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鹤楼送别说课
李在友 2013年 11月 12日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名著。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出自于长篇小说水浒传,少年王冕是出自于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苏教版的编委旨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在古典文学中体味人物,学习语文,获得情感的熏陶,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课文。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
本篇课文讲述的是诗人李白年轻时在黄鹤楼送别忘年友人孟浩然时的情景,文中描写了暮春三月,杨柳依依时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
课文文诗对照,不管是故事还是诗句,都蕴含着浓浓的不舍之情,是一篇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获得情感启迪的好教材。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
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传颂名篇《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说【教学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阅读课的教学要在
实践中完成老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实践中学习。
在语文实
践中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获得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小学五年级阶段是小学高年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的孩子思维能力和自主意识都有所提高,已经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此教师就不能以自己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自主解读。
又加之本篇文章是一篇文包诗课文,从小学一年级的《咏华山》到五年级的这篇《黄鹤楼送别》学生已学习了好几篇这样的课文,对此类文章的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所以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高年级孩子的心理特
点,结合苏教版"文包诗" 这一类文章的特点,我拟订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饯行,满饮,吟出等词语的意思。
2、技能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3、情意目标:
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需要强调的是这三维目标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
成的。
知识目标是基础,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认知目标都在过程方法中实现。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自读,自悟中再现诗歌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难点是:反复品读中体会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叶圣陶:“教无定法,贵在适法,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主编张庆也强调语文一定要强化初读,要拿出成块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力求读进去,读准,读通,读懂。
于永正老先生也强调书不读熟不开讲。
依据五年级的心理特点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采用了抓住重点词句教学法,对课文进行品读,老师在教学时以问题相机点拨。
朗读法,情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教育的今天与明天一书强调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的大爆炸,知识的日新月异,决定着21 世纪的文盲不在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生态课堂也指出: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创造学习、自读自悟,批注式的学习方法。
真正做到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
教师是引导,而不是指导。
五、【教学媒体的应用】
制作多媒体课件,借助长亭送别这首音乐,渲染送别气氛,情境
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实际,课前体会送别的不舍情,难舍意。
课前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六、【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以及相关的分
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质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新课标》还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孔子说
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又加之本年级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强烈。
教师应当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要以学生为主
体,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 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地学习,自主地学习。
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我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以读为经,以问为维。
经纬交叉,统领全文。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始终注重学生的读,以读代讲,但是读应该有层次,读应该有目标,读应该循序渐进,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好的问题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读,读准文本,读通文本,读懂文本,品读文本。
注重学生的整体感知。
正如打碎的维纳斯,就毫无美感可言。
小
学语文的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整体感知。
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整体感知文本,说一说从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请生初读,读后检查预习效果。
出示生字卡片,出示词窜,词窜识字是苏教版教材除文包诗外又一大特色,由于当时诗人李白写这首诗时年代已久远,许多语言习惯和我们生活的年代已不同,学生对于有的词语可能不理解,我设计了饯行,吟出,满饮这一词窜,为了了解课文内容,
为下一步的整体感知做铺垫,我设计了,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依依惜别,脍炙人口等四字词语,并在学生再读课文两遍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以上四字词语说说本篇课文的内容。
这样以来词语就不是静止的躺着,而是立体的站了起来,在活学活用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等。
提领一顿,百毛皆顺。
牵一发而动全身。
语文课程强调本年段学
生在语文学习中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所以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找找能体验诗人情感的句子,词语,字词有冷暖,语言有温度,学生在品读感悟中体验情感。
这里,我着重说一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情兴趣
1、大家喜欢听音乐吗?闭上眼睛,听一首音乐(师播放长亭送别)并相机问:
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2、一首歌曲长亭送别道出了词作者浓浓的不舍情,依依不舍的离
别意。
除了音乐,我们还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情感。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唐朝大诗人李白一起来体会这种不舍与依恋吧。
(出示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请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3.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要问?就让我们在25 黄鹤楼送别这首文包诗中找寻答案。
设计意图】:(充满离别情的音乐和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结
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同时利用学生的质疑,告诉学生文包诗的特点,也是告诉学生学习的文包诗的方法,也为课题的出现作了铺垫。
)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读通
读顺为止。
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划下来,尝试理解。
3)初步感知, 说说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2、检查预习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并请生谈谈发音要点,开火车读,齐
2)出示两组词窜
饯行,吟出,满饮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依依惜别,脍炙人口
指名读第一组词语,请生理解第一组的意思。
指明读第二组词语,齐读。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师可以利用五年级孩子的好胜心理,
采用竞赛读,师生赛读等方式力求把文章读通,读顺,读好。
师过渡,字词知冷暖,文字背后往往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感。
让我
们再一次走近文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尝试用上面的四字词语说一说文中诗人李白(板书李白)做了一件什么事情?诗人李白当时的心情?送别的结果怎样?说生说
3、学生交流(诗人李白在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为友
人孟浩然(板书孟浩然)饯行,眼看友人的离去,诗人依依不舍,于是随口吟出脍炙人口的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4、再读古诗,体会依依不舍之情。
设计意图】:(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的综合性活动,不同的人,
即使对同一篇文章体会一样,朗读的方式也有差异。
所以我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读进去,读准,读通,读懂。
以问题为导,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同时采用词窜的教学法更加省时高效学习。
)
三)再读课文,品读初悟
1、请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划一划课文里的那些句子能让
我们体会到诗人李白的依依不舍之情?请大家读一读,找一找,用着重号画一画。
1、理解感悟诗人李白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板书依依不舍)
2,小组合作,交流所出示的句子或词语,并相互谈感受,把你的
感受读给对方听听
3 师生交流。
重点句子“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 一会儿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重点段落孟浩然与李白之间的对话。
(体会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4指导朗读,配上歌曲长亭送别,体会李白送孟浩然是的心情(齐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 。
紧扣课文,让学生利用自主、
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课程强调本年段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联系上下文,体
会关键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所以教者在这里抓住重点词句,
牵一发而动全身。
提领一顿,百毛皆顺。
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引导。
引导学生潜入文本,透彻地学习,充分地讨论。
)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读的对话,都还是在李白送孟浩然时说的,
请大家读一读,说说课文里的哪些地方是在写李白送孟浩然的情景呢?
1、学生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
3、教师相机指导
理清层次
五)、质疑小结,拓展前进。
师过渡,同学们文章读到这儿,还有什么问题想问?或不理解的
地方?。
1、交流不理解的地方。
师小结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可真有价值,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
小疑则小进,让我们课后出示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进行
节课的交流。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在,以身为本,教
的目的是为了不教。
教学生不会的。
六)写字指导
1复习生字
2重点指导
3生描红,仿写
七)作业设计{ 略} 设计意图】:苏教版小学语文主编张庆说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要
畅简,务本,求实,适度。
这个实其中之一就是扎实,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所以即便到了高年级也不能放松学生的写字。
让学生写一手端正,美观的汉字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八)说板书板书像一个微型教案,它往往总结全文,是课文内容的系统化,条理化,形象化,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又能调控学生思路,边看板书边思考,集中思考力和注意力。
所以我这节课的板书是
25 黄鹤楼送别
李白孟浩然
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