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红烛》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红烛
课前自主预习
生平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

1899年11月
24日生于湖北浠水下巴河镇的陈家岭。

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

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

曾留学美国。

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

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1946年7月15日遭暗杀。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倡导“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

作品新诗作品有:《红烛》《死水》《七子之歌》。

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力。

评价闻一多用生命实现了他的言和行,用言和行诠释了他的生命。

他是《红烛》的接班人,他是《死水》的唤醒者,一把胡须,遮住的是下巴,流出的是精神;一头乱发,表现的是凌乱,暗含的是激情。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国诗篇。

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这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首诗的深层根基。

1.诗歌的“三美”主张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作者在继承我国古典诗词中的“顿”、借鉴西方十四行诗的“音步”的基础上,提出了“音尺”。

新格律诗的音乐美,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节奏感强。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辞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2.蜡炬
蜡炬(蜡烛、烛),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常见意象,“烛”的意象常常和宴饮离别、爱情思念有关。

如杜牧《赠别》:“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又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宋词中的“红烛”多半与缱绻柔情、追忆往事、甜蜜温馨有关。

如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1.辨析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1)初来大西北,因为水土不服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状况,生活上的苦楚向谁倾吐.()呢?
(2)开考了,我看着.()试卷,心里异常着.()急,不知从何着.()手,更谈不上有什么高着.()。

(3)初冬黎明时的灯光,总给声名狼藉.()的人一种温暖,一种慰藉.(),一种希望,因为从家家窗户射出来的光明,是这片大地上人们醒起的信号,是灿烂阳光的前奏!
答案(1)tùtǔ(2)zhe zháo zhuózhāo(3)jíjiè
2.辨析语境,选用词语。

(1)我考试没考好,于是妈妈关心我、我,希望我学习更加努力,使我感到。

(慰藉抚慰)
(2)身陷困境不可,生活中不刻意伪装,倾听时不辩解,说话时不有意冒犯。

(着急焦急)
答案(1)抚慰慰藉(2)焦急着急
解析(1)“抚慰”指抚恤、安慰,经常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安慰、抚恤。

“慰藉”指安慰、抚慰,作名词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且无明显等级之分。

在实际使用中,“抚慰”一般用于主动的动作,抚慰别人;而“慰藉”多用于被动的感受,感到慰藉。

(2)“着急”指的是急躁、心中不安。

“焦急”指的是心里非常着急,注重心理活动。

“焦急”比“着急”的程度更深。

课堂任务学习
1.全诗一共有九节,每节都以“红烛啊!”开头,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一种呼告的修辞手法。

有力地倾诉了诗人的所见所思所感,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成为诗人抒情的依托。

2.闻一多的《红烛》在直线发展线索中不乏跌宕起伏,情感变化和谐对称。

请简要梳理本诗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红烛》一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情感经历了由“冷静的缓冲到热烈的赞颂,困惑、明白、感伤,再困惑、再明白,以及明白后的安慰,最后归于理性冷静的颂扬”这样一个完满的过程,体现出了闻一多诗学观念里的“建筑美”,表现了诗人烧蜡成灰、自我牺牲、忍受摧残、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的“红烛”精神,体现了诗人献身祖国的光辉人格。

3.“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谈谈你对这几句诗的理解。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诗人的历史使命感:他要以自己的生命火焰照亮世人,让他们觉醒,使他们感奋,从而积极行动起来,去捣毁人间地狱,求得自身的解放。

4.蜡烛有红有白,诗人为什么以“红烛”为题?它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诗人以“红烛”为题,意在用“红烛”来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赤诚的心。

(2)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

读写能力提升
『读写能力』
抑扬顿挫的艺术手法
意识结构的矛盾冲突反倒构成了全诗内在的巨大张力,在意识的张力性结构中,诗的情绪抑扬顿挫,峰回路转,感染力极强。

归纳起来,这样的抑扬顿挫大体上经历了七次显著的变化,赞叹红烛的“红”,这是扬;困惑于红烛式的自焚,这是抑;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这是扬,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这是抑;欣喜于红烛的伟绩,这又是扬;最后,掂量着“灰心”与“创造”各自的分量时,感伤之情又隐隐透出,但全诗的收束却又是昂扬向上的。

七次变化,四扬三抑,线索清晰,形成了全诗特有的情绪型节奏。

抑扬之法概括起来有二种:欲抑先扬,欲扬先抑。

这抑扬二法,是从写作的曲笔角度说的,它能够满足读者“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心理,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针对练笔』
请运用抑扬法描写一个女孩,3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这时候,一个二十二三岁的靓丽女孩突然闯进了人们的视野。

窈窕的身材,优美的曲线,摇曳着一袭乳白色的长裙,举手投足间透着三分雍容,七分典雅,每向前一步都显得那样楚楚动人。

一头金发,勾勒出一张光彩照人的脸。

细腻、光洁、白皙的皮肤,洋溢着无法言喻的青春与活力。

一双大眼睛,于顾盼之间,明眸善睐,似秋水,如月华。

一时间,喧闹的候车大厅变得安静下来。

她像一块磁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凝聚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在人们艳羡的眼神中,寻了一个干净无人的座椅,将行李箱放到上面,紧挨着提箱款款落座,然后从包里掏出一份报纸,一袋瓜子,打发等车的时光。

她读得那样忘我,吃得那样优雅。

报纸一页页翻过,纤细的手指不停地将吃完的瓜子皮弹出,宛如天女散花,不到二十分钟,她面前的地上,已“画出”了一个大大的“扇面”……
随堂任务作业
一、基础检测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闻一多看来,不是唐朝成就了诗歌,而是诗歌成就了唐朝,故而诗歌成了唐朝的。

第一个从唐诗中选出之作的当数严羽,他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在严羽打开潘多拉盒子之后,七律桂冠便,莫衷一是。

A.标志独树一帜言人人殊
B.标志独占鳌头言人人殊
C.标示独占鳌头众说纷纭
D.标示独树一帜众说纷纭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标志”,表明特征的记号;“标示”,标明,显示。

第一处,从语法角度来看,此处应使用名词,而“标示”是动词,故应使用“标志”。

②“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独占鳌头”,原指科举时代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第二处,从后面“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可知,句中应是说占首位的作品,应使用“独占鳌头”。

③“言人人殊”,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同一消息或事情,各人却说成各不相同的情形;“众说纷纭”,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第三处,句中是说对“七律桂冠”的评说,这是针对同一事情,应使用“言人人殊”。

故选B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五四以来,诗体大解放、自由诗盛行使新诗出现欧化和散文化的倾向,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以唯美的倾向和浓丽的风格,扯起新诗格律化的大旗。

B.闻一多是很重视诗的音乐美的,他认为,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造成的。

C.闻一多先生,是英勇的革命烈士,是激情的诗人,是优秀的学者。

D.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的《死水》以想象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饬著称,因而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答案 A
解析B.句式杂糅,“完全在它的节奏造成的”应改为“完全在它的节奏”,或“是它的节奏造成的”。

C.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是:闻一多先生,是优秀的学者,是激情的诗人,是英勇的革命烈士。

D.不合逻辑,“因而”强加因果。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韩寒是愤青,而鲁迅、闻一多、柏杨同样是愤青。

一位位愤青,都是以骂而闻名于世。

愤青不是因为年轻,而是他们爱愤怒,因为愤怒他们永葆年轻人的活力。

愤青,,,,,。

①或为惊醒,或为疗救,不平则鸣
②看清了社会的种种无良
③却能发黄钟大吕之音,振聋发聩
④手无实权而心有正义公理
⑤很难居于高位,却能居于思想和灵魂的高地
⑥虽不能与主流之音共鸣
A.⑤②⑥③①④B.④①⑥③⑤②
C.①④⑤②⑥③D.⑤②④①⑥③
答案 D
解析先“居于高地”,才能“看清无良”“心有公理”,最后才能“不平则鸣”,排除B、C。

⑥“共鸣”与“①不平则鸣”照应,顺序应为①⑥,排除A。

因此选D项。

4.根据语句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和平可期,,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紧民主自由
C.人生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
答案 D
解析D项可分别与前面的“时局极端险恶”“心未死”“和平可期”三句话形成对仗。

二、课内阅读
阅读《红烛》全诗,完成5~6题。

5.下列对《红烛》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红烛啊”开头,用呼告、拟人手法,赋予红烛人的感情,把红烛变成人的精神品质的化身和作者抒情的依托。

B.第一节至第三节采用的抒情方式是问答法。

第一节的问表现了诗人的赤子之心;第二、三节的问与答表现了诗人的思考,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

C.流泪的蜡炬为新的人间消尽了一己的心血,而对于它自己,诗人进一步总结道:“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这里的因果关系非常有趣,从一方面看,诗人将“灰心流泪”置于前,将“创造光明”置于后,突出强调了“灰心流泪”毕竟属于最终的“果”,其个体的悲剧性难以掩饰。

D.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

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并以红烛自励。

答案 C
解析“突出强调了‘灰心流泪’毕竟属于最终的‘果’,其个体的悲剧性难以掩饰”错,将“灰心流泪”置于前,“创造光明”置于后,应是突出强调了创造的意义。

6.感受全诗,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诗人所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管个人能否看到胜利的到来,都要为理想进行脚踏实地的奋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