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制沿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建制沿革

第一节地理方位

一、村名考证

二、位置面积

三、四邻至界

第二节自然村落

一、村落形成

二、村落分布

第三节建制变更

一、保甲制

二、乡村(社)制

三、生产大队

四、撤区并社、行政村

五、撤社建镇

六、撤村并入社区

第一章建制沿革

保康县城关镇新街社区(夹堤小区),旧时曾用名夹堤村(夹堤沟)。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光千镇,隶属一区;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年),光千镇定位区级单位,是为城关镇辖区独立建制之始。

明清时期,自明弘十一年(1948年)置于保康县,县治设潭头坪(原公安局处)。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县下设八乡,城关隶属潭头乡。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改乡设里,城关为潭头里;清光绪年间(1876-1908年)复改里为乡、县下设东、南、西、北,东南,西南和西北七乡,城关为北乡,夹堤沟隶属城关北乡第四保第三甲。

中华民国初年,县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区,城关隶属中区。夹堤沟第四保第三甲隶属中区管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县改东、南、西、北、中五区为一、二、三、四区,城关为一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县裁撤四区,设三个区,城关仍为一区,夹堤沟第四保第四甲仍隶属城关一区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年)10月1日实行新县制,撤区设十三个乡镇,定光千镇为县辖镇,是为城关独立建置之始;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光千镇为光千乡,夹堤沟第四保第三甲隶属光千乡管辖。

第一节地理方位

一、村名考证

新街社区(夹堤村)居委会,原称光千乡夹堤沟(第四保第三甲)。夹堤沟的历史来历据古人传说:在清朝末年,民国初期此地有两个地主土豪,一个名叫彭合先,外号彭猫子;另一个名叫乐某某(真名不详),外号乐瘸子。两个地主为了争地界,各在门前修筑一条20米长的石堤。起初,由彭猫子先修好堤,至沟水从门前流至对面;乐瘸子也组织长工在门前修了一样长的堤,中间出现了一

条约三米多宽的水沟。自此,“夹堤沟”的称号就产生了,一直延续至今,人们称夹堤沟(夹堤巷)。

二、位置面积

新街社区(夹堤村)居委会,原属夹堤村(夹堤沟),位于卞和故乡清溪水岸沿河路县城中心,东径110°05′-111°20′,北纬31°43′-31°56′之间。版图总面积为四平方公里。是保康县城城市商务聚集区和市民的休闲娱乐区地带。辖区东西两头有两大广场(紫薇广场,中央人民广场)首尾相顾;两条主要街道(新街、沿河街)横贯其中。地势南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点官山万家包约1600米,最低点清溪河与王湾社区、河西社区交界处约40米。辖区依山临水,清溪河由东南折往西北经新街辖区流往过渡湾二堂地区。

三、四邻至界

新街社区(夹堤村)居委会,东面由东坡村与黄土岭村相邻;南面由(封银岩)城南社区居委会与孙家湾村接壤;西面由三溪沟与河西社区居委会相连;北面由王湾社区居委会与堰塘村、过渡湾镇梅花村、二堂村为邻。

新街社区(夹堤村)居委会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县外连接保宜、襄关、石开、白红、保兴5条省道和6条市县道;县内公路通往各乡镇,境内公路通街道村组住户。从城关新街出发,县内20公里至黄堡镇,70公里至马桥镇,35公里至寺坪镇;县外140公里至襄阳市,210公里至宜昌市,107公里至老河口市,150公里至武当山,169公里至十堰,145公里至神龙架。保宜、谷竹两条巨龙高速公路横穿其中。

第二节自然村落

一、村落形成

据古人传说,夹堤沟在很早很早以前,大约在十八世纪末年有一位姓万的老农首迁于此。以后又由王姓,韩姓,汪姓,吴姓等姓氏从陕西、河南、谷城、南漳、房县外省、市县逃荒落入此地不断生息繁衍。

形成了万家包、王家院、吴家台、余家坪、高家湾、韩家台、夹堤巷、堰梁子等地点名称。

二、村落分布

新街社区(夹堤村)居委会,所辖108个行政、企事业单位,67个居民小区。原夹堤村由夹堤、大堰、河边、常青、余家坪,西街,万家包等各组形成。辖区内有两个(紫薇广场、中央人民广场)广场和一条沿河公园,一处紫薇林等休闲娱乐场地。辖区内新建有名人大酒店、荆楚商务酒店,清溪水岸住宅楼,农商银行,农业局办公住宅楼,中央人民广场大楼等20-30层崭新高楼。

第三节建制变更

新街社区(夹堤村)居委会自建置以来,行政区划变化较大,辖区最小时限为组、小区,最大时限为村,居委会直至社区党委。

一、保甲制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县设光千镇,隶属一区,为区辖镇。民国三十年(1941年)改光千镇为县辖镇,辖城区和高涧、倒座庙、黄土岭、白峪沟、方家坪、三道峡、王家湾、云溪沟等9个自然村。夹堤沟为城关一区第四保第三甲。

二、乡村(社)制

建国初期,1949年10月,城关第一次解放。1950年11月城关第二次解放后进行土改复查运动于1952年结束。1951年12月成立城关信用合作社,1952年12月开展民主建政工作,民主选举干部,建立农会,选举张仲德为农会

主席,万功义任农会副主席。同年开展“三反”,“五反”运动,1953年1月农民自愿成立了3个互助组,由24户农民加入互助组,其中126人,64个劳力。然后成立和平社,支部书记陈洪山、社长姚治均,会计尹明志、两个作业组,一组组长胡正贵,二组组长赵福田。然后由和平一社转为初级社以后转为高级社;1956年6月改一区为城关区,辖城郊、堰塘、黄湾、土门8个乡。同年9月,城关区改为国营农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1月改为城关公社,黄湾乡并入城郊乡。1960年城关公社改为城郊公社。夹堤和平一社隶属城郊公社管辖。

三、生产大队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城郊公社辖区9个生产大队,夹堤生产大队辖7个生产队。即:大堰生产队、夹堤生产队、余家坪生产队、河边生产队、常青生产队、西街生产队、万家包生产队。1959年9月城郊公社生产大队部分组建为城关镇;下辖三个居委会(东街、河街、南关街)和三个生产队(东门生产队、河边生产队、菜园生产队),1960年8月改城关镇为新康人民公社,下辖城郊农业大队,王世传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城郊大队下辖夹堤沟生产队,胡正贵任生产队长。1961年6月新康人民公社复改为城关镇。1962年6月,城郊农业大队改为夹堤大队,刘正旺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其间行政机构名词虽数次更改,但辖区未变。

四、撤区并社、行政村

1975年撤区并社,原城关区改建为清溪河公社,辖油坊街、土门、堰塘三个管理区;城关镇辖街道办和蔬菜办。街道办辖南关街,东街,河街三个居委会;蔬菜办辖夹堤、东门、封银岩三个生产大队共13个生产队。夹堤生产大队辖大堰、夹堤、万家包、西街、河边、常青、余家坪7个生产队。以上行政区延至1984年。

五、撤社建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