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犯罪主题班会 PPT
合集下载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主题班会 课件(共23张PPT)
02
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
2017年10月23日,民法总则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民法通则的“十周岁” 下调至“八周岁”,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
违法 行为
第三十四条: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什么是犯罪?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 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 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 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 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 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 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 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 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 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02 违法和犯罪的关联?
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 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
03 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属于违 法? 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 You can click here to enter you text 04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两者的区别?
们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
的民事法律行为。
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第一步是开始有了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课件(共30张PPT)
嫌疑人家属拒绝配合
根据受害人姑姑王女士提供的信息,在案发当晚, 警方根据监控证据前往嫌疑人张某家进行询问时, 对方家属以“不想让他们来问孩子,怕把孩子吓到” 为由拒绝配合警方调查,直到当地村支书上门调解, 警方与受害人家属才得以进行问询。案发后,据王 女士说明,嫌疑人家属们至今并未出面致歉,并且 “其中两户人家已经人去楼空了”。
01 被掩埋的他
犯罪过程
根据当前警方调查以及受害人家属提供的信息:3名嫌疑人 先使用受害者的手机通过微信将其账户余额内的191元人 民币转至其中一人账户内,而后其中2人留下看守受害人, 1人返回家中取得铁锹;之后,3名嫌疑人使用铁锹对受害 人进行殴打,造成多处致命伤,随后选择“埋尸”,将受 害者埋入一个废弃蔬菜大棚内(据发掘后估算,坑深约1米, 长约1米,宽约60厘米),该地离其中一名嫌疑人家仅有约 百米的距离。 埋尸完成后,三名嫌疑人将受害人的手机丢弃至附近的沼 泽当中销毁证据。
3月10日晚间,家属因无法找到受害人,于晚10点,选择报案。警方通过调取附近监控 发现,3月10日下午3点多,小光与3名嫌疑人在一起,并且他还坐在张某的电动车后座 上。
3月10日晚间至3月11日凌晨,警方对3名嫌疑人进行询问,但三人均表示不再见到过受 害人。
01 被掩埋的他
事发经过
3月11日
3月11日凌晨,受害人父亲王先生在补办受害人手机卡后重新登录受害人 微信账号,并发现受害人曾进行过微信转账。将该信息告知警方后,警方 再次对嫌疑人进行盘问。同日,邯郸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发布公开寻人启事, 其内容称3月10日下午1点多,小光去找同学玩,随后被一名年龄相仿但不 是同学的人带走。警方第二次盘问过程中,在监控视频和转账记录的证据 下,有犯罪嫌疑人推翻先前口供并交代案发经过,透露埋尸地点。随后, 受害人家属收到了肥乡区公安局的立案告知书,案由为“故意杀人”。警 方在得知埋尸地点后于当日开始遗体挖掘工作,并在当地北营村南的废弃 蔬菜大棚内,掘出受害人遗体,受害人舅舅参与了遗体辨认。
安全主题班会 《认识与预防青少年犯罪》PPT班会课件
04
犯罪的成年化、 智能化和低龄
化。
05
从青少年犯罪 的教育改造情 况来看,反复 性强,再犯的 犯罪率上升。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 Typ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从属性犯罪。
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 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好坏的识 别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What is juvenile delinquency
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在我国有关的 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理论界对青少年犯罪 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 青少年犯罪一般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14岁为起点。 • 10—12岁开始有劣迹 • 13、14岁开始走向社会进行违法犯罪 • 14—17岁进入犯罪的第一个高峰期
01:什 么 是 青 少 年 犯 罪
PPT courseware for 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juvenile delinquency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青少年犯罪
Juvenile delinquency
青少年犯罪是指儿童向成年期过渡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划分是以生 理、心理特征为基础的。青少年犯罪一词是个使用比较普遍,但划分标准和含义却不明确的概念。各国都制定了 自己的标准和年龄界限,但相互之间差别很大,无统一的内涵和外延。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认识与预防青少年犯罪》PPT班会课件
司法原因
Judicial reasons
已坐过监狱的人中,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又 成为再犯者,重新回到监狱。”监狱对青 少年犯罪的“交叉感染”作用更是突出, 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更弱,模仿力则更强。 对此,应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
认识与预防青少年犯罪PPT课件
04: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PPT courseware for 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juvenile delinquency
—自身原因—
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 个性的基础,正如古人所言:“养不教,父之过。”
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管, 出了问题,往往棍棒相加,缺 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
体系。
学校预防
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 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预防
主要是指净化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有 利于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How to prevent juvenile delinquency
自 身 预 防 Self prevention
培养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 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和侵害。
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How to prevent juvenile delinquency
家庭 预防
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
自身 原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PPT课件
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切实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求助),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不良行为”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现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information and file information can be short and concise
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第一步是开始有了不良行为
第二章节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information and file information can be short and concise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information and file information can be short and concise, do not need too long
第一章节
违法和犯罪的关联?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求助),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不良行为”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现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information and file information can be short and concise
犯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第一步是开始有了不良行为
第二章节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information and file information can be short and concise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
Click here to add the title text information and file information can be short and concise, do not need too long
第一章节
违法和犯罪的关联?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课件(共23张PPT)
个人前途受损
未成年人犯罪会导致个人前途受损,影响个人未来的发展和成就 。
社交隔离
未成年人犯罪会引发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导致社交隔离和 孤独。
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的后续影响
长期社会成本
未成年人犯罪会带来长期的刑事司法成本和社会 服务成本,给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连锁反应
未成年人犯罪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的连锁反应, 如贫困、失业、心理健康问题等。
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反思学校、家庭、社会在防止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不足
学校教育存在漏洞
有的学校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法Leabharlann 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 不够完善。
家庭教育缺失
有的家庭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管教,或者管教不当,导致孩子缺 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社会综合治理不够
有的地方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力度不 够。
对未来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与展望
要点一
加强德育教育
学校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培养 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公民意 识。
要点二
完善家庭教育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 性和道德责任感,建立和谐的家庭关 系。
要点三
家庭监管
家长应该加强对子女的监管,了解子女的行踪和交友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
学校预防
01
加强道德教育
学校应该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念。
02
强化法制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引导学生
遵守法律法规。
03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安全和校园秩序的管理,预
未成年人犯罪会导致个人前途受损,影响个人未来的发展和成就 。
社交隔离
未成年人犯罪会引发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导致社交隔离和 孤独。
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的后续影响
长期社会成本
未成年人犯罪会带来长期的刑事司法成本和社会 服务成本,给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连锁反应
未成年人犯罪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的连锁反应, 如贫困、失业、心理健康问题等。
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反思学校、家庭、社会在防止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不足
学校教育存在漏洞
有的学校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法Leabharlann 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 不够完善。
家庭教育缺失
有的家庭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管教,或者管教不当,导致孩子缺 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社会综合治理不够
有的地方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力度不 够。
对未来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与展望
要点一
加强德育教育
学校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培养 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公民意 识。
要点二
完善家庭教育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 性和道德责任感,建立和谐的家庭关 系。
要点三
家庭监管
家长应该加强对子女的监管,了解子女的行踪和交友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
学校预防
01
加强道德教育
学校应该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念。
02
强化法制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引导学生
遵守法律法规。
03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安全和校园秩序的管理,预
安全主题班会 《认识与预防青少年犯罪》PPT班会课件
03
学校应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建立社会联动机制
加强社会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监管,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管机制,防止 青少年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社区应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社区教育活动,如法制讲座、心理咨询等 ,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和服务。
案例分析
某中学学生小张因为与同学发生口角,被对方纠集多人围攻,小张情急反手将对方打伤。 事后小张被学校开除,并被追究刑事责任。
财产犯罪
总结词
财产犯罪是指青少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他人财产权益的犯罪行为,如盗窃、抢劫等。
详细描述
青少年处于物质欲望较强的阶段,容易受到物质诱惑而产生财产犯罪行为。一些青少年可能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或者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贪图小便宜的心理,从而采取盗窃、抢劫等手段来获取财物。
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的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青少年犯罪具有突发性、盲目性、 反复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往往受到 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 影响。
青少年犯罪的危害
青少年犯罪不仅危害个人身心健康 ,还对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负面 影响,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和稳定。
青少年犯罪现状
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 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要点三
案例分析
某中学学生小王因为好奇心强,尝试 吸食毒品后逐渐沉迷其中。后来被警 方查获并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犯罪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网络犯罪是指青少年利用网络技术进 行的犯罪行为,如网络诈骗、网络攻 击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青少年成 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之一。一些青 少年可能因为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和技 术知识,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或参 与者。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和未来发展具有极大的危害。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课件
共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03
父母可以带领孩子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会责
任感和感恩意识。
05
校园安全与周边环境治理
校园安全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检查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制度
包括校园门禁制度、校园内安全巡查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 ,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通过定期巡查、抽查等方式,检查各项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 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
增强法治观念
父母通过家庭教育向孩子普及法 律知识,增强孩子的法治观念,
使孩子知法守法,远离犯罪。
亲子沟通技巧与情感培养方法
1 2
倾听与理解
父母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解孩子的需求 ,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亲子沟通基础。
鼓励与支持
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增强孩子的 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3
情感表达与交流
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要 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
家庭氛围营造和亲子活动设计
家庭氛围营造
01
父母要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
受到家的温暖和关安排一些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如共同阅读、户外运动
、家庭游戏等,增进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感情。
评估问题严重程度
通过专业心理评估工具和 方法,确定问题的严重程 度和影响范围。
关注高危群体
重点关注家庭环境不良、 学习成绩落后、有不良行 为史等高危未成年人群体 。
心理干预方法与技巧分享
个体心理辅导
针对个体心理问题,提供 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
团体心理辅导
组织有相似问题的未成年 人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增 强归属感和互助精神。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班会(共41张ppt)
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应具备 (1)必须是人的某种行为. 条件: (2)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对社会造成危害.
(3)行为人主观上要有过错 (故意或过失)
(4)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
2020/5/17
11
10
请同学们说说那些行为违 法行为呢?
2020/5/17
12
1、偷窃行为
• 偷窃是比较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很大危害性。
• • 8、逞强好胜,致人重伤 案犯刘某,13岁,
为报复小江,经事先预谋,纠集众人将被害人 小江强行拖至一公园内,用木棍、水泥砖及拳 脚将其打成重伤。
• 9、持刀索财终被捉 案犯马某,12岁,多次 持刀,利用威胁、殴打等手段向学生10余人索 要钱财达数千元,现被查获,送往在少管所管 教。
2020/5/17
规定,偷窃少量公私财物的,要受到拘留、警告
或罚款的处罚;如果偷的财物数额较大,就构成
了盗窃罪,要受到《刑法》的追究。
2020/5/17
13
2、打架
2020/5/17
中学生打架会有什 么后果?
1、要被处分情况严重的 或屡教不改的可能会被开 除 2、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 教学秩序,影响同学们正 常的学习和生活 3、构成故意伤害罪,被 追究刑事责任 失去自由, 一层层的铁门,强制劳动, 从早到晚时时监视和约束, 严厉的强制措施,低下的 食宿条件。
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 他就渐渐变了。他学会了吸烟,并开始喝酒。由 于禁受不住不良诱惑和朋友的“逼迫”,他还经 常去游戏厅打游戏。由于花钱越来越多,家里给 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的需要,于是他开始小偷小 摸。他多次到超市“拿”几罐饮料,偷几件文具, 然后卖给一些小同学。因此,这位小同学曾被公 安局拘留。
应具备 (1)必须是人的某种行为. 条件: (2)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对社会造成危害.
(3)行为人主观上要有过错 (故意或过失)
(4)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
2020/5/17
11
10
请同学们说说那些行为违 法行为呢?
2020/5/17
12
1、偷窃行为
• 偷窃是比较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很大危害性。
• • 8、逞强好胜,致人重伤 案犯刘某,13岁,
为报复小江,经事先预谋,纠集众人将被害人 小江强行拖至一公园内,用木棍、水泥砖及拳 脚将其打成重伤。
• 9、持刀索财终被捉 案犯马某,12岁,多次 持刀,利用威胁、殴打等手段向学生10余人索 要钱财达数千元,现被查获,送往在少管所管 教。
2020/5/17
规定,偷窃少量公私财物的,要受到拘留、警告
或罚款的处罚;如果偷的财物数额较大,就构成
了盗窃罪,要受到《刑法》的追究。
2020/5/17
13
2、打架
2020/5/17
中学生打架会有什 么后果?
1、要被处分情况严重的 或屡教不改的可能会被开 除 2、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 教学秩序,影响同学们正 常的学习和生活 3、构成故意伤害罪,被 追究刑事责任 失去自由, 一层层的铁门,强制劳动, 从早到晚时时监视和约束, 严厉的强制措施,低下的 食宿条件。
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 他就渐渐变了。他学会了吸烟,并开始喝酒。由 于禁受不住不良诱惑和朋友的“逼迫”,他还经 常去游戏厅打游戏。由于花钱越来越多,家里给 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的需要,于是他开始小偷小 摸。他多次到超市“拿”几罐饮料,偷几件文具, 然后卖给一些小同学。因此,这位小同学曾被公 安局拘留。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PPT教学课件
感恩自然,爱护自然
感恩祖国,报效祖国
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19
常见的、多发的、容易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不良行为概 括起来有以下10种:
11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犯罪特点一,犯罪主体低龄化 趋势明显。有的学生逃学、辍学, 离家出走,流浪各地,以盗窃、 抢劫所得为生。
12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犯罪特点二,犯罪手段成人化、 智能化。劫持人质、非法拘禁和盗 枪、抢枪杀人、持枪抢劫等严重暴 力性犯罪不断出现。与以前未成年 人犯罪突发性、偶发性强的特点相 比,当前的未成年人犯罪大都有预 谋,作案经过精心策划,有充分准 备;在作案手段上日趋成人化,作 案后及时毁灭罪证,破坏现场,扰 乱警方视线。
1
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知识
两部法律书籍
2
主要内容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四、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五、未成年人的感恩教育
3
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 • 指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
岁的人实施的如盗窃、抢劫、 杀人等的犯罪行为。
4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
•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世 界性的严重问题,我 国18周岁以下的未 成年人约4亿,占全 国人口的30%以上, 他们的身心发育正处 于由不成熟到成熟的 过渡时期。
13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犯罪特点三,团伙犯罪增多。 有些地方出现带有“帮会”、 “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共同 犯罪,团伙内部有“老大”, 有自己的纪律,有活动地点和 活动习惯,作案有明确的分工。
14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犯罪特点四,强奸等性犯 罪突出。未成年人性犯罪属 于暴力犯罪的一种,它的社 会危害性很大,因为受害对 象大多也是未成年人。作案 对象多是自己的同学、邻居, 手段以诱骗为主;而城市中 的未成年人性犯罪则多为团 伙作案,手段残忍,不计后 果。
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班会课ppt
一、青少年犯罪离我们有多远
“药八刀”PK“汪九刀”
一、青少年犯罪离我们有多远
2011年3月11日晚,16岁的少年胡某在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胡某旁边的一名同龄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随身携带的半尺长的尖刀,捅向受害人的胸口 ,致受害人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牢?”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胡某沉迷在血腥的暴力游戏中,已经失去理智,分不清虚拟网络和现实世界了。
青少年犯罪特点
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和低龄化发展。 在犯罪手段上,青少年犯罪越来越趋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犯罪手段残忍,情节较为严重,而且不计后果。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青少年模仿的结果,也是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的结果。
安徽省涡阳县一特大犯罪团伙的成员中有41人是青少年,犯罪时年龄最大的20岁、最小的13岁,有的是在校学生。法院一审审理查明,2004年夏至2006年,郭洪振、孙靖康等人纠集社会闲散人员、“两劳”回归人员,在涡阳县的洗浴中心、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作案56起。他们以请客吃饭、谈恋爱等手段为诱饵,在饮料、啤酒里下麻醉药使被害妇女昏迷或灌醉被害人,或直接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对多名女青年实施强奸、轮奸,40余名妇女受害。部分受害人在这一犯罪团伙胁迫下,不得不在当地或到外地省、市卖淫。这一团伙还多次实施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活动,犯罪性质极为恶劣,手段令人发指。
请回答: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的行为? 2、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3、张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4、张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 什么? 5、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药八刀”PK“汪九刀”
一、青少年犯罪离我们有多远
2011年3月11日晚,16岁的少年胡某在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胡某旁边的一名同龄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随身携带的半尺长的尖刀,捅向受害人的胸口 ,致受害人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牢?”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胡某沉迷在血腥的暴力游戏中,已经失去理智,分不清虚拟网络和现实世界了。
青少年犯罪特点
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和低龄化发展。 在犯罪手段上,青少年犯罪越来越趋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犯罪手段残忍,情节较为严重,而且不计后果。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青少年模仿的结果,也是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的结果。
安徽省涡阳县一特大犯罪团伙的成员中有41人是青少年,犯罪时年龄最大的20岁、最小的13岁,有的是在校学生。法院一审审理查明,2004年夏至2006年,郭洪振、孙靖康等人纠集社会闲散人员、“两劳”回归人员,在涡阳县的洗浴中心、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作案56起。他们以请客吃饭、谈恋爱等手段为诱饵,在饮料、啤酒里下麻醉药使被害妇女昏迷或灌醉被害人,或直接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对多名女青年实施强奸、轮奸,40余名妇女受害。部分受害人在这一犯罪团伙胁迫下,不得不在当地或到外地省、市卖淫。这一团伙还多次实施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活动,犯罪性质极为恶劣,手段令人发指。
请回答: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的行为? 2、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3、张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4、张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 什么? 5、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识科普班会PPT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原则包括:
教育和保护 相结合
分级预防 干预和矫治
尊重未成年人人 格尊严和保护未 成年人合法权益
综合治理 内外并重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参与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 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家庭以及未成年人等。国家机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一项核心 职责是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发展专门教育。 首先,专门教育的适用对象是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其次,专门教育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属于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具有自身规律的教育制度,另 一方面属于未成年人保护处分措施体系,是一项带有强制性的矫治制度。 最后,规定若干重要保障措施,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需要 合理设置专门学校,授权国务院制定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的具体办法等。
犯罪原因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如何?这些犯罪的未成年人有什 么特征?他们因何而犯罪?当今社会又该如何预防及惩戒未成年人犯罪?
PART.TWO
法律修订思路与进步
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处罚机制,并推行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和心理辅导,提高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敬畏感和自我 约束能力,才能尽可能杜绝减少悲剧的发生。
法律修订思路与进步
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方向:教育矫治未成年人的偏常行为
预防犯罪手段
预防犯罪的手段是多种的,主 要包括惩罚制裁、教育矫治。 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立足惩 罚和制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立足教育矫治。这是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法存在的价值和意
义。
犯罪行为矫治
此次修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在进一步厘清与刑法、治安管 理处罚法的关系与定位,相互 衔接、协调的基础上,始终坚 持着教育矫治的核心功用,方 向是强化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的干
教育和保护 相结合
分级预防 干预和矫治
尊重未成年人人 格尊严和保护未 成年人合法权益
综合治理 内外并重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参与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 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家庭以及未成年人等。国家机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一项核心 职责是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发展专门教育。 首先,专门教育的适用对象是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其次,专门教育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属于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具有自身规律的教育制度,另 一方面属于未成年人保护处分措施体系,是一项带有强制性的矫治制度。 最后,规定若干重要保障措施,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需要 合理设置专门学校,授权国务院制定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的具体办法等。
犯罪原因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如何?这些犯罪的未成年人有什 么特征?他们因何而犯罪?当今社会又该如何预防及惩戒未成年人犯罪?
PART.TWO
法律修订思路与进步
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处罚机制,并推行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和心理辅导,提高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敬畏感和自我 约束能力,才能尽可能杜绝减少悲剧的发生。
法律修订思路与进步
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方向:教育矫治未成年人的偏常行为
预防犯罪手段
预防犯罪的手段是多种的,主 要包括惩罚制裁、教育矫治。 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立足惩 罚和制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立足教育矫治。这是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法存在的价值和意
义。
犯罪行为矫治
此次修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在进一步厘清与刑法、治安管 理处罚法的关系与定位,相互 衔接、协调的基础上,始终坚 持着教育矫治的核心功用,方 向是强化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的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睦相处,不要用优越感去刺激他人。
• 5、不要携带管制刀具。 • 6、不要盗窃,故意损坏财物。 • 7、不要上网打游戏、赌博、聊天等。
青少年网络犯罪
• 什么是青少年网络犯罪? • 凡是青少年以网络为犯罪诱因,以互联网
为犯罪手段、犯罪地点在网吧场所和所有 与网络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犯罪行为,都 可以称之为青少年网络犯罪。
青少年网络犯罪成因
• 1、网站乱杂,内容混乱,严重腐蚀了青少 年的心灵。
• 2、网吧的经营、管理不规范,使犯罪的发 生有了适宜的土壤。
• 3、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网络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身体 和精神方面带来的危害:
• 头脑发育受到影响,导致植物神经紊乱, 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 发紧张性头疼、焦虑,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预防青少年犯罪主题班会
2、什么是违法行为?
• 违法行为,是指达到法定的责任年龄、具 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违背法律、法规规 定的、有过错的、对社会有危险性或有害 的行为。
二、青少年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 1、厌学,滋生不良行为。 • 2、好奇心的试探,引发不良行为。 • 3、放纵不良习气,产生不良行为。 • 4、无序张扬自我意识,发展不良行为 。
• 第二点,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 则。
• 第三点,注意消防安全,不玩火、不在野 外用火,遇到火灾要学会逃生,在校应遵 守学样关于用电方面的规定,以防火灾发 生。
七不要
• 1、不要吸烟喝酒。 • 2、不要接触校外不良社会青年。 • 3、不要观看、收听色情、淫秽,暴力的音
像制品、读物等。 • 4、不要打架斗殴,要善待他人,和同学和
• 3、要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从遵守学 校规章制度做起,从小事做起。
• 4、要具备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心态。 • 5、要学会保护自己 。 • 第一点,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 • 报警电话:110匪警、122交通事故处理中
心、120急救中心、119火警
• 违法行为按其性质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 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其中,危害社 会、违反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 犯罪行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 质的特征。行为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是由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决定的,三者不可分割。 (犯罪的三性:即行为的违法性、社会危害 性、应受惩罚性),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 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2、要认真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律知 识,只有把书念好,经常学习法律知识, 才能分清是非,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 用的人才。
3、未成年人犯罪始于不 良行为。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 六是与品行不良的人交友——易近墨者黑 • 七是携带管制刀具——易导致严重违法犯罪
• 报案的正确方法:
• ①拨通报警号码。 •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的叙述一遍。
• ③主要说明案发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人数等;作案者 (或受害人)的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衣着、特征等; 作案时使用的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等。
•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来自、住址、联系电话。 •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 出现“网络成瘾综合症”等心理疾病。
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 网络更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 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 人则是愚蠢的。
• 学校在预防和矫正青少年 不良行为方面,也负有不
可推卸的责任。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紧要 处却常常只有几步。
不良行为发展的轨迹
• 一是吸烟——易伤害健康、诱发犯罪 • 二是旷课、夜不归宿——易受外界侵害 • 三是打架斗殴——易产生违法行为 • 四是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易发展成抢
劫 • 五是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像制品——
易诱发性犯罪
五要
• 1、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贪图 享受,一味的追求金钱。
• 5、不要携带管制刀具。 • 6、不要盗窃,故意损坏财物。 • 7、不要上网打游戏、赌博、聊天等。
青少年网络犯罪
• 什么是青少年网络犯罪? • 凡是青少年以网络为犯罪诱因,以互联网
为犯罪手段、犯罪地点在网吧场所和所有 与网络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犯罪行为,都 可以称之为青少年网络犯罪。
青少年网络犯罪成因
• 1、网站乱杂,内容混乱,严重腐蚀了青少 年的心灵。
• 2、网吧的经营、管理不规范,使犯罪的发 生有了适宜的土壤。
• 3、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网络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身体 和精神方面带来的危害:
• 头脑发育受到影响,导致植物神经紊乱, 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 发紧张性头疼、焦虑,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预防青少年犯罪主题班会
2、什么是违法行为?
• 违法行为,是指达到法定的责任年龄、具 有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违背法律、法规规 定的、有过错的、对社会有危险性或有害 的行为。
二、青少年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 1、厌学,滋生不良行为。 • 2、好奇心的试探,引发不良行为。 • 3、放纵不良习气,产生不良行为。 • 4、无序张扬自我意识,发展不良行为 。
• 第二点,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 则。
• 第三点,注意消防安全,不玩火、不在野 外用火,遇到火灾要学会逃生,在校应遵 守学样关于用电方面的规定,以防火灾发 生。
七不要
• 1、不要吸烟喝酒。 • 2、不要接触校外不良社会青年。 • 3、不要观看、收听色情、淫秽,暴力的音
像制品、读物等。 • 4、不要打架斗殴,要善待他人,和同学和
• 3、要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从遵守学 校规章制度做起,从小事做起。
• 4、要具备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心态。 • 5、要学会保护自己 。 • 第一点,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 • 报警电话:110匪警、122交通事故处理中
心、120急救中心、119火警
• 违法行为按其性质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 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其中,危害社 会、违反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 犯罪行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 质的特征。行为的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是由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决定的,三者不可分割。 (犯罪的三性:即行为的违法性、社会危害 性、应受惩罚性),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 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2、要认真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律知 识,只有把书念好,经常学习法律知识, 才能分清是非,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 用的人才。
3、未成年人犯罪始于不 良行为。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 六是与品行不良的人交友——易近墨者黑 • 七是携带管制刀具——易导致严重违法犯罪
• 报案的正确方法:
• ①拨通报警号码。 • ②电话通了以后,将所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的叙述一遍。
• ③主要说明案发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人数等;作案者 (或受害人)的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衣着、特征等; 作案时使用的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等。
• ④说出你自己的姓名、性别、年来自、住址、联系电话。 • ⑤待对方挂断电话后,你再挂机。
• 出现“网络成瘾综合症”等心理疾病。
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 网络更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 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 人则是愚蠢的。
• 学校在预防和矫正青少年 不良行为方面,也负有不
可推卸的责任。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紧要 处却常常只有几步。
不良行为发展的轨迹
• 一是吸烟——易伤害健康、诱发犯罪 • 二是旷课、夜不归宿——易受外界侵害 • 三是打架斗殴——易产生违法行为 • 四是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易发展成抢
劫 • 五是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像制品——
易诱发性犯罪
五要
• 1、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贪图 享受,一味的追求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