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波动的价格传递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导刊22
2011 / 01
传统的国际经济理论认为,汇率的波动等比例地反映在价格水平的变动之上,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汇率对一国的价格传递往往是不完全的。
随着2005年7月我国开始新一轮的汇率体制改革,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汇率波动较之前更加频繁,研究汇率波动对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效应,对于我国制定产业政策和国内货币政策意义重大。
我国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
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汇率是一国进行对外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在对外贸易和其他对外经济活动时执行着价格转化职能,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
纵观人民币汇率改
革路程,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再到复汇率回归的过程。
1994年我国宣布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
尽管这一改革引入了市场机制,但实际上这一期间人民币汇率基本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扩大,贸易结构摩擦日益加剧,国内国外要求人民币汇率实行改革的呼声日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已
经达到70%左右,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
在这一情况下,2005年7月21日,中国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自此,人民币汇
【关键词】 汇率波动,价格传递机制
汇率波动的价格传递效应
文 | 朱莹莹
率机制更富弹性,汇率波动也趋于增强。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物价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日益重要,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已经由最初的1美元兑换8.2765元升至1美元兑换6.6870元,根据BIS 公布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累计升值己经达到了19.2%,升值幅度明显。
按照传统国际经济学分析框架,人民币如此大幅度的升值,必然会提高中国出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从而削弱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抑制出口,促进进口,这样有助于缓解中国外部经济长期失衡的“双顺差”局面。
然而,
事实恰恰相反。
在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同时,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长,出口规模和经常项目顺差持续攀升,并屡创历史新高。
因此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汇率影响商品价格的机制非常复杂,不同的机制有着不同的传导特点。
汇率变动对价格的
直接传递机制
直接传递机制是指汇率变动通过进口价格的改变来影响国内价格水平。
如果本币升值,在外国进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不变的前提下,那么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该商品的进口价格将降低;同理,如果本币贬值,那么以本币表示的外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将相对提高。
以本国货币标价的进口商品价格变得
经济导刊
23
2011 / 01金 融
工资粘性等因素一起影响国内价格水平。
汇率变动对价格的
间接传递机制
间接传递机制是指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改变,进而影响国内价格水平。
汇率对价格的间接传递过程一般由两阶段构成。
第一阶段,汇率变动被传递到进口价格水平上。
本币升值一般都会导致进口价格的下降。
如果升值效果完全传递到了进口价格上,则传递是完全的。
如果升值只有一部分被传递到了进口价格,则传递就是不完全的。
本币贬值对进口价格的影响方向相反,但传递也同样是不完全的。
在传递效应的第二阶段,进口价格的变动被传递给了消费者价格。
汇率变动沿进口价格链条的传递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汇率变动沿进口价格链条的传递过程
相对于汇率传导的直接渠道,汇率影响国内物价的间接渠道更复杂。
汇率波动对物价的间接传导机制是通过改变进口商品价格,包括原材料、中间产成品及直接消费品等的价格来改变国内宏观、微观经济条件,从而影响国内物价水平。
因此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等一般物价指标对汇率反应的敏感度远远低于进口品价格,并且反应也较滞后。
具体而言,汇率变动影响物价水平的机制主要如下:
相对昂贵,这将可能传递至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和消费价格,因为相对昂贵的进口商品提高了生产商和经销商的成本,他们可能会相应的提高产品价格。
同时,由于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化,将进口商品价格纳入编制范围的相应物价指数也会有所变化,如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等。
第一种传递路径:直接机制——从进口消费品价格到CPI。
在这一环节中,汇率通过影响进口消费品的价格进而影响CPI。
汇率对进口消费品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在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汇率变化对进口消费品的影响将是完全的,也就是说汇率对进口消费品的传递效应达到100%,但由于垄断竞争、厂商定价以及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汇率对进口消费品的传递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与一国进出口行业垄断程度、进出口贸易厂商定价的程度以及运输成本的大小成反比。
汇率对进口消费品价格的影响虽然是最直接的,但是影响CPI 的程度则要看进口消费品在居民总消费额中所占的比重,一国居民的消费品如果更加依赖于从国外进口,则汇率变动通过进口消费品价格影响CPI 的效应越大。
第二种传递路径:成本机制——从进口半成品与原材料价格到PPI、CPI。
汇率通过影响进口半成品与原材料的价格进而影响国内价格水平是直接影响的另一个渠道。
汇率变动对进口半成品与原材料的影响与对进口消费品的影响是相似的,所不同的是进口半成品原材料并不是直接进入消费市场,而是通过本国厂商以及本地的跨国公司的加工后才进入市场,也就是说进口半成品与原材料的价格只是厂商生产的一部分成本,汇率变化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由该进口半成品与原材料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决定。
产品成本中进口半成品与原材料所占比例越大,汇率变动对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影响越大。
而汇率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将进一步影响到生产价格指数,并最终与进口消费品及其他因素如通货膨胀情况、
第一,货币工资机制。
从货币工资机制看,汇率波动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物价水平,以本币升值为例,本币升值,导致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在名义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居民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从而使得实际工资上升。
一方面,实际工资的上升使得居民对商品需求增大,而国内厂商面对价格较低的进口商品又不愿降价来增强竞争力,使商品产量下降,供需缺口放大,国家不得不进口更多的国外商品填补供需缺口,而更多的低价进口商品则加剧了这种通货紧缩。
另一方面,为了稳定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企业会倾向于降低工人的名义工资或减缓名义工资的上涨速度,较低的名义工资又会使企业货币生产成本和居民生活费用的下降,如此循环不己,最终整个经济的物价水平下降。
第二,货币供应机制。
根据货币供应机制的理论分析,汇率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效果是不确定的。
一方面,本币升值后,由
于货币工资机制和生产成本机制的作用,货币供应量可能下降。
另外,在外汇市
场上,本币升值后,净出口的下降或贸易逆差可能使中央银行在结汇方面减少本国货币投放,也会导致本国货币供应的下降,货币供给的减少使得国内的一般物价水平降低。
另一方面,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账户看,本币升值可能会使公众对其持续升值产生预期,引发
大量投机资本流入国内,导致资本账户顺差,从而增加央行外汇储备和国内货币供应量,提高国内物价水平。
由此看来货币供应机制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通过对商品价格传导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汇率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既可能是正相关或负相关,也可能是不确定的。
货币工资机制,而货币供应机制对汇率和物价关系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因此,现实中汇率变动对物价影响到底如何,则应视各传导机制相对作用的大小而定。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