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广东会馆与近代传统建筑的变化与发展-精选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广东会馆与近代传统建筑的变化与发展

:Tianjin, GuangdongCenter for architectural the technolog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decoration, all have a major breakthrough, given background, these are reasonable. The composition of

Tianjin, Guangdong Center building, reflecting the vit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lso

reflected the designers rely on the loc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reverence.

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中国古典式会馆建筑, 该会馆由旅津广东 籍人士集资兴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 1903 年),完工于清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 1907 年), 2001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 5批

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

19世纪末至 20世纪 30年代,是中国近代新建筑的发展时 期,在此期间由西方输入的建筑理念, 形成了中国近代新居住建 筑、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发展的新局面。 当时留洋学习建筑的中 国学生将西方现代建筑思想带回中国, 成为中国建筑转型初始期 的基础。在这一时期, 既有新城区、 新建筑紧锣密鼓的快速转型,

又有传统建筑的依然保持和完善, 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建筑发展史

的广东会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诞生并且时至今日仍奕奕生 辉的具有中国古典式风格的建筑。 1 广东会馆继承中国岭南地区的建筑特点

1.1 天津广东会馆的山门集中体现了岭南地区建筑形式的特 点,其

design, the social 座落于天津南开区老城厢鼓楼东南的广东会馆,

是我国现存

上承上启下、 中西交汇、南北交融、新旧接替的重要时期。天津

主要的外露材料为石材,如:石柱、石匾额、柱饰、石梁、石枋、石雀替、石狮、屋顶排水口(采用龙头、虎头石雕)等。

屋顶用石木结构相结合的方法,灵活多变,吸收了石材耐腐蚀、耐酸碱、不怕风雨侵袭和木材易加工的特点,特别是山门入口处屏风门的处理与广州陈家书院极为相似。

1.2岭南地区处地偏远,建筑受约束较少,创作自由,而广东会馆的正房、山门、东西厢房都为硬山顶,这一特点也同岭南地区相同。

1.3广东会馆内外廊采用月梁做法,这与北方建筑中极少使用月梁而多采用平直梁的特点所不同。其中广东会馆具有北方建筑中所没有的深浮雕类的雕凿,且只要有木雕就会有彩画。其月梁为同心圆形成的圆拱,月梁之间的间距和开间相同,并采用桁架式预制弯曲木条与顶部两棵小梁相结合,二者与月梁一同支撑着顶部的荷载,经百年而不变形。上述特点与现代建筑中的拱形结构异曲同工,二者相同之处在于都采用最小最少的受力材料,使结构处于无弯矩状态的合理轴线,最大限度地保持合理性且不变形,只是现代拱式结构形式变化更多,跨度更大而已。

1.4广东会馆建筑中多见的曲枋与北方建筑有所不同。北方

建筑中多使用直枋并在直枋上彩画,而广东会馆建筑中的曲枋不仅增加了建筑的刚度,还增加了整体稳定性和抗震的强度,并且有效地克服和减少了可能出现的挠曲现象。值得称道的是,所有的曲枋在人们常规视线可见的三个面中,都作了深刻的雕凿和彩绘,千姿百态,让观者流连忘返。

1.5广东会馆室内和走廊地面均采用自广东烧制的红色粘土方砖铺墁。

1.6高出地面350 毫米的石柱础,按不同区域分类雕凿,其特点正是典型广东做法(北方的石柱础高约150 毫米,且一般没有雕凿图形)。

1.7戏楼是广东会馆的精华所在,而戏台则更体现了我国南方建筑的精巧。戏台顶部直径6米的藻井,用数以千计的异形斗拱堆砌、勾联螺旋而上,形成高2 米有余的鸡笼式藻井,它涂金漆绿,高贵辉煌,既拢音又扩音,把舞台上的演唱很好地传到剧场的各个角落而不失真,演员站在舞台上能够让自己的声音较平时更优美、丰厚,从而令人信心倍增。

2适应北方气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建筑

由于天津地处北方,四季气候特征明显,且温差较大,尤其是冬季缺少南方的湿润温和,取而代之的则是低于冰点的温度和劲猛势强的北风,因此,该建筑在保暖、建筑布局及维护结构上都是采用了北方建筑的做法。

2.1建筑布局为中轴线对称布局的二进四合院。会馆广场有

一北方风格的长约15 米的照壁(可惜文革时期被拆除)。前院为四合院,由正房、东西配房和门厅组成。戏楼为类似四合院的东、北、西三面围合的建筑,南面为戏台。

2.2建筑采用了北方的瓦顶加土层的保温结构,其中最下一层使用木望板,保温效果较好。墙面砌法采用北方干摆细磨(俗称磨砖对缝)的做法,从而使这种砖墙的墙面平整无灰缝。在会馆建筑的前院、东西石门套、及墙下肩部,都采用此种做法,其

他外围护墙体则采用丝缝墙的做法(灰缝约3〜5mm,而这些都

是北方较典型的建筑方式,有别于南方的大灰缝做法。

2.3屋顶采用北方建筑中的勾连搭做法。在会馆戏楼的北山墙处,有两个宽1.4*0.6 米的烟囱,其一半在墙内一半凸出墙体外面,不仅考虑了夏季通风避雨,还把冬季的御寒取暖设计在内,这种做法正是北方建筑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山门两侧的硬山墙都做成了“五岳朝天”式装饰墙(亦称马头墙、封火山墙)。该墙高出屋顶一米左右,有着隔火墙的功能,在装饰上具有高大坚实的体量与造型,给人以美的感受。只是该山墙的做法不是北方地区和广东地区常见的,而是在我国徽派建筑中最为常见的做法。在徽派建筑中“五岳朝天”是高过屋顶超过屋脊,砌成马头翘起的阶梯形,均衡对称,随着屋脊的伸延变化,马头墙被做成三叠、五叠、七叠式等。由于其高度适中,高低错落有致,形状变化多样,给人以外部造型的整体美。其中五叠式封火墙造型似五座山峰,故被称为“五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