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较好地解释了1992年英镑危机,当时英国政 府面临着提高就业与维持稳定汇率的两难选择,结果放弃了固定汇率 制。
•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设在汇率政策决策中政府所考虑的中心问题是, 是否放弃固定汇率,即是否让本币贬值?那么这需要将放弃固定汇率 的收益和成本作出比较。需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是:第一,放弃固定汇 率、让本币贬值,可以扩大出口、增加总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和 减少失业。第二,如果市场存在着贬值预期,说明本币被高估了,这 在贬值尚未发生的条件下不仅会导致对外汇储备的冲击,还会对经济 增长形成抑制,并使失业率上升,从而使政府的收入减少、支出增加。 在这样情况下,放弃固定汇率,让本币贬值,就能够减少这笔成本。 第三,实行固定汇率的政府一直承诺要保持本币汇率的稳定,一旦实 行贬值就会损害政府的信誉。第四,稳定的汇率制度有利于国际贸易 和投资的发展,让本币贬值将付出这种稳定成本。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危机与经济基本面的情况无关,可能纯 粹由投机者的攻击导致。投机者的攻击使市场上的广大投资者的情 绪、预期发生了变化,产生 “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和 “羊群效应(herding behavior)”,推动着危机的爆发,货币危 机之所以发生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它们正要发生。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最具代表性的是由Obstfeld于1994年提出的。 他在寻找危机发生的原因时强调了危机的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的性质,引入了博弈论,关注政府与市场交易主体之 间的行为博弈。Obstfeld在其Models of Currency Crises with Self-Fulfilling Features 一文中设计了一个博弈模型,说明了动 态博弈下自我实现危机模型的特点,并呈现出“多重均衡”性质。
在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中,政府不再像第一代模型中那样是一个简 单的信用扩张者,对于货币危机处于一种听之任之的被动地位,而 是一个主动的市场主体,他将根据自身利益的分析对是否维持或放 弃固定汇率做出策略选择。由于政府策略的不同,预期的实现方式 也不相同。在第二代模型中预期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如“冲击——
第三节 货币危机理论
在浮动汇率制下,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具有很强的投机性。投机性 构成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显著特点。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推动因素及影响 (P231-241) 特点:1.资本流动的规模巨大,相当一部分已经脱离于实物经济基础。
2.虚拟投机资本(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呈迅速增大趋向。 3.国际游资呈向新兴资本市场集中趋向。 4.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力 推动因素:1.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
该模型认为:一国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存在多重目标,经济政 策的多重目标导致了多重均衡。因而政府既有捍卫汇率稳定的动机, 也有放弃汇率稳定的动机。在外汇市场上有中央银行和广大的市场 投资者,双方根据对方的行为和掌握的对方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 行为选择,这种修正又影响着对方的下一次修正,形成了一种自促 成,当公众的预期和信心的偏差不断累积使得维持稳定汇率的成本 大于放弃稳定汇率的成本时,中央银行就会选择放弃,从而导致货 币危机的发生。
(10%)、利润再投资等。 ●证券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 ●国际贷款:主要有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国际银行业贷
款等。
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区别在于,证券投资者对于投资对象企业并 无实际控制和管理权。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
(二)短期资本流动 投资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资本流动是短期资本流动。主要有: ●贸易资金融通:与商品贸易直接相联系的短期资本流动,如国际 结算、贸易信贷等。 ●套利性资本流动:利用各国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差异(如利率、汇 率)而谋取价差收益的短期资本流动。包括套利与套汇。 ●保值性资本流动:这是指短期资本持有者,为了避险或保值所形 成的短期资本流动。这种资本的流动,亦称资本逃避。引起保值性 资本流动的原因是国内政局动荡、经济状况恶化、国际收支失衡以 及严格的外汇管制等。 ●投机性资本流动:投机者为了赚取投机利润,利用国际市场上汇 率、利率及黄金、证券等价格波动,通过低进高出或通过买空卖空 等方式而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动。投机性资本即为“热钱”或“游 资”。 如,当投机者预期到某种货币汇率会持续上升时,就会买进该种货 币,造成资本流入。这种资本流动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2.结论及政策含义 ①危机成因上: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发经济基础 恶化(外汇储备流失、泡沫与虚假繁荣)是货币危机发生 的重要原因,即货币危机的发生是由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 与固定汇率的维持这两种政策目标之间发生冲突引起的。 ②危机机制上:投机性冲击导致外汇储备下降至零(或最 低限)是货币危机发生的一般过程。该过程中央行处于被 动地位,投机只是使得危机提前发生(央行被动提前放 弃),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规模是固定汇率能否维持的关 键。 ③政策含义: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是防止货币危机发生 的关键。若不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如持续扩张),危机爆 发不可避免。
第二节 投机性冲击与货币危机 ②在远期市场上进行的投机冲击—远期外汇交易
③在期货期权市场上进行的投机冲击—外汇期货、 期权
第二节 投机性冲击与货币危机
④利用货币当局干预措施产生的机会进行投机冲击
实行固定汇率制国家的中央政府或央行有义务维持本币汇率的 稳定。通常央行狙击投机者的攻击手段有:一是动用外汇储备 直接入市干预汇率;二是提高本币利率,以抬高投机者的借款 成本。
该理论从一国经济的基本面解释了货币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内部均衡和外 部均衡的冲突,如果一国外汇储备不够充足,财政赤字的持续货币化会导 致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并最终引发货币危机。当宏观经济状况不断恶化时, 危机的发生是合理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它比较成功的解释了20世纪7080年代的拉美货币危机。
第三节 货币危机理论
第三节 货币危机理论
二、主要由心理预期带来的投机性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 机(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Obstfeld) 以恶性循环分析为例, 当局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除了可以动用储备外, 还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提高投机者进行投机性攻击的 成本;但在很多情形下,当局可能发现维持固定汇率 并不那么有吸引力或并不可行,当局有很多理由宁愿 放弃固定汇率,如:中央银行可能缺少外汇储备;当 局面临脆弱的银行体系;当局面临巨额的债务负担; 当局不愿意承受高利率带来的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金融市场低迷等压力。当局也有很多理由愿意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国际资本流动 ●投机性冲击与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理论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及其类型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它主要反映在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与金融账户中。 (一)长期资本流动 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动是长期资本流动。主要有: ●直接投资:创办新企业、收购国外企业的股权达到一定比例以上
• 我们可以将以上分析用一个简单的政府损失函数表示如下: • H=[a(e-s) bε] R(s) 式(1)源自文库• 在式(1)中,e和s是以对数形式表示的汇率;e为如果没有过去承诺
的约束政府希望选择的汇率,即影子汇率;s为政府承诺的固定汇率; ε为居民预期的贬值幅度,即s—s;a和b为常数;R(s)为政府因放 弃固定汇率而发生的“信誉成本”和“稳定成本”,即上述第三项和 第四项的内容;如果政府不允许汇率变动,R(s)为0,反之,如果 政府改变了汇率,那么R(s)为一个固定的数值C。a(e-s)表示如果 政府坚持维持它所承诺的汇率s,而放弃上述第一项收益所付出的一
2.巨额金融资产的积累 3.国际资本市场存在的收益率差异 4.国际资本规避风险的需要 积极影响:
1.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2.促使全球性融资和国际资本的有效配置更为便捷。 3.促进金融监管的不断加强和法规的不断完善。 4.将带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消极影响: 1.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2.汇率超调导致国际收支危机 3.对经济主权的冲击
第二节 投机性冲击与货币危机
二、投机性冲击与货币危机(以投机A货币为例) ①在现货市场上进行的投机冲击—即期外汇交易 ●投机者预期A货币贬值→抛出A货币→羊群效应(恐慌性 跟风抛售) → A货币大幅贬值→低价买入A货币→偿还A 货币贷款 ●上述即为投机冲击与货币危机发生过程。值得注意的是, 投机者能否投机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能否掌握足够多数量的 该种货币( A货币)。通常投机者获得该种货币现货有以 下几个渠道: 一是从当地银行获得贷款; 二是出售持有的以该货币计价的资产; 三是从欧洲货币市场融资。
若存在投机者时,投机者会在外汇储备下降为零之前对该国货币 发动攻击。此时,政府会动用外汇储备捍卫固定汇率,随之而来的 是外汇储备提前耗尽,货币危机提前发生。图示如下:
第三节 货币危机理论
Ms
S
影子汇率
固定汇率
S1
C
D0
S0
A B R0
o
tc t0 t o
信贷扩张与外汇储备变化轨迹
tc t0 t 固定汇率与影子汇率轨迹
第三节 货币危机理论
二、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预期自我实现模型 1992年,英镑危机发生,当时英国不仅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德 国马克),而且其财政赤字也未出现与其稳定汇率不和谐的情况。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已无法对其作出合理解释,经济学家开始从其 它方面寻找危机发生的原因,逐渐形成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预 期自我实现模型:货币危机的发生不是由于经济基础恶化,而是由 于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所导致的。
投机者可利用利率提高导致股市下跌这一机会进行投机:
在投机前或投机初期,投机者在证券市场上大量抛售股票、股 票期货、股指期货,当股市下跌时,买进股票或对冲获利。该 过程无疑为货币投机推波助澜。
⑤利用信号效应引发的市场信心危机进行投机冲击
如1998年索罗斯对媒体说,下一个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是俄 罗斯。其后果然应验。之后,索罗斯又称,巴西货币定价过高, 并扬言下一个攻击目标是雷亚尔,结果也未“食言”。
阅读: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祭(4)
第二节 投机性冲击与货币危机
三、货币危机的分类 ①经济基础恶化(国际收支恶化)导致的货币危机 ②预期自我实现型的货币危机 ③蔓延型的货币危机
第三节 货币危机理论
一、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克鲁格曼危机模型
克鲁格曼于1979年建立了关于货币危机的第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 流派。该理论认为,政府过度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导致经济基础 恶化,进而引发对固定汇率制的投机冲击并最终爆发危机。
第二节 投机性冲击与货币危机
一、货币危机(currency crisis)的概念 ●广义: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的幅度。 ●狭义:是指市场参与者通过外汇市场的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 度崩溃和外汇市场持续动荡(该国货币大幅贬值)的事件。
★货币危机不同于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
1.理论框架
Ms=Md ; Ms=m(D+R) (假设Md是稳定的)
上式中,m表示货币乘数;D表示基础货币的国内信贷部分;R表 示基础货币的国外部分,即外汇储备。
合并整理上式有: R=Md/m-D
可见,当D增加时,R下降。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一国国 内信贷的持续扩张必然最终导致该国外汇储备持续下降,直至为零。 而外汇储备是政府维持固定汇率的主要工具,当政府不持有任何外 汇储备时,固定汇率制度自然崩溃,货币危机爆发,汇率自由浮动 时确立的汇率水平会较原有的固定汇率水平有大幅度的贬值。
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 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 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 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90年代以来爆发的货币危机(金融危机):1992年英镑危机、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 货币危机、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2001年阿根廷货币危机、 2002年巴西货币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