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自由与社会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黛、钗二人的悲剧来看社会化与个性自由

摘要:《红楼梦》中最具有争议性和话题性的两位女性——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人生可以说都是一出悲剧,她们纵有千般才情,万般美貌,最后还是免不了悲惨的命运,一个郁郁而死,一个早年守寡,都不曾享有真正的幸福。她们悲剧的根源当然是万恶的封建制度,然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二人的人生,可以发现,二人的人生经历反映了社会化与个性化之间的深刻矛盾。

关键词:社会化个性化个性自由矛盾悲剧林黛玉薛宝钗

正文:

我们都知道人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存在与发展,同时,每个人都是具有主体性和独特性的个体,即是个性化的存在。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相伴而行,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个性化需要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进行,社会化是个性化的现实基础,而社会化本身就是人们在对象化活动中,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个性、发展个性的过程,正是个性化丰富了社会化的内涵,使得社会化成为一种蕴含着差异的社会化,个性化的实现程度也是衡量社会化水平的高低。离开个性化来讨论社会化,每个人都将是一模一样的复制品,离开了社会化来谈个性化,每个人会变成毫无联系的封闭个体,这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说二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都统一于人的发展中。

另一方面,人既然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的,社会化免不了会对个性化产生抑制,它会扬弃个性化中与社会格格不入或者反社会的成分,以使个体朝着社会期许的方向发展,从而阻碍了个性的自由发展。任个性自由发展而不顾社会规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偏差太大,会导致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不能按照社会期许来扮演社会角色,最后不能实现社会化。二者可以说是相互抑制的,尤其是社会化往往会极大地抑制个性自由。

能否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融合,关系到人是否能很好融入社会、被社会认可和自我实现从而获得幸福,现实中的大多数人的成长困惑以及产生的焦虑大多来自社会化与个性自由的矛盾,很多人的悲惨命运也是二者的矛盾导致的。

例如下面的林黛玉和薛宝钗。

一、林黛玉

林黛玉应该算是文学作品中社会化不成功的人物形象中的典型了。她幼年丧母,后又丧父,一直在外婆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缺乏安全感的人生和与生俱来的敏感忧伤气质使得她在贾府中显得孤僻、难以让人亲近和喜爱。她自幼沉醉在诗书营造的美的世界里,一味专注于对天地人生的感悟,也使得她不谙世故人情,与贾府的世俗社会距离太远。如此敏感孤僻、的性格加上常被他人认为小气多心、不能得罪、不好迁必然显得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些格格不入,不符合以贾母、王夫人为代表的社会主流人物对女子的审美标准,尽管她才情相貌出众,有个性有思想,但是与当时社会对女子要求的德、言、容、功存在分歧差异,导致无法像薛宝钗一样得到贾府上下的认可和赞美。

贾府的人对她的态度转变从里面最能代表社会权威的贾母对她感情的渐渐疏远可以明显看出来,从“被贾母搂在怀里心肝儿肉儿的大哭、万般怜爱”,到“若是他心里有别的想法,成了什么人了呢!我可是白疼了他了”的嫌弃,到“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自然没有的,这心病是断断有不得的。林丫头若不是这个病呢,我凭着花多少钱都使得。若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的冷漠,连最亲的外祖母也是黛玉最大的依靠的贾母都尚且如此,贾府中其余上上下下的人无疑更没有真正接纳她,除了与宝玉的精神契合,纯真爱情,没有一个人真正理解她,认可她。这样看黛玉无疑是世俗社会的失败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没有很好实现自我的社会化,融入贾府的世俗环境,而是一味的沉浸在个人的精神世界里,虽然保持个性的最大自由,却失去了社会的接纳。由此导致的孤僻、不被理解也侵蚀着她的命运,吞食着她的健康,最后使我们看到“黛玉焚稿断痴情,宝钗出闺成大礼”的结局。

从林黛玉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完全的个性化,任由个性自由发展,不顾社会规制,不按照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环境对角色的期许来完成自我发展完善,会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自己也会因为这种心灵巨大的孤独感而痛苦,产生“心病”,最终难以完成自我实现和获得幸福。当然林黛玉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压制人性的社会,过分强调社会规制,很少注重个性自由,这更加注定了林黛玉的悲剧。二、薛宝钗

如果说林黛玉的悲剧是由于她在当时的社会没有很好地实现自我的社会化,那么宝钗几乎得到贾府上下所有人的赞许认可,上至贾府权威的化身贾母,下至丫鬟小厮,无不对她满口称赞,心服口服,认为她稳重和平,通情达理,宽容识体,应该说是完美的实现了社会化,把自身打造成封建社会里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的模范,那么为什么说她的人生也很悲剧呢?因为成功的社会化并不等同于自我实现与个人幸福的实现,真正的幸福时建立在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

从书中可以看出,薛宝钗处处以社会对大家闺秀的要求来为人处世,十四五六岁的年龄,正是个性自由发展的时期,在她身上却看不到自由个性的显露,相比黛玉的爱使性子,湘云的洒脱开朗,甚至宝玉身边的丫鬟都显露出少女的可爱张扬,宝钗行事却一如既往地端庄正经,从她园中捉蝶的活泼可以看出她并非没有,但是她将自己的个性隐藏在心里某个甚至她自己也不知道的角落,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未来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获得掌握自己命运大权的长辈们的认可和赞许,她才能更好地生存,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么评价宝钗有点完全忽略她的个性色彩,把她形容得太虚伪功利,她当然不仅仅是如此,只是父亲早逝、哥哥胡闹,与母亲的相依为命滋生了她的家庭责任感,对母亲的体恤和对自己未来的理性设计已经装满了这个少女的心,使得她自觉不自觉的检点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合乎规范,长此以往,她原本自然的自由个性受到抑制,成为习惯,到后来很难从她身上看到我们现在赞许的自由鲜明的个性。早期,当她发现林黛玉在看《牡丹亭》、《西厢记》等当时的闺房女儿不宜看的闲书时,便对黛玉说“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药”,可见她幼时也曾接触过这些书,只是知道不该看后便不再碰,并以此来劝导黛玉,这个时候的她展现给读者的是循规守礼的一面,不至于说个性泯灭;后来当薛姨妈应了宝玉的亲事,征求宝钗的意见时,宝钗竟正色对母亲道:“妈妈这话说错了。女孩儿家的事情是父母做主的。如今我父亲没了,妈妈应该做主的,再不然问哥哥,怎么问起我来?”,虽然知道自己的意见对婚事不会有丝毫的影响加上本身中意宝玉,但是如此严格地遵从“父母之言,媒妁之约”的封建婚姻模式的话语,把自己变成制度的奴隶一般,实在让人反感,难怪那么多红迷不喜欢她,因为在她身上我们看到自由个性的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