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断句之诀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 /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 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 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2010广东)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 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 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 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 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 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 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自然,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但除 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来帮助断句。
用“/”给下列文言文断句。(4分)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 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 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 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文言断句之步骤: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3、寻找标志,各个击破
末了,再回读全文,以查漏补缺… …
其中,通读与理解最是关键之所在!
记口诀
请大家再附带记住下面的顺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 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 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 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归纳文言文断句常用技法:
1、文言虚词法: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 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 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 往往是明辨句读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 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 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虚词断句标点歌: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 矣、耳后边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是停顿, 或句或逗看情形, 标点位置不能乱。
2、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 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 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 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 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 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 “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 “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 人的有“谁”“孰”“何”;“何” 也问事。问事的还有 “奚”“胡”“曷”“恶”“安”“ 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 有“此”“是”“斯”“兹”“夫” 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 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3、修辞断句法:
文言文是比较讲究修辞技法的——顶真、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古人 行文注重对称,一般句式较整齐,且四六句居 多。利用好这两大特点,我们也就可以比较顺 利地断句了。
析考点
断句题是考查文言文的方式之一,也是我们大 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 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 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 的一个重要标志。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 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 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一般设题在主观题,其分值一般也在3-4 分左右。
参考答案:
1、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 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 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 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2、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谿/ 不知地之厚也
3、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前提: 读文段,通文意… …
断句的基础或前提在于,
归纳学生常犯的错误:
1、混淆断句与语气停顿。 需要断句的一定是某种语气的
停顿,但有语气停顿的不一定就是 断句,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一般而言,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 就是断句。
2、一边看一边断,无全文意识。
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 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 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 “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 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 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 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 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 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 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 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勤动笔墨习句读 触类旁通得妙法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 文言文断句指津
一、什么叫断句
韩愈《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 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 学生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 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 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 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 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文言文断句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确定无标 点的文言语句的停顿,有时也要求加标点。
而文言文翻译就是语言的转换——把古汉语 转换为现代汉语,并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 容。
明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断句与翻译其实息息相关——对文章 全面正确的理解、准确的断句是翻译的 基础,翻译则是运用现代汉语对文言文 意的精确表述;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初 步能力,翻译是解读文言文的高层次能 力。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 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 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 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 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 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 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 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 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 “矣”、“也”、“焉”、“哉”),连词 和凝固结构共三个(“则”“而”“然 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 (“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 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乎吾,吾从而师之”,“乎”用在句中, 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
实践练习:
完成下面的习题,并请同学们自己 尝试归纳一下断句的方法。(2006年北 京卷)
1、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谿 (xī,山谷)不知地之厚也
2、贫பைடு நூலகம்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3、(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 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 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 楚扞(hàn,同“捍”,保卫) 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 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 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 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 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 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 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 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若、乃、而、子、君、公、阁下、 陛下、足下等,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 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 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 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 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4、语法分析法,亦即古汉语固定句式法:
该法是利用古汉语特殊的组词造句的语法规 则来断句。这些语法规则如词类活用,句子成分 分析等。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5、语感断句法:
根据长期阅读形成的文言语感能力来断句。 而在很大程度上又得靠积累、靠感悟、靠熏陶 。
二、本节课的目标
1、初步探讨并总结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简易 方法;
2、学会一点归纳思维并善加实际运用,以提 高语文备考复习效率;
3、藉此来提升高考文言文断句乃至翻译技 能。
三、复习的总思路
明考点 先实践——悟方法——再实践 多断句——得套法——识句读
明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读这句话,“理解”是指能读懂文言文表 达的内容,理解文意是断句和翻译的基础。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 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 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 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苟”“纵”“是 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 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 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末 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 以帮助断句。
3、不会根据句中关键性词语断句。 如语气虚词,人名等等
4、不加以检查。 记住:检查是必须的。
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
A.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B.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小 结:
1、理解文意 2、文言虚词法 3、抓名词,特别是代词。 4、抓修辞,句式一致等 5、语法分析法 6、语感断句法 7、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