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债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债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地方高校普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高校的迅猛扩招使高校的理财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

许多高校的贷款规模逐步加大,高校的财务风险也初显端倪。

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高校债务的现状,科学、系统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高校债务风险,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所面临的课题。

本文简述了高校由于政府对高校投入相对不足,高校迅猛扩招以及盲目投入,过度举债等原因造成的债务风险,并提出了增加财政性经费的投入,创新金融工具,强化预算管理等几点措施,以防范和化解高校财务风险。

关键词:过度举债;投入不足;严格审批;多元化筹资;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2-0151-01
1998年全国高校开始实行扩招政策,连续的扩招使得在校大学生迅猛增加,扩招后的大部分学校在软件和硬件的建设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增长的需求,于是普遍采取了向银行借款的办法解决资金不足,高等院校逐渐增加了银行贷款的份额,贷款收入成为继政府拨款、学杂费收入之后,我国高等院校筹措资金的第三个主要渠道。

2009年教育部首次将“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列入年度工作重点。

一、高校债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相对不足
作为高校主要收入来源的财政拨款,只能保证教职工工资和日常的公共开支,远远不够抵还由于高校扩张而向银行而向银行增加贷款的到期债务。

2008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历史最高,但也只占gdp的3.48%。

据媒体报道,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5%,欠发达国家为4.1%。

印度、哥伦比亚、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超过4%。

我国正在逐渐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出产总值比例,力争到2012年这一比例达到4%。

由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形成了高校建设资金的供求矛盾,高校不得不向银行借款以缓解办学经费不足的紧张局面。

(二)高校扩招带来的建设压力
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高校扩招政策。

同年9月,全国高校共计招生159万,比上一年增幅47.7%。

2005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大学生为1006万人,2010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000余万人,5年间扩招了1000万左右大学生,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为平民教育。

本来已经是饱和状态的高校一时间面临教室、宿舍、食堂等教育资源的超负荷运转,一些高校由于占地面积小,基础设施老化,校舍面积尤其是教学、实验用房和学生宿舍严重不足,只好将部分学生安排在校外租住,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各学校不堪重负、呼声强烈。

高校对建设资金的巨大需求与国家财政拨款和学校的自筹资金的有限性形成巨大的反差,于是
向银行过度举债。

由于高校所进行的基础建设投资回报周期一般较长,无法凭借新增收益平衡利息支出,不仅会增加高校的利息负担,还会导致办学风险和财务风险,直接影响到学校自身的发展和生存。

(三)金融机构对高校贷款准入条件不严格
在高校大规模扩张引起教育贷款强劲需求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认为,一方面教育是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另一方面又存在政府的担保和支持的背景,高校不会因为财务危机而倒闭,持续经营比较有保障,在还贷方面不成问题。

即使贷款出现问题,政府也会埋单,高等学校相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安全可靠的市场。

因此,部分银行纷纷放宽高校贷款准入条件,对贷款用途不作实质性审查,对贷款偿还监管也缺乏具体措施。

此外,我国高校属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记账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高校的会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没有成本核算,金融机构无法掌握学校的真实财务状况,对高校的贷款风险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为学校贷款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条件。

由于以上原因,助长了高校不计后果的过度贷款行为。

二、高校债务风险的化解措施
(一)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

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二)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
1、积极采用bot建设模式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bot通常直译为“建设一经营一转让”,实质上是基础建设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

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这种融资方式在国际上已经通用,高校可以利用校友遍天下的优势,积极采用bot模式融资。

2、地方政府通过老校区土地置换为新校区的建设提供后续资金据调查,我国相当部分的高校负债是由于高校合并引起的,合并的高校为整合资源,几乎都存在建新校区、整体搬迁、老校区由于面积偏小被弃之不用的现象。

而老校区大都处于城市的繁华地段,土地商业价值高,升值快,这为土地置换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高校土地属于国有划拨土地,依照法律,高校不得擅自转让行政划拨土地。

然而地方政府可以在法律框架内,通过补交土地出让金的方式改变土地性质,再“招拍挂”。

如果当地政府支持,可以通过旧校址置换的收入偿还银行贷款或用于高校后续建设。

3、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融资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国家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技术支撑。

高校科技资源优势和大量的科研成果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努力建设知识链、科技链与
产业链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与机制,将高校的技术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仅可以提高高校的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还可为学校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严格授权审批制度
只有建立严密完善的控制系统,建立适合自己的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预警系统,基于财力可能性和风险的可承受度,制定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偿还能力,确定贷款项目及适度的贷款额度。

贷款项目和额度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充分征求广大教职工意见,经学校最高决策机构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高校在进行投资前用“保本保利分析法”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校(院)长是高校贷款项目的总负责人,对全部贷款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负责,确保按期还本付息。

各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计划使用资金,不得超标准、超计划使用资金,坚持厉行节约的原则,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凡用于基本建设、基础设施改造、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支出,通过政府采购、招投标等程序操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同时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工会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对贷款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

(四)进行筹资组合,实现均衡负债,控制财务风险
在落实贷款资金方面,应注意不同种类贷款的组合,合理调度资
金,均衡负债。

贷款期限可以分为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期限较长,有三年期、五年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较短,有三个月、半年期、一年期。

贷款长短期限不同,利息率不同,学校近期偿债的压力不同,财务风险也不同。

一般贷款期限长,资金成本高,财务风险小;贷款期限短,资金成本低,财务风险大。

例如,在我校新校区建设筹资过程中,针对建设项目资金需求和学校现金流入情况,进行了筹资组合。

实行长短期贷款组合,优化贷款结构,均衡负债,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资金成本,贷款还可根据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分步到位。

参考文献:
[1]李强,尉清平,丁万星.地方高校债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河北北方学院(社会科学版),2009(8):52-55.
[2]蒋哲,黄祖平.高校债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51—53.
[3]肖俊斌,唐玉兰.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0(6):58-61.
[4]张雷.控制高校债务风险确保高校可持续发展[j].会计之友,2010(3):38-39.
[5]丁海萍.浅谈高校债务风险及化解措施[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8):48-51.
[6]李水弟,汪涛武.高校债务风险防范的思路与对策[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9(10):13—16.
[7]汪榜江.高校债务风险思考[j].财会通讯,2009(6):128—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