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千克吨的认识》参考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单元 克、千克、吨的认识吨的认识

2024年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单元 克、千克、吨的认识吨的认识

2. 吨的认识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3,吨的认识。

教学提示:从学生身边生活入手,通过观察、计算、体验等活动获取新知。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认识吨。

(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以及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建立1吨实际质量的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个苹果、一袋10千克大米、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吃的水果,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拿出一个苹果,猜一猜这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有多少呢?生1:50克生2:100克师:大家估计的差不多,这一箱苹果呢?生:10千克。

接着,出示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的图片,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一车苹果质量又是多少呢?生1:2000千克生2:5000千克2.出示一些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有多重。

师:计量这些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如果都用千克作单位,结果会怎样?生:数很大,不够方便。

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同学们估计一个苹果,一箱苹果的重量时虽然数值上稍有差别,但使用的单位都是克和千克,这说明当我们需要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时,通常用克、千克作单位,但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不能够很好的表达了,这时,就要引入一个更大的表示物体质量(重量)的单位——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

板书:吨的认识设计意图:课前制造悬念,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从生活中的常见的苹果,一箱,一车入手,让学生认识到了学习大的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克、千克、吨的重量单位,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使用克、千克、吨进行重量计量和转换。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重量单位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重量单位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2.克、千克、吨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难点:1.吨是比较大的重量单位,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

2.灵活运用克、千克、吨进行计量和换算。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书籍、水瓶、小蜡烛等。

3.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品,并问学生如何描述物品的重量。

2.提问:a.你们平时如何描述物体的重量?b.有哪些常见的重量单位?Step 2 概念讲解(15分钟)1.介绍克、千克、吨的定义、符号和换算关系:a.克(g)是重量单位中的一种,常用于描述小物体的重量,1千克等于1000克;b. 千克(kg)是重量单位中的一种,常用于描述一般物体的重量,1吨等于1000千克;c.吨(t)是重量单位中的一种,常用于描述比较大的物体或货物的重量。

2.利用实物,比如书籍、水瓶等,进行示范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Step 3 计量实践(25分钟)1.给学生一些物品,让他们用克、千克、吨来描述物品的重量。

2.设计一些实践活动:a.估算教室中各种物品的重量,并用克、千克、吨进行描述;b.要求学生使用千克、吨进行购物清单的制作和计算,体验日常生活中使用重量单位的实际应用。

3.学生自主完成实践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解答疑惑。

Step 4 归纳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将计量实践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克、千克、吨的换算关系。

2.教师进行概念解释和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Step 5 拓展应用(20分钟)1.利用练习册或工作纸,进行克、千克、吨的换算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1了解质量单位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

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

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认识工具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介绍天平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称盐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

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讨论: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三、课堂活动1分组活动:称学习用品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五、课后延伸克、千克、吨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

五年级《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

五年级《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

五年级《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动物趣闻,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意义,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2. 培养学生能够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能灵活地运用质量单位进行计量。

3.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数学。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 能够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三、教学难点:1. 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理解与应用。

2. 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物故事,引入质量单位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克、千克、吨。

2. 教学新课:1)讲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意义。

2)演示1吨、1千克、1克的重量,让学生感受它们的大小。

3)讲解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克、千克、吨进行计量,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5. 课后作业:设计一些课后作业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质量单位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动物趣闻引入质量单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克、千克、吨的认识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质量单位的能力,以及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运用质量单位,增进亲子关系。

克、千克、吨教案

克、千克、吨教案

克、千克、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概念。

2. 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运用克、千克、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难点:运用克、千克、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的大小。

2. 采用换算练习法,巩固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3. 采用问题解决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各种质量物品(如水果、蔬菜、文具等)。

3. 称重工具(如电子秤、天平等)。

4. 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观察和感受各种质量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计量单位。

2. 讲解克、千克、吨的概念:讲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含义及应用。

3. 换算练习:进行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练习,巩固换算关系。

4.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克、千克、吨解决购物、称重等实际问题。

七、巩固练习1.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克、千克、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强调运用克、千克、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九、作业布置1. 设计课后作业,巩固克、千克、吨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质量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十、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实际操作:使用称重工具(如电子秤、天平等)进行物品的称重。

2. 练习题:设计有关称重和质量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克、 千克、 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克、 千克、 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克、千克、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克、千克、吨这三个重量单位的概念。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将物品的重量转换成克、千克、吨。

3.学生能够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克、千克、吨的认识与计算。

2.教学难点:吨和千克之间的转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出示物品(如一支笔、一袋米等),要求学生对其重量进行估算。

引导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并指出估算时应该使用较小单位的量进行估算。

例如,用克对笔的重量进行估算,用千克对米的重量进行估算等。

2. 引入知识点通过课件等教具向学生介绍克、千克、吨三个单位的概念和转换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1克等于1000毫克,1千克等于1000克,1吨等于1000千克等。

3. 讲解练习通过讲解例题和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和技能。

例如,一辆汽车的重量是1200千克,那么它的重量是多少吨? 1吨等于多少千克?通过这样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

4. 教师评价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进行学生的成果评价,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补充。

四、教学策略1.合作学习策略。

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加深彼此之间的思维交流与互助。

2.游戏教学策略。

通过类比和模拟游戏等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情境教学策略。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真实的重量测量情境进行演示和讲解,并辅以真实示例,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理解到学生对于重量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区分不同单位的重量,并不能正确估算物品的重量,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地进行实物演示,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参与,加深学生对于重量单位的理解和转换,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克、千克、吨的认识》参考教案(合集5篇)

《克、千克、吨的认识》参考教案(合集5篇)

《克、千克、吨的认识》参考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克、千克、吨的认识》参考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参考教案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教材分析: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

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四个小朋友正在翻阅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知识的情境。

通过阅读,他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狗大约重1千克”“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等知识,从而引出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进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称一称,比一比,了解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4课时/ 8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6—78页教学目标:1、认识克、千克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天平、砝码、教学挂图以及一些带包装的常见物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挂图)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二、讲授新课(一)观察: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新授:出示问题:1克有多重?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联系你平时见过的东西,估计一下。

克千克吨的认识的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的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的教案教案标题: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克、千克、吨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关系。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克、千克、吨进行简单的重量单位转换。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与重量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克、千克、吨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关系。

2. 运用克、千克、吨进行简单的重量单位转换。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与重量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白板笔、教学PPT、实物示例(如水果、蔬菜、书籍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示例,如水果、蔬菜、书籍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重量单位是什么,以及如何进行重量的比较和转换。

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PPT或黑板白板,向学生介绍克、千克、吨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关系。

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克:是重量的基本单位,1千克=1000克。

- 千克:是常用的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

- 吨:是较大的重量单位,通常用于衡量较重的物体或货物。

Step 3:单位转换(15分钟)教师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克、千克、吨之间的单位转换。

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通过实物示例,让学生估计并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然后将其转换为相应的重量单位。

- 利用教学PPT或黑板白板上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单位转换的练习。

Step 4:应用拓展(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与重量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例如:1. 如果一辆货车的载重为5吨,每个货物箱子的重量为200千克,那么这辆货车最多可以装载多少个货物箱子?2. 一袋大米的重量为25千克,如果一家人每天消耗2千克的大米,这袋大米可以供应多少天?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克、千克、吨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单位进行计量和交流的能力。

3. 通过对生活中质量单位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克、千克、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质量单位的运用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克、千克、吨的概念,换算关系的理解。

2. 难点:质量单位的运用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质量单位的大小。

2.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理解质量单位的使用。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质量单位的教学道具,如克、千克、吨的标识。

2. 准备一些实际物品,如水果、蔬菜等,用于演示和练习。

3. 准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题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引入质量单位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克、千克、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演示:用教学道具展示克、千克、吨的大小,让学生直观感受。

4. 练习:让学生用质量单位计量一些实际物品,如水果、蔬菜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单位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质量单位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购买商品的价格。

2. 完成练习题,巩固克、千克、吨的换算关系。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九、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其他质量单位,如克拉、磅等。

2. 引导学生关注质量单位在科技、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探讨如何更好地将质量单位应用于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三年级上册一克、千克、吨质量单位教案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三年级上册一克、千克、吨质量单位教案

《克、千克、吨》第一课时:克与千克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等实践操作感知克与千克,并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据现实情境正确选择克或者千克计量物品的轻重。

2.在现实情境和具体操作中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3.体会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选择恰当单位计量物品的轻重。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讲述逛超市的小故事,引出计量物品有多重(质量)可以用克与千克做单位(质量单位)。

(二)探究新知1.认识称量工具常用的工具有:天平、电子秤、台秤、磅秤、盘秤等。

2.认识克(1)掂一掂①学生亲手掂一掂一角硬币,感知1克有多重。

②教师通过让学生称和掂一掂粉笔、铅笔等较轻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做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2)议一议举例生活中计量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再猜一猜这些物品大约重几克。

(3)教材第2页“填一填”①弹簧秤的读数方法②填空3.认识千克(1)估一估学生用手掂一掂教师准备的水杯(450克)、盐(350克)、苹果(200克),猜一猜这些物品可能重多少克。

(2)算一算①教师公布上述物品的准确质量,学生算一算这些物品总质量是多少。

②学生感受几种物品放在一起时的重量,引出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千克(公斤)做单位,通常用字母kg表示。

(3)掂一掂通过对身边物品的感受,理解千克的适用情境。

(4)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①通过上述教具的呈现和教材参图发现1 kg = 1000 g②填一填2 kg = () g理解:1个1千克就是1000克,那么2个1千克就是2个1000克,也就是2000克。

5000 g = ( ) kg理解:1个1000克就是1千克,那么5个1000克就是5个1千克,也就是5千克。

②总结规律③初步感受进率大单位千克变成小单位克,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也就是在末尾添3个0;小单位克变成大单位千克,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也就是在末尾去掉3个0。

克、千克、吨教案

克、千克、吨教案

克、千克、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认识克、千克、吨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克、千克、吨单位进行质量的计量和换算。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2. 克、千克、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3. 运用克、千克、吨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质量的概念,克、千克、吨单位及换算关系。

2. 难点:运用克、千克、吨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质量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案、教材。

2. 各种质量物品(如苹果、书本、玩具等)。

3. 称重工具(如电子秤、天平等)。

4. 练习题、小组讨论表格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质量物品,引导学生关注质量的概念。

2. 讲解质量的概念,介绍克、千克、吨单位及换算关系。

3. 示例:用称重工具测量物品的质量,让学生亲身体验克、千克、吨单位的大小。

4. 练习:让学生运用克、千克、吨单位进行质量的计量和换算。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质量概念和单位换算的理解。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克、千克、吨单位的运用能力。

3. 实际问题解决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家庭中也能运用克、千克、吨单位进行质量的计量和换算。

《千克克吨》教学教案

《千克克吨》教学教案

《千克克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克、克、吨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千克、克、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千克、克、吨的概念,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难点: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千克、克、吨的概念。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质量单位的使用。

3.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掌握。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蔬菜等,用于直观演示。

2. 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

3. 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导入】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物,如苹果、书本等,引导学生关注质量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物体的质量。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千克、克、吨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课堂讲解】1. 讲解千克、克、吨的概念。

2. 讲解千克与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讲解如何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练习】1. 学生自主完成一些质量单位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和评价。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质量单位的知识。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如购物、制作食物等,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2. 新课导入:介绍千克、克、吨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千克、克、吨的换算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质量单位。

4.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评价。

《千克克吨》教学教案

《千克克吨》教学教案

《千克克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克、克、吨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千克、克、吨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难点: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千克、克、吨的质量物品。

2.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质量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质量物品,引导学生观察、感知质量的存在。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3)学生回答:克、千克等。

(4)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2. 学习千克、克、吨的概念(1)教师出示1千克、1克、1吨的质量物品,引导学生认识它们。

(2)讲解千克、克、吨的含义: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称量物品,巩固质量单位的概念。

3. 学习质量单位的换算(1)教师出示质量换算表,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2)讲解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千克与克、吨与千克的换算。

(3)学生进行质量换算练习,教师辅导。

4. 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质量单位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

(3)教师点评,总结解题方法。

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千克、克、吨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还运用质量单位解决了实际问题。

希望大家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质量单位的概念和换算。

2. 收集生活中的质量单位实例,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质量单位的使用。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千克、克、吨概念及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克 千克 吨的认识教案

克 千克 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教案名称: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区分克、千克、吨之间的单位关系;2. 熟练进行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计量问题。

教学重点:1. 克、千克、吨的单位概念及转换关系;2. 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和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家庭用品重量示例、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展示一些常见的物品,如水杯、鞋子等,询问学生它们的重量单位是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正确的单位是克、千克和吨。

Step 2:引入克、千克、吨的概念1. 通过课件展示克、千克、吨的符号(g、kg、t)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例如: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2. 向学生解释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并帮助他们理解。

Step 3:典型示例演示1. 准备一些家庭用品,如苹果、电池、面包等,询问学生它们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2. 展示使用天平或其他计量工具测量家庭用品的重量,并用克表示。

3. 引导学生按照换算关系将克转换为千克或吨,并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换算计算方法。

Step 4:练习与巩固1. 分发练习纸,让学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包括填空题和计算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进行互相批改并讲解答案,以巩固所学知识。

Step 5:应用拓展1.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计量问题,如某物品的重量是多少千克,某建筑物的重量是多少吨等。

2.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并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Step 6: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再熟练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导入新知、引入概念、典型示例演示、练习与巩固以及应用拓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对克、千克、吨的认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熟练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初步建立相应的质量观念。

o学生能够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o学生能够使用天平、盘秤等称量工具,称量较轻或较重的物品,培养初步的估测能力。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实践、体验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不同质量单位的重量。

o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o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o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o渗透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等社会公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o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建立克、千克、吨的质量观念。

o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o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并会运用克、千克、吨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计算。

o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使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估测物品的质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盘秤、各种标有质量的物品(如盐、糖、大米、水果等)、动物图片等。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作业本等学习用品,以及自己喜欢的物品或水果用于称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一:猜谜语,激兴趣教师出示谜语:“小小秤砣压千斤,称出东西轻与重。

”引导学生猜出谜底是“秤”,并引出本课主题——质量单位的认识。

活动二:动物体重猜猜看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如小白鼠、小兔子、河马、大象等),让学生猜测这些动物的体重,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不同的质量单位来表示它们的体重。

通过讨论,引出克、千克、吨这三个质量单位。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活动一:认识克1.猜一猜:让学生猜测1克有多重,可以引导学生说出与1克重量相近的物品(如一粒黄豆、一枚2分硬币等)。

2.称一称:教师使用天平称量学生猜测的物品,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准确。

克、千克、吨教案

克、千克、吨教案

克、千克、吨教案第一章:认识质量单位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的概念。

2. 让学生能够区分克、千克、吨三种质量单位。

教学内容:1. 质量单位的概念介绍。

2. 克、千克、吨的换算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质量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克、千克、吨的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进行换算练习。

第二章:克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克的概念。

2. 让学生能够进行克的重量计量。

教学内容:1. 克的概念介绍。

2. 克的重量计量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克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克的重量计量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练习。

第三章:千克的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克的概念。

2. 让学生能够进行千克的重量计量。

教学内容:1. 千克的概念介绍。

2. 千克的重量计量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千克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千克的重量计量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练习。

第四章: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吨的概念。

2. 让学生能够进行吨的重量计量。

教学内容:1. 吨的概念介绍。

2. 吨的重量计量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吨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吨的重量计量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练习。

第五章:质量单位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克、千克、吨进行实际质量的计量。

2. 让学生能够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

教学内容:1. 质量单位的应用举例。

2. 质量单位的换算练习。

教学步骤:1.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克、千克、吨进行质量计量。

2. 让学生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练习,巩固换算关系。

第六章: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克千克吨的认识复习资料数学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复习资料数学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复习资料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克、千克、吨的质量单位,能够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克、千克、吨的质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2. 运用克、千克、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克、千克、吨的质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2. 难点:运用克、千克、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复习已学过的质量单位,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 讲解克、千克、吨的换算关系:1克= 0.001千克1千克= 1000克1吨= 1000千克3. 练习换算:请同学们互相练习换算,如:2千克等于多少克?3吨等于多少千克?4. 解决实际问题: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克、千克、吨解决实际问题,如:一袋大米重25千克,小明每次拿走500克,问小明需要拿几次才能把大米拿完?5.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7. 布置作业:课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家庭物品的质量估算。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制作、测量等。

2.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质量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克、千克、吨的换算关系及应用。

2. 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

八、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 收集生活中的质量数据,如家庭成员的体重、物品的重量等,进行记录和分析。

九、评价与反馈:1. 课后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十、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五年级《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

五年级《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

五年级《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动物趣闻,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意义,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吨、千克、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吨、千克、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动物图片、质量单位图片、换算表格等。

2. 实物:水果、蔬菜、动物玩具等。

3. 练习题:有关质量单位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质量。

如:大象的重量很大,一只苹果的重量很轻。

进而引出质量单位的概念。

2. 学习质量单位:教师出示各种实物,如水果、蔬菜、动物玩具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质量。

引导学生认识克、千克、吨,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 换算练习:教师出示换算表格,让学生进行换算练习。

如:2千克=2000克,3吨=3000千克等。

4. 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只大象的重量是3吨,一只小鸟的重量是200克,问大象比小鸟重多少倍?引导学生运用质量单位解决问题。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意义及换算关系。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有关质量单位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动物世界的质量规律,如动物的体重与食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收集动物的资料,了解不同动物的质量,并用质量单位进行表示。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意义及换算关系。

《千克、克、吨》教案(通用2篇)

《千克、克、吨》教案(通用2篇)

《千克、克、吨》教案(通用2篇)《千克、克、吨》教案篇1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编写意图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千克、克、吨的认识,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及千克、克、吨的简单应用。

这些内容安排在“有多重”和“1吨有多重”两个情境活动之中。

教材结合“有多重”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结合“1吨有多重”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

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是初次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

千克、克、吨这几个量比较抽象,尤其是克、吨这两个质量单位。

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使学生获得千克、克、吨的具体概念,要充分利用直观操作,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使较抽象的质量单位能被学生具体地感知。

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数学学习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教学时,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举的例子尽可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或看到的;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1千克、1克、1吨多一些亲身感受。

2. 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1千克、1克、1吨到底有多重?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

要创造各种条件,准备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等,让学生进行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千克、克和吨,建立明确的质量概念。

教师也可以设计系列的体验活动。

如逐步体验1000克、100克、10克、1克有多重。

千克克吨教案范文

千克克吨教案范文

千克克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千克、克、吨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单位进行计量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千克、克、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运用质量单位进行计量和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千克、克、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难点:运用质量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千克、克、吨。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千克、克、吨。

2. 新课导入:介绍千克、克、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3. 实例讲解:通过生活实例,讲解千克、克、吨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练习成绩和小组讨论三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练习成绩:对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进行评分,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拓展话题:介绍其他质量单位,如斤、两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探究其他质量单位的应用场景。

八、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1)教学方法:思考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

(2)课堂互动:回顾课堂互动情况,分析学生的参与程度,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千克、吨的认识》参考教案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教材分析: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

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四个小朋友正在翻阅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知识的情境。

通过阅读,他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狗大约重1千克”“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等知识,从而引出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进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称一称,比一比,了解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克、千克
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天平、砝码、教学挂图以及一些带包装的常见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
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新授:
出示问题:1克有多重?
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联系你平时见过的东西,估计一下。

(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多重是1克。

(估计:一片口香糖大约是1克;一粒花生米大约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3、用天平演示操作,认识1克。

(出示小博士的话: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
(扩展学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


4、拿出自己准备的较轻的物品,自己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最后,再称一称,验证一下。

5、如果物品比较重,我们还用克作单位吗?
出示问题:1千克有多重?
6、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

(估计:1暖瓶水约重1千克;两袋盐重1千克……)
7、认识1千克:
(出示小博士的话: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

1千克又叫1公斤。

千克用“kg”表示。


8、克与千克是什么关系呢?
1千克=1000克
9、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全班交流)
10、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小组内交流)
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
三、巩固与应用:
1、看图说说这些物品有多重?(自主练习1)
(引导学生学会看秤和物品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记。


2、实践活动:掂一掂,称一称(自主练习3)
(注意让学生先通过掂一掂估计一下,再动手称一称。

小组合作进行活动。


四、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回家后找一找,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重?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克与千克
克 g 千克 kg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学生对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并不太了解,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但这还远远不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进一步加强练习与巩固,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两个单位的使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9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吨
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谁记得是什么?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小练习,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千克=()克5000克=()千克
()千克=8000克()克=4千克
4、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自主练习2)
二、新授:
1、出示: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

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
(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吨的知识。


2、出示小博士的话:1000千克就是1吨。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用“t”表示。

1吨=1000千克
3、感受1吨
4、请几位学生抬一袋大米,感受一下,这袋大米重25千克,那么40袋大米大约重1吨。

5、什么物品一般用吨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
先看图,弄清图意再回答。

2、自主练习5
学生自己完成练习
同位互相你问我答。

补充类似练习,适当扩展延伸。

3、自主练习6
指名说说图意
自己完成:这艘船能一次将货物运完吗?
全班交流
4、自主练习7
出示图画:认识它们吗?
自己试着填一填
说说为什么填写这样的单位
说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作业:
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板书设计:
认识吨(t)1吨=1000千克
教学反思:吨作为一个质量单位对学生而言非常的陌生,他们没有感性的认识,只知道表示很重很重的物品时可以用吨来表示。

教学时借助一袋大米来学生来搬一搬,亲身感受25千克有多重,以此帮助学生感知一吨的重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第80—8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三个常用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8
挂图:认识这几种球吗?
说说它们分别是多重?哪种球最重?哪种球最轻?排球比篮球轻多少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自主练习9
小组竞赛,开火车
要求:书写端正,速度快,正确率高
3、自主练习10
自己完成,同位互相检查,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全班交流:错误出现的主要原因
4、自主练习11
出示挂图:一个超市的粮食专柜
今天有什么粮食?价格分别是多少?(注意特价大米,理解“限买”)
买4千克绿豆需要多少钱?
买5千克大米,你想怎么买?需要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自主练习1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课外调查情况
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6、自主练习13
师生、生生做游戏:猜体重
7、你知道吗?
出示小知识,自己读一读。

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8、小常识:认识各种各样的秤
学生交流: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在哪儿见过的?一般用它称什么物品?……
三、小结
教学反思:通过练习,学生对三个质量单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这还不能够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必须加强学生的平日运用,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它们。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的二年级数学下册第83页。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小食品及蔬菜、水果,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今天我们准备了这么多东西,我们把它们整理一下,开个小超市,怎么样?
师生动手整理
聘请超市小营业员
二、我学会了吗?
1、小超市开业了!先请我们的营业员来介绍一下里面的商品吧!
(重点放在物品的质量)
2、估一估,多少个香蕉大约重1千克?
(估计后,可以称一下进行验证。


3、你喜欢的食品重多少克?
4、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

10个、20个……200个呢?
5、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三、丰收园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教学反思:学生在活动中运用了学到的知识,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效果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