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集团公司的运营模式研究
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研究论文

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研究论文内容提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随着经济全球化、息现代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在社会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商家从事商业活动的新模式。
本文从研究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一般内容入手,介绍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产生发展及其在国外发展的实践,论证在我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我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现状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我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展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运营模式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着重指出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和新经济迅速崛的起条件下,我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企业目录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研究班级10电商班学号韩梅指导老师姚静职称助教前言随着电子商务的运用和普及,打破了以往企业与企业间以及企业与客户间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没有时间和空间距离的另一个维度空间。
它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原有的企业格局、价值体系、经营模式、以及改企业的形式。
在电子商务的作用下,一些基于互联网的全新的企业经营模式、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管理模式、企业流程模式等正在不断的诞生和发展。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弊端。
一、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包括互联网、移动网络和其他息网络)等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包括货物交易、服务交易和知识产权交易。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的英文是ElectronicCommerec,简称EC。
基于集成化产品和过程开发的企业运营模式研究

20 5
并提高新产品开发 的质量。
胡剑波等 : 基于集成化产品和过程开发的企业运营模式研究
一
第6 期
。
在波音 7 7的设计 中, 7 过去的串行研制流程变成并行研制流
D vl m n, ee p e t 肿 o I ) 应运而生。
一
直关注产品开发过程 、 品生命周期 、 的思考和工作方式 、 产 人 团
队合作、 整体组织方法、 创新的技术、 通信与信息的扩展形式等领
域 。 P D与传统的新产品开发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 : IP 在传统模式 下, 具有不同专业技术背景的开发人员 , 被安排在 固定的岗位上 ,
思路 和 方 法。
关键词: 集成化产品和过程开发; 企业运营 ; 模式
【 bt c】 t t f i er i oo i adt ho g,h ee p et dinv i A s at Wi e 0 n g t no e nm c n cnl y t dvf m n a oao r h h g 6 t ao f c e o e o n n t n
a dp o ie w ie re trr einv in tit d cstebs e r eit a dpo u t n r dsan a o ne i n oa o . nr u e h ai t oyo t ne t rd c v e d f p s t I o ch fh r g e a dp oesd vl m n fr l, e aye tesc esu a pe pe n ui s. i l n rcs e p e t s y t na l s h ucs l x m l t i lm tt nbsn s Fn l e o i t h n z f e s o m e ii e ay
华为的战略与经营模式分析1

华为的战略与经营模式分析四川大学项目管理:张放指导老师: 郝勇摘要: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蕴涵着华为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战略,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
它实施全球化战略通过全球运营、研究开发等战略以及其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即组织变革、流程重组、降成本等战略使其成为国内通讯设备制造厂商中增长势头最猛的企业之一。
其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它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它的“狼性文化”上,并形成了自己在电信设备制造行业的独特竞争优势,至今全球有超过1.5亿电话用户采用华为的设备。
华为实施的战略追求是实现客户的梦想,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保护客户的投资,降低客户的资本开支和运营成本,提高了客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其自身的竞争力。
关键词:战略管理全球化战略经营管理模式引言:• 我们看到,正是由于华为的存在,丰富了人们的沟通和生活,华为每年将不少于销售额的10%投入研发,长期注重知识产权的积累和保护,据国家专利总局统计:华为是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其中的85%属于发明专利,专利申请连年高于100%增长,年度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三年内获四项国家科技进步奖,TELLIN智能网荣获一等奖,光网络与GSM系统分获3项二等奖。
华为为什么要投入如此之多的经费到研发新产品中去,这与其战略管理以及经营模式密不可分。
一、华为公司简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专门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固定网、移动网、数据通信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
目前正专注于3G(WCDMA/CDMA2000/TD-SCDMA)、NGN、光网络、xDSL、数据通信等几个领域,希望通过持续投入和努力成为这几个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华为目前有员工24000多人,其中外籍员工3400多人。
2003年,华为的销售额为317亿元人民币。
2004年实现销售额462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销售额22.8亿美元。
腾讯商业模式分析

腾讯商业模式分析(共2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腾讯商业模式分析报告一、价值目标定位及分析(一)目标价值寻找1.价值主张目标顾客:腾讯的典型用户群体是年轻且追求时尚的用户,他们有向别人展示自我以及自我娱乐的需求。
价值内容:通过腾讯,用户能够展现自己个性的一面;同时腾讯提供了大量的娱乐内容,用户能够在娱乐中打发时间以及交友;大量的新闻类内容源也是用户群获取知识以及了解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另外腾讯的在线商城也能够满足用户群体的在线生活渴求。
2.价值网络网络形态腾讯的价值体系是立体多维的,用户可能会接触到腾讯的价值体系的不同等级,但是不影响框架的定位,底层的基础服务和金融体系主要作用在做支撑体系,赢利目前不是关注的重点,更多的强调可用性和灵活性。
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交互是现金流的主要切割点,用户通过腾讯的产品服务把金融系统里面存储的钱或者其他第三方的账户钱消费,给腾讯带来了滚滚财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能够充实基础服务的数据库,方便针对性的进行商品和业务进行精准营销。
(二)价值目标分析1.顾客价值腾讯QQ作为一个即时聊天通信软件,客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青年群体作为即时通信软件的主要群体,在腾讯眼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腾讯往后推出的绝大部分业务就是面向青年群体的。
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客户,就应该思考怎样去吸引客户了。
于是在1999年腾讯实行了免费注册战略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战略,首先腾讯将QICQ软件挂在网上供大家免费下载,然后OICQ 解决了ICQ信息只能保存在单机上的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腾讯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用户就达到了3000万。
到2004年注册用户已经达到惊人的3亿,这时的腾讯俨然已经成为了拥有中国最大即时通信客户群的企业。
既然已经得到了如此多的客户,在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应该想的便是怎样提高客户忠诚,这就需要更多的了解客户需求。
IT行业分析

一、IT行业目前的总体特点〔1〕产业链分工方面:IT行业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分销方面均实现了高度的集中化、标准化、专业化特征,产业链各环节分工明确、三化程度很高。
〔2〕运营模式方面:IT行业竞争惨烈,毛利率很低,IT企业只能依靠高速的运营效率和销售规模致胜。
IT行业依靠产业链各环节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信息化工具手段的有效运用等降低了行业运营本钱,实现了行业运营效率的提升。
通过企业内涵式和外延式扩张,实现销售规模持续的增长,保证整体利润的提升。
〔3〕业务模式及客户方面:IT行业的客户类型总体分为消费类、商业类、大客户业务类型,业务模式开展为总代、区域代理、直销三种业务类型。
信息技术的迅速开展,导致IT行业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
对家电企业而言,所生产销售商品的根本效用〔使用价值〕是一致的,因而顾客需求虽有差异性,但差异性程度较低,但对IT企业而言,客户群广泛,不同客户对软硬件的要求都不同,客户差异化需求程度比拟高。
这就要求IT企业必须在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的根底上,选择出市场需求量大,并且企业有能力开发的市场,从而到达一方面防止和别的IT企业相互冲突,另一方面又可保持自己的经营特色。
〔4〕产品属性方面:依据不同的客户群需求,IT产品可分为海量的消费类产品、增值效劳产品,IT产品的开发风险高,其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开展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IT企业产品的更新速度异常迅速,企业在研制新产品的同时,也面临着该产品被功能更强的新产品所替代的风险。
〔5〕人力资源方面:人才是IT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专业化的工程团队是IT业的一大特点。
IT行业普遍重视知识员工的个性化与工程团队建立。
一方面,IT企业员工多需求有创意的工作和个性化的开展;另一方面,任何一项产品都依靠工程团队来进展推进。
IT产业是智力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其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专业化人才在IT企业中的地位,专业化的工程经理团队是IT产业链中重要的经营要素。
华为的流程与IT部门介绍

华为的流程与IT部门介绍在不少人眼中,IT是一个纯花钱的部门,并不会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效益。
但是当我们把眼光投向全球,特别是那些知名企业,我们会发现他们对IT部门有截然不同的定位。
一、前言伴随着中国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IT部门、IT专职人员已经在大部分企业获得了一席之地,电脑、网络、软件的维护都离不开这个部门;不过“一席之地”并不等于 “有地位”,因为在不少人眼中,这是一个纯花钱的部门,并不会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效益,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个部门是较早的受到裁员影响的部门。
但是当我们把眼光投向全球,特别是那些知名企业,我们会发现他们对IT 部门有截然不同的定位。
宝洁,IT部门的全称是“信息决策解决方案部门”,隶属与“全球商业服务部”,他们的职责从传统的软硬件维护转变为将IT和业务紧密结合,推动业务变革,帮助宝洁巩固其在消费品领域160多年的霸主地位。
华为,其流程与IT管理部是国内IT部门的发展标杆,负责的是华为各个部门和跨部门的流程优化工作的落实和支持,从辅助部门转变成为业务变革部门,是华为的投资和利润部门。
究其本质,IT部门的职责之所以能够从辅助部门发展成业务支撑部门,最终成为业务变更的主导部门,是因为伴随这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加速以及网络化和信息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模式的创新与IT紧密关联起来,信息系统的应用甚至成为商业模式创新、流程管理的主导力量。
以ZARA为例,之所以能够实现从样衣到销售只需要15天的“神话”,依托信息管理技术建立的供应链系统是制胜法宝,其整个业务流程都与信息系统紧密相关。
二、企业面临的挑战在深入探讨与流程管理紧密相关的IT部门运作模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企业当前在流程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流程制度制定与执行两层皮商业模式创新意味着流程梳理、改造和优化,这样的流程改造往往是跨部门的协同,很容易出现因相关部门的抵触或拒绝而产生流程制度制定和执行两层皮的现象。
东软集团业务模式研究分析

三级医院
500+
云HIS产品覆盖 基层医疗服务
机构
50000+
医疗机构
2,500+
支撑社会保险 服务
700,000,000+
基层医疗机构 和诊所
30,000+
供软件与服务 两定医疗机构
190,000+
提供人社医保 平台云服务城
市
40+
数据库管理覆 1,300,000,000+ 盖人数
2.产品服务
东软集团医疗健康产品:智慧医院产品+智慧临床产品+智慧健康云平台
公司持续加强面向全球市场的品牌传播与管理,高质量、可信赖的东软品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 市场认可。
东软将“超越技术”作为公司的经营思想和品牌承诺,始终坚持“开放式创新”战略,建立公司 级、事业部级的两级研发体系,不断寻找可持续高速发展的技术与商业模式。
公司面向生态系统和应用场景,驱动业务专业化、IP化、互联网化发展,聚焦政府、高端客户、 产业伙伴,建设合作、共赢、健康的生态系统。
公司基于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融合CMMI等模型、方法的先进理念,对公司的质量体系进行 持续的升级和完善,先后通过了DNV、BSI、QAI、CQC等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质量体系认证。
二、业务模式
• 价值客户 • 产品服务 • 公司布局 • 业务组合
1.价值客户
东软集团主要客户群体:大型三级医院、卫健委、药企、互联网公司
东软集团
医疗信息化业务模式研究分析
汇报人:张华涛 时间:2020.03.30
一、公司简介
CONTENT
目
二、业务模式
录
三、竞争概况
富士康的发展模式与现实困境探讨

本科毕业设计题目:富士康的发展模式与现实困境探讨学院: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引言 (1)1.1选题目的和意义 (1)1.2关于富士康发展的相关国内外文献综述 (1)1.2.1国外研究现状 (1)1.2.2国内研究现状 (1)1.3论文的主要内容 (3)二、富士康的发展模式概况 (4)2.1发展历程 (4)2.2发展模式简介 (5)2.3富士康现今发展现状 (5)三、富士康发展模式的特点 (7)3.1优越的全球布局和中华地区资源铺垫 (7)3.2深耕细作,步步为营 (7)3.3整合资源,优化市场 (7)3.4非常好的研发能力 (8)3.5完善的售后模式 (8)四、富士康发展模式的现实困境 (10)4.1绩效考核出现问题 (10)4.1.1考核工作未得到重视 (10)4.1.2缺乏评价标准 (10)4.1.3考核主体单一 (10)4.2激烈竞争问题 (11)4.2.1竞争激烈导致的利润降低 (11)4.2.2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威胁 (11)4.3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 (12)4.4富士康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困境 (12)4.5富士康转型过程中的创新问题 (13)4.6富士康企业发展过程中销售渠道困境 (13)4.7管理模式没有跟上的时代 (14)4.8生产现场管理问题 (14)4.8.1s8管理问题 (14)4.8.2看板管理 (15)五、富士康发展模式的对策 (16)5.1健全资金融合模式 (16)5.1.1原发型资金保障 (16)5.1.2程序化资金管控 (16)5.2谋求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17)5.3销售渠道的丰富和完善 (17)5.3.1电子渠道的加强 (17)5.3.2建立国内销售渠道 (18)5.4科技创新 (18)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摘要富士康(是郭台铭台湾鸿海公司在大陆建立的一个全资子集团公司1988年正式落户祖国大陆,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全球IT、消费电子产品制造高科技领域毋庸置疑的霸主。
某大型集团企业IT信息化(管理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战略规划

平均培训时长
课程掌握程度
培训覆盖范围
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化评价体系——对业务组织的评价
业务部门在企业信息化工作中的定位
业务部门信息化工作评估体系的重点
评估企业信息化工作的业务贡献评估业务规范与信息化需求的规范性评估信息化建设的参与与配合程度评估信息化系统应用的规范性
企业信息化需求的提出者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参与者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使用者
缺少整体的经营管理视角容易产生信息孤岛不利于架构和技术标准统一
对业务变革的响应能力和推动能力不足
对IT组织的专业水平和人员能力要求高需要更多跨部门交互和协作的工作投入
优势
劣势
IT1.0
IT2.0
加强信息化领导力量,深化信息化的组织协同
供应链
IT财务
EPMO
生产支持
系统实施
数据中心
网络
最终用户服务
供应商管理
企业数字化转型IT信息化战略规划建设方案
目录
IT战略规划概要
一
管理架构
二
应用架构
三
技术架构
四
IT战略规划
——概要
IT战略规划:先思考
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对自身IT的发展进行战略定位,并结合企业本身的业务发展进行IT规划和能力建设。
机遇
挑战
创业公司,没有遗留业务架构或系统架构
可以利用的新技术逐步成熟,如云服务Cloud、一切皆服务XaaS、物联网IoT等可带来效率的提升和总体拥有成本的降低
结合前期IT建设和运营经验,启动IT战略规划咨询项目,确定IT运营模型和能力建设战略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IT架构提升运营效率,减少业务等待时间并提升IT运维效率
IT服务外包企业解决方案研究

IT服务外包企业解决方案研究第一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方法 (3)第二章 IT服务外包概述 (4)2.1 IT服务外包的定义 (4)2.2 IT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 (4)2.2.1 起源阶段 (4)2.2.2 发展阶段 (4)2.2.3 成熟阶段 (4)2.3 IT服务外包的优势与挑战 (4)2.3.1 优势 (4)2.3.2 挑战 (5)第三章 IT服务外包市场分析 (5)3.1 国际市场分析 (5)3.1.1 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5)3.1.2 主要国家和地区市场情况 (5)3.1.3 市场竞争格局 (5)3.2 国内市场分析 (6)3.2.1 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6)3.2.2 主要省份市场情况 (6)3.2.3 市场竞争格局 (6)3.3 市场趋势与发展前景 (6)3.3.1 市场趋势 (6)3.3.2 发展前景 (6)第四章 IT服务外包策略 (6)4.1 外包模式选择 (6)4.2 外包风险管理 (7)4.3 外包合同管理 (7)第五章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企业能力评估 (8)5.1 评估指标体系 (8)5.2 评估方法与流程 (8)5.3 能力提升策略 (9)第六章 IT服务外包项目管理 (9)6.1 项目管理流程 (9)6.1.1 项目立项与启动 (9)6.1.2 项目规划与设计 (9)6.1.3 项目执行与监控 (10)6.1.4 项目验收与交付 (10)6.2 项目风险管理 (10)6.2.1 风险识别 (10)6.2.3 风险应对 (10)6.2.4 风险监控与报告 (10)6.3 项目质量管理 (10)6.3.1 质量策划 (10)6.3.2 质量保证 (11)6.3.3 质量控制 (11)6.3.4 质量改进 (11)第七章 IT服务外包人才队伍建设 (11)7.1 人才需求分析 (11)7.1.1 行业发展趋势 (11)7.1.2 人才需求特点 (11)7.2 人才培养与选拔 (12)7.2.1 人才培养 (12)7.2.2 人才选拔 (12)7.3 人才激励与留住 (12)7.3.1 人才激励 (12)7.3.2 人才留住 (12)第八章 IT服务外包企业竞争战略 (13)8.1 竞争对手分析 (13)8.1.1 竞争对手概述 (13)8.1.2 竞争对手优劣势分析 (13)8.1.3 竞争对手市场策略分析 (13)8.2 竞争战略制定 (13)8.2.1 市场定位战略 (14)8.2.2 技术创新战略 (14)8.2.3 市场拓展战略 (14)8.2.4 人力资源战略 (14)8.3 竞争优势构建 (14)8.3.1 技术优势 (14)8.3.2 服务优势 (14)8.3.3 品牌优势 (14)8.3.4 人力资源优势 (14)第九章 IT服务外包政策环境分析 (14)9.1 国家政策支持 (14)9.1.1 政策背景及目标 (14)9.1.2 政策内容概述 (15)9.1.3 政策实施效果 (15)9.2 地方政策环境 (15)9.2.1 政策特点 (15)9.2.2 政策内容举例 (15)9.2.3 政策实施效果 (16)9.3 政策风险与应对 (16)9.3.1 政策风险 (16)第十章结论与建议 (16)10.1 研究结论 (16)10.2 研究局限 (16)10.3 研究展望 (17)10.4 对企业的建议 (17)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IT行业设备分销代理商的运营模式

IT行业设备分销代理商的运营模式IT行业设备分销代理商的运营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IT行业设备分销代理商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
设备分销代理商起到了链接设备制造商和最终用户之间的桥梁作用,帮助制造商推广销售产品,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在IT行业设备分销代理商运营模式中,正确认识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建立良好的销售渠道以及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是关键要素。
首先,正确认识市场需求是设备分销代理商成功运营的基础。
代理商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市场进行研究,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掌握市场趋势和变化。
例如,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企业对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代理商应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只有了解市场需求,代理商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其次,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设备分销代理商运营模式中的重要环节。
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产品性能、价格优势、服务质量等方面对代理商的影响非常大。
代理商应该与多个供应商进行洽谈,对比产品的优劣势,并与自己的市场需求相匹配。
在选择供应商时,代理商还应注意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如企业规模、声誉和财务状况等。
只有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设备分销代理商才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并获得合理的利润。
另外,建立良好的销售渠道是设备分销代理商的重要任务之一。
代理商应该与各类渠道合作,包括经销商、代理商、电商平台等,扩大产品的销售覆盖面。
同时,代理商还应积极参与各类行业展览、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向目标用户展示产品的优势,并与潜在客户进行深入沟通。
通过建立良好的销售渠道,代理商能够更好地推广销售产品,提高市场份额。
最后,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是设备分销代理商的核心竞争力。
代理商应该与供应商合作,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包括技术支持、维修保养、质量保证等方面。
在售后服务方面,代理商需要及时响应用户的问题,并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代理商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培训技术支持团队,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品质。
中国ICT运营管理行业研究-技术、经营模式、特征、行业上下游

中国ICT运营管理行业研究-技术、经营模式、特征、行业上下游(五)行业技术1、行业技术水平(1)云计算重心逐步向PaaS 和SaaS 层转移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深度应用,国内电信运营商在积极推进基于云计算PaaS 平台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减少运营的维护成本,形成企业内部统一的信息技术支撑系统,运营支撑系统作为运营商企业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也已开始全面采用云计算相关技术。
目前,云计算的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业务已经在国内电信运营商的各类支撑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大规模应用技术的成熟,运营商开始积极推进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以集中化的PaaS 平台为基础,构建多租户SaaS 服务模式的各类运营支撑应用系统。
(2)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已成为引领众多行业技术进步、促进效益增长的关键支撑技术。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对运营支撑系统所获取的运维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能够形成更加精准的运维管理策略,从而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的运维管理;另一方面将复杂的运维工作流程以可视化的方式在运营支撑系统集中展现出来。
在大数据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大数据格式的转化、数据转移和处理、数据安全等问题,仍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核心,以满足运营支撑系统的大数据技术需求。
(3)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化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呈现融合化发展,提供更加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
云计算为大数据提供弹性可扩展基础设施支撑环境,大数据为云计算提供新的商业价值,人工智能则持续增强大数据分析精度和效率。
未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与行业发展深度结合。
在运营支撑系统应用过程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通过影响运维对象,为运营管理过程带来变革,同时也为运营支撑系统产品的研发引入新的理念和手段。
(4)开源软件的广泛应用大幅提升国内企业平台化软件开发能力近年来,开源软件在促进软件行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星集团IT离岸运营模式

三星集团IT离岸运营模式3.三星构建IT离岸运营可行性分析3.1.跨国公司离岸运营的先决条件3.1.1.新技术革命为离岸运营提供技术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以信息技术为中心,以生物遗传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降低了远程交易和远程管理的成本;交通运输能力的显著改善,导致运输成本的持续下降;第三次技术革命为跨国公司离岸外包提供了技术基础。
3.1.2.贸易自由化为离岸运营提供了制度保障任何一种产品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时都会发生关税,转移的次数越多,关税就越多。
当其他因素不变时,关税下降对世界贸易增长的影响比运输成本的影响大3倍左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技术革命与跨国公司的推动下,商品、服务、资本的跨国流动规模日趋扩大,各国、各地区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空前加强,贸易自由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减少了贸易壁垒,降低了关税,为跨国公司离岸外包提供了制度安排。
3.1.3.全球价值链理论为离岸运营提供了理论依据价值链是按照价值增值活动的顺序依次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的流程,一项产品依次要经过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批发和零售等环节,每一环节又需要一系列的服务来维持。
由于跨国公司纷纷将核心竞争力领域以外的环节外包,价值链中的各环节超越国家界限,分散到世界的不同国家,形成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理论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不同环节、生产工序提供了依据,是跨国公司离岸外包的重要理论依据。
迈克尔·波特将价值链(ValueChain)描述成一个企业用以“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维护其产品的内部过程或作业(activity)。
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关联的增值活动,从而构成“价值体系”,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就是这一体系中的一个“价值链”。
价值链条的最终价值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运行质量,因此,企业可以将某些薄弱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来做,以提高价值链的整体质量。
2023年虚拟企业的运作与管理模式分析报告模板

上下级交流与任务分配
虚拟团队职能与工作流程
1. 职能分工与协作方式虚拟团队成员在工作中承担的具体职能及其分工方式。团队成员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领域来确定职能,例如技术开发、市场推广、客户服务等。与传统实体企业相比,虚拟团队更加依赖协同工作和远程协作工具,以实现无地域限制的协作方式。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使用电子邮件进行协作的虚拟团队成员平均每天发送和接收邮件约200封。
建立风险管理团队,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包括市场风险、供应链风险、金融风险等方面。
结合虚拟企业的特点,实施灵活的风险管理措施,例如快速调整供应链合作伙伴、多元化金融运作等,以应对不同风险。
协同合作与应急预案
协同合作: 虚拟企业的成功运作依赖于各个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在风险应对中,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在任何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3.提高团队生产力20%,选择多功能协同工具提供多种协同工具和沟通渠道,包括实时聊天、远程会议和共享文档等。根据研究,使用协同工具的企业平均能够提高团队生产力约20%。
4.项目管理工具减少项目延期风险设立项目管理和任务分配功能,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工作。根据统计,使用项目管理工具的企业平均能够减少项目延期风险约25%。
3. 灵活用工与弹性员工虚拟企业运作模式突破传统公司的雇佣模式,采用更为灵活的用工方式。根据数据分析,虚拟企业中有30%的员工为兼职或自由职业者,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虚拟企业还鼓励员工在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工作,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同时,虚拟企业能根据项目需要灵活组建团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阿里巴巴为例

摘要盈利是任何一家企业的终极目标,上市公司亦如此,而对盈利能力的分析自然就成了财务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关联着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企业的运行状况。
若公司高层对企业的发展给予重大决定时,其盈利能力讲授大不可忽视的影响。
21世纪,互联网+逐步发展,电子商务迅速崛起,然而其发展空间以及发展前途有待商榷,因此,本研究借助对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集团盈利能力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管理能力以及经营策略等方面的优劣,同时给予合理化建议,增加其盈利能力以及市场份额占比。
关键词:阿里巴巴;盈利能力;市场份额Abstract摘要内容:Every company is set up for profit, so is the listed group company. There are many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analysis. Profitability analys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every aspect of enterprise operation. Profitability can directly reflect whether the enterprise is in good condition. When the managers of enterprises make decisions on important matters, the level of profitability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With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s also advancing by leaps and bounds. What i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e-commerce? It is worth exploring and asking questions. In this way, it is conducive to the rapi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is topic is to analyze the profitability of Alibaba Group, evaluate its management level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etc.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enterprises and strengthen the market share of enterprises.Keywords:Alibaba;profitability;marketshare目录绪论 (1)第一章盈利能力分析相关理论基础 (1)1.1盈利能力分析概述 (1)1.2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 (1)1.2.1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1)1.2.2与销售有关的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2)1.2.3与股本有关的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2)1.3盈利能力分析方法 (2)1.3.1比率分析法 (2)1.3.2趋势分析法 (2)1.3.3结构分析法 (2)第二章阿里巴巴集团简介 (3)2.1阿里巴巴集团基本情况 (3)2.2阿里巴巴集团盈利模式 (3)2.3阿里巴巴集团市场份额 (4)2.3.1电子商务运营商平台营收市场份额 (4)2.3.2 B2C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 (5)第三章阿里巴巴集团盈利能力现状分析 (5)3.1阿里巴巴集团财务近况 (5)3.2阿里巴巴集团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8)3.2.1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8)3.2.2与销售有关的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8)3.3.3与股本有关的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9)第四章阿里巴巴集团盈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4.1阿里巴巴集团盈利中存在的问题 (10)4.1.1资本结构不合理 (10)4.1.2盈利能力趋于疲软 (10)4.1.3 企业风险加大 (11)4.1.4平台收入增速处于劣势 (11)4.2阿里巴巴集团盈利中存在的问题相应的对策 (11)4.2.1优化资本结构 (11)4.2.2降低费用支出 (11)4.2.3降低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12)4.2.4稳定平台收入的高速增长 (12)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绪论第一章盈利能力分析相关理论基础1.1盈利能力分析概述盈利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能够创造出利润的能力,换言之,管理者能够通过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将原有资金增值的能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与建议研究

目录摘要 (1)ABSTRACT (3)目录 (1)1 绪论 (4)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4)1.1.1选题背景 (4)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4)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5)1.2.1国外研究现状 (5)1.2.2国内研究现状 (6)1.2.3国内外研究综述 (7)1.3 总体思路和研究框架 (7)1.4 研究问题及解决方案 (8)2 相关理论综述 (8)2.1 营运能力的概念 (8)2.2 营运能力的特点 (8)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概况及营运能力现状分析 (9)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简介 (9)3.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9)3.2.1总资产周转率计算与分析 (9)3.2.2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与分析 (10)3.2.3存货周转率计算与分析 (11)3.2.4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与分析 (12)3.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营运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13)3.3.1资产利用效率较低 (13)3.3.2流动资产使用效率低 (15)3.3.3存货管理水平需要提升 (15)3.3.4应收账款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17)3.3.5数据来源不足,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 (18)3.3.6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18)4改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营运能力的措施 (19)4.1 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19)4.1.1树立科学的经济理财观念 (19)4.1.2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 (20)4.2 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 (20)4.2.1将价值最大化作为发展方向 (20)4.2.2从经营前中后全方位加强成本管理 (21)4.3 提高公司存货管理水平 (21)4.3.1完善存货管理机制 (21)4.3.2建立存货管理方案 (22)4.4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能力 (22)4.4.1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22)4.4.2催缴预警制度 (23)4.5 拓宽企业数据来源,提高营运能力分析的重视程度 (23)4.5.1拓宽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数据来源 (24)4.5.2提高企业管理层对营运能力分析的重视程度 (24)4.6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 (25)结论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CMDB在中国联通IT运营平台应用方案研究

邮电设计技术/2020/07——————————收稿日期:2020-06-16CMDB 在中国联通IT 运营平台应用方案研究Research on Application Scheme of CMDB inIT Operation Platform of China Unicom摘要:伴随着5G 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发展进程,云网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大量传统专业软件正在向IT 化转型,这对传统OSS 域的IT 运营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对于做好IT 运营管理来说,如何动态维护好IT 资源信息是一切运营方法、技术、手段的基础。
主要针对中国联通IT 运营平台CMDB 模块建设模式进行研究,从CMDB 的功能、应用价值入手,提出中国联通IT 运营平台CMDB 的建设需求、目标、系统定位、功能需求,并对CMDB 的使用场景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With the commercial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5G technology,the trend of cloud network integr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Many traditional professional software are transforming to IT,which proposes a greater challenge to the IT operation ability of traditional OSS domain.How to maintain the IT resource information dynamically is the basis of all operation methods,technologies and means.It mainly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CMDB module of China Unicom IT operation platform.Starting with the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CMDB,it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objectives,system positioning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CMDB module of China Unicom IT operation system,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CMDB.Keywords :IT operation platform;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peration (AIOps);Construction mode0前言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 )是一个逻辑数据库,用于支撑IT 运营管理活动中,统一管理全量IT 资源配置项全生命周期配置信息以及配置项之间关系并将信息共享给其他功能组件的核心技术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企业经营与管理》调查报告IT企业运营模式调查研究团队名称:团队成员:调查日期:2015年12月2日目录一、IT企业运营模式涵义 (3)二、国内IT企业运营模式转变背景 (3)(一)IT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 (3)(二)IT企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加速 (4)(三)中国的竞争力在全球IT产业链上的升级 (4)三、国内不同IT企业运营模式的分类 (5)(一)产业链位置 (5)(二)业务范围 (8)(三)实现价值 (9)四、国内IT企业运营模式的变化 (9)(一)创新思维引领多样化运营模式的发展。
(9)(二)潜在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10)(三)运营模式有追逐市场份额为主向提高客户忠诚度漂移 (10)五、国内IT企业的运营模式发展前景 (10)(一)虚拟运营模式理念的全新应用 (10)(二)IT企业价值链的共赢运营模式 (11)IT企业运营模式调查管理学家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业之间的竞争,二十运营模式之间的竞争。
”21世纪的决定IT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下去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能够巧妙运用这些要素创造利润的方式----运营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计算机、通信及消费电子(3C)相互之间的融合呈现日益加快的趋势,这相继催生了数字电视、掌上电脑等一系列产品的出现;同时,IT技术也正在向制造、汽车等传统行业不断渗透,并带动了这些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持续增长。
今后,随着IT技术与传统产业的不断融合,将带动更多新兴产品的产生。
例如目前呈现良好发展前景的汽车电子、医疗电子、车载信息服务等产品和服务就是IT与传统产业技术融合的结果。
正如德鲁克所说,IT行业能够得到如此快速地发展,与每个企业不同的经营模式有着莫大的关系,应IT老师的要求,也为了我们对IT企业有更深的了解,我们小组对IT企业的运营模式,背景,分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以下是我们小组整理出来的调查报告。
一、IT企业运营模式涵义在产品经济中,供应商是以产品为导向来构建运营模式的,服务经济时代的运营模式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而构建的。
运营的出发点是要无限贴近客户的终极需求。
企业的运营模式(Operational Model)从直观上说,就是企业以何种途径获得利润的模式,其应涵盖一下三方面的内容,企业的经营内容,企业的服务对象,企业的收入来源。
企业的经营内容是指企业经营的是产品还是服务;企业的服务对象是指企业的客户,可以是特定的目标群体,也可以是不特定的大众群体;企业的收入来源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方式,包括销售收入,广告,佣金,服务费等。
二、国内IT企业运营模式转变背景(一)IT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国内的IT企业的能有今天的欣欣向荣,经济全球化功不可没,随着世界加入WTO,IT企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PC,通讯设备等硬件领域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软件方面,国外的软件公司为进入中国市场,讲加强软件开发的本地化,国内软件企业在承受更大压力的同时,也将学到更多的先进的技术:通讯业要对抗外资进入带来的巨大冲击;信息服务业竟成为外国投资者争夺的焦点。
在这种环境下,国内IT企业的的运营模式要经受严峻的考验。
一方面,外资的全面进入,无论是经验技术还是企业间的合作,豆为国内IT企业的运营模式提供了更多创新机遇;另一方面,国内IT企业的运营模式必须重新调整,一应对与国外企业以及国内同行既竞争又合作的微妙关系。
(二)IT企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加速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嫁接,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自动化,智能化,加速了整个经济的信息化过程,电子信息技术正在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农业信息化赋予了现代农业以前所未有的新内容,促使农业向工业化发展。
电子信息装备和元器件制造业等高技术附加值产业成为第二产业中的主导产业。
金融业务的电子哈,改变了传统的支付结算方式,加快了资金的周转,扩大了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商贸电算化改变了传统商品刘同和交换的方式,是的订货,结算可以直接进行,生产厂家可以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生产和库存的优化,网络化使计算机从单机,局域网,广域网走向全球化的网络与系统,将数据化处理,信息通信,信息资讯服务,金融服务,消费服务和大众传媒服务都纳入一个系统中,各种数据的大汇集带来了空前的技术发展前景和运营机会。
(三)中国的竞争力在全球IT产业链上的升级由于IT产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扩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无法囊括产业链的全部,而只能拥有其中的部分环节,同时由于IT产业链不断发生动态变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经常会发生地区性的产业升级或转型。
国内的IT产业在发展初期,,主要作为全球的IT产业的的制造环节,承担加工制造功能和少量的研发工作。
随着研发实力的增强,制造环节的日趋完善,市场的发展壮大,中国在全球IT产业链上的位置已经升级。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研发水平,技术转化能力以及区域市场中心地位日益为世界所承认。
整体的产业升级,必然会促使产业链低端的运营模式向更高层次转化。
三、国内不同IT企业运营模式的分类经营模式的内涵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企业实现什么样的价值,也就是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二是企业的业务范围;三是企业如何来实现价值,采取什么样的手段。
根据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企业的业务范围、企业实现价值的不同方式,我们可以区分出不同的(一)产业链位置产业链的位置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设计活动、营销活动、生产活动和其他的辅助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服务部门。
根据对产业链位置的不同选择,可以得出八种不同的组合,也就是可以得出设计(哑铃型)型、生产+销售型、设计+生产型、设计+生产+销售(全方位)型和信息服务型。
下面给出几种主要类型的经营结构图。
1、生产代工型(纺锤型)经营模式这类经营模式企业的特点是企业作为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供应商,一般根据客户的订单,加工产品。
在市场上,贴上其它企业的标牌进行销售,企业仅仅负责某一产业中某种或者几种产品或零件的生产,对于产品的销售和产品的设计不做过多涉及。
对于选取这种经营模式的企业,要求企业有很强的制造能力,相对于产业链中这个节点上企业要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一个是质量,另一个是成本。
其他需考虑的因素还有如交货期,制造的柔性能力等。
2、设计+销售型(哑铃型)经营模式这种类型的经营模式与生产代工型经营模式正好相反,企业不涉及生产领域的任何业务,只负责设计和销售,企业设计出市场上顾客所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然后寻找相应的生产代工,它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设计能力和销售能力以及拥有自己的知名品牌。
这类企业和市场的联系非常密切,对于市场动态和顾客的需求非常敏感,是市场最快的响应者。
这种类型的企业非常多,如DELL公司和耐克公司等。
3、生产+销售型经营模式采用这种经营模式的生产型企业最为普遍,企业涉及业务流程中的后两个部分:生产和销售。
对于产品设计,由于某种原因,企业并没有涉及。
在这个节点的企业集合当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很大。
4、设计+生产+销售型经营模式这是在产业链节点上涉及较多的经营模式,采用这种经营模式企业的特点是企业具备一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
企业根据市场上的需求,自己开发出市场上需要的产品,同时对以往的产品进行改造;在制造方面,企业具有一定的制造能力,制造设备的柔性能力比较好,开发出来的新产品能够通过现有的设备进行生产或者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新的生产线的建设。
对于自己生产的产品通过自己的营销体系建立自己的客户群体。
5、信息服务类型信息服务类企业较典型的是咨询公司,这种类型的企业或者公司,不涉及制造的一切活动,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与制造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何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咨询,如何帮助企业进行管理的变革和软件的实施,帮助企业进行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等是其提供服务的主要内容。
对于只管销售的这类公司和企业大多数被称为经销商或分销商或代理商,对于只管设计的这类企业,一般为科研单位或专门从事创意工作的组织。
(二)业务范围业务范围的确定也就是产品和服务的确定,它始于产品或者服务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大小,以及新的产品和服务对原有产品和服务的影响。
根据业务范围我们可以划分两类经营模式:单一化经营模式和多元化经营模式。
1、单一化经营模式单一化经营,又称专业化经营,是指企业仅仅在一个产品领域进行设计、生产或者销售,企业的业务范围比较单一。
这类经营模式的优点是企业面对的市场范围比较有限,能够集中企业的资源进行竞争;风险在于众多的竞争者可能会认识到专一经营战略的有效性,并模仿这种模式。
2、多元化经营模式多元化经营模式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集中化多元经营、横向多元化经营和混合多元化经营。
集中化多元经营是指将一些增加新的、但与原有业务相关的产品与服务一同被广泛的称之为集中化经营。
这种经营方式的特征是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和现有的产品或者服务有一定的相关性,提供的对象有可能是现有的顾客,也可能是新顾客;企业可能投入相当的资源拓展新的市场。
也可能通过现有的营销网络进行经营。
横向多元经营是指向现有的用户提供新的与原有的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者服务。
它的特点是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现有的产品或服务没有相关性,并且被提供的对象是现有的顾客,而不是新的顾客。
也就是利用现有的市场,通过现有的营销网络进行经营。
混合多元化经营是增加新的与原有的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者服务。
它的特点是企业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和现有的产品或者服务不相关,提供的对象有可能是原来的顾客,也可能是新的顾客,企业有可能投入相当的资源进行新的市场开拓,也有可能通过现有的营销网络进行经营。
(三)实现价值实现价值的方式一方面借助于战略来实现,因此实现价值的竞争战略也是一种经营模式,此类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成本领先、差别化、目标集聚三种。
1、成本领先模式成本领先模式是指企业努力发现和挖掘所有的资源优势,特别强调生产规模和出售一种标准化的产品,在行业内保持整体成本领先,从而以行业最低价格为其产品定价。
2、差别化模式差异化模式是指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行业内独具特色,这种特色足可以给产品带来额外的加价,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溢出价格超过其独特产品所增加的成本,那么,拥有这种差异化的企业将取得竞争优势。
3、目标集聚模式目标聚集模式是指在特定的顾客或者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也就是在行业很小的竞争范围内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为其狭隘的顾客群体服务。
该模式有两种类型:成本集中和差异化集中。
除此之外,企业实现价值的方式还有其他的途径,通过这些途径可以解决其他的如资本、空间障碍等问题。
因此,从为实现价值解决资本的角度可以分为独资和合资两种经营模式;从解决空间障碍角度可以分为跨国经营和区域经营两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