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咳吐脓血腥臭痰—痰热壅肺;
●咳吐痰涎情稀,无异常气味—寒痰。
●鼻流浊涕腥臭—鼻渊,湿热熏蒸。
第二章
第二节 一、病体气味
(四)呕吐物之气
闻诊
嗅气味
●清稀无臭味—胃寒;
●腐臭秽浊—胃热; ●气味酸腐—食滞胃脘;
第二章
第二节 一、病体气味
(五)排泄物之气
闻诊
嗅气味
排泄物包括大小便、经、带、恶露等。病人的排泄物出现
异常气味,能提示疾病的性质。 一般而言, ●酸腐臭秽——多属实热证; ●微有腥臭者——多属虚寒证。
第二章
第二节
(五)排泄物之气
大便酸臭——大肠郁热 便溏而腥——脾胃虚寒 便臭如败卵——食积 小便色黄臊臭——膀胱湿热
闻诊
嗅气味
尿有烂苹果气味——消渴病。
月经臭秽——热证;月经气腥——寒证 带下黄臭——湿热;带下腥稀——寒湿 老年崩漏或带下奇臭——癌病。
传染性,多见于小儿。 ●咳声如犬吠,伴声嘶、吸气困难—常见于白喉。属于烈性传 染病。
第二章
第一节
(五)呕吐 总由胃气上逆所致。
闻诊
听声音
呕——指有声有物; 吐——指有声无物,又称干呕 。
第二章
第一节
(五)呕吐
闻诊
听声音
●吐势徐缓,声音微弱—虚寒证;
●吐势较猛,声音壮厉—实热证。
●呕吐呈喷射状—邪热入营,扰乱神明,或头颅外伤。
痰瘀、气郁阻遏心神。

患者在神志清醒,意识思维迟钝时出现的语言异常, 以老年人或久病之人多见,为心之气血亏虚,心神 失养,思维迟钝所致,多见于虚证患者。
第二章
第一节
(二)语言
闻诊
听声音
5、狂言—精神错乱,狂躁妄言,不避亲疏,语无伦次。多因情
志不遂,气郁化火,痰火扰神所致之狂病。
6、语言謇涩—语言不流利,吐词不清。为风痰阻络,中风先兆或
E.痰火扰心
第二章
【检测】
闻诊
2.病人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微, 其称为( A ) A.郑声 B.谵语 C.错语 D.呓语
E.独语
第二章
【检测】
闻诊
3.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出现口臭( B ) A.龋齿 B.心火
C.胃热
D.宿食
E.内痈
第二章
【检测】
闻诊
4. 呕吐物清稀无臭味者,多属:( B )
中风后遗症。
第二章
名称
谵语
闻诊
病因病性
概念
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 高有力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 时续,语声低弱 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 语止,首尾不续 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言错
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可见于温病热入心包,或阳明腑 实证、痰热扰乱心神等 是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常见于疾病的晚期、危 重的病人 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而引起;或由气郁痰结,阻蔽 心窍所致。可见于癫证、郁证 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多见于久病体虚或老年脏气 衰微的人 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所致。 多属阳证、实证,常见于狂 证、伤寒蓄血证。
第二章
第一节
闻诊
听声音
(八)太息 指当患者情志抑郁,胸胁不舒时,所发出的长吁短
叹声,古名“太息”,为肝气郁结之象。
(九)喷嚏 因肺气上逆,气冲喉鼻而发出的声音。
外感风寒,或鼻腔受特殊气体刺激,均可见此症状。 若是久有外感或阳虚之人突发喷嚏,则是阳气回复,病趋好
转之兆。
第二章
第一节
闻诊
听声音
(十)鼻鼾 是指熟睡或昏迷时,气道不畅致喉鼻发出的一种鼻
郑声
独语 错语
狂言
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 躁妄言
第二章
第一节
(三)呼吸
闻诊
听声音
呼吸频率、气息的强弱、呼吸音的清浊,呼吸是否通畅。
1、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
平卧。
●实喘—发病急骤,气粗声高息涌,胸胀满,惟以呼出为快。 ●虚喘—发病徐缓,气怯声低息微,息短不续,动则加剧。
第二章
名 称 喘 症 哮 症
闻诊
病因· 病性
概 念
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表现,甚者 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呼吸急促似喘,声高断续,喉间痰 鸣,往往时发时止,缠绵难愈。 又称“气短”。呼吸气急而短,不 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似喘而不 抬肩,喉中无痰鸣声。
实喘多属肺有实热,或痰饮内停; 虚喘是肺、肾虚损,气失摄纳所致。 多因内有痰饮,复感外寒,束于肌表,引动伏饮 而发。或久居寒湿地区,或过食酸咸生冷,都可 诱发哮喘。 饮停胸中,则短气而渴,脉沉,属实证。 肺气不足,则体虚气短,小便不利,属虚证。
第二章
第一节
(三)呼吸
闻诊
听声音
2、哮—呼吸急促,喉间及肺部可听到鸣笛样声音,多因外邪引
动伏饮而发。

喘与哮的辨证规律一般: 喘分虚实,哮辨寒热。
喘不兼哮,哮必兼喘。
第二章
第一节
(三)呼吸
闻诊
听声音
3、气短—以呼吸短促,不相接续为特点,轻度呼吸困难。多为 肺气不足;若胸中停饮也可见短气,为水饮阻滞胸 中气机,肺气不利而致(实证)。 4、少气—呼吸微弱声低,气少不足以息,呼吸微弱表浅。久病 体虚,或肺肾气虚。 短气有虚实之分,少气纯虚无实。
息声。
熟睡时多为慢性鼻病或睡姿不当引起。 如昏迷不醒,鼾声不绝,多见于高热神昏或中风入脏之重证。
(十一)肠鸣
第二章
第一节
(十一)肠鸣
闻诊
听声音
指腹中胃肠蠕动所产生的声响,一般难以闻及。 腹中气机不和,胃肠中的气体随胃肠蠕动与水液撞击,漉漉
作响才可闻及。
第二章
第一节
(十一)肠鸣
闻诊
听声音
痰饮留聚于胃——脘部鸣响,如囊囊浆,振动有声,
第二章
第二节 二、 病室气味
闻诊
嗅气味
●有血腥气—失血证或手术后病人;
●有腐臭气—疮疡溃腐患者;
●有尿臊气—多见于水肿病晚期(尿毒症); ●有烂苹果气味—多见于消渴病晚期; ●上有尸臭味—脏腑败坏。
第二章
【检测】 1.独语、错语的共同病因是(
D)
闻诊
A.风痰阻络
B.热扰心神
C.心气大伤
D.心气不足
第二章
第一节
(四)咳嗽
闻诊
听声音
●咳声重浊—实证; ●咳声低微—虚证; ●咳声沉闷,痰多色白易咯—寒痰或痰湿阻肺; ●咳声不扬,痰稠色黄—热证; ●干咳无痰—燥热犯肺,或阴虚肺燥。
第二章
第一节
(四)咳嗽
闻诊
听声音
●咳声短促,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连声不绝,咳声终止时
喉间有如“鸡鸣”样回声— “顿咳”,又名“百日咳”。有
短 气
少 气
又称“气微”。指呼吸微弱,短而 声低,虚虚怯怯,非如短气之不相 连续,形体状态一般无改变。 主诸虚不足,身体虚弱
第二章
第一节
(四)咳嗽
闻诊
听声音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总称为“咳嗽” 《素问· 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对于咳嗽,首先应注意分辨咳声和痰的色、质、量 的变化;其次要参考发病时间、病史及兼症,才能 正确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性质。
●呕吐酸腐—食滞胃脘;
●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胃降浊功能受阻,多为脾肾阳虚。 ●口干欲饮,饮入即吐—水逆,痰饮停胃,胃气上逆
第二章
第一节
(六)呃逆
闻诊
听声音
因胃气上逆,气冲咽部而发出的一种短促冲击声,
声短而频,呃呃作响。唐以前称为“哕” 。 ●偶尔呃逆—不属病态; ●新病呃逆,呃声高亢—多属寒邪,或热邪客胃。 ●久病重病呃逆不止,声低气怯—胃气衰败之危候。
A、痰饮
B、寒呕 C、伤食 D、热呕 E、瘀血
第二章
第一节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七)嗳气
闻诊
听声音
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而发出的声音,其声长而缓。
古名“噫”。 ●嗳气酸腐,脘腹胀痛—食滞胃脘。 ●嗳气频作,声响亮,随情绪变化而减轻或加剧—肝气犯胃。
●嗳声频作而无酸腐气味——寒邪客胃。
●嗳气声低,无酸腐气味,食少纳差—脾胃气虚。
若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它兼症时,不属病态,不治自愈。
虚证,“金破不鸣”。
第二章
第一节
(一)语声
闻诊
听声音
2、音哑或失音 暴怒高喧—耗气伤阴 久病重病—脏气将绝之症候
妊娠后期—胞胎阻碍肾之络脉,“子喑 ” 生理现象。
3、呻吟—疼痛难隐之叫声。“护处必痛” 4、惊呼—突发惊叫声。见剧痛、惊恐、小儿惊风、精神失 常等。
第二章
第一节
(二)语言
闻诊
听声音
1、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热扰心神实证。
显差异。
第二章
第一节
二、病变声音
闻诊
听声音
(一)语声
语声高亢洪亮有力,声音连续—实证、热证、阳证。 语声低微细弱,声音断续—虚证、寒证、阴证。
第二章
第一节
(一)语声
闻诊
听声音
1、语声重浊—外感风寒;
2、哑音与失音— 新病、外感风寒、风热、痰浊壅滞,肺气不 宣实证,“金实不鸣”。 久病,肺肾阴虚,虚火灼金,津液不能上承
中医诊断学
第二章 闻诊
第二章
包括 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
闻诊
听声音
指诊察病人的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
逆、嗳气、太息、喷嚏、鼻鼾、肠鸣等各种声响。
嗅气味
指嗅病体及病室的气味。
第二章
第一节
一、正常声音
闻诊
听声音
共同特点: 发声自然,音调 柔和、圆润, 言语
清楚,应答自如,言与意符等
因性别、年龄、体质强弱、情感变化而有明
2、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心气
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谵语与郑声,均是病人在神志昏迷或朦胧时,出现 的语言异常,为病情垂危,失神状态的表现。
第二章
第一节
(二)语言
闻诊
听声音
3、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心气大伤,神气不
足之虚证,或痰蒙心窍之癫病。
4、错语—语言时出错乱,错后自知。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或
●口气酸臭,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食积。 ●口气臭秽—胃热。 ●口气臭腐,或兼咳吐脓血—脏腑溃腐。
第二章
第二节 一、病体气味
(二)汗气
闻诊
嗅气味
●腥膻—湿热熏蒸津液;
●臭秽—温热病热毒内盛; ●腋下散发特殊气味,出汗时加重—狐臭病。
第二章
第二节 一、病体气味
(三)痰涕之气
闻诊
嗅气味
●咳痰黄稠臭秽—肺热壅盛;
起立行走或以手按抚,其声漉漉下行。
脾胃虚寒——脘腹鸣响,漉漉如饥肠,得温、得食则减,
受寒、饥饿时加重。
风寒湿邪侵袭肠胃——腹中肠鸣如雷,脘腹痞满,大便泄泻
胃肠气滞——腹胀满疼痛,肠鸣音完全消失。
第二章
第二节
闻诊
嗅气味
病体气味 嗅气味 病室气味
第二章
第二节 一、病体气味
(一)口气
闻诊
嗅气味
“口臭”,与口腔不洁、龋齿,便秘、饮食积滞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