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重难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中国古代部分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中央集权制度措施和君主专制制度

秦-汉-唐-宋-元-明-清

3、选官制度

世卿世禄制-军公爵制-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4、监察制度

秦-汉-唐-宋-元-明清

【模拟练习】

1.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 300 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北宋在科举考试中实施了如别头试(将与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与常规考生分开考试,其阅卷、命题自成一体)糊名法(指将试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密封起来)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措施意在说明

A.政府加大对考官的管理

B.科举制的弊端日益显露

C.根本上杜绝了考试作弊

D.政府注重选拔人才的公正

3.西周初年各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大

行分封齐、鲁、燕、卫等国。这说明西周()。

A. 分封制是周公执政时期的制度创新

B. 实现了对东方广大地区的垂直管理

C.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

D.政治中心实现由西部向东部的转移

专题二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1、农业发展和土地制度的变更

(1)农业特点及评价

(2)土地制度变更

2、商业的发展

(1)各朝代商业发展状况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隋唐时期-宋代-明清时期

(2)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产业

金属冶炼-丝织技术-棉纺织技术-陶器和制瓷技术

(2)手工业类型

【模拟练习】

1.东晋和南朝时重新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无论“大户”还是原来依附于“私们”的租佃户都必须按照实际居住地编订户籍,这一制度()

A.加剧了南北政局的动荡

B.规范了均田制的推行

C.推动了庄园经济的发展

D.动摇了士族制度的基础

2. 有学者总结了汉初的经济政策,如下表所示。

这些政策

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确立

B.促进了盐铁官营的实施

C.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

D.协调了农工商业的关系

3.明代福州的绸丝、漳州的纱绢、漳泉的糖等“无日不走分水岭及蒲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但“闽不畜蚕,不植木棉,布帛皆自吴越至”.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手工业技术发展相对均衡

B.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C.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D.区域间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专题三中国古代思想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2、代思想的大一统

3、宋明理学

4、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

【模拟练习】

1.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2.《史记·五帝本纪》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以五帝三王为华夏先祖。记述“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记述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分别是“苗裔、高阳、先禹”等的旁支。司马迁这些记载反映()

A.“民族一体、共组同源”的观念

B.“大一统”的经学思想

C.对高低贵贱等级尊卑的冲击

D.儒学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

3.26.表:

上表反映的现象表明,唐宋元时期( )

A.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B.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C.封建王朝重视学术思想的压制

D.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

4.《清实录》载:“礼部奏,请准先儒江苏昆山顾炎武、湖南衡阳王夫之、浙江余姚黄宗羲、从祀先师孔子庙廷。从之。”这表明清政府( )

A.肯定了晚明思潮的进步性

B.推行了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C.放弃了“尊满抑汉”的国策

D.继承了中华文明正统历史观

中国近代部分

专题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1、外国的侵略和各阶级的反抗

(1)四场战争

(2)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

2、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合作-对峙-合作-内战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模拟练习】

1.1928 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2.表:1936—1944年中国国立大学数量及分布

A.人的全面发展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弘扬传统文化

D.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4.28.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表《驳保皇报书》一文,说“夫今曰,专制之时代也。先必破坏此专制,乃得行君主或民主之立宪也。既有力以破坏之,则君主民主随我所择。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主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