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调和肝脾剂课件

合集下载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邪 居
默默不欲饮食
肝胆疏泄不利,胃失和降
少 阳
喜呕

心烦、口苦
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
表 半 里
咽干、目眩
—邪尚未入里化热
舌苔薄白—肝郁之征
脉弦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经水适断
妇人伤寒,适月经已来,血海空虚,
寒热发作有时 邪热乘虚而入,热与血结
3、疟疾、黄疸等见少阳证者。
当归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药 白术 柴胡去苗各一两
用法:共为粗末,每服6-9g,煨姜、薄荷少许,共煎汤温服,日三 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亦有丸剂,每服 6-9g,日服2次。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病机:肝郁血虚脾弱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 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脾不和证。 证候:胸胁脘腹胀痛,神疲少食,月经不调,手足不温等。 配伍特点:疏肝理气 + 健脾养血 代表方:逍遥散、四逆散、痛泻要方。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甘草微炙赤,半两
治法: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病机:
心下痞满不痛
寒热互结于心下
寒 热
呕吐
胃气上逆

中气既伤
结 之 肠鸣下利 脾阳不升
升降失常


舌苔薄黄而腻 —少阳邪热陷里,寒热互结之体征
方剂学下篇—和解剂课件
方解:
君:半夏—辛温,散结除痞,降逆止呕

(2024年)方剂学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方剂学ppt课件完整版
主要用于治疗里寒证,如理中丸、四逆汤等。
补益剂
主要用于治疗虚证,如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等 。
2024/3/26
8
常见方剂类型介绍
消导剂
主要用于治疗食积证,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等。
理气剂
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证,如越鞠丸、柴胡疏肝散 等。
2024/3/26
理血剂
主要用于治疗血瘀证和出血证,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
34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与发扬
继承经典名方
学习并掌握历代医家留下的经典方剂 ,如麻黄汤、桂枝汤等。
发掘民间验方
收集并整理民间流传的有效验方,加 以研究利用。
师承名医经验
跟随名老中医学习,传承其独特的诊 疗经验和方剂运用心得。
2024/3/26
35
创新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
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 创新方剂研发思路。
痹症
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等,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主,适用于 风寒湿痹型痹症。
26
05
方剂制备工艺及质量 控制
2024/3/26
27
传统制备工艺简介
手工炮制
如炒、炙、煅、蒸、煮等传统炮制方法。
2024/3/26
水提醇沉
用于去除杂质、保留有效成分。
粉碎与过筛
将药材粉碎成适当粒度,便于制剂和服用。
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 使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灶的药物;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2024/3/26
5
方剂分类方法
如汤剂、丸剂、散剂等。
如麻黄汤类方、桂枝汤类 方等。

方剂和解剂.ppt

方剂和解剂.ppt
概述
一、定义: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截疟 等作用,治疗少阳证、肝脾不和证、肠胃不和证、疟疾的 方剂,统称和解剂。
二、适用范围:
1、伤寒邪入少阳。《伤寒明理论》:“伤寒邪在表者,必渍 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 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 则可矣。”
柴 少阳;
表半里之邪;半 为主,兼 虚,少阳热轻。
胡 治 邪 在 少 夏 生 姜 和 胃 降 逆 , 益气和胃 默 默 不 欲 饮 食 ,
汤 阳 , 见 寒 参枣草扶正祛邪。
心烦喜呕。苔
热往来,
薄白,脉弦。
苔白,脉
蒿 弦等。
青蒿、黄芩内清 清胆利湿 少阳热重,兼

少阳湿热,透邪 为主,兼 痰浊内阻。吐

胆 臣 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
利 湿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加强化痰止呕之功
和 佐使 碧玉散
胃 化 痰
(滑石、甘草、青黛) 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
赤茯苓
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
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
瘟 疫 或
疟 疾
邪 伏 膜 原
开 达 膜 原 辟 秽 化 浊
达原饮《温疫论》
憎寒壮热,发无定时—邪在半表半里 胸闷呕恶—湿邪阻遏,气逆胃阻 头痛烦躁—热伏于里 脉弦滑数—湿热之征 舌苔白厚如积粉—湿浊深伏于膜原
槟榔—下气破结,疏通壅滞 厚朴—燥湿除满,下气化浊 草果—辛烈气雄,辟秽化浊,燥湿止呕 黄芩—泄火燥湿 知母—清热滋阴 芍药—敛阴清热,制约厚朴、草果温燥伤阴 甘草—调和诸药
气 湿机 浊闭 深阻 伏湿 膜遏 原热
伏 君 臣 佐 使
方 相同

方剂学课件 3和解剂

方剂学课件 3和解剂

青蒿、生姜 人参、大枣 黄芩、青黛 柴胡、陈皮、枳壳 半夏、茯苓
小柴胡汤
《伤寒论》(A类)
❖ 少阳病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
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 寒热,……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
正邪分争--往来寒热
伤 气机阻滞--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

少 阳 证
循经上炎--咽干、目眩、心烦 胆热
❖ 组成: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 黄芩、甘草
❖ 功用: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 主治: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憎寒壮热,
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 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苔垢腻,或舌 质红,苔白厚如积粉。
附方:
1.柴胡达原饮(《通俗伤寒论》) ❖ 组成:柴胡、生川朴、青皮、炙草、黄芩、苦
第三节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A类)
病机分析
邪 在 误下 少 阳
邪热内陷
下伤中阳 寒邪内生
寒热互结中焦
阻滞气机
心下痞满
升降失调
呕吐、下利 苔薄黄而腻
君 半夏—散结消痞,降逆止呕
干姜—温中散寒 臣
黄连、黄芩—泻热开痞
佐 人参、大枣—益气补脾
佐使 甘草—补脾和中,调和诸药
黄芩 (苦寒) 黄连 (苦寒)
❖ 功用:和胃补中,降逆消痞。 ❖ 主治:胃气虚弱痞证。下利日数十行,谷不
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 不得安。
3、黄连汤(《伤寒论》) ❖ 组成:半夏泻心汤加黄连二两,桂枝三两,
去黄芩而成。 ❖ 功用:寒热并调,和胃降逆。 ❖ 主治:上热下寒证。胸脘痞闷,烦热。气逆
欲呕,腹中痛,或肠鸣泄泻,舌苔白滑,脉 弦。

《方剂学》PPT课件:03-和解剂

《方剂学》PPT课件:03-和解剂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小柴胡汤的方义及变化运用;其与蒿芩清胆 汤在配伍、功用及主治方面有何异同?
2、大柴胡汤主治何病证?此方由何方变化而来?为 何要如此变化?请结合主治证病机分析。
3、试述四逆散主治 “四逆” 的病机及临床特点。 如何理解本方又是调和肝脾的基础方?
4、试述逍遥散的方义。
5、半夏泻心汤由何方变化而成?为何要如此变化? 请结合主治证病机加以分析之。
热陷于里 苔腻微黄
脾虚生湿
[治法] 平调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
[方药配伍]
君:半夏——散结除痞,和
胃降逆止呕
干姜——辛热温中散寒

黄芩 苦寒清热泄痞
黄连
辛温配苦寒 辛开苦降 调和寒热 散结除痞
人参 佐
大枣
益气补中,助运化以正升降
寒热平调 散结除痞
使:炙甘草 ——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 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
第三章 和解剂
【目的要求】
1、熟悉和解剂概念、适应范围、分类、组方配伍规 律及使用注意事项。
2、掌握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 泻心汤。
3、熟悉蒿芩清胆汤。 4、了解痛泻要方、达原饮。
【教学内容】 一、概 述
1、概念——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 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 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
----《名医类 案》
大柴胡汤
[主治症病机]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邪在少阳
少阳病未解 呕不止 胆热犯胃 热传阳明 郁郁微烦 热结心下 内结成实 心下痞硬或满痛 热结 大便不解或下利 阳明 舌苔黄,脉弦数 成实
少阳阳明合病 邪在少阳为主 热结阳明较轻

精品课件-《方剂学》调和肝脾剂课件

精品课件-《方剂学》调和肝脾剂课件

血虚— 血濡养功能不足——口燥咽干
(虚脉)
三、治法及方义
治法 :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方义:
君 柴胡——疏肝解郁 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体用并调
臣 当归——养血活血。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佐 煨生姜——辛散达郁,且温胃降逆和中 薄荷——辛散达郁,且清郁热
使 炙甘草——调和诸药,合白芍缓急止痛
二、主治及病机 主治:肝郁脾弱血虚证
肝体失养
肝郁
脾虚
血虚











病机分析: 肝经气机不畅—经行部位胀痛: 胁痛,头
肝郁—
(弦脉)
脾虚—
(虚脉)
痛,乳房胀痛
生殖之精排出失常— 月经不调
情志不畅—心情抑郁 血液与水液输布失常—子宫肌瘤、面部色斑,
梅核气。
运பைடு நூலகம்失常——纳少
气的生化不足——神疲乏力
《方剂学》调和肝脾剂课件
概述:
1、调和肝脾剂的适用证:
肝脾不和证
肝病传脾 脾病及肝
2、肝脾不和证发生的原因:
肝脾关系密切
➢功能上相互影响 ➢病理上恶性循环
调气
肝主疏泄 脾主运化
生血
肝失 木不疏土 脾失 疏泄 土不荣木 运化
3、调和肝脾剂的常用药物组成:
疏肝药(针对肝气郁结):如柴胡、香附等。
健脾药(针对脾虚失运):如白术、茯苓(健 脾),或枳壳、木香(运脾)等。
肝脾不和 (肝脾气郁)
脾气郁滞
二、治法及方义
治法: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方义分析:
君 柴胡:透邪外达,疏肝解郁。 臣 白芍:1、养血柔肝 2、敛阴3、缓急止痛。 佐 枳实:理气解郁导滞。 使 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课件pptx-2024鲜版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课件pptx-2024鲜版

2024/3/27
和解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 应用
常用和解剂的组成、功效 及主治
和解剂在现代医学中的应 用及研究进展
27
学习方法与技巧分享
掌握和解剂的基本知识,包 括定义、分类、组成、功效 等
多做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病 例加深对和解剂应用的理解
2024/3/27
理解和解剂的配伍规律,注 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 响
解剂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2024/3/27
02
国际化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医药界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和解剂的国际化发展。
04
拓展应用领域
探索和解剂在更多疾病领域的应用 可能性,如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
疾病等。
25
06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课件总结与回顾
2024/3/27
26
重点内容回顾
和解剂的定义、分类及应 用范围
药理作用研究
探讨和解剂在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临床 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研究和解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为合理用药提 供指导。
23
临床研究进展与挑战
2024/3/27
临床研究现状
总结近年来和解剂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成果,包括对不同疾病的 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估。
调节免疫因子分泌
和解剂能够调节免疫因子的分泌,如促进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免疫因子的产生,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024/3/27
14
改善微循环作用
扩张血管
和解剂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扩张血管,增加 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VS
抗血小板聚集
和解剂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从 而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

中医方剂学第章和解剂剖析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第章和解剂剖析PPT课件
适应证
伤寒少阳证
伤寒少阳病的特点: 病位:半表半里 病势:太阳传少阳—正气受损 病变特点: 半表半里 透邪外出 正气不足 益气扶正 胆火上炎 清泄胆热 气机郁滞 疏畅气机 津液壅滞 祛除水湿
柴胡 青蒿 黄芩 人参 大枣 甘草 黄芩 青黛 柴胡 陈皮 枳壳 半夏 茯苓
• 诊断:中医:少阳证。 西医:不明原因高 热。 • 治则:和解少阳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柴 胡22克,黄芩12克,半夏9克,党参12克, 青蒿12克,白薇 12克,生地9克。 • 按语:本病例为典型的少阳证寒热往来, 故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因病程过久,多 次 发热而伤阴,故加青蒿以清深入骨间阴 分之邪;白薇凉血清热,治发热定时 ;生 地甘寒益阴,清热降火。6剂后病愈,未再 发作。
三、使用注意:
1.和解少阳剂,主治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故 凡邪仍在肌表,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均 不宜使用;邪在表而误用和解,则易引邪深 入,邪已入里而误用和解,则会延误病情。 2.劳倦内伤,或气血虚损所致之寒热往来, 均不宜使用和解剂。 3.情志所伤的肝脾不和,宜配合思想开导。
第一节 和解少阳
* 配伍特点: 本方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和解少阳为
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脾胃调和,诸证自 愈。
• 用量特点: • 柴胡为人参、甘草的一倍以上。
小柴胡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和解少阳 的代表方。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口苦,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苔薄白,脉弦
其他证: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 黄疸;内伤杂病见少阳证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证。 * 指妇人月经期间,外受风寒,化热内传, 热与血相互搏结,故见经水不当断而断,又 见少阳寒热往来等证候者。 3.疟疾、黄疸及内科杂病见少阳证。 【病机】邪聚少阳,胆胃不和。 【治法】和解少阳。

中医方剂学第讲和解剂ppt课件-2024鲜版

中医方剂学第讲和解剂ppt课件-2024鲜版

特点
药性平和,通过和解、调和的方法达到祛除病邪、恢复正气、调整脏腑功能的 目的,既不峻猛攻邪,也不补益安正,使表里上下、脏腑气血、阴阳和调。
2024/3/27
4
和解剂的历史渊源
源于《伤寒论》
和解剂最早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 如小柴胡汤等经典方剂至今仍被广泛 应用。
后世发展
后世医家在《伤寒论》的基础上,不断 发展和创新,形成了多种和解剂,如逍 遥散、半夏泻心汤等,丰富了和解剂的 内容和应用范围。
2024/3/27
19
脾胃不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适应症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 状,多见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
注意事项
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生冷油腻等刺 激性食物。
常用方剂
如香砂六君子汤、保和丸等,具有健 脾和胃、消食化积的功效。
2024/3/27
20
05
和解剂的现代研究
2024/3/27
21
药效学研究
15
04
和解剂的临床应用
2024/3/27
16
感冒发热
01
02
03
适应症
感冒初期,症见发热、恶 寒、头痛、身痛等。
2024/3/27
常用方剂
如小柴胡汤、柴葛解肌汤 等,具有和解表里、扶正 祛邪的作用。
注意事项
需根据感冒类型(风寒、 风热等)及患者体质进行 辨证施治。
17
咳嗽气喘
适应症
咳嗽、气喘等症状,多见 于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2024/3/27
常用方剂
如麻杏石甘汤、苏子降气 汤等,具有宣肺止咳、平 喘化痰的功效。
注意事项
需根据病情轻重及患者体 质调整药物剂量和配伍。

方剂学三和解剂PPT课件

方剂学三和解剂PPT课件

1、辨证要点:往来寒热,热重寒轻,吐酸
右滑。
苦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左弦
2、加减:呕多合左金丸; 湿热黄疸加茵陈。
3、现代用于急性胆囊炎,急性胃炎,慢性 胰
肾盂肾
腺炎,肠伤寒,急性黄疸型肝炎,
炎。
逍遥散
《和剂局方》
柴胡
薄荷
当归
茯苓 甘草
白芍
白术 煨姜
一、配伍意义:
柴胡 助肝 治
疏肝解郁
薄荷 用
散结除痞,和胃降逆 除痞必以辛
干姜 温中祛寒

能散其痞 邪
黄芩 苦寒降泄
泻心必以苦 祛 热
黄连 清泻热邪
苦能泻其满 邪
人参、甘草、大枣 干
补益脾胃,防半夏、
脾胃
姜伤脾胃之阴,防黄芩、黄连伤
之阳。
配伍特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合剂。
五、应用:
1、凡是寒热互结心下,症见心下痞满而不 痛,
肠鸣呕吐,苔薄黄而腻,即可使用。
头晕目眩
四、应用:
1、本方为调理肝脾常用方,无论 是内科、妇科属肝郁血虚者均可应用。
以两胁疼痛,月经不调,神疲食少, 脉弦虚为使用要点。
2、丹栀逍遥散
本方加丹皮、栀子。用于肝郁血 虚
发热之症,症见潮热,盗汗,头 痛
目赤,口干颊赤。
3、黑逍遥散
本方加生地、熟地。用于肝郁血 虚
经前腹痛,脉弦。
4、加减: 胁痛加川楝子、玄胡索;纳差 加麦芽、山
茯苓
清利湿热,导邪从小便而去,
碧玉散
使湿浊有出路。
(青黛、滑石、甘草)
三、主治:少阳湿热证。
胆经郁热偏盛 胸胁
寒热如疟,热重寒轻,
满闷
痰浊中阻,胆热夹痰上扰 苦水,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调和肝脾)——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调和肝脾)——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调和肝脾)——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组成柴胡,去苗、当归,去苗,微炒、白芍、白术、茯苓去皮,白者,各一两、甘草微炙赤,五钱。

二、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9克),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参照原方比例,酌定用量,作汤剂煎服。

亦有丸剂,每日二次,每次6~9克)。

三、歌括1.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2.丹梔逍遥散更有丹梔逍遥散,调经解郁清热着;3.黑逍遥散黑逍遥散有生地,血虚痛经功效卓。

四、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五、主治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六、方解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

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

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

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

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

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

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

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

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散肝郁而生之热。

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七、附方及方论1.加味逍遥散(《内科摘要》):逍遥散加丹皮、梔子各一钱(3克),水煎服。

功用:疏肝健脾,和血调经。

主治:肝脾血虚,化火生热。

或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作痛,或小腹胀坠,小便涩痛等。

2.黑逍遥散(《医略六书·女科指要》):逍遥散加生地或熟地。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和解剂PPT课件
③大枣助人参益气补脾,助甘草和药性
功用
和解少阳
主治
1.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 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四大证),口 苦、咽干、目率、脉弦,共八大证。
2.热入血室:月经适断,往来寒热。
第7页/共40页
小柴胡汤歌诀
方歌: 小柴胡汤和解供,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 少阳百病此为宗。
趣味记忆:生芹菜炒大虾仁。 (生姜 黄芩 柴胡 甘草 大枣 半夏
• 7.《内科摘要》中加味逍遥散即逍遥散加( ) • A.生地、熟地 B.生地、黄芩 C.香附、随金 • 8.逍遥散中薄荷的作用是( )
D. 丹 皮 、 山 栀
E.苍术、木香
• 9.大柴胡汤重用生姜,是由于症见
第35页/共40页
复习思考题
• 三、多项选择题 • 1.原方用法中注明去滓再煎的方剂有( )
君 和解少阳
黄芩(三两)9g
臣 清泄少阳之热
组 成
二者合用,一散一表,散不透表,清不走 里,恰入少阳,和解 (清解)少阳之邪
人参(三两)9g
佐 补益中气
①补气以祛邪; ②扶正以御邪
半夏(半升)9g
佐 降逆和胃止呕
炙甘草(三两)9g
使 调和药性
第6页/共40页
生姜 三两6g 大枣 四攻
①调和表里 佐 ②生姜和胃止呕助半夏
配以茯苓、滑石,于和解之中而兼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之效。宜于少阳胆热偏重,兼有
湿热痰浊者。
• 六、分析题

柴胡为君,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和血,且当归为血中之气药,
能活血气行,共为臣药。君臣相伍,补肝体而遂肝用。香附、陈皮助柴胡理气解郁。白
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既助生化之源,又培土抑木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8.2 调和肝脾

8.2  调和肝脾

第二节调和肝脾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脾不和的病证。

其证多由肝气郁结,横犯脾土,或因脾虚不充,肝失疏泄,而肝木乘脾,以致脘腹胸胁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以及手足不温等证。

常用疏肝理气药如柴胡、枳壳、陈皮等,与健脾药如白术、茯苓、甘草等配伍组方。

代表方如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

四逆散{伤寒论)[组成} 甘草炙(6g) 枳实破,水渍,炙干(6g) 柴胡{6g) 芍药(6g)各十分{用法} 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功用] 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1.阳郁厥逆证。

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脉弦。

2.肝脾不和证。

胁肋胀痛,脘腹疼痛,脉弦等。

{方解] 本方在《伤寒论》中治“少阴病,四逆”。

其证缘于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

此种“四逆”与阳衰阴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质区别。

正如李中梓云:“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为逆冷”。

故治宜透邪解郁,调畅气机为法。

方中取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为君药。

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与柴胡合用,以致阴和阳,条达肝气,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阴伤血之弊。

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疏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效;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

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综合四药,共奏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效,使邪去郁解,气血调畅,清阳得伸,四逆自愈。

由于本方有疏肝理脾之功,所以后世常以本方加减治疗肝脾不和诸证。

{运用}1.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之通剂,常用于肝胆气郁而致的四逆,或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

以手足不温,或胁肋疼痛,脉弦为证治要点。

2.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悸者,加桂枝以温心阳;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除下重;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有热者,加栀子、川楝子以清内热。

中医方剂学PPT 和解剂

中医方剂学PPT 和解剂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三、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邪在肌表,未入少阳,或邪已入里,阳明 、邪在肌表,未入少阳,或邪已入里, 热盛,不可用小柴胡汤。 热盛,不可用小柴胡汤。 2、七情内伤而致肝脾不和当配合精神疗法。 、七情内伤而致肝脾不和当配合精神疗法。 3、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气血虚弱致寒热不 、劳倦内伤,饮食失调, 宜使用,以免延误病情。 宜使用,以免延误病情。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二、方解: 方解: 白术 白芍 陈皮 防风 健脾燥湿, 健脾燥湿,益气止泻 养血柔肝, 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理气和中, 理气和中,醒脾化湿 散肝舒脾, 散肝舒脾,胜湿止泻 补脾土而抑肝 木 调气机而止疼 痛
讨论: 讨论:本方为何用防风而不用柴胡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4、加减: 、加减: 胁痛加川楝子、玄胡索;纳差加麦芽、山楂; 胁痛加川楝子、玄胡索;纳差加麦芽、山楂; 谷丙转氨酶升高加蒲公英、 败酱草、 黄芩、 谷丙转氨酶升高加蒲公英 、 败酱草 、 黄芩 、 龙 胆草;肝脾肿大加鳖甲、牡蛎、丹参、三棱、 胆草;肝脾肿大加鳖甲、牡蛎、丹参、三棱、莪 橘核、荔子核。 术;乳腺小叶增生加 橘核、荔子核。 5、现代应用: 、现代应用: 慢性肝炎、 神经衰弱、 更年期综合征、 慢性肝炎 、 神经衰弱 、 更年期综合征 、 乳腺 小叶增生等、 情志疾病。 小叶增生等、 情志疾病。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小柴胡汤 伤寒论》 《伤寒论》 一.组成:1.主要配伍 主要配伍:柴胡配黄芩 组成 主要配伍 2.柴胡用量 柴胡用量:宜偏重, 柴胡用量 原方:半斤,讲义:24克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二、主治: 主治 1、伤寒少阳证 、 ①含义:伤寒六经辩证中邪居 含义 半表半里的三阳病之一。 ②病机:邪居少阳,犯及于胃。 病机 ③主症:26字证。 主症

方剂学之和解剂课件

方剂学之和解剂课件
方剂学之和解剂课件
• 概述 • 和解少阳剂 • 调和肝脾剂 • 调和肠胃剂 • 其他类型和解剂 •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概述
和解剂定义与特点
定义
和解剂是指具有和解少阳、调和 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 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 和等证候的中药方剂。
特点
药性平和,作用缓慢,适用于病 情复杂、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 证候。
保和丸
适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等症。
注意事项与禁忌
01
使用调和肠胃剂时应注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生冷 、刺激性食物。
02
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忌与含有人参、皂荚、五灵脂等成分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
03
生不良反应。
05
其他类型和解剂
表里双解剂概念及分类
06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和解剂在中医临床中应用
调和肝脾
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脾失健运之证,如逍遥散加 减。
调和肠胃
针对肠胃不和、寒热错杂之证,如半夏泻心汤等 方剂的应用。
调和少阳
少阳病证的治则是以和解表里为主,如小柴胡汤 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
典型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
肝气郁结型胃痛的治疗与方剂选 用。
禁忌
对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胆湿热等实证 ,以及脾胃虚寒、肝肾阴虚等虚证,均不宜 使用调和肝脾剂。孕妇慎用或禁用此类方剂 。
04
调和肠胃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肠胃不和证概念及表现
01
肠胃不和证是指肠胃功能紊乱, 出现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 失调等症状的证候。
02
临床表现包括食欲不振、嗳气吞 酸、腹胀肠鸣、大便异常等消化 系统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或枳壳、木香(运脾)等。
养血药(以养肝柔肝,且顾脾虚生血不足):
如当归、白芍等。
4
4、代表方: 逍遥散、四逆散、痛泻药方。
5
逍遥散 一、概述: 1、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方剂命名:
“逍遥”含义:通“消摇”。( 宋·黄几复)
“逍者消也,如阳动冰消,虽耗不竭其本;遥者摇也,如舟行水摇,虽动不伤其内”。 ——提示该方解郁而又不伤正气 。
6
主治:肝郁脾弱血虚证
二、主治及病机
肝郁
肝体失养
脾虚 影 响 中 焦 气 机
血虚 血 生 化 无 源
7
病机分析:
肝郁— (弦脉)
肝经气机不畅—经行部位胀痛: 胁痛,头 痛,乳房胀痛 生殖之精排出失常— 月经不调
情志不畅—心情抑郁
血液及水液输布失常—子宫肌瘤、面部色斑,
脾虚— (虚脉)
运化失常——纳少 气的生化不足——神疲乏力
枳实常用枳壳代。
三、常用药组
26
四、运 用: 1、辨证要点:
手足不温,或胁肋、脘腹疼痛、脉弦。
27
2、常用加减: 气郁重:加香附、郁金; 泄利下重:加薤白; 腹中冷痛:加炮附子;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
28
3、现代常用于治疗: 胃肠病: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症,等; 肝胆病: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等; 妇科病:附件炎、输卵管阻塞,等。
33
作业 1、四逆散主治的病机有何特点? 2、四逆散中常见药对各自的配伍意义。
34
痛泻要方
《丹溪心法》
35
肝脾不和
一、主治证侯分析:土虚木乘之痛泻。
肝旺
乘脾
脾虚
生湿
腹痛 泄泻
36
二、治法及方义
治法: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方义分析:
白白陈防 术芍皮风 君 臣 佐 佐使
37
三、运用 1、辨证要点:
痛,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
17
病案

高某,女性,71岁,退休教师。1993年9月17日初诊。主诉:胆囊手术切除后7年,右上腹隐痛1年。B超见
肝内胆管结石。现症:右上腹隐痛,窜及胁背,口干苦,尿黄,纳差神疲。舌边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18
中医辨证:肝郁脾虚,湿热内蕴。 治法:疏肝健脾,清利湿热。 方药:逍遥散加减:
方剂学调和肝脾剂课件
概述: 1、调和肝脾剂的适用证:
肝脾不和证
肝病传脾 脾病及肝
2
2、肝脾不和证发生的原因: 肝脾关系密切
➢功能上相互影响
➢病理上恶性循环
调气
肝主疏泄
脾主运化
生血
肝失疏泄
木不疏土
土不荣木
脾失运化
3
3、调和肝脾剂的常用药物组成:
疏肝药(针对肝气郁结):如柴胡、香附等。
健脾药(针对脾虚失运):如白术、茯苓(健
柴胡配白芍 白芍配当归 茯苓配白术
:调肝 :补血 :健脾祛湿
10
四、配伍特点 1、肝脾同治 2、气血津液兼顾
“以一方治其木郁,诸郁皆因而愈,逍遥散是也 ” ————
明۰赵献可
11
五、运用 1、辨证要点:
胁痛,或月经不调,神疲食少,舌淡,脉弦而虚。
12
2、现代应用: 1)肝胆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等;
2)胃肠病: 慢性胃炎、胃肠神经症、十二指肠溃疡,等; 3)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小叶增生、急慢性乳腺炎、盆腔炎、子宫肌瘤、不孕症,等。 4)皮肤病:黄褐斑、痤疮、白癜风,等。 5)精神疾病:失眠、抑郁症、癔病、癫病,等。
13
3、妇科常用加减 月经不调:瘀:鸡血藤、香附、泽兰、川芎 虚:生地、熟地、女贞子 乳房包块:橘络、青皮、夏枯草、牡蛎 子宫肌瘤:合桂枝茯苓丸 更年期综合征:合六味地黄丸
14
4、剂型: 煮散剂。现代一般使用汤剂或丸剂。
15
5、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者慎用。
16
六、附方 1、加味逍遥散
组成:柴胡 芍药 当归 茯苓 炒白术各一钱 丹皮 炒山栀 炙甘草各五分 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清热,健脾养血。 主治:肝郁血虚生热证。证见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
醋柴胡10g 薄荷10g(后下) 当归10g 白芍10g 茯苓15g 白术10g 炙甘草6g 茵陈15g 金钱草30g 海金沙10g (包) 郁金10g 川楝子6g 。7剂, 每日1剂,水煎服。
19
小结 1、主治证候:肝郁脾虚血虚证,特别要把握肝郁、脾虚这两点。 2、治法:疏肝健脾养血。 3、用药:注意几个常用药对。 4、对肝郁病人要注意情志的疏导。
20
作业 1、逍遥散主治的病机有何特点? 2、逍遥散的配伍有何特点?方中使用芍
药、当归的意义?
21
四逆散 《伤寒论》
22
一、主治证侯分析
• 1、阳郁厥逆证
外邪传经入里
郁遏气机
阳气内郁,不得温养四末
脉弦
影响诸脏功能
四逆
腹痛,泄利下重 咳逆,心悸,小便不利
23
2、肝脾气郁证: 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血虚— (虚脉)
血濡养功能不足——口燥咽干
梅核气。
8
三、治法及方义
治法
: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Hale Waihona Puke 方义:柴胡——疏肝解郁

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当归——养血活血。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煨生姜——辛散达郁,且温胃降逆和中

薄荷——辛散达郁,且清郁热
炙甘草——调和诸药,合白芍缓急止痛
体用并调

使
9
常用药对:
29
4、使用注意: 阳微阴盛的寒厥证忌用。
30
病案 杨某某,男,41岁。胃脘胀满不适7年余,外院胃镜提示:胃黏膜有中度充血及水肿,可见散在少量糜烂及小出血点, 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部糜烂。幽门螺旋杆菌(+)。患者近来病情加重,胃脘隐痛,劳则痛甚,脘痛引胁,嗳气 频繁,泛酸,纳呆,舌质尖红,苔薄黄,脉沉弦。




(肝脾气郁)
肝气郁滞
脾气郁滞
24
二、治法及方义
治法: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方义分析:

柴胡:透邪外达,疏肝解郁。


白芍:1、养血柔肝 2、敛阴3、缓急止痛。
使
枳实:理气解郁导滞。
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25
柴胡、芍药:疏肝养肝以调肝。 柴胡、枳实:调理肝脾气机。 枳实、芍药:调理气血治腹痛。
31
辨证:肝郁犯胃; 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四逆散加减:柴胡、川黄连各9克,白芍、枳壳各12克,木香、甘草、梅花各6克,煅瓦楞子15克,蒲公英30
克,炒鸡内金20克。 7剂, 每日1剂,水煎服。
32
小结 1、主治证候:阳郁厥逆证;肝脾气郁虚。特别要把握气郁。 2、治法:疏肝理脾。 3、用药:注意几个常用药对。 4、对肝郁病人要注意情志的疏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