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P8-10
答:研究对象:第一,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与字眼的关系,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第二,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研究的辩证法和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第三,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P14
答:基本内容:全篇共四束,辩证法和自然科学,自然研究和辩证法,自然界的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恩格斯不仅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时还论述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科学认识论的有关问题,从而确定了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
意义: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划时代变革。
3.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38-39
答:古代的朴素自然观表现为对自然的本性、特质、运动、联系与演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究,甚至有些思想已经进入到相当精深的层次。然而,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它缺乏对自然从细节上进行精确描述,最终体现为以整体概观代替局部解析,以思辨玄代替真实过程,以神化人性代替自然规律。总的来说是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
4.为什么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发表看作是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革命性标志?P40
答:《天体运行论》的主要观点有: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各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身在自转的同时也绕日公转,从而形成昼夜和四季;月亮绕地球公转,是地球的卫星;这些理论从根本上动摇了维护基督教神学的创世理论的“地心说”。“日心说”的创立实现了天文学上的革命,给宗教神学以沉重打击。
谓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其实也就意味着自然科学打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从基督教神学中脱离出来,拥有了它独立的发展体系.
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问世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当然这个结论也是错的,当时限于技术水平没办法),不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着太阳转,这就打破了以前基督教神学中地球中心论的固有理论,是首次打破基督教神学的行为,因此其就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在哥白尼发表了“日心说”(就是《天体运行论》)之前,自然科学一直是宗教所掌控的,完全没有研究出自然科学的本质,反而愈发的将种种自然现象与宗教信仰、神权统治结合,成为教会控制人们思想的一种工具. 《天体运行论》否定了宗教对于自然科学的解说,开创了根于严谨思考和周密演算的真正的科学研究,发出了推翻神学统治,走自然科学工作者自己的路的呼声.
5.近代机械论自然观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44
答:在16世纪至18世纪前期这一时期,不仅实现了天文学上的革命,并且在力学、数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也取得相当的研究成果,从而引起了自然观上的革命。人们开始从以往对自然界的整体、直观考察和认识转变到对自然界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者们把系统的天文观察和精确的数学计算结合起来,把物理实验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于是,人类对自然界万物的认识便开始从古代以直观和思辨为主的自然哲学及认识论、方法论,发展到近代前期以观察、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相结合为主的认识论及方法论,并形成与这一历史时期自然科学计算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机械自然观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6.康德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理论的哲学意义?P49-50
答:康德认为:“宇宙是物质的,星云物质是宇宙的原始状态。”他这种人为地球和太阳系是在时间进程中逐渐生成的观点即是对宗教神学的创世论的批判,同时也是对机械论的宇宙观和牛顿的“神的第一推动力”的思想做了有力地批驳。在科学发展历史上,康德的“星云假说”是第一个科学的天体起源学说,这不仅为现代天体演化奠定了基础,也有里地推动了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因为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
康德关于所有现在的天体都从旋转的星云团产生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第一次被动摇了。…康德在这个完全适合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7.黑格尔自然哲学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答: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是先验主义怪想或粗鄙的理论。这一点对其他自然哲学也适用。自然辩证法给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一个致命的打击,以使得任何自然哲学都成了无用的和不可能存在的了。黑格尔不自觉地指示了一条走出体
系迷宫而达到真正切实认识世界的途径,那就是循着实证科学和用辩证思维方法概括科学成果的途径,这条途径对我们来说是可达到的。自然哲学包罗万象,顽固地不承认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当中分化出去,坚持用自然科学的充作自己的内容;自然辩证法则不是也不应该是这样。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是对黑格尔的自然哲学的否定。不仅如此,它还是对一切自然哲学的否定
8.简述人类社会四次科技革命及其意义?P49+
答: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又称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其历史意为,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它的主要技术标志是电气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其历史意义为,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其历史意义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使得全球的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学术上,出现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参透的新特点,新的学术与科技思潮不断涌现。当今的国际竞争主要是以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出现了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新潮。
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以系统科学的兴起到系统生物科学的形成为标志,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纳米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整合,形成系统生物科学与技术体系,包括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技术等学科体系,将导致的是转化医学、生物工业的产业革命。发展新能源被看成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任务。
9.分析列宁哲学物质定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P77
答:历史背景:到了机械自然时代,物质被认为是按力学规律运动的微粒。20世纪对于物质结构探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人们认识到物质本身的概念只具有先对的意义,从前认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基本的物质特性正在消失,无知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与我们的意识之外。在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期间,在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特别是在反对马赫主义的斗争中,列宁提出了科学的物质定义。
意义: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对一切物质属性的最广泛的哲学概括,它舍弃了各种物质形态所特有的个性,仅仅保留了“客观实在性”这一为一切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性,揭示了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使“物质”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已发现的各种具有实体形态的物质,而且适用于一切尚未被发现的物质形态,也包括不以人的感觉而存在的自然界各种现实的关系、过程等非实体形态的物质。
10.论述系统的特征及其哲学意义?P81 P87
答:所谓系统,是有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并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征:第一,物质系统的整体性特征。第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特征。第三,物质系统的动态性特征。第四,物质系统的开放性特征。第五,物质系统的功能性特征。第六,物质系统的结构性特征。第七,物质系统的稳定性特征。哲学意义: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功能性、结构性、稳定性是它的基本特征。第一,物质系统首先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第二,系统的各部分是一个具有层次的整体;第三,物质系统又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有层次的整体;第四,系统与环境的关联性,相对于系统之外的环境而言又表现了物质系统的外部功能;第六,物质系统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结构;最后,这个系统又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有机结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