产生想饮一杯的情愫。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第2节 概括主旨情感经典演练推荐(含解析)(1)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第2节 概括主旨情感经典演练推荐(含解析)(1)

【金版教程】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三第2节概括主旨情感经典演练推荐(含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除夕情怀冯骥才除夕是一年最后一天,最后一个夜晚,是一岁中剩余的一点短暂的时光。

时光是留不住的,不管我们怎么珍惜它,它还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烟消云散。

古人不是说过:“黄金易得,韶光难留”吗?所以在这一年最后的夜晚,要用“守岁”——也就是不睡觉,眼巴巴守着它,来对上天恩赐的岁月时光以及眼前这段珍贵的生命时间表示深切的留恋。

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

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团聚一起。

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

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有便是和同一血缘的一家人枝叶相拥,温习往昔,尽享亲情。

记得有人说:“过年不就是一顿鸡鸭鱼肉的年夜饭吗?现在天天鸡鸭鱼肉,年还用过吗?”其实过年并不是为了那一顿美餐,而是团圆。

只不过先前中国人太穷,便把平时稀罕的美食当做一种幸福,加入到这个人间难得的团聚中。

现在鸡鸭鱼肉司空见惯了,团圆却依然是人们的愿望年的主题。

腊月里到火车站或机场去看看声势浩大的春运吧。

世界上哪个国家会有一亿人同时返乡,不都要在除夕那天赶到家去?他们到底为了吃年夜饭还是为了团圆?此刻,我想起关于年夜饭的一段往事——一年除夕,家里筹备年夜饭,妻子忽说:“哎哟,还没有酒呢。

”我说:“我忙得都是什么呀,怎么把最要紧的东西忘了!”酒是餐桌上的仙液。

这一年一度的人间的盛宴哪能没有酒的助兴、没有醉意?我忙披上棉衣,围上围巾,蹬上自行车去买酒。

家里人平时都不喝酒,一瓶葡萄酒——哪怕是果酒也行。

车行街上,天完全黑了,街两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着灯。

一些人家开始年夜饭了,性急的孩子已经噼噼啪啪点响鞭炮。

但是商店全上了门板,无处买到酒,我却不死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顿年夜饭没有酒。

车子一路骑下去,一直骑到百货大楼后边那条小街上,忽见道边一扇小窗亮着灯,里边花花绿绿,分明是个家庭式的小杂货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