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视觉障碍 特殊教育概论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视觉障碍 PPT课件

有关 视觉 障碍 的人
用于辨别单眼视力情况。当被遮盖的眼视力弱或失明时,患儿不会出现反抗;当被遮 盖的眼没有问题时,患儿会躁动不安,出现反抗动作。重复数次,以便得出正确的判 断。 光觉反应
孩子出生时就有光觉反应,强光可引起闭目、皱眉;两个月时对光觉反应已很强。如 果孩子对强光照射无反应,说明其视觉功能可能存在严重的障碍。 注视反射和追随运 动。
检测优劣镜片小方法,购买太阳镜前,还要确认镜片不失真,简单的方法是:将手臂伸直,眼镜的高 度与眼睛保持水平通过镜片看前方1米左右一条直线,如门窗的边线等。沿着直线缓缓移动镜片如果 直线出现扭曲,如弯曲摆动或其他的变化就说明镜片的质量很差。 2、挑颜色 两只镜片的颜色应当是均,绿色和棕色次之,避 免购买颜色过深的镜片那将有碍孩子看见前面的物体。
1、突然视力下降,外观正常:病因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包括脱 髓鞘病)、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和糖 尿病、白血病,眼底有大量出血时、闪辉性暗点(短时间可自行恢复)、视网膜脱离、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视乳头网膜炎、急件甲醇、奎宁类中毒、伪盲等。 2、视力很快下降,伴有眼部充血或感染:病因为急性闭用性青光眼、急件虹膜睫状体炎、 重症机械性眼外伤、热烧伤、化学烧伤、角膜炎、角膜溃疡、眼内炎、全眼球脓炎等。 3、逐渐视力下降,无充血:病因为白内障、角膜变性、单纯性青光眼、玻璃体混浊、视 网膜脉络膜炎、视神经病、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早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 脉络膜黑色素瘤、早期Coast氏病、近视眼、老视(老花眼)、弱视、伪盲等。 4、慢性视力下降,眼充血:病因为角膜炎、角膜溃疡、慢闭性青光眼、眼外伤、慢性虹 睫炎、真菌性角膜炎、眼内炎、结膜和角膜碱烧伤后期等。
视束、视交叉或视放射的髓鞘脱失能够引起各种不同类型的视野缺损,如同名性偏 盲、双颞侧盲和象限盲等,但是所有这些视野缺损在MS都是罕见的。双颞侧视野 受累提示视交叉占位的可能,尤其是在育龄妇女垂体处较良性的肿瘤可出现复发缓 解样改变,易被误诊为MS。 在体温增高后表现出的视力下降,称作Uhthoff现象。可出现在运动、热水浴或发 热后,为亚临床受累的证据。躯体其他部位亦可在体温增高后出现该现象。
视觉障碍学生的融合教育 ppt课件

视觉障碍学生的融合教育
视觉障碍学生的融合教育
视觉障碍学生的融合教育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特征
视觉障碍学生的融合教育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
1.感知觉 视觉障碍儿童的听觉非常灵敏,但仅靠听觉有局限。 视觉障碍儿童的触觉也十分灵敏。 盲童形成空间知觉存在一定的困难
2.听觉注意与记忆能力较强 3.视觉障碍儿童在概念形成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2. 照明度。 眼睛只有在充足的照明度下才能很好的看清物体,因而对 有些低视力的孩子就需要配照明灯。
视觉障碍学生的融合教育
3. 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 良好的对比度有利于眼睛的视物,因而在进行视觉障碍儿 童教育时需要注意改进书写工具,使用对比度强的工具如 使用白纸和黑笔,黑板和白粉笔等。
4. 眼的适应状态。 应该注意儿童眼的明、暗适应水平,注意教室光线与走廊 光线的对比不宜太大,对于需要暗光的患白化病学生应安 排在光线弱的地方,以免其受强光刺激。
视觉障碍学生的融合教育
3.心因性因素。
短期的情绪困扰往往在视觉功能上立刻显出异常症状, 长期的情绪压力对于视觉功能会显出更长远的影响。病态的 情绪反应,甚至会造成完全失明。
4.眼外伤。
主要可分为严重的眼外伤和轻伤而严重继发性感染造成 的视力损害两大类。
视觉障碍学生的融合教育
1. 成像位置由于中央凹有十分丰富的视锥细胞,因而中央 凹的视敏度大,物体成像于此则看的清楚,不需要缩短 物距或放大物体。而中央凹的周边的视敏度小,要看清 楚则需放大物体或将物体挪近。
类别 盲
低视力
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标准(1987) 世界卫生组织标 准(WHO)
级别
最佳矫正视力
级别
一级盲
<0.02~无光感;或
特殊教育概论 第07章视觉障碍儿童

第 17 页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视觉障碍概述
随班就读课程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课程
随班就读视觉障碍儿童的课 程与普通教育的课程一致,从小 学到高中都应当按照国家和地 区规定的相应课程进行教授。 如果随班就读学生有特别的需 要,学校可以提供特别帮助。
第 18 页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视觉障碍概述
用印刷体和盲文交流
分类
第5页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视觉障碍概述 视觉障碍的出现率
视觉障碍的出现率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美国教育部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6—21岁年 龄段视觉障碍的出现率低于0.05%。
我国8296万残疾人中,视觉残疾人 为1233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4.86%。 2014年,我国在校接受教育的视觉障 碍儿童、青少年(6—18岁)有 34082人。
第 19 页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视觉障碍概述
听读法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教学策略
听读法利用盒式录音带或CD将各类教材 及业余读物制成有声教材,以代替点子书籍 和大字课本。它既适合低视力儿童,也适用 于盲童,有效地克服了盲文书籍和大字体书 籍缺乏的困难。
第 20 页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视觉障碍概述
多重感官法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教学策略
多重感官法又称感官并用法,是盲校普遍 采用的教学策略。任何事物都有多重属性, 从不同方面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和内涵。人的 不同感觉器官也各有独特的功能,使人能从 不同方面感受这些属性而达到认识的目的。 视觉障碍儿童可以充分发展听。
第 21 页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视觉障碍概述
视觉障碍概述
读写能力在21世纪是否必须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焦点问题讨论
视觉障碍课件

后天盲
失明的因素打翻了原有的一切,不仅学业或事业 因此中断,甚至面临经济和婚姻的问题,加之行 动受到束缚,自信与独立能力均受到挑战。在这 种心理状态下对于盲文化的训练自然会不太理想, 但由于失明前对生活的世界有了形象的认识,所 以对于事物认知的训练会有所帮助
视觉障碍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
一、感知觉方面
2、筛选
由专科医师或专门的诊断人员进行。筛选是在各领域对个案的状况作出 初步判断的一种快速、经济的方法。在筛选阶段不能正式确认视觉障碍,筛 选的结论只能是这个个案没有视觉障碍或者可能有视觉障碍,在正式判断前 还须作进一步的评估
筛选工作有三个反面
(1)史料分析:检查被转介儿童的出生史、成长发育史、病史等; (2)眼科评估:医学步骤显示障碍或视觉功能降低的存在,且不能通 过手术或医学干预提高到正常水平
三、视觉障碍儿童诊断与鉴别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盲及低视力标准
视觉残疾级别 低视力
盲
优眼最佳矫正视力 <0.3~0.1
<0.1~0.05(2.5,米指数) <0.05~0.02(1.0米指数),或视野半径<10度
<0.02~光感,或视野半径<5度 无光感
类别 盲
低视力
中国视力残疾标准
级别
最佳矫正视力
• 台湾地区将视觉障碍定义为: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视觉器官的构造 缺损,或是技能发生部分或全部的障碍,经矫正后对事物的视觉辨认仍有困 难者
视觉障碍分为盲和低视力
视觉障碍可分为先天视觉障碍和后天视觉障碍
先天盲是指致盲年龄在14岁以下,后天盲是指年龄在15 岁以上,从出生到少年视力正常,其后因疾病或意外伤 害导致失明
(3)功能性视觉障碍评估:视觉障碍妨碍了儿童从环境中进行伴随学 习的能力,要明确儿童在完成时的视觉使用情况
《视觉障碍儿童》课件

视觉障碍儿童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克服困难,成就非凡
总结词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视觉障碍儿童也能在各个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详细描述
这个案例讲述了一个名叫小明的视觉障碍儿童,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 在音乐和体育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学会了弹钢琴,并在全国盲人钢琴比赛中获得了金奖。此外,他还积 极参与残奥会,为国家争光。
情感、建立友谊等。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视觉障碍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可 能需要更多的帮助和训练,家长 和教师可以逐步教授他们独立生 活的技能,如穿衣、洗漱、做饭
等。
无障碍环境支持
为视觉障碍儿童提供无障碍环境 支持,包括盲道、导盲杖、语音 提示等设施,以及社会各界的理 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
社会生活。
05
视觉障碍儿童可能面临自卑、 焦虑等心理问题,需要关注其 心理健康并提供心理支持。
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沟 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建立信任关系。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帮助孩子应对心理问题,提高 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家庭与社会支持
家庭是视觉障碍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需要提供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 信心。
详细描述
视觉障碍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其中,遗传因素是导致先天性视觉障碍的主要原 因之一,而环境因素如眼部感染、创伤、疾病等则是后天性视觉障碍的主要原因 。此外,一些眼部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也可能导致视力受损或失明。
视觉障碍的影响
总结词
视觉障碍会对个体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产生负 面影响。
详细描述
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帮助视觉障碍儿童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
成功案例一:克服困难,成就非凡
总结词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视觉障碍儿童也能在各个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详细描述
这个案例讲述了一个名叫小明的视觉障碍儿童,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 在音乐和体育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学会了弹钢琴,并在全国盲人钢琴比赛中获得了金奖。此外,他还积 极参与残奥会,为国家争光。
情感、建立友谊等。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视觉障碍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可 能需要更多的帮助和训练,家长 和教师可以逐步教授他们独立生 活的技能,如穿衣、洗漱、做饭
等。
无障碍环境支持
为视觉障碍儿童提供无障碍环境 支持,包括盲道、导盲杖、语音 提示等设施,以及社会各界的理 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
社会生活。
05
视觉障碍儿童可能面临自卑、 焦虑等心理问题,需要关注其 心理健康并提供心理支持。
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沟 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建立信任关系。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帮助孩子应对心理问题,提高 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家庭与社会支持
家庭是视觉障碍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需要提供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 信心。
详细描述
视觉障碍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其中,遗传因素是导致先天性视觉障碍的主要原 因之一,而环境因素如眼部感染、创伤、疾病等则是后天性视觉障碍的主要原因 。此外,一些眼部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等也可能导致视力受损或失明。
视觉障碍的影响
总结词
视觉障碍会对个体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产生负 面影响。
详细描述
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帮助视觉障碍儿童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
第七章-视觉障碍--特殊教育概论-教学课件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七章 视觉障碍儿童
第一节 视觉障碍儿童概述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1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一、视觉障碍的概念 (一)视力与视觉 1.视力 (1)含义 一般意义:视力指“辨别物体形状的能力”; 视力即视敏度或称视觉敏锐度,是指眼睛视网
膜的敏锐程度,尤其是指视网膜上黄斑中央凹 分辨两个光点的敏锐程度。 视力包括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
视觉与视力的区分在于:视觉是视感觉 和视知觉的总和,是包含了心理加工过 程的视功能;视觉可以包括视力,视力 则不能涵盖视觉。
3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4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二)视觉障碍的概念 视觉障碍又称视觉缺陷、视力残疾。我
国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残疾标准中规定: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 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 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 会参与。 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
23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一、教育安置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是根据视觉障碍的
程度及其已具备的能力进行安置的。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教育安置考虑因素: 视觉障碍的程度; 儿童的年龄; 视觉障碍出现的年龄; 智力程度; 学业成就水平; 对视觉障碍的心理适应; 定向行走的能力; 有无其他障碍。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教育部1994年7月颁布的《关于开展残疾 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中 规定,盲和低视力的残疾儿童少年是随 班就读的对象之一。因此,我国现行的 视觉障碍学生教育安置有随班就读、特 殊班和盲校或低视力学校等形式。
例如:上海市教委于1997年8月在《关于 在本市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 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优眼的最佳矫 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3的儿 童少年可以纳入随班就读范围。
第七章 视觉障碍儿童
第一节 视觉障碍儿童概述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1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一、视觉障碍的概念 (一)视力与视觉 1.视力 (1)含义 一般意义:视力指“辨别物体形状的能力”; 视力即视敏度或称视觉敏锐度,是指眼睛视网
膜的敏锐程度,尤其是指视网膜上黄斑中央凹 分辨两个光点的敏锐程度。 视力包括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
视觉与视力的区分在于:视觉是视感觉 和视知觉的总和,是包含了心理加工过 程的视功能;视觉可以包括视力,视力 则不能涵盖视觉。
3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4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二)视觉障碍的概念 视觉障碍又称视觉缺陷、视力残疾。我
国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残疾标准中规定: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 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 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 会参与。 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
23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一、教育安置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是根据视觉障碍的
程度及其已具备的能力进行安置的。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教育安置考虑因素: 视觉障碍的程度; 儿童的年龄; 视觉障碍出现的年龄; 智力程度; 学业成就水平; 对视觉障碍的心理适应; 定向行走的能力; 有无其他障碍。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教育部1994年7月颁布的《关于开展残疾 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中 规定,盲和低视力的残疾儿童少年是随 班就读的对象之一。因此,我国现行的 视觉障碍学生教育安置有随班就读、特 殊班和盲校或低视力学校等形式。
例如:上海市教委于1997年8月在《关于 在本市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 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优眼的最佳矫 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3的儿 童少年可以纳入随班就读范围。
视觉障碍参考课件

看东西时歪头,或只固定地用一只眼睛看东西; 4. 行走时对障碍物“视而不见”,不能主动避让,
经常发生碰撞、摔跤;
2
儿童是否有视觉障碍的表现
5. 在学习过程中描述自己看东西模糊不清,看不清 楚远处的物体,在观察事物细节时或阅读小字时 有困难;
6. 对眩光的敏感性增强、怕强光,或看东西时需要 更多光线,否则看不清楚;
10
视觉障碍的发生率
• 视觉障碍的发生率是指一个时期内视力残疾人的数量在同 龄人口中的比率。
•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盲人4500万,13500万低视力者。 • 我国大约有视力残疾患者1300万,其中盲约550万,低视力
约750万。我国每年新增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约135万, 即每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患者。 • 视力障碍儿童约占同龄儿童总数的0.06-0.1%。 • 其中0-5岁的学前视觉障碍幼儿7.45万,6-14岁学龄视觉障 碍儿童13万人。
21
三. 社会适应与交往
• 在与其他儿童的交往中,视觉障碍儿童就可能自卑,不愿 意主动与人交往;
• 视觉障碍无法用眼睛观察到周围人们对自己的态度,因而 容易产生焦虑;
• 不能随心所欲的去想去的地方、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这种 能力的局限就可能使他们不断产生挫折感;
• 感知觉的障碍也造成了他们的信息较闭塞,交往困难; • 不能随便独自外出也会影响儿童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
8
视觉障碍的成因—其他因素
1. 成像位置由于中央凹有十分丰富的视锥细胞,因而中央 凹的视敏度大,物体成像于此则看的清楚,不需要缩短 物距或放大物体。而中央凹的周边的视敏度小,要看清 楚则需放大物体或将物体挪近。
2. 照明度。 眼睛只有在充足的照明度下才能很好的看清物体,因而 对有些低视力的孩子就需要配照明灯。
经常发生碰撞、摔跤;
2
儿童是否有视觉障碍的表现
5. 在学习过程中描述自己看东西模糊不清,看不清 楚远处的物体,在观察事物细节时或阅读小字时 有困难;
6. 对眩光的敏感性增强、怕强光,或看东西时需要 更多光线,否则看不清楚;
10
视觉障碍的发生率
• 视觉障碍的发生率是指一个时期内视力残疾人的数量在同 龄人口中的比率。
•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盲人4500万,13500万低视力者。 • 我国大约有视力残疾患者1300万,其中盲约550万,低视力
约750万。我国每年新增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约135万, 即每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患者。 • 视力障碍儿童约占同龄儿童总数的0.06-0.1%。 • 其中0-5岁的学前视觉障碍幼儿7.45万,6-14岁学龄视觉障 碍儿童13万人。
21
三. 社会适应与交往
• 在与其他儿童的交往中,视觉障碍儿童就可能自卑,不愿 意主动与人交往;
• 视觉障碍无法用眼睛观察到周围人们对自己的态度,因而 容易产生焦虑;
• 不能随心所欲的去想去的地方、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这种 能力的局限就可能使他们不断产生挫折感;
• 感知觉的障碍也造成了他们的信息较闭塞,交往困难; • 不能随便独自外出也会影响儿童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
8
视觉障碍的成因—其他因素
1. 成像位置由于中央凹有十分丰富的视锥细胞,因而中央 凹的视敏度大,物体成像于此则看的清楚,不需要缩短 物距或放大物体。而中央凹的周边的视敏度小,要看清 楚则需放大物体或将物体挪近。
2. 照明度。 眼睛只有在充足的照明度下才能很好的看清物体,因而 对有些低视力的孩子就需要配照明灯。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PPT课件

二、视觉障碍的定义与分类
• 视觉障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难以 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和其它活动。
• 区分视力和视觉 • 视力,即视敏度或视锐度,是眼辨别最小物体形象和位置的
能力。它是指视网膜尤其是黄斑中央凹分辨两个光点的敏锐 程度。 • 视觉,不仅包括视力,还包括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 觉和对比敏感等,是眼即视觉器官的整体功能,是视觉器官 各个组成部分共同活动的结果,也包括了视觉中枢对视觉信 息的心理加工过程。由此看来,视觉可以包含视力,而视力 不能涵盖视觉。
• 3.心理性因素 人们的情绪及心理问题也是导致视觉功能异常的重 要因素。短期的情绪困扰往往在视觉功能上立刻显示出异常症状,长 期的不良情绪对于视觉功能会造成长远的影响,严重的病态的情绪反 应,可导致完全失明。
• 4.眼外伤 外伤造成的视觉残疾的情况较复杂,主要可分为严重的 眼外伤和较轻的眼外伤继发严重感染而造成的视力损害两大类。各种 眼外伤包括炸药和雷管等爆炸物致伤、机械外伤、化学药物致伤、各 种离子辐射、微波致伤及职业中毒等。
(2)认识声响、气味和环境的关系
• 利用听觉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及自己所处的位置是盲人在 行走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声响是与其 特定的环境有联系的,如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就可判断前 面是所学校;听到商贩的叫卖声,则意味着农贸市场就在 附近;鸟啼声意味着前面是树林;蛙鸣声意味着接近了池 塘;流水的哗哗声提醒你离小河不远了。除此之外,还可 以根据汽车声响判断汽车行驶方向,根据来自前后左右各 种车辆行驶声判断十字路口的位置,也可以根据走路时的 脚步声、用嘴发出“咂咂”声的回声判断前面是否有楼房 或其他较高的障碍物。有障碍物,回声发闷;没有障碍物 ,则声音发空。
视觉障碍儿童ppt课件

23
4、不良的家庭环境 父母不和或离异极易造成儿童的心灵创伤, 影响其学习;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严厉和 苛刻,也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教师和家长应进行积极沟通,通过 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儿 童的学习态度,提高其对学业的关注程度。
24
5、吸引教师注意 有的视障儿童表面上不专注,只是为了吸 引教师对其行为的注意。 对策:教师要在教学情境之外,可与儿童 保持一定接触,满足其人际交往方面的需 求。但在教学情境中,对视障儿童有意吸 引他人注意的行为,则不要给予回应。
28
(四)畏缩、害羞问题及其处理 有些视障儿童无法与人相处而畏缩离群, 而畏缩、害羞带给视障儿童的影响常常被 家长和教师忽视。事实上,视障儿童的畏 缩离群将会影响其今后的生活适应能力。 视障儿童的退缩行为通常表现为回避其他 的同龄人,而一般不太回避成人。
29
对策:(1)社会性技能训练目标 • ①当视障儿童处于团体伙伴中时,能运用微笑、
14
(6)适应期(对应期) 表现:寻求各种途径(内在潜能&外在帮助) 适应环境
15
(7)自我接纳和自尊期 表现:自信心和能力恢复,接纳他人,也让 自己被他人所接纳,具备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16
2、早期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视障儿童,有一部分家长是无法接受 的,甚至以他们为耻,平时不愿与孩子交 流,更别说主动带孩子外出。还有部分家 长有一种愧疚心理,对孩子十分溺爱,怕 被别人欺负,也不愿带孩子外出。这样, 对视障儿童的发展很不利,易形成他们偏 执、内向、胆小的性格。
实;意志方面不果断,缺乏自我判断力,敏感
7
二、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
4、不良的家庭环境 父母不和或离异极易造成儿童的心灵创伤, 影响其学习;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严厉和 苛刻,也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教师和家长应进行积极沟通,通过 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儿 童的学习态度,提高其对学业的关注程度。
24
5、吸引教师注意 有的视障儿童表面上不专注,只是为了吸 引教师对其行为的注意。 对策:教师要在教学情境之外,可与儿童 保持一定接触,满足其人际交往方面的需 求。但在教学情境中,对视障儿童有意吸 引他人注意的行为,则不要给予回应。
28
(四)畏缩、害羞问题及其处理 有些视障儿童无法与人相处而畏缩离群, 而畏缩、害羞带给视障儿童的影响常常被 家长和教师忽视。事实上,视障儿童的畏 缩离群将会影响其今后的生活适应能力。 视障儿童的退缩行为通常表现为回避其他 的同龄人,而一般不太回避成人。
29
对策:(1)社会性技能训练目标 • ①当视障儿童处于团体伙伴中时,能运用微笑、
14
(6)适应期(对应期) 表现:寻求各种途径(内在潜能&外在帮助) 适应环境
15
(7)自我接纳和自尊期 表现:自信心和能力恢复,接纳他人,也让 自己被他人所接纳,具备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16
2、早期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视障儿童,有一部分家长是无法接受 的,甚至以他们为耻,平时不愿与孩子交 流,更别说主动带孩子外出。还有部分家 长有一种愧疚心理,对孩子十分溺爱,怕 被别人欺负,也不愿带孩子外出。这样, 对视障儿童的发展很不利,易形成他们偏 执、内向、胆小的性格。
实;意志方面不果断,缺乏自我判断力,敏感
7
二、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三、视力障碍的出现率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的资料推算,我国8296万残疾人中,视 觉残疾人为1233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 14.86%。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2006 年,我国在校接受教育的视觉障碍儿童、 青少年(6——16岁)有41520人。
18
16
类别 一级 盲 二级 三级 低视力 四级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注: 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 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如仅有单眼为盲或 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 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 2.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 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 3.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 盲。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教育部1994年7月颁布的《关于开展残疾 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中 规定,盲和低视力的残疾儿童少年是随 班就读的对象之一。因此,我国现行的 视觉障碍学生教育安置有随班就读、特 殊班和盲校或低视力学校等形式。
例如:上海市教委于1997年8月在《关于 在本市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 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优眼的最佳矫 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3的儿 童少年可以纳入随班就读范围。
教育部规定:盲校学制为九年一贯制。入学年 龄一般与当地普通小学相同,在特殊情况下可 适当放宽。盲校每班班额以8—12人为宜,如 有视力残疾兼多重残疾学生,班级人数可适当 降低。盲校对盲生和低视力学生应当实行分类 教学。为低视力学生举办低视力班,对于人数 不足以编班的低视力学生,可以和盲生混合编 班,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同班分类教学。
2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2)影响视力的因素 成像位置 照明度 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 眼的适应状态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2.视觉 视觉则指“辨别外界物体明暗和颜色特 性的感觉,视觉对物体空间属性如大小、 远近等的区分,起着重要的作用,视觉 是整个视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案例2、《小草和我》作者周嘉堤(盲诗人)
鲜花在我梦中变得模糊, 如今花瓣的形状我都记不清楚, 我后悔当初没有看个够 以至留念起早已消失的花圃。 我从记忆中发掘, 绿油油的小草长在记忆深处, 我曾经在山冈上轻抚过它, 它纤弱而内涵丰富。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二、课程 (一)盲校课程 1.培养目标 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7〕 1号] 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视力 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开发各种 潜能,补偿视觉缺陷,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 难,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 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 社会公德,依法维权;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
8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二、视觉障碍的鉴定与分类 (一)视觉障碍的鉴定 儿童视力是否正常,需要经过中心视力 和视野的检查。
9
10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11
12
13
14
15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二)视觉障碍的分类
级别 最佳矫正视力
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 ≥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 ≥0.05-<0.1 ≥0.1-<0.3
23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一、教育安置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是根据视觉障碍的 程度及其已具备的能力进行安置的。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教育安置考虑因素: 视觉障碍的程度; 儿童的年龄; 视觉障碍出现的年龄; 智力程度; 学业成就水平; 对视觉障碍的心理适应; 定向行走的能力; 有无其他障碍。
这小草给了启示, 远远的,就象绿色的雾; 它在贫瘠的土地上蓬勃生长, 不断积累看不见的财富。
于是我懂得了生存的意义。 甘愿做小草一株, 虽然被大自然缤纷的色彩淹没, 连在一起的却是诗人赞美的绿。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五、视觉障碍儿童的特征 感知活动特点 语言和思维特点 个性特点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四、视觉障碍产生的原因 屈光不正 结构性视觉障碍 大脑皮质性视觉障碍
19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20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21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22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案例1、有一个先天盲童在学习中遇到 “云”时与老师的对话:
“云是什么?”老师问。 “云是有腿有脚的东西”盲生答。 “你怎么知道云有腿有脚?” “我听人说云会在天上走。我们走动用腿脚, 云在天上走不也用腿脚吗?”
视觉与视力的区分在于:视觉是视感觉 和视知觉的总和,是包含了心理加工过 程的视功能;视觉可以包括视力,视力 则不能涵盖视觉。
3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二)视觉障碍的概念 视觉障碍又称视觉缺陷、视力残疾。我 国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残疾标准中规定: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 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 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 会参与。 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
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残疾,具有乐观进取、自尊、自 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以 及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 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 及环境意识; 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 情趣和生活方式,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独立 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生规划意识,成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七章
视觉障碍儿童
第一节 视觉障碍儿童概述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1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一、视觉障碍的概念 (一)视力与视觉 1.视力 (1)含义 一般意义:视力指“辨别物体形状的能力”; 视力即视敏度或称视觉敏锐度,是指眼睛视网 膜的敏锐程度,尤其是指视网膜上黄斑中央凹 分辨两个光点的敏锐程度。 视力包括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三、视力障碍的出现率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的资料推算,我国8296万残疾人中,视 觉残疾人为1233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 14.86%。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2006 年,我国在校接受教育的视觉障碍儿童、 青少年(6——16岁)有41520人。
18
16
类别 一级 盲 二级 三级 低视力 四级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注: 1.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 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如仅有单眼为盲或 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 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 2.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 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 3.视野半径<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 盲。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教育部1994年7月颁布的《关于开展残疾 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中 规定,盲和低视力的残疾儿童少年是随 班就读的对象之一。因此,我国现行的 视觉障碍学生教育安置有随班就读、特 殊班和盲校或低视力学校等形式。
例如:上海市教委于1997年8月在《关于 在本市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 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优眼的最佳矫 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3的儿 童少年可以纳入随班就读范围。
教育部规定:盲校学制为九年一贯制。入学年 龄一般与当地普通小学相同,在特殊情况下可 适当放宽。盲校每班班额以8—12人为宜,如 有视力残疾兼多重残疾学生,班级人数可适当 降低。盲校对盲生和低视力学生应当实行分类 教学。为低视力学生举办低视力班,对于人数 不足以编班的低视力学生,可以和盲生混合编 班,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同班分类教学。
2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2)影响视力的因素 成像位置 照明度 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 眼的适应状态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2.视觉 视觉则指“辨别外界物体明暗和颜色特 性的感觉,视觉对物体空间属性如大小、 远近等的区分,起着重要的作用,视觉 是整个视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案例2、《小草和我》作者周嘉堤(盲诗人)
鲜花在我梦中变得模糊, 如今花瓣的形状我都记不清楚, 我后悔当初没有看个够 以至留念起早已消失的花圃。 我从记忆中发掘, 绿油油的小草长在记忆深处, 我曾经在山冈上轻抚过它, 它纤弱而内涵丰富。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二、课程 (一)盲校课程 1.培养目标 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7〕 1号] 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视力 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性发展,开发各种 潜能,补偿视觉缺陷,克服残疾带来的种种困 难,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 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 社会公德,依法维权;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
8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二、视觉障碍的鉴定与分类 (一)视觉障碍的鉴定 儿童视力是否正常,需要经过中心视力 和视野的检查。
9
10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11
12
13
14
15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二)视觉障碍的分类
级别 最佳矫正视力
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5度 ≥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 ≥0.05-<0.1 ≥0.1-<0.3
23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一、教育安置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是根据视觉障碍的 程度及其已具备的能力进行安置的。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教育安置考虑因素: 视觉障碍的程度; 儿童的年龄; 视觉障碍出现的年龄; 智力程度; 学业成就水平; 对视觉障碍的心理适应; 定向行走的能力; 有无其他障碍。
这小草给了启示, 远远的,就象绿色的雾; 它在贫瘠的土地上蓬勃生长, 不断积累看不见的财富。
于是我懂得了生存的意义。 甘愿做小草一株, 虽然被大自然缤纷的色彩淹没, 连在一起的却是诗人赞美的绿。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五、视觉障碍儿童的特征 感知活动特点 语言和思维特点 个性特点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四、视觉障碍产生的原因 屈光不正 结构性视觉障碍 大脑皮质性视觉障碍
19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20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21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22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案例1、有一个先天盲童在学习中遇到 “云”时与老师的对话:
“云是什么?”老师问。 “云是有腿有脚的东西”盲生答。 “你怎么知道云有腿有脚?” “我听人说云会在天上走。我们走动用腿脚, 云在天上走不也用腿脚吗?”
视觉与视力的区分在于:视觉是视感觉 和视知觉的总和,是包含了心理加工过 程的视功能;视觉可以包括视力,视力 则不能涵盖视觉。
3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二)视觉障碍的概念 视觉障碍又称视觉缺陷、视力残疾。我 国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残疾标准中规定: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 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 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 会参与。 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
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残疾,具有乐观进取、自尊、自 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以 及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 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 及环境意识; 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 情趣和生活方式,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独立 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生规划意识,成为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七章
视觉障碍儿童
第一节 视觉障碍儿童概述 第二节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1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概述
一、视觉障碍的概念 (一)视力与视觉 1.视力 (1)含义 一般意义:视力指“辨别物体形状的能力”; 视力即视敏度或称视觉敏锐度,是指眼睛视网 膜的敏锐程度,尤其是指视网膜上黄斑中央凹 分辨两个光点的敏锐程度。 视力包括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