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料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资料整理
第一部分老师提供的马克思复习纲要课件(全背)
第二部分老师在课本圈化的章节(熟看)
第三部分解读十七大报告和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来自老师课件,熟看)
第一部分
一、思考:请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历史必然性:
第一,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机器工业的发展,为实现人类哲学的新变革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必要的科学基础。第三,当时哲学发展的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具备了承担哲学新变革的主观条件。当代的适用性:
马克思主义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国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是指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以及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
对第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2、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可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1、主观能动性。意识依赖于物质,但意识又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表现在:意识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
2、意识的功能
第一、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第三、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第四、意识通过自身和实践活动对人本身进行改造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四、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4、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胜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源,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5、社会生活实践性的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五、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1、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2
3
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识的任务就是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第一,现象是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向导。
第二,通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
第三,通过现象认识本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六、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它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所在。
1、矛盾及其属性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发展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了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由此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但和谐并非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促进优势互补,推动事物的发展。
4、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
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外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客观的,其一是矛盾存在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其二是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同类事物或过程的矛盾有其共同性,又叫矛盾的绝对性和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相对性、差别性或个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人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6、矛盾的普遍性
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注意:
(1)、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2)、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3)、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7、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矛盾地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
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原因。
8、方法论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指全面看问题的观点,即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