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的改性

合集下载

基于聚乙烯力学性能优化的改性方法浅析

基于聚乙烯力学性能优化的改性方法浅析

基于聚乙烯力学性能优化的改性方法浅析(一)填充改性法
填充改性法是通过向聚乙烯中添加填充剂来改善其力学性能。

常用的
填充剂包括颗粒状填料如碳酸钙、氧化铝等以及纤维状填料如玻璃纤维、
碳纤维等。

填充剂的添加可以增加聚乙烯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并改善
其抗冲击性能。

填充剂的选择要考虑到聚乙烯与填充剂的相容性以及填充
剂的表面处理情况。

(二)增容改性法
增容改性法是通过向聚乙烯中添加增容剂来提高其力学性能。

常用的
增容剂有改性聚乙烯、弹性体、共混物等。

增容剂的添加可以提高聚乙烯
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增容剂的选择要考虑到与聚乙烯的相容性以及增
容剂的颗粒大小和分布。

(三)改性工艺优化
改性工艺优化是通过改变聚乙烯的加工工艺来改善其力学性能。

常用
的改性工艺包括共混、增容共混、再结晶等。

共混是将不同类型的聚合物
均匀混合,形成共混物。

增容共混是向聚合物中添加增容剂,并进行共混。

再结晶是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和结晶温度来改变聚乙烯的结晶结构,从而影
响其力学性能。

总结起来,基于聚乙烯力学性能优化的改性方法包括填充改性法、增
容改性法和改性工艺优化。

这些方法可以提高聚乙烯的强度、刚度、韧性
和耐热性,并改善其抗冲击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
适当的改性方法,并考虑到聚乙烯与添加剂或改性工艺的相容性,以及添
加剂的颗粒大小和分布等因素。

聚乙烯的改性研究

聚乙烯的改性研究
氯 磺 化 聚 乙 烯 涂 料
交联聚乙烯 (CLPE )
采用辐射法(X射线、电子射线或紫外线照射等)或 化学法(过氧化物或有机硅交联)使线型聚乙烯成为 网状或体型的交联聚乙烯。PE 的辐射交联反应为自由 基链式反应, 反应过程可分为三 步: (1) PE 高分子链在 辐照作用下生成初级自由基和活泼氢原子; (2) 活泼氢 原子可继续攻击PE, 再生成自由基; (3) 大分子链自由
但是它有一致命缺点: 对于环境应力(尤其是化学和机械作 用) 很敏感,耐热老化性差。
聚乙烯的改性品种
主要包括: 氯磺化聚乙烯 交联聚乙烯 共混改性聚乙烯
氯磺化聚乙烯(CSM)
氯磺化聚乙烯是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化生
产的。氯磺化聚乙烯由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 乙烯经过氯化和氯磺化反应制得。
氯磺化聚交联法 : 在实验室试验时,主要用γ射线。工业上,
常用大型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来使 聚合物发生交联。辐射交联主要是使用 高能射线打断PE中C 一C 键和C 一H 键 所产生的自由基来引发交联的。
在进行交联反应时,需要加入增敏剂和敏 化剂。增敏剂一般为多官能团单体, 可增 大交联反应的比例;敏化剂一般为活泼 小分子, 作用为加速辐射交联反应。常用
瞬间短路温度/℃

软化温度/℃
105-115
体积电阻率
10(17)
介电强度
20-35
耐候性

耐老化性
一般
耐油性
一般
低温脆化性
一般
交联聚乙烯 0.92 90 250
10(17) 35-50 一般 优良 优良 优良
交联聚乙烯的生 产
绝 缘 电 缆
交 联 聚 乙 烯
共混改性聚乙烯

聚乙烯共混改性

聚乙烯共混改性

聚乙烯共混改性一摘要:聚乙烯是最重要的通用塑料之一,产量居各种塑料首位。

聚乙烯(PE)是由乙烯聚合而得的高分子化合物。

聚乙烯分子仅含有C、H两种元素,所以是非极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酸、碱以及耐极性化学物质腐蚀的性质。

聚乙烯(PE)树脂是以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聚乙烯的分子是长链线形结构或支链结构,为典型的结晶聚合物。

在固体状态下,结晶部分与无定形部分共存。

结晶度视加工条件和原处理条件而异,一般情况下,密度越高结晶度就越大。

LDPE 结晶度通常为 55%~65%,HDPE 结晶度为 80%~90%。

PE 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但其表面呈惰性和非极性,造成印刷性、染色性、亲水性、粘合性、抗静电性能及与其他极性聚合物和无机填料的相容性较差,而且其耐磨性、耐化学药品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及耐热等性能不佳,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通过改性来提高其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

其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电气性质和加工性质优良,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包装、汽车、建筑以及家用电器等方面。

也作为泡沫塑料广泛用于绝热保温、包装和民用等各领域。

但是,这些材料都是一次性使用,且质轻、体积大、难降解,用后即弃于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有效合理地回收利用废旧泡沫塑料就显得日益重要。

聚乙烯的改性目标聚乙烯的下述缺点影响它的使用,是改性的主要目标。

(1)软化点低。

低压聚乙烯熔点约为Ig0'C。

高压聚乙烯熔点仅高于 0℃,因此聚乙烯的使用温度常低于10 0℃。

(2)J强度不高。

聚乙烯抗张强度一般小于30M Pa.大太低于尼龙6、尼龙66、聚甲醛等工程塑料。

(3)易发生应力开裂。

(4)耐大气老化性能差。

(5)非极性,不易染色、印刷等(6)不阻燃、极易燃烧。

⊙根据密度的不同低密度聚乙烯(LDPE)-其密度范围是0.91∽0.94g∕cm^³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密度范围是0.94∽0.99g∕cm^³中密度聚乙烯(MDPE)其密度范围是0.92∽0.95g∕cm^³⊙根据乙烯单体聚合时的压力低压聚乙烯—压力0.1∽1.5MPa 中压聚乙烯—1.5∽8 MPa 高压聚乙烯压力为150∽250MPa二、PE共混改性的机理(1)有机增韧理论:在塑料技术发展过程中,使用橡胶粒子与塑料进行共混改性即使有机粒子一弹性体作为增韧性,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产生出SBS等一人批新材料,已经在工业上获得广泛的应用如弹性鞋底材料、虽然获得理想的韧性却损害了复合材料宝贵的刚性和强度,劣化了加T流动性和耐热变形性,提高了成本,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聚乙烯升级改性研究

聚乙烯升级改性研究

聚乙烯升级改性研究近年来,聚乙烯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塑料,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纯聚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限,同时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老化现象。

因此,对聚乙烯进行升级改性研究,是当前塑料材料研发的重点之一。

一、聚乙烯升级改性的研究方向聚乙烯升级改性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功能性添加剂通过添加不同的功能性添加剂,可以使聚乙烯在使用时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比如,添加UV吸收剂可以提高聚乙烯的耐久性,使其能够在户外环境下长期使用;添加抗静电剂可以防止聚乙烯表面积聚静电带来的危害。

此外,还有抗氧化剂、增塑剂等等。

2.聚乙烯共混将不同的聚合物混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聚合物体系。

通过聚乙烯共混,可以调节聚乙烯的熔指数、热稳定性、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性质。

常见的聚乙烯共混物有聚丙烯共混、聚碳酸酯共混等。

3.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指通过聚合反应、交联反应等化学方法改变聚乙烯分子结构,从而改变聚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

常用的化学改性方法有辐射交联、过氧化改性等。

4.表面修饰表面修饰是指通过改变聚乙烯表面的化学性质,实现对聚乙烯表面性质的改变。

比如,聚乙烯表面改性可以使用光化学处理、贴膜等方法。

以上是当前聚乙烯升级改性的研究方向,在各个方向中,最为广泛的是功能性添加剂和聚乙烯共混两个方向。

二、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常见的功能性添加剂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等等。

目前,研究人员在以上多个方向上都有了一定的进展。

1.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一种可以有效延长聚乙烯寿命,同时提高其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化学添加剂。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酚酞、硫化羰基、β -酮酸酯等。

2.紫外线吸收剂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聚乙烯材料,在阳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吸收紫外线而不会呈现老化、变脆和变色现象。

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有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基-2-丙酮酸-酯(HMPP)等。

3.抗静电剂聚乙烯材料表面的静电常常会对人体健康、设备安全等造成威胁。

聚乙烯的改性分析

聚乙烯的改性分析

聚乙烯的改性分析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然而,由于其具有低表面能、低粘附性和低分子量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为了改善聚乙烯的性能,常常进行改性处理。

聚乙烯的改性分析包括改性方法、改性效果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

物理改性是指利用外加能量或机械手段对聚乙烯进行改性,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

常用的物理改性方法包括高温处理、辐射交联和填充剂增强等。

高温处理可以通过在一定温度下对聚乙烯进行加热处理,使其分子发生热运动,进而改变其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

辐射交联是指利用辐射源对聚乙烯进行照射处理,使其分子发生交联反应,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填充剂增强是指向聚乙烯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填充剂,如纤维、颗粒或片状物质,以改变其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化学改性是指通过在聚乙烯分子中引入新的基团或改变其分子链结构,从而改变其性能。

常见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共聚改性、交联改性和接枝改性等。

共聚改性是指将聚乙烯与其他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形成共聚物,以改变聚乙烯的性能。

交联改性是通过在聚乙烯分子链上引入交联结构,提高其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化学性能。

接枝改性是指将聚乙烯表面进行化学处理,引入新的基团,以提高其润湿性和粘附性。

改性后的聚乙烯具有改善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改性后的高温处理聚乙烯常用于制备高温管道、电缆绝缘材料和汽车部件等。

辐射交联聚乙烯常用于制备电线电缆、电力设备和电子元件等。

填充剂增强聚乙烯常用于制备复合材料、塑料制品和建筑材料等。

共聚改性聚乙烯常用于制备聚乙烯共聚物、包装材料和纺织品等。

交联改性聚乙烯常用于制备高强度管材、电线电缆和塑料制品等。

接枝改性聚乙烯常用于制备粘合剂、涂料和封装材料等。

综上所述,聚乙烯的改性分析涉及改性方法、改性效果和应用领域等方面。

通过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可以改变聚乙烯的结构和性能,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聚乙烯的改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应用于电子、建筑、包装等多个领域。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HUMWPE)是一种线性结构的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其它工程塑料所无法比拟的抗冲击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腐蚀性、耐低温性、耐应力开裂、抗粘附能力、优良的电绝缘性、安全卫生及自身润滑性等性能,可以代替碳钢、不锈钢、青铜等材料,在纺织、采矿、化工、包装、机械、建筑、电气、医疗、体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虽然UHMWPE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但也有许多不足,如其熔融指数(接近于零)极低,熔点高(90-210°C)、粘度大、流动性差而极难加工成型,另外与其他工程塑料相比,具有表面,硬度低和热变形温度低、弯曲强度和蠕变性能较差,抗磨粒磨损能力差、强度低等缺点,影响了其使用效果和应用范围。

为了克服UHMWPE的这些缺点,弥补这些不足,使其在条件要求较高的某些场所得到应用,需要对其进行改性。

目前,常用的改性方法有物理改性、化学改性、聚合物填充改性、UHMWPE自增强改性等。

改性的目的是在不影响UHMWPE主要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其熔体流动性、或针对UHMWPE自身性能的缺陷进行复合改性,如改进熔体流动性、耐热性、抗静电性、阻燃性及表面硬度等,使其能在专用设备上或通用设备上成型加工。

1 物理改性所谓物理改性是指把树脂与其它一种或多种物料通过机械方式进行共混,以达到某种特殊要求,如降低UHMWPE的熔体粘度、缩短加工时间等,它不改变分子构型,但可以赋予材料新的性能。

目前常用的物理改性方法主要有用低熔点、低粘度树脂共混改性、流动剂改性、液晶高分子原位复合材料改性以及填料共混复合改性等。

它是改善UHMWPE熔体流动性最有效、最简便以及最实用的途径。

1.1 用低熔点、低粘度树脂共混改性由于HDPE、LDPE、PP、PA、聚酯、橡胶等都是低熔点、低粘度聚合物,它与UHMWPE混合形成共混体系,当共混体系被加热到熔点以上时,UHMWPE树脂就会悬浮在这些共混剂的液相中,形成可挤出、可注射的悬浮体物料。

聚乙烯的改性

聚乙烯的改性

专业综合实践(综述)系别:轻工工程系专业: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班级: 12工艺331学生姓名:刘彭城学生学号: 1213323113指导教师:徐应林聚乙烯改性研究进展[摘要] 聚乙烯以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耐化学性等成为最主要的聚烯烃塑料品种,大量用于生产薄膜、包装和管材等.但聚乙烯的非极性和低刚性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综述了聚乙烯的化学改性的新进展.化学改性包括接枝改性、共聚改性、交联改性、氯化及氯磺化改性和等离子体改性.[关键词] 聚乙烯;化学改性;进展前言化学改性的方法主要有接枝改性、共聚改性、交联改性、氯化及氯磺化改性和等离子体改性处理等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在PE分子链上引入其它链节和功能基团,由此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侯性能、抗老化性能和粘结性能等。

1.接枝改性接枝改性是指将具有各种功能的极性单体接枝到PE主链上的一种改性方法.接枝改性后的PE不但保持了其原有特性,同时又增加了其新的功能.常用的接枝单体有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马来酸盐、烯基双酚A醚和活性硅油等.接枝改性的方法主要有溶液法、固相法、熔融法、辐射接枝法、光接枝法等.程为庄等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进行了丙烯酸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溶液接枝聚合.聚乙烯接枝了丙烯酸后与铝的粘结强度显著增大,当接枝率为7.2%时,剥离强度由未接枝时的193N/m提高到984N/m.唐进伟等[1]利用固相法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上接枝MA,得到了接枝率为1%~214%,凝胶含量小于4%的LLDPE2g2MA.于逢源等[2]采用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法,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苯乙烯作为接枝单体,对LDPE进行熔融接枝改性,获得了接枝率为3%的改性低密度聚乙烯.鲁建民等研究了粉末态高密度聚乙烯的辐射效应、与多种单体的固态辐射接枝行为及其表征,并将其应用于聚乙烯粉末涂料,其附着力和柔韧性得到显著改善.Elkholdi等采用光接枝的方法将AA接枝到聚乙烯上,改性后的PE薄膜具有良好的粘结性.2.共聚改性共聚改性是指通过共聚反应将其它大分子链或官能团引入到PE分子链中,从而改变PE的基本性能.通过共聚反应,可以改变大分子链的柔顺性或使原来的基团带有反应性官能团,可以起到反应性增容剂的作用[3].Ghosh等采用接枝共聚的方法将少量的丙烯酸单体共聚物接枝到PE上,与原始的PE相比,改性后的PE具有较高的熔体粘度和较低的熔流动指数.3.交联改性交联改性是指在聚合物大分子链间形成了化学共价键以取代原来的范德华力.由此极大地改善了诸如热变形、耐磨性、粘性形变、耐化学药品性及耐环境应力开裂性等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能[4].聚乙烯的交联改性方法包括过氧化物交联(化学交联)、高能辐射交联、硅烷接枝交联、紫外光交联[5].1.3.1 过氧化物交联过氧化物交联适用性强、交联制品的性能好,在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6].刘新民等[7]研究了过氧化物交联PE的工艺与力学性能.过氧化物交联PE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提高,随着过氧化二异丙苯含量的增加,交联PE的凝胶含量提高;交联PE的拉伸强度随PE的凝胶含量增加而提高,断裂伸长率下降.同时,炭黑对复合材料有一定的补强作用,氧化锌的加入有助于交联反应和拉伸强度的提高.1.3.2 辐射交联应用辐射新技术,将聚合物置于辐射场中,在高能射线(γ射线、电子束以及中子束等)的作用下,可以在固态聚合物中形成多种活性粒子,引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在聚合物内部形成交联的三维网络结构,使聚合物的诸多性能得到改善[8].王亚珍等[9]采用辐射交联制备的LDPE/EVA混合体系泡沫片材具有表观光滑、柔软、手感好、表观密度较小的特点,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较高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1.3.3 硅烷接枝交联硅烷接枝交联聚乙烯主要包括接枝和交联两个过程.在接枝过程中,乙烯基硅烷接枝于聚乙烯大分子链上生成接枝聚合物,在交联过程中,接枝聚合物先水解成硅醇,—OH与邻近的Si—O—H基团缩合形成Si—O—H键,从而使聚乙烯的大分子之间产生交联.张建耀等[10]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LLDPE及其共混物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OS)接枝交联产物的分子结构、熔融行为.研究发现VTEOS接枝交联PE能力为:LLDPE>HDPE/LLDPE共混物>HDPE;接枝交联使HDPE、LLDPE及其共混物的结晶度和熔点降低,晶粒变得不均匀.1.3.4 紫外光交联紫外光交联是近年来才开始实现工业应用的新交联方法,通过加入聚乙烯基料中的光引发剂和光交联剂吸收紫外光后发生一系列的光物理和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大分子自由基进行迅速复合生成三维网状的交联结构.Wu等用紫外光辐射的方法将C—O、C—OH和C=O等含氧基团引入LLDPE的分子链上.结果表明:辐射后LLDPE的分子量变小,和LLDPE相比,其熔体流动指数、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所降低,但仍保持良好的韧性,且亲水性增强.4.氯化及氯磺化改性氯化聚乙烯是聚乙烯分子中的仲碳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生成的一种高分子氯化物,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耐臭氧性、耐化学药品性、耐寒性、阻燃性和优良的电绝缘性.氯磺化聚乙烯是聚乙烯经过氯化和氯磺化反应而制得的具有高饱和结构的特种弹性材料,属于高性能橡胶品种.其结构饱和,无发色基团存在,涂膜的抗氧性、耐候性和保色性能优异,且耐酸碱和化学药品的腐蚀,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11].5.等离子体改性处理等离子体是由部分电离的导电气体组成,其中包括电子、正离子、负离子,基态的原子或分子、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游离基等类型的活性粒子.在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中主要利用低温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轰击材料表面,使材料表面分子的化学键被打开,并与等离子体中的氧、氮等活性自由基结合,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形成含有氧、氮等极性基团,由于表面增加了大量的极性基团从而能明显地提高材料表面的粘接性、印刷性、染色性等.Ataeefard等用Ar、O2、N2、CO2气态等离子体处理LDPE表面,结果表明在低气压时O2、Ar、N2、CO2气态等离子体可改善LDPE薄膜的润湿性,其接触角的减小主要与放电量和曝光时间有关;LDPE的表面形貌与等离子体放电量、曝光时间和采用不同类型的气体有关,用Ar、N2气态等离子体处理LDPE效果更佳. 总结21世纪新材料发展非常迅速,优胜劣汰的竞争将更为激烈.PE以其价格低廉、品质优良、适于改性的特点,成为人们的首选.各种改性技术的引入,使通用PE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使低档塑料高性能化应用成为现实.尽管在各种改性PE中可能还存在不完善和缺陷,但是,可以预料经济而有效的PE改性开发研究仍将得到大力发展.参考文献[1] 唐进伟,童身毅.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固相接枝马来酸酐研究[J].化工科技,2007,15(3):528.[2] 于逢源,肖汉文,徐冰,等.低密度聚乙烯的接枝改性[J].应用化学,2005,22(7):7962799.[3] 李孝三,王德禧.聚烯烃的化学结构改性[J].中国塑料,1990,4(4):17225.[4] 于逢源,肖汉文,徐冰,等.低密度聚乙烯的接枝改性[J].应用化学,2005,22(7):7962799.[5] 胡发亭,郭奕崇.聚乙烯交联改性研究进展[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2,14(2):61264.[6] 史伟,王伟明.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的生产工艺[J].工程塑料应用,2004,32(7):26228.[7] 刘新民,许春霞,葛涛,等.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的力学性能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3,15(6):14216.[8] 李星,刘东辉,杨明,等.辐射交联聚乙烯薄膜的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2,14(2):528.[9] 王亚珍,张辉,李曙光,等.辐射交联LDPE/EVA混合体系泡沫片材性能的研究[J].塑料,2004,33(1):20232.[10] 张建耀,刘少成.硅烷接枝交联HDPE、LLDPE及其共混物的结构研究[J].弹性体,2007,17(4):39243.[11] 孙聚华,邹向阳,金永峰,等.氯磺化聚乙烯的合成[J].弹性体,2008,18(2):34237.。

聚乙烯的交联改性

聚乙烯的交联改性
对于交联聚乙烯而言,正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三维网 状分子结构,使其具有更加出色的性能。
最初研发交联聚乙烯时,其目的是在高温环境下获得更长的使用 寿命。此外,与未交联的聚乙烯相比,交联聚乙烯还具有: ◆ ◆ ◆ ◆ ◆ ◆ ◆ ◆ 更好的抗蠕变性能 更好的耐老化性能 更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 更好的耐磨性能 更好的抗冲击性能 更好的抗裂纹快速扩散性能(甚至在低温条件下) 更好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 突出的抗裂纹慢速增长性能
PE的紫外光照交联
紫外光也能使PE发生交联。紫外光交联是通过光引 发剂吸收紫外光能量后转变为激发态,然后在PE链上夺氢 产生自由基而引发PE交联的。
PE的紫外光交联突破性进展
• ①选用高功率高压汞灯代替低
压汞灯,不仅提高了光强,而 且使其发射波长范围适合于所 用的光引发剂的吸收;
②采用熔融态进行交联,一方面 使紫外光容易穿透PE厚样品, 另一方面由于温度的提高增加 了待交联的大分子自由基的运 动性,从而加快了反应速度, 提高了交联的均匀性;
PE的高能辐照交联
辐射交联法(PE-Xc)是通过β射线或γ射线照射已成 型产品,使聚乙烯分子间形成C-C交联键。所得制品纯净, 电气性能优越,但辐射发生装置昂贵,辐射线穿透能力有 限,不适宜制作厚壁制品或结构复杂的制品,多用于电缆 料、热收缩管和特种薄膜的生产。
PE的高能辐照交联的方法
PE是一种典型的可辐射交联聚合物。伹如何加速辐射 交联、抑制副反应、降低达到所需凝胶含量时的辐照剂量 (也就是PE 的敏化辐射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解决PE敏化辐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在PE中加入增敏剂 和敏化剂(也有人将增敏剂和敏化剂统称为敏化剂或增感 剂),或者改变辐照气氛(如在乙炔、四氟乙烯气氛中)。
因此,PE的紫外光交联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特别在发展交联电线以及各种低压交联电缆方面具有较大 的市场竞争力,为PE交联技术开辟出一条新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改性及摩擦磨损研究资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改性及摩擦磨损研究资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改性及摩擦磨损研究1 前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一种新型工程塑料,1958年由德国科学家发明了UHMWPE的合成方法,到60年代末国外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我国正式投产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它具有耐磨损、耐腐蚀、耐冲击、自润滑、摩擦因数小、耐低温等优良特性。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虽然有许多优良特性但也有许多不足:硬度低、强度低、耐热性能差、有蠕变性等,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和进一步提高其耐磨性可对其进行填料(超细玻璃微珠、二硫化钼、滑石粉、玻璃纤维、碳纤维、聚四氟乙烯)改性。

此外,应根据其应用工矿条件和要求进行不同的改性。

作者用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环(45#钢)块摩擦磨损试验研究,并在腐蚀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沙浆磨损试验。

2 实验仪器、设备及原料和添加剂2.1 原料和添加剂●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白色粉末,M-Ⅱ型,北京助剂二厂生产;● 抗氧剂:北京化工三厂生产;● 偶联剂:硅烷类,南京曙光化工总厂生产;● 超细玻璃微珠:450目,从发电厂粉煤灰筛选(图1);图1 超细玻璃微珠的形貌(图略)●二硫化钼:200目,市售;● 碳纤维:辽宁锦州斌富隆塑料有限公司(图2);图2 碳纤维的形貌(图略)● 聚四氟乙烯:型号7A-J(约200目),日本三井株式会社生产(图3);图3 聚四氟乙烯的形貌(图略)●玻璃纤维:南京化工研究院生产(见图4);图4 玻璃纤维的形貌● 滑石粉:200目,市售。

2.2 实验设备● M-200型磨损试验机,宣化材料试验厂生产。

● MSH型腐蚀磨损试验机,宣化材料试验机厂生产,转速为低速中的高速(683r/min)。

2.3 测试仪器称重仪器:湘仪-岛津电子分析天平AEL-200,中国长沙湘仪天平仪器厂。

2.4 试件制备试件毛坯的制备采用烧结压制法,具体工艺为:把配好的原料称重装进喷洒过脱模剂的模具中,然后放进烤箱在195℃下烘80min后,取出模具放到压力机上加压,压力大小按制品上下端面面积考虑为8MPa,模具在压力机上加压的同时进行自然冷却,冷却10min~15min即可卸压开模取出制品,就完成了1个试件毛坯的加工过程。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改性与应用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改性与应用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改性与应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简称UHMWPE),这可是个在材料领域里相当有分量的“角色”。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它的改性和应用。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家工厂参观,看到工人们正在加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产品。

那场景,真的让我对这种材料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先来说说改性吧。

为啥要改性呢?就好比一个人有了不错的基础,但为了更出色,还得不断提升自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也是这个道理。

通过填充改性,可以在里面加入一些像玻璃纤维、碳纤维这样的“小伙伴”,增强它的强度和刚性。

这就像给它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让它在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时都能从容应对。

比如说,在制造一些需要高强度的机械零件时,经过填充改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就能大显身手。

还有共混改性,把它和其他聚合物“拉到一起”,取长补短。

比如说和聚酰胺共混,能提高它的耐热性和耐磨性。

想象一下,要是汽车的某些零部件用上这种改性后的材料,是不是能跑得更稳、更久呢?再说说化学改性。

就像给它来一场“化学魔法”,改变它的表面性能,让它更容易和其他材料结合。

比如说,经过化学改性后,它在医疗领域里用于制造人工关节时,就能和人体组织更好地融合。

接下来聊聊应用。

在纺织机械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可是“明星材料”。

因为它的耐磨性特别好,那些经常会产生摩擦的部件,用了它之后,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我在那家工厂里看到的纺织机械部件,表面光滑,没有一点磨损的痕迹,工人们都说,这都多亏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在医疗器械方面,它也是大有用处。

比如制造人工关节的衬垫,不仅摩擦系数小,能让患者活动更自如,而且生物相容性好,不会引起人体的排异反应。

在矿山领域,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作的输送带,那叫一个耐用。

要知道,矿山的工作环境可是相当恶劣的,灰尘大、负荷重,但这种输送带就是能扛得住,减少了维修和更换的频率,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成本。

改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改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改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的合成与性能研究1. 引言改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热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LDPE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对LDPE进行改性研究旨在提高其性能,并探索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LDPE的合成方法LDPE的合成可以通过聚合反应来实现。

常见的合成方法包括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自由基聚合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生成分子链较短的LDPE树脂。

阴离子聚合则是通过阴离子引发剂促使聚合反应进行,在高压和高温下生成分子链较长的LDPE树脂。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来得到所需的LDPE树脂。

3. LDPE的物理性能LDPE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可塑性,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物理性能。

它具有较低的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得它在低温下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柔软性。

此外,LDPE还具有出色的电气绝缘性,使得它在电子和电气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LDPE的机械强度相对较低,这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4. LDPE的改性方法为了提高LDPE的机械强度和其他性能指标,人们进行了各种改性方法的研究。

常见的改性方法包括添加填料、掺杂新材料和反应改性等。

添加填料是一种常见且经济实用的改性方法,能够通过在LDPE中加入填料(如纤维素、无机颗粒等)来增加其机械强度。

掺杂新材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加入其他高性能塑料、橡胶或增韧剂等材料来改性LDPE。

反应改性是通过将LDPE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LDPE的性能。

5. LDPE的应用领域由于LDPE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电气绝缘性,它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LDPE袋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塑料袋,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的包装。

此外,LDPE还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如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农业薄膜、工业用管道等。

PCPE 聚乙烯改性聚碳酸酯0412

PCPE 聚乙烯改性聚碳酸酯0412

上海席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瑞祥路125号 客户热线:400‐ 602‐ 1223 传真:021 3325 0700 公司网址:PCPE-改性 聚乙烯改性聚碳酸酯PCPE-改性 聚乙烯改性聚碳酸酯一、产品特点:THEA PCPE 聚乙烯改性聚碳酸酯树脂是严格按照上海市《聚碳酸酯树脂及其系列产品Q/GHPE 3-92标准》生产的复合聚碳酸酯树脂材料。

我司依靠超过20年的聚碳酸酯双螺杆挤出混炼工艺,生产出质量稳定、可靠性高的系列聚碳酸酯改性产品。

为航天、军工、电子、医疗器械等行业指定产品,具有良好的信誉。

二、特性 :● 质量稳定性优异● 产品不变形● 产品不开裂● 电性能优异● 耐温性好● 符合REACH、RoHs三、用途:其优异的抗冲性能和尺寸稳定性,使其适用于机械性能要求极高的领域,发挥功能性作用,以及代替沉重的金属零件。

典型的用途为电子电力连接件、线槽、胶版、电容器壳体、代金属零件、体育休闲用品等。

四、包装与运输:包装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的编织袋内,一般包装为25kg,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指定包装。

运输时要避免防潮、受污和曝晒在太阳光下,并要轻取轻放,以免包装破裂。

五、产品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检测结果 外观 乳白色颗粒 乳白色颗粒拉伸强度 MPA ≥57 70 缺口冲击强度 KJ/㎡ ≥50 73 热变形温度 ℃ ≥120 122 断裂伸长率 %70 92 防紫外线 防紫外线 防紫外线六、储存与保质期:存储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不要与易燃物品和腐蚀物品堆放在一起。

产品保质期为六年。

聚烯烃改性研究

聚烯烃改性研究

二、聚烯烃改性1、聚乙烯改性(1)国际上现用少量高密度聚乙烯掺入到低密度聚乙烯中以达到防止或减少封拈效果。

(2)加入少量(0.05~0.1% )油酸胺化物,可大为减少薄膜封粘。

如果加入0.5~2%的聚丙烯,可提高其透明度(3)用二氧化硅、碳素、粘土、碳酸钙,甚至一些工业废渣作为填充剂,填充量可达1:1,虽增强刚性,但抗张强度、延伸率、抗裂强度却有所下降,然而脆性化温度有所提高。

(4)以交联剂交联改性,为目前欧美研完的一种聚乙烯聚联改性新方法。

交联工艺有下列几种:A、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厂B、叠氦化物交联C、放射线交联D、热交联F、烷硅交联,H 、发泡交联。

(5)光氯化聚乙烯薄膜生产已经工业化,其可分为二种光氯化方法(①日本采用光氯化照射室方法,即将聚乙烯薄膜在照射室内二面用氯气与之接触,并在一面用紫外线照射,这样氯原子不断扩散,紫外线也溅射到薄膜上,即使不直接接触光的面,同样得以光氯化。

②利用透过室方法,即将聚乙烯薄膜在透过室内,在绝对抽真空情况下一面用光照射,仅只有一面与氯气接触,并在同一面用紫外线进行光照。

除上述两种光氯化方法外,若二面同时用紫外线照射,效果更佳。

经光氯化改性的聚乙烯薄膜,改变其表面不活泼而难于印刷的问题,不需进行表面处理即可印刷。

聚丙烯改性聚丙烯(PP)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由于其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易于成型加工、产品综合性能优良,用途非常广泛,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塑料品种之一。

但PP 也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缺点是耐寒性差,低温易脆裂;其次是收缩率大,抗蠕变性差,容易产生翘曲变形。

与传统工程塑料相比,PP 还存在耐候性差,涂饰、着色和黏合等二次加工性能差,与其他极性聚合物和无机填料的相容性差等缺陷,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PP 的高性能化、工程化、功能化是目前改性PP 的主要研究方向。

PP 改性可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主要指共聚、接枝、交联等,通过改变P 的分子结构以达到改性目的。

聚乙烯废旧塑料改性方法

聚乙烯废旧塑料改性方法

聚乙烯废旧塑料改性方法1.共混改性在回收再生的过程中,可将几种聚合物在相容剂的作用下混合,使其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发生变化,即合金化。

此种方法可使再生材料兼有很多优良的性能。

在加工过程中有目的地加人某种有特性的再生材料,可达到预期的力学效果。

如用25%质量分数的LLDPE与LDPE共混,经吹塑成地膜,厚度会比一般的地膜减少33%,其拉伸强度会增大45%以上,直角撕裂强度也会提高50%以上。

这样可大大延长农膜的使用寿命,减少使用量,降低成本。

聚乙烯的共混改性主要可分为聚乙烯族内共混改性和聚烯烃族内共混改性两大类。

(1)聚乙烯族内共混改性由于聚乙烯族内组分间相容性好,改性效果显著。

如LLDPE的各项物理性能均接近于HDPE,但其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却十分突出,在两者熔体流动速率相同的情况下,LLDPE的环境应力开裂性能约为HDPE的100倍以上。

LLDPE与HDPE能以任何比例共混,不仅可以改善HDPE的韧性,降低结晶度,还可提高HDPE的耐温性。

在回收的聚乙烯塑料中,可能有的是LDPE,有的是HDPE或LLDPE。

一般情况下,硬质PE管材大都为HDPE的制品;农用PE膜基本是LLDPE/LDPE或LDPE/HDPE的混合料吹塑膜;食品包装用膜基本为LDPE或HDPE与少量LLDPE合金吹塑膜。

按其品种迸行分拣既困难又耗费人力,若从不同品种PE可以实施共混改性的原理出发,则没有必要将PE回收品迸行分拣。

在制备PE再生合金时,要根据回收料的不同情况迸行分别处理。

首先通过小型试验测定所收集的PE型回收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冲击强度等。

然后根据再生制品对性能的要求迸行共混改性,如需要强度值高些,就混人一定量HDPE再生料或原HDPE树脂;如需冲击性能高些,就混人一定量的LDPE再生料或原树脂,一直调整到所需性能。

(2)聚烯烃族内共混改性利用回收的HDPE、LDPE或LLDPE和回收的PP料可以制备PP二元(二相)合金,也可直接采用回收农膜与回收PP料制备PP三元合金,因为通常农膜已是二元聚乙烯共混物。

总结聚乙烯PE资料精选全文

总结聚乙烯PE资料精选全文
越低。最佳引发剂活化温度为550℃左右。 5)聚合压力: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四、UHMWPE 采用倍半铝或二乙基氯化铝及TiCl4(Al/Ti为80~100:1)为引发剂,使
乙烯单体进行配位聚合,在50~65℃、0.7MPa的条件下反应2~4小时,用 甲醇处理得到UHMWPE,其平均分子量为100~150万,甚至可达成200~ 300万。 五、 LLDPE
LDPE的用途不同,MFI(熔体指数)差别较大,性能也存 在差异。
二、高密度聚乙烯
应用领域 :小负荷齿轮和轴承、化工管道、阀门、高频 电缆绝缘层、硬质包装材料等
在三种聚乙烯中,HDPE的分子链结构最简单,对称,结晶 能力最强,结晶度最高,因此HDPE具有高的拉伸强度、拉伸模 量、硬度等性能。但冲击性能低,这主要是由于HDPE不仅有高 的结晶度,而且还具有大的晶粒尺寸降低了吸收冲击能量的能 力。
无定形塑料:模温影响熔体粘度和充模速率 结晶型塑料:模温影响制品的结晶度和构型
2.1.4 聚乙烯的加工工艺
1、注塑 • LDPE和HDPE具有良好的注塑成型工艺性 • 承载制品,选用熔体流动速率小的材料; • 薄壁长流程制品和非承载制品,选用熔体流动速率较高的材

2、挤出 • 常用于管材挤出 • LDPE离开口模时应缓冷; • HDPE离开口模时应迅速冷却,保证型材的良好外观和强度 3、中空吹塑 • 挤出型坯后放入模具中通气吹制要求形状的中空密闭容器 4、其他成型方法:真空热成型法、旋转成型法
HDPE > LLDPE > LDPE 膨胀系数大
HDPE < LLDPE < LDPE 4. 化学性能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好的耐溶剂性;低表面能,黏附性低。 5.电学性能 介电损耗低,高频绝缘;耐电晕性好,介电强度高,高压绝缘 6.环境性能 耐候性不好,日晒、雨淋都会引起老化,需要加入抗氧剂和 光稳定剂改善。

塑料原材料LLDPE种类介绍

塑料原材料LLDPE种类介绍

塑料原材料LLDPE种类介绍低密度聚乙烯(LLDPE)是一种热塑性聚合物材料,是聚乙烯的一种改性产品。

LLDPE具有良好的耐磨损、低渗透性、良好的断裂延伸性和撕裂强度,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和韧性。

下面将对LLDPE的种类进行介绍:1.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是一种常见的LLDPE种类,具有高度的透明度和良好的抗衰减性能。

由于其良好的柔韧性和强度,被广泛应用于塑料薄膜制造,如食品包装薄膜、工业用保护薄膜等。

此外,LLDPE还可以用于制造一些需要高强度和耐磨性的产品,如容器、桶等。

2.高分支低密度聚乙烯(LMDPE)高分支低密度聚乙烯(LMDPE)是一种具有分支结构的LLDPE,其分支结构可以提高材料的流动性和熔点,使其更具强度和耐冲击性。

LMDPE通常用于制造一些具有高强度和柔软性的产品,比如拉伸薄膜、吹塑制品、压延膜等。

3.低分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VLDPE)低分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VLDPE)是一种与LMDPE类似的LLDPE种类,但其使用的触媒和聚合工艺不同。

VLDPE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高的拉伸强度,因此更适合制造一些需求高强度和柔软性的产品,如拉伸薄膜、薄壁模制品等。

4.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也是LLDPE的一种改性产品,具有更低的密度和更高的柔软性。

ULDPE通常使用作为塑料薄膜,用于垃圾袋、农用薄膜等领域。

其具有较高的韧性和低渗透性,使之成为包装材料的理想选择。

总结起来,LLDPE是一种具有出色韧性、耐磨损和耐冲击性的塑料材料。

不同种类的LLDPE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到高分支聚乙烯(LMDPE)、低分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VLDPE)以及超低密度聚乙烯(ULDPE),这些LLDPE种类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广泛应用于包装薄膜、塑料制品等各个领域。

聚乙烯(PE)简介

聚乙烯(PE)简介

聚乙烯(PE)简介1.1聚乙烯化学名称:聚乙烯英文名称:polyethylene,简称PE结构式: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

聚乙烯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是我国合成树脂中产能最大、进口量最多的品种。

1.1.1聚乙烯的性能1.一般性能聚乙烯为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柔而韧,比水轻,无嗅、无味、无毒,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但由于其为线性分子可缓慢溶于某些有机溶剂,且不发生溶胀。

工业上为使用和贮存的方便通常在聚合后加入适量的塑料助剂进行造粒,制成半透明的颗粒状物料。

PE易燃,燃烧时有蜡味,并伴有熔融滴落现象。

聚乙烯的性质因品种而异,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和密度,也与聚合工艺及后期造粒过程中加入的塑料助剂有关。

2.力学性能PE是典型的软而韧的聚合物。

除冲击强度较高外,其他力学性能绝对值在塑料材料中都是较低的。

PE密度增大,除韧性以外的力学性能都有所提高。

LDPE 由于支化度大,结晶度低,密度小,各项力学性能较低,但韧性良好,耐冲击。

HDPE支化度小,结晶度高,密度大,拉伸强度、刚度和硬度较高,韧性较差些。

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链间作用力相应增大,所有力学性能,包括韧性也都提高。

几种PE的力学性能见表1-1。

表1-1 几种PE力学性能数据3.热性能PE受热后,随温度的升高,结晶部分逐渐熔化,无定形部分逐渐增多。

其熔点与结晶度和结晶形态有关。

HDPE的熔点约为125~137℃,MDPE的熔点约为126~134℃,LDPE的熔点约为105~115℃。

相对分子质量对PE的熔融温度基本上无影响。

PE的玻璃化温度(T g)随相对分子质量、结晶度和支化程度的不同而异,而且因测试方法不同有较大差别,一般在-50℃以下。

PE在一般环境下韧性良好,耐低温性(耐寒性)优良,PE的脆化温度(T b)约为-80~-50℃,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脆化温度降低,如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脆化温度低于-140℃。

PE共混改性

PE共混改性

聚乙烯的共混改性聚乙烯的共混改性是工厂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对聚乙烯材料共混改性技术的零活运用,基本上就可以满足聚乙烯制品的不同要求。

不同密度的聚乙烯的共混改性于吹塑中空制品而言,如果用于吹塑中空制品的专用原料易于从市场上购买,则无需采用共混与改性技术,原料生产厂家则已经解决这类问题。

正是由于市场上的专用原料较少与供应的不平衡,才促进了共混改性技术的发展。

根据不同的吹塑中空制品的性能要求,可以通过调整低、高密度聚乙烯在配方中的不同比例来满足要求。

一般说来,小型制品、要求较软的制品、盛放化学药品、洗涤剂之类的容器,低密度聚乙烯的比例应该高些,高密度聚乙烯的比例应该低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低、高密度聚乙烯都能用于吹塑中空制品,应该从市场上选择能用于吹塑的塑料材料,并通过改进配方设计,使制品的性能价格比达到最优。

、不同分子量的高密度聚乙烯共混改性于同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来说,即使同为可用于吹塑成型的,可能在密度上相差无几,但从分子量上来说,差别可能较大。

树脂牌号手册上一般对材料的分子量都没有标出,而从融体指数上大致可以看出。

挤出吹塑中空制品时,随着所用吹塑级的分子量的提高,熔体强度会相应提高,同时制品的机械性能也会提高。

但在实践中发现,当分子量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熔体强度与挤出速率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出现这种情况后,对制品的正常生产将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制品加工时,出现分子量提高,熔体强度与挤出速率下降的情况,这与挤出机螺杆与进料段设计有较大的关系。

虽然在设备上改进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但从材料配方上进行改进更能取得当期实效与减少设备改造的投资。

不同分子量、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聚乙烯按比例共混,对于改善材料的分子量分布与材料内微量添加剂元素的分布大有好处。

将它用于挤出吹塑往往容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从制品的化学性能,机械性能及生产中的各项工艺性出发,可以比较自由的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配方,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往往还可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摩擦磨损是人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此外,许多工程应用也涉及到摩擦磨损,特别是对于加工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PE)。

对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PE)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有助于开发新的聚合材料,进而改善聚乙烯的摩擦磨损性能。

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由单体乙烯(e)通过加成聚合而成。

它具有优良的耐热、耐疲劳性和低摩擦系数等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日用品制造、医疗器械和航空工业等领域。

但是,由于聚乙烯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较低的抗磨损性,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

因此,为改善PE的抗磨损性能,需要开发出具有更好摩擦磨损性能的材料。

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PE)是通过改性来改善聚乙烯摩擦磨损性能而开发出来的新型材料。

UPE是一种具有超高分子量和超高分子量分布范围(Mw/Mn)的聚乙烯,其强度和热稳定性比传统聚乙烯有显著改善,因此可用于多种应用,如医疗器械、电子电器、家用产品、航空工业等。

此外,UPE也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耐热老化性和耐候性等优点,从而使其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

改性UPE的摩擦磨损特性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如配置方式、结构类型、分子量、粘度、断裂模量和热稳定性等。

为了了解UPE的摩擦磨损性能,有必要对各种改性UPE材料进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以了解不同改性UPE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间的相互关系。

改性UPE的摩擦磨损性能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热重分析(TGA)和标准摩擦磨损实验等技术进行分析和表征。

准摩擦磨损实验可以用来研究不同类型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并测定摩擦系数和摩擦热量。

SEM和EDS可以用于定量分析材料表面微观形貌和成分,确定摩擦磨损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进而建立有效的摩擦磨损模型。

TGA可以用来测定摩擦磨损时热量的去向,以表征热量不可逆转地从材料中释放,并为摩擦磨损机理的模拟和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烯的改性聚乙烯虽然具有优良的电性能、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如软化点低,强度不高,耐大气老化性差,易应力开裂,不易染色及印刷等。

为了进一步拓宽聚乙烯的应用领域,克腿这些缺点,可以采用聚乙烯改性来达到。

聚乙烯的改牲主要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又分为接枝共聚改性、嵌段共聚改性、化学及辐射交联改性等;物理改性分为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包括增强改性等)。

聚乙烯的化学交联主要是在聚乙烯树脂中加人有机化合物(常用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交联剂,然后在压力和175~200℃的温度下交联。

接枝聚合是最常用的改性聚合方法。

所谓接校共聚反应是在聚乙烯的主链上将作为支链的不同种高分子结合上去的一种反应。

当然也有采用过氧化物、放射辐照或其他有关方法进行反应。

接枝方式的共聚合反应可以获得良好的混合状态,其分散界面是以化学方式结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同时又因为聚乙烯本身是无极性材料,和其他材料亲和性不好,如将具有极性的单体以接枝共聚合反应结合至聚乙烯分子主链上时则会增大这种亲和性,由此使可以改善其粘接性、印刷性、染色性等性能。

例如,聚乙烯接枝丙烯酸单体所得产品则会改善其在铝箔上的粘合性;加入丁二烯单体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制品,可以提高耐热性、耐应力开裂性。

聚乙烯的共混改性是聚乙烯与其他高聚物等物质进行共混,用挤出机、辊炼机等设备而制成新材料。

共混过程中往往包含化学接枝或交联反应,以提高共混的改性效果。

聚乙烯的填充改性是在聚乙烯的成型加工过程中加入无机或有机填料,不仅能使制品价格大大降低,而且能显着改善材料的机械强度、耐摩擦性能、热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等,并改善聚乙烯的易膨胀性及易蠕变性等,所以填料既有增量作用,又有改性效果。

常用的无机填料有碳酸钙(包括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滑石粉、云母、高岭土、二氧化硅、硅藻土、硅灰石、炭黑等。

此外,聚乙烯可加人脂肪酸酰胺作表面润滑剂,以减少薄膜的粘附性;加入0.5%~2%的聚丙烯可提高其透明性;表面用电子冲击(使其表面氧化)处理,可改善其印刷性能。

1.交联聚乙烯交联聚乙烯分为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有机硅交联和辐照交联聚乙烯。

(1)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结构式:制法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是聚乙烯以有机过氧化物作为交联剂,在热的作用下分解而生成高度活泼的游离基。

这些游离基使聚合物碳链上生成活性点,并产生碳-碳交联,形成交联聚乙烯。

所用的有机过氧化物有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叔丁基和2,5-二叔丁基-2,5-二甲基过氧化己烷等。

根据被交联的聚乙烯品种和交联工艺设备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过氧化物。

通常交联低密度聚乙烯时,采用在132℃时能起反应的过氧化二异丙苯;在交联高度填充的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时,可采用能在144℃下加工的2,5-二叔丁基-2,5-二甲基过氧化己烷作交联剂。

将聚乙烯与合适的有机过氧化物、炭黑及其他无机填料等添加剂混合在一起,经混炼造粒后,用适宜的成型工艺将它加工成制品。

然后再将制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处理,使之发生交联,即可制得交联聚乙烯制品。

此外,当采用压缩成型时,交联和成型可一步完成。

物化性质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结构上与热塑性塑料、热固性树脂和硫化橡胶都不同,它有体型结构却不是完全交联,交联区域很小,不像硫化橡胶那样有很大的交联网,因此在性能上它兼有三者的特点,即同时具有热可塑性、硬度、良好的耐溶剂性,高弹性和优良的耐低温性。

无论是高密度聚乙烯还是低密度聚乙烯,通过交联后,其拉伸强度、耐热性、防老化性和耐候性、尺寸稳定性、耐应力开裂性,耐磨性和耐溶剂性均有提高,且耐蠕变性能优良。

交联聚乙锈的软化点可达200℃,耐热性可达140℃。

此外,还具有卓越的电绝缘性、耐低温性和耐辐射性能,表2-36为交联聚乙烯的性能。

成型加工。

混炼温度应保持在110~149℃的范围内。

当使用低密度聚乙烯时,通常在116~121℃成型。

在电线电缆生产中,由于导线本身可作为支承物,使包覆在其表面的交联聚乙烯可通过连续流化器用直接蒸汽进行交联。

用途主要用作电线电缆的包覆层,也用于制造电机、变压器等耐高电压、高频率的耐热绝缘材料、热收缩簿膜和套管,各种管材(如热水管)、化工生产装置的耐腐蚀部件、容器以及泡沫塑料等。

(2)有机硅交联聚乙烯结构式制法将普通聚乙烯在有机过氧化物存在下,经过一定的温度和机械力作用,使含有不饱和乙烯基和易于水解的烷氧基多官团的硅烷接枝到聚乙烯的主链上,然后将此接枝物在水及硅醇缩合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水解并缩合形成~Si一O一Si~交联键,即得硅烷交联聚乙烯。

物化性质有机硅交联聚乙烯的分子结构与通常有机过氧化物交联法形成的分子间碳-碳交联的结构不同。

其主链可以与2个或2个以上的等价键起反应。

形成网状交联(立体网状交联)。

因此,它的热机械性能一般要比具有碳-碳键平面结合的有机过氧化物交联法聚乙烯好。

即使有机硅交联聚乙烯的凝胶率比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低15%~20%,两者热变形仍相当。

成型加工有机硅交联聚乙烯成型工艺简单,可用普通的成型加工设备,如挤出机、注射机、压机、压延机等进行成型加工。

成型制品置于100℃以下的热水中即可交联成最终产品。

用途主要用于制作各种电线电缆的绝缘包覆层、耐热管材、软管及薄膜等。

(3)辐照交联聚乙烯是将包覆在导线上的聚乙烯、聚乙烯薄膜或其它聚乙烯制品,经γ-射线、高能射线辐照后,可成为交联聚乙烯,交联度受辐射剂量及温度的影响。

交联点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直至辐射剂量达105Gy才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分子交联度可达60%~70%。

辐射时温度对交联度影响更大,在辐射剂量为1273.4C/kg(106R)下,0℃时的交联度为10%;当温度升至100℃,则交联度达65%左右。

因此,通过控制一定的辐照条件,可以获得具有一定交联度的交联聚乙烯制品。

2.氯化聚乙烯结构式:制法氯化聚乙烯(CPE)是高密度聚乙烯经氯化反应后的产物,其生产方法大致有溶液法、悬浮法、悬浮溶剂法和流化床法等。

①溶液法先将具有一定特性的高密度聚乙烯粉末加热溶于四氯化碳、氯苯、四氯乙烯或氯仿等极性溶剂中,在游离基引发剂(如偶氮二异丁腈等)的作用下,在无氧条件下,于90~110℃,常压至0.686MPa的压力下通氯进行氯化,待产物含氯量合格以后,经水析回收溶剂,再经脱水干燥,即得非结晶性、具有弹性的成品。

该法反应容易控制,可以制得稳定的纯氯化氯乙烯。

但溶剂易造成环境污染,回收工序复杂,能量消耗大,工业上很少采用。

②悬浮法将分子量为10万~15万,粒度过60目筛的高密度聚乙烯粉末加入含有一定量乳化剂、分散剂和引发剂(如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睛)的水介质中,在搅拌下升温至115~120℃,在常压至0.98MPa和无氧条件下,通氯进行氯化,控制氮气通入量和氮化时间,即制得一定含氯量的树脂。

反应产物经中和、水洗、过滤,离心脱水和干燥等工序,即制得具有一定结晶度和弹性的粉状产物。

③悬浮溶剂法在悬浮介质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氯化操作与上述方法相同。

④流化床法采用高分散的聚乙烯粉末,在γ-射线或紫外光照射下,在流化床中通氯进行氯化,故亦称气相法。

该法工艺过程较难控制。

物化性能高密度聚乙烯是结晶性高聚物,随着分子链上的氢原子被氯所取代,其结晶性下降、变软、玻玻璃化温度降低。

但在氯化聚乙烯中氯含量超过一定值时,玻璃化温度随之增高,因此,氯化聚乙烯的玻璃化温度和熔点可比原来的聚乙烯高或低。

氯化聚乙烯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乙烯-氯乙烯-1,2-二氯乙烯的共聚合体,普通氯化聚乙烯的含氯量为25%~45%(质量),随树脂的分子量、含氯量、分子结构及氯化工艺的不同,可呈现硬性塑料到弹性体的不同性能。

氯化聚乙烯具有优良的耐侯性住、耐寒性、耐冲击性、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和电气性能等,同时具有塑料和橡胶的双重性能。

并与其他塑料和填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因此,它可以填充大量的填料,例如100份树脂中可填充400份钛白粉或300份皂土(或炭黑),含氯量超过25%的氯化聚乙烯还具有自熄性。

它还可以用有机过氧化物等进行交联制得硫化型聚合物。

成型加工氯化聚乙烯可用一般的挤出和注射设备进行成型加工。

它和聚氯乙烯掺混后,即可用普通的聚氯乙烯加工设备进行各种成型加工,所得制品耐冲击性得到提高。

用途①氯化聚乙烯作主体材料的应用以氯化聚乙烯为主体,采用PVC、HDPE、MBS改性,可用挤塑成型法制造耐油管、耐酸管、防永卷材、异型材、薄膜和收缩膜等,也可涂覆、注塑、模压、层合、焊接、粘合和机加工。

CPE/PVC共混阻燃材料见表2-39。

料方面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中国氯化聚乙烯主要用作硬质PVC的增韧改性剂,它可以提高硬质PVC的弹性、韧性和低温性能,CPE改性的PVC脆化温度可降至一40℃,而耐热性、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远优于其他橡胶改性剂,因而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等领域。

②氯化聚乙烯改性PE的应用聚乙烯中加入CPE可改善其印刷性、阻燃性和柔韧性。

在HDPE中加入5%的CPE的共混物与油墨的粘接力可提高3倍,在矿用PE软管配方中加入CPE、Sb2O3和白油后的阻燃性提高,且燃烧时无熔流物,用CPE改性的PE泡沫塑料发泡体的密度增大。

②氯化聚乙烯作增容剂的应用CPE是二元共混体系的增容剂,用于与ABS、PS、PP、PE、PVC、橡胶等进行共混改性,例如在PVC/PE共混体系中可显着提高韧性、冲击强度和促进塑化。

共混物的注塑制品可用作机械零部件,它们的1/3产品用于薄片的复合和涂层等方面。

3、高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改性LDPE较柔软,但因强度及气密性较差不适宜制做各种容器和齿轮、轴承等零部件;另一方面HDPE硬度大,缺乏柔韧性不宜制取薄膜等软制品。

将两种密度聚乙烯共混可制得软硬适中的聚乙烯材料,从而适应更广泛的用途。

两种密度不同的聚乙烯按各种比例共混后可得到一系列有中间性能的共混物。

这些聚乙烯共混物的性能,如密度、结晶度、硬度、软化点等的变化很有规律,符合根据原料共混比所计算之线性加和值,然而,断裂伸长率及拉伸强度的变化稍显特殊,当在HDFE中掺入LDPE的比例少于60/40时,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即使比例为50/50时,亦增加不多,但此时拉伸强度却出现一极大值。

LDPE中掺入HDPE增加了密度,降低了药品渗透性,也降低了透气性透汽性,此外,上述共混聚乙烯刚性较好,刚性对于生产包装薄膜、容器是必须具备的性质。

由于刚性和强度的提高,包装薄膜的厚度可减少一半,因而使成本下降。

高、低密度聚乙烯共混薄膜的透光性除与共混比例有关外还与原料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有关。

据资料报导,含HDPE的共混聚乙烯薄膜以及原料组分分子量分布越窄的共混聚乙烯薄膜,其透光性越好。

但是,共混聚乙烯薄膜中含HDPE 比例不能过大,否则会对薄膜的撕裂强度和热封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