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淡水鱼类暴发病及寄生虫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春季常见鱼病防治技术

春季常见鱼病防治技术

春季常见鱼病防治技术春季鱼病暴发的原因有:一是由于分塘、放养等操作,造成鱼类损伤,为细菌侵入开辟了通道。

常见鱼病如水霉病、竖鳞病、烂鳃病以及赤皮病、疖疮病、打印病等。

二是春季鱼种经过越冬,体质较弱,而此时某些寄生虫大量发生,会侵袭鱼类,其途径一种是侵入鱼鳃.导致鳃丝发炎、腐烂,常见鱼病如隐鞭虫病、口丝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和斜管虫病等。

同时,由于各种生物致病因子,如细菌、寄生虫孢子、孢囊处于发育早期,对药物最敏感,此时用药可保证药物达到最好的疗效。

现将春季常见鱼病防治技术综述如下:一、水霉病。

症状:由于霉菌产生大量酵素分解鱼体组织,使鱼体受到刺激.分泌大量黏液,病鱼在水中焦躁不安,鱼体组织坏死,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患处肌肉腐烂,行动迟缓,最后衰弱而死。

防治方法:(1)预防,鱼种下塘前,每立方米水体使用杀毒灵4.5一7.5ml,药浴20-30分钟。

(2)治疗,每亩每米水体使用水霉清66.7-80ml,全池均匀泼酒。

二、赤皮病。

症状: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

防治方法:(1)预防,每亩每米水体使用悄悄杀l3.3-20ml。

全池均匀泼酒。

隔天,每亩每米水体使用鱼安83.3 一lll克,全池均匀泼酒。

每20~25天一次。

(2)治疗,第一天,每亩每米水体使用鱼虫杀星20-33.3ml,全池均匀泼酒。

隔天,每亩每米水体使用菌毒杀l33.3-200ml和消毒杀l00~l20ml,充分混合并稀释后全池均匀泼酒,同时内服恩诺沙星粉(每千克饲料添加 4克 )十用abc(每千克饲料添加 5克 )十三黄散(每千克饲料添加 5克 ),拌饵投喂,连用5~7天。

三、竖鳞病。

症状:鳞片局部或全部竖起像松球样张开,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

用手指按压鳞片,有半透明液状物从鳞囊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

有时还伴有鳍基部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腔膨大、腹水等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活动缓慢,反应迟钝,浮于水面。

今春常见鱼病的防治

今春常见鱼病的防治

今春常见鱼病的防治今年春季,各种细菌(病菌、真菌)和害虫(寄生虫)开始活动,对越冬的成鱼和冬春投放的鱼种进行危害,加之鱼儿经过一冬的停食,身体比较虚弱,极易感染多种疾病。

因此,必须做好各种鱼病的防治工作,以保证鱼儿正常生长。

春季常见的鱼病及防治方法是:竖鳞病症状为鱼的体表粗糙,鳞片竖起似松球状,鳞的基部水肿,稍压时即有液体流出。

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初期给池塘冲注新水,放养鱼种时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

水霉病由藻状水霉菌等菌丝寄生于鱼体引起。

病鱼的皮肤和鳃上有灰白色的霉毛,游动异常,食欲减退,以致瘦弱死亡。

防治方法是: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每立方米水体用孔雀石绿0.15克或五倍子2克对水全池泼洒。

另外,放养鱼种时可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

口丝虫病此病主要危害鱼种,由漂浮的口丝虫侵入鱼的鳃部及皮肤引起。

当大量的口丝虫寄生于鱼的皮肤时,就会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

防治方法是:每立方米水体用按5:2配比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0.7克,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放养鱼种时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30分钟。

斜管虫病由斜管虫寄生于鱼的皮肤或鳃部引起。

病鱼的体表和鳃中分泌出大量的黏液形成淡灰色的薄膜,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使之呼吸困难而死亡。

防治方法是: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用量与治口丝虫病相同。

另外,放养鱼种时可用4%的食盐水或2.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5分钟。

水爪虫病由水爪虫寄生于鱼的皮肤、鳃、鳍等处引起。

肉眼可见病灶处有许多小白点,严重时皮肤上覆盖一层白色薄膜。

病鱼游动迟缓,漂浮于水面,有时群集池塘,鱼身不断与其它物体摩擦,不久成批死亡。

防治方法是:每立方米水加0.3克孔雀石绿配制成溶液浸洗鱼体2小时,或每亩水面用鲜辣椒250克、生姜100克煎水全池泼洒。

春季鱼病防治技术

春季鱼病防治技术
生态防控
在选择和使用药物时,需要遵循科学 、合理的原则。避免使用过期药物或 不当用药,以免加重鱼病病情或产生 耐药性。
春季鱼病防治还需要从养殖管理方面 入手。合理安排放养密度,科学投喂 饲料,定期进行池塘清理和消毒等措 施,都有助于提高鱼体的健康水平。
在养殖过程中,应注重生态防控。通 过种植水生植物、养殖滤食性鱼类等 措施,促进水体生态平衡的稳定和恢 复,从而减少鱼病的发生和传播。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防治技术,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渔业经济 效益。
防治策略与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改善养殖环境,合理投放饲料,提高饲料 利用率,增强鱼体抵抗力。
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技术培训和学习,提高养殖者和渔技 人员的专业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 鱼病防治技术。
定期消毒与防疫
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使用高效、安 全、无残留的消毒剂和防疫药物。
THANKS
感谢观看
对鱼群进行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 能存在的疾病症状, 防止病情恶化。
科学投喂
合理配置饲料,避免 营养过剩或不足,增 强鱼的免疫力。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适 宜的酸碱度,减少水 体中病原体的滋生。
免疫接种
根据鱼种和地区的特 点,选用合适的疫苗 进行免疫接种,提高 鱼的抗病能力。
展望
分子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鱼病进行早 期、快速、准确的诊断,为及时治疗 提供保障。
跃,鱼类容易感染疾病。
多样性
02
春季鱼病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性、病毒性、寄生性等各类疾病
,对鱼类生长和生存构成威胁。
传播迅速
03
春季水体流动性大,鱼类活动频繁,疾病传播速度快,易导致

春季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

春季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

春季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一、斜管虫病。

1、症状:由鲤斜管虫寄生于鱼的皮肤和鳃所致,由于受寄生虫的刺激,鱼皮肤和鳃表面呈苍白色或形成一层浅蓝色的薄膜。

严重时病鱼群集水面,游动无力,鱼体消瘦发黑,有的头、鳃及遍身都粘满泥物,因此又称“拖泥病”。

2、危害:流行地区较广,鱼种池、亲鱼产卵池更易发生此病。

该虫繁殖的适宜水温12~18℃,低于2℃仍能繁殖,高于20℃大都死亡。

3、防治:①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

②鱼种放养时用3%~5%食盐水浸洗3~5分钟或以1立方米水体加8克硫酸铜浸洗30分钟。

③以1立方米水体加入90%晶体敌百虫0.3~0.8克溶液与总重量为敌百虫5~20倍的食盐溶液混合后全池泼洒。

④以1立方米水体用0.7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的溶液全池泼洒,效果较好。

二、小瓜虫病。

1、症状: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引起。

发病早期,鱼体表、鳍条或鳃部都有点状囊胞。

严重时,鱼的皮肤和鳃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体表粘液增多,鱼体消瘦游动迟钝,呼吸困难,浮于水面,有时还会出现鳍基充血腐烂,鳞片脱落等症状。

2、危害:流行地区广,主要危害夏花鱼种、金鱼和温室20℃以下越冬的罗非鱼、淡水白鲳,初冬和春末为流行季节。

3、防治:①一立方米水体用干辣椒0.35克、生姜0.1克加水煎液然后泼洒鱼池,连续2次。

②100千克饵料加氯霉素50克、连喂7天为一个疗程。

③一立方米水体用0.5克型灭虫灵的溶液全池泼洒,每隔2天一次,连用3次。

切忌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治疗,因为硫酸铜对小瓜虫不但无杀灭效果,反而会促进小瓜虫形成囊胞。

三、鳃隐鞭虫病。

1、症状:鳃隐鞭虫一般寄生在鳃上。

病鱼食欲减退或不吃食离群独游,体色暗黑,最后因瘦弱而死亡。

2、危害:各地渔场均有发生。

流行季节为冬末至夏初。

最适温度12~20℃,主要危害夏花鱼种。

3、防治: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体加10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溶液(5:2)浸洗20~30分钟,水温为10~20℃。

春季常见鱼病的防治

春季常见鱼病的防治

春季常见鱼病的防治摘要介绍了春季淡水养殖常见鱼病,如水霉病、赤皮病、竖鳞病、肠炎病、钭管虫病、小瓜虫病、萎瘪病、车轮虫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方法,以期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淡水养殖;常见鱼病;春季;防治春季是鱼病的多发季节,做好春季鱼病的防治,为全年水产养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春季常见淡水鱼病主要有水霉病、赤皮病、竖鳞病、肠炎病等。

现将春季几种疾病的症状、流行特点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1水霉病水霉病是由于鱼类因拉网、冻伤等因素造成鱼类体表损伤而感染水霉菌引起的。

水霉菌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水体中,其繁殖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当水霉菌侵入鱼体后,进行有性繁殖,形成白色絮状丝状物,水霉菌大量繁殖并附于殖鱼体体表时,病鱼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活动不便,体质下降,最终病鱼因体质衰竭而死。

防治方法:①鱼塘放养前要用生石灰(CaO)清塘消毒。

②在捕捞运输和放养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③苗种放养时必须用3%~5%食盐水或20mg/kg高锰酸钾浸洗消毒。

④治疗时用食盐与小苏打合剂0.4~0.5mg/kg全塘泼洒;或亚甲基蓝1~3mg/kg全塘泼洒,隔2d泼洒1次,5d后再用0.2~0.3 mg/kg海因类药物(次氯海因、二溴海因等)泼洒1次。

2赤皮病赤皮病是由于鱼类因拉网、冻伤等因素造成鱼类体表损伤而感染荧光假单胞菌引起的。

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水中,当鱼体体表无伤时,无法感染鱼类,鱼体体表损伤后,通过损伤部位感染鱼类致其发病。

鱼体被感染后可引起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鳍条间组织被破坏形成扫帚状蛀鳍。

病情严重时,在鳞片脱落和鳍条腐烂的地方往往有水霉寄生。

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等。

防治方法:①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

②鱼种放养时先用5~10mg/kg漂白粉浸洗30min左右。

③治疗时用漂白粉1mg/kg全池泼洒或漂白粉食物挂蒌,同时投喂口服磺胺-6-甲氧嘧啶,每50kg鱼第1天用药5g,第2~7天用药2.5g,拌饵或做成药饵投喂。

春季淡水鱼类常发病预防措施

春季淡水鱼类常发病预防措施

一些抱卵虾,让其繁殖幼虾供亲鱼捕食,经常保持培育池中饵料充足,以满足亲鱼性腺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每天加注新水2次,使水温保持在23-25℃,以刺激亲鱼发情产卵。

4.产卵与孵化4.1产卵采用自然繁育方式,加州鲈具有多次产卵的繁育习性,每次产卵2000-10000粒,一个池塘放400组亲鱼,一次可产卵400万尾。

4.2孵化利用水泥池进行孵化,为了保温在池子上建有温室大棚,大棚采用黑色塑料布。

孵化池的孵化水温保持在22-24℃为宜。

除了温棚保温之外,孵化池采用注入温泉热水来控制水温。

孵化池的水要求溶氧充足,达12mg/L以上,孵化池布置微孔增氧机。

水温保持在22℃-24℃孵化28-30小时即可孵化出苗。

(通联:271000,山东省泰安市东岳大街西首岱岳区农业农村局手机:139****9272)春季水温开始回升,各种细菌、寄生虫开始大量繁衍,同时,鱼类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对外界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因此,做好春季淡水鱼类病害防治工作是全年养殖增产的关键。

一、做好池塘消毒,改善养殖水体环境。

越冬期间,由于池塘较少换水,各类水生生物的代谢废物蓄积在水中;春季水温升高后,这些代谢废物开始分解,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会使鱼类感染各类疾病的机率大大增加。

因此,在进入春季后,除了要适当换水外,每10-15天施用一次“中水益水宁”或“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改善鱼类生存的水体环境。

在早春季节,各种生物致病因子如细菌、寄生虫孢子、孢囊还处于繁殖发育的初期,此时用药杀虫、灭菌效果较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定期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Ⅰ型0.6-0.7ppm或用敌百○刘冬梅虫0.12-0.3ppm全池泼洒,预防原生寄生虫性鱼病。

用20ppm生石灰或0.02ppm溴氯海因定期全池泼洒1次,可有效预防细菌性疾病。

二、对鱼苗和饵料投放台进行消毒(1)苗种消毒想要有效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并降低鱼类病原的传染率,需在投放鱼苗之前对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淡水鱼类大全

淡水鱼类大全

淡水鱼类大全春季淡水鱼类易发的寄生虫病花罗汉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和水温的不断上升,各种病原生物活动加强,容易使鱼类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寄生虫病易暴发,造成的损失较大,并严重影响存活个体后期的生长。

现将常见春季寄生虫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一、鱼波豆虫病1.症状:该虫寄生在体表,寄生处充血、发炎、糜烂,皮肤及鳃上粘液增多,鳃细胞坏死,病鱼呼吸困难。

镜检有大量波豆虫寄生。

2.治疗方法:鱼种放养前可用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浸洗鱼体20~30分钟。

波豆虫二、斜管虫病1.病原及症状:病原体为鲤斜管虫,寄生在淡水鱼的鳃及皮肤上,该病无特殊症状,在水质差、面积小的池塘较易发生,在北方地区越冬后期发病严重。

2.治疗方法:可用克/立方米硫酸铜及高锰酸钾合剂(5∶2)或单用0.7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进行全池泼洒。

斜管虫三、小瓜虫病1.病原及症状:病原体为小瓜虫。

病鱼皮肤、鳍条或鳍瓣上肉眼可见布满了小点状白泡,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游动迟钝,漂浮于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急游,鱼体和其他物体不断摩擦,或跳出水面,不久即成批死亡。

2.治疗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辣椒粉50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成25千克药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泼2天。

小瓜虫四、锚头鳋病1.病原及症状:因锚头鳋寄生而致病,寄生在鱼的头部、眼、皮肤、鳍、鳃及口腔内,寄生处红肿发炎;当大量寄生在体表时,虫体上好似披了蓑衣,故又叫蓑衣病;当大量寄生在口腔时,病鱼的口不能关闭。

2.治疗方法:可用0.5克/立方米硫酸铜加0.2克/立方米硫酸亚铁全池泼洒;或用0.7克/立方米晶体全池泼洒,每隔2天泼1次,连泼3次;或每亩用松树枝叶15千克~20千克,扎成捆插挂在食场周围或捣碎、浸汁全池泼洒。

锚头鳋五、鱼虱病1.病原及症状:是一种侵袭性鱼病,该病在低温季节极易流行,并可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

肉眼可见扁圆形的虫体在鱼体上爬行或叮咬,鱼表现出极度焦躁不安、跃出水面、急剧狂游等症状,有的病鱼靠池壁摩擦、翻滚等,病重鱼逐渐消瘦死亡。

春季渔业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春季渔业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在春季因气温回升使得在渔业中易发病害问题,再加上越冬的鱼类的抵抗力较低,因此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的感染,在此情况下需要了解到在春季渔业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成因,从而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来进行科学防治,避免在春季气温回升期间造成鱼类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

本文通过研究春季渔业病害的特点来探讨其在实际中所产生的影响,针对病害表现分析在实际中可以采取的防治措施,通过优化养殖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合理使用防治药物等方式来对春季渔业病害进行综合防治,以此来保证渔业安全,优化春季渔业养殖水平。

在渔业中病害的防治是养殖中的重点内容,其关系着水产的成活率及生长效果,因此应了解在实际中常见的渔业病害类型,结合病害的发生规律研究,并针对渔业病害情况来采取防治技术,从而更好地将防治措施应用到渔业养殖过程中。

同时在水产养殖中还应重视加强养殖过程的管理工作,针对养殖的水产品种来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保证病害防治工作实行的有效性,以此来降低春季渔业病害的发生几率,保证水产的成活率,提升水产品的质量,使渔业养殖可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春季渔业病害的现状分析1、渔业病害类型较多根据我国现今的渔业发展情况来看,其整体的养殖量极大,且在渔业养殖中的产品种类也较多,如鱼类、贝类、甲壳类、水生植物等都是在渔业中的主要经济产品,而在实际养殖中这些水产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病害的侵袭。

根据现今渔业中常见病害类型来看,其数量高达数百种,其中细菌所造成的病害问题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7%以上,之后依次为寄生虫、病毒、真菌所造成的病害问题。

许多有害病菌在长时间繁殖的过程中的耐药性也在不断提升,而此类问题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渔业病害的防治难度。

2、发病情况较为复杂在春季渔业病害防治中需要注意,由于水域的环境特征使水产在实际中所受到的病害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在季节交替的过程中病害问题的频发及诱因的不确定性能使得病害所表现的特征较为复杂。

并且在水生环境下渔业病害的潜伏期较长,因此在实际中渔业病害的发生频率及时间也存有着不确定性的现象。

春季鱼病多综合防治好

春季鱼病多综合防治好

春季鱼病多综合防治好
春季鱼容易患多种疾病。

这些鱼病的病原,有的是细菌,有的是寄生虫,因此防一种不行,必须综合防治。

首先,按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450公斤或用漂白粉20公斤,兑水后全池泼洒。

三五天后,再按每亩水深1米用90%的晶体敌百虫350克,配成水溶液泼洒水面,可以毒杀细菌和寄生虫。

为增强防治效果,还可加用中草药、西药进行治疗。

防治烂鳃病和肠炎病,可选在晴天,每亩水深1米用菜油750克和生姜250克,先将菜油烧熟,再把碎的生姜倒入油中煮蒸20分钟,装入桶内,兑适是塘水,充入拌和后,全池均匀泼洒,每日一次,连续两资,施药5天后适当更换池水。

防治出血病,每亩水深1米,用菜油1750克煮沸冷却,再用大黄600克放入3公斤水中煮沸半小时,与冷却的菜油混合拌匀,全池泼洒,一般只需一次就可以治愈,对常发些病的渔塘需用药二三次。

防治赤皮病,每亩水深1米的水体,可用五倍子1公斤捣碎泡胀或煎汁后泼洒塘中。

单治烂鳃病,还可按每亩水深1米的水体用松树枝叶15公斤捣碎加水泼洒全塘。

- 1 -。

春季常见鱼病及防治

春季常见鱼病及防治

⑤ 日常管理 中加 强对水体水质 的调控 ,定 期使用 “ 生物底
净 ”或 “ s z 活水菌”调节水质 ,减少疾病发生。 三 、细菌性鱼病
1 主 要 疾 病 .
春季常见鱼病类型及防治:


真菌性鱼病
1 主要 疾 病 .
() 1水霉病 :病鱼在感染初期看不 出异常 ,当看到病状
时 , 荫丝 体 己侵 入 鱼 体 ,伤 口向外 生 长 ,像 灰 白色 的 棉 团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鳞片脱落,眼球突 出,腹部膨大 ,腹腔 内有积水 。病鱼
贫 血 ,鳃 、肝 、 脾 、 肾颜 色 变 淡 ,鳃 部 表 皮 充 血 。
2 防治方法 .
①鱼种在捕捞 、搬运、放养等过程 中要小
() 2烂鳃病 :病鱼体色发黑,鳃上黏液很多,鳃丝腐烂带 泥 ,末端软骨外露,鳃盖 内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一
吸 受 阻碍 致死 。
主要是痘疮病 ,发病初 期,病鱼体表 出现许 多白色 小 点 ,上面覆盖一层白色块状黏液 。随着病情发展, 白色斑点 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区域不断扩大 ,致 使病灶部位 的表皮 逐渐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 ,形状似痘疮 ,增长到一定
程度会 自然脱落,接着又会在原患部再次出现新的痘疮 ,最
() 1竖鳞病 :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 主要危害鲤 、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 。鱼体 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病 死亡率极 高 ,一般在5% 0 以上,严重者可达10 。发病时,病鱼离群独 0% 游 ,活动缓慢 ,反应迟钝 ,浮于水面 。鱼 体发黑 ,体表粗 糙 ,鳞片竖立 ,鳞下有渗 出液,用手按压渗 出液会 从鳞下喷

春季水产养殖病害预警及防控措施

春季水产养殖病害预警及防控措施

一、病情预警我省春季水产养殖常见多发病主要有: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肠炎病、水霉病、锚头鳋病、白斑综合征等。

1.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对象为鲫、团头鲂、鲢、鳙、黄鳝、鳜、加州鲈等,具有病程较急、死亡率高等特点。

2.烂鳃病:该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是一种较常见鱼病。

烂鳃病主要有两种: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

危害对象主要有青鱼、草鱼、鲫、团头鲂、鳜、加州鲈等,应引起各养殖区域的重视。

3.赤皮病:主要危害青鱼、草鱼、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类,在我省一些养殖区域全年均有流行,特别是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鱼体受到机械性损伤,冻伤或鱼体表被寄生虫感染受损时,致病原菌侵入,引发疾病。

4.细菌性肠炎病: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可感染青鱼、草鱼、鲢、鳙等多种淡水鱼,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

当水温在18℃以上时易发病,并导致流行。

5.水霉病:主要危害各种受伤的鱼及鱼卵,水霉在淡水水域中广泛存在,其繁殖适温为13~18℃,严重感染时可致鱼体死亡。

6.锚头鳋病:由锚头鳋寄生而引发的疾病。

该病在鱼种和成鱼养殖阶段均可感染,当水温12~33℃时更易发病并可在短时间内引起鱼种的大量死亡。

7.白斑综合征:水温18~30℃时易暴发该病,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小龙虾等,我省小龙虾养殖区及稻虾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此外,我省春季还需警惕鲤春病毒血症、草鱼出血病、鲫造血2020-4--67器官坏死症、小瓜虫病的发生。

二、防控措施1.做好清塘消毒工作。

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保持淤泥厚度10cm 左右,清淤后曝晒池底20天以上,增加透气性,改善底质生态环境,切断病菌传播途径。

然后使用生石灰干法消毒,每亩用量为60~80kg,待生石灰药性消失后,向池内注水80~100cm,再进行消毒,以迅速、彻底杀灭病原体等敌害生物。

春季最主要的鱼病防治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病?

春季最主要的鱼病防治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病?

春季最主要的鱼病防治方法是什么?有什
么病?
⑴池塘养殖过程中对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⑵用理化(清除淤泥,泼酒石灰、使用水质改良剂或底质改良剂等),生物(光合细菌或培养水生植物等)等方法改善池塘的生态环境。

⑶可通过加强及改进饲养管理、采取人工免疫、培育抗病力强的苗种等方法来增强养殖对象的机体抗病力。

⑷采取清塘对饲料食场消毒,发病前的药物预防,消灭带有病原体的陆生动物切断病原传播链,消灭池中中间宿主和消灭池塘中的病原体。

⑸强化疫病检测,建立隔离制度,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病发生。

(6)渔药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全池泼洒法,浸浴法,挂篓(袋)法,饲内服法,注射法。

春季主要鱼病是水霉病。

防治方法
(1) 在牵捕、搬运和放养过程中谨防鱼体受人同时注意合理放养密度。

(2) 治疗可拌料投喂五倍子每千克体重用0.1克,每天3次,连用5~7天;或用每立方米水体2~4克的五倍子溶液浸浴;或用氯化钠(食盐〉浸洗5-10分钟,或用1%食用醋数滴浸洗5分钟,均有较好
疗效。

春季鱼病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春季鱼病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春季鱼病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春季是鱼类繁殖的季节,也是鱼病发病高峰期。

春季鱼病的发病原因包括水体温度波动、水质改变、病原微生物活动增强等因素。

为了预防和控制春季鱼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

首先,要注意水体温度的变化。

春季气候多变,水体温度波动较大,会影响鱼类的免疫力。

在水体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鱼类免疫系统会变得较为脆弱,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因此,饲养者应该定期监测水温,根据鱼类的生长需求,适时调整鱼塘或鱼缸的温度,保持稳定温度环境,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

其次,要注意水质的管理。

春季是鱼类繁殖期,鱼类密度较高,容易导致水体污染加剧。

水体污染会引发一系列鱼病的发生,如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因此,饲养者应该加强鱼缸或鱼塘的水质管理,保持水体清洁。

定期更换或补充新鲜水源,清除废物和死鱼等污染物,提高水质清洁度,有助于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鱼病的发生。

此外,还要注意病原微生物的防控。

春季水温适宜,有利于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一旦鱼类受到感染,将会引发鱼病的流行。

因此,饲养者在春季要加强病原微生物的防控措施。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加入防病的消毒剂,如过氧化氢、氯化物等,对鱼缸或鱼塘进行清洁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加入抗生素等药物,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合理维护水质,减少寄生虫的繁殖数量,如用中药浸泡饲料、水中添加麝香鱼草粉等,能是降低寄生虫相关疾病暴发的风险。

最后,要注意饲养管理和饲料合理配制。

春季是鱼类繁殖的高峰期,饲养者要根据鱼类的生物学特点与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保持鱼类的健康状态。

同时,要注意饲养环境的改善,提高鱼类的舒适度和免疫力。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鱼类的健康成长,是预防春季鱼病的必要措施之一总之,春季鱼病的发病原因包括水体温度波动、水质改变、病原微生物活动增强等因素。

为了预防和控制春季鱼病的发生,需要加强水体温度和水质的管理,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提高鱼类的免疫力,改善饲养管理和饲料合理配制。

春季鱼病防治要点

春季鱼病防治要点
4
寄生虫预防
- 及时进行底质改良,使用氧化型底改产品,减少寄生虫病爆发的条件。- 定期检查鱼体,发现寄生虫感染及时使用专杀寄生虫类药物进行治疗。
5
水霉病预防
- 对于因拉网、冻伤等原因造成的鱼体表损伤,及时使用食盐、小苏打等溶液浸洗鱼体,防止水霉菌感染。- 池塘出现水霉病时,可使用百草美净等药物全池泼洒,严重时配合泼洒食盐和小苏打。
6
气泡病预防
- 在连续晴天、水温剧烈上升时,注意控制水体溶氧量,避免过饱和。- 使用苯扎溴氨等药物处理水体,改善水体通透性,减少气泡病的发生。
7
加强生产管理
- 定期对食台、工具等进行消毒,减少病原体传播。- 加强水质监测,及时调整水质指标,保持水体稳定。- 做好鱼病记录和防治档案,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春季鱼病防治要点
序号
防治要点
具体措施பைடு நூலகம்
1
水体消毒
- 使用生石灰(20g/立方米)或二溴海因(0.2g/立方米)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性疾病。- 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5:2,0.7g/立方米)全池泼洒,预防寄生虫性鱼病。- 定期使用聚维酮碘、二硫氢基甲烷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降低病原菌数量。
2
增强体质
- 提早开食,加强营养,根据水温逐步增加投喂量,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等微量元素,增强鱼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定期进行内服保健,如使用青蒿末、桉树精油等中草药或驱虫产品,提高鱼的免疫力。
3
避免损伤
- 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选择体质健壮、活力强的鱼苗进行放养,并在放养前进行鱼体消毒,使用食盐水、高锰酸钾等溶液浸洗鱼体,杀灭细菌和寄生虫。

春季淡水鱼常见病防治技术

春季淡水鱼常见病防治技术

2020.03养殖技术春季气温与水温逐渐回升,水中的各种病原生物活动加强,容易使鱼类感染疾病。

这一阶段鱼类刚刚经过越冬期,体质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较弱,也易感染各种疾病[1]。

为此,加强春季淡水鱼常见病的防控管理,是确保全年渔业养殖大丰收的关键。

1 淡水鱼春季常见病的综合防控措施1.1 清塘消毒对于未放养的鱼塘应在冬季排干池水,清理淤泥,仅保留10cm左右的淤泥层。

将池底在整个冬天进行冻晒,促进有机质的转化。

在放养鱼苗前10~15d往池塘内注水10~20cm 左右,并撒入生石灰进行消毒,用量为100kg/亩。

1.2 精心放养在挑选鱼苗时应参照体质强、活动力好、规格整齐的标准。

鱼苗放养宜早不宜迟,这有利于鱼苗尽快适应环境,开始摄食,尽早生长。

在苗种出塘、运输、放养等环节中必须小心谨慎,以免使鱼体受伤。

放养前应将鱼苗放在消毒液中浸洗10~20min,消除体表细菌与寄生虫,消毒液选取1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或3%~5%的食盐溶液。

1.3 重视投喂管理待水温恢复至8℃左右开始投喂蛋白质含量大于30%的配合饲料,为池鱼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

1.4 增加溶氧在养殖过程中适时合理应用增氧机,一方面可增加池塘水溶氧,另一方面也能起到搅水、曝气的作用。

这有利于提高池鱼食欲与抗病性。

1.5 改善水质对于已放养的池塘在开春后隔一段时间向池塘加水,一般每10~15d一次。

在晴天中午注水,注水高度以20cm为宜,保证水质良好。

为预防细菌病,隔10d左右向池塘泼洒1次粒粒菌净(有效成分包括溴氯海因、过钙、氧化剂),用量为100g/亩米。

进入3月下旬要重点预防寄生虫病的流行,可选用敌鱼虫(有效成分为苦参、川楝子、贯众、百部等),用量为250g/亩米,或者选用鱼虫净(有效成分为硫酸铜、硫酸亚铁粉),用量为100g/亩米。

2 春季常见病害的治疗措施2.1 水霉病(1)方法1:在池塘内泼洒食盐与小苏打合剂,用量为1mg/L。

(2)方法2:在池内泼洒亚甲基蓝,用量为1~3mg/L,2d后再用一次,待5d后选择海因类药物泼洒,常用药为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用量为0.2~0.3mg/L [2]。

春季常见鱼病及其防治

春季常见鱼病及其防治

春季常见鱼病及其防治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鱼类经过越冬,体重减轻,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差,同时又是繁殖孵化、苗种培育的季节。

多种病原体随着温度的上升日益活跃。

因此,春季也是鱼病,尤其是寄生虫病的一个高发季节。

现介绍几种春季常见鱼病及其防治方法。

1、水霉病此病又叫肤霉病、白毛病,真菌性疾病。

因拉网、运输、操作不细心所至,病鱼体表菌丝大量繁殖,生长成丝,呈白色或灰白色,肉眼可见。

病鱼焦燥不安、运动失常,最后衰竭而死。

未受精鱼卵或胚胎发育不正常的鱼卵也可生水霉,卵膜外生长大量菌丝,呈放射状。

预防:(1)注意加强鱼类营养,提高免疫力;(2)尽量避免鱼体受伤;(3)繁殖中注意提高鱼卵受精率,鱼巢要进行煮沸消毒或用孔雀石绿、食盐等浸洗。

治疗:(1)全池泼洒食盐和小苏打合剂(1:1),使池水呈8ppm浓度;(2)100kg饲料加入克霉唑或灰黄霉素50g制成药饵,连喂4—7d。

2、竖鳞病此病也称松球病、鳞立病,由细菌引起。

主要症状是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带血的渗出液。

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常有积水。

预防:(1)尽量避免鱼体受伤;(2)发病初期可在鱼池加注新水,水深保持1.5m,减缓病情蔓延。

治疗:(1)全池泼洒呋喃唑酮(痢特灵),使池水呈0.3—0.5ppm,连用3—7d;(2)每公斤鱼用磺胺二甲异哑唑(SIZ)200mg加甲氧嘧啶(TMP)40mg 拌料投喂,连用4—6d,首次用量加倍。

或每公斤鱼每天用磺胺间甲氧嘧啶(SMM)50mg加甲氧苄氨嘧啶(TMP)10mg拌饲投喂,连用4—6d,首次用量加倍。

3、赤皮病此病也称出血性腐败病,由细菌引起。

当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鱼体被寄生虫寄生受损时,病原体侵入。

主要症状是病鱼体表出血发炎,鳞片松动脱落,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

鳍条也常充血发炎,鳍的未端腐烂,呈扫帚状。

预防:同竖鳞病。

治疗:(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浓度为0.4—0.6ppm;(2)内服药同竖鳞病。

春季常见鱼病特点及防治技术

春季常见鱼病特点及防治技术

春季常见鱼病特点及防治技术春季鱼种经过越冬,体质较弱,而某些寄生虫大量发生,会侵袭鱼类,引起发炎,鳃丝腐烂,如隐鞭虫病、口丝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和斜管虫病等。

现将春季常见鱼病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一、水霉病症状此病由于霉菌产生大量酵素分解鱼体组织,使鱼体受到刺激,分泌大量黏液,病鱼在水中焦躁不安,鱼体组织坏死,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最后衰弱而死。

防治方法:(1)渔池使用时应按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100千克全池泼酒,清塘消毒。

(2)在捕捞搬运和放养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

(3)用400mg/千克食盐和400mg/千克小苏打合剂,全池泼酒或浸洗鱼体进行防治。

二、赤皮病症状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

防治方法:(1)放养及捕捞过程中应小心仔细,避免鱼体受伤。

(2)在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休用10g的漂白粉浸洗鱼体20分钟左右。

三、寄生虫病主要有锚头鳋、中华鳋、鱼波豆虫、小瓜虫、口丝虫病等,其治疗方法是:1.锚头鳋病:是因锚头鳋寄生鱼体所致,可用0.3pm硫酸亚铁全池泼酒。

2.中华鳋病:因中华鳋寄生而致病,可用0.5ppm硫酸铜加0.2ppm 硫酸亚铁全池泼酒。

3.鱼波豆虫病:因该虫寄生鱼体表,使鱼鳃组织细胞坏死,使鳃丧失了正常功能,呼吸困难,病鱼丧失食欲,漂浮水面不久即死。

防治方法:(1)渔池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2)注意调节水质,保证渔池水质良好。

(3)鱼种放养前可用0.7ppm的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浸洗鱼体20分钟~30分钟。

4.小瓜虫病:病鱼皮肤、鳍条或鳍瓣上肉眼可见布满了小点状白泡。

其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放养密度合理。

(3)禁用硫酸铜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救治,因硫酸铜对小瓜虫不但无杀灭效果,反而可促使小瓜虫形成胞囊进行大量繁殖,导致病情更加恶化。

5.口丝虫病:发病时,病鱼的皮肤和鳃瓣上有暗淡的小斑点,形成蓝色黏液,对年龄越小的鱼危害越严重。

春季鱼病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春季鱼病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春季鱼病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越冬后的鱼池,鱼类体质普遍下降,抗病能力也随之降低,进入春季水温逐渐上升,鱼类开始慢慢恢复活力,并逐渐开始摄食,同时各种能使鱼体致病的细菌、寄生虫也开始大量繁衍,各类养殖池塘容易暴发鱼病,引起池鱼大量死亡,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为此,笔者认为加强越冬后的鱼池,鱼类体质普遍下降,抗病能力也随之降低,进入春季水温逐渐上升,鱼类开始慢慢恢复活力,并逐渐开始摄食,同时各种能使鱼体致病的细菌、寄生虫也开始大量繁衍,各类养殖池塘容易暴发鱼病,引起池鱼大量死亡,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为此,笔者认为加强春季养殖管理,切实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是春季生产管理的关键。

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春季常发鱼病主要有:烂鳍病、细菌性烂鳃病、水霉病、疖疮病、竖鳞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以及三代虫病等。

一、发病的原因1.由于越冬期长时间不摄食,鱼体体质弱,抵抗力差,极易被病原侵袭,造成流行。

2.许多病原或其孢子、休眠卵、幼虫等随水温的上升而快速发育,大量繁殖,使水体中病原数量迅速增加,加大鱼体与病原接触,感染的机会。

3.漫长的冬季,池水处于低氧状态,池底各种有毒物质不断蓄积,水体因封冰而不能进行有效循环,导致水质恶化。

4.人为创伤。

拉网或分塘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鱼体受伤,客观上增加了鱼病的发生率。

二、防治措施早春季节,细菌、寄生虫处于繁殖的初期,对药物比较敏感,此时灭菌、灭虫效果较好,抓住早春防治鱼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鱼病防治要从根本入手,采用内外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具体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1.进行水体消毒预防。

池塘冰体解冻开塘后,应进行一次全塘水体消毒。

预防细菌性疾病,用生石灰20g/立方米或二溴海因0.2g/立方米全池泼洒一次;预防寄生虫性鱼病,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5∶2)0.7g/立方米全池泼洒,可杀灭车轮虫、中华鳋等,用90%晶体敌百虫0.2g/立方米~0.5g/立方米全池泼洒,可对引起寄生虫性鳃病或皮肤病的病原,如指环虫、鲺、锚头鳋、中华鳋的幼虫有杀灭作用。

春季淡水鱼类常见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研究

春季淡水鱼类常见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研究

水产渔业S h u ic h a n yu ye春季淡水鱼常见疾病主要病害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因此,养殖者根据季节发病规律,结合生产实际,积极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

下面文章将要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春季,水的温度也逐渐上升,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开始活动,春天投放的鱼种,经过鱼类的停食,鱼类体质虚弱,鱼类容易感染多种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饮食水平也不断提高。

淡水养殖密度提高,养殖环境也恶化,与此同时,养殖类的病原活动开始不断增强,鱼类也感染各种疾病。

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鱼类发病后,容易造成死亡。

为此,抓好春季预防工作,对淡水鱼类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取得丰收的关键。

为此,切实抓好春季鱼病预防与治疗工作,是夺取养殖丰收的关键。

1鱼类常见的疾病1.1水霉病由霉菌感染引起的,此病主要症状是伤口的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粘连后分泌大量蛋白分解酶,使组织坏死,鱼体负担过重,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病原体从鱼体伤口侵入,菌丝一端伸入鱼的肌肉,其余大部分突出体表,菌丝和伤口的细胞组织粘连后分泌大量蛋白,分解酶,使组织坏死,菌丝多呈暗色或柔软的旧棉絮状。

簇的白毛,也成为“白毛病”。

1.2烂腮病病原体为柱状屈挠杆菌,一般由鱼体与病原直接接触而引起。

病鱼体色发黑,腮盖内表面皮肤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透明的小窗。

1.3赤皮病病原菌为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当鱼体因捕捞、运输、放养等人工操作或被寄生虫寄生而受伤时被病菌侵入引起发病。

病鱼表现为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

病原菌为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当鱼体因捕捞、运输、放养等人工操作或机械损伤、冻伤或被寄生虫生而受伤时被病菌侵入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基本与烂腮病一致,主要做好预防,避免鱼体受伤。

1.4肠炎病该病的病原体为肠形点状气单胞菌,也为条件致病菌。

当水质环境恶化、投喂变质饲料或不正常投饲时易引起此病。

初春时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

初春时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

病症 :由于黏孢子虫在鱼体寄生 、繁殖 ,肉眼可 见 寄生虫部位有灰 白色 点状或瘤状胞囊 ,鱼 体消瘦发 黑 ,离群独游 或狂 游。 危害 :主要危害草鱼 、鲢 、鳙 、鲤 、鲫 、黄 颡鱼
等 ,对鱼种危害极大 。 防 治 :第 一天 ,泼 洒 灭孢 灵 , 同时防 止池 水缺
制剂E M 原 露 、益水 宁 、高效 复合芽 孢杆 菌制 剂 ,抑
3 月份 ,进 入初春 时节 , 由于 自然 环境 的变化或 者管理方面 的不当,很容易成为鱼类 寄生虫病高发 的 时候 。寄生虫对鱼体 伤害很大 ,另外对渔 业产量的影 响也极大 ,所 以我们 必须非常重视这类疾病 ,尤其 以
内服 三黄 散 、恩诺 沙星 粉或 “ 水产 用 维生 素 c 、E ” ; 以每立方米 水体用 0 . 7 克硫酸铜 和硫酸亚铁 ( 5: 2 ) 合 剂全池 浸洗 1 0  ̄2 0 分钟 。
织 ,影响鱼 的呼吸 和正常活动 。当环境不 良、水质较
发病 ,但鱼种危 害最大 。该寄生虫适宜 的繁殖水温为
l 5 间通常在夜 间,所
以用药最好在夜 间进 行, 以便杀灭抵抗力相对较弱 的 幼虫 。可 全池 泼 洒戊 二醛 、苯 扎溴 铵溶 液或 蛀 虫杀 星 ,2 小 时后 ,泼 洒灭 孢 灵 、鱼 虫 宁或 阿 维 菌素 溶
自身 的抵抗力 ,改善水体 环境,预防为先 ,如果发现 疾 病 ,要 及 时 杀 灭 鱼 体 携 带 的 寄 生 虫 ,合 理 科 学
肥 、放养密度较 高、连续阴雨天气时 ,均 容易引起车
轮 虫病暴发 。
液 ;第 二 天 ,剂 量减 半 ,同时 内服 三黄 散 、恩诺 沙
星 、“ 水产 用维生素 C 、E ” 。 四、黏 孢子虫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季淡水鱼类暴发病及寄生虫病的防治
一、痘疮病病原体:病毒。

病症:发病初期,病鱼体表出现许多白色小点,上面覆盖一层白色块状粘液。

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斑点的区域不断扩大,致使病灶部位的表皮逐渐加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形成好似痘疮,因此成为“痘疮病”。

痘疮增长到一定程度会自然脱落,接着又会在原患处再次出现新的痘疮,最终使鱼消瘦而死。

流行:在池塘养殖中,主要危害越冬前后的二令鲤鱼,通常在秋末至初冬和春季,水温在10℃~15℃出现。

由于发病率低且同池其他鱼类不受感染,因此未能引起人们对此病的重视。

防治:1、开春后,用0.2毫克/升的“富氯”或0.1毫克/升的“富碘”全池均匀泼洒,每周使用一次以控制水中病毒的数量。

2、鱼体摄食后,在饲料中添加1.2%的“越冬安”和0.2%的“水产专用Vc”,以提高鱼体免疫力。

二、竖鳞病病原体:水型点状极毛杆菌
病症:患竖鳞病的鱼体表面粗糙,部分鳞片向外张开像松球,鳞的基部水肿,其内部积聚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用力稍压鳞片,有水状液从鳞片基部喷出来,随之鳞片脱落。

病鱼常伴有鳍基,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

随病情发展,病鱼出现呼吸困难,身体失去平衡,游动迟缓、无力,这样持续2~3天死亡。

流行:此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白鲢和金鱼也
时有发生。

此病如不及时治疗将对淡水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预防:1、在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

2、鱼体人池时用1/3000浓度的种苗净浸浴5分钟。

治疗:1、“百鱼净”2.5毫克/升药溶30分钟。

配合于健康1号(以1.5%的量添加于饲料中)投喂。

2、用0.2毫克/升“富氯”或0.1毫克/升“富碘”全池泼洒。

配合鱼健康1号(以1.5%的量添加于饲料中)使用。

三、水霉病病原体:水霉菌
病症: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

水霉病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当看到病症,菌丝体己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

如因操作、运输不慎使鱼体伤口,向外生长。

如因操作、运输不慎使鱼体受伤,低温造成冻伤,或因寄生虫、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时,霉菌的游动孢子便从鱼体的伤口侵入,吸取皮肤里的营养,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长成棉毛状的菌丝。

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皮肤发生溃烂、组织坏死,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后病弱死亡。

流行:此病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季节,以早春晚冬最为流行。

全省各地均有发生。

水霉菌对季节无严格选择性,各养殖鱼类从鱼卵到成鱼均能被感染。

密养的越冬池,春季塘水清瘦或处于饥饿状态的鱼,都易患水霉病。

预防:鱼类入池操作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

入池前用“种。

菌净”1/3000药浴5分钟后再入池,入池后用“富氯”0.2毫克/升全池泼洒。

避免在水温15℃以下处理养殖鱼类,以免鱼体冻伤及擦伤。

治疗:用“鳗净”0.6毫克/升全池泼洒。

四、小瓜虫病病原体:多子小瓜虫
病症:当虫体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布满白色点状囊胞,因此又称“白点病”。

严重感染时,由于虫体侵入鱼的皮肤和鳃的表皮组织,引起病灶部位的组织增生,并分泌大量粘液,形成一层白色薄膜覆盖于病灶表面,同时鳍条病灶部位遭受破坏出现腐烂。

流行:我省各养殖地区均有此病发生。

此虫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对当年鱼种危害最为严重。

不论在任何种饲养水域均能感染此病。

防治:1、放养前每备用200克“富氯”和200克“鱼虫清”2号彻底清塘。

2、发病时用0.3毫克/升的“鱼虫清”2号全池泼洒,隔一天使用―次,连用3次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